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些日子, 阿滴英文 、 理科太太 Li Ke Tai Tai、 路路LuLu ⋯⋯還有一些公眾人物都紛紛公開自己過去罹患心理疾病或者是相關症狀的事情,我覺得是很有意義的事,讓大家重新正視情緒疾患的污名化、標籤,還有我們可以怎麼和這些情緒疾患的當事人、甚至是這樣的自己相處。
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我要先聲明憂鬱跟焦慮有很多原因,尤其是到形成心理疾病,可能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會是單一原因。這裡所講的內容,也不是援引自心理學文獻,更沒有要試圖解釋「其他公眾人物為何容易得到焦慮跟憂鬱的症狀」,這裡我只想要講一個我最近體會到的事情;然後這裡指的焦慮跟憂鬱,並不是指焦慮症和憂鬱症,而是指焦慮和憂鬱的情緒。
#好了我要開始講了
不知道是因為論文,還是耳鳴這個陳舊的疾病困擾我已久,前陣子資格考結束之後,我陷入了一個非常漫長的人生無望感的時期(我老闆說這個是榮格心理學裡面的「創造性的退化」,然後就再也什麼都沒說了😂)。
大概有一到兩個月的時間,每天早上起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討厭自己,覺得好像做什麼都沒用、做什麼都沒意義(不知道有沒有人曾經有過類似的感覺)。雖然還是會寫正向的內容,還是會錄音,但在陪伴大家的過程當中,那些話好像也是在鼓勵我自己。
當然,這段時間我也沒有終止繼續接受榮格分析治療,但是幫助都很小,我就連打開論文的檔案都不想,每天過著渾渾噩噩的生活,也沒有心情打電動,血源詛咒、薩爾達傳說擺著都不想玩。沒錯,就是那種什麼都不想做的感覺。
我意識到這件事情的嚴重性,是有一次在整理BDI-II(貝克憂鬱量表第二版)的時候發現,其中有一個題目是類似「過往讓我感覺到興趣的事情現在都讓我提不起勁」,我嚇到尿都要噴出來了!趕快拿起筆來填寫,只可惜我做完了整份量表,大概只有14分,連輕度憂鬱都不太算;於是我又去做了貝克焦慮量表(BAI),也不符合焦慮症的診斷水準。講雖然是這樣講,但是那種無望的感覺,還是很明顯。
其實我已經吃SSRI吃了(用來調節大腦血清素藥物,通常用來治療憂鬱,但當初醫生是因為我的耳鳴開給我的,據說有幫助?)一段時間,情緒上面稍微有改善一點點,但是沒有很明顯,就這樣子持續了一個多月。
突然有一天,雖然論文還是沒有動靜,但不知道為什麼,那種無望、覺得自己沒用的感覺,突然就消失了。我想起心理師小D十年前曾經跟我說過的一句話:「改變不會憑空出現,一定是這段時間,你做了什麼事情。」;左思右想了好久好久,後來我終於明白,那是因為我開始給自己一個生活空間(我弄了一個可以讓我寫論文、工作的獨立空間),這個空間不只是物理上面的空間,也是心理上的空間,更重要的是,我找到可以依靠、陪伴我的時候讓我覺得心安的朋友,這些朋友其實也沒有做什麼,他們就只是在旁邊而已,光是那個「在」本身,就會讓我覺得心安。而且,這樣的朋友不能隨便亂找,還要讓你覺得「你不會造成他的麻煩」。
當上帝幫你關了一扇門,他就會為你開一扇窗——休蛋及咧,這是講給正向積極的人聽的。在我們這種悲觀的人眼裡,解釋的路線應該是反過來:當上帝幫你開了一扇窗,他也會幫你關一扇門。
沒錯,好景不常,雖然無望感不見了,但是取而代之的是焦慮,每天會有滿多明顯的焦慮湧現,可能是會坐不住,可能是會常常覺得胸口悶悶的、呼吸不過來等等,抗焦慮藥通常就只是像頭痛藥一樣的效果,吃了之後有一段時間會覺得舒服,但藥效退了之後一切又回到原點(一般而言我的經驗大概是三個小時到四個小時)。至於我一天到晚夾在耳朵上的CES,有一些效果沒錯,不過幫助並沒有很大,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我的Medium看相關文章。
#為什麼你會討厭自己
一直到這幾天,我的分析師跟我在治療上有一個巨大的進展,細節我就跳過不說了,我想要分享一個很關鍵的發現,或許可以幫忙到和我有類似狀況的人。
先講結論:有些時候你的焦慮跟憂鬱只是用來提醒你,過去一直以來你所習慣的那種生活方式,已經不能夠再支撐你現在的日子了。那些你所擅長的技巧,對過往的你可能有用;這些「技能」可能是防備、可能是穿盔甲、可能是壓抑自己的情緒、可能是在別人面前呈現出不錯的樣子⋯⋯老實說,這些方法以前真的很有幫助,也讓你度過了許多困難的歲月,但現在不行了,所以焦慮跟憂鬱就像是「使者」一樣,來敲你的門,跟你說:嘿,親愛的陛下,該換個方法囉!
