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木的晶亮好物團購 #留言處有小驚喜
居家症候群最可怕的就是3C用量持續爆表,👧孩子必須上網課,掛在電腦上也成日常,我們除了不斷提醒孩子要跟螢幕保持好距離之外~也要積極讓孩子補充葉黃素!!
因為葉黃素無法靠人體自行形成,雖攝取可以透過食補,但因為每天攝取的量有限~加上又不是天天煮蔬菜🥦就能補足這些量,所以葉黃素榮登我的需求冠軍寶座呀❗我自己回頭查手機的使用量,發現這三個多月來,真的每週都在創新高,長時間跟小孩宅在家陪讀、玩switch機率也變高,半夜狂追劇...真的不能再忽視這塊保養了... 🤦🏻♀️
葉黃素各家都有,但成分含量是否足夠,吃進去是否營養到位,挑選有專利保證的品牌很重要‼經認真比較,你滋美得NutriMate的 #愛明晶萃軟膠囊 和 #金盞花葉黃素凍 這兩款用料實在,真的很推薦給大家!!主成份來自七國專利認證之德國BASF天然脂溶性葉黃素,通過FDA GRAS認證,不僅是天然製程技術且耐酸性高,能確保營養到達體內,當然塑化劑、重金屬、微生物皆通過檢驗,產品更獲得SNQ國家品質標章~還添加DHA、山桑子、維生素E等複方精華,讓保護效果更完整~我們不是第一次接觸 #你滋美得 的葉黃素~因為身邊很多朋友都說不錯,所以我大約在一年前就開始補充,WFH的時期更成了我的保護好助力!
阿木分享給你們食用心得💕 愛明晶萃主要是推薦給大人吃的,軟膠囊容易吞嚥~在之前都是有一搭沒一搭吃,但這陣子因為自己瘋狂用3C,才養成一天一顆,讓我明顯覺得舒適度提升!愛明相較其他品牌有感的地方,是除了足量葉黃素外,更添加高濃度蝦紅素,讓舒適跟放鬆感提高。
兩個小孩我則是讓她們天天吃金盞花葉黃素凍,因為微甜好入口的滋味跟果凍一樣,更富含10種天然蔬果汁,讓她們愛不釋”口”,品牌嚴選木醣醇取代部分蔗糖,讓家長不怕孩子攝取過多糖份,同樣採用德國金盞花萃取物,一天一條幫小孩保護晶亮健康!如果怕小小孩或長輩吃了噎到,建議可剪小小塊,讓孩子或長輩替代零嘴吃,阿木這邊要請大家注意:建議三歲以上的小朋友吃,對芒果過敏的也不建議吃,因為金盞花葉黃素凍含芒果🥭成份唷!我家兩隻是10歲了,我也是會看著,避免它太好吃~而吃太大口。
對了,阿木要跟大家說~保健食品如同平常補充到身體內的保養品,像你洗完澡會擦乳液、洗完臉會擦保養品一樣,不建議吃過多,因為人體吸收的量有限,應該每天按時定量吃才有效果,別浪費保健食品囉~~
🍀阿木是好東西才爭取開團,價格很漂亮喔~
‼粉絲限定‼一周優惠,只到8/30
🛒團購網址在這邊:https://bit.ly/3l4Bhf1
📎愛明晶萃軟膠囊2瓶,加碼送1盒維他命C隨身瓶,現省$700
📎金盞花葉黃素凍,最多省💲2,700元
#蝦紅素推薦 #葉黃素
大人症候群心得 在 Buan 月亮說話 月亮曆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偏見好像是太隱微的事情——讀過《一起走 taskun mudaan》的發散心得】
感謝 @sloworkpublishing 的邀請,雖然來不及分享自己的經驗,還是希望可以用一些文字,推薦這一本我們自己很喜歡的紀實漫畫,然後也記錄發散心得。
關於地方創生的經驗,應該也很多人會對漫畫描述的過程,比如某些可能官僚、某些文化衝擊,甚至地方人士角力之類類的感慨。
如果你也喜歡透過各種方式去理解地方創生的樂與痛,歡迎你預購收藏。
《一起走 taskun mudaan》每場地方創生都會遭逢的可愛失敗日誌☞ https://lihi1.com/8Pkdf/fb0705
#偏見好像是太隱微的事情
