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醫療商機〉老牌儀器代理商冷泉港轉型 劍指檢測市場
#精準醫療 #伴隨式診斷醫材 #分子生物學實驗室 #基因蛋白體醫學實驗室 #細胞學實驗室 #新藥 #試劑開發
精準醫療的趨勢,正在全球生醫產業中逐漸萌發。觀察國外大型藥廠的動作可以發現,配合治療藥物的「伴隨式診斷」醫材,是精準醫療眾多領域裡,目前最多著墨的一塊。老牌儀器代理商冷泉港也往醫療檢測與預防轉型,捉住這波商機。
在 3、4 年前,冷泉港就嗅出產業的風向在轉變,冷泉港生技董事長戴國銧力圖轉型,成立新的基因體實驗室,跨入靶向藥物用藥指導檢測服務,為未來可能的新藥及試劑自主研發鋪路。這間老牌儀器代理公司,大股東有中鋼旗下的台安創投,及上市公司正凌精密儀器,未來不排除再增資,公司規劃 2019 年登錄興櫃,啟動上櫃計畫。
成立將近 40 年的冷泉港生技,代理超過 40 個海外實驗室儀器品牌,通路遍及台灣各大醫院、藥廠、大專院校及研究機構,它是台灣最早進入中國佈建生技研究通路的公司之一,說是最老牌的實驗儀器代理商也不為過。
中國基因定序龍頭華大基因 (300676-CN),也是冷泉港主要客戶之一。美國儀器商 Labcyte 的液體超音波超微量分注處理設備,普遍為國際大型藥廠所使用。Labcyte 在台、港、中三地都是冷泉港總代理,華大基因正是其客戶之一,冷泉港研發整合的服務優勢,讓華大基因的成本馬上降到十分之一。
儀器代理闖出一片天 為何走上轉型之路?
冷泉港能夠成為台灣最大、最具影響力的高端實驗儀器代理公司,多半要歸功於戴國銧,他在行業內打滾多年,經驗讓他能提前看出新實驗儀器在三年後的未來,「這就是冷泉港的利基點。」
戴國銧進一步解釋,過去一台新儀器上市,通常第一年先在美國販賣,然後是歐洲和日本,最後才是亞洲國家,選出最好的儀器就是致勝之道。但現在產業訊息更加透明,「要做就要做最好的!」戴國銧轉為把握新儀器上市第一年出錯率高的機會,在冷泉港自己的實驗室調整、檢測到最佳狀態,再快速布局到中國等亞洲地區,專攻華人市場,開闢出一片天空。
冷泉港深耕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市場 20 多年,但在 3、4 年前,曾是該公司在中國最重要的代理合作廠商,意外被國際大廠併購,這使得身為代理廠商的冷泉港,業務馬上掉了一半。
這讓戴國銧深感只作代理的痛苦。公司若沒有研發能力與自己的商品,就永遠受制他人,沒有發展空間。戴國銧希望,能進一步與合作廠商建立更緊密的關係,成為商業夥伴,而不僅僅只是代理商。
轉型癌症醫療檢測與預防
市場調研機構 BCC Research 去年發表報告指出,癌症檢測市場在 2013 年就達 16 億美元規模,2019 年則有望達到 100 億美元,5 年年增率高達 42.9%。這塊市場大餅中,除了早期檢測,還包含預後、伴隨式診斷、復發等類型。
冷泉港目前主推的服務中,可檢測 CT、MRI 掃描不出的早期癌病變細胞,進一步分析基因組找出突變位點,一旦確立罹癌位置,就能快速找出可能可使用的靶向藥物。此外,也針對融合基因相關癌症如血癌、前列腺癌、非小細胞肺癌及淋巴癌等提供檢測服務。
冷泉港看準癌症檢測的發展潛力,在生物檢測試劑開發上頗有所獲。包括針對數位核酸偵測系統 (Digital PCR) 開發對應試劑盒、針對適合華人、可直接採用血液檢測阿茲海默症的數位化晶片,以及可檢測各種早期癌病變細胞的試劑產品,這些產品都將在今年推出。
結合著伴隨式診斷試劑在歐美的發展腳步,「冷泉港不僅是幫合作代理廠商賣儀器,還要幫儀器本身做出更多的應用價值。」戴國銧強調。
