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之道| 知史百家
安煥然
90年代初,陪同台灣成功大學陳信雄老師到中國大陸進行學術考察。一為考究中國古船;另一目的,則是帶著朝聖的心情,尋訪瓷器的故鄉。
首站是到廈門、泉州進行學術訪問,接著北上浙江。江南秀麗、西湖美。到魯迅的故鄉,小河淌水,大運河。最重要的是,在省文化局的黑色轎車一路鳴笛下,我們來到了瓷器的故鄉,上千年的中國越窯的古窯址:慈溪、上林湖。
寂靜的湖水邊,滿地的瓷器碎片和夾匝,宛如夢境中的魔法鱗甲小片。隨手拾起,秘藏其中的美和故事,隨即輕盈地躍然起舞。別小看這些晶瑩剔透的瓷器破片,它可是中國人偉大的發明,見證了多少中華文明、歷史興衰的流變。
陶器和瓷器,都是土器製作,但瓷器的燒造,其火候溫度、技術及條件,都要比陶器製作來得高超和複雜。世界各地的原始住民很多都能製作陶器,唯有瓷器則是中國人獨有而傲人的創造。
中國的陶器,可以上溯一萬年的新石器文明。諸如絢麗的仰韶彩陶、技術高超的龍山蛋殼黑陶,影響範圍頗廣的東南印紋硬陶,等等。至於瓷器,在世界文明史上,最初則是中國人的發明。其源頭,至少可以追溯三千年。早在商朝,中國已有所謂的「原始瓷器」。到東漢,成熟的瓷器燒造出現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瓷器普及大眾。入唐,越窯青瓷、唐三彩、長沙窯,炫耀奪目。宋元的製瓷工業更是登峰造極,北方有耀州、磁州、均窯,南方有龍泉、建窯,以及「天下瓷都」景德鎮,瓷器之美,傲然於世。
自晚唐、宋元、至明清,一千餘年來,享譽全球的中國瓷器,以質高物美之姿,大量的銷往世界各地。這種專供外銷的陶瓷,謂之為「中國外銷陶瓷」。這是中國千多年來,對外長程貿易中,除傳統的絲綢之外,另一個重要及量多的輸出產品,是享譽世界的made in China。
在東西文化交流史上,我們熟知的絲綢之路,基本上有兩途。一條是陸上的絲路,其主要的載貨交通工具是駱駝。另一條,則是海上絲綢之路,其主要交通工具是遠洋貿易大船。
絲綢是中國對外的主要傳統出口產品,惟至晚唐、宋元以後,中國外銷瓷器則是以強旺活力閃耀於海洋貿易道上。瓷器與絲綢不同,它笨重易碎,不適於陸路駱駝承載,而較適宜於船運。這是中國陶瓷的外銷主要取道於海上絲路的原因。
中國陶瓷的外銷主要靠海運,而且動輒以萬計。這導因於宋代以來,遙遙領先於全世界的中國造船技術,船體碩大、承載量巨,以及宋元海洋貿易之發達。北宋朱彧《萍洲可談》就這樣記載了中國海船與承載外銷陶瓷的典型運銷實況:「(中國)舶船深闊各數十丈,商人分佔貯貨,人得數尺許,下以貯物,夜臥其上。貨多陶器,大小相套,無少隙地」。
1976年,韓國西南海域的新安近海,發現了一艘中國元代的沉船,驚動全世界。截至1984年,從該船海底打撈出來的中國陶瓷,竟多達二萬餘件,其中大多數是完整的龍泉窯青瓷。
近一個世紀以來,海上絲路的據點都先後考古發現有大量的中國古外銷陶瓷的遺留。東至日本,南及東南亞,經馬六甲海峽,至印度洋、阿拉伯世界,最遠到非洲。吾師陳信雄在〈中國外銷陶瓷管窺〉一文中說:「從外銷陶瓷所到達的地域,可以知道中國人活躍的領域。貿易陶瓷數量的多寡,可以顯示中國人活力的大小」。透過外銷陶瓷「也可以重建海外一些被遺忘的史事」。
