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謎一般的黑洞之書包篇】+【好爸媽高效生氣法~贈書!】
尺寸就是中規中矩
夾層也就那兩三層
小口袋數來數去就幾個
美國小二生上學
書包裡不是書
是便當盒+點心盒+換洗衣物一套
能帶回家的不外乎就是課堂上的幾張作業紙
那究~~~~竟,為什麼
我能從這麼一個不起眼的
在地上拖來踢去的
拿來打來打去的書包裡面
挖出一堆小石頭
乾燥到跟洋芋片一樣脆的葉子
不明小紙屑
橡皮筋
一坨坨衛生紙
皺巴巴作業紙(連哪一天的都不知道)
襪子?(不是我家的)
餅乾包裝紙(當然還有餅乾屑)
還有手持小電扇!(甚麼時候塞進去的)
真是黑洞一般的謎阿......(遠目)
------------------------------------------------------------
【好爸媽的高效生氣法】
健康地表現怒氣,親子一起正向成長
화 잘 내는 좋은 엄마
一本讓你從憤怒和罪惡感中解脫出來的書
當父母能管理好脾氣,孩子就能幸福成長
★韓國書評網YES 24讀者9.8分好評★
「會打罵孩子不是我的錯,都是他們講不聽!」
「為什麼不按照我的方式去做?是皮在癢嗎?!」
「今天這麼累,孩子還來煩我,忍不住就罵人了。」
相信沒有父母喜歡對孩子發脾氣,但這些暴走卻經常發生,等到憤怒消退,往往又會自責是不是傷害了孩子。
【很多時候憤怒的源頭並不是孩子,而是自身童年未癒合的傷】
我們要先找出自身情緒的來源,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書中對此有深入淺出的說明,以及相應的解決方法。
◆ 永遠認為孩子「還不夠好」,並因此發怒的父母,可能有自我價值不足的情況
◆ 生氣理由和強度沒有一致性的父母,多半情緒調節能力不成熟
◆ 內心有不安全感的父母,常以愛之名行控制之實,只要孩子不順從就會暴走
【比起練習不生氣,更該練習好好生氣】
韓國教養專家張成旭教授本身也是雙寶媽,不否定「生氣」的價值和必要性,因此在書中提出如何高效生氣,讓爸媽既可以達成教養目的,又不會破壞親子間的情感:
◆ 不使用「你總是」、「每次都」、「你竟敢」等用詞傷害或貶低孩子
◆ 希望孩子改進,避免使用「激將法」,改用能拉近心靈的「三階段對話法」
◆ 「回聲對話法」能讓孩子覺得被同理,不僅親子衝突降溫,更能好好溝通
◆ 面對孩子無理取鬧,有時候「不做反應」會比「過度反應」來得有效
成為「好爸媽」之前,必須先當個「幸福的我」, 而成為「幸福的我」到底需要些什麼?哪些是妨礙幸福的事,以及如何安慰自己,本書都是必要的指南,不僅教養上能事半功倍,也能以身教為子女上寶貴的日常情緒處理課。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9505?sloc=main
#好爸媽的高效生氣法
#遠流
----------------------------------------------------------------
讀好書降血壓,走起!【贈】
1.公開分享本文
2. 底下留言 #好爸媽的高效生氣法 #我想要降血壓 #莎拉媽媽親子育兒
3. 8/16 抽出兩名幸運書友,限台澎金馬
好爸媽的高效生氣法 在 心理師游敦皓 x 我立志做個優雅的媽媽 x Hmm..我是說盡量啦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新書分享🌟 #好爸媽的高效生氣法
前幾天,家裡收到了這本書
我家室友一看到書名,回想到自己的童年,突然打開話匣子的談起自己的小時候,關於家長生氣的方式和管教的模式,滔滔不絕的...欲罷不能的...我想至少有一小時吧💬
看到這個書名?
是否也會讓您不由自主的回想起自己的童年經驗呢?
如果能反思,那是再好不過的👍🏻
這學期我在台北市幾所國高中的輔導室裡兼任諮商輔導的工作,除了與孩子們談話,更多的是和家長們的諮商工作,我們談著談著,常常談到了夫妻關係與身為家長的他們的兒時經驗。
其實,這是必然的!
因為我們如何待我們的孩子,和我們是如何被對待,實在是太有關係了‼️
書裡頭說:
#很多時候憤怒的源頭並不是孩子
#而是自身童年未癒合的傷
他舉了非常多簡短的案例,淺顯易懂
或許和我們生氣的方式有些類似,也或許會讓我們想到自己的父母,進而去理解自己童年的辛苦。
透過閱讀這些案例,可能有機會去覺察並接納自己的生氣,並盡量的去理解自己的生氣其來有自,並且可能會對孩子造成哪些負面的影響。
後半段則是給了很多直接的建議與 #心理練習,幫助閱讀者可以嘗試透過自己的力量,學習 #健康的表現出生氣的情緒 。
我在閱讀的時候
當然也是不斷的反思自己與孩子的互動
畢竟我立志要做個優雅的媽媽
期許自己在生氣的時候音量調高一格就好了
所以要怎麼好好的生氣
也是我一直在研究的問題🧐
尤其是在這個三歲貓狗嫌的時期😮💨
孩子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有不同的狀態
當父母的,也得跟著孩子不斷學習成長
如果您也願意的話
撥個時間看看書吧📖
我常常覺得⋯
「父母的願意是孩子所能擁有的最大資源」
這個願意絕對不是指花了多少錢,只給父母想給的東西
而是要去看見孩子的狀態與真正的需要
願意去傾聽、去理解
也許還需要願意去調整自己、去學習
如果我們「願意的話」🌷
#遠流出版社
- - - - - - - - - - - - -
各位爸媽
你們有沒有什麼好好生氣的好策略呢?
