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中文網】黎巴嫩:中東「異類」和它一言難盡的歷史包袱
黎巴嫩貝魯特港區2020年8月4日大爆炸,承擔著全國60%海運的港口癱瘓。170多人死亡,6千多人受傷,30多萬人無家可歸,20多家醫院診所和120所學校被毀。
黎巴嫩總統奧恩15日接受法國電視台採訪時表示,貝魯特港爆炸案調查需要時間,所有假設依然存在,法國和美國調查人員參與了黎巴嫩最高司法機構主持的調查行動。他說,刑事財務調查將聚焦是否存在財務違法,而這是腐敗的起點。他希望新一屆政府首先推進改革。
次日,黎巴嫩基督教最高神職人員,馬龍派宗主教拉伊在周日禮拜時警告說,黎巴嫩處境極其險惡,面臨「最大的危險」,可能成為某些國家的籌碼。他呼籲議會提前選舉。馬龍尼禮教派歸屬天主教,在黎巴嫩政治生活中舉足輕重。
總理迪亞卜10日引咎辭職,臨走前留言:災禍的根源在於政治腐敗,教派領袖和寡頭家族操控政壇, 積重難返。
總之,太多歷史遺留的包袱,冰凍三尺非易日之寒。
黎巴嫩是個什麼樣的國家?有著怎樣的歷史,留下了怎樣的包袱?
中東奇葩
黎巴嫩位於地中海東岸,扼守歐亞非戰略要道,三面陸地,西臨地中海,與敘利亞和以色列/巴勒斯坦接壤,國土面積1萬多平方公里,比天津略小。
它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歷史上一直是各個帝國王朝擴張、征戰途中的要塞,進入20世紀後則夾在中東兩大宿敵的中間,難以獨善其身,終究懷璧其罪,成為別人相互廝殺的戰場。
當今世人對這個面積一萬平方公里的中東小國如果有印象,那麼最主要的有兩點:戰亂不斷,以及曾經的繁榮輝煌。
黎巴嫩鼎盛時期雖然不是中東首富,卻因經濟發達、社會多元開放、宗教分權共治架構等特點,在阿拉伯世界獨樹一幟。世人稱它是中東明珠、中東瑞士、中東小巴黎(首都貝魯特)。
黎巴嫩政治上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分權共治,經濟以旅遊、金融等服務業為主,三分之二勞動力從事服務業;運輸以海運和空運為主,貝魯特港承擔了全國60%的海運業務;社會開放與保守並存,沙灘上有比基尼美女,也有長袍遮身的穆斯林女性。
「中東小巴黎」的前世
黎巴嫩境內山地為主,沒有沙漠,有高山、峽谷、沃土、沙灘,屬於冬暖夏涼、陽光雨水充沛的地中海氣候,谷地土壤肥沃,迥異於中東其他地方的沙漠氣候和環境。它還有良港和悠久的航海、經商傳統。
人類古代四大文明有兩支起源於它所在的地中海東岸地區,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地也在那片被歐洲人稱為中東的地方。文明在那裏交匯、碰撞。
聖經《舊約》裏有一些關於黎巴嫩的零散記述。
上下5千年,黎巴嫩這片土地上曾經飄揚過大約10面不同的大王旗,而每一個統治者都在那裏留下了自己的痕跡,從宮殿、神廟、宗教到城市、傳統和文化。
黎巴嫩是腓尼基文明的搖籃。
腓尼基人最擅長航海和經商,曾經幾乎壟斷了地中海地區的商貿。他們還發明了腓尼基22個字母,這些字母是後來希伯來字母、阿拉伯字母、希臘字母和拉丁字母共同的根。
腓尼基人公元前9世紀遠征非洲,在北非的突尼斯建立迦太基國,然後依靠航海業與商業迅速崛起,成為地中海地區最強大的國家。
羅馬帝國崛起後,兩強爭霸,打了100年的仗,最後以迦太基被消滅,黎巴嫩也被劃入羅馬帝國版圖。
羅馬人之前,統治過黎巴嫩的先後有古埃及帝國、亞述帝國、新巴比倫王國、波斯帝國,和亞歷山大帝國。