代理業務與平台、試劑研發不衝突
代理公司轉型自行研發商品,會擔心掉客戶嗎?戴國銧說,「做好市場區隔之外,更著重平台和試劑盒的研發,如此一來,代理業務與轉型精準醫療檢測產品就互不衝突了。」
舉例來說,冷泉港的 NanoString 平台,是一種數位化專門用來測定 RNA 表達的儀器,但目前市面上卻很少有好的對應試劑盒。冷泉港也針對這樣的商機,從幾個已經有靶向藥物可以治療的癌症基因開始,進行開發相關癌症的診斷試劑盒。
另一方面,冷泉港的研發實驗室也配合其發展方向共分為三大領域,包含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基因蛋白體醫學實驗室及細胞學實驗室,每間實驗室皆有其完整的核心設施及平台。
偕大陸戰略夥伴拚 CFDA 藥證 搶大健康商機
精準醫療在華人市場商機龐大,特別是中國政府也相對積極,在十九大會議中強調推動健康中國策略,更加深中國對大健康產業的重視。
冷泉港從儀器代理跨入新藥及試劑開發,轉型之路雖然艱辛,但對於公司未來規劃,戴國銧表示,台灣就是核心研發基地,同時與大陸戰略夥伴更加緊密合作。未來在拿到 CFDA 藥證前,將由北京博奧晶典、北京德易、廣東達安基因、上海立迪、復旦藥業等合作夥伴所擁有的第三方實驗室,使用冷泉港自行研發的產品。在歐美,醫院將檢驗服務外包給專業的第三方實驗室,已經成為主流、成熟的經營模式,占體外診斷市場約 40% 的份額。
目前中國開放實驗室發展檢測 (LDT) 的單位,全中國只有 20 家,不少冷泉港的合作夥伴都名列其中,透過這些有實力、有經驗、有能力的策略夥伴,冷泉港意欲開拓中國廣大醫療檢測市場的目標,也就十分明晰。
全文網址:https://news.cnyes.com/news/id/4127890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周寰宇漫遊我們要來談談,新冠病毒到底是「純天然」,還是被人工加過料。 上個禮拜(4/17)北京當局悄悄上修了中國肺炎數據,死亡人數從2575例一口氣暴增50%,來到3869例,理由是疫情爆發初期「醫療單位反應不及」。中國醫護真的太難當了,拚命救人還得替政府背黑鍋。總之北京當局坦承有「遲報、漏報...
基因蛋白體醫學實驗室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這周寰宇漫遊我們要來談談,新冠病毒到底是「純天然」,還是被人工加過料。
上個禮拜(4/17)北京當局悄悄上修了中國肺炎數據,死亡人數從2575例一口氣暴增50%,來到3869例,理由是疫情爆發初期「醫療單位反應不及」。中國醫護真的太難當了,拚命救人還得替政府背黑鍋。總之北京當局坦承有「遲報、漏報和誤報」現象,但就是不肯承認「瞞報」,中翻中意思就是,我們只是太忙了沒時間算,我也不知道死了這麼多人,真的不是故意要撒謊的啦!
我沒有說我不信喔,但是,我們川貴人早就說他不相信中國的數據,在白宮記者會上當眾質疑中國數據造假,還說美國正在徹查病毒是否來自武漢實驗室,嗆聲「如果被我抓到你們故意放病毒出來,大家走著瞧!」美國都帶頭卸責了,各國當然開始紛紛跟進,英國首席大臣拉布、澳洲內政部長杜登,都喊話要中國說清楚講明白。
有看寰宇漫遊的觀眾就知道,一個多月以前,中國才說這病毒是來自美國的實驗室,當時兩國大吵一架。現在美國又踢回去,說明明就是從中國來的,兩國就再吵一回。這就讓我想到,我小時候做錯事,我爸跟我媽就會互指對方,看你生的好女兒!都是你都是你!我當時只有五歲,都覺得你們兩個好幼稚噢!
