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之路】再讀〈天橋上的魔術師〉
**
如前文所述,〈天橋上的魔術師〉不僅是一篇對回憶的敍事,更是一則對寫作的寓言──「小黑人」是紙剪的;紙是寫作的隱喻,「小黑人」是小說的隱喻,魔術師是小說家的隱喻。
那麼,我們也就可以說,敘述者「小不點」一心要學魔術,就是踏上寫作之路的隱喻。而如果我們對作者吳明益略有注意,也就可以毫不猶豫說,這其實也是吳明益自己走上文學之路的心路歷程吧。
我們試著依文章先後,來看看「小不點」是如何從「生意囝」踏上魔術師(作家)之路的。
一、成長環境制約。
──我媽常說「生意囝歹生」,這是她對我的隱藏式評價,小小的遺憾。其實這樣的遺憾並不存在於我十歲以前,因為十歲以前,據說我是很會做生意的。
二、初次邂逅文學之美。
──真是太幸運了啊,我坐在魔術師對面賣鞋墊。……當時對我來說簡直是不得了的奇蹟,就好像後來我第一次看到費雯麗的感覺吧,我因此渴望擁有那些魔術道具……。
三、嘗試寫作的喜悅。
──我……偷偷摸摸在半夜練習……原來如此,我看著紙上的字,想說原來如此。那時我以為自己已經懂了魔術的奧秘,就好像十一歲暗戀同班同學的時候我誤以為自己已經懂得愛情。
四、初嘗挫敗。
──我私下偷偷練習,第一次在我哥面前表演骰子魔術時緊張得要命,骰子掉了好幾次,結果還沒有裝完我哥就看出破綻。……沒有什麼比魔術在還沒有進行之前就被看穿更讓人傷感的事了,那就像你還沒有長大就被預告了人生一樣……。
五、環境壓迫與放棄。
──「你偷錢我跟媽講。」我哥說。對,我「挪用」了賣鞋墊的錢,而且被我哥發現了,我只好把魔術骰子送給他。……他媽的這個秘密實在太貴了,根本不值六十塊錢啊。我得辛辛苦苦騙我媽一個星期,才能從賣鞋墊的收入裡頭偷到這六十塊。
六、寫作魅惑再現。
──不過說來奇怪,即使我發現那裡頭沒有魔法,每回一看到魔術師拍手吆喝,我就把那些被欺騙的念頭丟棄了。我不由自主地一次又一次被魔術師的手法吸引,一樣一樣買下在當時我的眼中貴得要命的魔術道具。
七、略有所悟,環境再度壓迫。
──許久以後我才發現,所有的事可能都是一樣的道理。加上疏於練習,那些魔術道具簡直成了我的災難,我總是被家人或鄰居嘲笑。「憨囝仔予儂錢騙了了。」我媽知道我偷錢去買魔術道具後,給了我一巴掌。
八、谷底,大家都寫得跟我一樣好(差)。
──真正令人難受的是,西裝店的臭乳呆、義棟修水電的小孩阿蓋仔、餛飩麵店的阿凱,每個人都買了每一樣道具。被騙錢我一點都不生氣,我相信只是練習得不夠,可是那好像秘密的紙每個人都有,那種感覺真讓人受不了。
九、進入不同境界,略窺殿堂。
──有一天他上工的時候,我看到他從方形手提包裡掏出一本書,打開來以後,裡頭夾了一個黑色的,紙剪出來的,大概只有大人小指頭大小的小人……說真的我太喜歡在天橋上賣鞋墊了。
十、想像起飛。
──小黑人一會兒跑向東一會兒跑向西,動作雖然有些彆扭卻很可愛,好像他自己也很怕用力過猛因此破掉似的,畢竟紙這東西不太適合過於激烈的動作啊。我開始替小黑人擔心,如果他上體育課的話,一定非常危險吧。
十一、思考作者與讀者的關係。
──我漸漸發現到小黑人的活動範圍就在那個黃色的圈圈裡頭,也只能在那個圈圈裡頭。只要有人想要摸摸小黑人,魔術師就會大喝一聲,非常有威嚴地叫他們住手,說:「摸了他的人會不幸喔,但看他跳舞的人會幸運。」
十二、衣帶漸寬終不悔。
──我完全被他迷住了,每天就期待著看小黑人跳舞,有時都忘了賣鞋墊跟鞋帶。
十三、漸次明晰的寫作目標。
──無論是幫魔術師顧攤位或坐在對面自己的鞋墊攤位上,我總是看著小黑人,想這些事想到入迷。
十四、如僧侶般苦修。
──就這樣,雨滂沱落下……小黑人已經貼在地上,好像被遺棄在地上的垃圾,絕望地打開雙手跟雙腳。我顧不得自己淋濕,趕緊把傘丟在一邊,想把他拿起來。但因為紙跟天橋的水泥地黏在一起,我動手一摳,小黑人的手就斷了,我哭了起來……。
十五、彷若神啟,踏上光明大道。