又或是每天睡前都想當一個溫柔的媽媽
隔天起床馬上宣告失敗呢😂
都歡迎跟我分享討論唷🤗
好爸媽的高效生氣法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沒有什麼特別的信仰,如果硬要說,那麼在教養中,我所信仰的原則是-絕對不會對孩子動手。
無論自己多麼的生氣,打,不該有任何的理由。
打,這件事情,勝之不武。
打,這件事情也正告訴孩子,我們沒有其他的方法了。
如果今天我打了,那麼這二十多年來,自己所信奉的心理學專業與理念將為之崩潰。
生氣責罵呢?說真的,我是不多,但偶爾為之。
好吧?人生,難免有氣。這真的是一句極好的託辭。
只是罵小孩這件事情,對我來說,看似生氣,但每回在罵了之後,卻對自己帶來濃濃的沮喪,和沉沉的低落。
我心裡總是想著,再怎麼樣,我都比家中的女兒,早出(產)道了三十五年。
再怎麼樣,我的人生社會歷練,再加上心理學的專業知能,應該可以有更好的因應方式才對。
在心理治療所的服務過程中,父母的全程陪伴、參與,是我一直以來所要求的。
因為孩子的社會、情緒、人際、學習、態度、自信等的改變,絕對不是單純心理師與孩子的關係。
有時,孩子本身的「問題」真的不大,但父母卻得持續的接受協助。
這時,常遇見父母有些尷尬,難為情地,且無奈地說,真正該看心理師的是自己。
好吧,我相信,先穩住大人的情緒,孩子情緒趨於穩定的機率,也將大幅提升。畢竟,父母與孩子的情緒連動,父母OK,孩子OK。
當然,為人父母還真的得善待自己,也不需要凡事將孩子的問題歸咎於自己。不合理的想法,往往容易扭曲彼此的關係。
善待自己,好好的了解自己,以穩定自己的情緒為優先,也讓自己以合理的想法來解釋周遭事物,在親子關係上,是一舉兩得。
許多父母總是想要好好解決孩子的生氣情緒,但面對自己,卻總是給自己許多的理由與藉口:「都是孩子愛生氣,愛發脾氣,才會令我生氣。」
我們總是以生氣的方式,來處理孩子的生氣,但仔細想想,直教人哭笑不得。這當中,以暴(爆)制暴(爆),還不見得能將孩子的生氣情緒壓下來。
我們不時地,提供生氣的示範與榜樣。
複製,貼上,原封不動地照抄父母的情緒行為反應,對孩子來說,可是最簡單,最安全、最迅速的方式。
甚至於,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帶來強烈副(負)作用、反效果,而得不償失,孩子變得更加容易生氣。
再次提醒自己,不論父母、孩子一定會有情緒,任何的情緒都有它存在的必要,這是我一直以來所接受的。
要生氣,那麼我們就好好的,將生氣發揮它最大的效益。
別再壓抑自己,自覺必須肩負偶像的包袱,必須扮演著好爸爸、好媽媽的角色。
我們可以忠實的呈現出自己的生氣情緒,在這情緒表達過程中,讓親子之間,彼此的更加了解自己。─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所長/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
《好爸媽的高效生氣法:健康地表現怒氣,親子一起正向成長》
(화 잘 내는 좋은 엄마)
作者: 張成旭
原文作者: 장성욱
譯者: 馮燕珠
出版社:遠流
購書連結: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9505?sloc=main
好爸媽的高效生氣法 在 #好爸媽的高效生氣法 - Explor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大聲咆哮的父母,可能塑造沒有安全感的孩子!】 . 爸媽該怎麼生氣? 才不 ... ... <看更多>
好爸媽的高效生氣法 在 閱讀人講重點《女孩與性》《星光體》《頂尖操盤手的10.5堂 ...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閱讀人講重點《女孩與性》《星光體》《頂尖操盤手的10.5堂投資思維課》《好爸媽的高效生氣法》《創造與漫想》《立下界限》《藝思錄》《心智化》讀書。 ... <看更多>
好爸媽的高效生氣法 在 有情緒並不可怕,七個戰略實踐高效生氣法 - 媽媽經 的推薦與評價
從小事開始累積吧,再瑣碎的小事也不要忘記經常做,無論是對你自己,還是對孩子們。 家庭教育 △好爸媽的高效生氣法:健康地表現怒氣,親子一起正向成長.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