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與幻覺>
我在住院醫師時,遇見一位病人。他家裡十分富裕,上面一個姐姐,下面一個妹妹,他是家裡的唯一獨生子。也因為是唯一的男孩,父母把他看的十分重要。
我遇見他的那天,他喝得酩酊大醉摔倒在山上,卻沒人發現,後來被巡山的警察發現送來了醫院,發現他右腳完全無力,起因他暈倒躺在地上的時間超過12小時,因為一直正躺著,以致坐骨神經被壓迫而損傷,導致腳無法動彈,即便他骨頭並沒有受傷,而送至急診時他腿都發紫,從來膝蓋以下,尤其是腿的後側,都是紫紫綠綠的。當時是由神經科醫師會診我至病房,轉至病房時他已清醒,只是說出來的話讓人摸不著頭緒,說有人要殺他、有人跟他搶食物,時不時跟空氣講話;經過神經傳導檢查,他坐骨神經病以及以下分支功能剩不到10%,恐一個永久性的傷害。而酒醒了之後的幻覺,並不是醉酒導致出現的,而他本身的思覺失調症,也俗稱精神分裂症導致幻覺。
思覺失調不僅導致他時常出現幻覺,還導致他一下子變得非常正常,一下子又有被害妄想症,好像他身邊的人都要害他。他正常的時候也會聯絡許多女性朋友,都是他口中所謂的「女朋友」,她們來醫院看望他,每次一過來就很大一群人,不止一兩位,不知在和他商議著什麼,並且經常來看望他。但是由於他有時候他會表現出不同的人格,有時具有很大的攻擊性,就像旁邊出現的不同聲音在他耳朵裡面,就好似一種引導,引導他自殘已起她們注意,總是拄著一個ㄇ字柺杖笑向她們迎來,而又各種哀哭表演讓她們留下,似乎在刷著什麼存在感……
當他有暴力傾向人格出現時,他會攻擊身邊的醫生或者護理人員,必須得把他放進禁閉室或束縛,有時白天正常但半夜時分,他會拄著柺杖慢慢爬去到其他病房,把其他病人的一隻腳綁在床欄,期待他們一下床就會摔倒。其他病人總是抱怨害怕他半夜起來再攻擊別人。護理師給他送食物後,他冷不提法地拿筷子去攻擊他人,無論人時地都讓人捉摸不透。
他說他在航空局上班,專門研究其他國家的衛星,以保護我們自己國家人民和其他國家的安全。
後來,我們安排了老師指導他進行復健,練習如何走路如何發力、如何正確使用柺杖走路。因他上週才把物理治療老師咬到肩膀流血,其他物理治療師仍邊堤防邊每天教他訓練右腳及核心,教導他如何自理,如何生活。在這期間,每個人說話都如此小心,避免刺激到他;小心翼翼地維護他的自尊,同時也是在保護我們自己。
從他父母口中我們知道他們家裡十分富裕,有一家已經上市了的公司,他本來是家裡唯一的繼承人,可是卻受到了父親的忽略,把他送至美國獨自生活的唸書,可是命運卻彷彿給他開了一個很大的玩笑,陪伴他最長時間的好朋友在大學的時候因為校園槍擊案中被射殺去世了,之後他便一蹶不振,整天喝酒去學校及公司鬧事,嚴重到無法完成他碩士學位,嚴重到被美國警察逮捕之後聯絡外交部送回臺灣。
到後來來到我們醫院的精神病房,很長一段時間後,所有暴力、幻覺以及攻擊傾向隨著藥物的控制越來越少。
那天他的爸爸媽媽來醫院接他出院,在這幾個月以來他的父母頭髮白了不少,我們極心疼他和他的父母,特別是他在美國的遭遇,或許他無法承受打擊,又或許他多麼希望他人的關愛,這一切使他父母操碎了心。真切的希望他們未來都能夠好好的,互相陪伴,互相照顧。
妄想症藥物治療 在 陳美濤 Tomato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嘅職業係:精神病院護士(上)
我必須承認,我只係一個平凡嘅女人。
中學畢業後,我轉咗幾份工,都覺得人工唔高,又冇乜前景。