這幾天被分析之後,我突然有個體會是,原來 焦慮跟憂鬱有時候背後真實的原因是來自於背離自己,背離那個真正的自己。因為一些外在的原因、因為別人的要求、因為他人的期待、因為想要活成別的模樣,因為武裝,而把自己弄成其他的形狀,可是個背叛,對於內心那個被縮得很渺小的自己來說,是很心疼的,所以他用各種方式來提醒你——這樣做不對喔,你快點過來過來看看我,你怎麼會放棄真實的我呢?
有了這一層了解之後,我才突然懂得,前陣子我覺得很無力,而後來覺得很焦慮,是來自於我一直在跟「那個自我」對抗——我內在的自我一直想要航向某個地方,但行為上的我一直跟他抵抗。我用我過去所習慣的方式在生活,但就像前面所說的,以前我習慣的那個方式已經不適用於現在的日子了。
什麼是我過往所習慣生活呢?以網路上面的創作者來說,就是大家喜歡的樣子。這些創作者很多時候會面臨內心裡面的眾多情緒,是來自於廣泛的外在眼光和壓力。由於點擊數、追蹤數、討論數都來自大量的其他人的眼光,有喜歡你的人就會討厭你的人,所以心情會變得非常複雜。你可以想像一下在一個房間裡面,裝了很多台攝影機,你的一舉一動都被評價,你所做的事情都要考量別人喜不喜歡,雖然你也有鏡頭以外的生活,但你的心靈空間終究有一大部分被這些評價給佔據——想一想,那會是什麼樣的心情?
我很喜歡的一個心理學概念叫做「關係依存自尊」(relational contingent self-worth),意思是說,你對自己的好惡、完全建立在你和其他人的人際關係當中,這些人際關係可能是你的伴侶、身邊很重要的人,或者是別人對你的眼光——簡單地說,就是當大家都喜歡你的時候,你就覺得自己有價值,讓大家討厭你的時候,就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公眾人物經常面臨這種心理上面的波濤洶湧,如果心理強韌性不夠,就很容易被拉入這種起伏的漩渦。
回到我自己的例子,原來前陣子我一直有種焦慮是,我自己覺得,好像早就過了臉書的時代,現在ig 與 YT才是大家習慣看的東西,有時候去大學演講我都覺得不好意思,因為年輕人都不認識我,我有一種被時代拋棄的感覺,然後這種焦慮會讓我很想要再抓住多一點東西,多貼一點文章(因為我不習慣拍影片,只習慣寫東西)、多錄一點Podcast,但卻忘記了,抓住這個東西其實是很虛幻的,就像浪花一樣,退潮之後就會變成空氣。過往的我習慣跟隨著這些浪花的生活,但現在的我,似乎更適合坐在岸邊,觀看潮起潮落。我之所以會有這些情緒,是來自於我的不習慣,我還習慣著在浪花上面馳騁,但我內心那個真實的自己,其實很想坐在石頭上面休息(這一段有點困難,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懂)。
#找到你不可取代的東西
所以治療師說了一段話,我也想送給大家:「你可能需要思考的是,這世界上很多東西都可以被取代,但是你這個人本身,一定有什麼是無法被別人取代的東西。去到找到這個閃閃發亮的東西,把它當作你最珍貴的寶藏,花時間在上面深耕,就可以拓展出屬於你的一整片森林。」
什麼是對我來講,屬於我自己不可取代、又很珍貴的東西呢?不論是在跟個案工作,或者是在接觸自己的情緒上面,我發現我都不是那麼擅長跟情緒一起合作,因為我的理性大腦太明顯了,就是喜歡整理步驟、因果邏輯跟推論,硬是要去處理那些模模糊糊的情緒,好像是要拿腳去踢石頭一樣。
但是,我很喜歡閱讀知識,從知識裡面得到的快樂,常常會讓我快樂很久很久(真的是很久),也很喜歡整理一些我所知道的東西分享給大家,這才是我喜歡的、而且相對於其他人不可取代的部分。這個就是我的寶藏。
這也是我這段時間,
一直背離的那個,真實的自己。
你呢?你喜歡那個真實的自己嗎?
