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一直黏著媽媽怎麼辦?
#媽媽不在寶寶一直哭怎麼辦?
#媽媽需要休息一下與寶寶建立約定儀式
#陪伴寶寶學習等待
不少家中有0歲寶寶的家長,會有的困擾是「不管發生什麼事情,寶寶就是一定要媽媽」,總是黏著媽媽,如果媽媽不在,就會一直哭一直鬧,直到媽媽出現,很多時候變成寶寶沒有媽媽就哭鬧,媽媽沒有辦法做自己的事情,即使隊友們願意幫忙,寶寶很多時候還是依然哭鬧~為此,不少家長感到非常的困擾,那該怎麼辦呢?
首先以 #同理心教養 來看看 #寶寶行為背後的需求與原因~
在0-1歲,這個時期,寶寶最重要的心理養成,就是內在的安全感。在媽媽的肚子裡面醞釀了9個月多出生,突然離開了媽媽的身體,因此,人生最初的保護者,媽媽心跳聲、媽媽的溫度、媽媽的味道、與媽媽之間緊緊的緊黏相依,讓已經習慣被媽媽身體安全保護的寶寶,變成為寶寶在建立安全感時的重要依偎。
當寶寶出生之後,寶寶「成為一個人」,跟媽媽的身體雖然分開,成為一個獨立個體,但心理卻還未分化開來,在寶寶的心理中,與媽媽還是一體的。因此,出生之後與媽媽之間的依附關係建立或維繫,是幫助寶寶在有安全感的狀態之下,慢慢學習獨立與分化。
所以,0歲的時候,寶寶尚且還認為自己跟媽媽是一體的,如果跟媽媽分開了,就會讓寶寶覺得我自己的一部分似乎不見了,而產生不安全感,進而感到焦慮。在焦慮之際,寶寶就會用哭鬧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心理狀態。
這個時候,寶寶感覺跟媽媽是一體的,對媽媽會有依戀依附,有時候寶寶也會認為媽媽的感覺就是他的感覺,他的感覺又是媽媽的感覺,在這個依附關係中,寶寶依賴著重要依附者所給予的回應和互動來形成自己的概念和感受。因此,寶寶最初的照顧者(大多是媽媽),與寶寶之間所建立的正面依附關係,可以幫助寶寶培養積極的自我感覺。當寶寶需要擁抱的時候,不要讓寶寶等太久,也不要在寶寶不哭的時候才抱寶寶,更不要刻意地不理寶寶,直到不哭才抱。
照顧者與寶寶之間的互動所產生的正面情緒,會傳遞給寶寶大腦愛的訊號與關心,也讓寶寶學會了愛以及信任,也能夠跟周遭的人去建立一個具有安全感、「你好我也好」的人際關係。
接受媽媽也有需要離開寶寶一下的需求,我們可以試著用以下的方法,與寶寶一起練習~
1️⃣轉移注意力,與寶寶玩遊戲、唱歌玩音樂,或者好玩玩具,來吸引寶寶注意力,而不是讓寶寶一直焦點在媽媽離開的情緒上。
2️⃣常跟寶寶玩「躲貓貓」的遊戲。
3️⃣平常與寶寶持續建立,在特定生活作息中,讓其他照顧者來陪伴寶寶,例如,爸爸陪伴玩樂、洗澡。
4️⃣多讓寶寶認識及接觸其他家人,讓寶寶學習面對媽媽不在時,可以找其他人陪伴及安撫。
5️⃣媽媽不在時,寶寶若哭鬧,可以給寶寶接觸熟悉媽媽味道的物品,例如衣服、毛巾,或者錄下媽媽的聲音給寶寶聽。
6️⃣不管寶寶哭鬧多大,媽媽不在時,照顧寶寶的人溫和而堅定地抱著寶寶,給寶寶安全感,直到媽媽出現。
7️⃣帶著寶寶去看媽媽在做什麼。
平常,媽媽可以跟寶寶建立一個「約定等待」儀式,寶寶雖然有依附安全感的需要,但我們也要相信,寶寶有同理心與愛,能接受重要家人也有需要做自己事情的時候。約定等待,就是跟寶寶說明媽媽要去做什麼,與寶寶做一個「約定」,讓寶寶知道,媽媽離開一定會回來,媽媽不是永遠消失,同時,也是邀請寶寶學習「等待」,等待是很需要家長陪著寶寶一起學習的。
建立約定等待儀式
1️⃣接納、同理寶寶的心情
2️⃣向寶寶說明媽媽要去哪裡、什麼時候回來
3️⃣讓寶寶具體知道要「等待」的是什麼,若方便可以帶著寶寶做一次
4️⃣回來時,與寶寶抱抱或者親親、說話
5️⃣耐心及鼓勵地陪伴寶寶,當寶寶進步時,要給寶寶肯定
與寶寶一起學習面對分離焦慮,讓寶寶開始理解,媽媽不在,我可以找誰陪我?媽媽不在,我可以玩什麼?....雖然我們會期待寶寶早點獨立,但獨立的前提是,要有足夠的安全感、被愛與信任。
