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長知識】思覺失調症,與他們的電影
#什麼是思覺失調症?
思覺失調症,就是以往我們俗稱的「#精神分裂」。
患者往往都有「幻聽、幻視、妄想」等等症狀,所以他們有許多異常的行為。
因為他們搞不清楚,什麼是真實、什麼是幻覺。
《我們與惡的距離》中,林哲熹的角色就不斷地出現各種幻聽、幻視,行為與社會脫節,成為了一般人口中的「神經病」。
很多不知情的人會開玩笑
“有幻聽不錯啊~有人可以陪我聊天。”
那是他們不知道,#幻聽真的很痛苦!
因為,幻聽跟你說的話,永遠都是打你最痛的點,就很像 #酸民對著你一直講你的缺點。
「網友的意見」你可以選擇不要看,但是幻聽是不會消失的,無時無刻地在攻擊你。
由於聲音來自你的內心,所以你最脆弱,最被質疑的點都會被放大。
就這點,《我們與惡的距離》呈現地相當做不錯。
特別提醒,所謂的「精神分裂」跟「人格分裂」是完全不同的喔!由於這是很常搞錯的案例(很多文章在列精神分裂、人格分裂電影時,都列錯)。
我們先來搞清楚兩者差別,免得大家回想時想錯方向。
「#精神分裂 」不是「#人格分裂」
✳️ 多重人格, 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直接翻譯為「解離性人格疾患」,定義上是一個人的體內明顯存在有兩種以上的獨立人格,每個人格都擁有獨立的記憶、喜好、才能以及個性。
✳️精神分裂,正式的名稱是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簡單來說的差異是會出現「幻聽、幻視」等等異常行為,導致他們分不出「真實」是什麼。
要確認是人格分裂電影,首先先看 #是否有主要人格與第二人格的存在。
要確認是思覺失調症電影,首先要看 #是否有幻聽幻視的存在。
舉例來說,精神分裂患者會覺得有人在追殺他,看到奇怪的人。
電影《美麗境界》應該算是精神分裂,而非人格分裂,因為他不存在獨立的人格,主要人格也未被取代過。
同樣的,《#隔離島》也比較像是精神分裂。
那就來推薦,最具代表性的《美麗境界》吧!
#美麗境界
美麗境界(A Beautiful Mind),得到第74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和最佳女配角四大獎項,也是當年奧斯卡的贏家。
這是由 #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羅素克洛扮演的Nash教授,畢生研究數學,卻得到了精神分裂症,出現了幻聽、幻視,混淆了他對於現實的判斷。
在妻子不離不棄的陪伴下,他最終克服了精神分裂症,雖然沒有完全治癒幻覺,他是與之共存。
他一直看得到那些幻想出來的人物在跟他講話,但是要努力在現實中生存,保持自己不要受到幻覺的干擾。
最後,他得到了 #諾貝爾經濟學獎,賽局理論的Nash平衡就是他創的。
(#賽局理論的介紹,以及《黑暗騎士》的小丑每一招都是賽局理論改編,請看:
[出書計畫] 看電影長知識,《黑暗騎士》中小丑的「賽局理論」https://leftymovie.com/joker-game-theory/)
順便打書一下!上面的部分內容,同樣擷取自左撇子在五月要出的書《左撇子的電影博物館》中的文章:
一個頭N個大!#電影最常使用的精神疾病─「人格分裂」
書會由 #城邦底下的商周 發行,到時候請支持~
回到《我們與惡的距離》本身,曾沛慈飾演的應思悅說:
「我真的很害怕我弟弟生病,精神分裂聽起來很可怕,怎麼會生這種病?」
林哲熹自己本身,也是跟患者們互動完、學習完後才真正的改觀。
多數的社會問題都在於,我們不了解,或是 #不願意知道。
希望這部影集、這篇文章,能讓更多人願意分享,讓更多人知道不同的價值觀。
#我們的恐懼來自於未知,很多事情一但願意去了解了,就不可怕了。
1-4集的劇情提要,與 #重點場景分析,請看文章:
🌟 https://link.leftymovie.com/the-world-between-us-1-4
-------
如果想 #免費線上觀看《我們與惡的距離》,請點:
http://bit.ly/2IksDpB
現在用序號【TWBU324】有買月送月,架上超多電影影集無限看,也很划算喔!
