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療為何這樣囉嗦?界線、架構、關係】
.
● 心理治療為何這樣囉嗦?
目前網路上以社會大眾為閱聽受眾,教導大家如何判斷心理師是否踰矩或是如何挑選適合的心理師的文章已經很多人寫。「心理師,日常」的閱聽受眾設定在心理治療的初學者或是對於心理治療領域有興趣的人。因此我會想要討論的是「心理治療為何這樣囉嗦?從界線、架構、關係來看。」。當然,這類文章絕對不可能多「精簡扼要」,應該標註「文長慎入」,不過依照以往經驗,我對大家的耐性有信心(?)。
.
心理師一定會學過倫理與法規,會發現,心理治療真的很囉唆,這個不行,那個也不可以,學習者或是一般社會大眾往往只看到「不行」,但卻不見得清楚「為什麼不行」。那我現在要講的就是「為什麼」。因為當我們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搞不清楚背後的原理原則與脈絡,很多時候可能只會感覺到這些規範,對於心理治療的從業工作者來說只不過是種又臭又長的「教條」。衍伸出的感覺有可能是好不通人情、好冰冷、好僵化、真古板。為什麼不可以?哎呀,這樣也沒關係吧?這樣比較有「人味」吧?而忽視了這些規範的重要性。
.
● 我稍微整理一下,近日網路上爭議事件,並改以疑問句的方式列出:
A. 心理師可以創立網路社團,讓(前)案主們可以在裡面討論嗎?
B. 心理師可以向案主透露其他案主的個人資訊嗎?
C. 心理師可以邀請(前)案主去喝咖啡?或是約私下見面嗎?
D. 心理師可以邀請案主去吃飯,心理師的家眷陪同,就沒有關係嗎?
E. 當心理師遭受社會輿論壓力,可以把(前)案主的(表達感謝的)治療心得公佈在自己的臉書粉絲專業上嗎?
.
我不會每一題都直接給答案,但我邀請閱讀這篇文章的(準)心理師或有興趣的讀者思考,上述幾件事情中,你的想法是什麼?你判斷的依據是什麼。作為心理師,我們當然需要依循《心理師專業倫理守則》與《心理師法》的規範,但除此之外,你自己的想法是什麼,而這些想法背後的核心信念又是為何?
.
不能免俗的,我要來分享自己的觀點。
.
一、心理治療關係:真實的,但又同時需要「被限制」的人際關係。
.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我學的是動力取向心理治療,因此會以成人心理動力取向治療的立場看事情。我會說心理治療關係是一種真實但卻是需要「被限制」的關係。通常我們會這樣說「治療室內的,就留在治療室。」意味著心理師不應把治療關係和治療內容帶出來到他的日常生活中,除非案主做了或說了保密原則的特例。例如:有自殺、傷人、家暴、性侵等事情。又或是實習心理師有接受督導的必要性。基本上,心理師不會也不應當把治療關係和治療內容帶出治療室外,就算是已經結束治療關係,都不建議如此。
.
(一)「清楚的心理治療關係界線」對於心理治療的意義與目的:
.
1. 清楚的界線:保護案主不受傷害
維持清楚的界線與避免雙重關係是為了保護案主不受傷害。心理師、身心科醫師也是人,所以需要完善的制度來協助我們保護關係與維持良好的界線。治療關係應當是很單純的,不允許衍伸出其他諸如商業合作、情侶、師生、上司下屬等雙重關係。治療關係也應避免原本就有的人際關係。因為治療關係本質上無法迴避權力議題,通常心理師相對於案主擁有較多的專業知識,且會尋求心理治療協助的人,有時是在情緒低落或身心狀態較為脆弱的期間。
.