──那天晚上我夢見小黑人,他帶我走到一片森林裡……我看到森林深處有一處亮光,小黑人說那裡不能去。我問為什麼,他說那裡很深。我說那裡明明很亮,他說有些地方你以為很亮,其實很深。
十六、最後的開示與傳承。
──「我小的時候,以為把蝴蝶抓來做成標本,就擁有蝴蝶了。我花了好久的時間,才知道蝴蝶的標本不是蝴蝶。」
──魔術師說完後……把自己的左眼取了下來,放在自己的右手掌上。那枚被挖下的眼珠沒有流血,沒有破裂,就像一枚完好的,剛剛形成的乳白色星球一樣。
**
#最後一幕太精采了。在發著藍光綠光的魔幻天台上,師父(馬奎斯?)傳了衣缽──菩提本無樹……尋回本心而已。
#好的作品總是經得起分析的,因為它保持高度的一致性。記得電影〈陽光普照〉嗎?前後兩場兇殺案都發生在雨夜裡,使得「雨」或「夜」的陰暗、暴力、死亡象徵很一致;可惜,「陽光」的象徵卻不太能經得起分析。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羅比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改編自台灣文學家吳明益的同名小說,由《血觀音》導演楊雅喆執導的《天橋上的魔術師》 羅比頻道訂閱者募集中👉 http://goo.gl/4YzOjF 我的IG帳號👉 robbie_ins 歡迎留言幫助羅比頻道變得更好 #天橋上的魔術師 #台劇 #吳明益 #楊雅喆 近期影片: 當男人戀愛時 影評 ...
「天橋上的魔術師小說分析」的推薦目錄:
- 關於天橋上的魔術師小說分析 在 康Sir的編輯七力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天橋上的魔術師小說分析 在 Openbook閱讀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天橋上的魔術師小說分析 在 羅比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天橋上的魔術師小說分析 在 [心得] 天橋上的魔術師(二) -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天橋上的魔術師小說分析 在 天橋上的魔術師公視影集- #真實故事改編壞老師問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天橋上的魔術師小說分析 在 天橋上的魔術師第九集關於熟人性侵的隱喻和一些疑惑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天橋上的魔術師小說分析 在 [心得] 天橋上的魔術師究竟神在哪?(腐視角) | TaiwanDrama 看板 的評價
- 關於天橋上的魔術師小說分析 在 [心得] 天橋上的魔術師:給我一個好故事。 - PTT Brain 的評價
- 關於天橋上的魔術師小說分析 在 天橋上的魔術師看不懂的推薦與評價,DCARD、PTT 的評價
- 關於天橋上的魔術師小說分析 在 天橋上的魔術師看不懂的推薦與評價,DCARD、PTT 的評價
天橋上的魔術師小說分析 在 Openbook閱讀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一位百年前的日本博物學家,前往南洋踏查三百多天,他看到了什麼有趣事物?他在日記中描繪的自然人文風景,對於今日的台灣讀者,有哪些意義?Openbook邀請 #作家吳明益、#林試所植物園組組長董景生 以及本書譯者 #自然史博士蔡思薇,來與大家分享聊聊,還有限量小物贈送~
林業試驗所(aka 台北植物園 Taipei Botanical Garden)近期出版博物學者川上瀧彌作品《椰子的葉蔭》,雖然身為臺灣博物館首任館長,但在當時想要出國,也必須申請政府計畫才行。順利展開旅程後,川上並不是寫寫結案報告了事,而是興奮打開日記,記錄每一天所見所聞,從沿途植物分析、戀上榴槤的心路歷程、分享暹羅貓貓有多可愛(貓奴無誤),或者不時吟詩感懷一下,博物學家的性格立體鮮明。