「#使用教學 & #無雷推薦」 也在另一篇寫好囉:
最強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附:免費線上看 與 追劇時間表)
https://link.leftymovie.com/TheWorldBetweenUs
城邦底下的商周 在 左撇子的電影博物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看電影長知識】思覺失調症,與他們的電影
#什麼是思覺失調症?
思覺失調症,就是以往我們俗稱的「#精神分裂」。
患者往往都有「幻聽、幻視、妄想」等等症狀,所以他們有許多異常的行為。
因為他們搞不清楚,什麼是真實、什麼是幻覺。
《我們與惡的距離》中,林哲熹的角色就不斷地出現各種幻聽、幻視,行為與社會脫節,成為了一般人口中的「神經病」。
很多不知情的人會開玩笑
“有幻聽不錯啊~有人可以陪我聊天。”
那是他們不知道,#幻聽真的很痛苦!
因為,幻聽跟你說的話,永遠都是打你最痛的點,就很像 #酸民對著你一直講你的缺點。
「網友的意見」你可以選擇不要看,但是幻聽是不會消失的,無時無刻地在攻擊你。
由於聲音來自你的內心,所以你最脆弱,最被質疑的點都會被放大。
就這點,《我們與惡的距離》呈現地相當做不錯。
特別提醒,所謂的「精神分裂」跟「人格分裂」是完全不同的喔!由於這是很常搞錯的案例(很多文章在列精神分裂、人格分裂電影時,都列錯)。
我們先來搞清楚兩者差別,免得大家回想時想錯方向。
「#精神分裂 」不是「#人格分裂」
✳️ 多重人格, 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直接翻譯為「解離性人格疾患」,定義上是一個人的體內明顯存在有兩種以上的獨立人格,每個人格都擁有獨立的記憶、喜好、才能以及個性。
✳️精神分裂,正式的名稱是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簡單來說的差異是會出現「幻聽、幻視」等等異常行為,導致他們分不出「真實」是什麼。
要確認是人格分裂電影,首先先看 #是否有主要人格與第二人格的存在。
要確認是思覺失調症電影,首先要看 #是否有幻聽幻視的存在。
舉例來說,精神分裂患者會覺得有人在追殺他,看到奇怪的人。
電影《美麗境界》應該算是精神分裂,而非人格分裂,因為他不存在獨立的人格,主要人格也未被取代過。
同樣的,《#隔離島》也比較像是精神分裂。
那就來推薦,最具代表性的《美麗境界》吧!
#美麗境界
美麗境界(A Beautiful Mind),得到第74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和最佳女配角四大獎項,也是當年奧斯卡的贏家。
這是由 #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羅素克洛扮演的Nash教授,畢生研究數學,卻得到了精神分裂症,出現了幻聽、幻視,混淆了他對於現實的判斷。
在妻子不離不棄的陪伴下,他最終克服了精神分裂症,雖然沒有完全治癒幻覺,他是與之共存。
他一直看得到那些幻想出來的人物在跟他講話,但是要努力在現實中生存,保持自己不要受到幻覺的干擾。
最後,他得到了 #諾貝爾經濟學獎,賽局理論的Nash平衡就是他創的。
(#賽局理論的介紹,以及《黑暗騎士》的小丑每一招都是賽局理論改編,請看:
[出書計畫] 看電影長知識,《黑暗騎士》中小丑的「賽局理論」https://leftymovie.com/joker-game-theory/)
順便打書一下!上面的部分內容,同樣擷取自左撇子在五月要出的書《左撇子的電影博物館》中的文章:
一個頭N個大!#電影最常使用的精神疾病─「人格分裂」
書會由 #城邦底下的商周 發行,到時候請支持~
回到《我們與惡的距離》本身,曾沛慈飾演的應思悅說:
「我真的很害怕我弟弟生病,精神分裂聽起來很可怕,怎麼會生這種病?」
林哲熹自己本身,也是跟患者們互動完、學習完後才真正的改觀。
多數的社會問題都在於,我們不了解,或是 #不願意知道。
希望這部影集、這篇文章,能讓更多人願意分享,讓更多人知道不同的價值觀。
#我們的恐懼來自於未知,很多事情一但願意去了解了,就不可怕了。
1-4集的劇情提要,與 #重點場景分析,請看文章:
🌟 https://link.leftymovie.com/the-world-between-us-1-4
-\-\-\-\-\-\-
如果想 #免費線上觀看《我們與惡的距離》,請點:
http://bit.ly/2IksDpB
現在用序號【TWBU324】有買月送月,架上超多電影影集無限看,也很划算喔!