屬於你獨特的、不可取代的,和別人都不一樣的部分,是什麼呢?如果你胸口有一小把的火焰,這個火焰在提醒你,好久以來都沒有好好的看見他了,那個珍貴的火焰,會是什麼呢?
「每個人各自擁有某個特定年代才能得到的特別的東西,彷彿是些許的火焰。小心謹慎的幸運者會珍惜的保存,將它培養大,當作火把般照亮著活下去。」——村上春樹。
承認自己的有限,允許自己有些事情真的無能為力炸醬麵,是我們一輩子都要不斷練習的課題。
願我們在今年夏天,都能夠找到心中的那把火焰,一起坐在篝火旁邊,煮酒烹茶,彈著吉他,跟星星許願,然後重新,和真實的自己靠近。
#憂鬱 #憂鬱症 #焦慮 #焦慮症 #耳鳴 #自我厭惡
壓力量表論文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刻意不塞滿行程表雖然完全不符合我的直覺,但其實是一種可靠的策略,能夠減少我們生活中的壓力,並為日常生活增添更多喜悅。
我的人生總是會想辦法提醒我,把我們家的行程排到能力可及範圍的百分之七十五,才是最恰當的。
在我有意識的情況下,我會試著停止問自己:「我有辦法在這星期多做這件事嗎?」而是改問:「我應該這麼做嗎?」
取自《我們的女兒怎麼了?》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早安:
「有時候,青少年會把自己不想要的情緒轉嫁到父母身上,希望減緩自己的痛苦。」
上述這一句話,不只限定在青少年,而是每個情緒強烈到自己難以承受的人,都有可能想辦法把情緒壓力轉嫁到他人身上,包括父母本身在職場與婚姻中累積的情緒。所以照顧孩子的同時,我常希望父母先照顧好自己。
這篇摘文有兩段,前一段在談,用策略幫助青少女跟父母都減輕壓力;後一段在談,父母如何放過自己。對我來說,父母懂得放過自己,也比較能放過孩子。
祝願您,能少一點忙碌,多一點陪伴!
.
ps. 歡迎參與贈書活動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824971875021536/
... ... ... ... ... ... ... ... ... ... ... ... ... ... ...