旅行過程中,川上的文章同步連載於台灣第一大報《日日新報》。百年前的川上如同當今的直播主一樣,渴望即時和觀眾分享一切感動;而這本百年前的精彩日記,在台北植物園專家們勞心勞神的翻譯與審校之後,現在~終於~與我們相遇了。
這場百年老書的新書發表會,將有自然feat.人文強強講者參與,當天參加的讀者更有機會得到限量小物:
▋ 限量小物(名額有限,送完為止)
🌱 川上桑著迷の南洋異香:伊蘭伊蘭 氣味書籤(原料來自台北植物園)
🌱 植物園「方舟計畫」紀念磁鐵:貼在冰箱,隨時欣賞珍貴的台灣特有種植物
▋ 獨家!川上桑の私章簽名任你蓋
🌱 植物園特別復刻川上私章,當天購書,即可蓋上作者印章
🌱《椰子的葉蔭》與林試所專書,現場優惠價
▋大綱
19:30-21:00
🌱 館長的身世、博物學家出國套裝行程大公開
🌱 植物學家們的冒險
🌱 作為一種文學或史料的意義:植物書寫
🌱 過去與現在的植物學家
21:00-21:30
🌱 QA聊一聊
▋活動資訊
🌱 時間:7/25(六)19:30-21:30
🌱 地點:閱樂書店(110台灣台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133號 松菸文創區內生態池旁綠色小木屋)
🌱 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rTGJSUbn75qmYzuE9
本活動為免費入場,#為配合政府疫情管理,請【務必填寫報名表】
▋注意事項:
1. 活動當日,進出場地閱樂書店,請務必【配戴口罩】,並配合量測額溫、手部消毒。未配戴口罩或體溫高於37.5℃者恕無法入場。
2. 因現場座位有限,收到報名表後,3工作天內工作人員會回覆您報名結果:
★報名成功>您的座位將會保留至活動日晚間19:25,請提前抵達入場
★候補報名成功>歡迎前來,當天19:25後會開放現場候位讀者入座(依現場抵達順序)
3. 本課程納入公務人員終身學習課程暨環境教育課程,給予上課公務人員相關時數,請於下方填列身份證字號俾後續登錄。
4. 表單聯絡資訊僅作為活動聯繫與疫情管理,請放心填寫。
5. 主辦單位保有活動調整的權利。
▋講師介紹
🌱 吳明益
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有時寫作,畫圖,攝影,旅行,談論文學,副業是文學研究。
著有散文集《迷蝶誌》、《蝶道》、《家離水邊那麼近》、《浮光》;短篇小說集《本日公休》、《虎爺》、《天橋上的魔術師》;長篇小說《睡眠的航線》、《複眼人》、《單車失竊記》,論文「以書寫解放自然系列」三冊。
🌱 董景生
作家、昆蟲與生態專家,曾任台北植物園園長。
不按常理出牌的研究人員。台灣大學昆蟲所博士,現任農委會林業試驗所研究員,同時擔任植物園組組長,推動台灣的植物園研究與教育。興趣廣泛,專注於昆蟲與植物的關係—蟲癭,同時也對台灣南島民族植物感興趣。
由於對植物園、自然史充滿好奇,公務生涯投入台灣的植物園規劃,規劃管理的過程不斷發現新的老故事,以及更多人與植物之間的美麗故事。
🌱 蔡思薇
《椰子的葉蔭》譯者。臺北人,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博士。博士論文以來研究的是日治時期的臺灣自然史相關,對當時的植物學者與其時代精神、文化景觀深深著迷。
▋活動主辦單位
主辦:台北植物園
執行:社團法人台灣閱讀推進協會
天橋上的魔術師小說分析 在 羅比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改編自台灣文學家吳明益的同名小說,由《血觀音》導演楊雅喆執導的《天橋上的魔術師》