#讀過一起走TaskunMudaan的發散心得
-----
偏見好像是太隱微的事情,有時候我都會儘量講成無知,好像無知就比較能區分出個體與個體間的差異,偏見是太重的指控,無知就單純一點,沒有那麼容易指責,我猜是人性某種對於幼小的保護慾,或者某種想要原諒或被原諒的群體性。
所以那些雖然是出於偏見、但講起來很好笑的事,是因為大多數人都不會太在意——某些差異對待未曾上升到族群的層次,「某些人就是這樣啊」,都只是某些人的責任。我願意相信有些人比某些人更在意我們在意的,但那些尚未發生的、尚未被解釋的,刻板印象的壓縮檔被安裝在這個地方,對原住民族來講可能是四百年前就系統錯置的木馬病毒,看到原住民就點一下點開「你是原住民喔來喝酒的啦」附帶各種腔調設定檔,再告訴你應該怪檔案而不是點開的人。
這件事我很久沒提了,因為它太小,小到甚至只有一句話。我在台東唸書的某日晚上被警察攔檢,他問我是誰,跟我拿身分證,看到我證件下方那串族語拼音的名字。
「你也有英文名字喔」,他這樣問。
這個問句太唐突,顯得我太原始。一直到現在,政府還是以不方便為由,排拒原住民族以族語拼音完整呈現在證件上,我們做了好多抗議,寫了很多中文,理由洋洋灑灑列出人格權侵害、登錄系統不友善、族名翻譯漢名不倫不類……我應該要嚴肅一點看著警察先生,警察大人,這不是英文名字,這是我的族語名字,請你修正你的說法。
我卻像個被抓包的小孩。笑著說「對啊」。
另一次我鼓起勇氣,在郵局寄送包裹時試圖跟郵務人員爭論,他請我寫我的名字,請我寫中文。我說這是我的族語名字,他說我知道;我說族語名字不行嗎,他說你有族語名字很好,但請你寫中文。
「請你寫中文。」不是不行,只是請你寫中文。多溫柔委婉的拒絕。我還記得我僵著笑臉回家,無處宣洩我的悲傷與憤怒,與那一種明明是極小極小、不值得被在意的,被忽略的自嘲:「某些人就是這樣啊」,他們只是不小心點開了壓縮檔,就只是這樣。
或許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對同情心保持距離。tama Talum的判決之所以引起大眾注意,很多是因為孝子與判刑三年六個月的巨大對比,勾起某種人倫的同情心;我不確定他們知道孝道其實是對獵人文化的一種曲解,布農族的家族性格也不僅僅是孝道,複雜的獵團規範與文化禁忌都隨著大法官限縮獵人權利而逐漸消逝,對被判刑的布農人關心起孝道是不是搞錯了什麼。
我知道學會同理是個巨大而難渡的苦關,如果名字都能被國家轉譯,那你怎能責怪他們無知,他們也只是看著你的證件,唸出「達魯伊斯巴利達夫」不是嗎。某些人想的不是「你的名字怎麼唸我要學起來」,而是「16族名字都不一樣我要怎麼學起來」,其實我也很困擾,好像我能交到16族的朋友一樣,又在自嘲,除了自嘲我不知道要怎麼更誠實的面對這種無知。
或許我應該回應那位警察:「我還有免費翻譯喔」,是吧,自我認同的思覺失調症候群,你叫甚麼名字,這不是我的名字,但證件上明明寫的是你的名字。
成為原住民也是太隱微的事情。每日每日。
大人症候群心得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在無可避免的自然規律面前,人們是如此的渺小。生死之間,我們害怕未知不可控的結局,活在恐懼的深淵中,將最脆弱黑暗的一面表露無遺,唯有此時,方得知人性的真實。生死一線的醫院裡,最能看透隱藏在生活的黑暗,而總在與死神拔河的加護病房,更是如此。
由於臺灣有健保給付,看醫生的負擔金額很小,帶來便利的同時卻也使人民不懂得珍惜醫療資源,醫病之間衝突頻繁。書中提及許多因為不信任而造成的糾紛,就病患而言,因為不了解而對醫療體系有所質疑,將其視為一種消費,要求醫師拿出完美的服務,但治療本身本就有著一定風險,在彼此無法信賴的基礎下就更難發揮成效;另一方面,以醫生的角度出發,病患的不配合和疑慮無疑都是對自身專業的挑戰,在資訊不對等的情況下,隔閡越深。
