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 正當冰 老闆是好麻吉,當初說要去北投展店真是嚇到我了! 不過說真的,#花蓮的淡季真的很淡,你看看過去一年歇業的店家有多少就知道了,現在連很多老闆都是在苦撐著... 像我好朋友的店最近也要收起來了QQ
#叫好不叫座,最近跟許多店家老闆談論到,常常客人覺得東西好吃滿意,Google 評價也是近五顆星,FB 粉絲也是破千破萬,但生意就是好不起來,加上成本人事租金這些扣一扣,能賺的還有多少呢?
「我... 只是想在花蓮生活呀!」
--
延伸閱讀:
正當冰味覺教育廚房 | 化工冰淇淋 PK 天然冰淇淋的親子課程
https://yoti.life/hualien-travel-301/
#既然盜用我的圖片那也只好分享了XD
開始動工裝潢了...
但壓力卻始終讓人喘不過氣...
.
來說說為什麼最後決定到外地展店的原因好了:)
.
前些時候我們就發現在花蓮經營,幾乎已經沒有甚麼未來,而且2019年可能要垮掉...
狀況大概是:經過人事精簡,我們一天的管銷大概仍需要5000。
管銷會大的原因,來自於我一個滿"詭異"的想法:
『商人能對自己國家做出的貢獻只有兩個,一是繳稅、二是提供工作機會』
.
所以我們從開店第一年起就誠實繳稅,營業額還沒到就主動去花蓮國稅局請教開發票的流程,還被國稅局承辦人勸說要不要穩一點再來XD
但跟小農買無毒農法的果物,卻是不可能拿到發票的。
所以在稅務上我們很吃虧,許多支出都無法認列。每年超過10%的淨利,最後都給了國家。
.
但沒關係,這是我自願的。
.
第二個原因是:雇傭合法。
在台北的朋友可能會覺得,薪資高於勞基法規定是基本中的基本。
但在2019年的花蓮,依舊不能算是"普遍現象"。遑論是"薪資&休假&提撥都合法的服務業"。
.
但我必須為東邊國度裡的老闆說句話:並非花蓮的老闆都是慣老闆,而在於花蓮的大環境使然。
.
連假的正當冰經常需要候位,有時候一天的營收可以超過一萬,扣掉人事管銷,還有占比最大的原物料,也還能留下三千左右的利潤,對我跟婕妮來說,已經很夠用了。
但連假過後,可能是接連幾個月,每個平日的營收不超過兩千。不管你連假賺得再多,都會在平日的虧損中吐得蕩然無存(這一段,我相信很多花蓮開店的朋友都會心有戚戚焉)。
.
你會問,難道本地人都不消費嗎?難道本地人都不支持正當冰嗎?
其實不是,我們本地的朋友也非常多,但曾有一位老冰友跟我說:「我真的很喜歡你們家的食物與你堅持的態度,但我最多一個禮拜來一次,因為冰淇淋不是生活必需品」
這道出了花蓮的狀況。花蓮沒有甚麼產業也沒有甚麼工作機會,大家都只能先滿足"必需",即便是我自已也一樣。
.
我認識許多住花蓮比較北邊的朋友,最後不是到水泥廠吸粉塵,就是到蘇花公路維修段吸粉塵。
比較南邊的朋友,大多務農,一年收入通常不超過20萬。
住在市區的朋友,開旅遊小巴、汽車或保險業務、自己開店,幾乎很高的比例,工作收入都是不穩定的。
能夠在大飯店當房務員、去紙漿廠輪班...在花蓮已經算是滿令人羨慕的工作了。
.
花蓮的許多商業發產的專案最後不了了之,沒有多創造出甚麼工作機會。
七期還是冷風颼颼;
花蓮港沒有成為一座吞吐量超大的商阜、她懷抱的向日廣場,如今成了鬼城般的存在。
曾經很香的太魯閣馬拉松,因為某種迷之原因越辦越小(還是沒在辦了?)
.
類似的例子,不剩枚舉。
.
吸食中國白粉留下的後遺症,讓非假日時走在街上的你,舉目蕭瑟。
.