羅比頻道訂閱者募集中👉 http://goo.gl/4YzOjF
我的IG帳號👉 robbie_ins
歡迎留言幫助羅比頻道變得更好
#天橋上的魔術師 #台劇 #吳明益 #楊雅喆
近期影片:
當男人戀愛時 影評 Man in Love 【羅比】 啥款
https://youtu.be/ySHo4gnpk_s
游牧人生 影評 Nomadland 【羅比】浪迹天地/港譯
https://youtu.be/yzGoVRxFFug
無名弒 影評 Nobody 【羅比】殺神NOBODY/港譯
https://youtu.be/52vwnru1z5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_UZUxni_8Qg/hqdefault.jpg)
天橋上的魔術師小說分析 在 天橋上的魔術師公視影集- #真實故事改編壞老師問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這段經歷,成為了影集《天橋上的魔術師》中的劇情。 蔡海如在9歲時,成為「政治犯的女兒」。父親因匪諜案入獄,「爸爸在國外」成為她 ... ... <看更多>
天橋上的魔術師小說分析 在 天橋上的魔術師第九集關於熟人性侵的隱喻和一些疑惑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特莉莎上樓梯的時候是倒著走去上樓梯小不點問她理由她只是淡淡地回答有些鬼,都會偷偷的從人的背後爬出來一開始真的沒有多想但開始疑惑的時候就去查分析 ... ... <看更多>
天橋上的魔術師小說分析 在 [心得] 天橋上的魔術師(二) -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第一篇小說即是本書的書名<天橋上的魔術師>,它是歌曲的前奏,也是最早、最詳細書
寫魔術師的篇章,從天橋位置、行人、攤販的生態引入那位在天橋上販賣魔術道具的魔術
師,他那雙沒有綁帶的傘兵鞋、夾克、灰長褲,一頭頭亮亮的頭髮,有點長長又方方的臉
──魔術師一走進人群就分不出來哪個是魔術師了,是那樣的一個平凡長相的魔術師。當
然,除了那雙眼睛,和那雙沒有拉鏈的傘兵鞋。
那雙眼睛,在後來的篇章不斷的重複提及,我也忘了是在哪裡看見這一行字:魔術師的
眼睛分得很開,像蜥蜴一樣,一隻看著前方,一隻看著很遠的地方。在全部的短篇裡,
「眼睛」、「凝望」是埋藏在文字中一個很重要的意像,我想,這是因為人的記憶是跟眼
睛所看見的「畫面」連結在一起的,你不會特別去記憶聲音,也不會刻意去記下氣味,人
的記憶在播放的時候是一齣無聲電影,而這電影很粗糙,有時候只剩下線條,有時候只是
一團朦朧的景象,當吳明益寫下這本小說時,就像為古早的黑白電影上色……那些顏色都
回來了,就如柯裕棻在推薦序裡頭說的:這本真誠的書將湮滅的那一切都召喚回來了。
他的手法如此精湛,即便讀者並非是歷經中華商場繁榮與拆遷的那一代,也能獲得共鳴,
彷彿才剛剛走過那條充滿各式小販吆喝聲的舊式走廊。
<天橋上的魔術師>是一篇很棒的開場小說,它完美的破題,完美的將此書的主題點清,
卻在接下來的小說中將此主題半隱晦的藏在細節裡,蘊釀情緒。死而復生的小黑人究竟還
是不是原來那位在大雨之下毀壞的小黑人?在<流光似水>中,阿卡的模型究竟能不能再現
中華商場的過去?作者以文字搭建出來的中華商場,跟眾人記憶中的中華商場,那些照片
、影片、模型、故事是不是真的能喚回真實的中華商場?
我突然想起在<複眼人>裡看到的作者後記(上網查了一下好像也不是在後記?),他試著
去釐清記憶的本質、回憶的方式,藉此書寫一種由多面並進來理解事物的小說,於是複眼
人的故事被切割得很細,每個人都是多面體上一塊不平整的面,所有的人都站在同一顆星
球上,卻是在不同的經緯度,偶有交集、偶有分離。在<天橋上的魔術師>書裡,作者運用
