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因性休克的診斷與治療 (2021)
⭕️ 心因性休克 (CS, Cardiogenic Shock) 的診斷要件:
臨床表徵:血流灌注不足在臨床上出現的表徵,例如四肢冷汗、少尿、意識混亂、頭暈、脈壓變窄。
生化數據:血流灌注不足反映在組織缺氧和細胞代謝改變,例如Creatinine 升高、代謝性酸中毒和血清乳酸升高。
CS 是一種臨床診斷,因此血液動力學參數,例如降低的心臟指數 (CI) 和升高的肺微血管楔壓 (PCWP),並不是必要強制性的診斷要件。
以前CS的定義包括,低血壓定義為收縮壓(SBP)<90毫米汞柱30分鐘以上,或者使用Catecholamine維持SBP需要> 90 mmHg。但2020 ESC就不再將血壓列入診斷條件之ㄧ。休克發生時,組織灌注和氧合會顯著降低,但經由代償機制可以通過血管收縮來保持血壓。因此,血流灌注不足並不表示存在着低血壓。
如果出現低血壓,卻沒有血流灌注不足的現象,可能預示著較好的預後。
在 SHOCK Registry研究中,即使在血壓正常的患者中,血流灌注不足的臨床表徵與院內死亡有顯著風險關連。這說明了,不論低血壓如何,早期辨識血流灌注不足表徵可辨識高危險患者。
歐洲重症醫學學會將休克定義為:組織灌注不足,且無法提供足夠的氧氣以維持細胞的基礎代謝,導致危及生命的全身性急性循環衰竭。(其中低血壓的存在不是定義CS的先決條件。)
基於這些考慮,ESC將CS定義為:
由原發性心血管疾病引起的症候群,其中CO不足,導致組織血流灌注不足而危及生命,並與組織氧代謝受損和產生高乳酸血症。根據其嚴重程度,可能導致多器官功能異常和死亡。
⭕️ 心因性休克的分期
根據臨床嚴重程度和對治療的反應,CS型態可分為前CS前期、CS 和難治型CS。
CS前期
早期辨識CS可以快速啟動適當的措施與治療。即使在正常的SBP情況下,周邊血流灌注不足,出現的臨床症狀被稱為CS前期,並且出現在明顯的CS之前。休克前期可能發生在嚴重的急性心衰竭,可能與組織灌注不足的臨床症狀有關,但不會影響細胞基礎代謝和正常的乳酸。這種狀態應與血壓正常的CS區分開來,後者代表CS的實體,具有血流灌注不足和細胞改變(包括細胞缺氧和乳酸升高)的所有特徵,但沒有低血壓。血壓正常的CS患者全身血管阻力較大,但左心室(LV)射出分率、CO和PCWP與典型的CS患者相似,因此突顯血流灌注不足的風險。
難治型CS
被定義為:儘管給予足夠劑量的兩種血管升壓收縮劑,治療潛在病因,但仍存在組織灌注不足的CS。
⭕️ SCAI分類
SCAI分類描述了CS的五個進展階段,從A(有CS風險)到 E極度),這種分類可以在臨床環境中迅速方便應用。SCAI分類利用低灌注的臨床評估、乳酸值和侵入性血流動力學評估。最近,SCAI分類已在一大群未經選擇的重症心臟加護病房 (CCU)患者中得到驗證,無論CS病因如何,都提供了穩健的死亡風險分類。
A: At risk, 風險期。有CS風險;SBP=N, CI>2.5; 乳酸: 正常,沒有血流灌注不足。
B: Beginning, 開始期。相對低血壓,或心跳加速而沒有血流灌注不足,CI <2.2, PA sat ≧65%,乳酸< 2.2 mmol/L。
C: Classic, 典型期。血流灌注不足,除了輸液急救,還需要血管增壓劑,MCS或ECMO來恢復血流灌注。
D: Deteriorating 惡化期。緊急加護治療後,無法穩定。超過30分鐘後,病人的低血壓,血流灌注不足仍無改善。需要更多的輸液,或額外的MCS。乳酸 > 5 mmol/L。
E: Extremis, 極度期。難治之心跳停止,進行中的CPR,需要緊急使用介入治療,包括ECMO。
⭕️ 流行病學和預後
