▍小城風格植人 Vol.9 ▍
台南老城有很多充滿溫度與特色的小巷弄
#南寧街83巷 肯定也是榜上有名的狠角色(認證蓋章
就在google導引我們到每一條看似長很像的小巷時
不小心誤闖了美到下巴都要掉了的 StableNice BLDG.
正在驚呼以為自己身在日本街頭的同時
就發現了我們這次的好鄰居植人主角們
我是一個臭植男 與 植感大叔的日常
看到滿滿滿的植物,整個內心澎派到爆表
就讓我們先來瞧瞧追蹤人數剛破萬送大禮的小豬吧!!
━━━━━━━━━━━━━━━━━━━━━━
↟ 風格植人 │ 我是一個臭植男 小豬
↟ 植人資歷 │ 3年
↟ 居住城市 │ 台南城
↟ 職業 │ 日商銀行行員
↟ 植人金句 │
植物價格可以被炒作,但價值是由自己創造的
━━━━━━━━━━━━━━━━━━━━━━
在台南南寧街83巷的巷尾,有個夢幻般的店面
不知情的旅人在門口探頭探腦地觀望,已是常態風景
看著各式各樣的植物,都會以為這是間花店
殊不知細心打造這般瘋狂美景的主人
在三年前,才開始認識這些植物呀!
#因為植物而開啟了不同的視界
正職是銀行行員的小豬
與老婆擁有一棟老宅改造的房子
一樓是老婆經營的文具雜貨 什物 SHIWU studio
二樓則是他們的住家與室內植物區
當初在籌備新家與店面時
夫妻倆以北歐風為目標,蒐集了很多資訊
發現令人嚮往的生活模樣,都有著植物的妝點
從此,對植物毫無概念的小豬就不小心
墮!入!深!淵!呀!
常見的龜背芋、琴葉榕、天堂鳥成了這個家的創始元老
小豬一開始就只是澆澆水,沒想過要認真搏感情
讓他真正踏入這不歸路的罪魁禍首,就是鹿角蕨
「我就想著鹿角蕨真的好貴,用著不能養死的必勝決心
每天都在社團爬文研究,那時候還很少年輕人在玩~」
所以小豬一開始請益的植友們
年紀都是可以當爸爸的老前輩呀~(笑
養著玩著,好多客人就也一起看著店面的植物長大
還有網友會專程來看植物,以植會友來自全台各地呀!
⋰
#初衷比隨波逐流更重要
小豬在改造老宅時,就刻意地打造了二樓的天井
讓室內可以擁有更多自然光,植物發揮的空間就更大
深知南部炎熱的氣候,也會刻意避開怕熱的植物
就這樣越種越多,買植物的金額也就不斷突破新高
(想必這點大家都心有戚戚焉
「白斑龜是我的夢想清單,入手時做了非常多功課
知道自己對植物的了解已經有一定的程度才敢下手!