美籍學者Beyer對於菲律賓歷史的分期,認為公元800年至1521年的這一段時間(亦即西方人未到來之前),是「瓷器時代」。這段期間,菲律賓本身沒有文字記載,但中國的文明和海洋貿易的交涉,卻是源源而達。那些遺留在菲島的不腐不毀的無數中國瓷器,可資作為重建菲律賓古代歷史的依據。
遠在非洲,令人驚訝的是,中國古瓷在非洲的發現,從北非、東非,到南非,大量唐宋以來的中國瓷器遺落在非洲大地,猶如中國古瓷的博物館,猶如中國古瓷的儲倉(可詳見馬文寬、孟凡人合著《中國古瓷在非洲的發現》,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87)。英國史學家Sir Mortimer Wheeler有句名言,他說非洲的「坦桑尼亞被遺忘的第十世紀以後的歷史,就寫在中國瓷器上面」。
一千多年來,隨著中國外銷陶瓷的大量運銷,中國陶瓷成為海上絲路的重要商品。考古的發掘,這種現象,近一個世紀以來,頗受學術界重視。日本三上次男教授特為此條往來於東亞、東南亞、印度洋,遠及非洲的海上貿易道,取名為「陶瓷之道」。
(原刊《古代馬中文化交流史論集》,新山:南方學院出版社,2010,作者授權轉載,特此鳴謝。)
作者簡介:
安煥然,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學院中文系教授,華人族群與文化研究所所長,原副校長。廈門大學歷史學博士,台灣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星洲日報》專欄作者。著作有《小國崛起:滿剌加與明代朝貢體制》(2019)、《文化新山:華人社會文化研究》(2017)、《古代馬中文化交流史論集》(2010)、《本土與中國學術論文集》(2003)等。
「宋晶宜簡介」的推薦目錄:
- 關於宋晶宜簡介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宋晶宜簡介 在 杰朗仕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宋晶宜簡介 在 方志恒 Brian Fo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宋晶宜簡介 在 九年一貫課程國語文教科書內容分析 以六年級與七年級為例 的評價
- 關於宋晶宜簡介 在 雅量作者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宋晶宜簡介 在 雅量作者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宋晶宜簡介 在 綺絮創作天地 的評價
- 關於宋晶宜簡介 在 温展浩 的評價
- 關於宋晶宜簡介 在 雅量惡搞的推薦,PTT、DCARD和網路上有這些評價 的評價
- 關於宋晶宜簡介 在 雅量惡搞的推薦,PTT、DCARD和網路上有這些評價 的評價
宋晶宜簡介 在 杰朗仕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宜興紫砂壺細介