BUT!這病毒到底是哪裡來的,我們可不可以有個比較科學的說法呢?!我們整理各家國際媒體報導,兵分三路來討論。
第一個說法:新冠病毒是中共研發的生物武器?
有關中共秘密研究生物武器的說法,是曾經研究中國生物戰的以色列前軍事情報官員「蕭漢姆」最早提出的,美國鷹派很反中的《華盛頓時報》引述他的說法報導,指出武漢病毒研究所的某些實驗室,秘密進行中國生物武器研究。但後來《華盛頓郵報》聯繫「蕭漢姆」想追蹤報導時,他拒絕發表進一步評論。目前這個論點還無法獲得專家或學者的背書。
我們現在再來看看,第二個說法:新冠病毒是人工製造?但不是武器
因為發現愛滋病毒,而獲得2008年諾貝爾醫學獎的法國知名病毒學家「蒙塔尼耶」4月16日受訪表示,他找來數學家同事,把數學模式用在生物基因序列研究上,發現新冠病毒帶有愛滋病毒基因,是人造病毒,呼應先前印度學者的說法。
「蒙塔尼耶」表示,這不可能是愛滋病患感染新冠病毒後,會產生的變異,要在病毒基因中插入新的蛋白,必須透過實驗室,這對目前科技來說非常容易,很可能是有人想研發愛滋病疫苗,但最後不小心讓病毒外洩,弄巧成拙。
「蒙塔尼耶」還說,他不是想要譴責誰,但如果北京當局一開始就把真相告訴大家,那事情會容易的多,中國政府應該「成熟點」,直接承認病毒是從他們實驗室外洩。
蒙塔尼耶得過諾貝爾的醫學獎耶!他這樣一講,很多人馬上將矛頭指向中國:抓到了喔。沒想到蒙塔尼耶的老同事、巴黎「巴士德學院」教授「霍布森」一樣也是很受尊重的學者,立刻跳出來打臉,說這項研究犯了「初學者的錯」,因為新冠病毒基因組有許多種鹼基,其中一組剛好跟愛滋病毒相近,如果擴大研究,可能還會發現別種病毒的基因片段。
美版「陳時中」、公衛專家「佛奇」17日也出面闢謠,他說根據一個演化病毒學家的研究,檢視新冠病毒以及蝙蝠冠狀病毒的基因序列,證實新冠病毒是從某種動物傳染給人類,不是實驗室人工製造的。
武漢病毒研究所負責人「袁志明」更難得出面受訪,和新冠病毒的起源劃清界線。
這話我常跟我老公講,家裡有蟑螂絕對不是我的問題,我的管理制度很嚴格啊!垃圾我一個月倒一次,管理得可好了。我相信武漢病毒研究所一定管得比我好,可是問題是,就算我相信,還是很多人不信
這就來到第三個說法:新冠病毒沒有被加過料,但還是來自實驗室
《華盛頓郵報》引述美國國務院的外交電報,說2018年1月,美國曾經多次派出科學外交人員,訪問武漢病毒研究所,之後更兩度警告他們旗下P4實驗室存在「安全和管理」方面的弱點,研究人員缺乏適當培訓,電報還強調,美方擔心武漢對蝙蝠體內的冠狀病毒研究,恐怕引發新一波「類SARS」的大規模傳染病。
而且先前中國早就有病毒外洩的前科。美國《科學家雜誌》(The Scientist)和法廣都報導,2004年4月,北京有一名研究員把P3實驗室中的SARS病毒株,帶到腹瀉病毒實驗室進行研究,但「滅活處理」沒做好,結果導致7人確診SARS、1人死亡。
其實中國先前就做過不少高風險研究,例如2013年哈爾濱動物傳染病專家「陳化蘭」,曾經將H5N1禽流感病毒與H1N1人類流感病毒雜交,製造出127種新病毒,研究它們的致死性、傳染性和感染人類的能力。
而2015年P4實驗室副主任、蝙蝠女「石正麗」也利用病毒基因重組技術,製造出能夠感染人類的雜交冠狀病毒,兩項研究都引發專家學者的抨擊,「石正麗」的研究,更被一些人認為是這波新冠疫情的源頭。
喜歡高風險研究沒問題,但安全措施絕對不能只做半套,就像要上床可以,但是要全程戴套啊,不然把人家肚子搞大了,還叫親朋好友幫你一起養孩子,這樣對嗎?
