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頂樓戶
在第一線服務市場,常遇到顧客一聽到樓層是頂樓就直接跳過不考慮。但頂樓是不是真有那麼糟糕?品揚認為應先釐清背後原因再作判斷,而非總是"聽別人說..."。
一般人會concern頂樓樓層的原因有二:
1.擔心發生漏水
2.擔心太熱
我們先講漏水:
1.頂樓會漏水,主要是跟建商工法以及排水是否良好有關。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平常說"頂樓不考慮",但當物件是風評好的建商蓋的時候,突然又說頂樓可接受了,源自於品質信心度的問題。
2.所謂的頂樓戶,你也得了解一下是不是所謂真正的頂樓。如果你家(頂樓戶)正上方是公設如健身房交誼廳,那就不會有把屋頂暴露在風吹日曬雨淋的情況發生,自然也就不必擔心漏水機率大增。
3.若頂樓真的漏水了,依公寓大廈管理條例規定,社區管委需有修繕處理的責任。其實由管委會來處理漏水是最簡單的,如果你有遇過那種樓上樓下漏水的情況,光是跟鄰居溝通就相當費神了。
再來是熱的問題:
跟上述一樣,要釐清一下你那戶是不是真正的頂樓,你家正樓上有否公設。
如果有,那麼過熱的問題就不大;如果沒有,那房子是否通風就很重要。當然如果財力允許,你也可以用冷氣cover一切XD
--
會想特別寫這篇,是希望顧客瞭解背後原因後能有自己的判斷,而不是總是人云亦云。
最後,說一下頂樓的好處:
1.受光度絕對是全社區最厲害
2.不會有樓上鄰居的腳步聲
3.不會有樓上鄰居管道間的水流聲
4.若大樓周遭無遮蔽物,視野棒、棟距佳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90的網紅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0203三立iNEWS 買房停看聽!邊間戶小心優點變成缺點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ftVBWPQFouE 指著牆壁上的壁癌和水痕,這間租了5年的小套房是邊間的房型,原本以為租了好房子,沒想到卻有意想不到的困擾。 記者/呂蓓君、于成虎 採訪報導……↓ 房仲業者/陳泰源:...
「大樓頂樓漏水處理」的推薦目錄:
- 關於大樓頂樓漏水處理 在 Lin's竹北房產筆記_品揚的竹北房產交流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大樓頂樓漏水處理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大樓頂樓漏水處理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大樓頂樓漏水處理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大樓頂樓漏水處理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大樓頂樓漏水處理 在 針對管委會-訂定大樓樓頂漏水處理限制條件不合理~解決辦法請教 的評價
- 關於大樓頂樓漏水處理 在 [請益] 翻修後馬上賣還是先出租? PTT推薦- home-sale 的評價
- 關於大樓頂樓漏水處理 在 頂樓防水總是重複施作 剛做完過沒多久又在漏⁉⁉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大樓頂樓漏水處理 在 彰化冷氣ptt - 2023 - febrifuge.pw 的評價
- 關於大樓頂樓漏水處理 在 2023 彰化冷氣ptt - vmbty.online 的評價