「#使用教學 & #無雷推薦」 也在另一篇寫好囉:
最強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附:免費線上看 與 追劇時間表)
https://link.leftymovie.com/TheWorldBetweenUs
城邦底下的商周 在 商周出版- Hom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閱讀商周,一手掌握趨勢,感受愜意生活! ... 若是錯過新竹場的朋友也不用難過,11/5下午兩點鐘,將在#城邦書房 舉辦台北場,歡迎大家一起來玩喔 . ... <看更多>
城邦底下的商周 在 [閒聊] 商周老闆簡介- 看板PresidentLi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原網址
https://www.sinchew.com.my/content.phtml?sec=857&artid=200511281373
出版界梟雄何飛鵬
updated:2005-11-28 16:40:03 MYT
(放大)
出版是一個充滿挑戰的行業,甚至有人開玩笑說:“如果你痛恨一個人,就叫他搞出版”
,由此可見當中的艱難與苛刻。
可是,具備冒險精神的人都知道,危機當中也存在生機,只要瞭解市場,加上眼光精準和
掌握時機,這個謬論就可以推翻了。
何飛鵬的成功,就是最好的例子。
要瞭解何飛鵬在出版業界的份量,首先必須翻開他的“事業紀錄簿”,以他一路走來所創
下的業績作為一個初步的認識。
1987年何飛鵬與老友詹宏志、金惟純和孔誠志等人,創辦了《商業週刊》,隨後成立商業
週刊出版公司,出版過銷量與口碑都傲視出版界的刊物,比如1994年出版的《1995閏8月
》和《理財聖經》已成為出版業界的典範,而1997年出版的《李敖回憶錄》一出版就擠身
暢銷書排行榜,並盤踞榜上長達半年之久。
何飛鵬同時還兼任《保險行業》的總編輯和《就業情報》的社長,爾後又投資《PChome》
及《PC office》月刊。1997年,商周出版社與貓頭鷹出版社合併為城邦,採多品牌策略
發展,迄今旗下共有40餘家出版社。
另外,他還開創了將近十幾個不同類型的出版社,包括MOOK(旅行)、新手父母(幼兒)
、布克(藝人流行)、啟示(宗教靈修)等。
那麼多漂亮的戰績,為何飛鵬贏來了金石堂1997年出版風云人物的榮譽。說起此事,他呵
呵地笑說那是“錯賞”和“謬賞”,還自嘲說:“每年都要選一個代表,在出版界那麼久
,遲早會被選上吧?嘿嘿嘿。”
大時代的轉變涌現機會
1987年,不但是何飛鵬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對整個寶島來說,也是新的里程碑。
那一年,何飛鵬創辦了他輝煌事業的起點刊物:《商業週刊》。他的開創精神,源自於當
時的台灣環境變革,讓他看到了契機。
“1987年是蔣經國去世的前一年,台灣發生了3件歷史性大事,是台灣變動最劇烈的一年
。”那一年,蔣經國在他有生之年宣布了開放黨禁(政治)、開放報禁(大眾傳播)和解
除外匯管制(經濟)。3件大事在同一年發生,使何飛鵬感覺到台灣面臨了一個結構性的
大變動。
何飛鵬一直認為,台灣如果要繼續繁榮興盛,就要發展經濟,而發展經濟,就要辦商業管
理雜誌。於是,他離開前途倍受看好的新聞界,創辦了《商業週刊》。
“我覺得經營企業是協助台灣興盛的重要處方,如果我們能訓練出100萬個優秀的企業家
、專業經理人,台灣的力量就無限。”
滿足讀者的需求就是成功
繼《商業週刊》後,《保險行銷》、《就業情報》、《PChome》和《PC office》雜誌都
很成功,人們說那是市場區隔策略正確,可是何飛鵬卻說原因只有一個:滿足了讀者的需
求。
當《PChome》在1995年推出的時候,台灣市面上的IT雜誌,沒有一本的發行量是超過2萬
本的。何飛鵬和同僚針對該現象仔細研究,發現了一個問題:這些IT雜誌,大多是IT界的
專業人士在辦,這些人具備了專業的IT知識,可是他們的弱點是不瞭解不會電腦的人的困
擾。
“你知道用電腦的第一步驟是甚麼嗎?”何飛鵬的問題使人一怔,好像太過簡單而使人不
知怎麼回答。
“曾經有一個接近60歲的老人家打電話給我們的雜誌,說他按照我們教導的方法開機,可
是電腦卻沒有反應。最後弄了老半天,才想到他可能沒有插電。”
“IT人士是不會教你插電源的,他或許直接叫你開機。”這個例子說明了很多相關領域的
專業人士,其實沒有能力解決“不會者”的困難。
“《PChome》的創辦之所以非常成功,是因為我們要真正的瞭解讀者的困難,用最簡單的
方法述說,解決他們的困難。”
“引領讀者”是傲慢和無知
出版人基本上有兩種,一種是常常強調要迎合讀者的口味,考慮他們的需求;另一種就是
肩負使命,要引領讀者。
何飛鵬對引領讀者的說法反應頗大,並不認同這樣的心態。
“作為一個媒體工作者,如果你說你要引領讀者,我認為如果這不是媒體工作者的傲慢,
就是他的無知!”
