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新聞
英法兩大博物館名畫失竊周年
.
羅浮宮蒙娜麗莎失竊百年 / 倫敦國家美術館首次遭竊60周年
.
你有到過英國倫敦國家美術館Room 45 看過這幅畫嗎?
1961年,英國倫敦國家美術館首次遭竊,知名西班牙畫家哥雅 #Goya 畫作 #威靈頓公爵 遭竊。
這樁哥雅名畫失竊造成非常大的風波,因為,這幅畫當初在8月2日首次公開展出,才19天之後,就馬上遭到偷竊,同時也是國家美術館首次遭竊。
失竊之前,這幅畫就受到很多關注,原本是英國里茲公爵提供給 #蘇富比 拍賣,美國紐約收藏家 Charles Wrightsman以140,000英鎊(現值大約3,139,281英鎊/1.2億台幣)標下這幅畫。
拍賣後馬上被英國政府出手干涉,制止這樁拍賣交易案,由Wolfson Foundation 出資100,000英鎊,加上英國政府特別撥款40,000英鎊,以等值價格把這幅畫買回來,並放到英國倫敦國家美術館收藏展示。
.
一直到四年後,這幅哥雅畫作才被歸還,以及Kempton Bunton出面承認是他所偷竊。他是利用英國倫敦國家美術館深夜時段,由於清潔而短暫關掉警報系統的漏洞,溜進窗戶把這幅畫偷走。
歸還畫作之後,Kempton Bunton要面對四項官司,最後由辯護律師以當事人從未想過要佔有畫作,不構成偷竊嫌疑,最終以"偷竊畫框罪"定罪而關幾個月結案。
這四年以來,大家都猜測是怎樣的厲害竊盜者可以成為第一位國家美術館失竊案,最後居然是一位退休司機,完全出乎意料之外
根據文獻,Kempton Bunton曾經發出一張贖金紙條,希望政府用140000英鎊作為贖金,成立一個基金會,專門照顧老人,為他們提供免費的電視牌照 (因為英國是要收取電視費)
他覺得自己收入很低,卻還要另外繳錢看電視,政府卻可以為了一幅畫,付出這麼多錢,但不願意花錢提供老人免費看電視。
.
這個世紀竊案,還被放入1962年的詹姆斯龐德電影情節,另外,2020年一部電影 The Duke 就是以這個案子所翻拍成為電影。
.
一百年前的蒙娜麗莎,並沒有像今年如此有名,大家爭先恐後想要欣賞。經過歷史上的這次失竊案,讓她的名聲大漲。
當年,1911年8月21日,趁著羅浮宮休館日,小偷在前一天先躲進羅浮宮,隔天把蒙娜麗莎畫作藏在衣服裡面,趁機夾帶出羅浮宮。
這件偷竊案,造成各大媒體報導,羅浮宮也因此休館一周,為了要找出小偷的蛛絲馬跡。
.
兩年後,義大利佛羅倫斯烏菲茲美術館館長收到一封信,告知有一件藝術品要轉交。
這位名為Vincenzo Peruggia的義大利人,就是羅浮宮蒙娜麗莎的微笑偷竊者,他其實是羅浮宮的一位工人,他在羅浮宮休館日躲進儲藏室,把畫作從牆上取下,抽出畫之後夾帶出館。
兩年後,風聲過後,他才出面把畫作拿出來。
他的偷竊動機是認為這幅畫是來自義大利,應該要歸還給義大利,他的愛國主義受到義大利人支持,最終只有意思意思關個幾個月就放出來。
蒙娜麗莎的微笑這幅畫也在 #烏菲茲美術館 展出一點點時間,就回到巴黎羅浮宮。
.
2021年8月21日這天,相繼剛好是歷史上英法兩大失竊案的100周年與60周年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無論男女老幼,人人都喜歡上YouTube看片。以為只有外國影片才可達幾百萬觀看次數?當然不是,一條六年前在西灣河合時小廚拍的影片,雖然畫質不高,連字幕也欠奉,卻成功憑着師傅炒飯的功架,吸納六百七十二萬觀看次數,二千多則留言,而Gordon Ramsay六年前教人煮名菜威靈頓牛柳的片段也只有四百六十萬...