所有問題的根源,都在於「同理心」。其中一篇提到,醫師同為病人才懂得病患的痛苦和糾結,同理心並非單方面的包容忍受,而是互相理解,這是最完美的情況。信任不可能在短期間達成卻可以透過溝通拉近彼此距離。而理想很豐滿,現實是大家都知道這個道理,但在病痛前往往會因為擔憂等複雜的情緒干擾,做出不理智的行為,在攸關生命的時刻,總是會以自己為優先,忽略其他人的感受。此時醫生的溝通技巧便成為關鍵,即使是事實,也不能直接地說出口,能讓人接受的話語才是有效的溝通,否則永遠無法合作。建立信賴的基礎是溝通,而溝通需要以雙方都能接受的話語進行。
我們總會被眼前所見輕易地帶起情緒,急於回應,導致在沒有全面了解的情形做出結論,成為被情緒掌控的魁儡。作者就曾在搭車時看到一位講電話非常大聲的女子,心有不滿,而後卻發現她其實戴著助聽器,只要多一點觀察,多一點設想,多一點體諒,表面所看到的並不完全代表一切。將心比心聽似容易,卻極難實現,如果能在下論斷、脫口而出前,先緩一緩,思考一下其他的可能性,或許會有不同的結果。
說到同理心,便要提到與之相反的道德綁架。道德綁架意為利用過高的甚至不切實際的要求、脅迫或攻擊別人並左右其行為。作者寫到的「天邊孝子症候群」是常發生在重症病患家屬上的現象,「住在遠方」,突然出現的孝子孝女們,一出場就挑剔醫療的不足,指責平日陪伴在旁的家屬,對他們所做的選擇指手畫腳,造成過程的諸多不便。道德綁架中,勒索者往往忽視自己身上的義務,一味要求他人,這些天邊孝子因為長期在照顧父母中缺席,心存愧疚,於是將這些情緒轉嫁到其他身上,藉以逃避現實。他們打著為病人好的旗幟,本質上卻是出於私心,自以為地「付出」 。
曾有人說,對他人的批判不能稱作道德,對自己的行為反省才是。道德並非責任,理解也不是義務,現今因網路和社群的影響,我們常不自覺將自己的價值觀強加在陌生人身上,以上帝視角俯視,妄圖干涉他人的決定。「拍攝者不救?」是網路迷因常用的素材,其背後卻有著悲傷的故事:「飢餓的蘇丹」是凱文的一幅攝影作品,圖中,一名瘦骨嶙峋、全身赤裸的小女孩,奄奄一息地朝著食物供給站的方向爬行,而一隻禿鷹落在小女孩身後,等待女孩的死亡,準備大快朵頤……。這幅作品造成極大的迴響,更獲得了獎項,然而,這張照片的成名令許多人關注女孩的生死安危,在得知凱文沒有向她施予後續援助時,便大肆批評其作為,指責他沒有良心,之後凱文在承受巨大的輿論壓力下,孤獨自殺。
其實,凱文在拍攝完後便將隨身攜帶的一點乾糧和水給了那名女孩,卻還是遭受來自各方的譴責聲,聲討他不先拯救人命的行為。這幅作品成功激起各國對蘇丹的關注,但所謂的道德理論卻衝垮了他原先的初衷。凱文的女兒受訪時表示:「我覺得其實爸爸才是那個無力爬行的孩子,而整個世界則是那隻禿鷹。」會造就這些狀況不乏媒體的斷章取義,但人們不求真相的行為殺死了一條生命。陳志金醫師曾說:「別為眼前所見,被帶起情緒,甚至急著回應,或許自己在不注意時,忽略了別人行為背後的無可奈何」。我們都不是救世主,也沒有資格要求他人這麼做,真實一直存在,是「善良」欺騙了世人的眼睛。
=====
各位看到這裡,心裏有沒有一點疑惑?這是阿金寫的文章嗎?當然不是的!這寫得比我好多了!^_^
寫這篇文章的是一位高二生!
這是台南女中高二的王羽婕的
閱讀心得。
她以《ICU重症醫療現場》的讀後感,在「全國高中閱讀心得比賽」獲獎。阿金非常的欽佩,以她這個年紀,竟然能夠把「同理心」和「道德綁架」看得比許多大人還透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