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父的鹽
.
今天指揮中心公布疫情上,產生了「校正回歸」的爭議,坦白說,這是無可厚非的.
.
比起這個,台北市長出的餿主意問題可能更大.
.
他把pcr的採檢流程貼了一遍,稱都是中央控管,「沒有什麼地方沒有準確把數字回報中央的問題」,他說「指揮中心每天公布的數字,已經無法反映疫情現況.」.
.
「既然指揮中心的數據,已經不能反映真實疫情,我議改變作法,告訴國人每日快篩陽性的新增個案數,告訴民眾大致的疫情趨勢,而不是幾天前狀況的數字,更不要創造新名詞,把已經很恐慌的民眾弄得暈頭轉向」.
.
這顯然是很嚴重的誤導.照他的邏輯,恐怕台灣以前每天公布的確診數,都不能反映實情了,因為過去的確診數,都是距離採檢日2天左右,國外也多是如此,都是「幾天前狀況的數字」只要日期一致,這根本就不會是個問題.
.
至於「用每日快篩陽性的新增個案數」取代確診數,或者當作確診數,或者不報確診數,只報新增個案數,這才是個大問題,這本質上是一種混淆,國外先進國家應該不會這樣做,用陽性個案得知大致的疫情趨勢,有「陽性率」,例如之前報的萬華陽性率如何云云,陽性個案應該是次級的附加數據,如果把它當成主要數據,甚至去取代實際精準的確診數,這才會造成更大的混亂.
.
快篩本來就不精準,如果本來就有pcr的精準數字,說他不精準,改用更不精準的快篩陽性個案數,這就像嫌鞋子髒乾脆赤腳走,你覺得一個東西不好,不會用更差的代替,如果只呈現快篩陽性個案數,那面臨的就不會只是「校正回歸」了,還可能是一時「數字突然暴增」、然後「校正消除」的情形.
.
舉例來說,駐美代表處日前檢驗出9人疑似染新冠肺炎,連蕭美琴都被隔離,這就是快篩陽性個案,結果pcr下去以後,是虛驚一場,9名陽性都是陰性,日本機場驗出台灣人有確診的案例,隔幾日做pcr後,也都成為陰性.
.
民眾習慣的確診數,早就是每日觀察疫情的重要指標,並且已經心中建構出認知印象,如果不報確診數,改報陽性個案數,除了爆炸的數字更容易造成恐慌以外,更無助於民眾了解疫情的趨勢,因為我們不會從「改變的那一天」才開始學習了解,新發明的數字更跟以前的結果無從比較,更無關聯,套一句柯文哲常對陳佩琪說的,「缺乏對照組」,這才是「創造怪方法,把已經很恐慌的民眾弄得暈頭轉向」,甚至,「連基礎的認知權都被剝奪」,神父不太明白,柯糞們狂推柯文哲的言論是怎麼回事.
.
在國外,修正過去的數字,使其更加精準,符合現實,這種作法叫
「回填」(backfill),美國也有檢測時間與發布數據的時間落差問題,這發生在突然的爆發,導致檢驗爆量或通報延遲,他們可能放個假都會導致數據報減或暴增.
.
但,無論是在確診數外加增輔助的圖表或資料,或者是同時呈現以「報告日」計算與「採檢日」計算的數字,他們都是以確診數為基礎,增加更多的資訊,而如果像康乃狄克州那樣看採檢日,也是要等報告出來了才「回溯採檢日期」,沒有直接把確診數字或pcr省略的,或者去更改確診數字的定義,由更不精準的數字取代.
.
所以說真的,你覺得菜很難吃,但不用鼓吹吃噴,這是兩碼子事.
.
柯文哲貼的pcr採檢流程,根本沒有解釋任何事情,因為那就是一般承平時期的採檢流程,只是個廢話謬誤,他只解釋了「都是中央負責」,然而,那張圖直接省略了許多事,雖然都是中央控管,但是地方也參與其中,諸如醫院每日採檢,醫院將採檢資料鍵入通報系統,這些都是地方醫院要執行的工作,而地方衛生局也要處理案例的行政通報作業,之所以會造成積案嚴重的問題,確診個案未及上傳通報的資料的問題,是因為要處理台北市疫情爆發衍生的問題,而排擠掉這些中央交付的通報任務.