「威靈頓電影」的推薦目錄:
- 關於威靈頓電影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威靈頓電影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威靈頓電影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威靈頓電影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威靈頓電影 在 Pomato 小薯茄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威靈頓電影 在 祖寧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威靈頓電影 在 [好雷] 威靈頓之線Linhas de Wellington (2012) - 精華區movie 的評價
- 關於威靈頓電影 在 威靈頓牛排梗- 電影板 的評價
- 關於威靈頓電影 在 威靈頓牛排電影的推薦與評價,DCARD、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威靈頓電影 在 威靈頓牛排電影的推薦與評價,DCARD、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威靈頓電影 在 逆向誘拐》電影場景導賞團後記〈二〉:威靈頓街(上 的評價
- 關於威靈頓電影 在 好先生威靈頓牛排第幾集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威靈頓電影 在 好先生威靈頓牛排第幾集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 ... 的評價
威靈頓電影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Secured!/Agent.L單飛拍廣告 】
香港真的變了。
以前邊會諗到,去中環老蘭夜蒲後,竟然係去食米線做宵夜?
以前邊會諗到,一個電視節目爆紅,竟然紅到連導演拍廣告?
這就是眼前的新香港了。
前身為翠華餐廳,位於中環威靈頓街15-19號香港工商大廈的舖位(即鏞記酒家對面),將於下周五(9/7)變身新為 譚仔三哥米線 (TJSG)的全新旗艦店,亦是同一品牌首次在中環「插旗」。據報道指,該舖位(地面和地庫)面積4,000呎,母公司「譚仔國際」以每月45萬港元租用上址。
雖然距離開店尚餘不足一星期,惟品牌早前已率先邀請因為ViuTV節目《ERROR自肥企画》而人氣急升 Agent.L 、亦即導演曹梓冲(Alfred)出動,來到仍然有裝修圍板遮檔的店門外拍攝硬照,扭轉以往拍廣告「乜都唔理就係要靚」的態度,這亦是Agent.L繼外賣品牌Deliveroo的《熱到除3》之後 (https://bit.ly/3qMPMVU) ,首次單飛拍廣告,聲勢上絕對拍得住「格仔導演」劉諾衡(Mike)。
一如既往,Agent.L來到店外,在攝影師的要求下,不斷Chok出「Secured!」的「有聲」甫士,完全做到荷李活電影或者美劇裏出現的夜店門外Bouncer那樣,超有型勁搞笑,是故硬照一出,一班「無制限」忠粉紛紛「硬撐」,在社交網絡瘋狂洗版,成功引起討論,假如開店後,店外擺放Agent.L的人型紙板,唔使問花姐都知,此處必成中環打卡新景點。
既然是旗艦店,又座落中環商業區核心,店面裝修當然不會跟公屋商場或普通街舖分店一樣。據品牌提供的資料指,中環新店是同集團首次採用國際版店舖設計,以「紅、黑」的品牌顏色作主調,再配以富有香港街頭氣息的的霓虹燈箱招牌,大大隻字顯示譚仔三哥和英文譯音「TJSG」八個字,黃底配黑字或紅字,十分顯眼。至於店外正門設有長方型玻璃窗,白天直接採光,夜晚則會亮起包圍窗邊的燈帶,凸顯立體感和空間感,更形成一個「Activity Showcase」,讓行人經過或者等候入座時,都會見到店內的情形。
【 ERROR ╳ 格仔導演系列報道 】
Rain P埃豬憑「自肥效應」破萬:
https://bit.ly/3gmQMeu
ERROR出道作《404》MV點擊破百萬大關:
https://bit.ly/3iALor1
「格仔導演」終於都開fb專頁!
https://bit.ly/2Squ6Sc
《ERROR自肥企画》最後一集最後一節想講甚麼?