【文/ 麗莎.達摩爾】
收集情緒垃圾
我們現在接收到的令人焦慮的世界資訊比以往任何時代都還多,同樣地,多虧了數位科技,我們比以前任何一個世代的家長更清楚知道孩子的生活細節。但是,我們也不該先入為主地認為接受源源不絕的資訊就是一件好事,尤其是關於孩子不安或焦慮時刻的資訊。
心理學家早已了解,有時候,青少年會把自己不想要的情緒轉嫁到父母身上,希望減緩自己的痛苦。在手機發明以前的世代,青少年會透過在晚餐時間投下震撼彈來達到目的,例如說一句「喔,對了,車子該換擋風玻璃了」,然後心煩意亂地向父母抗議他們反應過度了。事實上,孩子很可能已經花了一天的時間自責擋風玻璃破掉的事,但最後她對負面感覺的忍耐也到了臨界點,所以她把自己的壓力丟到父母身上,就像人們倒垃圾一樣。她把壓力拋開,再也不想有瓜葛。對想要丟棄情緒垃圾的女孩來說,這個方法是有用的,能讓她鬆一口氣,但對不得不當垃圾桶的父母來說,可能就沒有那麼舒服了。
事實證明,手機是世界上最方便的垃圾回收管道。以下的情節對有幸擁有手機的青少女和她的父母來說,可能再熟悉不過了。女孩可能會傳一封看起來荒謬不已卻讓人擔心的簡訊,讀起來像這樣:「跟你說一聲,我要輟學啦。」她的家長很可能會好奇地回一封訊息:「噢不!怎麼了?」搭配一個擔心的表情符號,但女孩卻不回了。然後,家長便會繼續過今天的日子,卻被這封簡訊背後可能的原因困擾不已,他們也許會試著再度聯繫女孩,卻發現仍然無法從女兒身上獲得更多資訊。為什麼?因為女孩只是想把情緒垃圾倒掉而已,而不是想和現在帶著這包垃圾的父母討論先前讓她極度不適的感覺。
當父母和女兒晚上終於碰面時,劇情可能有幾種不同的發展。但最有可能的結果是,女兒在拋下情緒垃圾之後,就立刻覺得好多了。換句話說,父母有可能花了一整天擔心女兒早已忘懷,或是到家時已經沒興趣再討論的問題。
在經歷幾天收到十四歲女兒傳來令人擔憂的簡訊後,我一個朋友想到了一個相當聰明的辦法來改善這樣的互動。我朋友買了一本美麗的筆記本,交給女兒,告訴她:「我們試試這樣吧,你平常想要傳簡訊給我的時候,就把你想說的話寫在筆記本裡。」於是女兒把筆記本當作一個儲藏室,把她在學校時不舒服的念頭與感覺寫在裡頭。晚上回家後,她幾乎沒有興趣把她的筆記分享給媽媽,也幾乎忘記了那些事。不過有些日子裡,她的確也迫不及待回家和母親分享一些學校不快樂的小事件。
筆記本解法同時有效地達到了三個目標。首先,筆記本阻止了女孩連珠炮般的焦慮訊息,又完全沒有敷衍她的意思。第二,我朋友不用說太多,就已經讓女兒知道,在學校發生的事,沒有哪一件是急需母親介入的,就算有,她也相信她會透過學校的成人得知。換句話說,這本筆記本提醒了女孩「能應付的事」這個類別的存在,不讓她因為太不開心而忘記了。最後,當女孩的確有擔憂需要討論時,多虧了筆記本的存在,她的母親不會花費一整天在擔心她。毫無疑問地,這讓我朋友更能以平靜、適當的態度回應女兒的擔心。
……
放自己一馬
每天走路送我的小女兒去社區小學之後,我都會用回程的十分鐘路程,和其他有相同例行公事的家長聊聊天。有一年春天,我和一個住在附近、也有兩個女兒的爸爸展開了一連串的對話。他的大女兒也念社區的公立學校,小女兒則在車程十五分鐘的地方讀幼稚園。我朋友和他太太正在考慮該不該在下個學年把小女兒轉到社區幼稚園,或是讓她在現在的學校多待一年,再回社區小學讀一年級。
在每天十分鐘的時間裡,我們慢慢衡量他們家面臨的問題。兩個選擇都有各自的優缺點,我們討論得越多就越清楚,兩個選擇對女兒來說都沒有絕對的好處。最後我問:「有哪個決定會讓你們家比較輕鬆,讓你們能稍微喘口氣嗎?」
