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大雁塔 ◎韓東
有關大雁塔
我們又能知道些什麼
有很多人從遠方趕來
為了爬上去
做一次英雄
也有的還來做第二次
或者更多
那些不得意的人們
那些發福的人們
統統爬上去
做一做英雄
然後下來
走進這條大街
轉眼不見了
也有有種的往下跳
在台階上開一朵紅花
那就真的成了英雄
當代英雄
有關大雁塔
我們又能知道什麼
我們爬上去
看看四周的風景
然後再下來
-
◎作者簡介
韓東,中國詩人。1961年生於江蘇南京,1982年畢業自山東大學哲學系,在此期間開始詩歌創作。1985年與于堅等人組織「它們文學社」創立了詩刊《他們》,擔任前五期的主編。被認為是第三代詩歌最重要的代表人物。著有詩集《吉祥的老虎》、《爸爸在天上看我》,詩文集《交叉跑動》,小說集《西天上》、《我的柏拉圖》、《我們的身體》,散文集《愛情力學》等,2017年執導電影《在碼頭》,入圍釜山國際電影節新浪潮競賽。
-
◎小編柄富賞析
〈有關大雁塔〉這首詩韓東發表於1987年,非常具有第三代詩歌的特色,叛逆性強而且針對性高,它針對的,就是前代朦朧詩人楊煉赫赫有名的一首組詩,詩名就叫〈大雁塔〉。楊煉的〈大雁塔〉以擬人格第一人稱代言了西安的大雁塔,詩中讓大雁塔成為負載民族記憶的符號(「我被固定在這裡/山峰似的一動不動/墓碑似的一動不動/記錄下民族的痛苦和生命」),用大雁塔的命運來講中國人的命運(「我的命運啊,你哭泣吧!你流血吧/我像一個人那樣站立著/卻不能像一個人那樣生活/連影子都不屬於自己」)。
反對〈大雁塔〉這種濃厚背景式、歷史式的抒情,韓東更反對的是朦朧詩人帶著某種高尚、真理的性格,去代言大雁塔這樣的象徵,換句話說也就是代言歷史,詩人憑什麼踩住一個位置代言所有人的痛苦和生命?而這個位置不過只是語言,詩人憑什麼用語言去完成這種功利的演出。如昨天責編文提到的,韓東的主張,「詩歌以語言為目的,詩到語言為止,即是要把語言從一切功利觀中解放出來,使呈現自身」,要解放、還原語言,韓東認為這才能回歸(現代)詩歌的本質,其他擦脂抹粉、越俎代庖的行徑,都不是詩人之所當為。
說到做到,韓東這首〈有關大雁塔〉就是他詩觀的具體實踐。「有關大雁塔/我們又能知道些什麼」直白了當地,韓東用勸阻和反詰的語氣,把楊煉那帶著民族沉重記憶與苦痛的大雁塔,還原成大雁塔本身。說明大雁塔對於現前的我們,根本沒有那麼多記憶與意義,我們來這裡,就只是「為了爬上去,做一次英雄」,大雁塔不過是一個平凡無奇的高處,讓我們作作白日夢,換別的塔也行啊,人們照樣也爬。韓東帶著反諷的語氣,不只諷刺楊煉和他的大雁塔,也呈現了一種現代人膚淺(但是實在)的實際狀況,這種表述與批判對比著楊煉的大雁塔去讀,在這首詩裡竟格外顯得客觀。
「也有有種的往下跳/在台階上開一朵紅花/那就真的成了英雄/當代英雄」韓東繼而嘲諷那些自大雁塔上跳下的人,如俄國作家萊蒙托夫筆下的「當代英雄」,他們的死根本無足輕重,只是台階上的一朵紅花那樣開一會,令人驚艷一下子。你會覺得韓東的詩未免也太苛薄,實則韓東說的就是我們所有人,包含他自己,我們的生命確實就是無足輕重,而把死亡浪漫化,把現實浪漫化,對韓東來說才是詩人最可惡的罪行。
反對這種虛偽的浪漫、英雄式的代言,韓東的詩歌把善美先放後頭,在於他認為中國的現代詩走到八零年代,已經弄丟了「真」,而這個真,必須透過語言的還原來完成。意識到中國詩歌在朦朧詩運動以後,某種質地已經被過度地操作而露出破綻,這也許就是第三代詩歌的流派們,「莽漢主義」、「非非主義」、「他們」如此有默契地共同表現出「反崇高」傾向的原因。
-
圖片來源:浩瑋
美術編輯:浩瑋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中國當代詩 #第三代詩歌 #韓東 #有關大雁塔 #當代英雄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5/20210518.html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書法教學創作吳啟禎,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乙丑歲赴試幷州,道逢捕雁者雲:“今旦獲一雁,殺之矣。其脫網者悲鳴不能去,竟自投於地而死。”予因買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壘石爲識,號曰“雁丘”。同行者多爲賦詩,予亦有《雁丘詞》。舊所作無宮商,今改定之。《邁陂塘》 元好問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
大雁象徵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愛爾蘭聖派翠克節X陳育虹翻譯和朗讀☘️☘️