紫砂壺的起源一直可以上溯到春秋時代的越國大夫範蠡,就是那位功成身退的與西施一起退隱江湖的「陶朱公」。數來已有二千四百多年的歷史了!不過,紫砂做成壺,那還是明武宗正德年間以後的事情。從此蔚成風氣,名家輩出,花色品種不斷翻新,五百年間不斷有精品傳世。發展到今天,可謂巧奪天工,技絕寰字。
中文名
宜興紫砂茶具
地理位置
江蘇省南部
起源
春秋時代
創始人
範蠡
簡介
宜興市位於江蘇省南部,太湖西岸,江浙皖三省交界區,是滬寧杭區域中心。宜興已有五千多年的制陶歷史,現有陶瓷企業近千家,2005年實現工業銷售收入達60億元。
產品主要有日用陶瓷、建築陶瓷、藝術陶瓷、工業陶瓷及紫砂陶瓷五大類2000多種產品,其中無鉛釉下彩餐具、耐磨耐腐的工業陶瓷、美術陶瓷、納米陶瓷材料、陶瓷機械、紫砂工藝品等在國內外市場佔有較高份額。
宜興制的紫砂茶具,泡茶既不奪茶真香,又無熟湯氣,能較長時間保持茶葉的色香味。一般人所用的普通紫砂壺,則用模具製作,泥質較粗,但仍不失其紫砂茶具「泡茶不走味」的特色。
起源
紫砂壺的起源一直可以上溯到春秋時代的越國大夫範蠡,就是那位功成身退的與西施一起退隱江湖的「陶朱公」。數來已有二千四百多年的歷史了!不過,紫砂做成壺,那還是明武宗正德年間以後的事情。從此蔚成風氣,名家輩出,花色品種不斷翻新,五百年間不斷有精品傳世。發展到今天,可謂巧奪天工,技絕寰字。
堯臣、蔡襄、蘇東坡這些大文豪都留下了一些詠茶名篇、名句。其中梅堯臣的「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堪稱千古絕唱,講的就是用紫砂陶壺烹茶。當然最講究、最有創造精神的要數蘇東坡了。他總結出「活水還須活火烹,自臨釣石取深情。」用活水、江流深水煎茶,味道會不同凡響,更加清醇清遠。
到了明代飲茶的方法發生了很大的變化,1595年張源撰寫的《茶錄》對沏茶的程序,做了詳盡的介紹:「探湯純熟便取起,先注少許壺中,祛湯冷氣,傾出,然後投茶,茶多寡宜酌,不可過中失正……兩壺後又用冷水湯滌,使壺涼潔,不則減茶香矣。」這與今天的沏茶方法沒有什麼不同。烹茶演變為沏茶,對茶壺的質地要求就相對高了,通過千百年來的實踐,人們發現,用紫砂壺泡茶,茶味雋永醇厚,由於紫砂壺能吸收茶葉汁,用的時間愈長,泡出的茶水味道就愈好。於是,紫砂壺也就應運而生,製作紫砂壺的高手、名家、大師也就一個個走到歷史的前台,他們的名字和業績與紫砂壺的興衰交織在一起。
通常的說法,紫砂壺的創始人是明代正德——嘉靖時的龔春(供春)。「余從祖拳石公讀書南山,攜一童子名供春,見土人以泥為缸,即澄其泥以為壺,極古秀可愛,所謂供春壺也。」(吳梅鼎:《陽羨瓷壺賦·序》)供春壺,當時人稱贊「栗色暗暗,如古今鐵,敦龐周正。」短短12個字,令人如見其壺。可惜供春壺已不得見,現在流傳的供春壺多是仿品。當代宜興紫砂大師顧景舟先生的一件仿品,價格也在20萬港幣左右,足見供春壺的藝術價值多麼珍貴。龔春傳時大彬、李仲芬。二人與時大彬的弟子徐友泉並稱為萬曆以後的明代三大紫砂「妙手」。時大彬的紫砂壺風格高雅脫俗,造型流暢靈活,雖不追求工巧雕琢,但匠心獨運,樸雅堅致,妙不可思。他的高足徐友泉晚年自嘆:「吾之精,終不及時(時大彬)之粗也。」徐友泉,手工精細,擅長將古代青銅器的形制做成紫砂壺,古拙莊重,質樸渾厚。