「喔,有啊。」我的鄰居說道。「如果讓她們念同一個學校,我們會輕鬆多了。她們的寒暑假和臨時假期就會一樣,我們也不用開車載小的上下學了。」
「如果兩個選項都差不多。」我回答:「而且換一個幼稚園能讓你們夫妻倆的生活輕鬆一點,我覺得那對你們家來說就是最好的選擇。」
我自己是透過吃虧才學會這一點的。我個人非常享受忙碌的感覺,不幸的是,我喜歡的忙碌程度與會把我壓垮的程度只有一線之隔。剛成為母親的時候,我最喜歡把一個星期的時間通通塞滿。我總是有辦法找出時間,幫我其中一個女兒再多排一堂美術課,或者我會找保母,趁我丈夫晚上出門的時候,再為我自己多排一場會談。當輪到我請全班吃生日點心時,我會提醒自己要親手做健康又好吃的小點心。我會堅持要同時有十件事在進行,而且每件事都要做得還算好。
但有時候小孩會吐。
我的車有可能會故障。
或是保母也有可能請假。
於是我的計畫就會被打亂,我的活動量表就會從忙碌瞬間跳到混亂。我在一陣慌亂中重排時間表,好照顧生病的孩子、想辦法讓我們家在只有一台車的狀況下把行程跑完,或是找臨時保姆。
我在這樣混亂的狀況下當了三年的媽媽,直到我和一名同事合寫一本教科書時,讀到關於日常困擾的研究。我一直都有閱讀心理領域論文的習慣,但只有少數研究能真正改變我自己的生活方式。我發現,小小的生活困擾累積起來也會產生巨大的影響,甚至可能比真正的災難還嚴重。當我其中一個女兒得了流感,我們家的問題就不只是她生病了而已。問題是,每個人的行程都排得太滿,她的病情為安排時程帶來雪崩般的問題。現在回頭看來,解決辦法也許再明顯也不過:如果我們在行程中給自己一點緩衝(我發現這不是每個家庭都有的奢侈品),就能有效減緩日常生活中意料之外或無法避免的壓力。在我有意識的情況下,我會試著停止問自己:「我有辦法在這星期多做這件事嗎?」而是改問:「我應該這麼做嗎?」
當然,我們永遠都不會知道預留的時間夠不夠,我也還是會不小心犯了過去安排太多事情的壞習慣。但我的人生總是會想辦法提醒我,把我們家的行程排到能力可及範圍的百分之七十五,才是最恰當的。
在不會把每個人的能力逼到極限的狀況下,家人的壓力和焦慮感就會減少。慢性緊張會被平靜所取代,當有事情不如預期時,我們要面對的就只是挫敗感,而不是危機。現在,有時候我會有點心虛地把在商店買的甜甜圈送去給孩子們,內心明知我有時間做更健康的點心(雖然孩子們不見得更喜歡)。但同時,女兒生病再也不會成為一場災難,我只需要把該做的事情改到行程表上的空檔裡,就能留在家裡陪女兒,順便用這段時間看部電影。
當一切都順利執行時,手邊有空閒時間就為我們創造了機會,能夠忙裡偷閒。有一個下著大雨的日子,我的小女兒認為穿上全副防雨裝備走去上學會是很棒的主意,她不想和往常一樣,在壞天氣時搭車去上課。我決定照著她的計畫做,因為我有時間在送她去學校後,再回家換上工作套裝。我們一路上踩著水坑走去學校,這個有趣的經驗讓我們回味了三年之久。
我們陪伴孩子長大的時間很短,身為父母,我們都想盡可能發揮到極致。這也許會讓我們想填滿時間軸,尤其是有明確目標的計畫性活動,例如加入運動隊伍或上課,或是在家裡做可愛的手作杯子蛋糕。但我必須提醒自己,就算和我的天性背道而馳,我們有時候也能享受擁有空閒時間。刻意不塞滿行程表雖然完全不符合我的直覺,但其實是一種可靠的策略,能夠減少我們生活中的壓力,並為日常生活增添更多喜悅。
.