https://bit.ly/3oXSTcv
《睡到三點》的創作理念:
https://bit.ly/3ynR2lw
《無制限OT編集団の行動綱領》MV點擊突破150萬:
https://bit.ly/3oDoNL3
「無限制OT編集団」的社會責任:
https://bit.ly/33XZ5Y9
「Mike導」承認兩年半前已構思「鳳凰不死鳥整蠱大計」:
https://bit.ly/3wixIo5
自肥可恥,但很感動:
https://bit.ly/2QiqUY4
「Mike導」IG暴升:
https://bit.ly/3eE91wd
「Mike導」親解《ERROR自肥企画》主題曲原因:
https://bit.ly/3xYwK22
《美女郊遊遊》第十集以山步行呼應亂世:
https://bit.ly/3wcjq8v
《花姐ERROR遊》的神奇魔法:
https://bit.ly/2QWOgTv
「格仔Mike」執導《我們很帥》MV兩萬蚊搞掂?
https://bit.ly/2QPvjCl
睇完開開心的《美女郊遊遊》:
https://bit.ly/2SNGb41
《美女郊遊遊》之陳欣妍係「保錡2.0」?
https://bit.ly/2RSrBb2
(03072021)
#游大東 #游大東影視筆記 #ERROR自肥企画 #格仔導演 #劉諾衡 #格仔MIKE #AGENTL 劉諾衡 Mike Lau 格仔mike導絕對應該有應援會 做乜膠睇電視 港人講電視
威靈頓電影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死很多次的他,以前曾經殺不死】
Sean Bean在荷里活影視裡死了無數次,但是年輕時的他,成名角色卻是槍林彈雨裡怎也死不去的軍人Richard Sharpe。
《Sharpe》系列英國電視電影,改編自戰爭歷史小說大師Bernard Cornwell的開山成名作,主角是個在19世紀初拿破崙戰爭裡跟隨威靈頓公爵長久征戰,從小兵立功一路破格晉升的優秀軍人。
剛剛一口氣看了頭兩集,製作當然比較低成本,但是卻有紮實的小說作基本,角色描寫和對白都很精彩。Sean Bean又tough又英偉,演技亦沒話說,而配角還有殿堂級的Brian Cox,演得超好看。
以現今眼光看,戰鬥場面當然很一般,當年也沒有電腦特效幫助營造大型戰爭場面,但其實內容佔了大量篇幅是講指揮用人之道、上下級關係、軍隊的官僚政治、戰場的殘酷與艱苦,還有軍人間的男子漢情誼,這些正是Cornwell小說最精彩好看之處,也絕不會過時,因為寫的是「人」。
#RichardSharpe #Sharpe #SeanBean #BernardCornwell
威靈頓電影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無論男女老幼,人人都喜歡上YouTube看片。以為只有外國影片才可達幾百萬觀看次數?當然不是,一條六年前在西灣河合時小廚拍的影片,雖然畫質不高,連字幕也欠奉,卻成功憑着師傅炒飯的功架,吸納六百七十二萬觀看次數,二千多則留言,而Gordon Ramsay六年前教人煮名菜威靈頓牛柳的片段也只有四百六十萬觀看次數,可見這條九分鐘長的短片有多受歡迎。
合時小廚
地址:西灣河筲箕灣道39號麗灣大廈地下
電話: 2569 0862
營業時間: 星期一至日11am-4pm,6pm-11pm
足本訪問: https://bit.ly/3u9tm2o
===================================
? 8折全年睇《蘋果》即慳$121!
現有日費訂戶亦可轉訂? http://bit.ly/2YwE3Ma ?