而每一個寶寶的成長都不盡相同,分離焦慮的呈現也不同,有些孩子的分離焦慮不多也不大,有些孩子的呈現卻張力十足,也有些孩子是你以為沒有分離焦慮,了卻又突然出現。放下我們的期待,與孩子同步同在,可以幫助大人在面對孩子分離焦慮的時候,不會受到影響,而可以安然自在的陪伴孩子。
0歲開始,是我們與寶寶鞏固親子關係的關鍵期,我們帶著同理心,溫和而堅定地,理解他們、引導他們、陪伴他們,滿足他們心理成長的需要,讓寶寶、孩子可以安全地成長為他們自己~
✅寧寧老師分享,與寶寶分開一定要建立一個「約定儀式」,讓寶寶安心,學習等待~
「為什麼跟寶寶分開,一定要跟寶寶說再見?寧寧老師。諮商心理師的育兒隨筆」
https://circlecle.blogspot.com/2018/03/blog-post_20.html
寧寧老師。繪本分享「等媽媽來的時候」,用想像力創造面對分離焦慮的超能力
https://www.facebook.com/301641166910569/posts/784130141995000/?d=n
寶寶行為背後的需求與原因 在 蜜亞麻-諮商心理師郭蕙寧。寧寧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寶寶一直黏著媽媽怎麼辦?
#媽媽不在寶寶一直哭怎麼辦?
#媽媽需要休息一下與寶寶建立約定儀式
#陪伴寶寶學習等待
不少家中有0歲寶寶的家長,會有的困擾是「不管發生什麼事情,寶寶就是一定要媽媽」,總是黏著媽媽,如果媽媽不在,就會一直哭一直鬧,直到媽媽出現,很多時候變成寶寶沒有媽媽就哭鬧,媽媽沒有辦法做自己的事情,即使隊友們願意幫忙,寶寶很多時候還是依然哭鬧~為此,不少家長感到非常的困擾,那該怎麼辦呢?
首先以 #同理心教養 來看看 #寶寶行為背後的需求與原因~
在0-1歲,這個時期,寶寶最重要的心理養成,就是內在的安全感。在媽媽的肚子裡面醞釀了9個月多出生,突然離開了媽媽的身體,因此,人生最初的保護者,媽媽心跳聲、媽媽的溫度、媽媽的味道、與媽媽之間緊緊的緊黏相依,讓已經習慣被媽媽身體安全保護的寶寶,變成為寶寶在建立安全感時的重要依偎。
當寶寶出生之後,寶寶「成為一個人」,跟媽媽的身體雖然分開,成為一個獨立個體,但心理卻還未分化開來,在寶寶的心理中,與媽媽還是一體的。因此,出生之後與媽媽之間的依附關係建立或維繫,是幫助寶寶在有安全感的狀態之下,慢慢學習獨立與分化。
所以,0歲的時候,寶寶尚且還認為自己跟媽媽是一體的,如果跟媽媽分開了,就會讓寶寶覺得我自己的一部分似乎不見了,而產生不安全感,進而感到焦慮。在焦慮之際,寶寶就會用哭鬧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心理狀態。
這個時候,寶寶感覺跟媽媽是一體的,對媽媽會有依戀依附,有時候寶寶也會認為媽媽的感覺就是他的感覺,他的感覺又是媽媽的感覺,在這個依附關係中,寶寶依賴著重要依附者所給予的回應和互動來形成自己的概念和感受。因此,寶寶最初的照顧者(大多是媽媽),與寶寶之間所建立的正面依附關係,可以幫助寶寶培養積極的自我感覺。當寶寶需要擁抱的時候,不要讓寶寶等太久,也不要在寶寶不哭的時候才抱寶寶,更不要刻意地不理寶寶,直到不哭才抱。
照顧者與寶寶之間的互動所產生的正面情緒,會傳遞給寶寶大腦愛的訊號與關心,也讓寶寶學會了愛以及信任,也能夠跟周遭的人去建立一個具有安全感、「你好我也好」的人際關係。
接受媽媽也有需要離開寶寶一下的需求,我們可以試著用以下的方法,與寶寶一起練習~
1️⃣轉移注意力,與寶寶玩遊戲、唱歌玩音樂,或者好玩玩具,來吸引寶寶注意力,而不是讓寶寶一直焦點在媽媽離開的情緒上。
2️⃣常跟寶寶玩「躲貓貓」的遊戲。
3️⃣平常與寶寶持續建立,在特定生活作息中,讓其他照顧者來陪伴寶寶,例如,爸爸陪伴玩樂、洗澡。
4️⃣多讓寶寶認識及接觸其他家人,讓寶寶學習面對媽媽不在時,可以找其他人陪伴及安撫。
5️⃣媽媽不在時,寶寶若哭鬧,可以給寶寶接觸熟悉媽媽味道的物品,例如衣服、毛巾,或者錄下媽媽的聲音給寶寶聽。
