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 彰化電商大募集 彰化與東森購物攜手合作 推出電商通路說明會
今年受到疫情影響,電商逆勢成長、商機大爆發;進入後疫情時代,電商將不再僅是商業策略的其中一環,而是真正成為商業基礎。彰化縣長王惠美縣府團隊為了推廣在地優質產品、擴大商機,積極鼓勵及輔導彰化縣更多的在地優質產品數位轉型,結合了工策會,與東森購物攜手合作,在彰化演藝廳舉辦「彰化隊前進電商大募集」招商說明會,與東森得易購電子商務事業部執行長楊俊元、以及彰化縣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總幹事張啟楷等人,說明「彰化東森購物專區」商機大爆發,希望城市Let’s購。王縣長說,這次特別商請東森購物行銷,本次共有260餘家廠商、400餘名業者共同參與,希望透過這次的說明招商,後續還有一連串的行銷活動,輔導彰化優質的中小企業能運用電商好好於網購平臺銷售,除了實體店面傳統的接單以外,期望能夠運用網路的傳播,將彰化優質的產品行銷走出去。
王縣長說,感謝東森楊執行長團隊的用心,輔導大家如何上架、宣傳行銷等,上架的費用由彰化縣政府出資,透過電商平臺行銷產品,細節部分將由專業團隊為大家說明,如果有更好的建議,也歡迎隨時提供給縣府,如何讓彰化更好更進步,也是縣府努力的目標。
王縣長說,彰化縣好山好水,一半的農業,一半為工商業非常發達,彰化縣是中小企業蓬勃發展的地方,過去,都是讓廠商業者單打獨鬥,現在,農業的部分有「彰化優鮮」品牌,只要符合3章1Q的認證,都可以申請加入彰化優鮮品牌,有彰化優鮮統一替大家行銷,目前彰化優鮮的品牌於網路店商平臺「小三美日」、「郵局i郵購」都有販售,另外,在工商業的部分,中小企業有很多優質產品,要如何集合起來行銷,就藉由這次說明招商讓彰化好的產品推廣出去。
東森購物電子商務事業部執行長楊俊元表示,很高興與彰化縣政府合作「彰化東森購物專區」活動,我們會加碼回饋東森幣,截至目前為止東森幣已發行逾百億的東森幣,只要持有東森幣的東森購物會員都可以來消費彰化縣優質的產品都可以做折抵,除了加碼東森幣,也會舉辦抽獎活動,將彰化優良產品推廣至臺灣。
彰化縣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總幹事張啟楷表示,今年因為武漢肺炎疫情衝擊很大,王縣長非常關心企業界,王惠美縣長結合縣府、彰化縣工策會、東森購物平臺等,目前已有260餘家廠商、400餘名業者共同參與,由東森企業舉辦招商說明會,彰化場參加廠商及人數截至目前為止是全臺各縣市參與人數最多的,顯然王縣長一呼百應,許多廠商業者都積極響應,彰化生產好的農產品及工商產品要行銷出去,以達三贏的局面。
王縣長表示,彰化縣農工產品多元豐富,這次與東森購物合作,目的就是為了讓彰化在地優質商家,在進入後疫情時代時,能夠與時俱進,做足準備,並順利接軌市場趨勢;今天的說明會吸引縣內食、衣、住、行、育、樂超過260家以上廠商報名,現場多達3、400人參加,更代表廠商對電子商務需求的殷切,廠商投入電商通路,不僅能提升知名度,行銷自家的產品,也增加銷售通路,並期待在地優質產品藉由東森購物其下的電商等平台向全國市場銷售,振興彰化經濟動能,活絡商機,提高彰化縣整體經濟效益。
王縣長表示,縣府全力總動員,結合府內辦理重點活動搭配雙11、聖誕、新年等節慶,推出5個月不同主題密集行銷宣傳活動,說明會除邀請本縣26鄉鎮農會、觀光工廠、歷年來十大伴手禮及本府中小企業輔導計畫業者,並透過工策會、工業會、商業會及縣內各產業公協會招募100個以上彰化精品,組成彰化電商隊。工策會張啟楷總幹事竭誠歡迎縣內廠商作伙加入彰化隊共創商機。