2. 單純的關係:避免關係上的混亂
從治療關係衍伸出的雙重關係剛開始會給人感覺心理師對我好特別、我好重要,但隨後而來的很有可能是感覺自己被利用。而若將原有的人際關係延伸為治療關係,治療雙方原本就認識甚至熟悉,也可能會造成界線的混亂不清,訊息的混亂,治療室中所獲得的訊息與原有人際關係接觸所得到的訊息攪和在一起,而使心理師無法有足夠清楚的思考與個案概念化。而相同的是,雙重關係都容易造成心理師(或精神科醫師)和案主雙方搞不清楚對方在說這句話的時候,是以哪種身分、哪種立場、哪種社會位置來表達,又或者是在治療過程中顧慮到對方治療關係以外的身分而造成治療上的阻礙。例如:同時是心理師和課程老師的身份,案主就可能會擔心,如果我的治療效果不好,會不會影響我的課程成績?那我是不是應當要在治療過程中表現得很好,看起來很有療效,甚至討好身為課程老師的心理師。
.
3. 清楚的身分與位置,才能好好治療,好好地被治療
當治療關係是單純的,心理師就是心理師,案主就是案主。各自都可以在自己的位置上,好好的治療或接受治療,無論是案主還是心理師,都不受對方另一個身分的干擾,這讓除了讓治療可以更順利進行,也更有效能。也因此,心理師應當避免與案主有治療室外的接觸,迴避衍伸出其他人際關係的可能性。吃飯、喝咖啡這些看似平常的人際互動也應當避免。至於結束治療後,是否就可以約出去喝咖啡,我認為就算結束治療,對案主而言,心理師還是心理師,不太可能一刀兩斷,立刻轉變成另一種身分。邀請前案主喝咖啡這樣的舉動,是有可能讓案主感到混亂、不安,甚至是困惑的。另外主動邀請前案主喝咖啡這件事,是滿足誰的需求呢?(前)案主是沒有義務要滿足(前)心理師的個人內在需求的。
.
個別心理治療關係會是一對一的關係,就算是同一位心理師,不同的案主也會有不同的心理治療經驗,因此對於每個人個別的心理治療經驗,都需要被尊重。同一位心理師,一位案主有好的心理治療經驗,不代表其他案主也有好的心理治療經驗,相反的一位案主在心理治療中感到受傷或不舒服,也不代表這位心理師的其他案主也在心理治療中感到不舒服。因此,我並不認同,把案主拉進和其他案主或其他人的紛爭中。簡單說,在個別治療經驗中,誰都沒有資格替誰證明什麼。
.
(二) 「穩定的心理治療架構」對於心理治療的意義與目的:
.
1. 好的治療空間,包含物理上和心理上
如果說「清楚的治療界線」是消極的保護案主和治療關係,「穩定的治療架構」就相對是積極的創造良好的治療環境。心理治療架構一般來說是指固定時間、固定地點、準時開始準時結束的心理治療,除非特殊原因,否則不會輕易更動架構,就算要更動,也會經過心理師與個案雙方充分的討論。穩定的治療架構可以讓心理師在了解案主 (也就是個案概念化) 的過程中降低外在環境因素的干擾。這可以讓治療師和案主有機會在穩定的環境中思考與感受。
.
2. 穩定的架構,讓治療更清晰
長期每週固定的時間與固定的晤談室接受心理治療,在動力的觀點就有如母嬰關係,嬰兒的主要照顧者在固定時間給予固定量的奶水。因為都固定,所以孩子的變化,今天喝的多,明天喝得少,都可以以較客觀的方式觀察出來。孩子在長大、在改變,照顧者也可以有明顯的感覺。但若照顧者是用隨意的方式決定給予孩子奶水量與時間,很可能就無法清楚地觀察到孩子的變化。
.
回到心理治療上,穩定的治療架構可以讓外在環境的變動降低,心理師和案主都知道每週的某一個時間在某一個地點有治療,彼此都會有所準備。例如,案主會知道,啊,我每週三下午六點要心理治療,那我會把工作或雜事盡可能排開,而心理師也會留那段時間和空間給我。治療架構是一個雙方都為彼此準備。就像《小王子》中,狐狸對於小王子的等待,不過不同的是,對於案主和心理師而言,這個感受很多時候不是像狐狸等待小王子那樣,是幸福的,有可能是複雜的、矛盾的感受,不一定都是正向的。儘管如此,案主對於這些過程的想法與感受都可以和心理師討論,這些感受也都是治療中重要的訊息。
.