花蓮的每一年,來來去去,總不停聽說幾十家店鋪開了又倒、倒了又開。
年輕人懷抱過夢想,然而又不斷被平日的冷清摔碎。
.
你一生其實不會想看超過10次的太魯閣峽谷與七星潭。花蓮,卻總以為靠著老天的贈禮,就能永恆安泰...
.
如果我問你花蓮最有名的產業是甚麼,除了合力破壞山頭的石材業與水泥業,你還能想到甚麼?
(偷偷透露一下,誰來晚餐我開的名單除了油品一哥充爺,還有水泥一哥東爺。我滿想當面問問他:你山頭的養魚事業現在經營的怎麼樣?齊導演晚上會去找你嗎?)
.
但沒有產業的花蓮,其實卻也是最得天獨厚的。
東部有最好的空氣與水質、從不曾遭重金屬汙染的土壤、最熱愛土地的小農、與最喜歡交朋友的原民。
.
花蓮本該可以結合養生、原民文化、農產、海洋...去塑造出最健康的農業縣、文化觀光縣形象。
祖靈祭祀的由來(原民信仰)、地基主的由來(客閩原的愛恨,也是族群融合的起點)、
乘風破浪的南島語族...這些都是超有亮點的文化素材...
.
但多年來,我卻甚麼都沒看見...
.
農民們也幾乎都是靠著自己,摸索著無毒農業的經營方式。
自然農法經常種下去甚麼都不管,然後就什麼都沒長XD
.
想不用農藥做個生物防治,當局沒有告訴你,為什麼我的田沒有灑農藥也孵不出草蛉(一種吃害蟲的益蟲)?
現在的部落依然在財團美麗的謊言下賤賣土地與尊嚴。每一年,依舊被徵招表演,販售他們對祖先的追思與敬意...然後耆老們對著有照片的白米&沙拉油感恩戴德。
.
依附著農業與文化而生存的正當冰,跌跌撞撞,也撞不出這濃墨色的保守與漠視。
.
.
所以,我們離開花蓮的故事,跟所有離開花蓮的遊子...一模一樣。
想著「實實在在做人、正正當當做冰」
.
卻發現當我實實在在,我付出的成本卻高於大部分商家而無法於價格上在本地市場競爭。
.
我試著正正當當,卻發現花蓮的無毒農業因為沒有規模,所以果物的價格永遠居高不下。
.
許多人聽到我要到北投開店的消息,都會告訴我:「別擔心,你會做起來的。北投人這麼多,而正當冰又是這麼特別。你的狀況會改善的。」
.
說實話,這些我知道,我真的早就知道。
.
但我依舊想專注的與花蓮一起呼吸:為了會因捕獸夾斷腿的貓咪、為了還不知道添加物危害的父母、為了生在淨土卻吃著毒食的孩子...一直在花蓮專心一致的堅持下去。
.
卻發現,我們過的日子是東奔西跑,四處貸款,晚上8點吃第一餐,穿著破損不捨得丟、創業穿到現在的衣服(婕妮的破內褲還是我看了軟掉逼著她去買)、
為了省洗衣錢(自助洗衣省時間)而一件穿好幾天、開著磨平了的輪胎穿梭蘇花公路、去外地演講不敢睡旅館兩個人窩車上、偷偷羨慕員工出國玩,我們五年來卻連三天的國旅都不曾有...
.
這樣的日子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這樣的日子沒有盡頭。
.
這一切,只是為了『實實在在做人、正正當當做冰』
只是為了簡簡單單的盡商人的本分:繳稅、提供工作機會。
.
這真的是一件弔詭到悲哀的事情。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次裝潢,我們一開始就遇上了難題。
.
為了30萬裝潢預算去辦的青創貸款,最後沒通過。
側面得知,是因為『存款始終沒有超出過20萬,資金水位五年來都偏低』,而無法核貸(是說有錢誰要貸款XD)
.
我們現在正試著貸另外一種政府補助的貸款,但就算通過,也要三個月後才能核發。
我們既不想輕易嘗試拿人錢的募資(我們親眼看過募了幾百萬卻做出很糟成果的品牌)、也不想去拖欠工班的錢。
.