CS的患病率因CS的定義、臨床狀況和數據收集時代而異。CS佔急性心衰竭的2-5%,ICU的14-16%。院內死亡率在30%和 60%之間變化,近一半的院內死亡發生在就診的前24小時內。1年死亡率約為50%-60%;70-80 %CS發病後出現在第30〜60天死亡。
心因性休克的病生理、藥物治療、MCS……
⭕️ 完整全文閱讀:
⭕️ 心因性休克的診斷與治療
https://reurl.cc/6D2b6M
資料下載:
表 1. 非急性冠心症病因之心因性休克特徵與治療
https://reurl.cc/35Dbq9
表 2. 短期機械循環輔助的特徵
https://reurl.cc/gz7rW4
表3 強心及血管升壓劑之特性
https://reurl.cc/r1x0g1
Ref:
■Cardiogenic shock. ESC. European Journal of Heart Failure (2020) 22, P. 1315-1341
■SCAI分類:Catheter Cardiovasc Interv 2019;94:29–37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鄭淳予醫師 x 神經很有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睡不好 #台語影片 睡前看個電視,越看越激動,越看越焦慮,到了睡覺時間,反而心驚驚更睡不好;有些人還會說,其實我晚上也沒有睡不好,就是會一直跑廁所,這樣的睡眠品質真的好嗎?今天就讓培樺和宜婷教教大家,如果有這樣的問題,該怎麼處理,可以讓我們可以睡得跟豬一樣好呢? #身為驕傲的台灣囝仔 ...
「導 尿 管 尿意」的推薦目錄:
導 尿 管 尿意 在 減重營養師Sabrina的美胃人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與廁所相親相愛-關於尿道炎》
#女生必看
這週的忙碌讓我喝水量驟減,使我在約定好今天早上七點的搬家日,提早1點多就被不斷頻繁的尿意吵醒,眼看老朋友來了-是尿道炎,開始出現血尿,只好趕緊急診。
活到現在惹過5次尿道炎,都是太忙憋尿、喝水量太少,經驗老道所以體感能感覺到「死定了!又來」,也非常知道去看醫生的流程一定都是「驗尿、問診、等報告、給藥或評估有沒感染至腎臟是否住院」,過程會感覺超~久~極度難耐,因為尿道炎來得快去得也快,當感覺到頻尿、灼熱感,病程很快就會來到血尿,膀胱尿道疼痛無法站立,非常需要一個行動廁所,在等待的那些時刻根本人間煉獄,但投藥之後加狂灌水,讓尿道細菌趕緊排出,殺菌到恢復正常,其實也很快,大概2-4小時內不舒適感可以排除,不過千萬不要卸下心防,一定要持續多喝水多排尿,不然很容易復發!假如一旦感染到腎臟,會非常危險,腎臟佈滿血管,最後腎炎接著引發敗血,那真的很可怕。
✅怎麼發生?
女性的尿道比男性短,因此相對容易引發泌尿道感染,如果不愛喝水或是憋尿,請相信身體很聰明,它會讓你一次需要狂灌水、狂排尿,而且是「不得不」,就開始需要抱著一大桶水壺跟馬桶相依為命,此刻完全能體會什麼是在廁所很有安全感。除了憋尿、水分攝取不足,老人以及免疫力差時都可能發生。
✅如何預防?
說了這麼多,是想呼籲女性同胞一定「 #不憋尿、#多喝水」,如果也呼籲男性同胞多分擔女性的辛勞,女生生理狀態真的比較無法操勞,尿道炎真的可大可小。
另外,大家可能會聯想到「蔓越莓的前花青素」,常常聽到可以「預防」泌尿道感染,不過,從目前研究看來,足夠的劑量確實是會在感染時有所改善,但是沒辦法「預防」的,預防方式還是要回歸多喝水。
今天從凌晨一點多發現去醫院急診到離開醫院凌晨4點多,只有煎熬可以形容。
護士:要先驗尿,至少15毫升的尿液
(有過的人就知道,這時候可能發展到快要尿不出來)
我:我快尿不出來了😖
護士:需要幫妳導尿嗎?