傳說,徐友泉幼年拜時大彬為師學藝,懇求老師為他捏一頭泥牛,時不允。此時一真牛從屋外經過,徐急中生智搶過一把泥料,跑到屋外,對著真牛捏了起來,時大加贊賞,認為他很有才華,於是欣然授其全部絕活,後來果然自成一家。以上四人為第一期時代的紫砂壺大師。第二期紫砂壺大師為清初人陳鳴遠、惠孟臣。陳鳴遠以生活中常見的栗子、核桃、花生、菱角、慈菇、荸薺的造型入壺,工藝精雕細鏤,善於堆花積泥,使紫砂壺的造型更加生動、形象、活潑,使傳統的紫砂壺變成了有生命力的雕塑藝術品,充滿了生氣與活動。同時,他還發明在壺底書款,壺蓋內蓋印的形式,到清代形成固定的工藝程序,對紫砂壺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由於陳鳴遠的作品出神入化,名震一時,故仿品、贋品大量出現。顧景舟先生說,從少年習藝,直至暮年,半個多世紀中他也只見到幾件真品,收藏家要特別小心以防走眼。
明末天啓、崇禎年間的惠孟臣,長於製作小壺,以小勝大。孟臣壺以竹刀划款,以器蓋內有「永林」篆書小印者為精品。第三期紫砂壺大師是清代中葉嘉慶、道光年間的陳鴻壽和楊彭年。陳鴻壽,是清代中期的著名書畫家、篆刻家。藝術主張創新,他倡導「詩文書畫,不必十分到家」,但必須要見「天趣」。他把這一藝術主張,付諸紫砂陶藝。第一大貢獻,是把詩文書畫與紫砂壺陶藝結合起來,在壺上用竹刀題寫詩文,雕刻繪畫。第二大貢獻,他憑著天賦,隨心所欲地即興設計了諸多新奇款式的紫砂壺,為紫砂壺創新帶來了勃勃生機。他與楊彭年的合作,堪稱典範。現在我們見到的嘉慶年間製作的紫砂壺,壺把、壺底有「彭年」二字印,或「阿曼陀室」印的,都是由陳鴻壽設計、楊彭年製作的,後人稱之為「曼生壺」。陳鴻壽使紫砂陶藝更加文人化,製作技術雖不如明代中期精妙,但對後世影響很大。楊彭年首創捏嘴新工藝,他不用模子,信手捏來,隨意而成,頗具天趣。乾隆以後,伴隨著清王朝的衰落頹勢,紫砂壺的製作也愈來愈不景氣。值得一提的是嘉道年間的邵大亨,他為陳鳴遠以後的一代高手,其它如邵友蘭、邵友廷、蔣德休、黃玉麟、程壽珍諸人,則一代不如一代。更多的是因循守舊,很少創新,製作工藝也日漸草率荒疏。
當代的紫砂大師,首推顧景舟老先生,顧老潛心紫砂陶藝六十餘年,爐火純青,登峰造極,名傳遐邇。其餘如朱可心、高海庚、裴石民、王寅春、吳雲根、徐秀棠、李昌鴻、沈蘧華、顧紹培、汪寅仙、呂堯臣、徐漢棠、蔣蓉等也各自身懷絕技,各有專長,皆為一時俊才。
特點
宜興紫砂茶具始於宋,興於明,盛於清。用紫砂燒制的陶壺泡茶,「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故用其泡茶,色香味皆蘊,尤能保味。由於其砂透氣性能好,含鐵量高,茶壺蓋製作嚴實合縫,茶湯久放不易變質,陳茶不餿,而且對人體亦有益處。紫砂壺裡外均不上釉,用的久了,茶汁滲透,愈久彌香,即使倒入白開水也會茶香瀰漫。此壺還有適應冷熱急變的特性,不裂不炸,不迅即炙手,而且便於洗滌。
紫砂壺
構造獨特
紫砂茶具中的紫砂壺是一種雙重氣孔結構的多孔性材質,氣孔微細密度高,具有較強的附吸力。它能吸收茶之香味,且保持較長的時間,而施釉的陶瓷茶壺,這種功能比較欠缺。
原料獨特