其實落落長的發這一篇文,除了讓我抒發一下幾天來的壓力...
我只是想問:如果我先預售北投店的味覺教育,換句話說就是採報名先收費,大家會想買嗎?
.
我預計每天下午1-5點都是開課時間。
原本1.5小時的課程,會改成4小時。
用更緩慢易懂的速度重新設計,且開放孩子可以單獨參加(但需年滿6歲,我會另外聘請有育兒經驗的夥伴幫忙照看)。
.
課程會讓孩子實際操作,製作化工冰淇淋。讓孩子親眼看見"化學草莓冰從頭到尾都沒有草莓"、了解色素香精的危害與恐怖的製造過程。
.
同時讓孩子一起參與天然冰淇淋的製作,讓孩子能夠帶著自己作的冰淇淋回家。
我會去生一本小冊子,把重要的關鍵字與參考文獻放在上面,讓孩子帶回家給父母參考...
這樣一來即便父母忙碌,也能用最有效率的方式,了解如何為孩子選擇食物。
.
這樣的課程,因為人力大增,所以開幕後大概會訂在1200元上下。
而預先報名的,我想大概訂在800。
未來正式開幕後,因為空間限制,每天下午的味覺教育將只能提供15名小朋友上課。但有參與預先報名的家庭可以優先參加...
.
用這種方式解決我現在的燃眉之急(工班都是來幫忙的,真的不想拖欠他們錢),大家會覺得是能夠接受的嗎?會不會有甚麼問題?
.
我很猶豫,而且其實也很老派XD
預售&募資,這些事對我來說都不是一個商人應該做的。
我不認為把還沒有實體的東西先拿來販售,對消費者是有保障的一件事。
而其實我更不想承認的是:
原來在這個時代,安分守己做應該做的事,不昧著良心做生意,竟需要走到這步田地...
.
所以,不要再以為我做很久也很有名,應該褲袋滿滿。沒有,我只有褲底一包而已XD
.
我很坦率地說出正當冰實際的狀況,粉絲團都是自己人。我很想聽聽各位冰友們的意見,這是我想到沒有辦法的辦法了...
.
P.S.圖片是問都沒問就直接盜用花蓮知名部落客小薛拍的照片XD
(開玩笑的他我麻吉)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如何 看見 地基主」的推薦目錄:
- 關於如何 看見 地基主 在 Yoti 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如何 看見 地基主 在 萬華社區小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如何 看見 地基主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如何 看見 地基主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如何 看見 地基主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如何 看見 地基主 在 [經驗] 我的家神各種萌- 地基主篇- 看板marvel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如何 看見 地基主 在 看見地基主- 靈異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如何 看見 地基主 在 靈異公社| 我家地基主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如何 看見 地基主 在 清明節地基主不能亂拜,恐引可怕的後果? | 媽媽經| LINE TODAY 的評價
- 關於如何 看見 地基主 在 地基主樣子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如何 看見 地基主 在 地基主樣子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如何 看見 地基主 在 地基主長怎樣的推薦與評價,DCARD、媽媽經 - 民俗習俗知識家 的評價
- 關於如何 看見 地基主 在 地基主長怎樣的推薦與評價,DCARD、媽媽經 - 民俗習俗知識家 的評價
- 關於如何 看見 地基主 在 地基主算什麼? (第2頁)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如何 看見 地基主 在 如何正確祭拜地基主?超完整拜地基主禁忌、指南必讀! - 媽媽經 的評價