從5吋盆養到1呎盆,成就感完全超越砸錢買成株~」
不隨波逐流,是小豬的堅持
種植物的初衷,是想要讓生活擁有更多美好
而不是盲目地去追隨現在流行什麼品種
「價格是可以被炒作的,但價值是自己創造的」
對於每一盆植物都親力親為照顧的小豬
覺得與植物相處時的寧靜與療癒,才是最重要的價值
⋰
#忠於呈現自己的生活模樣
身為每天台南通勤高雄的上班族
晚上為植物澆水,是小豬最舒壓的時刻
看著喜歡的植物長大,也是滿滿成就感的來源
唯一感到煩惱的,就是怕植物被識貨人偷走呀!(太實在
正向與陽光,是植物在小豬心中種下的種子
所以一直都非常樂於與網友們分享各種心得
從品種分享、買家推薦、介質挑選到病蟲害預防
素人之姿的大將之風,還成為觀葉植物圖鑑推薦的植人
銀行行員三年的斜槓之路,怎麼可以如此勵志
(各位黑手指臭植男為你們點了光明燈呀~~
小豬一直很想要有一家屬於自己夢想的店
不是一間植物園或溫室,而是一種植物融入日常的模樣
就像這棟老宅從裡到外,深刻感受到夫妻對於生活的堅持
小至一本手札、一片葉子,大至傢俱的選用與植物的搭配
「你的店就是你的樣子,
能分享自己的熱愛的事給大家覺得很棒,
而植物已經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無可取代。」
▍IG限動精選有更多精采分享噢 ▻
www.instagram.com/athomeplant2020
⋰
▍同場推薦 ▍
Vol.8 羅本製所 羅本
↟ 我願意像傳教士一樣,一直散播種植的信仰
↟ https://reurl.cc/kZLX0r
Vol.7 金鐘主廚 索艾克
↟ 植物就像射手座的情人,給彼此空間就能過得很好
↟ https://reurl.cc/o9EVNj
Vol.6 插畫家 米力
↟ 植物跟人一樣,只要用心付出對方就能感受到
↟ https://reurl.cc/ynLy66
⋰
▍更多專訪請搜尋 #小城風格植人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55的網紅柴郡貓小姐愛旅行。生活提案,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小姐愛旅行。生活提案|TRAVEL LIFE VLOG| 不論是旅行、音樂、生活或貓咪,與你分享生活中的各種提案。 現在就訂閱柴郡貓 YouTube頻道,每天都像旅行一般的好心情。 ----- 三年一度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堪稱一生必去一次的藝術祭。 在瀨戶內海的各個小島上設置來自世界各國的...
城市天堂旅人日本 在 黃國華有日光的地方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餃天堂(JR宇都宮站)-日本第一餃子店
宇都宮距離日光不遠,對於持有JR PASS的日光旅遊者是必經之地,從東京搭東北.北海道新幹線到宇都宮(車程50分鐘),再轉搭JR日光線到日光(車程50分鐘),宇都宮是北關東地區第一大城市,到日光一遊的旅人,即便不是持有JR PASS,只要時間允許,建議撥空來此逛一逛。
宇都宮最出名的食物是餃子,火車站前就有幾十間宇都宮餃子專賣店,日本人所稱的餃子就是我們的鍋貼,不過比較不油膩,內餡的蔬菜豬肉比率也有一點不同(豬肉味道比較重些,請讀者自行斟酌),表皮的焦度也比我們的鍋貼更焦黑一些,且宇都宮的餃子比台灣的鍋貼更具多樣性,除了傳統用煎的鍋貼外,還有油炸的、水煮的..甚至還有湯餃子,也就是將鍋貼放在高湯內,搭配點蔬菜紫菜。