訂閱《飲食男女》YouTube: http://bit.ly/2Md5V2k
Facebook: http://bit.ly/2MJejcp
Instagram: http://bit.ly/2EA3qpR
推薦影片:
西灣河懷舊西餅經典$7件果占籃 仲有件$38巨型版!菲律賓椰絲+自製奶油+南非果占(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911uvrglLf4)
【西灣河創作中菜】$88牛油果咕嚕肉 社企為年輕人建平台學習技能:令小朋友在安全環境發掘才能(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GkjxzLZbMT4)
西灣河41年老字號冰室重開 Marvel電影《銀河守護隊》主角都曾取景 保留馬賽克牆 新增$52生炸雞髀煎蛋飯 (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x9xm0XFR-w)
【假如沒有天價租】「福食」三老 唔靠綜援靠自己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aUE2oQIDoV0)
【籽想旅行】直擊東南亞首個人妖騷後台 變性舞台一姐的日與夜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CBBq_D0-Lsg)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西灣河美食 #米芝蓮西灣河 #太極炒飯 #合時小廚
#飲食男女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飲食男女 打卡大街小巷搵食地圖
https://hk.adai.ly/e/gPF0DIjsB9
《蘋果》每日為你增值 立即訂閱
https://hk.adai.ly/e/kbo0wDsxB9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05uIJ3xzjLc/hqdefault.jpg)
威靈頓電影 在 Pomato 小薯茄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庖丁解童 ? #2】新手試整-法式龍蝦湯? 畀$430仲要食屎??|Pomato 小薯茄
繼威靈頓牛柳,阿J同童童繼續新手挑戰煮難野!今次《庖丁解童》要煮一道步驟多亦都貴價嘅菜式——法式龍蝦湯!
特別鳴謝 Wild Kitchen Partyroom 借出場地!
#庖丁解童 #法式龍蝦湯 #新手煮食
睇完記得Like,Share,同埋「訂閱」我地呀!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pomatohk
IG @pomatohk:
https://www.instagram.com/pomatohk
童童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Tungdesss
IG:tungtungdess
YouTube: @童童 tungtungdess
阿冰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SabrinaPingpingNG
IG:sabrinapingping_
YouTube: @阿冰阿冰
程人富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chingyanfu
IG:chingyanfu
YouTube: @程人富宇宙
阿J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JefferyKwanJJJJJ
IG:jefferykwan
YouTube: @關我阿J事
麗英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laiyingdesu
IG:laiyingdesu
YouTube: @麗英 LaiYing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wkimwixM_E/hqdefault.jpg)
威靈頓電影 在 祖寧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Dating In The Kitchen/我喜歡你:講述顧勝男身為紫荊酒店廚房裡的打雜小妹,在遇到挑嘴的路晉後,意外地吃到了顧勝男的菜,因而開啟了一場以食物對話的姻緣。
#我喜歡你 #趙露思 #林雨申
🔖各節看點
00:30 電視劇我喜歡你介紹
01:55 電影喜歡你介紹
02:17 電影與電視劇差別
02:56 程子謙是渣男?
03:17 情敵黎曼
04:03 威靈頓牛排弦外之音
05:44 我更喜歡電影的原因
06:52 電影如何塑造龜毛路晉
07:33 為什麼一個人不能吃兩個人做的菜
09:08 結語
📺本集為劇光燈系列
專講戲劇的單元,如果你和我一樣喜歡戲劇
那就不要猶豫按下訂閱了!開啟小鈴鐺不錯過任何戲劇新片吧!