.
比如,地方衛生局要進行疫調、匡列個案的分流、安置,各大醫院要處理疑似院內感染,進行全院大清查,甚至還得清空床位,光以台大而言,台大要負責雙北地區送來的篩檢個案,協助處理萬華群聚,然後卻爆發院內工務室確診,他們必須停下所有委託篩檢工作,開始採檢自己的院內人員,直到確認沒醫護確診,才開始進行採檢個案還有行政通報工作,光台大,就有數百例的確診個案,「校正回歸」,這很難去責怪基層人員,大量篩檢而造成爆量的案件,才是主因,這也是必然的現象.
.
中央或者地方醫護,為了處理台北市的疫情,防堵破口,各種突發狀況,排擠了採檢和處理案例和通報的時間,柯文哲身為台北市長,明明是被協助的對象,也用到了醫護的人力,更是衛生局的長官,說白了,聯合醫院的院長是誰任命的?總不能你在那邊指揮院長規劃流程,開記者會宣布設置快篩站,而醫院要處理自身疑似院內感染問題,當這些排擠到了確診個案的通報,市長卻跳出來指責這都是中央管的,還發什麼謬論,指控指揮中心的數據不能反映真實狀況,要改規則,只要報快篩陽性數字就好,這般的不知好歹和愚蠢,也要有個限度.
.
台北的疫情,關乎於台灣的疫情,是很難中央與地方一刀切的,地方要做及時的反應,中央要做整體的布局,也要做細部的應變,就怕有地方首長,看到「地方」兩字就開槍,患了被害妄想症,只想著開記者會的風光,標誌自己的功勞,明明是被幫助的對象,也是造成意外的因子之一,遇到問題,卻只想著要切割責任,把鍋都丟在對方身上,有功我享,有過你扛,快篩站的消息我發布就好,爆量的篩檢造成的積案,代價由你承受.
.
陳時中的確應該一肩扛起,畢竟他是總指揮官,要負責各地防疫的責任,這是他的委屈,也是偉大之處,你可以不用一起承擔,你也沒那肩膀,但不用跟著落井下石.
.
另外,柯文哲一直強調台北市有快篩,pcr採檢多了就不只兩天,需要特殊人員和機器,「為了公衛上的需要,使用便宜,不精確,快速的快篩其實是更重要的.」
.
稱「所以當人數多的時候,強制用PCR做確診的人數,其實在公衛上不是很精確,可能要一個新的方法才能更精確的反應.」
.
然後說要用快篩陽性個案數,取代PCR採檢確診數,快篩明明不精確,卻要取代精確的PCR,成為公布數字,而PCR延遲的原因,是因為台北疫情大爆發,所以造成一時短暫延遲現象,而這可以用校正回歸修正過去的數字,值得一提的是,這是修正過去數字,並不會妨礙今後公布的確診數字.
.
而今天,萬華的青草原快篩站卻要關了,這又是怎麼回事?
.
快篩的目的,是要做即時的防堵,快速篩出疑似感染者,然後隔離,減少疫情散播,然後對於疑似感染者做立即的處理安置.
.
對於感染嚴重的地區,快篩是必要的,但是是為了求取它的效用,而不是把它當成一種信度.
.
萬華這裡多設置快篩站都來不及了,萬華人現在連看醫生都有困難,去快篩站排隊,又怕有群聚感染,當初就有人為了做篩檢跑到花蓮去,做完又回到萬華來,這顯示萬華快篩是不足的,而加強篩檢量能,可以避免民眾跨區移動.
.
現在,一邊喊萬華加油,一邊卻要關閉其中一處快篩站.
.
如果外縣市都把去過萬華,當成一種染疫的足跡,而萬華人本身在萬華,卻不能當作可以快篩的證明,這樣的標準顯然並不公允.
.