紫砂茶具與施釉的陶瓷茶具相比,茶湯確實不易變質發餿。這種功能由茶具本身精密合理的造型所決定。紫砂茶具中的紫砂壺的嘴小(嘴流出口成一定的斜角),壺口壺蓋配合密切,位移公差0.5mm,口蓋形式都成壓蓋結構。而施釉茶壺,壺嘴大都口朝上,口與蓋的位移公差達1.5mm左右,且口蓋形式都成嵌蓋結構。由於紫砂壺製作的精密度高,比施釉的瓷壺減少了混有黃曲霉等霉菌的空氣流向壺內的渠道。因此,相對地延長了茶汁變質發餿的時間。
工藝獨特
紫砂泥確實是宜興得天獨厚的原料,它在成份上俱備了制陶所必需的化學組成及礦物組成。顯微觀察發現,紫砂泥主要成分為石英、粘土、雲母和赤鐵礦。同時這些礦物的顆粒組成(自然形成的顆粒的大小尺寸)適中,具有類似中國大陸南方制瓷原料的特點,即其礦物組成屬於粘土。
合理的化學、礦物、顆粒組成,使紫泥具備了可塑性好、生坯強度高、乾燥收縮小等良好的工藝性能。紫泥粉碎的細度以過60目篩為宜。泥料過粗製作時費功,泥料過細製作時粘手,坯體表面會引起皺紋,同時還會引起乾燥,燒成收縮增大,而降低燒成溫度,則發生氣泡缺陷。過60目篩的泥料,大的顆粒尚粗,在成型過程中用精加工這道關口,把器形周身理光,形成一層致密的表皮層。由於表皮層的存在,產品燒成的溫度範圍擴大了,不論在正常燒成溫度的上限或下限,表皮層容易燒結,而壺身內壁仍能形成氣孔。
氣孔獨特
成形時的精加工工藝,具有把泥料、成型、燒成三者有機地聯繫在一起的作用,從而賦予紫砂表面光潔,雖不掛釉而富有光澤,雖有一定的氣孔率而不滲漏等特點。
紫砂泥經過1150℃燒成後,形成了殘留石英、雲母殘骸、莫來石、赤鐵礦、雙重氣孔等物相。雙重氣孔使產品具有較高的氣孔密度和一定的氣孔率。此外,紫砂泥試樣中的結晶相較多,玻璃相對較少。
紫砂泥是一種紫紅色或淺紫色的氧化鐵含量較高的陶土,由於紫砂茶具坯體不施釉,所以燒成後仍有較大的吸水率和氣孔率。據測定,紫砂茶具的吸水率在1.6%-7.05%之間。因此,製成品具有良好的吸附氣體性能和透氣性能,用之泡茶色、香、味均好。由於紫砂壺傳熱緩慢,雖然用沸水泡茶它也不炙手。同時還可放在文火上煮茶,不易燒裂。
宋晶宜簡介 在 方志恒 Brian Fo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的高教界推薦名單】
學界同盟 2017(全投名單6人)
5. 關顥揚、11. 袁立橋、13. 鄭沛倫、28. 李詠祺、43. 孔浩名、45. 劉昕雋
Politics 1001 - 學者抗命(全投名單12人)
2. 陳效能、4. 許漢榮、8. 王慧麟、17. 陳凱欣、22. 黃偉國、35. 曹文傑(小曹)、47. 洪榮傑、48. 黃宇軒、50. 歐陽檉、55. 何式凝、60. 陳燕遐、61. 梁旭明
高教界民主行動 Academics in Support of Democracy(12人)
12. 陳和順、23. 陳健民、25. 阮頴嫻、26. 馮偉華、37. 關信基、38. 陳惜姿、41. 張楚勇、42. 呂秉權、53. 戴耀廷、56. 陳清橋、58. 黃志偉、59. 袁效賢
#一人TAG一個高教界朋友全投民主派
換人不換制度,是換湯不換藥。
唯有用盡每寸空間,不斷向政權施壓,才有機會迫出制度改革。
明天全投民主派,以選票衝擊特首選委會!!!