宇都宮餃子的由來相當傳奇,話說20世紀初,日本政府在宇都宮一帶徵兵,這些兵多數派駐到中國的大連與長春一帶,幾十年下來這些來自宇都宮的日本充員兵在中國滿州學會鍋貼的作法,當二次大戰日本戰敗以後,這些退伍的日本兵回到宇都宮老家後發現無以維生,只好把在中國東北學的鍋貼帶回日北東北,在家鄉宇都宮擺起一攤一攤的餃子店,一如當年跟著國民黨撤退來台灣的山東老兵,把家鄉桿饅頭的技術帶來一樣。戰亂的陰影早已褪去,但漂洋過海的美味卻也找到時代新定位。
中國東北V.S日本東北的「鍋貼與餃子」大戰誰勝誰負?都是贏家!有趣的是現在宇都宮餃子店的店員十之八九來自於中國,這場美味與人的大遷移故事似乎還在上演著。
許多人對於日本的餃子持有嗤之以鼻的態度,認為不過是日本鍋貼罷了,餃子與鍋貼看似相同,但作法與變化差距頗大,台灣鍋貼是用水蒸方式,日本餃子卻是用鐵鍋油煎,且日本餃子具有更多樣性。
想要品嘗餃子最好到JR宇都宮車站的南口,步出站外望眼而去少說二三十家的餃子專賣店,其中我最推薦的是距離最近(步行距離不到80公尺)的「餃天堂」,從2014~2017年連續四年我總共吃了五次,依我吃過日本十數家餃子店的經驗,這家「餃天堂」絕對是日本第一。
店家只有兩種餃子「燒餃子」和「水餃子」,燒餃子與一般日本餃子作法類似,水餃子則是用餃子放在湯內一起食用。其他餃子店多半還一起販售拉麵、烏龍麵或居酒屋菜餚,這家「餃天堂」只賣餃子不販售其他主食,可見店家對自家產品具有高度信心。
「餃天堂」比起其他餃子店,有兩大特色:
1、「燒餃子」比較不油膩,一口咬下去有股類似湯包的「爆漿快感」,放心的是,湯汁不會燙口。
2、「水餃子」外皮呈現綠色,原料是艾草,也就是台灣常見的「草仔粿」,草仔粿的餃皮搭配餃子內餡,相當特別。
沾醬除了醬油、七味粉、醋之外,還有一種特製的美乃滋,其味道略為接近酸黃瓜醬,但沒那麼酸就是,水餃子的湯則是清湯,喝法是加入依照各人喜愛自行加進醬油、七味粉、醋等等。如果一併點兩種餃子吃,應該要先吃水餃子,水餃子放在湯內太久會變得比較硬,但不管燒餃子還是水餃子,店家都採取相對低溫的作法,不像尋常餃子那般燙口。
每顆餃子的平均售價不到日圓90元(含稅),讀者可以自行搭配燒餃子與水餃子。
交通:從上野站搭乘新幹線,45分鐘可抵達宇都宮,或從JR日光站搭乘日光線,50分鐘抵達宇都宮。從車站南口出站步行80公尺抵達本店。
營業時間:10:00~23:00
全年無休
城市天堂旅人日本 在 柴郡貓 CheshireCa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來去小豆島住一晚,瀨戶內海藝術祭跳島之旅|小姐愛旅行。生活提案
YOUTUBE 高清版|https://youtu.be/rvitSbg2F24
----
三年一度的瀨戶內海藝術祭,
堪稱一生必去一次的藝術祭。
在瀨戶內海的各個小島上,
設置來自世界各國的藝術展品,
一邊跳島一邊旅行,
把藝術融入旅遊之中的完美行程。
柴郡貓今年終於有機會親身體驗藝術跳島的魅力,
瀨戶內海藝術祭跳島之旅系列,
第一集來去小豆島住一晚!
面積最大的小豆島,
除了藝術展品也有很多景點值得一逛。
浪漫的「天使散步道」,
隨著潮汐變化而浮出海面的沙洲,
彷彿通往天堂的步道,
海景配夕陽美得捨不得眨眼,害怕錯過一秒。
穿梭「迷路之町」的巷弄之間,
真的不知道會遇見什麼風景。
「妖怪美術館」展出各種吧從古至今的妖怪形象既可愛又可怕。
走在醬之鄉地區,
空氣總飄著甜甜鹹鹹的醬油味,
這裡有許多的藝術展品趁著最後的時間把他們收集起來,
必打卡的「橄欖飛機頭」,
大家都變成飛機頭搞笑一番。
最喜歡「寂靜的房間」,
在灰階的世界裡每個人都成了重要的色彩。
一轉眼天色就黑了,
搭上最後的公車,搭上最後的船班,
依依不捨地向小豆島說再見,
下次要再來住個三天才行!
未完待續,接下來要去哪個島呢?
