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友人夫婦帶我去探索他們住的山谷,步行半日,在曼城以南山區的伯斯活谷(Bugsworth Basin ),有一條運河,並有一個二百年前修建的水塘和堤壩。
Bill 和Sarah 加三隻貓住在山頭,在花園邊的樹蔭小徑步下山谷,有一條運河。運河盡頭也是一條荒廢的鐵軌的起點。二百年前,工業革命早期,這裏是開石灰土的一個工場,用石灰做建築材料。因此水土相傍,水塘和堤壩就此建成。
我想起香港的大潭和城門水塘。這個幽谷的水塘堤壩屬於英國的第一代。比起大潭水塘的石頭用料和建築工程,此塘壩就地用石灰混凝,都略嫌糙,至今遇雨,時有氾濫。香港的水塘有了英國人第一代的經驗,建得更為堅固精良。
建水塘的理想地理是山谷,如在香港主持建造城門水塘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殖民地輔政司傳瑞憲( John Fraser ),與金文泰總督同期,選址荃灣的城門谷, 他負責重新安置受工程影響的村民,並修葺青山禪院。太平洋戰爭期間被日軍殺害於赤柱集中營。
英國工業革命在此處孕育。無工業革命即無航海,無航海事業即無香港。英國郷間的許多隱藏的歷史,無意中也與香港的地理相呼應。香港浮現的一些趣味問題,在英國都找得到答案。住在英國,與知識的寶庫為鄰。
今日的運河邊有鄉民自購艇屋,避居於世外深隱。Bill 和 Sarah 向鄉里介紹香港來客。我還以為船民是遠東特有的現象,想不到此地也頗見規模。遠東的Boat People 往往不是投奔怒海,就是走私撞水警輪,比英國的同類更有活力和動感。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亦藍 IN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城門水塘 #行山 #地球の歩き方 #群青 條片係針山之前拍⋯⋯今日終於有時間剪佢出黎 見字運動!練心肺!...
城門谷 行 山 在 Get Ready 香港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城門水塘.輕鬆打卡拍唯美照】
城門水塘絕對喺適合一家大小嘅假日輕鬆郊遊,約2.5小時便可完成嘅短線遊,沿途更有不少打卡位!
>> 城門水塘 @https://bit.ly/3uqPkhe
#GetReadyhk #GetReadyNature #行山 #城門水塘
立即登記,接收GetReady最新主題活動情報及優惠!@http://eepurl.com/ghbJ8z
*緊記愛護大自然,切勿破壞自然生態,自己垃圾自己帶走,做個文明香港人。行山記住量力而為,出發前做足規劃及準備!Please leave no trace!
>> 環保大道寵物公園 @https://bit.ly/3psDLT0
>> 石澳 @https://bit.ly/3aoCfx7
>> 港島東區灣仔區 @https://bit.ly/2LThAHV
>> 老人山 @https://bit.ly/3tM5Tnu
>> 東龍島 @https://bit.ly/3cZjceA
>> 更多品味生活 @GetReadyHK.com/Lifestyle
--------------------------------------------------
立即 FOLLOW GetReadyHongKong,緊貼全港郊遊玩樂、品味生活資訊!
@https://www.fb.com/GetReadyHongKong
@https://www.instagram.com/GetReadyHongKong
--------------------------------------------------
GetReadyHK 現正徵稿,如果你同樣熱愛發掘香港好去處,歡迎你投稿至 bloggers@getreadyhk.com,若投稿的文章被選中刊登,我們會有專人與你聯絡
城門谷 行 山 在 舊時香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Patreon舊時香港】歲月淘盡仇恨:同治年間荃灣「菠蘿戰爭」
登入閱讀:https://www.patreon.com/posts/46688458
去過城門水塘行山的人,大概都留意到菠蘿霸入口處有一塊小小告示板介紹地名由來,說此處原名叫菠蘿坳,因盛產菠蘿而得名;而在清末同治年間,城門谷原居民曾因菠蘿貿易與荃灣鄉民爆發持續三年的械鬥,雙方合共三十多人死亡。
這場發生在1862至64年間的流血衝突,起因相當複雜,主流說法之一是城門鄉民把種植的菠蘿送到荃灣墟市出售時,荃灣鄉民攔路徵收重稅,形同強徵買路錢,雙方互不相讓。但也有說法指,三年毆鬥源於城門鄉村民捲入的一宗劫案。
新界史專家許舒(James William Hayes)在題為A Village War(鄉戰)的文章,詳細記錄此事起因的各種說法。筆者綜合許舒先生的文章、民間一些著作、零星官方文件、以及一些田野稗史記述,試圖了解事件前因後果。
百年之後,荃灣與城門的鄉情延綿下去,只是兩地鄉民的恩怨情仇早已被歲月滌清、時光淘盡;今天除了廟堂中供奉死者的神位,或許已不留一縷痕跡。但可以說,事件能讓人更清楚了解百多年前荃灣客家人的社會生活狀況。
長篇文章,如欲了解更多,請登入:https://www.patreon.com/posts/46688458
城門谷 行 山 在 亦藍 IN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城門水塘 #行山 #地球の歩き方
#群青
條片係針山之前拍⋯⋯今日終於有時間剪佢出黎
見字運動!練心肺!
