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太太]
一打三 居家日記 day 58
#很多事沒有應該
那天聽劉心理師的講座,
老師問哪時會感覺有壓力?
我說,
努力幫助小孩,
想說她「應該」會變更好一點,
但一方面又怕給她太大壓力!
老師告訴我,
我們要很小心兩個字 「應該」!
他說,
世界上有這麼多個應該嗎?
當我們覺得這些事情都是應該,
變化的彈性就會消失了!
把事情看做「絕對」要,
或是「一定要」得到的東西,
那困擾就會來了,
因為很多事不是所想像期待的樣子!
老師說的一個概念,
跟阿滴影片中說的一樣,
就是我們只需要想當下,
努力活在當下!
每天感受活著的美好,
是最重要的事情。
把今天好好過,
知道自己在過怎樣的生活,
活的才會真正自在。
當下就是一個片刻,
以後不一定發生!
就像我們吃到好吃的東西
或遇到這個朋友,
看見這美麗的風景。
如果想法一直在未來,
擔心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情,
就不會看到當下!
無論人生碰到甚麼,
當下才是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愛自己,
不是指對自己好,吃美食之類的!
(這句話也提醒了我,哈哈)
而是要跟自己好好相處!
在難過的時候,
理解自己的痛苦是甚麼。
也會對自己說加油!
這幾天我把這些話落實在自己的生活,
一改我對未來想很多的習慣,
不再去想毛毛九月上小一怎麼辦,
她連運筆都不太會.....
把握每一個當下,
教她們
多讓她們笑(美好的事物)
果然我也不再那麼焦慮了,
心情也好很多!
小小改變的心得,分享給大家囉!😘
照片是乖乖戴防疫帽,要去打卡介苗,竟然還想吃手,吃不到,哈哈😄
小一 卡介苗 在 沙發上的夫妻Couple On Sof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沙發上的育兒日記 【0Y / 5M / 18D】
終於來到這一天
據說是不太好照顧的一針💉 — 卡介苗
準備打針時,溫柔的護理師讓我們把 #小葉子 的整隻手臂露出來,說要找個漂亮的位置打針,真的太貼心了!
畢竟是個多少會留下一些疤痕的針
所以施打位置真的太重要了🤨
一針下去,小葉子就這麼哭了兩聲
然後就收起眼淚睜大眼睛看著我們
護理師乾淨利落的技術太讚了 👍🏻
下針位置目前只留下小小一個紅點
接下來只要好好保持傷口乾燥通風就可以囉
默默希望能不留下傷疤是最好的🙏
—————————
♦️沙發上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coupleonsofa/
#沙發上的夫妻 #coupleonsofa
#育兒日記 #育兒生活 #女寶 #女兒
#新手媽媽 #新手爸爸
#嬰兒 #兒童 #baby
小一 卡介苗 在 皮筋兒 Journe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上次記者問可以跟國外買疫苗回來,培養後分裝嗎?