東森購物電子商務事業部執行長楊俊元表示,很高興參與「彰化東森購物專區」活動,東森購物旗下擁有完整通路,包含:ETMall東森購物網、東森電視購物等10幾個平台,台灣會員總數超過900萬。這次與彰化縣政府合作的「彰化隊前進電商大募集」,商家在東森購物ETMall「彰化東森購物專區」,可享有:一、「免費宣傳行銷」;二、「專人輔導商家上架」;三、「免上架費」;四、「加碼東森幣」,搭配東森購物網的活動,還有多項好康專屬優惠活動,接下來的「大餐」非常豐富,獎不完。
王縣長表示,期待在後疫情時代,打響本縣優質產品知名度及形象提升,創造彰化、廠商、消費者三贏的佳績。
記者珊雯
如何申請農業用電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當綠能遇上濕地:衝突中協商,「環社檢核」的倡議哲學(09/29/2020 聯合報、當代思潮)
文:吳宗蓉,動物當代思潮特約記者。
本文改寫自「台灣動保青年論壇——2020動保政策分析及倡議策略營」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李翰林之「政策分析的社會倡議應用」講座。
近年來光電衝突愈來愈浮上檯面,雖然光電是國家發展綠色能源的重要政策,但各開發案卻屢屢遭受民間批評破壞生態與影響農漁業生存。生態保護與綠能政策都追求永續發展,理應同一陣線,為何卻持續產生衝突?而在綠色衝突下,台灣又為何非得繼續推動能源轉型?
再生能源背負期待
台灣目前的發電來源中,以佔比約81%的火力發電為主,其次是佔比近12%的核能發電[1]。然而火力發電造成空氣汙染,國際早有共識減碳,我國也訂下2030年台灣溫室氣體減量50%的目標[2];而老舊核電廠2025年全部屆齡除役,核四是否運轉也尚在未定之天[3]。在用電需求與火力核能都須退場的雙重壓力下,再生能源背負著社會各界的期待。
此外,台灣目前主要的能源燃料,包含石油、煤、天然氣、鈾等,都依賴國外進口,國內自產能源比例僅2%,這個潛在隱憂也迫使台灣須積極發展自有再生能源[4]。蔡英文總統執政後,訂下2025年再生能源自6%增至20%的目標[5],其中風力發電目標可望順利完成,屋頂型光電也提前達標,唯獨地面型光電屢遭抗爭阻力[6]。
光電與生態兩難的解方——布袋鹽田案例
地面型光電發展以來,引發許多民間反對的聲浪,例如抗議光電衝擊生態環境、造成農漁地租金高漲、影響居民生計、造成環境汙染等,其中嘉義布袋廢鹽田的開發計畫,正是光電與生態衝突的著名案例。
2018年經濟部能源局規劃在布袋鹽場施作374公頃的光電示範區,該地點雖然不是禁止或限制開發區域,但卻包含國際鳥盟指定的「重要野鳥棲地」,鳥類生態豐富性更勝國家重要濕地,因此引發環團與鳥類保育團體的反彈。
在抗爭與協商的過程中,政府、保育團體、地方居民、業者一起參與討論,最後依據長期記錄的科學佐證資料,排除了國家級重要濕地、生態敏感區域、野鳥熱區,將開發面積由原本的374公頃縮減至102公頃[7]。業者更承諾,在102公頃的面積中只開發70%,另外30%將保留作生態保育區,提供水鳥利用及作為生態棲地復育濕地,並在前20年的營運期間持續進行生態調查,定期監測與揭露資訊。
在中央與地方政府協力下,當地人士與民間團體也共組「布袋鹽田濕地保育工作平台」,並與國產署簽下合約,認養91公頃的布袋鹽田濕地,進行保育工作。能源局則承諾提撥五年的保育經費,投注於棲地維護,以補償光電發展造成的棲地減損,降低對生態的衝擊。
深入參與布袋案例的綠色公民基金會主任李翰林博士認為,「布袋模式」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也帶來重要啟示:光電開發必須在選址階段就考量生態因素,並納入在地居民與民間團體的智慧與經驗。但如何讓布袋模式能擴大適用於其他案場?關鍵是必須透過法制化,建構出可操作的環境生態檢核與社會參與機制。
解開爭議的新嘗試——環社檢核機制