〈可靠的家園〉
◎蘿拉-布蕾斯・麥朵薇 Laura-Blaise McDowell
◎翻譯:陳育虹
飛了一千八百哩,大雁飛來愛爾蘭過冬,從北地閃亮的凍原和結冰的城
大雁來到這裡
彷彿愛爾蘭古老的文字,牠們的身影劃過市郊上空
低掠過公牛島,降落在林森市
一個寂靜的三月清晨,在呼喚聲中我醒來。大雁四散在我窗外田野
宣告牠們抵達這較溫暖的氣候帶
大雁有強烈的溝通欲,不停喋喋說著
牠們來對了地方
這是說故事人的家園,這裡沒有僵化的「是」,只有獨特的
肯定語法:「我做到了」,「我們就是」,「這就是」,一個內在的信念
所以一千隻大雁與我,在這剎那,聚在我們共有的溫暖海岸
毫無疑問我們相聚了,在這地球最可靠的角落
看到大雁,我想到我們曾如何長途跋涉,成為一個更溫暖的國度
這裡有人帶著故事沿路分享,沿路我們讓愛
像荊豆在山丘落地蔓生;也當我看到更多鳥
穩穩地抵達
以讓人振奮的V字隊形,一種從容的體悟
以動作劃一的翅膀的悅音
一種古老的歸屬感
☘️☘️☘️☘️
"Sure Home"
By Laura-Blaise McDowell
Eighteen hundred miles, the geese fly to Ireland for winter, from the glittering tundras and icy cities of the northern world, arriving here,
their silhouettes scratched like Ogham into the skies above the suburbs
They descend on Bull Island, alight in Ringsend
On a still March morning, I am awoken by the calls, announcing their arrival in the warmer climate as they scatter across the field outside my window
Geese have an intense need to communicate, always chattering
they have come to the right place
The home of storytellers, a land where there is no solid word for yes, only specific confirmation, ‘I did,’ ‘we are,’ ‘it is’, a certainty at our core
And so a thousand geese and I, at this moment, gather in the warmth of our shared shore
there is no doubt we are together, in the surest place on Earth
When I see the geese I think of our travelled distance, to be a warmer country, one where those with stories come and share in the way in which we let love grow
like gorse alight across our hills and when I see more birds
coming steadily in
With the thrill of the V formation, an easy understanding
the gentle music of unified wings
An ancient sense of belonging
☘️☘️☘️☘️
註:三月17日為愛爾蘭的聖派翠克節,也就是愛爾蘭的國慶日,在這一天愛爾蘭會以大量的綠色以及幸運草圖案的裝飾來慶祝這一天。「駐愛爾蘭台北代表處」和「每天為你讀一首詩」合作,邀請 Laura-Blaise McDowell特地為今天寫下這首詩〈可靠的家園〉,我們也邀請陳育虹為我們翻譯和朗讀。詩中以愛爾蘭最常見的野雁為象徵,以其空間的移動隱喻時間的推移,而聯想到愛爾蘭是這樣輾轉走過長久的歷史,從被英國殖民,復活節起義,到最後的獨立,以及和英格蘭的和解。這樣的歷史無疑是經過漫長殖民,在尋求出路的台灣值得認識而喜愛的。
☘️ 英文朗讀影片:https://youtu.be/9aYrXhCCRhk
☘️ 中文朗讀影片:https://youtu.be/MtYY0eVPs6Y
