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世界的形成 | 知史百家
安煥然
翻開本地(馬來西亞)的中學課本,想從歷史中尋找「東南亞」的位置。有點意外,董總出版的獨中(馬來西亞華文獨立中學)初中一歷史課本竟是在介紹世界四大古文明之印度河文明裏才穿插了一小節「印度文明與東南亞的關係」,簡述馬來半島上的印度化古國(狼牙修、吉打),並說說東南亞著名深受印度文化影響的遺產(吳哥窟、婆羅浮屠佛塔),是為古代東南亞歷史的「登場」。
東南亞古國就只是「印度化」嗎?荷蘭學者梵勒(Jacob C. van Leur)就曾批判「印度化」(Indianized)國家的概念。他認為東南亞具有「印度色彩」,是基於本身有此需要,才引進印度宗教,並且使之融入當地的歷史條件。已有學者指出,東南亞對印度文化的吸收是具有選擇性的,他們從來就沒有全盤接受印度文化。例如印度的種姓制度就沒有被東南亞接受。而東南亞婦女人權及等級不明顯的文化特色,仍被保留下來。這是東南亞人的智慧。誠然,印度文化曾為東南亞的宗教、政治和社會組織提供一些文化元素,但這無損於東南亞「自主性歷史」的文化根基。
不是歷史書寫的對與錯,這裡涉及的是觀察視角問題。從G.D.E Hall到Anthony Reid,早已正視東南亞區域全體史的記述。而在戰後東南亞諸國之獨立,強調「自主性歷史」亦趨成勢。作為本區域的住民,一種從「在地性歷史」 (indigenous history)的觀察視角探索東南亞的歷史,是尤其需要的。
在這方面,持平講,國中(國立國民中學)歷史課本還確實比較具有這方面的認知意識。在國中一年級歷史課本的第三章「東南亞的早期王朝」,編者就從歷史地理生態分析切入,把早期東南亞分成「農業王朝」和「海洋王朝」。前者是吳哥王朝和扶南,後者則包括占婆、赤土、室利佛逝、老吉打和滿者伯夷。課本也清楚說明這些古國曾受到印度文化和中國文化的影響。但該課本的東南亞史書寫框架,卻僅僅是夾在馬來西亞史中論述的。全書先從「馬來西亞史前時代」說起,中述東南亞古國,接續就是馬六甲蘇丹王朝的歷史、柔佛王朝以及馬來州屬王朝和東馬(東馬來西亞)史話。東南亞史就此被切割,看不到整體性發展了。
強調自主性、開展「在地性歷史」,這沒有錯。惟與此同時,「在地」歷史還必須緊扣與外部世界或區域史的發展趨勢,才能觀其大局。在這方面,反倒是日本最普及使用的高中《詳說世界史》(山川出版社)歷史課本,其關於「東南亞的諸文明」部份,寫得更為具體。它分成「東南亞的風土與人」及「對印度、中國文明的接受與東南亞世界的形成」來論述。茲就其「東南亞的風土與人」一節,簡單中譯如下:
東南亞,可分成以中印半島為中心的「大陸東南亞」,以及以馬來半島、今印尼和菲律賓諸群島構成的「島嶼東南亞」兩個部分。來自「大陸東南亞」北部山地的大河川流向低地,形成肥沃的沖積平原三角洲,分布著講各種語言的複雜人種。至於島嶼東南亞,其河流則是從高地穿越平地,而以河川及海洋作為交通路,那是馬來語系諸民族「重覆移動」的區域。
在氣候方面,溫高。有常年多雨量的熱帶雨林氣候,以及屬雨季和旱季分明的亞熱帶氣候。
東南亞世界因其擁有豐富的香料資源,而很早就與外部世界聯繫。古印度和中國,以及後來伊斯蘭文化的相繼影響,構築了東南亞獨自的文明。十五世紀有以馬六甲為中心的交易活動的展開,十六世紀則是西歐勢力的進入,並在十九世紀把東南亞完全捲入「世界市場」。隨著大陸東南亞沖積平原三角洲地帶的稻作農業,以及島嶼東南亞錫礦等資源的開採和農業(經濟)作物的迅速開拓,其間有從印度南部和中國南部的人口大量移入,致使東南亞住民激增。這種從外部世界移動的多民族和多元文化之融入接受,形成了今天的東南亞世界。
以上文字,有力回應了今天甚囂塵上「外來者」的言論。個人認為,寫得比本地的國中和獨中歷史課本,都還要簡明扼要點出了東南亞的共性與多元性。
(原刊於2015年11月15日《星洲日報.言路.邊緣評論》。作者授權轉載,特此鳴謝。)
作者簡介:
安煥然,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學院中文系教授,華人族群與文化研究所所長,原副校長。廈門大學歷史學博士,台灣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星洲日報》專欄作者。著作有《小國崛起:滿剌加與明代朝貢體制》(2019)、《文化新山:華人社會文化研究》(2017)、《古代馬中文化交流史論集》(2010)、《本土與中國學術論文集》(2003)等。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2萬的網紅香港花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嘉賓:Carol 主持:B女、Julian、Anthony 把花生留住,請付費支持:轉賬至滙豐銀行 023-280233-838,抬頭 HONG KONG INTERNET RADIO LIMITED 花生網頁: www.hkpeanuts.com PayPal 付款賬號: hkangrypean...