【#選委會選舉投票懶人包】
▋第一步:核實投票資格
要確定自己是否登記選民、屬於那一個界別分組、投票站地址等等。
查詢網站:https://goo.gl/6QogGb
查詢電話:2891 1001
▋第二步:認識候選名單
今次選委會選舉,共有25個分組或小組有競爭,由1239名候選人,競爭733個席位。所有候選人簡介,已經上載至選管會網站:https://goo.gl/0xM4zt
▋第三步:自家製掌心雷
選委會選舉候選人眾多,選管會容許選民帶備「自家製掌心雷」(即一張載有心儀候選人名單或號碼的紙張),以方便填劃選票時參考。但投票人必須緊記不可在投票站內向其他人展示該紙張,亦須於完成投票後將紙張帶離投票站,否則有可能觸犯選舉法例。
今次民主派組成多張名單,共300多名候選人,強攻14個界別,選民可Copy & Paste 以下推薦名單,製作成掌心雷,全投民主派。
〈#高等教育界:30個選委議席〉
●「#Politics1001:學者抗命」(12人):
2. 陳效能、4. 許漢榮、8. 王慧麟、17. 陳凱欣、22. 黃偉國、35. 曹文傑(小曹)、47. 洪榮傑、48. 黃宇軒、50. 歐陽檉、55. 何式凝、60. 陳燕遐、61. 梁旭明
●「#學界同盟2017」(6人)
5. 關顥揚、11. 袁立橋、13. 鄭沛倫、28. 李詠祺、43. 孔浩名、45. 劉昕雋
●「#高教界民主行動」(30人)
1. 張褀忠、12. 陳和順、14. 邱國禧、16. 陳銘賢、18. 洪英豪、19. 温帶維、20. 張南峰、23. 陳健民、25. 阮頴嫻、26. 馮偉華、29. 楊寶玲、30. 謝永齡、34. 吳有能、36. 吳國恩、37. 關信基、38. 陳惜姿、41. 張楚勇、42. 呂秉權、46. 陳家明、49. 張星煒、51. 王凱峰(吹哨者)、52. 朱偉志、53. 戴耀廷、54. 方子華、56. 陳清橋、57. 鄭漢文、58. 黃志偉、59. 袁效賢、64. 翁愛明、65. 李建賢
〈#教育界:30個選委議席〉
●「#教協」(30人)
1. 關淑玲、2. 張銳輝、3. 李家宏、4. 黃克廉、5. 何俊鋒、7. 盧偉明、10. 張兆聰、12. 方景樂、14. 陳杏英、15. 張文光、16. 張往、18. 王美琪、20. 潘天賜、21. 經志宇、23. 陳仁啟、25. 甘秀雲、29. 舒盛宗、30. 馮碧儀、33. 田方澤、36. 陳漢森、37. 黎志強、41. 何志偉、43. 李煒佳、44. 馮德華、47. 曾瑞明、48. 陳曦彤、49. 文浩然、50. 莫萊茵、52. 程張迎、56. 林湘雲、
〈#社福界:60個選委議席〉
●「#社工復興運動」(12人)
9. 丁惠芳、11. 劉家棟、14. 陳紹銘、25. 鍾威龍、32. 黎柏然、35. 羅懿明、64. 羅淑玲、80. 梁志遠、84. 陸殷誦、94. 陳順意、101. 侯冠霖、104. 吳珊瑤
●「#社福同行」(18人)
10. 張志權、17. 陳柏亨、19. 劉華強、27. 賀卓軒、33. 王惠芬、37. 李鳳琼、43. 張敏、44. 吳堃廉、46. 譚婉芬、57. 黃穎姿、60. 簡浩名KHAN ABDULL Ghafar、67. 黃山、83. 李國權、90. 李芝融、93. 彭樂欣、97. 王昭雅、98. 何汝瑛、102. 葉健強
●「#民褔陣線」(22人)
2. 楊森、15. 林強、22. 賴建國、34. 陳永健、41. 麥海華、42. 蘇潔燕、48. 陳頌皓、51. 黃健偉、53. 許錦成、58. 楊家正、61. 莊陳有、62. 黃於唱、71. 李允平、76. 周耀康、77. 陳健雄、78. 陳麗雲、81. 羅健熙、87. 陳清華、91. 陳琬琛、92. 周賢明、99. 顏文雄、100. 賴仁彪
●「#長權」(11人)