呢個時候,親戚英姐介紹咗一份工畀我,佢喺一間精神病院度做護士,呢排精神病院請人。
我冇學過做護士,但親戚話,呢間精神病院根本唔需要真正嘅護士,只要勤力聽話,好好照顧病人就得。
我都明白,喺我哋呢個小城市,好多嘢都冇大城市咁講規矩。
見工嗰陣,對方都係問咗幾句,知道我係英姐介紹,就決定請我。
人工比我之前嘅工高幾倍,所以我都好滿意。
我覺得,我雖然冇咩專業知識,但呢份工始終係照顧人,我都算做緊一件好事。
工作內容好簡單,除咗照顧病人嘅起居飲食,就係配合醫生嘅指示,幫病人打針食藥。
打得最多嘅針,就係鎮靜劑。
精神病院嘅病人真係好癲,成日都大吵大鬧,話自己根本冇病,話要出去。
有啲病人仲會嘗試逃跑、故意搗亂,完全唔配合治療。
遇到呢啲情況,我哋會用索帶將病人綁喺床上,再嚴重啲嘅就要打鎮靜劑。
我聽講,打得太多鎮靜劑,對身體唔好。
所以未到好極端嘅情況,我儘量都唔會為病人打鎮靜劑。
但其他護士就唔係咁諗啦,佢哋為免麻煩,係唔係都打鎮靜劑。
我人微言輕,都冇咩辦法,唯有喺我可行嘅範圍內,對啲病人好啲啦。
直到有一次,有個叫阿嬋嘅中年女人,俾屋企人綁住,送入精神病院。
佢成身都係瘀青,重俾人用布塞住把口。
阿嬋嘅老公吳先生話,阿嬋患有精神病,成日會打人同掟嘢,仲有自殺傾向。
為咗制止阿嬋,佢哋不得不用暴力嘅手段。
吳生一次過交咗一年嘅醫藥費,交待我哋好好照顧阿嬋。
我一拎開阿嬋口中塞住嘅布,阿嬋就大叫:「我根本冇精神病,放我出去!」
個個病人都會講呢啲說話,我冇太在意。
阿嬋繼續大叫:「係我老公,佢想拋棄我,所以同所有人講我有精神病,我真係冇病㗎!」
唉,好多精神病人都有被迫害妄想症,呢種故事我聽得太多。
幾日後,我拎飯畀阿嬋嗰陣,阿嬋突然望住我:「妹妹仔,我知道你唔信我,但我真係冇病……」
阿嬋講咗一個好長嘅故事,佢話吳生本來係一個地盤包工頭,兩個人相濡以沫,一齊建立家庭。
後來吳生賺咗錢,又趁低吸納買咗幾層樓,慢慢就成為城中有名嘅富豪。
但男人有錢就變壞,吳生有咗錢之後,唔止包二奶,仲對阿嬋各種嫌棄,平時都好少返屋企。
阿嬋提出離婚,想分番屬於自己嘅財產。
吳生點會俾佢分錢,乾脆搵咗幾個大漢,綁起阿嬋,夾硬將佢送嚟精神病院。
阿嬋講嘢邏輯清晰,情緒都好冷靜,完全唔似一個精神病人。
呢個時候,醫生行入嚟同阿嬋講:「經過診斷後,我哋確定你有嚴重嘅思覺失調同狂躁症,要長期留院。我哋都會將呢個消息,通知你嘅屋企人。」
阿嬋即刻講:「醫生我真係冇精神病㗎,係我老公……」
阿嬋話音未落,醫生已經擺擺手同我講:「病人好唔冷靜,同佢打一支鎮靜劑。」
我幫手講:「醫生,阿嬋可能真係……」
我話未講完,醫生已經睥住我:「叫你打鎮靜劑啊,你聾㗎?」
喺醫生嚴肅嘅眼神下,我逼不得已,只好拎起鎮靜劑,幫阿嬋打咗一針。
阿嬋嘅目光悲哀而不甘,但佢抗拒唔到藥物嘅效力,佢漸漸瞓番落床。
下集:http://bit.ly/2N1bupE
Patreon訂閱即時睇下集,快人一步:https://www.patreon.com/tomato28
#短故 #短篇 #小說 #陳美濤 #廣東話 #粵語 #tomatochan #我嘅職業係精神病院護士 #我嘅職業係
妄想症藥物治療 在 Jasmin Fong 方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期心活誌心理劇場:<幻愛>]
疫下的電院重開,儼如在濕轆轆的梅雨天終於透出一線陽光。分隔開的觀眾難掩興奮,電影已發展超過百年,怎料到竟然有天會因能看一場戲而雀躍。
情愛妄想症:現實很醜陋,躲在幻覺中可以嗎?