6️⃣不管寶寶哭鬧多大,媽媽不在時,照顧寶寶的人溫和而堅定地抱著寶寶,給寶寶安全感,直到媽媽出現。
7️⃣帶著寶寶去看媽媽在做什麼。
平常,媽媽可以跟寶寶建立一個「約定等待」儀式,寶寶雖然有依附安全感的需要,但我們也要相信,寶寶有同理心與愛,能接受重要家人也有需要做自己事情的時候。約定等待,就是跟寶寶說明媽媽要去做什麼,與寶寶做一個「約定」,讓寶寶知道,媽媽離開一定會回來,媽媽不是永遠消失,同時,也是邀請寶寶學習「等待」,等待是很需要家長陪著寶寶一起學習的。
建立約定等待儀式
1️⃣接納、同理寶寶的心情
2️⃣向寶寶說明媽媽要去哪裡、什麼時候回來
3️⃣讓寶寶具體知道要「等待」的是什麼,若方便可以帶著寶寶做一次
4️⃣回來時,與寶寶抱抱或者親親、說話
5️⃣耐心及鼓勵地陪伴寶寶,當寶寶進步時,要給寶寶肯定
與寶寶一起學習面對分離焦慮,讓寶寶開始理解,媽媽不在,我可以找誰陪我?媽媽不在,我可以玩什麼?....雖然我們會期待寶寶早點獨立,但獨立的前提是,要有足夠的安全感、被愛與信任。
而每一個寶寶的成長都不盡相同,分離焦慮的呈現也不同,有些孩子的分離焦慮不多也不大,有些孩子的呈現卻張力十足,也有些孩子是你以為沒有分離焦慮,了卻又突然出現。放下我們的期待,與孩子同步同在,可以幫助大人在面對孩子分離焦慮的時候,不會受到影響,而可以安然自在的陪伴孩子。
0歲開始,是我們與寶寶鞏固親子關係的關鍵期,我們帶著同理心,溫和而堅定地,理解他們、引導他們、陪伴他們,滿足他們心理成長的需要,讓寶寶、孩子可以安全地成長為他們自己~
✅寧寧老師分享,與寶寶分開一定要建立一個「約定儀式」,讓寶寶安心,學習等待~
「為什麼跟寶寶分開,一定要跟寶寶說再見?寧寧老師。諮商心理師的育兒隨筆」
https://circlecle.blogspot.com/2018/03/blog-post_20.html
寧寧老師。繪本分享「等媽媽來的時候」,用想像力創造面對分離焦慮的超能力
https://www.facebook.com/301641166910569/posts/784130141995000/?d=n
✅10-12月份 寶寶課程,課程資訊
寶寶音樂手語&親職教養課
寶寶運動瑜珈 & 親子遊戲課程
https://www.facebook.com/301641166910569/posts/871612323246781/?extid=LSKGufgMRq9CzDBX&d=n
#關於寶寶的事與教養~都可以在 #寧寧老師的寶寶課程 上了解喔~
#寶寶學吃飯如何吃的好
#寶寶的玩具如何準備?
#如何讓寶寶乖乖躺好換尿布?
#寶寶一直黏人要抱抱怎麼辦?
#如何因應寶寶的分離焦慮?
#寶寶不順利就哭鬧怎麼辦?
#寶寶停不下來怎麼辦?
#寶寶聽得懂我們的教養嗎?
#如何促進寶寶的語言表達和理解?
#如何培養寶寶情緒EQ能力?
#如何與寶寶增進親密感?
#寶寶挑食怎麼辦?
#寶寶分離焦慮怎麼辦?
#寶寶打人咬人怎麼辦?
#寶寶不會分享怎麼辦?
#寶寶尖叫怎麼辦?
#寶寶如何學刷牙?
#寶寶如何學收拾?
#如何教寶寶可以不可以?
#如何教寶寶輪流及分享?
#如何教寶寶尊重?
寶寶行為背後的需求與原因 在 用愛教出快樂的孩子:0-18個月正向教養手冊 的推薦與評價
過程中寶寶也能學習得不到想要的東西或需求未被滿足時家長可以理. 解他、站在他的角度努力幫忙他解決問題,是寶寶學習情緒調適的好. 機會。 解釋寶寶行為原因培養孩子 ... ... <看更多>
寶寶行為背後的需求與原因 在 『媽媽寶寶八月期刊-與幼兒談性:我的孩子在自慰嗎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如今,家長可以練習覺察自己焦慮的原因,先安頓好自己的情緒後,再思考自己看到孩子觸碰性器官的行為 ... 孩子出現刺激性器官、自慰行為,背後的需求不盡相同,像是: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