婆羅浮屠佛塔 在 跟著Andy逍遙世界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世界七大奇景 – Seven Wonders of the World」。據悉,最早的世界七大奇景是源自於2500年前,一位希臘哲學家費隆( Philo )在其著作裡列舉當時環地中海文化的「世界七大奇觀」,這七大奇觀後來成為當時有錢人的旅遊指南。費隆的古世界七大奇蹟中,目前在世界上僅存埃及吉薩金字塔一個,後來絕大部分的奇觀,因為地震、火災或是其他一些人為因素毀壞消失在世界上。
希臘哲學家費隆提出的「古世界七大奇景」為:
1. 吉薩大金字塔 Great Pyramid of Giza(埃及吉薩,仍存在)
2. 巴比倫空中花園 Hanging Gardens of Babylon(伊拉克巴比倫,毀於地震)
3. 奧林匹亞宙斯神像 Statue of Zeus at Olympia(希臘奧林匹亞,毀於火災)
4. 亞底米神廟阿提密絲神殿 Temple of Artemis at Ephesus(土耳其以弗所,毀於火災)
5. 摩索拉斯王陵墓 Mausoleum of Maussollos at Halicarnassus(土耳其哈利卡納蘇斯,毀於地震)
6. 羅得斯島太陽神銅像 Colossus of Rhodes(希臘羅得島,毀於地震)
7. 法洛斯亞歷山大燈塔 Lighthouse of Alexandria(埃及亞歷山卓港附近的法洛斯島上,毀於地震)
因為「古世界七大奇景」,多半在世界上已經毀壞或是消失,於是後來陸續有人提出各種不同的說法,其中最廣為人知的版本,有以下幾種說法,但是由於各家意見分歧,各有各的論點,所以只能當做參考來看看。
十九世紀英國皇家地理協會命名的「新世界七大奇景」為:
1.埃及的吉薩金字塔
2.印度的泰姬瑪哈陵
3.義大利的比薩斜塔
4.中國的萬里長城
5.美國的大峽谷
6.美加邊境的尼加拉瓜瀑布
7. 智利復活島的巨人像群
國家地理雜誌發表評定的「新世界七大奇景」為:
1.埃及吉薩金字塔
2.印度泰姬瑪哈陵
3.中國萬里長城
4.柬埔寨吳哥窟
5.印尼婆羅浮屠佛塔
6.義大利羅馬鬥獸場
7.義大利比薩斜塔
十九世紀作家梭羅提出的「世界七大自然奇景」為:
1.加拿大極光
2.美國大峽谷
3.墨西哥巴里庫廷火山
4.巴西熱內盧港
5.辛巴威維多利亞瀑布
6.澳洲大堡礁
7.中尼邊境的聖母峰
美國作家洛厄爾·托馬斯提出美國版的「世界七大自然奇景」為:
1. 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
2.美國肯塔基州地下洞穴猛瑪洞
3.美國黃石公園
4.阿拉斯加冰河灣
5.俄羅斯貝加爾湖(世界最深的湖)
6.中國和尼泊爾交界的珠穆朗瑪峰(世界的屋脊)
7.辛巴威和尚比亞交界的非洲維多利亞瀑布
中國大陸也有「世界七大自然奇景」版本,但是紐西蘭螢火蟲洞和懷托摩鐘乳石洞,其實是同一個地方-Waitoma,所以嚴格來說這個版本只有六大奇景。
1. 大峽谷(美國)
2. 大堡礁(澳大利亞)
3. 紐西蘭螢火蟲洞(紐西蘭北島)
4. 尼加拉瓜大瀑布(在美加邊境,不在尼加拉瓜)
5. 懷托摩鐘乳石洞(紐西蘭北島)
6. 維多利亞瀑布(辛巴威和尚比亞交界)
7. 桌山(南非)
長久以來,由於所謂的「世界七大奇景」不斷發生爭議。所以在2000年時,一個由瑞士非營利組織組成了「新世界七大奇景基金會」,從最初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共同評選的200個提名名單,後來減少到77個,2005年底,新世界七大奇景基金會再與世界頂尖建築專家遴選出其中的 21個,並且在2006年1月1日公開這份候選名單,之後經由全球近一億的民眾上網或電話票選前七名,經過一年半多的全球票選競賽,最後終於在2007年7月7日選出了最新的「世界七大奇景」。
二○○七年「新世界七大奇景基金會」全球票選出新世界七大奇景與新世界七大自然奇觀。
「新世界七大奇景」為:
1.中國萬里長城 Great Wall of China (China)
2.墨西哥奇琴伊查馬雅文明遺址 Chichen Itza (Yucatn, Mexico)
3.巴西里約熱內盧耶穌基督像 Christ the Redeemer (Rio de Janeiro, Brazil)
4.秘魯庫斯科馬丘比丘印加帝國古城 Machu Picchu (Cuzco, Peru)
5.約旦亞喀巴省佩特拉古城 Petra (Jordan)
6.義大利羅馬圓形競技場 Colosseum (Rome, Italy)
7.印度泰姬瑪哈陵 Taj Mahal (Agra, India)
「榮譽奇觀」:埃及吉薩金字塔 Great Pyramid of Giza (Egypt)
「新世界七大自然奇觀」為:
1.亞馬遜河與亞馬遜雨林(位於玻利維亞、巴西、哥倫比亞、厄瓜多爾、法屬圭亞那、圭亞那、秘魯、蘇里南、委內瑞拉之交)
2.濟州島(位於韓國)
3.下龍灣(位於越南)
4.伊瓜蘇瀑布(位於巴西和阿根廷)
5.公主港普林塞薩港地下河國家公園(位於菲律賓)
6.科莫多島國家公園(位於印尼)
7.桌山(位於南非)
至於我自己曾經親身拜訪過~埃及吉薩金字塔、印度泰姬瑪哈陵、義大利比薩斜塔、義大利羅馬鬥獸場、中國萬里長城、美國大峽谷、柬埔寨吳哥窟、印尼婆羅浮屠佛塔、美國黃石公園、阿拉斯加冰河灣、俄羅斯貝加爾湖、澳洲大堡礁、紐西蘭懷托摩螢火蟲洞、約旦的佩特拉古城、秘魯的馬丘比丘印加帝國遺址、韓國濟州島、北越下龍灣...等,而在我心目中的最佳「新世界七大奇景」為:
1.中國萬里長城
2.柬埔寨吳哥窟
3.義大利羅馬鬥獸場
4.秘魯馬丘比丘印加帝國
5.約旦佩特拉古城
6.印尼婆羅浮屠佛塔
7.印度泰姬瑪哈陵
*永遠的奇景:埃及吉薩金字塔
婆羅浮屠佛塔 在 愛出國 i-FLY.tw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婆羅浮屠🇮🇩
婆羅浮屠佛塔號稱地球上人造八大奇景之一,拜觀光發達之賜門票連年漲價,目前外國人票價是350000印尼盾。
早上越早到越好,畫面可以獨享,十點過後人潮如織,很難取到好的視野。有沒有發現小編每一張照片都沒有出現路人甲乙丙丁?