- 關於如何 看見 地基主 在 地基主怎麼拜便當2022-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如何 看見 地基主 在 地基主怎麼拜便當2022-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如何 看見 地基主 在 [經驗] 地基主討房租- 看板marvel 的評價
- 關於如何 看見 地基主 在 [經驗] 我的家神各種萌- 地基主篇| marvel 看板 - My PTT 的評價
- 關於如何 看見 地基主 在 [經驗] 我的家神各種萌- 地基主篇- marvel 的評價
如何 看見 地基主 在 萬華社區小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小學在萬華,總可以學習到很多。時間拉長了、地緣擴大了,學習到的面向從歷史風貌、社區營造、資源共享到在地安老、社會福利,越來越能夠全面看見生活,看見生活裡的空間和網絡,社會/社區裡各行各業公私部門如何串聯提供個人或家庭好的支援體系。
今天分享一個故事。小學地基主(其實就是樓下室友兼鄰居,因德高望重小學帶著愛尊稱之)獨居在萬華,近日身體不適需進廠維修,術前術後需要居家照顧的生活行動輔助人力。為此,小學透過培根市集社福友團立心基金會社工員協助,聯繫了龍山老人服務中心(負責雙園里範圍的社工員),獲得很清楚資訊:作為鄰居室友,小學可提供協助在於"選擇方案"的收集齊備,讓長輩(意識清楚)可以做選擇。以小學地基主的情形,需收集四種可能性:機構、外勞、自費居家服務、台籍看護,而四項分別有不同資訊來源可以詢問收集。
其中幾個重點摘要分享:
*"機構"的部分,台北市政府社會局網站有很方便資料庫可供查詢,跟小學粉絲共學:https://dosw.gov.taipei/
**"外勞"或"台籍看護"資訊可來自醫院護理站或社服室
***申請機構或外勞,需要有醫院的"體檢"或"鑑定"資料,可以結合進廠維修手術告知醫院進行
這個故事讓小學很感心。萬華好地方。資訊網絡緊密。重點是:人際網絡也緊密。讓個人在狀況中,仍有機會獲得較令人心定的社會支援力量。
#小學上課鐘 #小學讀街景 #培根市集 #立心基金會 #龍山老人服務中心
如何 看見 地基主 在 看見地基主- 靈異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地基主 不一定是小孩啊,除非正巧是小孩祂們也有高矮胖瘦就跟人一樣不要矮化地基主..... B26 ... ... <看更多>
如何 看見 地基主 在 靈異公社| 我家地基主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 在睡前問他,你有什麼事情可以跟我講,就在夢中看見我在拜地基主,他站在旁邊很高興的在看,從此之後就間間習慣他的存在,雖然有時候很故意 ... ... <看更多>
如何 看見 地基主 在 [經驗] 我的家神各種萌- 地基主篇- 看板marvel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我們家是住宅型店家,店內有供奉神壇,主神是關聖帝君。
在店門口旁賣小吃是我的職業,平日結束營業,收完攤時通常已經是凌晨了。
前陣子一如往常,我在深夜收攤進門後,便看見家神旁站了位我從沒見過的老人。
老者的身材不高,矮矮的大概才一百公分出頭,白頭髮白鬍子,拿了個小小拐杖。
只見祂衝著我笑了一笑,我才發現原來祂還缺了個門牙啊。
這樣的感覺才傳遞過來不久,我又感覺到了家神(帝君)的聲音:
家神:「地縛靈來找。」
我:「地縛靈?是地基主嗎?」我不解的反問。
老人:「正是老夫。」
我:「不知地基主專程來找小女子,為的是什麼事呢?」
老人:「小姑娘莫怪我這老頭唐突,此地有神尊坐鎮,在約束之下我不能造次,知道姑娘
你好溝通,逼不得已之下,才想直接請姑娘妳幫個忙呀。」
我:「幫忙?家父不是都有定時再拜地基主嗎?」
老人:「話是這樣說沒錯,可令尊拜的不太如法,那是不合禮數的,我這老頭收不到啊。
好在姑娘妳好溝通,才專程來找你幫忙準備準備,老夫要求不多,五大節日選三節,一個
雞腿便當附湯,三杯清酒,刈金一副即可。」
我心想,自己平常除了吃喝拉撒睡之外,什麼都不會,連土地公都很少再拜了。
突然要我接手祭拜地基主,這要我怎麼準備啊...