城門谷 行 山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荃灣古稱為「淺灣」,據說是因該處海灣水淺而得名,傳說南宋皇帝宋端宗曾於南逃時停駐於此地。「淺灣」一名亦屢見於明朝和清朝的地圖和文獻,包括新安縣志等。1669年(清康熙8年),遷界令一度放寬時,大批客家人遷入荃灣,沿青山道成立大約26個村落,其中最早建立的有老圍村。1786年(清乾隆51年),三棟屋由陳姓在廣東的支系所建立,成為香港最古老的圍村之一。19世紀末,當時約有3000人的荃灣分為4個「約」:海壩、葵涌、青衣及石圍角,4約首領組成「荃灣安全局」,維持荃灣地區的治安。1898年,清政府和英國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將深圳河以南一帶納入港英政府,荃灣便成為香港的範圍。英國租借「新界」後,把新界分成「八約」管治,當時荃灣屬於「九龍約」。1906年,政府開始成立「理民府」制度來管治新界,把新界分成南北兩約,荃灣以北之地歸「北約」,荃灣則屬「南約」,所在地設在香港島。1941年12月,日本領佔香港,荃灣被歸入九龍,自成一區稱為「荃灣區」。1948年,立法局通過「新界行政法例」,荃灣再次歸入「南約」管轄。1950年代,由於國共內戰,使中國大陸大批民眾湧入香港,因此同時引入大量資金、技術及廉價勞工,荃灣亦在德士古道、楊屋道及柴灣角一帶興建多間工廠,令當時的荃灣工業發展蓬勃。1959年,四季大廈正式入伙。1966年,荃灣從「南約」分治出來,獨立成約,稱為「荃灣約」。1970年代初,香港政府通過「荃灣發展計劃」,並將進行大規模填海工程,興建多個公共屋邨及基本建設。1973年,仁濟醫院啟用。1977年,政府宣佈在新界成立不同地區的諮詢委員會,在荃灣設立「荃灣地區諮詢委員會」,鞏固了日後成立「荃灣區議會」的基礎。1980年,荃灣大會堂啟用,成為香港第三個大會堂。1981年,荃灣區議會成立。1982年,地鐵(今港鐵)荃灣綫正式伸延至荃灣站,1982年5月10日才正式投入服務。1985年,葵涌及青衣區議會成立。1987年,三棟屋博物館完成修建工程,加設了博物館設施,供市民免費參觀。1990年,城門隧道正式通車,荃灣公共圖書館啟用。1991年,荃灣海濱公園啟用。1996年,德華公園展覽廳正式啟用。1997年,城門谷公園啟用。1998年,地鐵(今港鐵)機場快綫及東涌綫正式投入服務,香港國際機場、青馬大橋、汀九橋、汲水門大橋及大欖隧道落成啟用,由於鄰近機場及大欖隧道間接加速荃灣區的發展,城門谷運動場及荃灣公園亦啟用。愉景新城建成,楊屋道球場關閉。2000年7月,荃灣經青衣到中環的小輪航綫,因客量少而停辦。2003年,九廣西鐵(今港鐵西鐵綫)荃灣西站通車。2005年,地鐵(今港鐵)迪士尼綫正式投入服務,香港迪士尼樂園亦落成。地產商亦紛紛在區內興建多項高級酒店及住宅項目。2007年,如心廣場建成,是當時全香港第五高的樓宇。現時則是全香港第六高樓,但仍保持著全新界第一高樓的位置。2008年7月31日,荃新天地開幕。同年10月,如心廣場商場對外開放。2009年11月底,「荃灣行人天橋網絡擴充計劃」動工,連接港鐵荃灣西站及荃灣站一帶的行人天橋網絡,並延伸至荃灣東部關門口街及至西部的大涌道,2013年中啟用,成為全港規模最大及最長的行人天橋系統。2011年9月16日 政府慶祝荃灣新市鎮成立50週年,在藍巴勒海峽舉行了歷時20分鐘的煙火匯演。
城門谷 行 山 在 一起行山闖蕩去- 【第九十步︰城門水塘水浸白千層】 日期 ... 的推薦與評價
網址︰ http://www.timhiking.com/blog. php?d=20180903 城門水塘位於荃灣城門谷一帶,建於 ... ... <看更多>
城門谷 行 山 在 城門谷, 城門水塘, 鐵索迷城@【平遊山野】香港行山15.1.2023 ... 的推薦與評價
行者: 山野村夫(阿水) Jason Wong【平遊山野】荃灣→ 城門谷 →象山邨→普光 ... 城門谷, 城門水塘, 鐵索迷城@【平遊山野】香港 行山 15.1.2023 ( 山 龍隊).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