----
景點|天使散步道、迷路之町、妖怪美術館、森國酒藏、瀨戶內海藝術祭
攝影、剪輯|柴郡貓 Cheshire Cat
特別感謝旅伴協助拍攝| 蔡孟臻、 小琬、一蛙姐
BGM| 柴郡貓 CheshireCat「整座城市都是我的遊樂園」,收錄「再一次,旅行」音樂日記專輯。
----
#小姐愛旅行生活提案 #瀨戶內海藝術祭 #小豆島 #天使散步道 #音樂旅人 #瀨戶內海 #迷路のまち #太陽の贈り物 #太陽的贈禮 #再び #変幻自在の路地空間 #辿り着く向こう岸ーシャンヤンの航海企画展 #石の島の石 #オリーブのリーゼント #橄欖飛機頭 #UmakiCamp #GEORGESgallery #静寂の部屋 #寂靜的房間 #チェシャ猫の生活提案 #音楽旅人 #旅行作家 #シンガーソングライター #VLOG 妖怪美術館 小豆島・迷路のまちアートプロジェクト メイパム 瀬戸内国際芸術祭/ART SETOUCHI 四國香川縣-讚岐烏龍麵故鄉 Visit Kagawa - 日本香川 小豆島観光協会
城市天堂旅人日本 在 柴郡貓小姐愛旅行。生活提案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小姐愛旅行。生活提案|TRAVEL LIFE VLOG|
不論是旅行、音樂、生活或貓咪,與你分享生活中的各種提案。
現在就訂閱柴郡貓 YouTube頻道,每天都像旅行一般的好心情。
-----
三年一度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堪稱一生必去一次的藝術祭。
在瀨戶內海的各個小島上設置來自世界各國的藝術展品,
一邊跳島一邊旅行,把藝術融入旅遊之中的完美行程。
柴郡貓今年終於有機會親身體驗藝術跳島的魅力,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跳島之旅系列,第一集來去小豆島住一晚!
面積最大的小豆島除了藝術展品也有很多景點值得一逛。
浪漫的「天使散步道」,隨著潮汐變化而浮出海面的沙洲,
彷彿通往天堂的步道,海景配夕陽美得捨不得眨眼,害怕錯過一秒。
穿梭「迷路之町」的巷弄之間,真的不知道會遇見什麼風景。
「妖怪美術館」展出各種從古至今的妖怪形象既可愛又可怕。
走在醬之鄉地區,空氣總飄著甜甜鹹鹹的醬油味,
這裡有許多的藝術展品趁著最後的時間把他們收集起來,
必打卡的「橄欖飛機頭」,大家都變成飛機頭搞笑一番。
最喜歡「寂靜的房間」在灰階的世界裡,每個人都成了重要的色彩。
一轉眼天色就黑了,搭上最後的公車,搭上最後的船班,
依依不捨地向小豆島說再見,下次要再來住個三天才行!
好讀網誌版|https://pse.is/3hp2qa
----
景點|天使散步道、迷路之町、妖怪美術館、森國酒藏、瀨戶內國際藝術祭
攝影、剪輯|柴郡貓 Cheshire Cat
BGM|柴郡貓 Cheshire Cat「整座城市都是我的遊樂園」
-----
#小姐愛旅行生活提案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 #小豆島 #天使散步道 #音樂旅人 #瀨戶內海 #迷路のまち #太陽の贈り物 #太陽的贈禮 #再び #変幻自在の路地空間 #辿り着く向こう岸ーシャン・ヤンの航海企画展 #石の島の石 #オリーブのリーゼント #橄欖飛機頭 #UmakiCamp #GEORGESgallery #静寂の部屋 #寂靜的房間 #チェシャ猫の生活提案 #音楽旅人 #旅行作家 #シンガーソングライター #VLOG #BLOGER #YOUTUBER
-----
▶︎▶︎ 看看更多 柴郡貓 CheshireCat 的日本旅行 ▶︎▶︎
栃木|搭乘東武鐵道,來去日光住一晚!|https://youtu.be/6SH9tLdVHh0
高知|跟著觀光大使,來去高知須崎這樣玩|https://youtu.be/h-JscZvoE1s
東京|第一站&最終站,羽田機場觀光體驗員特搜之旅|https://youtu.be/RM7cDuQFE3U
愛知|來去常滑,招財貓的故鄉散步|https://youtu.be/XOB5zMmDlLw
福岡|來去福岡,浪漫紫藤花特輯|https://youtu.be/YsAXGI7DpPk
香川|直島豐島趴趴走,瀨戶內海藝術跳島之旅|https://youtu.be/xmxJzFDour8
-----
▶ 柴郡貓|Cheshire Cat|チェシャ猫
I’m a Songwriter ▶ Singer ▶▶ Writer ▶▶▶ Traveler▶▶▶▶Youtuber.