而快篩在染疫程度越重的地區,才有信度,應該沒有比萬華值得全面篩檢的地方.
.
不久前,侯友宜才那邊因為喊封城,結果造成搶買物資的人又爆發感染,這回,柯文哲又喊快篩陽性個案取代PCR確診數.
.
這些都是乞丐趕廟公,明明應該顧好的本業沒顧好,卻反過來指揮中央要怎麼做,套句台語說的,「家己揹金斗甕,還替人看風水.」
.
指揮中心要指揮全台,地方指揮官要顧好地方,拿地方首長不懂的外行意見,要取代全台應該怎麼做的專業意見,這都只是在掩飾自己的無能和恐慌的轉移焦點而已,光用「快篩陽性個案取代PCR確診數」這件事好了,或許在萬華是準確的,在台北卻是不準的;在台北可能是相對準確的,但如果把高雄、彰化、屏東,快篩陽性個案,都當成主要數據,這就是完全不準確的.
.
過去SARS的例子表明,中央如果和地方不合作,破口就會不斷增加,受害的,只會是人民.
.
什麼叫合作?就是減少口水,互相指責,還有,不要看到黑影就亂開槍,只為了讓對方難做人,只想著卸責和施壓,或者出一些不切實際的主意,那對地方根本沒有好處,這是在防疫,不是在算命.
.
柯文哲前陣子似乎有學會,現在尿性又跑了出來,還是老話一句,你把那些跟中央打嘴砲的時間用來防疫,過去,事情就不會變那麼糟,現在,你有時間在那邊說文解字,還不如真的落實防疫工作,如此,疫情才會轉好,BROTHER.
.
.
【贊助神父的菸 尋找萬華明天】
https://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中国鬼怪排行榜】官方频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公众号:壮的响亮 淘宝店:壮的响亮 新浪微博:王壮撞壮壮 敬坛神仙佛道,奇闻鬼怪魔妖。感谢缘分这里是缝太窄我太胖花生瓜子配壮的响亮。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尤其是近几年。你会越来越高频率的遇见那种突然之间的愤怒、突然之间的崩溃和突然之间的沮丧。不仅仅是面对他人,其实连我们自己也会经常在某个瞬间...
天才妄想症 在 AJ 談電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蜜蜂與遠雷》從電影版開拍前就是備受矚目的明星作品。由恩田陸創作的同名原著小說,《蜜蜂與遠雷》是史上首位雙料獲得類型文學最高榮譽「直木賞」與娛樂小說指標「本屋大賞」的得主,而六百多頁細膩描繪一場國際鋼琴大賽與四位主角之間的夢想與掙扎,廣被譽為「難以化為影像」的作品。但是如同作品本身充滿奇蹟色彩,《蜜蜂與遠雷》在導演石川慶的指導編排下,成功躍上大螢幕,兼顧敘事緊湊與人物刻劃。對於一本資訊與細節眾多的小說而言,算是可圈可點的改編。
⠀
《蜜蜂與遠雷》故事圍繞於「芳江國際鋼琴大賽」,四位日本選手榮傳亞夜、馬薩爾、風間塵、高島明石背後的夢想與心魔。分成三次初賽,與最終決賽。四位主角的設定可以切為橫軸為「天才與地才」,縱軸是「專業與業餘」。天才與是榮傳亞夜,一位曾經備受注目的鋼琴天才少女,七年前因為母親的離世而消失於鋼琴舞台。專業和地才是馬薩爾,迷人帥氣的茱莉亞音樂學院明日之心,苦心追求完美。而天才業餘是風間塵,沒有受過正式訓練,連一台實體鋼琴都沒有的單純奇才,認為音樂的存在是要讓人享受的。最後一位則是地才業餘,已高齡參賽平常在樂器店上班的高島明石,目標是彈奏出老嫗能解的旋律。
⠀