7. 李肇鏐、8. 馮妙霞、23. 李志剛、26. 陳文宜、29. 張基、31. 梁梓敦、55. 傅煥彬、85. 陳錦章、89. 林宗祐、95. 翟冬青、96. 劉翀
●「#社總」(20人)
1. 曾健超、5. 陳芷瑋、16. 簡志偉、21. 梁傳孫、24. 麥詠天、36. 倫智偉、38. 黃旭熙、39. 葉建忠、40. 鄭耀彤、49. 許麗明、50. 林韻芝、52. 吳雄暉、54. 余紀讓、66. 朱志强、69. 李志雄、72. 伍銳明、73. 卜福晨、74. 麥潤培、75. 張志偉、86. 張國柱
〈#會計界:30個選委議席〉
●「#民主進步會計師」(21人)
2. 黃健菁、4. 梁文俊、8. 梁文傑、13. 李健恆、20. 張振邦、23. 蔡啓昇、26. 馮領業、29. 李淑儀、31. 范寶琦、32. 韋志堅、35. 關梓謙、36. 劉婉明、40. 王嘉盈、44. 原樹堂、45. 繆亮、46. 洪思微、48. 蔡志光、50. 吳潔儀、52. 許志全、56. 鄭皓朗、58. 蒲錦文
●「#誠會計師團隊」(4人)
17. 譚香文、27. 王鳳儀、41. 楊志良、49. 何駿雄
單獨參選(1人)
●22. 陳耿廸
〈#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30個選委議席〉
●「#CoVision16」(16人)
10. 蔣偉騏、21. 黎可頴、24. 林穎茵、29. 陳潔華、41. 林芷筠、43. 李斌、46. 關兆倫、49. 鄭炳鴻、53. 黎永鋒、58. 黃智鈞、66. 司馬文、69. 高嘉雲、70. 劉紹禧、74. 汪整樂、77. 陳堯坤、88. 雷雯
●「#專業民主起動」(4人)
8. 李鉞、17. 吳永輝、44. 姚瑞賢、85. 陳耀輝
●「#L5建測規園」(5人)
1. 陳彥璘、19. 馬國偉、45. 柳凱瑩、52. 敖鋅琦、67. 陳元敬
〈#文化小組:15個選委議席〉
●「#文化同行」(15人)
3. 姜達雲、7. 白雙全、8. 潘德恕、9. 甄拔濤、13. 張國永、15. 陳桂芬、17. 周博賢、18. 馮祿德、20. 陳錦成、21. 楊雪盈、24. 江康泉、25. 查映嵐、26. 周俊輝、29. 莊梅岩、31. 趙浩然
〈#衞生服務界:30個選委議席〉
●「#衞真普30」(30人)
5. 馮轉娣、6. 蘇衍霈、9. 姚頌恩、10. 吳志傑、11. 李慧雯、15. 鄒凱詩、16. 温愷詠、17. 列明慧、18. 馬旗、21. 葉劍青、26. 劉凱文、29. 高展鵬、32. 李詠嫻、38. 趙卓邦、39. 戚雅姸、49. 陳少清、50. 趙鳳玲、54. 張嘉宜、56. 陳綺華、57. 唐亮均、61. 麥君姸、65. 趙淑華、66. 唐展峰、67. 譚少雯、69. 王詠詩、70. 劉愷寧、71. 洪梓然、75. 袁偉傑、77. 何嘉雯、87. 潘倩敏
〈#資訊科技界:30個選委議席〉
●「#IT Vision」(30人)
1. 鄭斌彬、2. 陳澤滔、3. 吳其彥、4. 王嘉屏、6. 宋安來、8. 邱祖淇、13. 羅浩林、14. 崔志英、15. 羅彬(BRADBEER ROBIN SARAH)、17. 李勁華、18. 黃岳永、20. 楊和生、22. 關德華、23. 胡人傑、25. 麥天志、27. 容志偉、29. 王百羽、33. 方保僑、34. 梁兆昌、35. 黃浩華、37. 林逸明、39. 陳宇明、43. 單仲偕、44. 邱智堅、47. 林德基、50. 楊婉翔、51. 葉旭暉、53. 楊林發、54. 黎智富、57. 麥志烈
〈#醫學界:30個選委議席〉
●「#真普選醫生聯盟」(19人)
5. 張永融、11. 盧詠琛、13. 彭張華、17. 黃任匡、20. 覃天笙、23. 張臻善、24. 楊聿川、25. 李盈姿、26. 李福基、35. 歐耀佳、36. 梁杰仁、41. 衛兆輝、44. 胡金榮、47. 龍振邦、56. 彭潔儀、57. 梁婉儀、63. 馮偉正、67. 鄺葆賢、69. 劉文欽