了相同的方式來處理故事,於是我們就有了十篇小說,十幾位人物,數十種連接中華商場
的情緒與回憶。
關於「眼睛」,除了不斷被提到的「像蜥蜴一樣的雙眼」外,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段,
便是開篇的最後一段,魔術師給予「小傢伙」的特殊物品──眼球。
...魔術師的眼窩好像非常柔軟,手指頭很快地伸到裡頭去,輕輕地轉動以後,魔術師
把自己的左眼取了下來,放在自己的右手掌上。那枚被挖下的眼珠沒有流血,沒有破裂,
就像一枚完好的,剛剛形成的乳白色星球一樣。
你可以把這些故事視為這個小孩利用這顆眼球看見的情節,畢竟在魔術師送眼球給他前
,說過他把他腦中所想像的東西變成大家看到的東西,就像拍電影的人一樣。也可以把這
些故事看作發生在這顆「乳白色星球」上的故事,或者是發生在阿卡製作的迷你模型上的
故事,就像這位渾身充滿不可思議力量的魔術師,每篇小說都擁有各自的魔幻元素,因此
都是假的,組合起來卻很真實。
「凝視」是這本書其中一個精彩之處,而這很容易就被忽略。為了讓讀者更能貼近書中
情節,所有小說的敘事都是以第一人稱為主。這有點像紀綠片的形式,只是問話的人被隱
藏起來,「我」這個字在不同的角色間來回轉換。
<九十九樓>中馬克搭乘了一部畫在女側牆壁上的電梯,進了一個特殊的世界,他說他在
那世界裡既存在又不存在,但還可以吃陽春麵。湯姆說他不相信,不過仍是不敢真的去驗
證馬克的話,按下九十九樓的電梯鈕。多年後馬克自殺了,留給湯姆的紙條上寫著他到達
了九十九樓,過得很好,不必擔心。
<石獅子記得哪些事>主角因為開了廟宇石獅子的玩笑而做了夢,夢中石獅子並沒有生氣
,只是停留在阿姨家拉下的鐵捲門前……那眼睛雖然沒有瞳孔,卻彷彿有一種火焰般的光
流轉期間。後來阿姨家果真燒起來了,主角因好玩而打造出來的阿姨家鑰匙派上了用場,
救了佩佩。他想不透那隻石獅子是不是在暗示阿姨家的悲劇,他失去了阿姨以及好友阿蓋
仔,第一次體會到什麼叫做「生命的剝奪感」,被收留到自己家的表姊幾乎成了個半死人
:那陣子我看到佩佩的眼睛常常覺得那是一個黑洞,好像這女孩活在一種虛空,此刻任何
事都不值得信任一樣。
<一頭大象在日光朦朧的街道>敘事者為了賺生活費而穿上大象裝打工,透過大象裝的眼
睛,他在只能看見眾人下半身的視線中看見了不一樣的世界。穿上大象裝徹底的把這個人
從世界上隔離開來,類似馬克搭乘的九十九樓電梯,他看見許多過往的人事物,卻無法碰
觸──做了大象以後,那些人就好像送葬隊伍一樣遠遠的出現在我眼前,而我始終沒辦法
真的碰到他們,對他們說說話,或者更靠近一點。烏鴉的故事帶著酸澀,魔術在這裡的定
位反倒像是石獅子,預言般的變了個「雙胞胎哥哥不見了」的魔術。那個夏日是他和哥哥
共處的最後一個夏日,雙胞胎哥哥在闖越平交道時被才剛剛電氣化的火車撞死了。他說沒
有人可以平等的愛兩個長的一模一樣的人,家庭變調,媽媽並沒有為烏鴉活的久一點,於
是他在與父親鬧翻之後離家出走,為了籌措生活費半工半讀。
<唐先生的西裝店>講的是一種陪伴的形式,主角哥哥經營的店面來了一隻住在天花板上
的貓,就叫做「貓咪阿」。「貓咪阿」只願意在幾個特定人士的呼喚下現身,就像在主角
小時候無意偷窺到的那隻貓,同樣只願意在西服店的唐先生面前現身──唐先生看貓的眼
神,跟平常的唐先生完全不一樣。我和哥哥都曾經在冬天的夜半醒來,看過母親以那樣的
眼神為我們塞被窩。
這些眼神、這些凝視、這些視線的方向飽含生命的力量,作者藉由這些眼光書寫生命的
無常,他不用炫技、不用華麗的辭藻,拋開那些抽象與太過虛幻的用詞,他的文字從來都
很淺白,卻很貼切而且直指人心。像是在<鳥>中,主角因為考了前三名而被獲准養鳥,他
是這麼寫的:那時候我媽不知道那將會是我人生中唯一一次的前三名,還眼眶泛紅的告訴
第八棟做竹編的那家店我多麼聰明,她因此加買了一個附有鳥巢的小竹籠子給我。我那天
實在是太愛我媽了,我發誓長大以後要養她養到地老天荒,絕不出嫁!
(唉,就只為了一隻鳥?)