有別於小說以風間塵作為主角,電影將重心放在榮傳亞夜如何突破自身心魔,重返鋼琴殿堂。其實與其他三位角色相比,亞夜彈鋼琴並沒有一個大目標,她沒有像馬薩爾追求完美,希望再次復興古典樂,或是像風間或明石希望將音樂打破階級門檻,變成普羅大眾皆能欣賞的藝術。亞夜小時候前進的目標是有母親的指導與陪伴,因此在母親去世後,亞夜失去了彈琴的動力。再也沒有人陪她一起練琴,或是練完琴後遞上水問暖。亞夜的將自己的人生停格在七年前的悲劇,因此電影以亞夜重新找回目標,似乎更具有戲劇探索性。
⠀
而片名「蜜蜂與遠雷」雖然電影沒有多加著墨,其實是取自風間塵的故事。身為養蜂子弟出生的風間塵,感受到了世界上各種純粹聲音的存在:小至蜜蜂翅膀拍動的小鳴律動,大至遠端烏雲雷聲的巨響震人。風間塵被鋼琴大師稱為「上天送給世人的禮物」,他在故事裡就是「音樂」的實體化身。風間塵琴聲的清撤無瑕,無拘無束,正提醒著其他三位角色,「享受音樂」的重要性。攝影方面在風間表演部分也刻意做畫面旋轉、鏡頭顛倒等設計,加強風間「與眾不同」的部分。而另外一位業餘代表,明石則是比較像是「樂迷」存在,希望將自己愛的旋律帶給所有平凡人。心態就像是普遍粉絲一般,總是希望將自己愛的偶像分享給其他人認識。
⠀
電影利用剪接強化亞夜和風間塵之間的關係,暗喻亞夜與音樂的關聯。例如:開頭介紹風間塵時,畫面卻是使用亞夜的畫面。而中段亞夜和風間塵的四手聯奏,讓亞夜慢慢重拾對於鋼琴的熱情。最後決賽風間演奏時,直接切到亞夜與內心黑洞的正面對視。個人覺得亞夜和風間塵在月光下的四手聯奏捕捉了《蜜蜂與遠雷》想傳達的音樂力量。尤其是中段旋律切成輕快節奏,兩人隨著音樂律動,亞夜打破冰冷的表情,終於露出微笑。月光一束打在兩人身上,像聚光燈,世界的煩躁都不重要,盡情用鋼琴揮灑當下的愉快,表現了風間的隨性,亞夜的內心小復原,實為本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了!
⠀
此外《蜜蜂與遠雷》在視覺語言上也富有創意巧思,像是亞夜表演時,琴蓋的反射卻是小時候媽媽與她練琴時的倒影,傳達亞夜內心真正過不去的坎。但是必須說,電影第三幕決賽部分,剪接稍微凌亂,看得出來努力想把四位角色的內心轉化和救贖表現出來,可惜沒有成功融合。覺得是混音部分在切換人物時應該可以作前後音樂漸強漸弱交叉,而不是留出空白段落,讓觀眾明顯感受場景與場景之間的切點,弱化了原本可以一氣呵成的戲劇強度,反而使我們還沈浸在馬薩爾的故事之時,卻被唐突切到亞夜的內心掙扎之中,感覺剪接和混音部分能夠做得更好。還有決賽的表演,鏡頭設計雖然充滿創意,但是剪接似乎沒有表現出交響樂表演該有的滂薄氣勢。
⠀
而飾演風間塵的新人鈴鹿央士,在其他前輩面前毫無怯場,演活該角色的純真潔淨,十分亮眼,也橫掃的當年各種電影新人獎。因從演出《被愛妄想症》、《小偷家族》躍上一線女演員的松岡茉優,作為本片中心人物,十分精彩的傳達亞夜的陰影與純真。松岡茉優的戲路從電視劇《問題餐廳》後就經常演出外表冷漠陰沈但內在有小偏執,會突然反差萌活潑的角色形象。某程度上,亞夜也恰巧是這樣的人物設定,面對馬薩爾會變回活潑小女孩,但遇上評審長或是其他角色,則又關閉內心,回歸冰山美人形象。亞夜的服裝及髮型設計十分有趣,整齊簡潔的短髮隨著彈琴的力道擺動,表現亞夜演奏時的投入,效果很好。而亞夜前期都以紅色服裝出現,透露其內心回歸舞台的不安躁動,而中段稍微找回自信時,服裝變為平靜的湛藍。而決賽預演時,則是淡紫色,剛好是藍和紅的結合,暗示亞夜因為再次挑戰自己曾失手樂曲感到恐懼與不自信。片尾突破心魔後,換上與七年前相似的黑色表演服,氣勢十足,眼神滿是堅定與勇氣,為亞夜這角色的旅程畫下圓滿的句點。幕後花絮裡,彈琴部分都是演員真實演出,非常佩服主角們為角色準備所付出的練習。
⠀
《蜜蜂與遠雷》充滿對比性的角色設定,伴隨精彩刺激的鋼琴演奏,成功兼具娛樂與深度。或許電影改編本身也是反身性地成為,一部打破藩籬,無論門內門外,老嫗都能解的古典音樂電影呢!請讓我們一同盡情享受音樂帶來的純粹美好吧!