*從日惹市區騎摩托車到婆羅浮屠一小時,停車費5000IDR。
婆羅浮屠佛塔 在 香港花生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嘉賓:Carol
主持:B女、Julian、Anthony
把花生留住,請付費支持:轉賬至滙豐銀行 023-280233-838,抬頭 HONG KONG INTERNET RADIO LIMITED
花生網頁: www.hkpeanuts.com
PayPal 付款賬號: hkangrypeanut@gmail.com
FB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kpeanuts/
婆羅浮屠佛塔 在 「婆羅浮屠」19世紀佛光重現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佛士副總督發現,開始展開清理工程。199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兩百年前,英國萊佛士副總督,在印尼中爪哇發現了, 婆羅浮屠 的 ... ... <看更多>
婆羅浮屠佛塔 在 沉入海底的佛国(婆羅浮屠) 的推薦與評價
離婆羅浮屠不遠的地方,隱沒在印尼峇里島的海底佛國; 任其物換星移,時光遷流,寂靜依舊。 婆羅浮屠是一座位於印度尼西亞中爪哇省的一座大乘佛教佛塔遺跡,距離日惹市 ... ... <看更多>
婆羅浮屠佛塔 在 [介紹] 印尼婆羅浮屠佛塔(古代遺跡-世界最大佛寺) - 看板Buddhism 的推薦與評價
印尼婆羅浮屠佛塔被吉尼斯認定為世界最大佛教寺廟
https://cnews.buddhistdoor.com/cht/news/d/32550
印尼旅游管理官員2012年7月4日表示,中爪哇省著名的旅游景點婆羅浮屠佛塔日前被
世界吉尼斯認定為世界最大佛教寺廟。
婆羅浮屠與普蘭巴南旅游管理總監普爾諾莫當天透露,他是上月底收到來自吉尼斯世
界紀錄新的榮譽證書的,該證書把婆羅浮屠佛塔確認為世界上最大的佛教寺廟。
已有1000多年歷史的婆羅浮屠佛塔位於印尼中爪哇省馬格朗縣的克杜山谷裡,它是座
實心佛塔,完全由石頭砌成。佛塔的基層呈四方形,每邊長113米,從底層至塔頂最尖端
處高42米。佛塔共有10層,四周的中間各有一條石階通道,從基層直通塔頂。聯合國教科
文組織於1991年將它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是外國游客首選的旅游景點之一。
普爾諾莫說,婆羅浮屠佛塔在2011年就吸引25萬多名游客來觀光,較上年增加15%。
今年第1季度,到婆羅浮屠佛塔的游客數量比去年同期增長16%。
───────────────────────────────────────
節錄維基百科:
婆羅浮屠是作為一整座大佛塔建造的,從上往下看它就像佛教金剛乘中的一座曼荼羅
,同時代表著佛教的大千世界和心靈深處。塔基是一個正方形,邊長大約118米。這座塔
共九層,下面的六層是正方形,上面三層是圓形。頂層的中心是一座圓形佛塔,被七十二
座鐘形舍利塔團團包圍。每座舍利塔裝飾著許多孔,裡面端坐著佛陀的雕像。
佛塔的建築材料是取自附近河流的約5萬5千立方米石料。這些石料被切成合適的大小
,由人工運至建築地點。石塊之間用榫卯連接。建築完工之後工匠們在石塊上刻下浮雕。
佛塔建有良好的排水系統,以適應當地的暴雨。為防積水,每個角上都有裝飾著滴水嘴獸
的排水孔,整座佛塔共有100個這樣的排水孔。
婆羅浮屠和其它同類的建築有很大的差異。它被建於一座山上,而不是平地。不過建
築工藝和爪哇的其它廟宇相似。由於它的實心結構和類似金字塔的造型,人們起初認為婆
羅浮屠是一座舍利塔(梵文stupa,或譯窣堵坡),而不是廟宇。舍利塔的目的是供奉佛
陀,有時也僅僅是一種虔誠的標誌。而廟宇則是在房屋中供奉佛陀,並且給信徒參觀朝拜
。然而從婆羅浮屠的精心設計和建造來看,它事實上是一座廟宇。婆羅浮屠的台階和走廊
引導信徒們拾級而上,直至頂層。婆羅浮屠的每一層都代表著修鍊的一個境界。信徒們的
朝拜路線裝飾著象徵佛教大千世界的各種圖案。
爪哇的民間傳說認為古納德爾瑪(Gunadharma)是婆羅浮屠的建築師。人們對他所知
甚少。他在建造過程採用的基本長度單位稱為塔拉(tala),是人臉上從前額髮際到下頜
底部的距離,或者是盡量伸展拇指和中指時兩個指尖的距離。顯然這樣的長度單位因人而
異,但佛塔的度量十分精確。1977年的一次統計發現佛塔各部分經常形成4:6:9的比例。
隨後人們在附近的佛教廟宇巴旺塔(Pawon)和 孟督塔(Mendhut)發現了同樣的比例。
考古學家猜想這一比例具有曆法、天文和宇宙觀的意義,就像柬埔寨的吳哥窟。
從垂直方向上我們可以將主要建築分為塔基、塔身和塔頂三個部分。塔基是一個邊長
為123米的正方形,高4米。塔身由五層逐漸縮小的正方形構成。第一層距塔基的邊緣7米
,然後每層以2米的差距縮小,留下狹長的走廊。塔頂由三層圓形構成,每一層上建有一
圈多孔的舍利塔,三層的舍利塔形成三個同心圓。正中是一座主要的大圓塔,大圓塔的頂
端是整座建築的最高處,離地35米。婆羅浮屠每一邊的中間都有入口,總共有32隻石獅子
看守著四個入口,每個入口都有台階通向塔頂。佛塔的主入口在東邊,浮雕上的故事從這