3. 心理治療不同於看感冒去診所拿藥
心理治療並不是感冒看醫生,有症狀、有不舒服再來,治療目的只是讓症狀和不舒服的感受消失,相反的,心理治療是深層的了解自己,在治療過程中一起思考與感受。因此並不是一蹴可幾,或把案主的狀態訂一個病名或標籤,說你就是如何、如何,或是怎樣做一定會好。而是需要治療關係的雙方長期的時間與投入,有時花兩三年以上也不為過。
.
二、心理治療關係就是移情關係:當然移情,哪次不移情?
.
在心理動力的觀點下,治療關係就是一種移情關係。我有時會在網路論壇看到有人在談論「我好像喜歡上我的心理師了,我該怎麼辦?」、「你那個是移情啦,不是真的喜歡。」那麼,移情不是真的感情嗎?移情到底是什麼?
.
1. 移情是什麼?
移情是當事人把他早年對於重要他人的情感轉移至治療關係之中。且移情也不一定都是正向的、喜歡或愛的感受,也有可能是負向的感受,是討厭、憤怒、恐懼等感受。通常會需要被詮釋的會是負向移情,因為在治療關係中負面的感覺過大的話,治療關係張力會很大,案主會因為太難受,乾脆就中斷治療了,所以心理師會需要在適當的時機點出這些不舒服的感受,不一定需要標註或點名這是負向移情,但當這些不舒服的感覺有機會被說出來,被理解,被看到,案主通常會因為自己被理解而緩解了不舒服的感覺。然後,治療就可以繼續進行下去。
.
2. 治療過程中的一切都是移情嗎?
雖然說是移情關係,事實上治療關係中雙方的互動與感受有三種成因:(1) 案主的移情 (2)心理師的反移情 (3)相對外在現實環境。因此心理師在理解與思考案主的過程中,三者均須兼顧。穩定的心理治療架構可以降低外在現實環境的干擾因素。那麼,案主對於治療的感受和狀態就可以比較歸因於移情。所以治療架構很重要。如果心理架構很混亂,這週週三治療,下週週二治療,我們就比較困難把案主在治療中的感受歸因於移情。
.
3. 面對移情,心理師該怎麼做?
在治療關係中,案主在穩定與安全的環境下,把自己對於小時候重要他人的情感、情緒、感覺轉移到心理師身上,那心理師要做什麼?當然不是在那裡沉浸在被正向移情的感受中,覺得自己真是一位優秀的心理師,自己的言語真的好有療效而沾沾自喜。心理師需要去思考的是,案主感覺到的是什麼。無論是正向移情、負向移情,還是那些難以言明的複雜感受。當然有可能是真的心理師的言語帶來的幫助,但也同時可能是案主把自己對於幼年時期的情感關係,帶進治療關係中。
.
而在治療過程中,心理師自己的經驗與感受為何,是坐立難安、如坐針氈,還是治療前一天會做惡夢,或是很開心看到案主來治療?這些心理師在治療關係中的感受與情緒就是反移情,心理師要敏感於自己在治療關係中的感受,去理解、去消化,而非將之化為行動 ( 即,行動化)。並在治療有需要的情況下,在適當的時候,用適當的方式,反饋給當事人。以此來協助案主思考與了解自己。
三、 維持界線與架構的挑戰,以及心理師可以做什麼?
.
心理治療真的超囉嗦,對於心理師和案主而言都是,心理師能做的,是帶著案主去思考這些想要破壞界線的背後是什麼怎樣的感受、想法,這對於治療關係的意義是什麼?但如果今天破壞界線與架構的是心理師呢?已經取得證照的心理師,每六年都需要換照,換照的前提是要參與一定量的研習時數(六年120),其中也有倫理時數的要求。這都是法規在制度上對於心理師本身專業與倫理的要求,遺憾地,這並無法保證每位心理師在面對案主的時候,都能遵守界線,避免雙重關係,不在治療室外和案主有非必要的接觸。
.
心理師需要時時警惕自己,當有想要破壞界線的時候,停下來思考一下,是什麼讓你想要破壞界線,這背後有什麼自己的需要在。讓自己停下來,用思考取代行動化,為什麼想要約(前)案主喝咖啡,為什麼想要邀案主吃飯。這真的為案主著想嗎?這樣的行動背後的欲求是什麼?因為事實上,作為一位心理師,破壞了治療界線,破壞了治療架構,這樣的治療關係,還剩下什麼呢?