柴郡貓,以音樂、文字、旅行構成的貓系女子。
時而為人,用心生活,努力感受微小的喜怒哀樂。
時而為貓,仔細觀察,重新詮釋平凡無奇的日常。
🔗 https://ffm.bio/cheshirecat
城市天堂旅人日本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旅行的旅行] 行動傳播技術空間中的旅行:#當我們用GoogleMap找路時 / 李長潔 🚎
.
時常有人問我,你每次去日本的那些超級冷門的風景、傳說地點、氛圍氣喫茶老店,到底怎麼找到的,聽都沒聽過這些地方。剛開始,我會查詢中文與外文的旅行資訊,像是旅遊手冊、觀光網站,都是基本工作,可以給旅客一點基本的地理想像,如方位、氣候、規模、人文特色等。接著,我會做一件事—大量地運用google map細查地方資料。
.
地圖,是一種人對空間權力的掌握,當旅人們從地圖繪製者的手中,搶回擁有地圖的權力,這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旅行生活?然而,我們真正因為google map而搶回了對空間的掌握嗎?我們先從紙本地圖的使用開始。
.
▓ #紙本地圖的時代
.
不只是到了旅遊的當下才使用google地圖來找路,而是平常沒事時,就打開地圖滑呀滑,細察預計拜訪的地點,了解地理資訊。不過,在2005年以前,旅行時掌握地理環境的技術大都依賴紙本地圖,旅客與觀光客在出發前,會購買旅遊手冊、旅行文學,透過特定旅行專家與旅遊資訊編輯的視野,來觀看地方(林子廉,2009)。在那時之前,各種「旅遊天書」隨著出國人數的增加,而銷售量大增。
.
出國旅行度假,不單僅是選好地方、買張機票、然後去就可以說「#這是我的旅行」,旅行的體驗是由生活中的不同媒介內容(電視、廣告、電影、書籍、旅遊手冊,現在還有社群網站)與你的真實旅程所交織而成(Urry, 2002)。當然也包含地圖。
.
地圖是一種地理狀態的再現。我們覺得地圖模擬了真實的環境樣貌,但事實上,地圖是一種「#簡化」、「#挑選」、「#裁切」,尤其是紙本地圖,在有限的平面版面上,地圖的終極目標並不是一比一的還原,而是透過地圖繪製與資料整理,表現製圖者對大地的擁有權、解釋權。
.
在從前的旅行中,我會在行前買一份巴黎的城市地圖,在台灣時就把旅行手冊上看到的景點標示在地圖中;並在旅程中逐一刪除,有時候還會用紅筆將散步走過的路徑畫上,以展示我對巴黎的熟稔程度。基本上,整張巴黎地圖我都畫滿了。
.
▓ #google地圖的出現
.
2005年,Google Map正式上線,一開始只是電腦版,同一年裡很快地推出手機版本,並且加入Google Earth的服務,直至今日,google的地圖是Google公司流量第二大的營運項目。Google Map運用了地理資訊系統(GIS),整合地表空間幾何特性以及地理屬性等兩種資訊之資料庫, GIS 中記錄的資料藉由適當的軟體解譯後可重現地表相關地形與地貌,使用者可以免費且自由地在地圖檔上標記並添加註記。這個地圖很快地成為旅行者的最佳找路工具,可以用微觀與巨觀的視野,審視空間樣態(廖酉鎮、陳均伊,2013)。
.
相對於傳統紙本繪製,#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廣泛應用,省卻了實物儲存的難處,也使我們可以在同一空間的地圖上看到不同的主題的重叠和互動,我們更能按照我們的想法,在給定的地圖框架上任意標籤,製作對我們有意義的地圖(Lo, 2012)。
.