我:我去試看看尿出來..
(立刻怕的回絕,因為聽說過導尿似乎炸痛)
然後等報告、等醫生、打針、等藥…
回家已是清晨5點天已亮。還要洗澡..
除了真的很不舒適很煎熬同時也覺得自己沒把自己照顧好太不應該,沒有保護好醫護量能,疫情期間去醫院,沒有必要性不會讓你進到醫院,所以需要待在外搭的棚子各種等候,瞬間覺得自己像在戰地的醫護站一樣😭
好的,這一長串文字都是在馬桶上分享完,要準備搬家了,大家一定一定要照顧好自己的泌尿道😔
#泌尿道感染
#女性保健
#圖為身為廁所守護者的時候
導 尿 管 尿意 在 營養師愛碎念-孫語霙營養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42小時生產馬拉松 之 催生催到吃全餐【中集:生不出來】
我們夫妻倆驚恐地看著地上這攤不知道是不是羊水的透明液體,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這是羊水還是我尿失禁呀?」我問。
「矮額!還在流,有血、還有一些血塊和黏黏稠稠的東西。」怕血的老公驚恐的說。
此時,護理師已急忙衝過來,看到眼前這畫面,立刻嚴肅的喝斥:「破水了,你不能下床,快躺回床上!」。
「可是我還沒尿尿耶」我說。
「請你馬上回床上躺好,破水之後會有感染風險,你想尿的話我們都會幫你導尿。」護理師語氣更兇了。
爬回床上後,護理師再度幫我內診,開了3cm,說第一天的催生的進度還算正常。
#我的世界只剩下一張床
平躺之後,繼續聽著侏儸紀公園和動物星球頻道的配音,看著手錶上的時間,一路從半夜兩點到早上七點,我都沒有辦法睡著,最後來到了隔天早上八點,對面待產的夫妻好不容易睡醒,配樂奏停我才如同昏迷般沉沉睡去。
被宣告不能下床後,我的活動範圍被限制在這半坪大的病床上,吃喝拉睡都只能在這解決,因為平躺的關係,渴了只能請老公倒水到我嘴裡(或用吸管吸),餓了就半坐臥在床上吃飯,尿意及排便因為減痛藥劑已經麻痺到無法覺察,護理師每4-6小時會來幫我導尿一次,至於大號,當然就免了。
隨著活動範圍的縮減,能夠變換的姿勢受限,我的下肢與下體出現很嚴重的水腫(你沒看錯,下體也會水腫),加上沒有睡飽的精神壓力,我的厭世指數越來越高,只想趕快生完,逃離這裡。
#今天會生喔
時間到了催生第二天中午,主治醫師來看我,看到醫師讓我有種安心的感覺,他幫我內診後,笑咪咪地跟我說:「開了7cm,今天會生喔!」
可喜可賀,真是太開心了!除了今天可以看到小漢堡之外,我也可以逃離這半坪大的牢籠,晚上也不用在動物園裡睡覺,我即將重獲自由了。
接著,醫生幫我換了另外一種點滴式的催生藥,看到點滴上寫著Oxytocin(催產素),我想應該是要加強子宮收縮,讓產程可以持續進行,點滴滴了一個下午,我沒有感受到更強大的宮縮,反而覺得宮縮有減弱跡象,覺得很狐疑,但也沒有多問,藥物進入體內讓我有噁心想吐的感覺,整個人很不舒服。
#生不出來
果然,不祥的預感成真,晚上醫生又來看了一次,告訴我:「還是7cm,而且胎頭沒有降下來,這樣今天生不出來喔!」說完一樣慈祥地笑著離開。
「什麼,今天不能生!」簡直晴天霹靂,我已經在這裡待了30幾個小時,臥床到全身痠痛、下半身嚴重水腫、頭昏、反胃…種種不舒服,你還要我在這裡繼續等下去、繼續在這個動物園睡一夜,天啊,這太可怕了,我不要啊!
