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月子中心回家後,我最長的連續睡眠應該沒有超過四個小時,在這之前我完全忘記沒睡覺是什麼滋味,畢竟多嘿已經三歲而媽媽的記憶只有七秒,距離上一次餵夜奶的記憶已經太久遠早就忘光光,但也幸好我忘光了,不然哪來的樂天迎接寶寶,肯定會先想到餵母奶不能睡覺(白天還要工作)的恐怖。
但我真的很瘋,明明超累卻又很捨不得把咖嘿送去保姆家!十月開始咖嘿白天就可以都交給保姆了,可我竟然跑去跟保姆說不一定會天天送過去,有時想要自己帶就會自己帶。
閨蜜(皺眉白眼)說楊雅晴你要不要放過自己,你有三個小孩ㄟ,你還有事業,休息一下好嗎?但我看到咖嘿現在這麼肥、肥成這樣!我送不出去!他每個小時都在長肥 ,不覺得錯過很可惜嗎?我就是想要看他的肉在那邊長!一點一點地溢出領口、溢出包巾!(這是什麼病)而且他的嬰兒蠕動很快就消失了!
媽媽實在是個很容易發瘋的身份。小孩還小的時候,是又愛又累很瘋;小孩大一點,則每天都在愛他們與傷害他們之間來回。明明知道吼小孩不好但常常還是給他吼下去,被氣爆的時候真的會覺得馬的為什麼我要受這種氣,我到底是造什麼孽(請看大隻佬),但小孩是那麼樣天真無邪,當他們抱我大腿、黏在我肚子上或背上,毫不掩飾對我的依戀時,又讓我好想當個好媽媽、好好愛他們不要亂吼。每次都立誓下次一定要齁住自己的情緒,而下次照樣一秒破功,超北七的循環。算了其實我心裡有數這種循環很正常,畢竟六等親內皆為冤親債主哇哈哈,你我相約來當這一世的母子母女,都是有些鍛鍊要去經驗。只能錯中學,有進步就慶祝一下。
真要說,養小孩才是我做過最瘋狂的事。一下疼愛一下懊悔,這一秒心如止水下一秒情緒爆炸,三不五時就被罪惡感佔據,但收到一點肯定就又覺得自己是好棒的媽媽,這不是瘋子什麼才是瘋子呢。
明天就十月了,我應該會採取漸進式日托,顯然有分離焦慮的是媽媽我本人哈哈哈。好煩喔,咖嘿長得好好笑,看到他我心情就很好,我每天都會跟他講些有的沒的!
(肥仔你什麼時候要長眉毛)
(媽媽喜歡你)
(他雖然很肥但其實很小一隻)
#咖嘿系列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40的網紅羅好吃Yummy L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Bo媽日記💕🐳 小可愛每天都在進步,6M16D的BoBo開始會往前邁進找她喜歡、好奇的東西 有時候覺得好像快了點,什麼都突然就秒會了,讓我來個措手不及!驚喜連連~ 其實因為我上班時間沒有辦法時時刻刻都接受到最第一手消息,但是我最喜歡給女兒常常都有大大的擁抱,因為我看到某本親子書📚有提到擁抱是親子...
寶寶 依戀 在 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依戀是一個過程」珍惜這段疲累卻單純的時光】
寶寶出生頭一兩年,是許多新手父母最辛苦的時候,半夜要爬起來餵奶、一天要洗好多次屁屁...。
但也是當過父母才能體會,這些體力上的疲累,往往會因為孩子的一個舉動,瞬間充滿動力。小小孩的內心世界很單純,對父母的愛不求回報。你呼喚他,他就立刻拋下手上的玩具跟隨你,那份孺慕之情,毫無保留,會是將來回想起來最令人懷念的時光。>>https://cplink.co/C8FevF9A
寶寶 依戀 在 蜜亞麻-諮商心理師郭蕙寧。寧寧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寶寶一直黏著媽媽怎麼辦?
#媽媽不在寶寶一直哭怎麼辦?