☘️ 代表處新聞稿(有詩的簡介):https://www.roc-taiwan.org/ie/post/5205.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陳育虹 #可靠的家園 #Laura_Blaise_McDowell #Sure_Home #駐愛爾蘭台北代表處 #聖派翠克節 #St_Patricks_Day #Ireland #愛爾蘭
大雁象徵 在 台南市議員【陳文賢.陳秋宏】曾文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秋宏出席「水交社文化園區開幕儀式」,有「雷虎的故鄉」之稱的水交社眷村,經臺南市政府啟動古蹟修復及景觀工程規劃後,正式以「水交社文化園區」新風貌與國人見面,並特別與國防部合作舉辦開幕儀式,空軍雷虎小組噴出紅白藍三色彩煙,以7機大雁隊形編隊衝場通過,場面盛大壯觀。
開幕儀式由臺南市黃市長、文化部李常務次長、文資局施局長、志開國小王校長、國防部軍眷服務處處長張上校及眾多立委議員等人致詞及剪綵,並人手一架紙飛機一起朝天空射出,象徵「展翅高飛」,也祝賀水交社文化園區開幕啟用順利成功。
大雁象徵 在 書法教學創作吳啟禎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乙丑歲赴試幷州,道逢捕雁者雲:“今旦獲一雁,殺之矣。其脫網者悲鳴不能去,竟自投於地而死。”予因買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壘石爲識,號曰“雁丘”。同行者多爲賦詩,予亦有《雁丘詞》。舊所作無宮商,今改定之。《邁陂塘》 元好問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
君應有語﹐緲萬里層雲。
千山暮雪﹐隻影為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風雨。
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
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
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這首詞名爲詠物,實在抒情。作者馳騁豐富的想象,運用比喻、擬人等藝術手法,對大雁殉情而死的故事,展開了深入細緻的描繪,再加以充滿悲劇氣氛的環境描寫的烘托,塑造了忠於愛情、生死相許的大雁的藝術形象,譜寫了一曲悽婉纏綿,感人至深的愛情悲歌。詞作中大雁的慘死正象徵着青年男女純真愛情的禮讚,其中深深寄託了詞人進步的愛情理想。詞中以帝王盛典之消逝反襯雁丘之長存,正說明純真愛情在詞人心目中有着至高無上的地位,也是詞人樸素的民本思想的折光。詞中寫殉情之雁不會與鶯兒、燕子一樣化爲黃土,正是強調其忠於愛情的精神不朽。詞人站在歷史的高度,寫出了這種精神的永不磨滅,使讀者不能不佩服他的驚人識見。這首作品中的崇情意識,與遼金文學率真尚情之傳統一致,和詞人年少之浪漫癡情有關,也與《董解元西廂記》和後來元雜劇肯定個人價值和慾望的精神相通。全詞情節並不複雜,行文卻騰挪多變。圍繞着開頭的兩句發問,層層深入地描繪鋪敘。
有大雁生前的歡樂,也有死後的悽苦,有對往事的追憶,也有對未來的展望,前後照應,上下聯,寓纏綿之情於豪宕之中,寄人生哲理於情語之外,清麗淳樸、溫婉蘊藉,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元好問的詞作以雄渾博大見長。在這首詞中詞人以健筆寫柔情,熔沉雄之氣韻與柔婉之情腸於一爐,確實是柔婉之極而又沉雄之至。清人劉熙載評元好問詞時說“疏快之中,自饒深婉,亦可謂集兩宋之大成者矣”(《藝概·詞曲概》)。這首《雁丘詞》正是摧剛爲柔,“疏快之中,自饒深婉”的範例。
大雁象徵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大雁塔是西安市著名的旅遊景點,唐代永徽三年(西元652年),玄奘為藏經而修建,塔身七層,通高64.5米,被視為古都西安的象徵。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位於中國陝西省西安市南郊大慈恩寺內。是中國唐朝佛教建築藝術傑作。大雁塔是樓閣式磚塔,高64.5米塔身為七層,塔體呈方形錐體,在塔內可俯視西安古城。遐爾聞名的"西安餃子宴"是中華美食的精品,而最後一道"太后火鍋"則將餃子宴推向高潮。據傳當年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避難西安,一晚慈禧感到腹餓即命御廚趕做她從來沒有吃過的夜宵。廚師深知太后的僻好,就挖空心思,用雞肉作餡做成小拇指大小的珍珠餃子,用火鍋盛雞湯現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