大樓頂樓漏水處理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10515蘋果 房仲交易糾紛漏水屋最多 專家揭常見隱匿凶宅手法
蘋果原址→https://tw.appledaily.com/property/20210515/ET7VHNENSZD4HEYMZOCCY5S7ZU/
民眾買中古屋通常須透過房仲居中協調,卻也發生不少買賣糾紛,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統計2020年全年房屋仲介交易糾紛(不含建設及代銷業),前3名包含房屋漏水問題共169件、終止委售或買賣契約共162件、隱瞞重要交易資訊共119件,除了常勝軍的漏水爭議之外,隱瞞重要資訊則以凶宅漂白、產權糾紛及安裝手機基地台較常見,專家提醒,一定要重視驗屋過程,事先存證。
(林佩萱/高雄報導)……↓
在房屋交易糾紛中,漏水問題很常見,屋比房屋總監陳傑鳴表示,目前台灣平均屋齡高達31年,老屋漏水相當常見,建議民眾一定要重視驗屋的過程。如果驗屋發現瑕疵一定要提出,因為依《民法》規定,如果在交付過戶之前已經知道有瑕疵,購屋者卻沒做任何表示,表示買家對於該瑕疵可以接受,事後不得再以此為瑕疵而主張賣方應負瑕疵擔保責任。
因此若在交屋前發現房屋有漏水、設備毀損等問題,陳傑鳴建議,購屋者可先拍照、錄影,留存證據,要求限期改善,若屋主未改善,可向法院訴請解約或是減少價金。若民眾驗屋缺乏經驗,可請設計師幫忙驗屋,或請驗屋公司處理,驗屋費用根據「坪數大小」和「房型」而定,30坪左右約需花費1~2萬元。
美商ERA不動產資深經理陳泰源補充,常見漏水問題被刻意隱匿,尤其室內有過多裝潢時更不容易被發現,或是天花板鋼筋裸露造成滲漏水,屋主卻只在天花板上放接水盤,根本沒有修復漏水源頭問題,便可能造成爭議。
陳泰源也藉此釐清,「發現漏水」與「發生漏水」狀況完全不同,若發現漏水情況在賣屋之前就有,賣方就有保固責任;倘若買房之後因發生地震,或是自行裝修敲打導致漏水,就跟賣方沒有關係,但也容易產生爭議,雙方抝來抝去。
至於隱瞞交易資訊,陳泰源指出,政府有規定,房屋交易時需在不動產說明書上揭露清楚,屋主持有期間,該房是否曾經發生非自然死亡情事,如凶殺、自殺、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等,以保障購屋民眾的權益。
但是在市面上,「隱匿凶宅」的爭議仍層出不窮,陳泰源解釋,主要是有投資客買下凶宅之後,先過戶給其他人頭,重新登記回自己手裡,再進行轉售,讓自己符合持有產權期間無發生兇案事件的假象,以此手法漂白,導致產生交易糾紛。因此建議民眾應請房仲追查清楚,該房的現任、前一手、甚至前前手的屋主持有期間,是否曾經發生非自然死亡事件。
另外,儘管依據內政部《不動產委託銷售契約書範本》函釋,「凶宅」是指於建築物專有部分(包括主建物及附屬建物),曾發生凶殺或自殺而死亡(不包括自然死亡)的事實,及在專有部分有求死行為致死,但不包括在專有部分遭砍殺而陳屍他處的行為,但多數買方仍會在意大樓社區是否有凶宅,或社區是否曾經發生跳樓事件,避免購買到「凶樓」,因此而產生認知上的糾紛,建議介意的民眾,看屋時向鄰居和管理員打聽清楚。
陳泰源補充,大樓頂樓安裝手機基地台也是常見被隱匿的資訊,仲介通常也容易忽視,只在意賣房所在樓層的情況較多。還有物件產權糾紛的問題也可能被隱匿,例如屋主在外欠錢,房屋陷入民事上的法律糾紛,遭到假扣押,或是夫妻離婚,涉及財產分配的問題,先生背著太太私下處理房產,隱瞞仲介,也有可能發生。
部落格→https://taiyuanchen1223.blogspot.com/2021/05/210515.html