Google不斷推出越來越豪華的地圖服務,像是「#交通資訊」、「#街景服務」、「#旅行規劃」,最近更加入虛擬實境的概念,將導航升級成「#AR導航」,透過 GPS 獲取用戶的位置,並使用街景資料產生「視覺定位系統」(Visual Positioning System,VPS),快速辨識周遭地標建築定位用戶位置,並在手機相機中以巨大的動畫箭頭結合街景,藉以更清楚地告知方向。這些方便的工具是積累在行動通訊技術、運算技術與人群使用習慣的大量應用與快速進步上,嶄新的地圖技術深刻地改變了旅行、旅人與城市的互動關係。
.
▓ #人與機器結合下的旅行:地理媒介
.
人與機器在移動技術空間中,被結合成一種人機複合體,或是Bruno Latour行動網絡理論中的「人—物」,這讓人的體驗更加複雜。你有沒有一種經驗,就是打開Google Map後,隨著指標轉動身體,試圖協調數位與真實的空間方向。或是,跟著導航行走,耳畔響起「向左轉」,就毫不猶豫地走向左方的街道。又或是,最一般的情況下,使用者會打開軟體,了解地理定位下自己與週邊資訊(店家、車站等)的關係。
.
進入到隨身行動傳播科技時代,人與物結合下的移動與定位本身就是一種資訊,這些資訊詮釋了流動空間、網絡連結、移動過程的具體樣態。一方面,機器深刻地鑲嵌入人類的生活世界中,反過來說,人們亦透過機器產生全新、方便、延伸的特殊經驗。這種人機合一、日常鑲嵌的 #地理媒介(geomedia)(McQuire、潘霽,2019),在旅行實踐中更顯鮮明。
.
在Web2.0時代,藉由地理媒介所構連起來的網絡式公共空間,展示了人類時空感知的嶄新轉變。透過行動傳播與數位化的技術,遊歷的地點本身不只是被媒介再現,而是,這些地點本身就是媒介,在程式運算的框架下,人與人、人與城市有了全新的關係:Google Map的使用與資料的積累,很大的程度上,人們利用社會實踐、消費行為與協商互動來定義旅行的地方。
.
例如這次我們旅行到關東地區,特地前往宇都宮吃餃子。在行前我們藉由Google Map的即時資訊決定乘車的方式,查詢車站附近所有的餃子店以及他的評價、照片、菜單,用街景服務來定位自己如何到達要去的「餃天堂」。然後在這家算是有特色的餃子店鋪,我們竟然在餃子裡吃到了一根鋼刷鐵絲,店家也沒有很認真地看待。就默默地打開Google Map說明了當下的狀況,並給予較低的星級。
.
▓ #自願式的地理資訊(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
上述的情境是一種建構主義的場境,使用者們可能自知的情況下,#自願參與地理資訊的建構,這稱做自願式的地理資訊(VGI,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Sieber and Haklay, 2015),Google Map的VGI使得人們更有機會參與城市意義的詮釋,在公共參與的意義上,Google Map也是一種社群媒體,它建築在遊客、居民、店家等大量用戶的傳播意向性上。在McQuire與潘霽(2019)的「地理媒介」評斷便提到中,媒介傳播技術、隨身行動和城市地理元素的深度融合,共同造就了「#成為公共」(becoming public)的體驗,打開城市生活的審美維度,同時推動了「成為公共」的過程。城市中的社會關係和權力關係,不再僅僅依據根植於城市空間結構的生活形態,而是更直接地被轉化為主動的「傳播」過程。
.
從知識論的角度來看,Google Map有著三種資訊類型:自然的資訊、技術的資訊與文化的資訊。自然的資訊,如同人們所可以感受到的地形等;技術的資訊則如道路、水系的測量描述;而文化的資訊則指涉各種人類的行為,如駕駛、消費等。透過運算平台,當然也包含IG、FB上的「#社會標註」,像是打卡、分享美照、「#」,使用者、物、與城市風景大量交織成數位形式與真實形式共存的存在,並且在公共性的概念下交往互動。
.
