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KANDA FOREVER!
看到一位巴西藝術家 JONINHA 分享了他所創作的「2024瓦干達奧運」設計,不禁佩服他的想像力,除了以各種瓦干達元素設計奧運會徽、聖火炬、會場、門票設計外,還依據各種漫威英雄的能力,抓到各個奧運比賽項目,包括蜘蛛人玩滑板、雷神索爾丟鉛錘(?)、快銀參加陸上競技、水行俠比游泳、浩克比摔角等等,其實根本就可以直接給他們金牌就好,也有一些很謎的對戰像是蝙蝠俠跟綠光戰警打沙灘排球,感覺蝙蝠俠應該會輸吧,然後我蠻想看美國隊長跟超人打拳擊(笑)
.
這些想像畫面都很有趣,不過最讓人玩味的是最後一幕,黑豹要交接奧運會旗的對象,是超人居住的「大都會市(metropolice)」市長弗萊明Fleming 。(本段內文經網友提醒修正)
.
——————————————————
原本還猜想是不是跟駭客任務有關,但查了wiki 資料發現,我認為「大都會市」城市命名,受到1927年德國表現主義電影導演費立茲・朗(Fritz Lang)所執導的科幻默片《#大都會(Metropolice)》影響,此片是電影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甚至被列入聯合國文化遺產。
.
故事背景設定在電影上映100年後的2026年,人類被分為兩個階層,生活在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權貴和富人都住在夢幻般的富麗大廈裡,每天過著享樂的生活;而貧窮的工薪階層則長期被困在幽暗的地下城市,與冰冷的機器相伴,過著勞碌辛苦的人生。原本兩個階層不太會有交集,故事敘述統治者的兒子與地下城的漂亮女子有了一場意外的邂逅後,開始產生權力平衡的質變,因而展開的一場鬥爭。
.
科幻默片電影《大都會(Metropolice)》是一部反烏托邦式的科幻電影,畫面以偏暗背景色調襯托高對比度前景,製造出一種視覺反差的效果,影響後世對於反烏托邦社會想像的藝術風格,包括1982年的賽博龐克科幻電影《銀翼殺手》(Blade Runner)等。
——————————————————
.
而電影中所呈現未來都市樣貌與女性機械人的形象,也一直影響著後世對未來都市的科幻想像,除了影響了《超人》漫畫創作者之外,許多科幻電影的城市設計藍圖也都本於此片發展。
著名日本藝術家 #空山基 所繪製的女性機器人「Sexy Robot」受到此片影響而創作,#手塚治虫 的漫畫原作《大都會》也是受到本片啟發而創作,後來與《AKIRA》的 #大友克洋、《銀河鐵道999》的 #林太郎 共同創作的動漫電影《大都會》,也都是受到本片啟發。
距離電影描繪的時間,只剩5年,以結果論來說,似乎僅有M型社會的貧富差距可說這部電影是「神預言」,其他一些人們對於未來城市的想像,大概只有電動車、與智慧型手機帶來的近未來生活唾手可得,其他關於城市的近未來想像恐怕還有一段不小的差距。
.
然而藝術創作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高更遠,承先啟後、開創當代。
近年台灣民眾對設計的討論日盛,在「抄襲與否」的議題上也經常展開攻防思辨。
常在思考,當設計師們在做設計前,也都會看很多參考資料,我認為在設計上尋求所謂的「原創性」時,其實也應如藝術創作般有所依據,追尋脈絡後,找到定位,進而尋求當代的破格創造,而非只是想在安全牌上追尋「視覺經驗的突破」。
而網友們也該努力提升自我的鑑賞經驗值,多讀歷史、多看過去的偉大創作,在看到視覺經驗雷同的作品時,不要急著就說對方抄襲,從中去分析作品間思考的差異,提升討論內容的層次,才不會造成網路批判凌駕設計專業的亂象。
credit
Jonas Pina Art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大都會 德國 電影」的推薦目錄:
- 關於大都會 德國 電影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大都會 德國 電影 在 紀錄觀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大都會 德國 電影 在 紀錄觀點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大都會 德國 電影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大都會 德國 電影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大都會 德國 電影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大都會 德國 電影 在 [新聞] 經典名片導讀 《大都會》Metropolis - 精華區movie 的評價
- 關於大都會 德國 電影 在 大都會Metropolis(終極修復版)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大都會 德國 電影 在 【#KINO2021 德國表現主義German Expressionism 】 《大 ... 的評價
- 關於大都會 德國 電影 在 大都會電影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大都會 德國 電影 在 大都會電影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大都會 德國 電影 在 紀錄觀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是個關於願望的故事,也是一個由美麗高跟鞋串起來的故事。售價美金300-1000元的名牌高跟鞋,到底是誰做出來的呢?