✦記得訂閱我的頻道✦
✦祖寧 IG搜尋 / ning_twins0125
https://www.instagram.com/ning_twins0125
✦合作邀約請來信:zuning@capsuleinc.cc
🎵我使用來自Epidemic Sound的版稅免費音樂素材
www.epidemicsound.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34aRf45J1Z0/hqdefault.jpg)
威靈頓電影 在 威靈頓牛排梗- 電影板 的推薦與評價
請問大家,最近臉書上有很多那種電影剪輯或大陸幹片的影片,每當有人在底下文片名是什麼,一堆人都會回「威靈頓牛排」這到底是什麼梗? ... <看更多>
威靈頓電影 在 逆向誘拐》電影場景導賞團後記〈二〉:威靈頓街(上 的推薦與評價
《逆向誘拐》電影場景導賞團後記〈二〉:威靈頓街(上)... ... <看更多>
威靈頓電影 在 [好雷] 威靈頓之線Linhas de Wellington (2012) - 精華區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智利名導 Raúl Ruiz 對我來說一直是個模糊的童年印象,我還是先從《空中監獄》認識約翰馬可維奇後、慢慢發現馬可維奇也演很多藝術片、才透過這關係知道他的,看過的也就《追憶似水年華》和《情慾克林姆》兩部,然後他就從我的觀影地圖中消失了。這天看到一部我感興趣的葡法合作的歷史戰爭片《威靈頓之線》Linhas de Wellington,才赫然發現是他拍到一半的遺作、最後由他的剪接師兼導演遺孀 Valeria Sarmiento接棒完成了。這篇僅以歷史戰爭片角度討論此片,不多談導演風格,因為我對這對導演夫妻檔雖久仰大名但一點也不熟。
https://de.web.img3.acsta.net/medias/nmedia/18/92/55/13/20205801.jpg
此片的戰爭,是 19 世紀初拿破崙戰爭中「第六次反法同盟」的「半島戰爭」(1808-14) ,其中英葡聯軍對抗法軍的葡萄牙攻勢。半島戰爭緣起,是拿破崙「大陸封鎖」斷絕英國與歐陸貿易時,唯葡萄牙繼續對英貿易,因此拿破崙派兵攻打葡萄牙、中途還「假途滅西」併吞西班牙。本來西班牙自由派渴望拿破崙的共和解放,結果拿破崙讓他弟弟當西班牙國王而且還屠殺鎮壓,造成西班牙即使被佔仍以著名的「游擊戰」guerilla持續抵抗;而最後希望葡萄牙,則由英國名將 Arthur Wellesley 重新組織鬆散的葡軍、合併為精良的「英葡聯軍」,要在葡萄牙境內徹底擊退法軍。
這位 Arthur Wellesley 正是鼎鼎大名的「威靈頓公爵」,日後要令拿破崙「慘遭滑鐵盧」的,半島戰爭正是他揚名立萬的關鍵戰役,對抗的法軍元帥從朱諾 Junot到蘇特 Soult最後到馬西納 André Masséna。本片就談 1810/9/27擊退馬西納的關鍵戰役 Battle of Buçaco:此役雖大勝法軍、但英國仍戰略性撤退、要撤到籌建一年的「威靈頓防線」高丘長城碉堡後,以保住南邊的里斯本為目標;也搭配「焦土政策」號令北邊民眾全數撤離,把土地廢掉農產燒掉設施破壞掉、絕不留半點給法軍、吃定馬西納的龐大法軍運補困難必將退兵、就算防線被破咱英軍搭船走人就好。
因此這仗雖是勝仗、雖如計畫成功退敵,但這「全民大撤退」一路死了 40,000 多葡萄牙民眾、防線北邊的半個國家成為焦土陷入荒廢多年難恢復。可以說,這場仗是英國大哥指揮葡萄牙小弟、重整葡萄牙軍隊也重整葡萄牙國土、不惜都讓葡萄牙犧牲也要完成英法對抗的大業、對抗完不論勝敗英國都可拍拍屁股走人的 XD 這場戰爭的不公道,令本片只在片頭拍了一個鏡頭的戰場對抗、其餘全部拍「大撤退」中百姓多樣的悲慘與善惡、以及兩位葡軍男主角如何由單純好戰轉變為複雜體悟。當然操盤大撤退的威靈頓公爵,也由約翰馬可維奇畫龍點睛給了幾場精彩又爭議的演出。
