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質】
早上的太極課,剛好討論到「氣質」。我們常常聽到類似「這個人氣質不錯」的描述,但到底什麼是氣質?🤔
氣質很抽象,它沒有實體,摸不著也看不到,是一種人的本質。當它從內散發到外時,可以從面相或言行舉止上觀察到,也是為什麼我們會說:相由心生。而我們外在的所為,又會反應回到我們內在的本質。所以氣質,是種身心互相影響的結果。
回頭想想教育....我們的大環境將許多人生的目標與重點放在一些外在的表象,例如:分數,排名,學校名次,公司名氣,薪水,職稱等。
這也合理,因為這些是相對容易觀察到的。只是它們是否能如實的反應我們的內心狀態,就值得思考了。
除了表象,教育也需要顧及到我們的內在的「質」。因為當一個人的本質非善,越高的學問,能力與權利,其實是很危險的。
蒙特梭利理論,這個100多年前的西方產物,其實與我們東方古老的道家哲學,相互呼應。
👉 學習必須增長智力
蒙特梭利理念是重視學習的,但原因不是為了考高分,而是因為知識與智力是我們自省,思考與判斷的重要工具。所以學習是終身的,並不只限於學校。
👉 學而行,行而學
我們的所學,是為了在生活中運用與練習才有其意義。這也是為什麼,蒙特梭利理念強調真實的生活體驗以及重複練習的機會。因為如此,我們才能從外往內的精緻我們的內在智慧。
👉 自由需要限制
這句話聽起來似乎很矛盾。蒙特梭利理念重視自由的選擇,但這個權利必須建立在照顧自己,他人與環境的前提之上。這些以共好與和平為目標的「限制」,其實在養成的是我們內心的價值與道德觀,也就是我們運用智力,去判斷是非對錯;什麼能為,什麼不可為的依據。
👉 善良與真實的自由
當我們經過智力的判斷,依照上述的價值與道德觀去控制自己的言行舉止,我們在重複練習中習得自律以及意志力。同時獲得的,是善良與真實的自由。對比如果我們透過犧牲他人的自由來換取自己的自由,是極不一樣的狀態。
.
.
蒙特梭利理念的執行,就是透過環境的預備,從內而外,又從外而內的,讓身心合一。就拿蒙特梭利環境中的一個重要元素,「優雅與禮儀」來舉例。
👉 優雅 grace
是以愛護自身以外的人事物為前提,在環境中從容的動作方式。
👉 禮儀 courtesy
是以共好為出發點,合宜待人處事的方法。
從外表看來,許多蒙特梭利孩子都共享智力,自制力,意志力與和善的特質。其實,這些都是間接的結果而已。
蒙特梭利醫生解釋:身心合一....是人類最自然的發展途徑。當「善」流動於我們的身心靈之間,人人自然能發揮自己最大的潛能,並能一同創造更美好的世界。這,就是人類發展的終極目標。而如何協助這人類發展的偉大目標成真,就是教育最終的意義。
表面上看似只是個教育方法的蒙特梭利,在醞釀的是成人與孩子的本質....那虛無縹緲的「氣質」。
.
.
.
.
#教育的意義
#理論輕鬆講
#蒙特梭利在我家
#意在育兒 #mind4parenting
Photo by Levi Xu on Unsplash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