羅馬人之後,阿拉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先後統治黎巴嫩,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3年,黎巴嫩宣佈成立共和國。
中國宋朝與世界通商,史料記載中就有這個地區,還有經由這個交通樞紐與中國做貿易的歐洲和非洲商人。
宗教並存共處
世界三大宗教,猶太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發源於中東地區。幾經盛衰,伊斯蘭教成為中東地區主宰,但黎巴嫩卻是阿拉伯世界裏唯一一個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以及各自內部主要教派)並存、分權共治的國家。
這是歷史的遺產,也可以說是伏筆。
基督教發源於黎巴嫩毗鄰的巴勒斯坦地區,先是受到羅馬帝國殘酷鎮壓,最後卻成為羅馬帝國國教,隨著帝國軍隊的鐵騎到處傳播,也傳到黎巴嫩。
公元7世紀上半葉,阿拉伯帝國崛起,伊斯蘭教迅速傳遍中東,黎巴嫩被阿拉伯帝國征服後,伊斯蘭教傳入。因為各種原因,征服者未能將基督教信徒趕盡殺絶。
阿拉伯帝國攻陷基督教聖城耶路撒冷,歐洲教會和基督徒發起前後9次十字軍東征。黎巴嫩正處於進軍耶路撒冷的必經之地。
十字軍東征過程,也是黎巴嫩基督教不斷得到外力輸血的過程。同時,伊斯蘭教征服的其他基督教地區的信徒為了躲避迫害,逃到黎巴嫩山區。
這樣,黎巴嫩雖然被阿拉伯帝國統治,境內基督教卻信眾龐大,教派也很多,天主教、東正教、新教、馬龍派都有;伊斯蘭教的遜尼派、什葉派和德魯茲派也在此共存。
這就為日後的宗教文化多元社會和分權共治政體打下了基礎。
同時,也為日後宗教衝突和內戰埋下了伏筆。有歷史學者曾說,這裏可以是人間天堂,也可以是人間地獄,就取決於宗教之間是否發生衝突。
兩次世界大戰
奧斯曼帝國1516年征服黎巴嫩,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奧匈帝國戰敗。
1860年,黎巴嫩發生基督教徒與穆斯林之間的激烈衝突,法國派兵干涉,最後將黎巴嫩變成自治區,立下規矩,黎巴嫩行政長官須由基督教派人士擔任。這個規矩得以延續,黎巴嫩本身的基督教歷史積澱也起了作用。
一戰結束後,英法簽約,規定約旦、伊拉克、巴勒斯坦歸英國委任統治,黎巴嫩和敘利亞成為法國的委任統治地。
又過了20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1943年11月22日黎巴嫩共和國宣告成立,1944年元旦法國移交權力,1946年英、法軍隊撤出黎巴嫩。
分權共治原則
黎巴嫩獨立時人口130萬,基督教徒佔60%,穆斯林佔40%,伊斯蘭教遜尼派和什葉派差不多各佔一半。
當時各教派就國家權力分配達成了協議,基督教馬龍派和伊斯蘭教遜尼、什葉兩派分權共治,相互制約。
根據協議,總統和軍隊總司令由基督教徒擔任,議長由伊斯蘭教什葉派穆斯林擔任,總理由伊斯蘭教遜尼派穆斯林擔任,議員和部長的席位按各教派的人口比例分配。
二戰後十多年,黎巴嫩經歷了和平發展的繁榮時期,社會文化多元,在阿拉伯世界獨樹一幟。
不過,曾經在黎巴嫩生活過的人注意到,民間各宗教和教派平時相安無事,你穿你的比基尼,我裹我的罩袍頭巾,但通婚很少。
現在黎巴嫩政治改革舉步維艱,如果說教派和寡頭家族各謀其利的積弊難逃其責,部分也是歷史的折射。
以色列和中東戰爭