#媽媽需要休息一下與寶寶建立約定儀式
#陪伴寶寶學習等待
不少家中有0歲寶寶的家長,會有的困擾是「不管發生什麼事情,寶寶就是一定要媽媽」,總是黏著媽媽,如果媽媽不在,就會一直哭一直鬧,直到媽媽出現,很多時候變成寶寶沒有媽媽就哭鬧,媽媽沒有辦法做自己的事情,即使隊友們願意幫忙,寶寶很多時候還是依然哭鬧~為此,不少家長感到非常的困擾,那該怎麼辦呢?
首先以 #同理心教養 來看看 #寶寶行為背後的需求與原因~
在0-1歲,這個時期,寶寶最重要的心理養成,就是內在的安全感。在媽媽的肚子裡面醞釀了9個月多出生,突然離開了媽媽的身體,因此,人生最初的保護者,媽媽心跳聲、媽媽的溫度、媽媽的味道、與媽媽之間緊緊的緊黏相依,讓已經習慣被媽媽身體安全保護的寶寶,變成為寶寶在建立安全感時的重要依偎。
當寶寶出生之後,寶寶「成為一個人」,跟媽媽的身體雖然分開,成為一個獨立個體,但心理卻還未分化開來,在寶寶的心理中,與媽媽還是一體的。因此,出生之後與媽媽之間的依附關係建立或維繫,是幫助寶寶在有安全感的狀態之下,慢慢學習獨立與分化。
所以,0歲的時候,寶寶尚且還認為自己跟媽媽是一體的,如果跟媽媽分開了,就會讓寶寶覺得我自己的一部分似乎不見了,而產生不安全感,進而感到焦慮。在焦慮之際,寶寶就會用哭鬧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心理狀態。
這個時候,寶寶感覺跟媽媽是一體的,對媽媽會有依戀依附,有時候寶寶也會認為媽媽的感覺就是他的感覺,他的感覺又是媽媽的感覺,在這個依附關係中,寶寶依賴著重要依附者所給予的回應和互動來形成自己的概念和感受。因此,寶寶最初的照顧者(大多是媽媽),與寶寶之間所建立的正面依附關係,可以幫助寶寶培養積極的自我感覺。當寶寶需要擁抱的時候,不要讓寶寶等太久,也不要在寶寶不哭的時候才抱寶寶,更不要刻意地不理寶寶,直到不哭才抱。
照顧者與寶寶之間的互動所產生的正面情緒,會傳遞給寶寶大腦愛的訊號與關心,也讓寶寶學會了愛以及信任,也能夠跟周遭的人去建立一個具有安全感、「你好我也好」的人際關係。
接受媽媽也有需要離開寶寶一下的需求,我們可以試著用以下的方法,與寶寶一起練習~
1️⃣轉移注意力,與寶寶玩遊戲、唱歌玩音樂,或者好玩玩具,來吸引寶寶注意力,而不是讓寶寶一直焦點在媽媽離開的情緒上。
2️⃣常跟寶寶玩「躲貓貓」的遊戲。
3️⃣平常與寶寶持續建立,在特定生活作息中,讓其他照顧者來陪伴寶寶,例如,爸爸陪伴玩樂、洗澡。
4️⃣多讓寶寶認識及接觸其他家人,讓寶寶學習面對媽媽不在時,可以找其他人陪伴及安撫。
5️⃣媽媽不在時,寶寶若哭鬧,可以給寶寶接觸熟悉媽媽味道的物品,例如衣服、毛巾,或者錄下媽媽的聲音給寶寶聽。
6️⃣不管寶寶哭鬧多大,媽媽不在時,照顧寶寶的人溫和而堅定地抱著寶寶,給寶寶安全感,直到媽媽出現。
7️⃣帶著寶寶去看媽媽在做什麼。
平常,媽媽可以跟寶寶建立一個「約定等待」儀式,寶寶雖然有依附安全感的需要,但我們也要相信,寶寶有同理心與愛,能接受重要家人也有需要做自己事情的時候。約定等待,就是跟寶寶說明媽媽要去做什麼,與寶寶做一個「約定」,讓寶寶知道,媽媽離開一定會回來,媽媽不是永遠消失,同時,也是邀請寶寶學習「等待」,等待是很需要家長陪著寶寶一起學習的。