裡開始。山坡上有台階通往山下的平地。
佛塔的三個部分代表著通往佛教大千世界的三個修鍊境界,即:欲界(Kamadhatu)
、色界(Rupadhatu)和無色界(Arupadhatu)。塔基代表欲界,五層的塔身代表色界,
而三層圓形的塔頂和主圓塔代表無色界。色界的細緻裝飾的方形在無色界演化為毫無裝飾
的圓形,象徵著人們從拘泥於色和相的色界過渡到無色界。
1885年人們在塔基的下面發現了一個隱藏的部分。這部分隱藏的塔基裡刻有浮雕,其
中的160幅描繪了真實的欲界。現存的浮雕上有簡短的銘文,似乎是給雕刻師的指示和描
繪要雕刻的場景。人們起初認為隱藏的塔基是為了防止山體下沉。另一種理論根據印度古
代一本關於建築和都市計畫的著作《印度堪輿》(Vastu Shastra)認為,隱藏的塔基由
於設計錯誤被上層的塔基代替。
婆羅浮屠有大約2670塊浮雕,其中1460塊敘事浮雕、1112塊裝飾浮雕,覆蓋了建築的
立面和迴廊。浮雕的總面積達2500平方米,分布於隱藏的塔基和塔身。[10]
敘事浮雕被分為11組,環繞整座建築,總長3公里。第一組浮雕在隱藏的塔基中,其
餘10組從婆羅浮屠東門開始分布於塔身的下面四層。牆上的敘事浮雕順時針分布,而迴廊
上的反方向分布。這種分布方式符合佛教徒朝拜聖跡時的右旋禮:信徒順時針繞行,而聖
跡常在右側。[11]
隱藏的塔基裡的浮雕敘述了佛教的因果報應律。塔身第一層牆上的浮雕分上下兩欄,
每欄各120塊石板。上欄敘述了佛陀的生平,下欄和塔身第一、二層的迴廊一起敘述了佛
陀的前生(本生)。[10]其餘的浮雕敘述了善財五十三參修成正果的故事。
除了石頭上雕刻的佛教大千世界故事之外,婆羅浮屠還有許多佛像。雙腿交叉的佛像
端坐於蓮花座上。它們分布於塔身(色界)的五層正方形和塔頂(無色界)的三層圓形上
。
塔身的佛像供奉於壁龕中,在欄杆的外側圍成一圈。隨著面積逐層縮小,佛像的數目
也逐層遞減。塔身的第一層(最底層)有104個壁龕,第二層有104個,第三層88個,第四
層72個,第五層64個,總共432尊佛像。[12]塔頂的佛像被安放在多孔的舍利塔內,第一
層(最底層)有32座舍利塔,第二層24座,第三層16座,總共72座。[12]塔身和塔頂的佛
像共計504尊,其中三百多尊被部分破壞(多數缺頭),而43尊全無蹤影。
起初看來這些佛像大同小異,然而它們的手勢(印相)有微妙的差別。[13]塔身的佛
像共有五組印相,根據大乘佛教的說法代表著五個方位:東(右手結鎮地印,左手結根本
定印)、西(雙手結根本定印)、南(右手結施願印,左手結根本定印)、北(右手結施
無畏印,左手結根本定印)、中(雙手於胸前結講經印)。塔身從下而上的四層佛像手結
前四種印相,它們的印相與面對的方位對應。塔身最上層佛像一律雙手於胸前結講經印。
每種印相代表五方佛(或稱「五智如來」)的一方,分別是東方金剛不動佛(不動如來)
,西方阿彌陀佛(無量光佛、無量壽佛、無量光如來等),南方寶生佛(寶生如來),北
方不空成就佛(不空成就如來),中央毗盧遮那佛(大日如來)。塔頂的佛像則是結轉法
輪印的釋迦牟尼。
───────────────────────────────────────
中華百科全書─婆羅浮屠
婆羅浮屠(Borobudur),意譯為「山丘上修行之處」,乃全球大乘佛教最廣大壯觀
的聖地。坐落於印尼中爪哇,文化古都日惹(Jogyakarta)之北約二十五英哩。遙望紫色
群山環抱。狀若蓮花的婆羅浮屠(譯音),巍然矗立天地間,氣象萬千,令人頓忘塵世的
雞蟲得失。興建於西元八世紀的賽朗度拉斯王朝,係動用十萬民工,以至少十五年或半世
紀的時光完成。所占面積為十六萬平方公尺。採用三十萬火成岩的石塊,約共二百萬立方
公尺。整個外觀又似龐大鐘形石堆,下廣上尖,居高臨下,奇偉無比。既無固定出入口、
祭壇、坐處,露天的最原始廟宇,可繞行重疊盤旋的梯壇而上(從基層登方形四層,而後
圓形三層)。環視兩千六百幅,全長三英哩的十一套佛教神話浮雕。鬼斧神工,令人不禁
肅然起敬。最高傘形佛塔中的釋迦牟尼塑像,俯瞰四周七十二座鐘形彿龕,法相莊嚴之極
。一千多年來,歷經滄桑,曾於回教傳入爪哇,威脅最烈之際,加以掩藏。直至一八一四
年拿破崙戰爭期中,始由擊敗荷法聯軍的英將萊佛士(新加坡 建立者)再發現與發掘。
本來面目因飽受風雨、潮濕、火山、地震等等的直間接摧殘,已漸告毀壞。自一九○七年
起進行零星修整。一九七三年起獲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一千二百萬美金大筆的經援,
得以著手現代化復原的八年工程。
───────────────────────────────────────
錄自百度百科:
婆羅浮屠大佛寺
婆羅浮屠位於爪哇島中部日惹西北約40公里處默拉皮火山的一個山丘上,是印尼的佛
教建築和雕刻的傑出代表。婆羅浮屠的梵文意思就是"山丘上的佛寺",它的周圍另有四座
火山。
印尼,婆羅浮屠大佛寺,文化遺產,1991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説明下,這座著名的佛教寺廟得以修復。寺廟由3層組合台構
成,底層是5個同心正方形台疊加而成的錐體底座;中層是3個圓臺組成的圓錐體;頂部是
佛塔群。起意源于佛教密宗的壇城。台壁與圍欄有大量的佛教浮雕。
婆羅浮屠一直被人們稱為"南半球最大、最古老和最壯觀的古跡,其工程之浩大,建