.
「嬰兒室實習心得」的推薦目錄:
- 關於嬰兒室實習心得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嬰兒室實習心得 在 Dr. Hannah 漢娜醫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嬰兒室實習心得 在 劉樂妍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嬰兒室實習心得 在 [心得] 資深護士的牢騷--嬰兒房- nurse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嬰兒室實習心得 在 護理實習心得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汽車零件保養懶人包 的評價
- 關於嬰兒室實習心得 在 護理實習心得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汽車零件保養懶人包 的評價
- 關於嬰兒室實習心得 在 耕莘學妹在樂寶兒的實習心得分享❤️...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嬰兒室實習心得 在 嬰兒室護理師ptt [心得] 資深護士的牢騷--嬰兒房 | 藥師+ 的評價
- 關於嬰兒室實習心得 在 如意嬰兒室的一天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嬰兒室實習心得 在 #問嬰兒室工作內容 - 工作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嬰兒室實習心得 在 產房實習計畫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歷史故事 的評價
- 關於嬰兒室實習心得 在 產房實習計畫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歷史故事 的評價
- 關於嬰兒室實習心得 在 Re: [月子] 月子中心的實習生| BabyMother 看板| PTT 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嬰兒室實習心得 在 Re: [求助] 產檢完遇到人生難題PTT推薦marriage 的評價
嬰兒室實習心得 在 Dr. Hannah 漢娜醫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新文到~~休息了兩個月後終於又有文章了,這篇與其說是跟試管嬰兒有關的內容,倒不如說是筆者自己的心得吧?
最近有了機會在最一線的位置上接觸做試管嬰兒的病人,真的學習到了很多,以下就是有笑又有淚的試管嬰兒治療過程:
http://www.drhannahchang.com/2019/05/20/sweat-and-tear-of-ivf/
#drhannahchang #IVF #試管嬰兒 #漢娜醫生
嬰兒室實習心得 在 劉樂妍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史學教室之邏輯判斷
我的本業是商,讀書寫作是業餘興趣。從商後自修經濟學,年青時常發表財經論文,後參與政府財經問題之討論及政策之研議,李登輝執政後憤於政治干預經濟,外行領導內行,興趣轉向中國文化及中國近代史研究。
因經商多年,養成「務實」習慣,為文論事要求百分百合乎邏輯,百分之百根據可靠證據。所以寫作多年結果是民進黨、國民黨、共產黨都不喜歡我,我是「文化個體戶」。
我的部落格讀者水準委高,我的文章不趕時髦、不拍馬屁,所以點閱率不高,我也不以為意。
最近我的部落格出現一些沒水準的搗蛋份子,通常我不理會這種搗蛋份子,因為他們水準太差,不值得理會,而且他們的留言相反的可以突顯我的水準。但是一再搗蛋,我怕正常的年青讀者受到他們的影響,所以我從今天開始不定期的開一門初級史學課,一方面等於反駁他們的胡扯,一方面給有志於史學的年青朋友分享我的心得。