My Fancy High Heels / 賀照緹 Ho Chao-ti / 55' / 2010
從取得皮料、製作、代工到套進一雙雙白皙的腳上,要經過多少人的手?這些養牛的農婦、工人、代工管理者和穿高跟鞋的紐約名媛,都有自己生活上的難處和小小的快樂。本片以他們的願望為主軸,呈現出美麗高跟鞋背後的故事。
本片歷經兩年的拍攝,追著名牌高跟鞋的足跡,從中國和俄羅斯的邊境,一路拍到紐約的曼哈頓;從貧困的農村,殺牛取皮的血腥現場,到時尚奢華的大都會;春天,小牛的皮剛被割下,女工在生產線上,精心修飾每一個細節。到了那一年的冬天,那些細節就穿在紐約時尚女性的腳上。
全球化對這個世界的影響,從這一雙雙高跟鞋中顯現。每個製作高跟鞋的環節,是一個小短片,裡面有不同的故事主角。透過攝影機,看到了主角腳上所穿的鞋,價格從人民幣2元到美金600元不等。片中有女工的喜怒哀樂,也有台商作為代工者,和國際客戶協商的現場;有紐約名媛的內心世界,也有屠牛場的殘酷實境。這些主角的願望,顯示了他們生活處境上的差異性。全片在平靜中潛伏巨大能量,猶如一首浩瀚浮於世事的詩篇。
影片網站:http://myfancyhighheels-main.blogspot...
2014 印度亞洲女性影展 台灣影片單元
2012 法國費索爾亞洲電影節 \ 紐約電影電視節 社會問題與時事 優等 \ 英國倫敦國際紀錄片影展 \ 義大利Asiatica亞洲影展 \ 匈牙利國際人權紀錄片影展Panorama專題 \ 義大利亞洲影展 非競賽類 \ 金鐘獎 剪輯獎 入圍
2011 美國紐約現代美術館紀錄片雙週放映 \ 第3屆韓國首爾國際女性影展 新思潮主題 \ 香港華語紀錄片電影節短片組冠軍 \ 德國綠色影展 \ 日本野生動物影展 入選 \ 台灣女性影展 入圍
═════════════════
賀照緹(Ho Chao-ti)是紀錄片製作人及導演,多年來以邊緣的非主流議題為主要的拍攝對象,包括傳統民族音樂以及當代文化混血等題材。曾擔任雜誌主編及報社、電視台記者。
═════════════════
⠀⠀
┃觀點FB┃https://www.facebook.com/pts.viewpoint/
┃觀點有𝐈𝐆┃追起來 (∩^o^)⊃⊃ www.instagram.com/viewpoint.pts/
┃節目資訊┃http://viewpoint.pts.org.tw/
大都會 德國 電影 在 紀錄觀點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是個關於願望的故事,也是一個由美麗高跟鞋串起來的故事。售價美金300-1000元的名牌高跟鞋,到底是誰做出來的呢?
My Fancy High Heels / 賀照緹 Ho Chao-ti / 55' / 2010
從取得皮料、製作、代工到套進一雙雙白皙的腳上,要經過多少人的手?這些養牛的農婦、工人、代工管理者和穿高跟鞋的紐約名媛,都有自己生活上的難處和小小的快樂。本片以他們的願望為主軸,呈現出美麗高跟鞋背後的故事。
本片歷經兩年的拍攝,追著名牌高跟鞋的足跡,從中國和俄羅斯的邊境,一路拍到紐約的曼哈頓;從貧困的農村,殺牛取皮的血腥現場,到時尚奢華的大都會;春天,小牛的皮剛被割下,女工在生產線上,精心修飾每一個細節。到了那一年的冬天,那些細節就穿在紐約時尚女性的腳上。
全球化對這個世界的影響,從這一雙雙高跟鞋中顯現。每個製作高跟鞋的環節,是一個小短片,裡面有不同的故事主角。透過攝影機,看到了主角腳上所穿的鞋,價格從人民幣2元到美金600元不等。片中有女工的喜怒哀樂,也有台商作為代工者,和國際客戶協商的現場;有紐約名媛的內心世界,也有屠牛場的殘酷實境。這些主角的願望,顯示了他們生活處境上的差異性。全片在平靜中潛伏巨大能量,猶如一首浩瀚浮於世事的詩篇。
影片網站:http://myfancyhighheels-main.blogspot...