可是人家都特地來此請我幫忙了,想來對方應該也是真有困難。
我:「可是我沒拜過地基主,不知詳細步驟是如何?」
老人:「這好辦,小姑娘,老夫跟妳說,準備一張小凳子即可。妳也瞧見老夫這身高了,
若是桌子太高,這可就是擺明欺負我這老人家了。等令尊拜完結束後,妳再接著準備老夫
適才所講的那些,由外門朝室內拜,筷子和便當那些,都要記得拆開擺旁邊,呼請我來即
可,小姑娘可否記牢了?」
我:「老先生的話記住了。那請問家神,除此之外,我還有什麼要注意的嗎?」
家神:「明早擲杯請示。」(家神賜杯表示正式的授意,也較無爭議。)
老人又叮嚀了一次:「小姑娘可要記牢了,切莫與令尊一同拜法,要獨立分開才是。」
聽了家神與地基主的事情,這種不太現實的感覺,讓我懷疑自己是在做夢,看了看牆上的
日曆,原來今天確實是月尾,明天就是初一了,難道是要我初一準備?這好像是太趕了吧
?
睡了一覺之後,還是感覺不明究理,又不敢問老爸到底實情究竟如何。
畢竟這種事情於多數人而言,還是很難置信的,我也明瞭這點,我在日常生活間,總是很
少在家人朋友間提起這些事情,生活有許多鎖事要忙,這似夢非夢的感知,也沒讓我太放
在心上,不小心就忘了這事。
隔兩天之後,當時我遊戲打的正火熱,地基主又來了訊息:
「姑娘啊別玩啦,你又忘記老夫交代的事情了。」
我:「抱歉抱歉,我忘記這事了,我等會請示家神,在多賠您三杯清酒可好?」
老人:「無妨無妨,你就照著辦吧,老夫去也。」
老人:「啊!對了對了,老夫忘了提醒,那拜完的東西,姑娘可別吃啊!姑娘體質較特殊
,不適合吃的。」
我 :「不能吃?那倒掉多浪費啊?」
老人:「呵呵,此事讓令兄解決便好,老夫言盡於此,再會了小姑娘。」
說完後我趕緊上了香稟報,等了一會,家神回到神位便說:「問。」
「是否為關聖帝君在此?」 聖杯
「前幾日家神可有同地基主一起找我?」聖杯
「地基主所言之事可否為真?」三聖杯
「家父拜地基主時,地基主當真都沒收到嗎?」三聖杯
「那我準備一個便當,刈金,清酒,由外門朝內室拜,誠心呼請地基主用餐,這樣流程可
以嗎?」三聖杯
「米酒可以嗎?」蓋
「玉x清酒?」聖、笑杯
「高粱酒?」兩聖一笑
「那是要初一,十五都要拜嗎?」笑杯
「五大節都要拜?」笑杯
「五大選三節可否?」三聖杯
「我可以告知地基主的要求並請爸爸拜嗎?」蓋
「一定要我親自處理嗎?」三聖杯
「那爸爸拜完後,我再接著後面自己準備,自己拜嗎?」聖杯
「那我先從中秋節開始拜可以嗎?」三聖杯
好吧,既然擲杯結果都這樣了,這若不跟爸爸講一下,萬一安排上發生衝突就不好了。
我:「爸,前幾日家神帶地基主找我,說你拜的他都沒收到,要我親自接手這事。
阿你是怎麼拜的,你跟神明一起準備一起拜喔?」
爸:「沒有啊!就地基主的拜法這樣拜啊,怎麼可能沒收到?」
其實多少也猜到爸爸肯定不會相信我的話,
便打定主意,不再提這事,還是自己默默準備比較穩妥。
隔了半個月,遇到家中相熟的師姐,跑來家裡聊天,我對他們的事情沒有太大興趣,也就
沒注意聽聊天內容,便回房休息了。
睡醒後下樓,爸爸跟阿姨剛好在聊師姐今天來這邊提點的事情。
爸:「師姐說要用四方金,啊我們都用壽金拜,那是神明在用的,難怪地基主都收不到啦
。」
阿姨:「歐北供,以前就都這樣拜,也沒怎樣啊。」
爸:「可是擲杯結果都這樣了,師姐也說了,我不太懂這些事情,不然還是改用四方金好
了啦」