大樓頂樓漏水處理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前陣子柯文哲明倫公宅的高昂房租價位,引發了社會不少討論。柯文哲甚至後來直接表明,不希望公宅內居住者皆為弱勢,更希望是各個經濟階層的人都有。其實明白的說,柯文哲做為市長,無論怎樣也不會希望台北市內有哪個地方變成廣義上的貧民窟。齋主對貧民窟的了解和經驗不多。但我印象中台北市能稱得上貧民窟的地方,大概就是興隆整宅、信義路地下室、蟾蜍山、紹興社區,還有以前的寶藏巖、興隆公宅興建前旁邊的安康社區,以及久遠前的南機場公寓。而這些地方若非特意前去,多數在台北生活的人,也與這些區域關係甚淺。
多年前齋主寫過一篇文章,指台灣住商混合的模式,讓經濟及社會地位不同者,得以在同一區域中生活並相互了解。壞處是這種模式導致台灣的精緻文化難以孕育,好處當然就是階級模糊,對立不嚴重,也不會有真正的貧民窟存在。即便我上頭舉了部分例子用於描述貧民窟,但還是與其他城市真正的貧民窟難以並論。齋主之所以決定寫這篇文章。猜想應該與近期讀了太多建築及都市規劃的書籍,還有因為《電馭叛客2077》在夜城貧民窟逛太久的緣故吧。
許多人都說在科技進步的當代社會中,最可怕的疾病不是健康上的問題,而是「貧窮」。相對的,對都市來說,一旦貧民窟成形,就像是個永遠無法擺脫的慢性腫瘤。
參考世界發展的軌跡,多數國家富裕的方式,都是先讓一部分人有錢起來,再將這效應擴散到整個社會。如二戰後的日本,南韓,台灣甚至是近三十年的中國,都是相同的方式。不過這樣的方式,卻無法適用於貧民窟。真正的原因在於貧民窟的居民,自己也並不喜歡這裡,他們也清楚認知不過是暫時把此處當作棲身之所,遲早有一天計畫要離開。
當你有著要離開貧民窟的夢想,你就不會願意對此處環境有任何願意負起責新的心思。垃圾亂丟? 牆壁塗鴉? 屋頂漏水? 走廊髒亂? 隔壁販毒走私? 都不關你的事情,因為你只是個過客,所以這裡留下了甚麼,與你最終的樣貌無甚關聯。這是個既符合現實及戲劇的殘酷現實。《電馭叛客2077》的主角V在結局若是功成名就,沒想著要改善原本的貧民窟大樓,而是買起了他處的頂樓豪宅。《GTA V》的主角富蘭克林,同樣在功成名就以後,沒想過要改善黑人社區的問題,買起了半山腰的超級豪宅居住。幾個過去居住於興隆整宅的朋友,也都是想著先住在租金低廉的房子裡存點錢,現在辛苦一點,以後就能享受果實。同樣居於北京地下室中的鼠族,也以攢錢為目的,長遠目標也是要離開地下室。換句話說,當一個地方變成貧民窟,或許組成的人口和因素會改變,但貧民窟的本質卻不會有絲毫改變。
貧民窟帶來的問題是甚麼? 由於貧民窟的存在逾越了法律邊界,多數人只想著未來要離開,又或者乾脆死活拖著在此。因此為了生存和停留在都市,他們會不計任何代價和手段。當這種在地氛圍一旦形成,賭博賣淫根本不算甚麼,槍械走私、毒品交易,無照醫療服務也都不再奇怪。對都市的危害則是無與倫比的,包含當地區域發展永遠無法成功,治安弊病叢生,到可能引起公共安全的衛生及火災問題等等。貧民窟的問題還不只於此,如我標題所述,貧民窟是都市的慢性腫瘤,若不加以化療控制,這顆腫瘤還會隨著時間逐漸增大以致擴散。最好的例子,就是大安森林公園和林森公園以前的眷村,本來該地的眷村屬合法,久而久之因為貧窮的人多了,聚居而來的貧民就越來越多,以致後來要剷平蓋公園時,有許多違建和非法居民居於其上。
貧民窟一旦形成,都市就只能選擇共存,要根治大型貧民窟所需要花費的成本實在太高了。起初部分社會菁英想到的方式也非常直觀,只需要請來怪手和挖土機,將整座貧民窟以違建等非法的理由剷平,認為問題就會解決。這樣的方法最好的結果,是貧民窟的居民放棄該城市而轉往其他行政區,但這樣也只是將皮球踢給其他行政首長罷了。差一點的結果,便是貧民們在同座城市中,找到了其他適宜居住的區域,然後癌症轉移到一個甚至多個地方,問題依舊沒有解決。前幾年北京清除了居於泰半居於地下室中的鼠族,結果這些貧民窟問題沒有被解決,後來反而化整為零,分散於都市更角落更難管理的地方。