築之壯觀,可與中國的長城、埃及的金字塔以及柬埔寨的吳哥古跡相媲美,被世人共譽為
古代東方的四大奇跡。
婆羅浮屠修建于8-9世紀的夏連特拉王朝時期。15世紀,伊斯蘭教傳入印尼後,佛教
衰微,婆羅浮屠被廢棄,1006年發生默拉皮火山噴發和地震,即被火山灰淹沒,1814年,
湯瑪斯、斯坦福德、拉弗爾斯爵士重新發現了該塔,清除了周圍的碎石和雜草。
婆羅浮屠是根據印度的窣堵波而建,並且試圖在整體上造就一個立體的曼荼羅。整個
建築約用200多萬塊玄武岩石塊砌成,總計5.5萬立方米。佛塔的基座呈四方形,邊長112
米台基上有面積依次遞減的5層方形台,邊長分別為89、82、69、61米,每邊都有數層曲
折;方形台之上又有依次遞減的三層圓形台,直徑分別為51、38、26米;頂端為1座巨大
的鐘形窣堵波,直徑9.9米。從地面至塔尖,原通高約42米,現通高33.5米。方形台的各
層,在主壁和欄楯間共有4個寬約2米的回廊,回廊兩壁上為連續的浮雕,共長3200米,畫
面2500幅。
浮雕內容,第1回廊主壁題材為本生、佛傳、譬喻和說法,描繪了釋加牟尼從下凡到
成道的過程。第二回廊主壁題材為《華嚴經·入法界品》中的善財童子歷參圖;第三回廊
是其延續;第4回廊尚未明瞭,可能為《華嚴經》的普賢菩薩行願贊等。
婆羅浮屠的塔底,通常稱為"隱基腳",由於用大量的石塊在其周圍築了一道防護牆,
因而遮擋了人們的視線,當初大概是為了使尚未竣工的佛塔不致因地基不隱而倒塌。裝飾
塔底的是160幅非同尋常的浮雕,1885年才發現,展出一段時間後,除東南角外,又都被
重新掩蓋。浮雕題材依據佛經的天、人、畜生、地獄等六道輪回,闡明瞭"業障"的作用,
即因果的規律,將經變和世俗人物與熱帶花草和鳥獸結合起來。
在各方形層的的欄杆上,每隔一定距離配置一個向外的佛龕,共432個,龕內各安置一
尊大坐佛。佛像的手勢有5種,可能是金剛界五佛。
圓形層各層並列著格子形鏤空小塔,計下層32座,中層24座,上層16座,共72座,如
同眾星拱月,圍繞著中心大窣堵波。小塔內也置有佛像。佛像按照東、南、西、北不同方
向取有不同的名稱,而且佛像的面部神情以及手臂、手掌、手指各部位也都不同,形象傳
神。
方形層佛龕和圓形小塔中的佛像,再加上中心大窣堵波中的佛像,波羅浮屠共有佛像
505尊,浮雕和佛坐像以表情典雅為特色,它部分繼承印度雕刻傳統,但又處處顯露著印
尼古代文明的影像,如浮雕中世俗人物為當地人打扮,堪稱印度一爪哇藝術的傑作。
婆羅浮屠的整體設計和各層裝飾體現了佛教密宗曼荼羅義理。佛教將天地分為三界,
最低的是欲界,人在此階段無法擺脫各種欲望,其次是色界,人雖已摒棄各種欲望,但仍
然有名有形,最高是無色界。至此,人已不再有名有形,永遠擺脫了世間的一切桎梏。婆
羅浮屠塔的台基代表欲界,4層方形台及浮雕回廊代表色界,3層圓形台和大窣堵波代表無
色界。
婆羅浮屠是舉世聞名的歷史遺跡,1907-1911年,希歐多爾·范·埃爾普進行了第一
次修復,重建了3層圓臺和窣堵波。1975-1987年,在教科文組織向全世界發出拯救婆羅浮
屠的呼籲以後,進行了第二次修復,有27個國家參加,共花費2000萬美元。1991年底,婆
羅浮屠被列入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目前,整修後的婆羅浮屠古趣盎然,風貌如初
,已被印尼政府擴建為面積達85公頃的遊覽勝地,每年吸引世界各地數十萬佛教徒和旅遊
者到這裡朝拜或觀光。
───────────────────────────────────────
佛門網:婆羅浮屠 瑰麗佛雕山
https://cnews.buddhistdoor.com/cht/news/d/28078
可能同屬「古代東方四大奇跡」,柬埔寨的吳哥窟與印尼的婆羅浮屠(Borobudur)
,常被拿來秤斤兩。有幸親身拜訪過兩大古蹟,才發現兩座古蹟各有不同境界,前者彷彿
要與天比高,以規模排場感動世人;婆羅浮屠的建築構思是宇宙縮影,10層建築蘊含佛說
三界,浮雕圖解佛經故事,遊畢大概可參透禪機,是一部巨型3D版佛經。
又是景點名氣比城市大的好例子,婆羅浮屠比最鄰近城市日惹(Yogyakarta)街知巷
聞得多,但日惹並非度假熱點峇里,香港沒有直航機到達;由香港晨早出發,在首都雅加
達轉機,轉折上機落機抵達目的地已是傍晚,為的是滿足膜拜四大奇跡之心。
東方四大奇跡
婆羅浮屠比吳哥窟更早建成,相傳於公元800多年,當時夏連特拉王朝統治者為收藏
釋迦牟尼的真身舍利而建,動員數以萬計的工匠,歷時約70年才竣工。這座曠世佛教古蹟
,與柬埔寨的吳哥窟、中國的萬里長城及埃及的金字塔齊名,被列入「古代東方四大奇跡
」,婆羅浮屠建成後,即成為當時規模最大的佛塔,不久王朝勢力轉移、伊斯蘭教勢力入
侵,佛教失勢,婆羅浮屠被荒廢,命途跟吳哥窟一樣,埋沒叢林銷聲匿跡多年。直至19世
紀初,熱愛考古的總督萊佛士(Thomas Stamford Raffles,建立新加坡 的政治家)久聞
「佛雕山」傳說,好奇搜尋竟從荒草中發現遺跡,繼而進行出土工作,這座佛教瑰寶才得
以重見天日。網上照片顯示,剛出土時的婆羅浮屠,石磚凹凸不平、舍利塔左傾右斜,有
隨時倒下的跡象,如今穩健的模樣,是經過20世紀初及1973年兩次大規模修復工程(
UNESCO撥款),才得以鋒芒再現,有說它屹立多1,000年也不會倒下!