孟子公孫丑上:「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根據孟子的標準,許多搗蛋者的言論皆「非人也」,尤其某網友諷刺一個八十三歲的飽經憂患上吊自殺的老人,這種人世間少見。但是我不同意孟子的說法,「無是非之心」、「無羞惡之心」、「無惻隱之心」邏輯上都跟是不是「人」沒有關係,人的基本要件是:靈長類動物,有思想、會用語言溝通、群居…………。「無羞惡之心」這一類人最多是屬於壞人、笨人,基本上還是人。孟子滕文公下「……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其實,楊朱的學說有早期個人主義的影子,墨子的和平、人道精神,更是中國文化的瑰寶,只是與孟子論調不同,孟子即責之曰「禽獸」這是典型的中國思考方式。
孟子是亞聖,其人道主義、民本思想、相對君臣觀等都發揚了儒家精神,但孟子思維方式的武斷、霸道、雄辯非但影響了儒家的進步,也影響了中國人的邏輯發展。
西方人在兩千多年前就有很清楚的邏輯思維,到了亞里斯多德邏輯三段論已經漸臻成熟。到了文藝復興時代,學者又發明歸納法,用統計、類比、分析來補邏輯推論之不足。
西方近代史學從蘭克以降所有科學方法都應用在史學上,所以英國史學家1克林武德會說:「歷史是一門科學,一點都不多,一點都不少。」
搗蛋讀者的回應,常講一個故事來下結論,以史學方法看來,是非常幼稚、好笑的事,而且許多故事是道聽途說而來,甚至許多故事是自己捏造的,如有位讀者說我沒有住過眷村所以才會說眷村的老兵沒有跑過大江南北,來台灣才學識字的。這位朋友我願意跟你打賭,你絕對沒住過眷村,才會說這種外行話。我從小在信義區長(當時叫三張犂),住過好幾個大眷村,在我的記憶裡,即使在四四南村(士兵階級),我沒碰到一個不識字的長輩。我在嘉義服預官役的時候,認識一個的營的老兵,只有一位曹姓士官識未不多,其他士兵多粗通文墨、能寫信、能閱讀。
何以如此請看馮玉祥回憶錄,以及許多軍中作家的自傳,以及國軍檔案資料,即使在民國初年、軍閥時代,新兵除了受軍事訓練外,軍中都辦「隨營教育」,根據新兵教育程度編班授課,包括後來許多知名作家,都是先受隨營教育,後來自修成名,隨營教育一方面提高軍人質素,一方面作為升遷的依據。有一點常識,有一點判斷力的人都知道有關老兵的笑話是胡扯的!
民進黨結合學術騙子編造故事,讀書人要有自己的判斷力,否則騙子說什麼你就信什麼,久之會變白痴的。
許多讀者愛講故事,講故事跟史學是兩回事。根據二二八檔案資料,許多暴民殘殺老弱婦孺的故事,也有暴徒輪姦外省老師的故事,也有挖外省人眼睛、耳鼻的故事,也有剖開孕婦,用武士刀挑出嬰兒的故事,這些暴行都有檔案資料及當時的報紙可以證明,可信度非道聽途說之詞可比。但是我們不會因此說台灣人都不是人,我們最多祗能說,日本統治台灣五十一年教育出一小撮禽獸不如的台灣人。但是大多數的台灣人是善良的。二二八發生時台灣有六百多萬人口,外省人只有幾萬人,許外省人及到本省人保護,否則外省人死傷更慘。
根據史學方法,故事可能是偶發事件,故事是歷史素材,首先要考證故事的真偽,其中最不可靠是口述歷史。如果故事資料來源可靠,故事本身的史學價值要靠史學方法去解讀,切不可斷章取義,更不可像孟子一樣隨便說別人「是禽獸也」
所以講一個道聽途說,毫無根據的故事來斷定中國人很壞,日本爸爸很偉大,國民黨很爛。這叫「丟人現眼」,因為說故事罵人,尤跟是聽來的故事又不去判斷故事真假,表示你連最初級的史學常識都沒有。這跟小孩子看電影一直問爸爸「他是好人、壞人?」一樣幼稚,一樣沒水準。
嬰兒室實習心得 在 護理實習心得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汽車零件保養懶人包 的推薦與評價
在嬰兒室實習心得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ppon05019456也提到此為[新聞] 之預設發文⑴ 發文前請先詳閱板規,不得因不知相關板規而免卻責任。 ... <看更多>
嬰兒室實習心得 在 護理實習心得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汽車零件保養懶人包 的推薦與評價
在嬰兒室實習心得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ppon05019456也提到此為[新聞] 之預設發文⑴ 發文前請先詳閱板規,不得因不知相關板規而免卻責任。 ... <看更多>
嬰兒室實習心得 在 [心得] 資深護士的牢騷--嬰兒房- nurse | PTT職涯區 的推薦與評價
今天是去嬰兒房+產後病房實習的第一天事前指導老師特別交代這間醫院(Brigham and Women's, MA)的有些護士有點"態度問題" 言下之意就是要我們特別注意禮貌跟不要擋路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