李翰林分析,光電衝突有兩個主因,一是缺乏選址機制,政府只規範法定保護區不可設置,其他地點卻缺乏評判標準,業者靠叢林法則自行競爭發展,只要簽到土地就可開發。第二個原因則是光電設置地點若非國家重要濕地,就不需要經過環境評估程序。然而資訊公開、區位選擇、民眾參與等制度都架構在環境評估上,如未進行環評,也就避開了這些重要過程,自然容易引發後續執行時的對立抗爭。
為解決光電開發與生態保育間不斷發生的衝突,地球公民基金會從布袋案例中吸取經驗,並參考國內相關機制及既有研究後,結合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中華鳥會等13個環境與生態保育團體,共同倡議推動「環境與社會檢核」機制,在今年2月提出「環境與社會檢核之委員會及程序、審查要件」及「環境與社會檢核草案」,供政府參考。
在民間團體的倡議推動下,今年7月「環境與社會檢核」機制已有重大進展,包括經濟部能源局公告「漁電共生推動策略」,納入環社檢核機制;農委會修改「養殖漁業經營結合綠能設施專案計畫審查作業要點」,使環社檢核成為審查先行程序;經濟部也在7月13日的太陽光電公聽會上宣示,今年至少會挑選一到兩個南部縣市的漁電共生專區,開始示範執行環社檢核機制[8]。
「環境與社會檢核」機制中,主要包括「民眾參與和資訊公開」、「環境衝擊檢核」、「社會影響檢核」三大面向。業者在申請開發前,必須依據環社檢核的要求,先檢視案場的物種與棲地情形、對周邊可能造成的潛在生態衝擊,以及對地方產業結構、工作權益、鄰近文化景觀的影響等,並納入民眾參與的過程[9]。藉此檢核過程可篩選出適當的設置地點,減少對環境的衝擊,也符合社區居民的期待。
環社檢核雖然不是真正的環評,但可幫助業者在進行開發前,先以類似快篩的方式避開爭議區位,並透過前端的評估及討論,讓各個立場不同的利害關係人,在科學資訊基礎上進行對話,便可避免業者在投入成本執行後,才發生民間抗爭的極端對立處境。
不只是反對——抗爭與建設並行的倡議哲學
「建設比反對難!我以前常覺得倡議團體反對很簡單,但這幾年真的要去創造一個制度,才知道真的很麻煩!」
李翰林分享這幾年參與倡議環社檢核機制的心得。他認為「倡議」不只是反對行動,更重要的是如何促成衝突的各方協商合作,以及提出具體可行的解決方式。過程中除了凝聚立場相近的民間團體間的共識及共同行動外,更必須與角色對立的利害關係人溝通,設想對方的資源與目的,才有辦法思索應對策略,找出對方也能接受的方案。
以公部門為例,李翰林指出,各機關由於權責劃分細瑣,加上業務量沉重,因此在政策研究方面的反應速度較慢。如果倡議團體能先自己做足功課,深入研究核心議題和實務運作的困難點,並提出具體可行的政策方案給公部門參考,那麼機關就愈容易採用,未來出爐的政策也就會和倡議團體所提出的制度愈像。
環社檢核機制今年即將上路,李翰林提醒,環社檢核就像是健康檢查,健檢發現可能的問題後,仍需由政府、企業、社會共同討論應採取的醫療行為。「環社檢核實施後也可能發現新的問題,只能在下一個場域再繼續解決了!」
環社檢核能否成功,尚待執行試驗及後續的檢討修改;而確定的是,未來必然還會發生新的困難。如何在嘗試與衝突的過程中持續溝通協商,找到出路,才是倡議行動的最終目標,也才能讓台灣的能源轉型政策繼續前行。
附註:
[1] - 根據經濟部能源局2019年統計年報,2019年台灣發電結構中,主要發電來源為火力發電佔比81.47%(燃煤46.13%、燃油2.08%、燃氣33.26%),其次為核能發電佔11.79%、再生能源佔5.56%、抽蓄水力1.17%。
[2] - 2019年聯合國氣候行動峰會中,66國領袖承諾在2050年前達成碳中和(二氧化碳淨零排放,即碳的釋放量與吸收回地球量達到平衡)。台灣方面,依照我國經濟及人口現況預估,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將達4.28億公噸,而溫室氣體減量「國家自定預期貢獻」(Intended 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 INDC)目標則設定為減半至2.14億公噸,也就是必須減量50%。