建立約定等待儀式
1️⃣接納、同理寶寶的心情
2️⃣向寶寶說明媽媽要去哪裡、什麼時候回來
3️⃣讓寶寶具體知道要「等待」的是什麼,若方便可以帶著寶寶做一次
4️⃣回來時,與寶寶抱抱或者親親、說話
5️⃣耐心及鼓勵地陪伴寶寶,當寶寶進步時,要給寶寶肯定
與寶寶一起學習面對分離焦慮,讓寶寶開始理解,媽媽不在,我可以找誰陪我?媽媽不在,我可以玩什麼?....雖然我們會期待寶寶早點獨立,但獨立的前提是,要有足夠的安全感、被愛與信任。
而每一個寶寶的成長都不盡相同,分離焦慮的呈現也不同,有些孩子的分離焦慮不多也不大,有些孩子的呈現卻張力十足,也有些孩子是你以為沒有分離焦慮,了卻又突然出現。放下我們的期待,與孩子同步同在,可以幫助大人在面對孩子分離焦慮的時候,不會受到影響,而可以安然自在的陪伴孩子。
0歲開始,是我們與寶寶鞏固親子關係的關鍵期,我們帶著同理心,溫和而堅定地,理解他們、引導他們、陪伴他們,滿足他們心理成長的需要,讓寶寶、孩子可以安全地成長為他們自己~
✅寧寧老師分享,與寶寶分開一定要建立一個「約定儀式」,讓寶寶安心,學習等待~
「為什麼跟寶寶分開,一定要跟寶寶說再見?寧寧老師。諮商心理師的育兒隨筆」
https://circlecle.blogspot.com/2018/03/blog-post_20.html
寧寧老師。繪本分享「等媽媽來的時候」,用想像力創造面對分離焦慮的超能力
https://www.facebook.com/301641166910569/posts/784130141995000/?d=n
寶寶 依戀 在 羅好吃Yummy Lo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Bo媽日記💕🐳
小可愛每天都在進步,6M16D的BoBo開始會往前邁進找她喜歡、好奇的東西
有時候覺得好像快了點,什麼都突然就秒會了,讓我來個措手不及!驚喜連連~
其實因為我上班時間沒有辦法時時刻刻都接受到最第一手消息,但是我最喜歡給女兒常常都有大大的擁抱,因為我看到某本親子書📚有提到擁抱是親子聯繫的觸媒,當媽媽抱著寶寶、寶寶靠在媽媽身上表現出的是對媽媽的信賴!
就是曾經在某視頻中看到的實驗,小猴子寶寶🐒會對配戴奶瓶🍼的鋼鐵絲媽媽在肚子餓時感興趣,但是其他時間都是選擇靠在絨布媽媽身邊,可見觸覺跟舒適度對哺乳類寶寶而言是有一定的影響跟重要性的~
Bo寶貝現在也開始出現所謂的認人的認知,我就是新手媽媽照書養,某本親子書中📚有提到,八個月大的寶寶開始會對陌生人產生焦慮不安,5~6個月會對照顧者開始產生依戀,分離焦慮就會產生,而且有實驗數據分析寶寶最多可以有4個依戀名單,媽媽我很有自信我一定是四個人之一,畢竟我都已經是行動奶瓶🍼了!顆顆~🤭
所以我一直堅持如果可以回到家就要自己陪伴照顧女兒,深怕我不是女兒的最愛~哈哈哈哈哈!怎麼辦,媽媽真是小家子氣!
好啦!再唸就太多了!今天我是碎念的Bo媽!
女兒在叫我了!該洗澡睡覺囉!晚安😴😘
https://youtu.be/O1gy8qHsdGw
#bo媽日記 #育兒日記 #育兒日常 #育兒生活 #6M16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