⠀
🐝
蜜蜂與遠雷 (2019)
Listen to the Universe
天才妄想症 在 比特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lu編直到今天才知道
在台灣有一群人念的歷史
是完全不一樣
活在一個神奇的平行時空裡面!
屈原(前343年-前278年6月6日)
秦始皇(前259年2月-前210年7月)
屈原跳江的時候,秦始皇還沒出生呢
真不知道
要怎麼焚書坑儒到屈原身上
#這是妄想症發作嗎?
#這種節目還可以播出?
另一位天兵級議員
想台獨想瘋了
連楚獨份子這個詞都可以出現
春秋戰國時代,以周天子為天下共主
雖然是虛名
但是楚國並沒有跟周天子切割喔!
#議員念的歷史就是不一樣
#哪一間學校畢業的
#難怪有人看不下去要罷免
天才妄想症 在 【中国鬼怪排行榜】官方频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公众号:壮的响亮
淘宝店:壮的响亮
新浪微博:王壮撞壮壮
敬坛神仙佛道,奇闻鬼怪魔妖。感谢缘分这里是缝太窄我太胖花生瓜子配壮的响亮。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尤其是近几年。你会越来越高频率的遇见那种突然之间的愤怒、突然之间的崩溃和突然之间的沮丧。不仅仅是面对他人,其实连我们自己也会经常在某个瞬间完全无法掌控自己的情绪。整个世界的氛围都变得越来越紧张…你看最近这接连不断的几起恶性社会事件。所以在我的内心中就萌生了很多疑问,这茫茫人海之中到底有多少不太正常的人?我与某人初次相遇要怎么判断、界定,这人是不是有病呢?更让人焦虑的是,我自己的精神是否正常,其实我也完全不知道。看到这里肯定有小伙伴想说:“壮哥,早就跟你说不要自己尝试修仙了,你看你现在这症状,赶紧让寺姐带你去看看精神科医生实在不行就住院治疗一下…我的回答是:别呀,要看病咱就一起。你真的认为自己一定正常吗?你真的认为给咱看病的医生就一定正常吗?2018的评估数据说我国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已经高达17%,重度患者超过1600万。什么概念呢?如果你的社交范围有100个人,其中就有17位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你确定自己不在这17人当中吗?给你举一个例子:你知道“游戏成瘾”是一种精神疾病吗?世卫组织在2018年将那些“对游戏失去控制力”日益沉迷以致其他兴趣和日常活动都要让位于游戏的行为定义为“游戏成瘾症”这是一种精神疾病。同样的话之前跟我表弟也说过。正好他妈也在旁边,我说:二姨你也不用太担心,对于这种病症的诊断世卫组织有非常严格的标准,首先不可以把青少年对于游戏的热情简单的归结于“游戏成瘾”,只有当游戏行为影响到基本生活,大量的占用了睡觉、吃饭、社交、教育的时间且造成个人、家庭、教育、工作等重要方面的损害并持续12个月以上才能确诊,二姨说这标准不高啊,那肯定确诊了。你当然可以拍着胸脯说,诶!老子不玩游戏…你太天真了,游戏成瘾只是成瘾疾病这个类目中的一项。此外还有工作成瘾、赌博成瘾、购物、饮食、烟酒、性爱等等等等的成瘾疾病。这些看起来好像也没有什么大碍,但是人的大脑一旦生病它是会产生连锁反应的,比方说成瘾症就常常伴随着自残、失眠、焦虑和抑郁症。所以你此刻站在大街上随便指着一个人说:“你这人脑子有病,很有可能你并没有在骂人,而仅仅只是陈述了一个事实。来吧,让我们携手走进精神病的世界。