順時針遊三界
印尼為回教國家,到訪當日所見,充滿佛學智慧的婆羅浮屠,仍吸引不少信奉回教的
當地人參觀,反而外國遊客不多。呈金字塔的建築可分為3部分,基層是佛學中的欲界,
寓意凡人擺脫不了煩惱及欲望;5層方形迴廊代表色界;矗立72座舍利塔的3層圓形建築,
則代表無色界;最頂的舍利塔,便是涅槃。
遊人順時針逐層遊覽,左手邊擦身而過的石雕,全是佛經故事,當中包括《華嚴經》
及《本生經》,佛陀得道的整個過程,也從浮雕中清晰顯示。只要你能靜心參觀,除可增
進佛學知識外,更能身體力行感受「佛說三界」的3種層次,體會到放下物欲與煩惱,達
到目空一切的境界,真的不易。婆羅浮屠共有佛像432尊,當中不少都被「劈頭」,作收
藏之用,就算安放在舍利塔內的也不能幸免,但願有更多人愛惜這座佛教寶藏,放下「屠
刀」,好讓婆羅浮屠佛光永久照耀。
───────────────────────────────────────
摘自:阿底峽尊者略傳
如石法師
一、時代背景
印度佛教發展到第八世紀中葉,因為受到崇信佛教的波羅(Pala)王朝諸王的大力支援
與守護,在尊者的故鄉,也就是今日的孟加拉國和碧哈(Bihar)等地非常興盛。開創波羅
王朝的瞿波羅王,在歐丹多不梨寺或稱飛行寺(Otantapuri)的附近,興建了那爛陀寺
(Naranda)。曾受藏王赤松德贊邀請,而前往西藏弘揚佛法的名中觀與因明學者寂護,就
曾經擔任過那爛陀寺的主講。
繼後,達摩波羅王又在摩揭陀(Magadha)北面恒河岸邊的一座小山頂上,興建了超戒
寺(Vikramasila),並規定由此寺的寺主兼管那爛陀寺。超戒寺的中央,是與大菩提像相
等的佛殿,周圍建有密宗的佛堂53座,一般的佛殿54座;總計有108座佛殿。由於國王的
護持,這個寺院建成以後,就逐漸取代了笈多王朝時代那爛陀寺的地位。到十三世紀初被
回教徒摧毀為止,它一直是全印度僧教育的重心所在;從這裡栽培出來的佛教俊彥不計其
數。尊者出家以後,也曾經在超戒寺中學習並成為該寺的住持。不僅如此,它還可以稱得
上是一所東南亞的國際佛教大學;許多西藏、蘇門答臘、爪哇、尼泊爾、中國、西藏等地
的佛教學者,都千里跋涉或遠渡重洋,負笈來此求學。尤其是西藏佛教後弘期的譯師,大
都出身于此;所譯出的典籍,也大半是當時超戒寺裡名學者的論著。
此外,達磨波羅王還興建了新蘇摩補梨寺(Somapuri or Traikutaka-Vihara)。著名
的般若學者獅子賢,曾經在這裡講學、著述。獅子賢和他的首座弟子佛智足(Buddhajnana
pala)先後被達磨波羅王尊奉為上師,廣弘以《現觀莊嚴論》為主的般若學和《吉祥密集》
。佛智足還略說「事部」等上三部瑜伽,廣說《幻化網》、《諸佛平等瑜伽》、《月密明
點》、《忿怒文殊》等內五部和《密集》。這些密典的名稱,在《難處釋》「密咒乘」裡
都一一提到過;可見它們在十一世紀仍然流行著。此外,寂護的高足蓮花戒,這時也相當
活躍。
波羅王朝的第三代國王,是提婆波羅王(約815~855在位)。在《難處釋》「密咒乘」
裡,曾經提到他與佛智足的關係。提婆波羅王非常英明;他在位期間,軍隊北抵岡波伽
(Kamboja)、南達文德稚山(Vindhya),版圖幾乎包括了全印度。而這時的大乘佛教,也順
勢深入了南洋群島。其實,在這之前,大乘佛教在蘇門答臘(或稱金洲,Suvarnadvipa)和
爪哇島上就已經非常盛行了。這一點,可從義淨曾在蘇門答臘學習三年梵語的事實,和無
行、法朗、慧日三位法師到過南洋學習密教的記載得到證實。不過到了提婆波羅王以後,
在印度與南洋之間,大乘佛教的交流似乎更為頻繁。在那爛陀寺發現的提婆波羅王時代的
銅幣上記載:此王曾賜贈蘇門答臘王巴拉普陀提婆 (Balaputradeva)四個農莊,用以
維持該王在那爛陀所建的寺院。
阿底峽的恩師金洲法稱(Dharmakirti),年輕時也曾經遊學印度多年;學成以後才回
金洲,安立如來正法的燈幢。由於印度與蘇門答臘之間的密切交往,使超戒寺的學風得以
順利拂及爪哇群島;而這個因緣似乎也助長了雄偉壯觀的波羅浮圖(Borobaudour)千佛壇
的石造建築。此後的一個世紀間,密教在蘇門答臘和爪哇島興盛的情形,較之印度似乎有
過之而無不及。否則,一百多年以後,德學兼優的阿底峽又何必遠渡重洋到這兩個島上去
參訪明師呢?
提婆波羅王在位的時期,印度流行的密法有:「勝樂」、「喜金剛」和「降閻摩尊」
,也有人修《文殊真實名經》而獲得成就。
其後,相繼有兩位波羅王執政。著名的因明家法勝(Dharmottara)和法友(Dharmamitr
a),大約出生于此一時期。接著,又有中觀應成派的學者馬鳴(rTa dbyangs)和智稱(Jn
anakirti)出世。這時流行的密典是:《吉祥最勝第一》、《金剛甘露續》、《諸佛平等
瑜伽續》和《時輪續》。繼後,又有傑大裡(Jetari,勝敵)出世。他博學多能,通曉五明
,著作豐富,曾獲波羅王賜與超戒寺班支達的學位。
在摩西波羅王(約988~1036)繼位之前,開始傳出了超戒寺有「六賢門」六位足
以獨當一面以禦外道論難的論師。「六賢門」中,東南西北門的守護者依次為:寶作寂
(Ratnakar asanti)、智作慧(Prajnakaramati)、語自在稱(Vagisvarakirti)、那若巴
(Naropa)。那若巴當了幾年北門的守護以後,改由上座菩提賢(Bodhibhadra)繼任。此外
,坐鎮中央的第二大柱,則是智吉祥友(Jnanasrimitra)。這幾位大學者都有著作傳世,
也都是阿底峽曾親近學習的師長。
從以上的敘述我們可以得知:從阿底峽出世前兩個世紀開始,一直到阿底峽覓師學法
的這段期間,即摩西波羅王一世在位時,印度乃至南洋蘇門答臘、爪哇各島的大乘顯密教
法皆已非常興旺。而阿底峽的家鄉孟加拉國,更是碩學群集,修士備出,盛極一時。在這
麼殊勝的學習環境中,如果有人勤于修學佛法而又善根深厚,豈不是很容易被陶鑄成教證
雙全的偉大宗教家嗎?