老公晚上去買了勝博殿外帶豬排飯,試圖讓我吃個好料轉換心情,我卻難過的說:「我是不是每天都吃太爽,漢堡才想要一直待在子宮裡,不想出來。」豐盛的日式炸豬排定食擺在眼前,我卻因為心情沮喪加上反胃不適只吃了1/3。
時間到了第二天午夜12:00,護理師在我睡前幫我再次內診,她告訴我:「還是7cm,胎頭一樣降不下來」,醫生交代她把催生點滴的劑量再開大一點,看能不能加速產程,並且說這已經是最大劑量,不能再大,否則胎兒會有潛在危險,如果明早以前胎頭還是沒有降下來,醫師早上7:00已經先幫你安排剖腹,你從今晚12:00開始就先禁食,半夜我會再來幫你內診看有沒有進展。
護理師離去之後,我再也承受不住身體及心理的各種壓力,在病床上放聲大哭。
導 尿 管 尿意 在 鄭淳予醫師 x 神經很有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睡不好 #台語影片 睡前看個電視,越看越激動,越看越焦慮,到了睡覺時間,反而心驚驚更睡不好;有些人還會說,其實我晚上也沒有睡不好,就是會一直跑廁所,這樣的睡眠品質真的好嗎?今天就讓培樺和宜婷教教大家,如果有這樣的問題,該怎麼處理,可以讓我們可以睡得跟豬一樣好呢?
#身為驕傲的台灣囝仔 #神經嗨嗨台語影片系列 是神經很有事團隊為了,以台語為母語,及大齡族群製作的系列影片,我們希望透過「全台語解說,大字幕,放慢解說速度」這些細節的調整,將重要的身心健康價值,傳遞給需要的長輩和您,期待你的支持!🔜🔜 #分享給需要的人和長輩知道
🎬🎬這個影片想讓你了解:
🔸為何夜間一直跑廁所?
🔸找出夜間頻尿的原因!
🔸改善淺眠與頻尿的方法!
#影片大綱
🔸夜間頻尿與睡不好的相關性:一般來說,晚上睡眠進入深眠時,膀胱體會放鬆,尿意感減少,讓我們減少半夜一直跑廁所的次數,但如果一個晚上起來兩次以上的廁所,就表示有頻尿的現象喔!
🔸夜間頻尿的原因:泌尿道問題如攝護腺肥大,內分泌系統的問題如糖尿病,或是睡前攝取過多水分都會造成頻尿的問題,除了上述,也可以觀察以下兩點:
▫末梢循環差:白天因為循環跟新陳代謝差,晚上平躺時,周邊水分及
血液會回流回心臟,這時候尿液就會變多,產生頻尿現象。
▫淺眠:大腦在深眠期會釋放一種抗利尿激素的賀爾蒙,使尿量減少、 尿液變濁,但如果一直處於淺眠狀態,賀爾蒙無法發揮作用,會使尿意感和尿量不斷生成,造成頻尿。
🔸改善頻尿與淺眠的四件事:
▫避免午後攝取咖啡因及睡前喝水。
▫睡前四小時避免宵夜。
▫睡前少用3C產品如手機、電視,可聽舒服的廣播或放鬆音樂。
▫適度淺傍晚前的有氧運動如跑步、快走、游泳,睡前可做緩和伸展運動或泡澡。
主講 :賴宜婷。 王培樺
內容腳本 :賴宜婷。王培樺
導演: 黃詠荃 。 汪雅惠
後製剪輯: 黃詠荃。謝劭玟 Festiva Hsieh
#腦科學 #台語 #神經嗨嗨 #神經科 #腦神經科 #失眠 #淺眠 #頻尿 #鄭淳予醫師 #神經很有事
💚 💚加入我的Line好友:https://goo.gl/nvvoZQ
『神經很有事』YouTube ▶ https://goo.gl/xwNuU7
FB ▶ https://www.facebook.com/chunyuchengmd/
官網 ▶ http://www.chunyuchengmd.com/
Instagram ▶ https://goo.gl/ZMvbdu
有四個平台可以聽到我的音頻節目 👇 👇
🎧 Apple Podcast (iPhone)▶ goo.gl/sGiwZN
🎧 Google Podcast(Android) ▶ reurl.cc/b6N9R6
🎧 SoundCloud ▶ goo.gl/8Tigkr
🎧 Spotify ▶ reurl.cc/Gk4WLy
#關於鄭淳予醫師
主治專長的項目有 : 頭痛 | 疼痛、暈眩、失眠、腦中風、肩腰背痠痛、神經痛、手足麻木無力、失眠、巴金森氏症、失智症、記憶力退化。
#國際頭痛年會講者-偏頭痛與腦心血管功能異常
#國際腦心血管疾病年會講者-腦靜脈逆流與循環功能分析
#現任
- 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 博士
- Cheng's Neurological Clinic 主治醫師
-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 神經內科 兼任主治醫師