以上文字取自
我們的女兒怎麼了?:心理學博士給家長的解憂指南,陪伴現代青少女與壓力共處,化解焦慮,度過情緒平衡的快樂青春期
試閱>>>https://is.gd/0UEBLT
金石堂>>> https://is.gd/hr6AtL
博客來>>> https://is.gd/mgB2sB
誠品>>> https://is.gd/J0V6q0
高寶書版
https://www.facebook.com/gobooks3/
..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壓力量表論文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
【當全球疫情延燒超過百日,各地呼喊解封的聲音越來越難抵擋,問題是讓人安心出門的有效疫苗和藥物,至今仍在難產中。美國在總統川普的強烈意志下,發動了所謂「神速行動」,目標是要在明年一月前製造出三億劑疫苗,並在快速批准了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讓新冠病患緊急使用。儘管不少專家仍強烈質疑疫苗快速生產的高度風險,但包括牛津大學研究單位都已從過去累積的經驗,努力說服疫苗就算最快九月問世,也不至於有安全疑慮。】
{內文}
從東京到魁北克再跨越全美從愛荷華 紐奧良,一路延伸到南半球的澳大利亞,全球科學家正卯足全力,欲以最快時間催生疫苗。
(Sky News新聞片段)
所以在接下來幾個月裡,你認為你能夠發明出疫苗嗎?最快是一年到一年半,九月前可以準備部署,我們無法確定哪一天我們能做出疫苗
壓力 無所不在,從每日跳動增長的確診及死亡數字,到周邊親友迫切想要恢復正常生活的呼喊。
(Dr. Nadine Rouphael/埃默里大學疫苗中心研究員)
壓力很大,尤其是來自我的父母,他們總是問我妳今天做得怎樣,妳為我們做出疫苗了嗎?我只能說繼續努力
位於美國亞特蘭大的埃默里大學,近期領先全美進行了新冠肺炎首支疫苗的人體試驗,這對美國來說,破了史上最快的研發時間紀錄。
(Dr. Nadine Rouphael/埃默里大學疫苗中心研究員)
就像現在,我們正努力確認疫苗是安全的,一旦我們確定它是安全的,我們還將評估身體是否能進行正確的免疫反應
因為一個新疫苗從研發到量產,通常需要花至少10到15年時間,但這回因應新冠肺炎,各國卻紛紛開出了12到18個月,就要上市的「安心支票」,這意味著研發過程的所有階段都得縮短,醫院也被迫扛出招牌招募志願者,但就算這支是傾全美之力研發出來的疫苗,也不能保證沒有潛在的未知風險。
(NBC記者)
一位從事疫苗研發工作的醫師告訴我,連他們也不知道這支疫苗是否得不斷更新,因為病毒會一直改變且潛在變異
埃默里大學這支疫苗,是從新冠病毒中先分離出一種蛋白質的遺傳物質,藉此刺激身體內部的免疫反應,目前連同它在內,全美正有兩支疫苗正在進行臨床試驗,同一時間,世衛組織宣稱,全球共有80多個疫苗開發者,都在以閃電般的速度研發疫苗,一個專家小組甚至建議,在其對於該疫苗進行全面測試前,就要大量生產用於該國人民身上。
(Dr. Chen Katz/以色列Migal Galilee研究機構)
我認為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重新考慮什麼是官僚體系,以及什麼才是向人民提供安全有效的疫苗所必須的要件,我們希望每個人都應該理性,並找到自己的出路
《彭博社》報導稱,川普政府正私下推動一項類似「曼哈頓計畫」的方案,據說是一個跨民間製藥公司 政府機關,及軍方力量的超強國家隊,傾全國之力大幅縮短新冠疫苗研發時間,目標是在明年一月前製造出三億劑疫苗,且這項預估耗費數十億美元的「神速行動」(Operation Warp Speed),並非由製藥公司買單,而是讓納稅人承擔疫苗研發失敗的大部份財務風險,這一度讓長期投入疫苗研發的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大呼不可思議。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
我們真的很難壓縮疫苗上市時間,而且你知道 就算(研發疫苗)一切都很完美,我們預估量產的時間大概也要一年,但我們恐怕無法達成,所以可能需要2年的時間,現在有超過100個實驗在進行,我們要做的是挑選出最有希望成功的,然後提供資金加快研發速度,架設平行的生產線,有些產線負責包裝,那是最後的步驟,因為沒有工廠能負荷生產70億劑的量,所以我們必須這樣規劃