“我從來不敢講我能引領讀者和教育讀者,有使命會使你變得傲慢,而且很危險,讓媒體
不夠謙虛,不夠謙虛就不夠客觀,不夠客觀,社會的歧見和多元聲音就不會出現。”
何飛鵬認為媒體工作者比較正確的態度是把訊息講清楚,寫該寫的文章,謙虛的工作。
“你有甚麼資格說你的觀點是對的?你可能是傲慢和偏見,對還是不對,都還不知道呢!
”
“做對事”和“把事做對”
何飛鵬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分析財經雜誌在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探討方向。他說,在90
年代,財經雜誌主要是探索外在的變動,而現在則注重內部的管理。
“台灣的整體環境和過去不一樣了。過去勞力密集,很多創業者和企業家崛起,台灣一度
變成全世界的加工廠,產品賣到全世界。在機會很多的情況下,讀者最需要的是分析外在
的環境,選擇正確的生意來經營。”
來到21世紀,台灣的優勢不再,創業機會減少,因為創業的門檻變高了。當外部機會變少
之後,就是如何把現有的生意和企業做到最好以及持續經營下去,因此內部管理成了關鍵
的知識。
“在機會很多的時候,你要分析外部環境,做對事(Do Right Things);當外部機會變
少了,你就要把事情做對(Do Things Right)。Do Things Right是執行(Execution)
,而Do Right Things是策略(Strategy)。”
返朴歸真的管理學
出版過大量的財經和管理刊物,何飛鵬對管理學在企業所扮演的角色和歷年來的變化,有
他的觀察。
“根據整個西方管理的發展歷史,管理學的出現剛好是一個世紀。自20世紀開始,管理學
作為經濟學底下的一個分支,出現過很多理論。”
何飛鵬分析了上世紀80、90年代和2000年以后的管理發展。他認為80年代最重要的討論是
策略管理,之後談變革、環境。到了90年代,IT介入了管理學,我們看到6個標准差(6
Sigma)、企業資源管理(ERP)和評論計分卡等由IT工具面做主導的系統。
這之後似乎沒有新的管理學理論出現,可是何飛鵬發現我們正回到一個返朴歸真的年代。
“我們談品質、談人的態度、談一個人的基本認知。過往絢麗的管理名詞,到了今天回到
最基本的邏輯去。我們討論待人之道,比如你以甚麼角色來領導你的員工?像一個仆人呢
?還是一個輔導者?或是一個組織者?”
這種回歸,何飛鵬稱之為“Back To Basic”。
“21世紀是有趣的。管理可以很復雜,也可以很簡單。”
何飛鵬簡介
學歷:台灣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畢業
曾任職:《工商時報》記者、副主任/《中國時報》財經記者、召集人/《卓越》雜誌總
編輯/中華民國企業經理人協進會副秘書長/《商業週刊》創辦人、社長、總編輯、總主
筆/PChome出版集團創辦人/保險行銷雜誌總編輯
榮譽:金石堂1997年出版風云人物
現任:城邦出版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長/商周出版、MOOK出版、布克文化、積木文化、原
水文化、新手文化、紅樹林文化、易博士、奇幻基地、啟示出版、浪漫星球等出版社發行
人/《漂亮家居》雜誌創辦人
裡面提到李敖回憶錄盤佇排行板半年
李敖很多書也是商周出的 稍微看一下吧
--
女人神氣、驕做,用打擊男朋友的面子
來陪襯她的面子,用別人的自尊心來墊
高她的高貴,最後她總算得到了一個男
人,可惜不是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2.183.196
※ 編輯: scsa3 來自: 61.62.183.196 (01/16 02:4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