〈#法律界:30個選委議席〉
●「#PanDem9」(9人)
6. 黃國桐、7. 廖成利、10. 王學今、17. 譚俊傑、26. 何俊仁、30. 何俊麒、32. 查錫我、33. 梁家傑、36. 黃鶴鳴
●「#ProDem21」(21人)
1. 葉海琅、2. 石書銘、3. 郭憬憲、4. 潘淑瑛、8. 戴啓思、9. CLANCEY JOHN JOSEPH、11. 夏偉志、12. 彭耀鴻、13. 張耀良、14. 張達明、15. 黃宇逸、16. 張惠儀、18. 黃瑞紅、19. 林洋鋐、20. 吳思諾、21. 鄭瑞泰、22. 陳淑怡(阮陳淑怡)、27. 文浩正、28. 潘熙、29. 陳景生、37. 韋智達
〈#工程界:30個選委議席〉
●「#進步工程」(20人)
1. 陳建勇、4. 王家鏘、10. 張振傑、12. 蘇耀坤、16. 伍焯煒、18. 劉鎮宇、19. 麥雪晶、21. 楊德忠、26. 姚國威、28. 王振星、29. 歐偉雄、30. 董仲賢、34. 余煒立、35. 何兆倫、40. 倪學仁、44. 黎廣德、49. 李澤敏、53. 黃瑋彤、55. 姜新華、57. 李智明
〈#中醫界:30個選委議席〉
18. 曾鈺婷(曾慧婷)、20. 胡嘉兒、55. 李家麟
〈#批發及零售界:18個選委議席〉
4. 區諾軒(教練)、19. 廖社青
〈#港九各區議會:57個選委議席〉
2. 麥德正、20. 余德寶、27. 鄭達鴻、40. 鄭麗琼、44. 袁海文、50. 楊彧、54. 徐子見、57. 何啟明、63. 施德來
▋第四步:熟讀投票程序
選民須帶同你的香港身分證,前往投票通知卡上指定的投票站,向投票站內的工作人員出示,以便核實有關界別投票人身分;填劃選票時,須使用由投票站所提供的黑色筆,填滿所選擇的候選人姓名左邊的橢圓形圈;最後將已填劃的選票,放進投票站提供的封套內,然後再放入投票箱。
投票程序圖示:https://goo.gl/wvt6SR
〈資料來源〉
蘋果日報 l 民主300+組合強攻14界別 名單逐個睇
https://goo.gl/uvbKre
2016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選舉網站
elections.gov.hk/ecss2016
-----------------------------------
想睇更多本土論述和活動資訊,即LIKE 香港革新(WeMaker)
1. Facebook:facebook.com/reformhk
2. Instagram:instagram.com/reformhk
3. YouTube:https://goo.gl/W40JgO
宋晶宜簡介 在 雅量作者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回首望去,寫在自己展覽品簡介區的那些「不成功」,苦笑後,卑微地 ... 雅量/ 課文作者:宋晶宜朋友買了一件衣料,綠色的底子帶白色方格,當她拿給 ... ... <看更多>
宋晶宜簡介 在 雅量作者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回首望去,寫在自己展覽品簡介區的那些「不成功」,苦笑後,卑微地 ... 雅量/ 課文作者:宋晶宜朋友買了一件衣料,綠色的底子帶白色方格,當她拿給 ... ... <看更多>
宋晶宜簡介 在 九年一貫課程國語文教科書內容分析 以六年級與七年級為例 的推薦與評價
文學作品,也提供作者簡介,讓學生能進一步認識作家。(此項只出. 現於第十一冊之編輯要旨) ... 9、「課外學習指引」部分亦羅列出延伸閱讀之書目與出版社,有宋晶宜的.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