197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员“罗森汉恩”也想搞清楚一个问题,就是精神科医生是用怎样的方式诊断,一个人是否患有精神疾病。于是就在社会各界招募了8位志愿者,分别在12家医院进行分组秘密测试。这其中有1名研究生、3名心理学家、1名儿科医生、1名精神病学家、1名画家和1名家庭妇女,都是心智正常的普通人。罗森汉恩就给了他们同一套说辞,没有任何装疯卖傻,就说自己经常听到“轰”、“碰”,的声音,结果8人中有7位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在住院期间每一位志愿者都尽可能保持正常的饮食、起居、交流、治疗,当然给他们发放的药物都被藏到舌头下面,再趁人不备吐到马桶里冲掉。实验整整进行了三个多月,发生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因为他们本身就是来做实验的吗,所以会偷偷的记录医院每一天发生的情况,作为实验笔记。这本笔记就被其中一位医生发现,也看了里面记录的内容。这个志愿者就跟医生说,好吧!其实我是一名心理学家,这一次潜入你们精神病院主要是做一项精神病学研究。医生赶紧叫来值班的护士长询问他近期服用药物的情况,也叮嘱说这个病人你们平时要多关注一下,他的病症越来越严重了。这位心理学家就突然意识到,原来只要我一进到精神病院被确诊之后,我是很难证明自己没病。所以一个人到底有没有精神病,这个界限是模糊的。突然有一天呢,这个人发现总有几个病人一直用很奇怪的眼神看着他,然后再相互看看,也不说话好像有什么秘密一样。他就过去问其中一个病人,说你们为什么总是盯着我看呀?病人面无表情的停顿了几秒说:“你没疯,你是报社的记者,来医院搜集资料。然后指着另外两位志愿者说,你们三个是一伙的。这仨人汗毛都立起来了,完全不知道他是怎么看出来的。然后他们就赶紧问,这个秘密还有谁知道。发现整家医院一共118名病人,有35人早已看出他们仨是假扮的。于是呢,这三个人就开始着力关注这35名病人,这医院的厕所不是一格一格的吗,这仨人就跟着其中一名鬼鬼祟祟的病人近了厕所分别在左右两格站在马桶上扶着墙观察他,发现这个病人学着他们的样子,也把舌头下面的药丸拿出来丢进马桶冲掉,仨人一脸尴尬,妈的原来平时我们拉屎的时候可能随时有人围观。当然她们也同时观察医护人员,又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经常有女护士上下班着急换装的时候,根本就懒得去更衣室,直接现场换装。当然她们绝对没有刻意诱惑谁的意思,而是完全不把这些病人当人。实验结束之后“罗森汉恩”将论文发表在美国的“科学”杂志,引发精神病学界极大的愤怒与反弹,你这就是在诋毁我们专业呀,于是立即组织发文说好,咱们打赌,你再派那些志愿者过来。我们一定能够很轻松的分辨出病人与伪装者…三个月的时间,各地医院发来统计名单有193人被确定是假病人,并要求“罗森汉恩”给我们精神病学界一个说法。罗森汉恩说我们并没有派人过去…当然啊,其实“罗森汉恩”确实对从业的医生有失公允,因为医生当然是首先根据这个病人的语言和行为做出判断。当然这也间接说明,诊断精神类疾病的复杂性与模糊性。也正是因为这种特性,你甚至很难给各种病症做出严格的分类,世卫组织的官方说法大概有300多种。但又有很多病人,是多重病症叠加在一起的。我们日常比较熟悉的抑郁症、妄想症、精神分裂、多重人格等等,我觉得这里面最恐怖是幻觉,大家想想一下,如果是你连续几个月,每天晚上12点躺在床上都能听到摩擦地板的脚步声、能听到有人在耳边不停的说话、睁开眼睛看到墙角站着一个人。你会觉得自己有有病吗?你肯定觉得自己见鬼啦!如果作为一个旁观者,你看到那种东跑西颠、胡乱打人,有攻击性的患者当然也会害怕、远离。