世上沒有不散的盛宴。二戰結束後,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巴勒斯坦地區阿拉伯人的地方劃出一片給猶太人建以色列國。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
1948年以色列宣佈建國第二天,七個阿拉伯國家聯手向以色列宣戰,結果慘敗,巴勒斯坦100萬難民出逃,其中40萬人湧入黎巴嫩。
本來並不牢固的平衡被打破。黎巴嫩權力分享機制建立在人口比例基礎上,而穆斯林人口驟增,導致權力分配的變數加大,要求調整的呼聲增強。
基督教派不讓步,穆斯林強烈要求,矛盾明朗化。
1964年,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成立,武力抵抗以色列,總部設在約旦。
約旦是阿拉伯聯盟成員,與以色列為敵,第一次中東戰爭後百萬巴勒斯坦難民中的60萬進入約旦,並允許巴解組織客居約旦。但後來發生的一件事徹底改變了局勢。
內戰爆發
1970年9月,巴解組織成員"人民陣線"劫持英國、德國和瑞士的共3架民航客機,將300多名乘客囚禁在約旦的沙漠,逼迫以色列釋放巴勒斯坦囚犯,遭以色列拒絶後當眾炸毀飛機,舉世震驚,一致譴責。
約旦國王決定約旦不再歡迎巴解組織,武力驅逐。巴解組織總部迫遷到黎巴嫩南部,在那裏安營扎寨,訓練武裝力量,不斷襲擊以色列。以色列報復,炮彈打向黎巴嫩。
黎巴嫩鄰國敘利亞是穆斯林國家,與以色列是宿敵。巴解在黎巴嫩南部安家後,敘利亞進入黎巴嫩北部。
1975年,黎巴嫩內戰爆發,持續15年。"中東瑞士"變成了敘利亞和以色列角力的戰場。
1982年,以色列出動9萬大軍進攻黎巴嫩,決意徹底摧毀敘利亞和巴解組織在黎巴嫩的基地。第五次中東戰爭打響,敘利亞和巴解幾遭滅頂之災。最後經美蘇和聯合國調停之下停戰。
海灣戰爭
停戰後,衝突和矛盾還在延續。
戰爭期間黎巴嫩南部被以色列佔領地區的40萬什葉派穆斯林難民湧入貝魯特,在伊朗支持下成立了真主黨武裝,目標是以色列。
敘利亞軍隊停戰後繼續留在黎巴嫩,直到2005年聯合國通過決議後才撤軍。
黎巴嫩國內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兩派勢力的平衡被打破之後很難恢復。
不過,經濟得到復蘇,重建也頗有起色,貝魯特布滿彈孔的牆垣在霓虹燈和夜生活的喧囂中也不顯得突兀。
繁華開始重現,但不安定的潛流和各種摩擦、衝突從未真正消停。受別國宗教衝突和戰爭的影響,黎巴嫩國內各教派之間的齟齬和矛盾加深。
這種狀況持續到1990年,伊拉克佔領科威特,海灣戰爭爆發。
美國、法國等西方國家無暇顧及黎巴嫩,敘利亞及其支持的伊斯蘭教派力量趁機出兵, 擊敗基督教武裝,黎巴嫩內戰結束。
戰後重建分權共治架構,伊斯蘭教勢力佔了上風,雖然議會中兩大教派席位均分,但跟1943年相比,基督教派的地位略有下降。
脆弱的和平只是暫時遮掩了眾多不安定因素。
2006年7月黎巴嫩真主黨和以色列爆發衝突,戰爭持續了34天,仍是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後停火。
拉菲克·哈里里遇刺
那次衝突爆發前黎巴嫩發生了一樁震驚世界的暗殺事件,至今尚未結案,又因為今年貝魯特港區大爆炸重新引起人們注意。
2005年2月,已經辭職的遜尼派穆斯林前總理拉菲克·哈里里在貝魯特遭汽車炸彈襲擊身亡。經國際團隊調查鎖定4名黎巴嫩真主黨成員。聯合國為此在海牙設立黎巴嫩特別法庭。