但目前被全球寄予厚望的不是美國,而是歐洲率先領跑進行人體試驗的英國牛津大學疫苗團隊,研究人員之所以能用三個月時間,完成過去數年所需的步驟,原因就在於他們過去數十年,對伊波拉等冠狀病毒家族疫苗的長期研究,他們是透過基因碼改變,將一種類似普通感冒的病毒佯裝成新冠病毒,注射到人體後啟動免疫反應,這與一般疫苗採用弱化過後的病毒,大不相同且安全許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洛杉磯實驗室,上個月給六隻獼猴嘗試注射單劑牛津疫苗,並讓他們暴露於新冠病毒的環境下,結果28天過去了,這六隻獼猴迄今全都健健康康。
(Sarah Gilbert/牛津大學疫苗學教授)
我個人對於這支疫苗信心滿滿,因為我以前就使用過這種技術
紐時報導稱,在這場疫苗競賽中,牛津將會是第一個做到大規模實驗的團隊,不只目前已陸續展開,高達1110名志願者的人體試驗,下個月底前也已排定6千人以上規模,再次確認疫苗安全且有效,同時接應的製造商也已經就緒,就在美國麻州,他們宣稱最快今年九月就能大規模量產。
(NBC記者VS. Adrian Hill/牛津大學詹納研究所主任)
您打算要製造多少劑疫苗,我們的目標不是製造幾百萬劑,而是最好能製造上億支疫苗
當全球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已飆破300萬,死亡人數在站上20萬例後仍持續飆升,所有人的耐心似乎早已消磨殆盡,一心只期待著疫苗能成為封城後回歸常態的解藥,好消息是,就連美防疫專家佛奇也說,我們有理由「審慎樂觀」看待,目前疫苗研發上的快速進展,因為人體對新冠病毒自然免疫的反應,要轉換成透過疫苗誘導的相同機制並不難,更何況在等待疫苗的同時,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在美國的臨床試驗,也傳出了好消息,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29號)正式宣布,自家大型臨床試驗結果,新冠病患在使用後的復原速度,比使用安慰劑的患者足足要快了約30%,雖然死亡率差異不大,但受試者遍及美歐亞68個地區1063人,算是非常具有代表性。
(Dr. Anthony Fauci/美國國家過敏暨傳染病研究所主任)
數據顯示,瑞德西韋在縮短康復時間方面,確實具有明顯的積極效果,如果你看恢復時間,使用瑞德西韋的恢復時間較短,相較於15天縮短到了11天,儘管31%改善似乎不像100%這麼引人矚目,但這已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證明我們已經有藥物可以阻斷新冠病毒
就在這份臨床報告出爐後沒多久,美FDA宣布批准了新冠病患,得以緊急使用瑞德西韋的許可證,負責的吉利德公司隨即宣布,五月底將生產超過14萬個療程的瑞德西韋,但BBC報導稱,整份報告尚未公開,實在很難說這會是顆「萬能子彈」(magic bullet),特別是前後兩周,瑞德西韋在中美兩國臨床試驗,竟然出現截然不同的結論,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Lancet),同日刊出中國研究的論文便直指,在武漢針對237名重症病患進行的臨床試驗發現,瑞德西韋無法救危於死,只能看出早期療效,整體差異並不大,但外界質疑中國研究因樣本數不足提前結束缺乏可信度,中國臨床試驗的研究主持人,也高調反駁稱自己的研究結果更具參考價值,因為美國的設計明顯是先畫靶再射箭,指標針對的是臨床恢復時間,而中國則是以六分量表詳細檢視臨床改善狀況,美國研究的背後,明顯看到了一個急切想要解封的身影。
(川普/美國總統)
我認為這是一個開始,我覺得佛奇講得很好,這是一個開始,它意味著以此為基礎繼續前進,我喜歡做為基礎的概念,你知道這只是一個基礎,我喜歡那種說法,但這絕對是正面的,這是一個正面的好消息
包括東亞疫情仍在延燒中的日本,首相安倍也打算立即跟進,以特例的方式加速審查瑞德西韋,同時量產流感藥法匹拉韋,無償供應全球38國用來對抗新冠肺炎,當全球疫情延燒滿百日之際,人類正嘗試一切方式突破新冠病毒所帶來,對生命的威脅與經濟上的封鎖。
壓力量表論文 在 shorts 【健康點點名】呂文婉"冰錐型頭痛"炸裂!腦勺像被尖刀 ... 的推薦與評價
... 後來發現是因為課業 壓力 大,每每碰上重要考試,頭痛就來報到; ... 論文 門開箱https://www.youtube.com/@ThesisGate 支持監督的力量,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