二、出生與學法
在波羅王朝統治印度這段期間,孟加拉國地區還有一些較小的國家,這些國家的國王
也都信奉佛教。西元九八二年,《道燈》及其注釋的作者阿底峽.吉祥燃燈智(Dipam
karasrijnana),就誕生在東孟加拉國超越城(Vikramapura)的王宮內。宮城北面不遠的地
方,坐落著當時全印度佛教最著名的超戒寺。阿底峽的父王名為善勝吉祥,母后名為吉祥
勝光。阿底峽是三王子,俗名月藏。在他幼年時,就已顯露出非凡的宗教稟賦與氣質。《
尊者傳》中說:尊者三歲時,就已學完所有的算數位書。到了六歲,就能辨別內外正邪的
教理。在十歲以前,經常歸依佛法僧三寶,持守齋戒,饋施貧乏;讀誦經論,祈禱本尊,
尋求正法;恭敬父母,迎愛法侶,悲湣眷屬,護恤無怙。
十一歲時,尊者聽受一位獨處修行的勝敵婆羅門之勸,前往中印那爛陀寺親近菩提賢
論師,學習發心的教授。根據《難處釋》的釋文判斷,菩提賢應該是傳授阿底峽定學與慧
學兩方面最重要的老師。因為《難處釋》中的定學與慧學二章,主要是根據菩提賢的著作
寫成的;而且在論釋一開頭「禮贊師長」的頌文中,明文提到的師長,除了唯識宗的金洲
以外,就只有菩提賢一個人了。然而在傳記中,當阿底峽首次親近菩提賢的時候,除了發
心教授以外,菩提賢並沒有給他太多的教導,反而介紹他到自己的上師阿伐都帝(Ava
dhuti)座前,學習「出離心」等教授。多氏《印度佛教史》中記載:阿伐都帝與超戒寺的
西門守護者語自在稱,曾經互相討論過佛法;由此可見他應該是一位著名的學者。不
過,這時他已經捨棄了教理而歸向道業,居住在金剛座潛修。從十二歲到十八歲的七年之
間,尊者一直跟隨阿伐都帝學習各種經論,特別是“修諸難行,舉中觀論,學中觀法;聞
思修三,一座並行”。
十八歲時,尊者離開了金剛座,到超戒寺去親近北門守護者那若巴學習密法,前
後長達十一年之久。那若巴學識豐富,道行過人,是印度著名的八十四位大成就者之一。
當然,在這段期間,阿底峽也曾經跟隨其它的上師學習過。例如他曾隨黑山(Ri nag po)
的羅喉羅笈多(Rahulagupta)學「喜金剛」,密號智密金剛(Jnaguhyavajra)。
三、出家與出海參訪
二十九歲時,阿底峽前往超戒寺,依大眾部系說出世部的持律上座戒護(Silarak
sita)為親教師,剃髮為僧;學習戒律以及因明、工巧明等一切世間學問。此外,又在飛
行寺法鎧論師座前,聽受《毗婆沙藏》。總之,阿底峽在三十一歲以前,已經奠定了相當
完善的修學基礎。
這時,著名的蘇門答臘學者金洲法稱還在世。金洲法稱年輕時,曾經到印度留學
多年,師事小谷蘇盧(Kusulupa,又稱寶軍),盡得圓滿教法。後來回到金洲大弘如來正法
,威名遠揚印度。他的著作,在《西藏大藏經》中仍然保留了六部;其中有《現觀莊嚴論
》、《學處集要》和《入菩薩行》等注釋。他的弟子中較出名的是:八十四位大成就者之
一的寶作寂、寶稱(Ratnakirti)和智吉祥友。尊者在超戒寺求學時,大概曾經向這幾位學
者請教過,並從他們口中間接獲知金洲法稱的高深學養,於是生起熱切的仰慕之情而決定
出海參訪。
阿底峽大概是從西孟加拉國的米德那普(Midenapur)地區出海的。在海上歷經十三個
月的漂泊以後,終於抵達了蘇門答臘;途中可能航經緬甸和馬來西亞。傳記中記載:尊者
一共在島上居留了十二年,跟隨金洲法稱學習《現觀莊嚴論》、《學處集要》和《入菩薩
行》等大乘論典。不過筆者認為,尊者當時學習的主要論典可能是《現觀莊嚴論》。因為
1.《學集》和《入行》二論純屬中觀典籍,而且這兩部論典的思想體系並不像《現觀莊嚴
論》那麼複雜龐大,不需聞思太久;2.《難處釋》中明文提到瑜伽學派的師承只有金洲法
稱一人,而《學集》與《入行》二論皆力破唯識;3.金洲法稱作的《般若波羅蜜多要訣現
觀莊嚴論釋難解理念疏》,就是在阿底峽的協助之下由仁欽桑布(Rin chen bzang po)譯
成藏文的。
阿底峽在金洲居住了十二年。這麼長的一段時間,該學的教理和修行要訣大概都已學
完了。恰好這時(約1024~1025),護持金洲法稱的大山帝國('Sailendra)敗給入侵的南印
可樂王國(Cola)。或許是因為這個緣故,尊者在四十四歲那年(1025)從金洲返回了印度的
超戒寺。這時的阿底峽,已經儼然是一位博通顯密、教證雙全的大學者了。由於他學高德
劭,受到寺中五十七位大學者一致推崇,致使他的聲望和地位,就像東升的旭日,不斷地
提高。到了尊者五十七歲應邀赴藏的時候,他所掌管的寺鑰數目,已經從十八增加到一百
零八之多。
在旅居蘇門答臘這段期間,阿底峽除了師事金洲法稱以外,還曾經去過爪哇島,向當
地的一位乞食瑜伽士求受加持灌頂和教授。這位被近代學者所疏忽的爪哇島乞食行者,肯
定在密教方面對阿底峽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否則,尊者必然不至於到了六十高齡仍不忘
師訓,在《難處釋》的「密咒乘」中,二度引用乞食上師的珍貴言教。
───────────────────────────────────────
摘自:《菩提道次第廣論》造者殊勝
https://www.lianmaster.com/lamrim1/lamrim1_02a.html