經過幾年調查,聯合國黎巴嫩特別法庭 2011年向黎巴嫩檢察機關遞交哈里里遇刺案起訴書,對4名嫌疑人提出起訴。
黎巴嫩特別法庭原定2020年8月5日開庭,因4日貝魯特港區大爆炸推遲到8月18日。
圍繞拉菲克·哈里里遇刺背後的動機和元兇,至今仍無定論。因為開庭和爆炸的日期巧合,各種猜測和陰謀論鵲起。
路透社8月16日引述黎巴嫩真主黨表態說,將等待官方調查結果,但如果最後發現以色列與此事有關,將採取相應報復行動。真主黨得到伊朗的支持。
美國媒體報道稱美國國務院官員到黎巴嫩港口爆炸現場察看後表示,必須展開透明、可信的調查。
聯合國呼籲國際社會提供5.65億美元的援助資金,用於穩定穀物供應和重建被炸毀的醫院。
黎巴嫩媒體16日稱,初步調查顯示儲存硝酸銨的港口倉庫事發前存在重大隱患,附近還存放著大量煙花爆竹。
其他
由於獨特的歷史,海外的黎巴嫩裔僑民為數龐大。聯合國人口統計數據顯示全球"黎僑"超過1500萬人,主要分佈在美洲、歐洲、非洲及海灣國家,國內戶籍人口450萬左右。
海外黎僑中不乏世界名人,比如美國影星喬治·克魯尼的夫人阿邁勒·克魯尼(Amal Clooney),再比如中國人熟悉的馬海德醫生。
馬海德二戰期間以醫生的身份到延安參加中國抗戰,1949年後又是第一位加入中國籍的外國人,2019年9月被授予中國"最美奮鬥者"榮譽稱號。
#國際 #政治 #宗教 #歷史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0萬的網紅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關鍵77秒】印尼客機墜毀54人恐罹難 印尼客機墜毀 54人恐罹難 8月16號印尼一架特里加納航空公司(Trigana Air)客機,在東部的巴布亞地區失去聯絡,飛機上共有54人。印尼交通部官員表示,有村民目擊飛機撞山墜毀,失事原因仍在調查中,而目前搜救機已經發現飛機殘骸。其實特里加納航空公司20...
天津大爆炸原因 在 焦糖哥哥-陳嘉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民主得來不易
談到華人到底有沒有可能實施民主,我常常會想到鹿鼎記裡韋小寶跟吳之榮的對話:
「吳之榮肩頭給他拍了這幾下,登時全身骨頭也酥了,只覺自出娘胎以來,從未有遇如此榮耀,不由得感激涕零,嗚咽道:『大人如此眷愛,此恩此德,卑職就是粉身碎骨,也難以報答。大人是福將,卑職跟著你,做個福兵福卒,做隻福犬福馬,那也是光宗耀祖的事。』
韋小寶哈哈大笑,提起手來,摸摸他的腦袋,笑道:『很好,很好!』吳之榮身材高,見他伸手摸自己的頭不大方便,忙低下頭來,讓他摸到自己頭頂。先前韋小寶大發脾氣,吳之榮跪下磕頭,已除下了帽子,這時韋小寶一只小小的手掌按在他剃得甚是光滑的頭皮上,慢慢向後撫去,便如是撫摸一頭搖尾乞憐的狗子一般,手掌摸到他的後腦,心道:『我也不要你粉身碎骨,只須在這裡輕輕砍上一刀。』」
看完這段文字,不曉得是不是很有感,吳之榮面對韋小寶時,非常類似華人面對強權的態度。長久以來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華人在批評台灣時,就喜歡拿中國做類比?部分台灣人為什麼喜歡作賤自己,樣樣歌頌祖國江山一片大好?
你覺得台灣人是井底之蛙,那是因為中國政府把台灣關在井裡,我們不能參加任何以國家為名的國際組織、不能與其他國家建交,台灣人被迫沒機會參加國際活動。沒有能見度,誰會想要關心國際新聞?不去責怪壓迫我們的人,反而責怪被壓迫的人,這是什麼狀況?