生命的消亡在書裡並不少見,甚至有點太多。<鳥>明確的寫出那種想抓住卻不斷失去的
無常感,第一次鳥因為主角的好奇心而飛走了,她頭一次明白什麼叫做「失去比十塊錢更
重要的東西」,第二次是因為老鼠,第三次是貓。魔術師在<鳥>中拿算命師占卜用的文鳥
變魔術,一下子讓鳥的時間倒流變成雛鳥,一下子讓時間快轉,變成一隻在籠中老死的鳥
兒,他阻止了心急的算命師的碰觸,「要是魔術的時間被打擾了,牠就回不來了!」
但生命從來都沒有回不回來的問題,馬克去了第九十九樓、佩佩自殺、烏鴉離家出走,
被火車撞死的人沒有「最後一面」、為情而死的猴子和小蘭以及特莉莎那隻死掉後透明的
找不到的金魚。活著從來都要付出代價,只是有些付出代價的理由毫無道理。
那位每年都為學生取同樣40個英文名字的音樂老師最後死在學校特地為他準備的小小宿
舍裡,那只是一間小格間,裡頭放著他簡單的個人衣物以及一個專門用來煮泡麵的電鍋。
就這樣,這位造就幾乎所有角色名稱的人物就這麼樣孤單的死去,他的人生還佔不到半
頁的篇幅。
作者不刻意渲染悲傷,也不去大加描寫人物的死亡,他用一種像隔了一片毛玻璃的角度
來看待死亡和墮落,也用同樣的眼光審視這段追憶的旅途:繁極一時的中華商場拆掉了,
變成一條寬闊的馬路,而當初因中華商場聚集起來的人們四散各處,他試著撿起剩下的碎
片,拼拼湊湊。我有一種感覺,他的書寫從來不是為了死亡,而是因為曾經活過。
...大家為了讓別人知道死掉的人很可惜,一定要寫輓聯。「但坦白說沒有人死掉是可
惜的,死掉就是死掉了,無論你怎麼誇獎他都一樣。」
──我看到森林深處有一處亮光,小黑人說那裡不能去。我問為什麼,他說那裡很深
。我說那裡明明很亮,他說有些地方你以為很亮,其實很深。
「光」在這小說中是眼睛的另外一種形式,也可以說是記憶的另外一種形式,畢竟,在
你能夠看見東西以前,光得先進入你的眼睛裡頭才行。
在第一篇小說裡,除了描述魔術師的行頭,作者也描述了魔術師變魔術的迷人情景:
…但那一刻他整個人都會發亮,好像他能吸進空氣,然後把光和重力全部凝聚在他站的那
個小小粉筆圈裡頭。
於是我們就有了一個不斷找舊友詢問記不記得天橋上魔術師的隱藏主角,以及在每個故
事裡舉足輕重的魔術師樣貌。光被凝聚在粉筆圈裡頭,那些記憶圍繞在魔術師身上──
那魔術師的存在,對我而言就像是某種意識上天橋的存在,沒有魔術師就沒有天橋,沒有
天橋,商場就斷了,就不成商場了。
霓紅燈招牌是中華商場的特色,光也因此和霓虹燈湊在一起,<九十九樓>中,每次馬克
爸媽吵架時,湯姆就會和馬克一起爬上商場頂樓吐口水:那些霓紅廣告的光,紅的紫的藍
的白的打在兩個孩子的臉上。這世界如此美麗,他們當時不曉得這一點,這世界如此哀傷
,他們也不曉得。他們不過是眾多過往回憶裡的小小身影,那些快樂和悲傷在未來以各種
樣貌在他們的生命裡反覆出現。
除此之外,霓虹招牌在<流光似水>中成為主要事件的關鍵主角:那些光像水一樣,從破
掉的霓虹燈管中流出。那是光陰之河,套句<一頭大象在日光朦朧的街道>的話,她頭也不
回,就像人生往老去方向那樣一無反顧的往對街走去。
這本書嘗試著在不斷遺失的記憶中撈回中華商場的樣貌,所有的回憶都是流動的,這本
書就像是霓虹燈管,這些回憶的篇章就像那一幅巨形的霓虹廣告,在時間的摧殘下,終究
會毀壞,會隨著光陰之河遠離──所以我們有一個未完成的中華商場、沒有上色的魔術師
、因為遺失的部分太多只好用誇張顏料填補起來的畫面以及一本又真又假的小說。
我們站在天橋上,馬路邊,看著火車像河流一樣在面前拐了個彎,或入城或出城,循著
看起來只有一個的鐵道就此離去。
======
網誌全文:https://ppt.cc/22Cc 天橋上的魔術師(二)
手有點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0.176.220.1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