- 獲 2014 年國際神經血管疾病學會 年輕研究者獎
- 台灣神經科專科醫師
- 台灣神經重症加護專科醫師
- VidaOrange生活報橘 專欄作家
- ETNEWS健康雲 專欄作家
- 風傳媒 專欄作家
#經歷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 神經內科 主治醫師
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 神經內科 中風中心 執行長
#腦科學 #腦霧 #你腦霧了嗎 #健忘失神 #健忘 #失神 #brainfog #神經很有事 #失眠 #淺眠 #睡不好 #頭痛 #偏頭痛 #頭昏 #頭暈 #頭痛治療 #疼痛 #慢性疼痛 #疼痛治療 #失智 #記憶力退化 #中風 #高血壓 #鄭淳予醫師 #神經科 #神經科醫師 #神經內科 #chunyuchengmd #neurologist #neurology #headache #migraine #pain #poorsleep #insomnia #dementia #dizziness #vertigo #stroke
導 尿 管 尿意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半夜睡得正香甜,卻老被尿意吵醒嗎?反覆起床上廁所,還讓你白天好累好想睡嗎?若一晚起來上廁所超過一次,就是#頻尿 症狀!
造成頻尿的原因可能是老化、生產、或泌尿系統問題,但如果都不是上述原因,就可能是生活習慣出問題了!
一般來說,深度睡眠時,身體會啟動一種減少尿意的機制,因此過於淺眠也是造成頻尿的原因之一。
如何對付夜晚頻尿,找回安穩的睡眠呢?
1.減少鹽分攝取:攝取過量鹽份會間接導致口渴而提高飲水量。根據日本長崎大學醫院研究團隊的實驗,每天減鹽3公克,受試者每晚平均的排尿次數就少了1次。
2.中午過後減茶減咖啡因
3.避免宵夜
4.睡前避免滑手機,3C產品釋放的藍光頻率會讓心情亢奮,難以進入深眠。
最後,按摩#三陰交穴道 ,能直接刺激膀胱相關神經,也幫助改善頻尿。
[TIP]三陰交穴在哪裡?在小腿內側,腳踝內側骨頭凸出處往上四指距離,就是三陰交穴道!
【更多生活知識】
日本名醫7天瘦3公斤 把握3個黃金時段喝對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OPoUYNToBM
早餐一顆水煮蛋,10天自然瘦2公斤 (電鍋水煮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fBUPIjaO_Q
植物界的紅寶石,洛神花清血管更健腦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Qb2L0Zx_eU
【相關文章】
睡覺頻尿又淺眠?改善頻尿、淺眠的4個方法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7133
老是被尿意吵醒?日研究:做1件事就能改善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5616
這7食物是天然胰島素,便祕、夜間頻尿也一起解決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3642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導 尿 管 尿意 在 使用導尿管的時候,會增加由於泌尿道感染的風險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尿 喉又稱導尿管,算是臨床上常使用的尿液引流方式,常見於手術全身麻醉後的病人或是罹患失智症、帕金森氏症等失去自行排尿能力的長輩。透過一條管路進入膀胱,讓尿液可以 ... ... <看更多>
導 尿 管 尿意 在 尿管阻塞!!沉澱物好多!!|可能少了這動作!!|【導尿管護理+】每 ... 的推薦與評價
導尿管 護理加強版#裝了 尿管 還濕尿布# 尿管 阻塞怎麼辦哈瞜大家好我們是小護士不要跑今天 ... 很常我們會遇到長輩有裝 導尿管 ,但 尿 液還是從旁邊漏出來,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