台灣製造業外移,你要不要去瞭解是誰在阻撓我們參與貿易協定?導致我們被徵收的關稅比其他國家高?我們的大使館,被趕出外國首都;我們的代表團,被迫降級;我們的世界衛生組織席次,被官方否定;我們的所有國際活動,通通被封殺。然後你會說,那是因為前任政府跟迫害我們的人和解,我們才有空間,現在的政府不跟迫害我們的人談判,真是活該死好?
你覺得中國經濟欣欣向榮,那是因為中國在1989年以後,把過去50年被壓抑的經濟活動力大量釋放,而實際富裕的區域也就是沿海或一線城市。中國有錢是應該的,民國初年以後的軍閥內戰、中日戰爭、國民黨的貪腐與共產黨的政策,讓中國窮了近百年。至於「陸客不來,苦瓜都滯銷了」這種話你也信,要不要相信我就是劉德華?
中國團體遊客減少來台灣觀光,當然會多少影響台灣的經濟發展,但是這樣的影響是不是不好?中國團體遊客來台,究竟是誰富裕?我們是不是應該讓旅客來源多元化?而中國用政治力干預人民出國的自由是對的嗎?有沒有人去檢討這些問題?
你覺得「中國在大數據,我們還在滷肉飯」「中國在一帶一路,我們還在一例一休」。這種標題就是意圖描述中國政府在搞經濟、台灣政府在小確幸。然而你願意讓你的生活習慣暴露在不知名的人手上,作為別人統計的標的?如果政府要開闢高速鐵路,你可以讓政府徵收你的土地、沒收你的財產,不管你是否願意?不需要做環境影響評估,即使死魚在河裡、黃沙滿天飛,只要有高鐵可以坐就好?
重要的是,你以為你有錢了,但你卻只能靠政府才有錢,離開政府的保護與照顧,你什麼都不是;哪天政府對你倦了、累了、疲了,你的財產就會蒸發殆盡。政府隨口恫嚇,你就得乖乖聽話,這是你要的「有錢人生活」嗎?
你覺得台灣的新聞很低俗,中國的央視很有國際觀,但是你忘記了中國的意外災害,傷亡永遠低於35人。上次的天津大爆炸案,到現在還不知道原因為何、死亡人數究竟多少、責任應該由誰來承擔?在台灣,你很敢要真相,但是在中國,他們不處理真相,他們處理要真相的人。
你覺得台灣太過自由,那是因為你不知道什麼叫做地獄。你用慣了手機,立刻就忘記排隊打公共電話是什麼回憶。你可以在網路上罵蔡英文得菜花,但是你不敢在微博上罵習近平是維尼,更不用說嘲笑他是習包子。劉曉波過世,蠟燭圖樣不能使用、網路上搜尋不到六四的資訊,翻牆是違法的行為,臉書、youtube不能用,然後你會說,這是中國式的民主、中國式的穩定。可笑的是,要是拍錯馬屁,微博就會被刪除,即便黃安,一樣如此。
你覺得民主一點用處也沒有,人權寵壞了台灣人,你得翻牆到台灣人的臉書,看台灣的民主,再用骯髒污穢的一字一句、正義凜然的民族正氣,貶低台灣人的民主。你口口聲聲愛中國,然後移民到新加坡與美國,子子孫孫誓做外國人,批評著台灣不該獨立,獨立就是數典忘祖,然後要求孩子與孫子,盡快學會ABC。
總之,你是一個愛中華民國,但是又支持一國兩制,來消滅中華民國的人。你是一個用盡言論自由,但是又嚮往言論管制的人。你是一個支持政府大刀闊斧發展建設,卻又要求自己財產要確保的人。你是一個認為民主沒用,卻又要求自己要有人身自由的人。你是一個最愛污辱蔡英文,卻又不敢在微博上對習近平說三道四的人。你是一個認同網路長城,維護中國穩定,卻又喜歡翻牆來台灣看臉書的人。你是一個熱愛祖國、希望祖國強大,卻又搶著移民美國、新加坡的人。
我不敢評論其他華人國家,但是台灣人確實正在嘗試著摸索出自己的民主。民主不能當飯吃,但是可以讓你這碗飯,即使是粗茶淡飯,也能安心的吃。你想當吳之榮?只怕韋小寶正在摸著你的後腦杓,想著如何砍下這一刀。
天津大爆炸原因 在 華人民主書院 New School for Democrac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綠色和平:中國化工行業監管不力駭人聽聞 今年已有199人喪生