在阿底峽尊者出家之前,曾經渡海入爪哇島,去依止一位非常重要的上師,叫做乞食
比丘,尊者要求他加持、灌頂、還有教授密法,所以阿底峽尊者的密法,在這個時候有了
很明顯的進步,因此乞食比丘是阿底峽尊者一生當中,非常重要的密教老師。之後,阿底
峽尊者就過了一段乞食的生活,一直到他出家為止。阿底峽尊者是二十九歲出家,正式為
比丘。他曾經三次在夢中顯示,說他如果能夠出家的話,不但能獲得更高的成就,而且對
佛法的宏揚,有很大的助益,因此他前往摩底寺,隨戒鎧論師出家,法號然燈智。所以阿
底峽尊者有兩個法號,一個是密教的法號,一個是顯教的法號。他隨戒鎧論師學習什麼呢
?除了重複學習他以前曾經學習過的,聲明、因明、工巧明、醫方明之外,他還學習戒律
、法相唯識、和種種顯密的經典,因此獲得了大班智達的學位。
另外,他隨飛行寺的法鎧論師學習了大毗婆沙論,這部論是小乘經典裡面非常重要的
一部論。因此,我們就知道,阿底峽尊者也精通小乘部派的主張。以上說明阿底峽尊者通
達一切的教理,包含了小乘、大乘跟金剛乘。不但教理通達,而且有實證的功夫。我們怎
麼來檢查一位修行的人,他是不是已經成就了呢?就看他戒、定、慧三學圓不圓滿?戒學
分小乘、大乘、金剛乘。阿底峽尊者的小乘戒律非常的圓滿,為什麼呢?因為他連最微細
、最小的戒,都寧願捨棄生命而不犯,因此我們說他小乘戒律是圓滿的。以大乘的菩薩戒
來講,阿底峽尊者已經做到心不棄捨眾生,愛護眾生的心勝過愛護自己的心,所以我們說
,阿底峽尊者的菩薩戒也是圓滿的。還有,他嚴守三昧耶戒,因此我們也說他的金剛乘戒
是圓滿的。這是戒學圓滿的部分。定學分共跟不共,共是指顯教的部分,不共是指密教的
部分。顯教的定學的部分,就是修止。不共的部分,是密教的生起次第。不管共、還是不
共,阿底峽尊者也是圓滿的修學了一切的定學。關於慧學方面,也是分共跟不共。共是顯
教的部分,就是修觀。不共的部分,就是密乘的圓滿次第。阿底峽尊者,不論共還是不共
,也是圓滿成就。這就可以說明阿底峽尊者的現證的功夫,在三學方面是圓滿成就的。
在他有這麼大成就的時候,還願意再遠渡金洲去求法。他在三十一歲的時候,因為在
印度聽聞了金洲大師的名聲,非常嚮往跟他學習。金洲大師最主要就是傳授發菩提心的方
法,就是本論發菩提心的方法,世俗菩提心跟勝義菩提心,只要這兩個菩提心圓滿,就成
佛了,本論的傳承就是從金洲大師這邊傳來的。金洲大師傳給阿底峽尊者,阿底峽尊者再
傳下來,一直到宗喀巴。金洲大師(法稱)他也是王族(金洲是印尼的蘇門達臘),有一
次在王宮裡面,供養了一尊釋迦牟尼佛像,自從他供養了這一尊佛像之後,很奇怪的,洲
上面的五穀豐收,瘟疫減少,洲上的人民就對佛法生起了信心,紛紛轉來學習佛法。同時
他們懇請金洲大師到印度去學佛法,於是金洲大師就到印度去,學了七年的佛法,尤其是
在大成就者--寶軍的座下,學習了很完整發菩提心的教授。當時金洲大師在印度也是名
聲遠播,七年之後,就回到了金洲,這是講金洲大師他學習的過程。由於印度人都知道金
洲大師的名聲,所以阿底峽尊者就心生嚮往,可是金洲大師已經回印尼的蘇門答臘了,這
時候,阿底峽尊者只有渡海坐船到金洲去求法。他是從西孟加拉上船的,中間經過了緬甸
、馬來西亞,在海上漂流了十三個月才到。他依止金洲大師多久呢?十二年,這十二年當
中,除了再重複學習過去大乘的經論之外,還學習了現觀莊嚴論、學處集要、入菩薩行論
,最重要的還是發菩提心的方法,他得到了金洲大師所有的教授,在顯密方面都有長足的
進步,成為金洲大師四大弟子之一。
等到阿底峽尊者回到印度的時候,已經是四十四歲了。回到印度之後,他住在大菩提
寺,本來是想在那邊專修的,可是常常有外道來挑戰、來辯論,沒辦法大家辯不過,就請
阿底峽尊者出面,結果他連續三次都打敗外道,從此也是名聲大譟。阿底峽尊者不僅僅是
善於降伏外道,在佛法方面也是能夠撥亂反正,不論是大乘的中觀、唯識,或者是小乘的
經部、有部,都可以破邪顯正,開釋種種的疑惑,所以到最後不論是什麼宗派,都奉阿底
峽尊者為至高無上的大師,等同第二佛。後來因為超戒寺有五十七位大學者,一致推崇阿
底峽尊者為超戒寺的住持,所以阿底峽尊者就到超戒寺去當住持,同時掌管了那爛陀寺的
寺院的寺務,還有各各大小道場都由他來掌管,他手中握有一百零八支的鑰匙。因為當時
印度寺廟的規矩就是,那一位是大善巧者,就把寺裡面的鑰匙交給他保管,所以阿底峽尊
者手中握有一百零八支鑰匙,等於是當時印度佛教的頂莊嚴。
(以上節錄兩則:阿底峽尊者略傳與《菩提道次第廣論》造者殊勝,當中可見古代印度和
印尼間佛教實際傳播交流的情形,往後西藏智光國王迎請阿底峽入藏傳播完整佛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205.66.24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07885973.A.F13.html
※ 編輯: cool810 (123.205.66.248), 08/13/2014 09:04:5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