阿姨:「我覺得心意最重要啦,什麼金都瑪同款,那有什麼差。你們自己決定啦,不關我
的事,愛怎麼拜就怎麼拜啦。」
雖然聽到阿姨這樣說,心裡很想出聲反駁她。
就算沒有發生什麼事情,也不代表事情都是沒有什麼狀況。
但是我考慮了一下之後,最後還是決定不出聲,悶聲大發財。
不然因此額外生了點是非,這樣就不好了。
我們人常常都是這樣,很多事情如果不是自己親身體會到的,不能相信也是很正常的,就
算講出來反駁她了,也不能代表什麼
有這個體質實在不是什麼值得開心的事。
最苦的事情莫過於,很多靈會想請你幫忙,不勝其擾。
講了太多超出旁人理解的東西,又會很多人會覺得自己是神經病,慢慢就變得即使很多事
想要說,但想一想之後,便也算了。
最後補充個因為這次事情所學到小知識,上網google都可以查到的
為了方便大家我把重點截取下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金紙
金紙依照紙及紙上錫箔大小可分為不同等級,分類的標準不一,
一說五種(天金、壽金、刈金、中金、福金);
一說九種(除前五種外,加上頂極金、太極金、盆金、九金),
另一說為十二種(壽金細分為大花壽金及二花壽金,刈金分為大箔金及小箔金,
盆金分為尺六金及尺二金) 。
金紙是金銀紙類中最高貴的,一般用於祭拜神佛,而神佛又依其階級、
神格高低不同,使用不同等級的金紙。
頂極金、太極金、天金、中金使用於拜天公(玉皇大帝)及拜三界公(三官大帝);
九金、刈金使用於普通神明;壽金用於一般神明及土地公;
福金主為拜土地公專用;盆金則用於酬謝神明時使用
壽金分大花壽金、二花壽金兩種,其箔上篆有「壽」字朱印。
用於祭拜一般神祇,如媽祖、城隍、關帝……等,
是使用最為普遍的金紙。一帖約四十八枚。
刈金 (割金)
是最常用的紙錢,用於所有神明,
亦可燒給鬼魂,凡去世三年以上的死者即可用(去世未滿三年的死者,慣例只使用大銀、
小銀等銀類紙錢)。
任何煞神、神明、神兵神將、虎爺、五營神兵、冥府差人
(范謝將軍、牛馬將軍等、建築物的守護靈地基主,甚至是路畔山邊有應公皆可。
如果在路旁撒四方金,為祈求神兵下降,保佑平安之意,
也有人認為相當於「金白錢」,即買路錢之意。北臺灣常用,
中臺灣流行的是同型制的紙錢,但稱為「四方金」。
--
就這一次,我不想做一個歌頌者,
如果可以,你也可以為我寫首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2.155.170.18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arvel/M.1468437674.A.FAE.html
我不知道正常住宅是如何拜法,便照祂的話寫了@@
詳細格局的話是店內廳接煮飯的地方(我們那邊不能算廚房)還有個門,祂是稱外門在朝煮
飯那邊拜。
所以我覺得能幫人解決問題的人很厲害@@
祂的存在或要求,不是那種惡意作亂的意思。
較穩妥XD
我對民俗鬼神方面的事沒有接觸,很少拜拜
所以這是依老先生的要求幫祂準備的
拜拜方面我是覺得大家互相幫忙,有時間依古禮多拜多準備也可以,心意問題。
文章上打的只是最低要求,不用一定是如此
所以大家自己詢問各自的要求為何比較妥當
我不清楚是什麼意思@@
所以我都是直接稱呼為家神0.0
而神,什麼是神?你認為的神是什麼?
你心中的神是什麼?你見過嗎?你溝通過嗎?