可是,我們還是可以想像與批判,一個反烏托邦正在進行。有時候我們不知道自己正是地理媒介的延伸,甚至不得不參與地理資訊的建立。當你想要運用導航系統時,其使用者本身正參與著車流量預測的演算過程。當我們行動時,我們也正經歷一種數據式的物化,個人與機器結合後,個人在時空中的所有作為都有可能面臨資本主義的收編,例如在Google Map上顯示個人化的位置性商業廣告。
.
▓ #流動的社群與信任革命
.
旅行者們對Google Map的使用,構成了一種流動與移動的社群,這個社群強調的並非穩定的社會記憶,他們更欣賞獲得片刻的超凡體驗,與享受如遊戲般的過程,在虛實間讓自己更能夠掌握旅行的地方。從Google Map的旅遊嚮導設計就可以發現,Google Map將每一位參與地理資料建構的人們都當作「專家」,這個構想在另一個旅行APP「#TripAdvisor」裡也非常鮮明。你可以在「TripAdvisor」裡分享更多評價、文章與圖片,分享你在移動時的超凡體驗,以獲得「#頂尖攝影師」、「#飯店達人」等等標章,以提高個人體驗的可信度。
.
不過,有批評家認為,我們太容易把Google Map、Google Earth上的作為,理解為一種全景全知的圖像、透明的秩序,甚至是前面討論的參與和賦權的工具(Kingsbury & Jones, 2009)。閃耀著令人暈眩光茫的球體,反映了人類的戴奧尼索斯的妄想,我們狂亂地航行,歡天喜地地喧囂,我們全心全意、不加思索地信任它,卻低估了虛擬世界對真實世界的集體監控。
.
▓ #回歸地方化?
.
不過,站在創用的立場,我還是傾向對科技保持信任。信任研究者Bostman(2017)在《#信任革命》中談到,只有「信任」,人類才能在進程上有超越性的變革。當然,對Google Map的信任早在2010年以後就幾乎被廣大的使用者們接受了,雖然偶而還是會看到我父親打開地圖導航後,然後罵導航太笨,繼續走自己的路。但無疑得,Google Map扮演了旅行實踐的重要推動角色,它把商品、交通、約會與各種推薦搓合起來,讓旅行同時是個人的行動,也是集體的社群參與。也因為這些更加錯綜複雜的信任,旅人們才能獲得更多足以創新生活的服務。
.
回到McQuire的地理媒介概念中,如果傳統大眾媒體帶給旅行者與地方的是一種想像的、再現的、去地方化的全球化幻覺。那麼這些隨身、隨地的地理媒介,像是Google Map,則在旅行者與地方之間形成更回歸地方化的關係,同時還包含了跨文化溝通的實現,透過這樣的地理媒介技術,更能提高人們對差異性與流動性的接受程度,還可以確保城市網絡中與他者共存的技能。
_
_
#參考文獻:
.
1. 林子廉(2009)。旅遊手冊如何影響遺產觀光客對於原住民石柱真實性知覺、旅遊動機及體驗。文化大學觀光系碩士論文。
2. Urry, J. (2002). The tourist gaze. Sage.
3. 廖酉鎮, & 陳均伊. (2013). 讓地圖活過來一 Google Earth 運用於地球科學教學設計之應用. 科學教育月刊.
4. LO, K. H. (2012). 論班雅明式史觀和空間觀: 並以領匯霸權地圖為例. Cultural Studies@ Lingnan 文化研究@ 嶺南, 32(1), 1.
5. Sieber, R. E., & Haklay, M. (2015). The epistemology (s) of 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 critique. Geo: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 2(2), 122-136.
6. McQuire, S., 潘霽(2019)。From Media City to Geomedia: Cross-disciplinary Insights into Information Society from a Pioneering Australian Scholar。資訊社會學研究,36。
7. Botsman, R. (2017). Who Can You Trust?: How Technology Brought Us Together–and Why It Could Drive Us Apart. Penguin UK.
8. Kingsbury, P., & Jones III, J. P. (2009). Walter Benjamin’s dionysian adventures on Google Earth. Geoforum, 40(4), 502-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