還曾有學者提出提供各類補助,讓貧民窟的居民得以離開該地。最後那些居民的確靠著這些政府的優惠得以離開貧民窟,只不過原有的地方又由其他不知從哪來的貧民繼續補上了缺位,而貧民窟依舊存在。
幾年前,朋友分享了個故事,讓我覺得這可能是唯一能整治貧民窟的方式。台北市某地,有著類似於貧民窟的聚落,由於部分居民為合法居住,而部分是違建,台北市政府想要解決該問題已經多年,但始終未得其果。最後解決的方法則是由當地里長出面,向該地年紀較長的居民表示要考量到未來的住房問題,詢問是否願意將地上權房屋轉賣,而里長承諾會將該筆錢,用於安置及照護這些老年居民。最後居民同意之後,里長將那些地上權房屋用於出租於學生,再將租金回饋用於原本的老年居民的開銷等等。
雖然問題未徹底解決,但腫瘤有顯著變小,甚至將來要趕走學生難度,也遠較趕走老無所依的長者容易多了。而將房屋所有權先轉變為居權,再於後續想辦法處理,也似乎是貧民窟的唯一解方。再不然,更消極但仍屬積極的方式,便是增加貧民窟周圍的公共建設和改善環境,試圖從生活上改變其生活氛圍。
當然,齋主對貧民窟的所知甚少,只有草草到過到訪過幾次台北較弱勢的社區和建築,以及靠著閱讀來增廣見聞。
在此附上我覺得對了解貧民窟及都市關係很有用的書單,希望對齋友有益。
《深淵居民》傑克倫敦
《低端人口》派翠克聖保羅
《窮人的經濟學》 阿比吉特‧班納吉, 艾絲特‧杜芙若
《計劃城事:戰後臺北都市發展歷程》 林秀澧, 高名孝
《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珍雅各
《現代都市地景》艾華·雷夫
MEDIUM連結
https://reurl.cc/7og1pD
大樓頂樓漏水處理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0203三立iNEWS 買房停看聽!邊間戶小心優點變成缺點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ftVBWPQFouE
指著牆壁上的壁癌和水痕,這間租了5年的小套房是邊間的房型,原本以為租了好房子,沒想到卻有意想不到的困擾。
記者/呂蓓君、于成虎 採訪報導……↓
房仲業者/陳泰源:「我當時會挑這個房子住啊,是因為它邊間兩面採光,會覺得挖,空氣、採光都超好,可是妳有沒有看到,我早就已經把它封住了,我連這個窗口我全部都貼膠帶,因為它其實下雨的時候都會滲水。」
通風採光好是優點也是缺點,因為太通風,颱風來的時候窗戶會搖動,風聲噪音很明顯,而且側面牆如果一開始施工不確實,時間久了,滲水就會產生壁癌,同時,邊間不論租或買,價格上也會比同樓層的其他房型貴個1成左右。
記者/呂蓓君:「像這樣子邊間的房子,優點是採光通風特別好,缺點是可能會有滲水,或者是壁癌的問題,除了邊間之外還有哪一些樓層也會有這樣子的小困擾。」
房仲/陳泰源:「幾個樓層比較不好脫手不外乎就是二樓跟四樓,四樓的部分是因為大家其實,你知道就是華人會比較在乎4這個數字,二樓確實很多會忌諱,當然它的優點可能是爬樓梯比較輕鬆,缺點就是因為它通常二樓其實是整棟大樓管線的集散地跟轉彎處。」
管線轉彎處,容易造成地板滲水、堵塞,另外頂樓的房型也要注意,頂樓是接觸日曬的地方,容易受到天氣影響,冬冷夏熱,下雨還可能有漏水問題,光是修繕費以及電費就要花上一大筆錢,大樓頂樓則可以靠管委會來處理。
邊間或是頂樓,如果出現在舊公寓或透天厝,透過裝修則可以緩解這些問題。
有了遮棚之後,下午的陽光不會再直射屋頂,漏水也不會這麼快發生,走到室內,邊間西曬又該怎麼解決?