https://de.web.img2.acsta.net/medias/nmedia/18/92/55/13/20205800.jpg
本片國際明星很多 Raúl Ruiz 合作過的老班底,除 John Malkovich 演威靈頓公爵外,有 Catherine Deneuve & Isabelle Huppert 演瑞士富商、Elsa Zylberstein演修女兼護士、Vincent Perez演戰爭畫師、Mathieu Amalric & Chiara Mastroianni 演兩個法軍將領,大家都只是來客串勾勒「外國勢力」的分佈圖像。此片真正關心的還是本土又低階的葡萄牙人們,那些本土明星面孔我就不認得了,唯一認得的是今年在 Netflix海島派對劇《白線》中帥到爆炸的 Nuno Ropes 。他和另一位葡萄牙帥男演中尉和中士搭檔,在片頭首戰分道揚鑣後,踏上不同的撤退旅程。
大撤退,其實就是把 2/3個國家給搬到南部去集中,光想像成功撤退後的難民安置都很頭大了,何況是在這人人步行只有少數馬車的撤退過程?本片拍的撤退過程僅 9/27-10/10 短短兩週、只算是大撤退歷史的一小段、但這兩週就已經充滿枯竭甚至血淚了。本片的攝影,常常用長鏡頭拍景觀,總是先拍傳統戰爭片與戰爭畫當中的英勇對戰後、鏡頭稍等一下或移動一點馬上就讓更廣大的難民們出來找屍體撿物資,或是拍一段紅衣英軍配綠衣葡軍雄赳赳氣昂昂的行軍後、鏡頭稍等一下馬上被漫山遍野的難民給佔據... 戰爭不只是軍人互殺、更是掏空整個國家人民的消耗戰!
這個大撤退,也必須成為一個移動小國家要有移動的百工,要有農家搬運農產品沿途供給、要有工匠隨時修理馬車器械以確保前行、要有教士與醫護隨時照護走不下去的人們身心、要有戲子與妓女排遣人們的苦悶與絕望、若沒有這些物質與精神的支撐大家都要路倒成為屍體了!但大統領威靈頓公爵的「畫畫戲」冷酷無情地對戰爭畫師下指導棋:「別畫戰爭悲慘與死亡、多點熱情華麗與動態!這是大勝利、不是大屠殺,多畫點英雄、少畫點屍體。」事實上這就是屠殺就是有好多屍體,只是大尺度戰爭運籌帷幄的領導者不是看不見、就是有意地選擇了消音。
https://fr.web.img4.acsta.net/medias/nmedia/18/90/31/65/20337761.jpg
電影以 9/27 Battle of Buçaco為開場、以漫長的大撤退多線故事為主體、以 10/10-13相繼抵達傳說中的「威靈頓之線」為情感總結的高潮、以 10/14法軍抵達看見壯觀防線終於退兵為結局。而多角多線的配置,大致由片頭攜手作戰但分隔兩地的中尉與中士為主軸:知書達禮的文藝中尉頭上中彈不想活了、中士卻堅持他留在醫院一定要醫好,他竟留到法軍佔領不留活口、只好站起來輾轉逃亡更硬起來加入游擊、要找到防線追上大軍;黑白分明好戰嗜血的中士,才剛勝一仗殺很多敵得意洋洋時,轉頭竟見陣亡英軍的英國遺孀需他安慰與照顧,他能從野獸變成暖男嗎?
可以說,本來一剛一柔的中士與中尉、各自要學習柔弱與剛強,於是展開了雖沈重艱困卻相對安穩的「隨軍撤退」、與自由多變卻相對危機重重的「後方游擊」兩線,雙線風情截然不同:
其中,中尉的「後方游擊」線還比較有一點準戰爭片的刺激感:他在 Coimbra的醫院醒來時法軍已到、斷腿長官叫他獨立逃生他還死不願、但長官知道法軍殘忍不留活口堅持要他站起來、他還真踏上五湖四海無奇不有的後方之旅!他先遇上堅守家園絕不撤退的葡萄牙老女爵、再遇上攀親帶故奉承法國的瑞士富商家、又遇上雖是雅各賓黨但為了祖國對抗法軍的友軍單兵、再遇上雖是敵人但為了性命逃出法軍的波蘭逃兵、然後還見識民間修道院游擊隊以聖母之名殲滅共和法軍!可以說這一線把半島戰爭的各種意識型態簡短呈現了,只是人人都有另一面小中尉總有一天會發現...