綜合這些國際媒體的結論,無論新冠病毒是否「純天然」有沒有被加過料,都可能來自中共實驗室,幾個月前p4實驗室被認定為「陰謀論」的說法,現在漸漸成為輿論主流。《華盛頓郵報》指出,雖然目前沒有實驗室外洩的證據,但現在唯一能確定的就是,中國政府在早期階段誤導了全球,讓各國錯過防疫的黃金期。
想要當全球老大,不是又大又硬又有錢就夠了,最重要的是價值觀全球也要能買單。美國在二次世界大戰後,能當世界超強,除了經濟跟軍事實力,還有軟實力。現在很多國家對中國的問題,就是中國的透明度和道德水準,實在配不上他們的經濟規模。中國搶當世界第一強國的關鍵,還是在中國的價值觀能取代美國的價值觀嗎?
這周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病毒被加料 #實驗室外洩 #中國價值觀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6q3eF-DANes/hqdefault.jpg)
基因蛋白體醫學實驗室 在 Cup 媒體 Cup Media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CRISPR」靈感取自細菌的抗病毒機制:當細菌碰上病毒 DNA,便會製造出與病毒基因相應的 RNA,並與蛋白質(Cas9)粘合,繼而分工:RNA 負責導航找尋相應病毒,蛋白質負責切除病毒基因鏈,從而消滅病毒。CRISPR 比細菌則更進一步:剪裁之後補貼健康基因。
雖說 CRISPR 並非「發明」,而是「發現」出來,但該項應用技術無疑劃時代創新,甚至超前科學。人類約有二萬至二萬五千組基因,「人類基因百科全書計劃」(ENCODE)現已辨識八成基因行為,其餘存疑。通過 CRISPR「微調」基因,便能得悉特定基因的表現及行為。向來科學造就科技,現在由科技推進科學,不僅是基因解碼工程的突破,更標誌科學界的巨變。
另一重大意義在於醫療突破。除了從根本改變醫療方向外,CRISPR「Cut and Paste」操作簡易,成本低廉,有助普及治療。哈佛基因學家 George Church 表示,成立一間 CRISPR 實驗室只需二千美元,而實驗成本甚至低至一百美元。
相關專題:
【基因編輯技術有望解救不治之症】
https://goo.gl/Z2K24m
【有發明必有爭鬥:因 CRISPR 而起的競賽】
https://goo.gl/VSYzTY
【如何規管人類基因改造?】
https://goo.gl/Gw4iUE
【基因改造動物 醫肚又醫病】
https://goo.gl/zGccp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2Q5rThh1L8/hqdefault.jpg)
基因蛋白體醫學實驗室 在 新世代基因體定序核心實驗室/ NGS High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新世代 基因 體定序核心 實驗室 / NGS High Throughput Genomics Core. 519 views · 1 year ago ...more. 中央研究院學術及儀器事務處. 56. Subscribe. ... <看更多>
基因蛋白體醫學實驗室 在 [地點]:醫學院基醫大樓202 的推薦與評價
[講題]:第三方實驗室與實驗室自行開發項目(LDTS)服務[講者]:顧文輝執行長(醫療財團法人病理發展基金 ... 臺大基因體暨蛋白體醫學研究所(基蛋所),.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