[3] - 核能發電廠執照期限均為40年,核一廠已於2019年7月15日到期,目前正在除役過程中;核二廠及核三廠分別在2023年3月14日及2025年5月17日到期,因此2025年老舊核電廠將全部面臨屆齡除役的處境。核四目前處於封存狀態,未來是否要重啟使用,將於2021年8月28日舉辦公投(此案為2021年第17案全國性公民投票案)。
[4] - 根據經濟部能源局2019年統計年報——能源供需概況分析報告,若從2019台灣能源供給結構來看,台灣97.94%的能源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氣、鈾等化石燃料)均依賴國外進口,僅2.06%為台灣自產能源。
[5] - 2025年能源轉型目標為:燃煤減少19%(46降至27)、核能減少11%(12降至1)、燃氣增加17%(33增至50)、再生能源增加14%(6增至20)。其中再生能源的2025年設置目標為:風力發電達6.2GW(離岸風力5.5GW、陸域風力1.2GW),光電需達20GW(屋頂型3GW、地面型17GW)。由於屋頂型已於2019年提前達標,因此目標調整為屋頂型6GW、地面型14GW。
[6] - 為推動太陽光電,經濟部能源局於2016年9月公告之太陽光電2年推動計畫中,盤點鹽業用地、掩埋場及已受汙染土地、 嚴重地層下陷區域、水域空間等,2017年行政院公布太陽光電地面型用地盤點情形,共盤點25,124公頃可用土地。但實際執行裝設時,卻遭受地方及民間團體抗爭,造成地面型裝置量遠低於目標。
[7] - 傳統的布袋鹽場依管理需要分為十區。五到十區位在南布袋,六、七區已被納入國家重要濕地,五、八、九、十區雖非重要濕地,但卻是國際鳥盟(Bird Life International)指定的「重要野鳥棲地(IBA, Important Bird Area)」。經過民間、政府、業者間的衝突與協調後,最後選出八區80公頃及九區南側22公頃,合計102公頃,作為濕地光電示範區。
[8]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20年7月31日公告修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養殖漁業經營結合綠能設施專案計畫審查作業要點」,在附件可行性評估表中,將環境及社會檢核機制納入評估項目中。經濟部次長曾文生7月13日,也在立法院舉辦的太陽光電推動爭議檢討改善公聽會中,承諾今年一定會啟動試辦環社檢核機制。
[9] - 經濟部能源局今年7月1日公告之「漁電共生推動策略」中,將環社檢核機制納入業者申請前的必要程序,並具體規範環社檢核項目。凡設置規模達2MWp以上之太陽光電開發均須依環社檢核自評表辦理檢核,並由經濟部邀請地方政府共同參與成立環社檢核委員會,聚焦審查環社檢核結果及因應對策。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1870/4897692
♡
如何申請農業用電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種電「鄰避」 威脅池上無敵稻景
徐世勳/台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教授(台北市)
(圖:中央社)
鄉村發展常涉及地方產業的發展與城鄉風貌的轉變,何去何從,尤其是「鄰避」(NIMBY, Not-In-My-Back-Yard,不要在我家後院)設施所引發的衝突應如何妥善處理,鄉民的認同及在地行動常是居於關鍵的地位,不可忽視。