https://fr.web.img2.acsta.net/medias/nmedia/18/90/31/65/20245440.jpg
而比較脫離戰爭、比較豐富多樣、比較談情說愛、我也比較愛看的,還是 Nuno Ropes 擔綱的好戰中士這線,這裡除了各種人們的摩擦誤會衝突仇恨、以及胼手胝足互利共生外,還有中士本人如何從一個滿口殺光敵人的優秀士兵、慢慢學會關愛別人看見痛苦,進而回到他剛好位在「威靈頓防線」上的老家 Torres Vedras、赫然發現戰爭遠不止是前線廝殺而早已侵蝕了家園土地與人們。他從野獸轉暖男的第一課,是才在以男人口吻漫不在乎談一個英裔葡軍弟兄之死時、那陣亡弟兄的妻子竟追到軍營來問人要屍了!
葡語中士對人生地不熟的英語寡婦、雞同鴨講只能以水壺給她希望泉源,正如當天戰陣前線同袍身旁、自己也是給他水壺作為臨終解渴。「飢渴」成了本片撤退故事的受難意象、「水壺」則成同甘共苦的人性意象、接著延伸到大撤退眾生身上。首先在片頭大戰時英勇兇狠毫不留情、甚至以殺光法軍榮耀葡萄牙為己任的中士,他左支右絀不知該怎麼面對戰爭遺孀、更雞同鴨講不知怎麼撫慰其絕望憂鬱,於是笨手笨腳很可愛地「一天兩個單字」學英文:有一壺 Water、有一個 Bread、有一件Coat、有一隻 Chicken... 當寡婦漸漸找回人生希望時,能夠接受「有一枚 Ring 」嗎?
https://de.web.img3.acsta.net/medias/nmedia/18/90/31/65/20200345.jpg
這裡還上演很多卑微小民的衝突與和解、自私與仁慈、渴望與失望:有一個沒爸媽的乞丐小孩、每有戰事都跟大人一起扒屍、在撤退行伍中偷麵包求溫飽、總被大人們打來趕去、但大人們自己還不一樣一有死人就去扒屍撿資源;這裏有一個轉賣戰死者物資的大人,他面貌冷酷服膺生存法則、甚至失物主人到他面前也不二價,但面臨他打罵一整趟的乞丐孩子、也許他才是無主孩童自生自滅之餘唯一的希望;這裡有個花大錢用馬車載書櫃與書本的書商,人人都想珍貴馬車不運物資運這幹嘛,他卻每到一個扎營地就擺出完整的行動書店、大聲唸書卻總只有乞丐小孩似懂非懂地聽。
這裏還有被法軍強暴的民女、本要跳海卻被英軍解救,「解救」竟是換英軍再強暴一輪、受暴第二輪反而看開變復仇女神;還有隨軍撫慰男人的妓女,本被修道院醫護人員瞧不起,誰曉得最後竟成修道醫院亟需人力時的好幫手,甚至還被失魂落魄的絕望貴族認成了姑姑。這裏也有與妻子多年流離走散不知對方死活的痴情郎,到處拿出玉墜肖像逢人就問有沒見過我妻子;路人才沒認真答話只是看他癡心可憐他,怎奈妻子失散多年須找飯票早已改嫁別人;這「別人」也非可靠良人,只不過是錢財有限斤斤計較娶妻當門面,前夫既冒出來也別傷和氣,算你十兩銀子買老婆回去 XD
最有趣的,是這裏也有個富裕貴氣的英國商人女子,和中士主角守護的那位英國遺孀截然不同,她平時賺葡萄牙錢發大財、戰時看似與葡萄牙人熱情麻吉、不吝每天脫衣爬到葡萄牙男人床上,但她不怕戰爭自留後路可率性走人、甚至牆頭草看風向腳踏多條船,簡直「英國」對葡萄牙的化身!本片這位長袖善舞英國女郎,由葡萄牙演員 Victoria Guerra飾演,本應是苦悶撤退中青春亮麗的存在,看她那性解放超前時代的作為令人人都樂起來;但後來她快速消失彷彿利用完葡萄牙軍民就走人,而她的「利用」又指向何方?一幕她好奇訊問的「威靈頓防線」全圖令人寒毛豎起來!