所以你光一篇文章既斷定我的處境可能有點太果斷了
而我如何溝通,如何驗證,如何分辨這是很長一段故事。
這些事我驗證過許多大廟,驗證許多人事物,求了許多籤,所以不用擔心。
至於擲杯,的確。
這不能亂玩,神尊會生氣沒錯
所以我平常時候不上香,不稟報,不問事,不聊天,我也有自己的工作,
我不是整天在那鬼鬼神神的,大家都很忙的
所以這方面我不在解釋了,就當個故事輕鬆看看就好。
最後,通靈人是個很悲哀的存在,這並不值得嚮往,也並不會是件值得讓人開心的事,我
並沒有樂在其中,而是我的生活就是這樣,連我都無法解釋,也只能這樣自我解嘲,冩點
故事什麼的。
而世界上很多事避無可避,由不得你選擇,那就順緣而行吧...
。
只要不是在戶外往外拜,是在室內自己拜,區隔就不非常大。
如果仍不放心,可以依自己原本的拜法,
然後用硬幣詢問地基主是否接受與否,慢慢改正,往後在依地基主的意思去準備。
若有家神可以上香請示,並請家神代為轉達地基主的意思,然後擲杯詢問即可。
若有違規請告知,我在刪除內容@@
,確切原因我也不清楚@@
而且都是家人在拜,他們會解決食物問題,我就沒理會那麼多了
也沒辦法告知你如果我吃了會怎樣XD
不過這種東西還是見人見智,像拜神明的都是可以吃的。至於中元普渡有一科學說法是在
外擺拜有沙塵,比較不衛生,而且經過氣溫、溼氣的變化,比較容易變質。
靈學說法是好兄弟吃過的牲禮,東西本身的氣場會比較雜,俗稱穢氣。
而這兩邊說法確切為何已經不可考了,就是流傳而已
若是本身無顧忌,依不浪費食物為原則的話其實是沒什麼問題的。
不過記得小三時,因為自閉症只會跟非人的東西聊天,所以在家翻到一尊巴掌大用玉打造
的菩薩,我就像撿到寶,很開心的把祂撿來放在房間,每天跟祂說說話,聊一陣子不知是
哪條神經線去尬到,開始認為神像是個很恐怖的存在,就隨手把祂丟惹。
(現在想起自己以前只跟非人的東西聊天也實在夠媽佛了)
於是一直跟我媽靠妖菩薩要吃掉我,被扁一頓之後不敢講這種事。畢竟小孩子
心靈很脆弱,被欺負了不能講,講了又要被扁有夠沒天理..
也可能是從那次開始吧,越來越不敢去宮廟,也很怕神像,總覺得裡面是壞東西要吃掉我
,這種恐懼感深深烙印在心中無法抹滅
這一兩年對神、鬼的看法有比較好轉跟懂事,清楚自己是什麼情況後,才漸漸發覺我的人
生有夠莫名奇妙,希望我的人生可以不要在遇到鳥事了,心臟真的會爆QQ
沒感覺到變化性耶,該不會吃到有抗藥性惹www
※ 編輯: Murster (101.138.153.227), 07/15/2016 04:49:00
二來是確認真有其事
三來是慎重其事,有神明掛保證授旨我可以處理的意思
最重要的一點其實是我的生活實在也是很忙 ,我比較希望能不插手就不插手。畢竟有些
事也算是擾亂因果的, 若靈事都來找我幫忙, 我都沒經過允許就胡亂幫,那會苦到我
自己,而且我的現實生活也會影響到,所以我會先稟報上去,家神沒允杯,我才能安心的
拒絕對方,實為推卸責任(誤
另外聲明一下,問事,卡陰,冤親債主什麼那類的人事我不插手的,大家都很忙,自己的
功課要自己寫。
楚。嚴格說起來我也算是環保派不喜歡燒紙,所以能不拜就不拜,但如果對方需要我還是
會幫忙準備的。
每個人信仰不同,但是是否真有影響就見人見智了
如果擔心就拜地基主時,擲硬幣問一下就好
我寫這篇故事的宗旨,並不是說拜地基主就一定要照我這篇故事如此才是正確的。所以還
請大家依照自家原本拜法後在詢問自家地基主較為妥當。
畢竟每個家庭都不同,然而因緣際會不同,拜法自然也會有所不同,不過大致上還是相去
不遠的。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