其實,「鄰避」設施的定義與時俱進,且因地而異。譬如說,很少人會認為電線桿是「鄰避」設施。但在十六年前,台東池上鄉一戶私宅向台電公司提出用電需求,申請沿著著名的「伯朗大道」設置電線桿,引來極大的爭議。由於社區居民對於完整無視覺障礙的稻田景觀有著高度認同與堅持,「伯朗大道」設置電線桿是個不折不扣的「鄰避」設施,終致台電公司撤銷此一合法的申請案。
在沒有類似聯合國「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或景觀立法的保護下,台東池上鄉五百公頃「無敵稻景」的永續經營其實相當辛苦。不過,池上鄉公所於二○○三年正式取得由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所核准的「池上米」標章,成為國內首宗的地理標章,也是亞洲首例。正如同台積電為台灣的「護國神山」,「池上米」品牌可謂是池上的「護鄉神主牌」。
首先,池上鄉公所成功整合碾米廠與稻農,建構一套嚴謹的「池上米」認證標章制度,嚴格執行產地、產量、品質、安全等四大保證,「良幣驅逐劣幣」,解決了嚴重的「池上米」仿冒問題。「池上米」價格扶搖直上,遠高於繳交公糧的保證價格。也由於在池上幾乎無人繳交公糧,大幅減少了農委會保價收購及倉儲的公帑支出。
其次,在現任張堯城鄉長啟動池上米文創新價值的政見下,透過特等米比賽、音樂米、福利米、平損補助等重要措施,大幅提高稻農收入,平均每年每公頃稻田收入由二十萬元提高至二十五萬至三十萬元間,遠高於西部平均每年每公頃八萬元的微薄收入。這或許是限制土地利用發展權,維護池上無敵稻景的另一種合理補償。
最近,池上鄉成為台東縣首例在建地上合法設置太陽能光電的場址,雖僅為一公頃的私有建地,但因種稻收入高,過去地主一直是做稻田使用。但物換星移,在經濟部以納稅人稅款補貼綠電的政策下,出租種電的收入竟高達每公頃四十萬元。據台東縣政府表示,一切申請均按「合法程序」,並已取得同意在案,但已引起當地居民的抗議,他們擔心光電板這個「鄰避」設施危害池上稻浪景觀。
其實在民主社會裡,種稻抑或是種電,表面上看似稻農的自由選擇,但在池上,這卻是種稻與種電的不公平競爭。前者靠的是池上鄉公所的自力更生,不靠上級政府的補貼,而後者靠的卻是納稅人的辛苦稅款,能源扭曲補貼政策對在地農業的霸凌。
池上米的經驗是國際所公認的農業與鄉村發展典範,值得我們珍惜。池上的無敵稻景更是池上鄉民,也是全民的記憶與共同經典。池上設置地面型光電板是個不折不扣的「鄰避」設施,台東縣政府應予以撤案,經濟部更應避免浪費寶貴公帑,停止對造成嚴重「鄰避」威脅廠商的補助。
如何申請農業用電 在 農業用地上的用電申請,電力公司不核准怎麼辦?(可解)... 的推薦與評價
現在雖因為為防止農地違規工廠,一般民眾有種花、種菜、果樹等實際農作,農委會也轉達各地方政府農業局協助民眾簡便審認核可,民眾即可據以向台電、台水 ... ... <看更多>
如何申請農業用電 在 農地申請水電(有申請過的大大歡迎分享喔)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他們可以用「花圃」、「菜圃」、「空地照明」、「堆放雜物」名義申請。 ->費用約4萬多元。(他們先畫圖、圍空地、種一支自備電悍、台電再種一 ... ... <看更多>
如何申請農業用電 在 【睦立群QA小教室】農地要如何申請水電| 農業用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睦立群QA小教室】農地要 如何申請 水電| 農業用 水電流程#大公開 | 全國首創Live直播線上帶看#現正熱映中「Muliqun QA EP.1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