情愛妄想是一種精神疾病,妄想出的情節完全是虛構並不存在,但個案卻對其深信不疑,但與其說《幻愛》是關於精神病的電影,我更覺得像愛情小品。每個人對愛情都有幻想,由懵懂青少年情竇初開幻想喜歡對象,到切實交往時慢慢修正自己的愛情信念和性愛劇本(sexual script)。電影一開始敘述受幻覺影響的中年婦人在街上脫衣,途人紛紛拍攝討論,男主角阿樂見狀立即上前解圍,遇上同樣熱心的年輕女子,凝望一眼卻印象深刻。這樣一個偶遇後,「欣欣」便開始進入阿樂的生命,正確來說,欣欣是男主角阿樂在幻覺中的愛戀對象,亦是他對戀愛幻想的理想化身:包容、接納、被保護、很白淨、很美,而且傾慕着男主角。「你一定有好多學生鍾意⋯」「佢哋係小學生嚟咋。」短短兩句說出阿樂被欣欣喜歡那種心如鹿撞的靦腆暗喜。
直到重遇那一個年輕女子,就在阿樂和其他思覺失調康復者進行小組活動的那個中心,她是葉嵐,一個臨床心理學的研究生,正在為自己關於情愛妄想的畢業論文尋找合適研究個案。亦步亦趨的接近,葉嵐輔導阿樂,漸漸轉化成借阿樂療癒自己深心深處的創傷。她不太會和男人相處,只會和男人上床換取自己想得到的。葉嵐是壞了的人嗎?也不是,她是那個不相信自己值得被愛的人,手腕上𠝹手的痕跡, 記載了她暫緩於心中的痛,是一道道自我懲罰的印記。走著媽媽的舊路,自己也看不起自己,「我以為自己同佢唔同⋯⋯我同過好多男人一齊」。葉嵐以為對阿樂坦白自己的過去會令阿樂離棄她,怎料他會痴痴的在屋外等,「我不介意的」。她感動發現,即使自己不愛自己,原來也有人來愛你。
可是輔導員(或正式的心理學家)和個案談情涉及雙重身份,是心理治療禁忌,而且是大忌。「守則是用來保護client」,守則是所有治療關係的基礎,因為不對等的關係不僅會影響治療,還很大機會會對個案造成深遠的傷害,同時更在損害了整個行業的專業道德。可是,談情越無理越淒美,讀書時有個joke,心理學系有一半都是clients。也就是說,研究心理的,很多都帶著自身經歷中的極大傷痛, 一面學習一面癒傷。可幸的是在學習和實習中,有督導監察,令我們反思自己的成長,先治療自己,再治療別人。
精神病人有戀愛的權利嗎?
這個問題問得可笑,想清楚,是可悲。大部份思覺失調患者在青少年或成年初期第一次發病,正值青春期,怎會對情愛沒有幻想?但社會標籤,長期的藥物治療、有時反覆的病情,都令這些重性精神病人的戀愛成為極奢侈。「自己知自己事,自己都照顧唔到自己,就唔好害人喇。」這是我在治療室真實聽過的對白。阿樂幻想的不只是欣欣,還有欣欣那一個酑酒的父親,那個阻止他們相愛突出世俗對精神病患戀愛的評語: 「咁多個唔揀要揀個痴線嘅,唔比你同佢一齊!」精神病只是病,不應被歧視。
阿樂幻想欣欣,是因為遇上葉嵐,葉嵐不怕精神病人、不會取笑,甚至會勇於保護,阿樂正是渴望有這樣的一個對象,原本這只是一個幻想,但葉嵐真實的出現了,引發整個故事,最後葉嵐以放棄了一直想當CP(臨床心理學家)的理想來換取要和阿樂一起,真正的愛情是相濡以沫,互不嫌棄。看似健全的,也有一些過去要疏理,要被療癒。
正視自己的傷痛,才有康復的盼望。
@幻愛Beyond the Dream
#幻愛
#電影正式上映啦
#輔導心理學家
#心理劇場
#專欄
#電影心理
#方婷
#行過買本支持吓
#心活誌
妄想症藥物治療 在 你了解思覺失調症嗎?認識才能及早治療把握黃金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思覺失調症』可能會出現幻聽、會有被害 妄想 ,讓患者緊張兮兮的。 ... 非 藥物治療 : 心理 治療 :改善病人的病識感,加強他對 治療 的順從性, 也可以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