2014 印度亞洲女性影展 台灣影片單元
2012 法國費索爾亞洲電影節 \ 紐約電影電視節 社會問題與時事 優等 \ 英國倫敦國際紀錄片影展 \ 義大利Asiatica亞洲影展 \ 匈牙利國際人權紀錄片影展Panorama專題 \ 義大利亞洲影展 非競賽類 \ 金鐘獎 剪輯獎 入圍
2011 美國紐約現代美術館紀錄片雙週放映 \ 第3屆韓國首爾國際女性影展 新思潮主題 \ 香港華語紀錄片電影節短片組冠軍 \ 德國綠色影展 \ 日本野生動物影展 入選 \ 台灣女性影展 入圍
═════════════════
賀照緹(Ho Chao-ti)是紀錄片製作人及導演,多年來以邊緣的非主流議題為主要的拍攝對象,包括傳統民族音樂以及當代文化混血等題材。曾擔任雜誌主編及報社、電視台記者。
═════════════════
⠀⠀
┃觀點FB┃https://www.facebook.com/pts.viewpoint/
┃觀點有𝐈𝐆┃追起來 (∩^o^)⊃⊃ www.instagram.com/viewpoint.pts/
┃節目資訊┃http://viewpoint.pts.org.tw/
大都會 德國 電影 在 大都會Metropolis(終極修復版)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大都會 Metropolis(終極修復版) 導演:佛列兹朗Fritz Lang 資訊: 德國 |1927 / 2010 2010 柏林影展2010 香港 電影 節《 大都會 》是反烏托邦的經典之作, ... ... <看更多>
大都會 德國 電影 在 【#KINO2021 德國表現主義German Expressionism 】 《大 ... 的推薦與評價
KINO2021 德國 表現主義German Expressionism 】 《 大都會 》Metropolis 11月13日(Sat) 21:30 永樂戲院Cinema Alegria ⭐️開創科幻 電影 的經典 ... ... <看更多>
大都會 德國 電影 在 [新聞] 經典名片導讀 《大都會》Metropolis - 精華區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新聞來源:
https://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79&f_SUB_ID=4320&f_ART_ID=258205
《大都會》是德國著名導演佛立茲朗(Fritz Lang)拍攝的一部電影史上最卓越、
最犀利、最標榜千秋,廣泛融合了未來主義、表現主義、新馬克思主義風格的經典
科幻鉅作。
劃時代的經典科幻片
《大都會》是德國著名導演佛立茲朗(Fritz Lang)拍攝的一部電影史上最卓越、
最犀利、最標榜千秋,廣泛融合了未來主義、表現主義、新馬克思主義風格的經典
科幻鉅作。是一部經典中的經典,是至今仍被效法的無聲片時代傑作。這從《大都
會》對後世科幻片的巨大影響就可以看出。無論1930年代的瘋狂《科學怪人》,或
《銀翼殺手》Blade Runner、《巴西》Brazil、《第五元素》The Fifth Element
、《星際大戰》對未來城市景觀的想像 ,以及C-3PO造型設計,天行者路克的假手
和《風之谷》中女將軍的假手,盧卡斯《五百年後》TH1138的地下城市和1138編號
本身,《蝙蝠俠》Batman中高譚市的視覺風格設計,全都有《大都會》的影子。《
超人》裡面的地下活動室命名為大都會。甚至瑪丹娜和「皇后」的搖滾MV也引用《
大都會》的片段。2002年,日本發行手塚/大友/林太郎版《大都會》,更是幾代動
畫大師對佛立茲朗跨世紀的遙遠致敬。
創作背景
於1925年5月22日正式開拍。地點選在烏發(UFA)公司在新巴貝爾堡的攝影棚,製
作室則定在柏林附近的司塔肯。拍攝一直持續到10月26日 ,總計310天60夜。影片
預算150萬馬克,最終投資達600萬馬克。
《大都會》拍攝前,風行一時的德國表現主義已是強弩之末,這其中主要原因有兩
點,一是有幾部影片預算嚴重超支,二是大量的德國導演遠赴好萊塢發展。而《大