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星期三(9月21日)表示,今年以來,中國的各種化工事故已造成近200人死亡;北京應對化工行業駭人聽聞的監管不力進行徹底檢視。
法新社報導說,在中國,安全生產法規常常被忽視,工業事故非常普遍。綠色和平組織在一份聲明中指出,在今年頭8個月,中國共發生232起化學事故,造成199人死亡、400人受傷。中國的化學工業是全世界最大的,但其監管不力嚴重,駭人聽聞。慘劇幾乎天天發生。事故原因首先是化學品洩漏,佔43%;緊隨其後的是化學品引起的火災和爆炸。
去年中國天津發生大爆炸,至今剛過一年。爆炸造成至少165人喪生。綠色和平組織說,中國33000處化工設施中的絕大部分都位於人口密集的東部;中國必須徹底改革其化學品管理政策,以確保健康和環境安全。
(新聞由自由亞洲提供)
天津大爆炸原因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關鍵77秒】印尼客機墜毀54人恐罹難
印尼客機墜毀 54人恐罹難
8月16號印尼一架特里加納航空公司(Trigana Air)客機,在東部的巴布亞地區失去聯絡,飛機上共有54人。印尼交通部官員表示,有村民目擊飛機撞山墜毀,失事原因仍在調查中,而目前搜救機已經發現飛機殘骸。其實特里加納航空公司2007年就被列入歐盟的禁飛名單,1991年開業以來,已經發生過14件重大事故,過去一年裡更曾經發生兩起嚴重空難。
天津官方證實找到大量氰化鈉
中國天津倉庫8月12號發生大爆炸,官方16號舉行新聞發佈會,公布死亡人數增加到112人,並且證實已清查到700頓氰化鈉,這已經超過中國規定的最大暫存量10噸。官方表示,查獲的氰化納保存狀況良好,只有少量洩漏,可以有效地控制。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6號也前往視察,表示將會徹底調查,嚴格處分相關失職行為。
巴西全國示威要求彈劾總統
巴西民眾8月16號在全國發起大規模抗議活動,要求彈劾總統羅塞芙(Dilma Rousseff),他們指責政府貪腐案不斷,國家經濟陷入困難,認為總統需要為巴西嚴重的經濟衰退下台負責。遊行示威同一天在200多個城市舉行,是今年以來針對羅塞芙總統,第三次的大型示威活動。
關鍵評論影音粉絲團開團囉!更多優質影音好內容,趕快按讚加入: https://goo.gl/yK9IGc
天津大爆炸原因 在 天津爆炸事故為何破壞力如此巨大? - 天下雜誌 的相關結果
天津 這次威力巨大的爆炸,既有沖天的火光,也引發了地震甚至是蘑菇雲,不過都不是主要的危害—畢竟燃燒範圍有限,震級也才2點多,蘑菇雲則只是反映了爆炸 ... ... <看更多>
天津大爆炸原因 在 被遺忘的報導:天津大爆炸,後來呢? - 轉角國際 的相關結果
天津 的這場爆炸事件共造成173人遇難,798人受傷。天津濱海新區超過1萬5千戶受損,商業損失也超過人民幣700億元。但然後呢?「我若回不來, ... ... <看更多>
天津大爆炸原因 在 天津大爆炸真相探秘(完整版) | 天津爆炸| 張高麗| 氰化鈉 的相關結果
(大紀元記者郭惠報導)8月12日的天津爆炸事件原因撲朔迷離,但中共政治局常委張高麗是涉足其中的一關鍵人物。爆炸涉事企業瑞海國際,被指是由其親家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