https://aws.boxofficebuz.com/movies/images/lines-of-wellington_3995266.jpg
我本來以為這種無主角的多線敘事、多線角色發展少有交集大多彼此無關、多線演員都很小牌我也不認識、少數幾個大明星根本只是來插花、更別說真槍實彈只打一場的(偽?)戰爭片,應該看起來會很混亂無聊不知所云吧?我是不知道如果讓智利大師 Raúl Ruiz 親自導完全片會有什麼深度或魔力,只知負責完成全片的他遺孀 Valeria Samiento 畢竟是剪接出身,故事線雖多但絕不混亂、還算是容易跟上;每條支線雖然都是簡單的人際小故事,但人人各自有對攜手的體悟與對現實的頓悟;只是這些體悟與頓悟綜合在一起又想表達什麼呢?我想那也不是那麼難理解:
戰爭這回事,留在歷史上的是英雄戰鬥、是民族衝突、是意識型態、是疆界版圖,但實際上它是整個國家的天搖地動、是國土重劃、是萬民流離、是大地凋零、是劍拔弩張,即使本片大部分角色都沒接觸戰陣都已身受其害!要對抗戰爭的挑釁,關鍵還是看人們如何重新治理這塊「戰時國土」,是流浪國土還是縮減國土都一樣,資源有限生活困苦早已是前提,人們自己如果在此自掃門前雪功利世故踩人求存,那這場文明戰爭就輸了;相反地,唯有保持百工為備胼手胝足互利共生的「共同體」精神,才可能順利撤退避難、堅守社會不潰、以待來日恢復殘破的土地。
片末,威靈頓防線小城 Torres Vedras,中尉與中士雙主角終於重逢,文藝中尉勇敢取出了頭中的子彈完成了奮起、好戰中士學會了愛人圓滿了心靈;然而,最後一個令人遺憾的死亡,不在戰場而在家鄉、不在開戰日而在備戰時、死的不是撤退逃難的軍民、卻是安全後方的勞工小弟!因為連防線以南看似安全令人稱羨的這一半、都已全國動員數以萬計前來蓋長城!最後儘管威靈頓公爵的「威靈頓防線」與「焦土政策」大戰略大成功、兵不血刃令法軍撤退,但焦土已毀了北葡、防線更毀了南葡,這場「半島戰爭」留下的就只是本片威靈頓好大喜功的「戰爭繪畫」嗎?
https://de.web.img3.acsta.net/medias/nmedia/18/90/31/65/20200340.jpg
那絕不!中士與中尉犯著違背軍紀,也要讓那位築城喪命的勞工小弟埋骨城牆下,因為這位小弟正如千萬葡萄牙築城工,都已拋棄家園荒廢土地離鄉背井前來築城、等於失去了一切全部投注在這城牆磚石上,難道一場戰爭最該銘記的沒有他們嗎?難道一部戰爭電影最該致敬的沒有他們嗎?也許 19 世紀初的戰爭畫理所當然地忽視他們,但兩百年後 Raúl Ruiz & Valeria Sarmiento 的戰爭電影就以他們為主體。
一般戰爭片拍不拍這種撤退與後勤呢?當然也是有,譬如我們這幾年很愛的《敦克爾克大撤退》就是一種;但要說像這部《威靈頓之線》以戰爭中的全民為主體、明確指出「戰爭即全民」之日常毀滅的電影,我倒只想得起一部二戰北法片《隨心所欲的五月》呢。推薦版友看看,也希望熟 Raúl Ruiz & Valeria Sarmiento 的觀眾能分享一下關於作者視野與風格的見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r3QqsuiVl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9.45.3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602737210.A.84E.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