記者/呂蓓君:「使用一些裝修上面的技巧,其實也可以改善邊間上面的缺點,像是西曬的房子的話可以發現,其實一面牆就會做更衣間,同時噪音的問題則是用氣密窗來做改善。」
不只有更衣室,主臥靠窗牆邊也設計收納衣服的櫃子,可以阻絕被陽光直射的輻射熱直接進入屋內,善用邊間的優點,設計上也要避免未來可能會產生的困擾。
無論購買哪種房型或是什麼樓層,都各有優缺,買房前先做好功課、實際走訪看屋,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房子。
部落格網址→https://taiyuanchen1223.blogspot.com/2020/02/200203inews.html
大樓頂樓漏水處理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170630中視 二樓管線恐回堵 頂樓恐漏水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YMEL9lV5rEo
租房或看房時,經常會聽到許多人表示千萬不要買二樓或是頂樓,因為二樓經常會水管不通,而頂樓似乎又會比較熱,就有房仲業者表示,其實二樓是真的較難賣出,就有專家出面揭露挑房、選房的祕密!
記者 周依蝶、潘立勇 採訪報導,林恩如 綜合整理……↓
房仲業者 陳泰源 表示:「像我現在為你介紹的這間二樓啊,它比剛才的高樓層還要來得便宜,但是它看出去一樣是有景觀的。」
二樓的這間房子開價一坪約50萬元,整整比其他樓層還要便宜了3%左右,而且它同樣有漂亮的景色,甚至是三房一廳,會比其他樓層還便宜的原因,其實是因為藏在牆壁裡的水管有轉彎。
房仲業者 陳泰源 表示:「傳統的建築結構在二樓的部分,可能是一些管線的集散地跟轉彎處,突然下暴雷雨的時候就有可能會發現那個管線的水就這樣子暴衝上來。」
走到外頭看看外牆,就是類似這種直挺挺通到底的水管,在二樓通可能是一些管線的集散地跟轉彎處,如果以上幾層樓一次排水就有可能造成回堵。
建築安全履歷協會理事長 戴雲發 表示:「若碰到這樣的情況,要盡可能去做汙水分流處理,可能有3戶或多少戶會變成是一個排放管。」
再往上一點,頂樓的部分,不少民眾會認為,太熱或是經常漏水,但有建築師就表示,其實只要加強厚度跟高低差,就不會漏水,反倒是地震時受力最強的樓層最要注意。
建築安全履歷協會理事長 戴雲發 表示:「921地震時,多數倒塌的大樓有90%都是1跟2樓的柱子斷裂,必須做做強化,那黃色的部分是一整體的一根鋼筋,裡面又有一個紅色的內核心鋼筋,低樓層牆面地震受力最大,要做一些剪力牆。」
3分之1以下的低樓層地震受力最大,雖然低樓層價格便宜,但最好用省下來的價差去補強柱子跟樑,如此一來,二樓住個50年,才能住得安心。
新聞網址→http://hottopic.chinatimes.com/20170701001380-260804
大樓頂樓漏水處理 在 [請益] 翻修後馬上賣還是先出租? PTT推薦- home-sale 的推薦與評價
Re: [請益] 投資第一間公寓頂樓,接下來該如何處理. 頂樓...@@ 那你乖乖搭鐵皮吧. 做鐵皮+頂樓鋪磁磚... 不然你持有太久了...定期的漏水修復成本要 ... ... <看更多>
大樓頂樓漏水處理 在 頂樓防水總是重複施作 剛做完過沒多久又在漏⁉⁉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頂樓 防水地坪踩來踩去馬上又會 漏水 啦‼ ... 使用瑪克斯耐候型水泥, 漏水 不再來 ... 社區 大樓 、公寓、透天、大廈、辦公 大樓 、 ... <看更多>
大樓頂樓漏水處理 在 針對管委會-訂定大樓樓頂漏水處理限制條件不合理~解決辦法請教 的推薦與評價
小弟為大樓頂樓住戶最近看到本大樓管委會有貼出對於頂樓漏水處理辦法,內容為:頂樓住戶經委員會堪有漏水者,1.住戶自己維修,每年減免兩個月管理費(為期三年後另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