但是你不觉得如果是一个你很熟悉的朋友,突然有一天完全换了一副表情和说话的语气,你不觉得这更恐怖吗?当然还有更多的案例啊,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这本书。“天才在左,疯子往右”!这个作者呢,采访了很多非常有趣的人,你会发现这里面很少有疯疯癫癫,他们只是看到了跟我们不太一样的世界…我讲一段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案例。
叫做“生化奴隶”,这是一个每天都在疯狂洗手的人,对于咳嗽、喷嚏异常恐惧,作者与他见面时发现他已经把手洗到发白褪皮惨不忍睹,说:你这不疼吗?有点!那你还这么拼命洗?想洗掉什么呢?细菌!恩…你能看到细菌?看不到,看不到才可怕,看不到才会被所有人忽视,细菌才更容易奴役人类。然后他就描述了一整套理论。他说:地球诞生了46亿年,寒武纪物种大爆发大约在6亿年前左右。那么物种大爆发之前这几十亿年间,是什么生命形式在主宰?就是细菌!达尔文的进化论给了现代文明一种错觉,认为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的过程是一种进化,完全错误!细菌的存活能力比人类强多了吧?繁殖依靠自我复制,也比人类的繁殖形式简单有效的多,这怎么能叫进化呢?变成多细胞生物,只是那些比较弱且无法适应生存的细胞的无奈选择,变成多细胞生物之后,整个生命系统就变得更为复杂,也就对生存环境更加挑剔,就要继续给自己的生命形式增加补丁,也就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脆弱。作者说:但是这个进程让生命有了意识啊。对方说:你怎么知道“细菌”没有意识呢?人的意识来自与哪里?脑细胞嘛…脑细胞聚合释放化学信号。细菌的数量可比脑细胞多多了,可比脑细胞多多了,凭什么不能产生意识呢?只是细菌拥有自己的文明,一种我们无法理解的文明。这其中有一大段对话,其实我觉得他是想说,细菌有一种跟人类完全不一样的集体意识。那作者又问,那生物是怎么来的呢?是被细菌形成的集体意识塑造出来,简单的说就是细菌刻意制造了众多物种,并附着在这些物种的体内目的是为了获取更高更优质的能量,比如糖分!至于人类文明如何发展,他们毫不关心,因为你永远无法摆脱对细菌的依附与共生关系,没有细菌你连一颗鸡蛋都消化不了,而细菌却可以随时抛弃人类,杀死他们的肉体、毁灭他们的文明,易如反掌。我看到这里的时候突然联想到这次疫情,真的是倒吸一口凉气。因为按它这个理论,细菌是完全可以有意识的制造出病毒,虽然这两个东西完全不一样。当然他的理论确实存在很多漏洞,但是我觉得不妨碍他成为一名科幻小说的作家。而且看上去心智也还算正常啊,如果能排除洗手的强迫症和对咳嗽喷嚏的恐惧,我觉得还没我疯呢!这一集精神病的世界就讲到这里。
天才妄想症 在 虛擬的就像是我們學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感恩力量-Day7]你有的天才,你卻沒發現! 在幾年前創業開始之後,曾經花了20萬去上一門創業訓練。 在那八天之中,有一位老師放了一段影片給我們看。 ... <看更多>
天才妄想症 在 天才数学家对抗妄想症之路奥斯卡最佳影片美丽心灵2001 A ... 的推薦與評價
天才 数学家对抗 妄想症 之路奥斯卡最佳影片美丽心灵2001 A Beautiful Mind (2001). 114 views 2 years ago. 周队长captain. 周队长captain.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