都會》是最後一部表現主義電影(第一部是《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The Cabinet of
Dr. Caligari)。
《大都會》拍攝時正是充滿著烏托邦激情的現代主義嶄露頭角的時期,而佛立茲朗
很明顯是因為拍攝前不久一次的美國之行受到了很大啟發,影片中投射了大量紐約
曼哈頓超級城市景觀。另外,蘇聯導演Yakov Protazanov1924年的科幻片《火星女
王》Aelita、Paul Citroen的一幅名為「大都會」的拼貼畫,都對影片的創作引起
巨大的啟發作用。但是有一點是不能忽略的:那就是影片中的未來都市的狀態正是
當時柏林城市精神的寫照。當時的柏林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城市,表現主義和包浩
斯建築學校都引領了藝術和建築領域最前衛的運動。
更重要的是,影片拍攝之前沒幾年,法國建築大師勒柯比意(Le Corbusier)出版
了〈都市學〉Urbanisme,提出「現代城市」設想 ,這時蘇聯的構成主義以更為激
進的方式構想著未來城市的輪廓。《大都會》逢時誕生,為暢想著未來的都市大眾
構築了更為生動逼真的未來城市的烏托邦想像:高聳入雲、相互糾結的摩天大樓令
人振奮地成為城市的主體,它們具有通天塔似的魔力,高架城市列車詩意地在其間
遊走,或飛跨、或洞穿那是一個沒有街道、沒有自然景觀、沒有記憶的城市,
一個夢幻般的城市。
登峰造極的表現主義視景
《大都會》的故事主要講述在一個超級未來城市,六千萬居民被分成兩類,一類是
在城市地下黑暗深處終日奴隸般勞作的工人,一類是待在高樓雲端過著天堂般生活
的管理者和他們的後代。一天,美麗的瑪麗亞帶領一群勞工子弟訪問天堂,被城市
主宰者的兒子佛雷德愛上,尾追到地底下,卻目睹了一場大機器吃人的事故,驚恐
之下,去求父親改變現狀。父親卻找到科學怪人路特旺,要他複製出瑪麗亞的替身
,以控制工人造反並打消兒子對瑪麗亞的念頭。不料路特旺另有居心,讓複製人瑪
麗亞一面在上層俱樂部大跳豔舞迷惑男人,一面在下層工人的佈道會上煽動仇恨。
終於工人暴動,盲目搗毀機器,導致地下城市大水氾濫。憤怒的工人們醒悟過來,
假瑪麗亞被當作女巫燒死,在火刑柱上露出機器原型。最後,真瑪麗亞啟示佛雷德
作為「心」的代表協調父親(「腦」)和工人們(「手」)的矛盾。「手」「腦」
終於重新結合在一起。
影片在思想層面上其實多年來都歧義紛呈。有人認為這是種「多愁善感的馬克思主
義」,有人認為影片的思想是以馬克思主義為起點,基督教思想為終點。而英國科
幻作家H.G. Wells甚至說它是「一部很傻的電影」。但是對於影片在視覺風格方面
,尤其是德國表現主義風格的卓越展現,是毋庸置疑的眾口稱讚。超現實主義大師
路易斯布紐爾(Luis Bunuel)在欣賞過電影後 ,寫道:「電影成了一個忠實的口
譯者,服務於建築學最大膽的夢幻。」
表現主義是上世紀初在歐洲興起的一系列藝術運動之一,主要特點是以強烈的、扭
曲變形的形式,厚重粗放的色彩和大量的象徵手法來表達藝術家內在的精神和情感
的痛苦。一戰前德國電影透過文學和藝術中的表現主義帶來了建築領域的表現主義
,尤其是設計方面。
在《大都會》中,誇張扭曲的肢體語言,舞台化、舞蹈化的表演,佈景中尖銳怪異
的稜角、粗長鋼鐵線條、高聳的建築群、傾斜的構圖,籠罩一切的厚重陰影…營造
出宏大而不祥的氛圍。地上和地下兩重城市的不同設計,表現出兩種生命方式。高
樓頂上的奢華娛樂區,空中穿梭往復的飛行器,表達出高高在上的人們快活優裕的
生活,而工人們的地下,則是黑暗叢叢,光影迷離,到處是巨型機器的閃光和暗影
,墳墓一般的建築,繁忙中的死寂,身著黑衣的工人們籠罩在絕望壓抑的氣氛中,
只有十個小時的怪異大鐘,粗暴地將地下人們的勞役生活釘在一天二十小時的閉環
上。更深的地下佈道會場,則是墓穴般的空間,處處是扭曲的、非平衡的形體,彷
彿隨時都會張牙舞爪地坍塌。雖然《大都會》不是表現主義電影的最高成就,但由
於它的經典科幻地位,使得許多人透過它得以對1920年代德國現代藝術運動一窺管
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0.177.83.16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