我翻翻我的疫苗發展與技術實驗課程有介紹~
我就想來科普一下~沒那麼簡單一言以蔽之~~
疫苗的發展與應用是人類在對抗傳染性疾病的一個偉大成就。從英國醫師Jenner發現接種牛痘病毒,可以預防人類天花病毒的感染,確立了疫苗的概念,到至今疫苗已有200年歷史。
傳統疫苗包括:
1. 不活化疫苗:又稱死毒疫苗,但疫苗效力下降。
2. 減毒疫苗:可能有毒力回歸的危險性。
傳統疫苗穩定性較低,有些疫苗「抗原」不易培養製造,導致價格高;或有的抗原需要使用動物臟器培養製造,導致品質不易管制,因此如何改善這些缺失,一直是科學界的目標。
近三十年來,由於分子生物技術快速發展,有別於傳統疫苗的新型疫苗陸續被研發出來。
疫苗的分類如下:
1. 活疫苗:有分減毒活疫苗,跟異質性活疫苗(例如牛痘病毒可作為人類天花病毒的疫苗)
2. 死疫苗:有分 死毒疫苗、死菌疫苗,跟次單位疫苗(又分 類毒素疫苗、基因工程重組蛋白疫苗、胜肽疫苗、基因轉殖植物性疫苗、遺傳型疫苗/非遺傳型疫苗)
3. 多核甘或DNA疫苗
4. 載體疫苗
5. 標記疫苗
要了解疫苗就要先了解抗原是什麼~
#抗原: 一種分子被一個動物體的免疫系統視為外來物,而在該動物體內能激發免疫反應這個分子被稱為抗原。
蛋白質是很好的抗原因為穩定性高分子量大,許多微生物及其分泌物都是蛋白質,可做為抗原,例如細菌毒素、細菌鞭毛、病毒蛋白外衣以及原蟲的細胞膜等,其他物質例如蛇毒、血清蛋白、乳汁、食物蛋白、荷爾蒙以及抗體本身的分子,都可作為蛋白質抗原。
構造簡單的多醣體,不是一個穩定抗原,因為太容易被代謝了,構造複雜的碳水化合物有抗原性,但如果與蛋白質結合就可以成為一種穩定的抗原,例如革蘭氏陰性菌的細胞壁、紅血球的血型抗原。
脂肪也不是一種穩定的抗原容易被代謝掉,但如果與蛋白質或多胜肽結合,可以成為一種穩定的抗原,脂肪常常扮演一種半抗原,與載體結合可以激發良好的免疫反應,但半抗原本身無法激發免疫反應。
核酸也不是穩定的抗原,因為構造簡單容易被破壞,但如果把核酸與具有免疫抗原性的分子載體結合,則可以激發免疫反應,例如某些動物體內存在一些抗核酸的自家抗體,這個核酸抗體常破壞自己的細胞導致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例如人類的全身紅斑性狼瘡。
#人用疫苗有分:
1. 細菌性疫苗:卡介苗、白喉類毒素、破傷風類毒素、百日咳疫苗、肺炎球菌疫苗、B型嗜血桿菌疫苗、腦膜炎球菌疫苗。
2. 病毒性疫苗:小兒麻痺疫苗、麻疹疫苗、德國麻疹疫苗、腮腺炎疫苗、流行感冒疫苗、日本腦炎疫苗、水痘疫苗、B型肝炎疫苗、A型肝炎疫苗、狂犬病疫苗。
我覺得病毒比較有趣所以簡介一下人用病毒性疫苗:
1. 小兒麻痺疫苗:目前有兩種型別疫苗,一種為不活化小兒麻痺疫苗俗稱沙克疫苗,它是將病毒培養於動物細胞內增殖,再收穫的病毒經福馬林不活化處理而得成,安全性高但需要注射三次才能獲得有效抗體,常常與其他疫苗做成混合疫苗使用,因製造的成本高,所以有另外一種減毒的口服疫苗俗稱沙賓疫苗來取代,因為口服很方便還可以引起腸胃道疫苗之免疫反應,但可能因為馴化的病毒突變而使毒性恢復,造成小兒麻痺症狀之副作用但機率非常小,因此有些國家建議前兩劑使用沙克疫苗而後再用沙賓疫苗較安全有效。
2. 麻疹疫苗:是一種減毒活性的病毒疫苗,預防效果可以達95%以上,麻疹疫苗是將疫苗株之病毒接種於動物細胞中繁殖,病毒收穫後凍結乾燥而成的活性病毒疫苗,孕婦不可以施打,免疫功能不全者也不可以打。此疫苗常與德國麻疹及腮腺炎疫苗合成三合一疫苗稱MMR。
3. 德國麻疹疫苗:是一種活性減毒疫苗,製造方法與麻疹疫苗相似。
4. 腮腺炎疫苗:是將疫苗株培養於動物細胞,添加安定劑經凍結乾燥之減毒活性疫苗,有十幾種病毒株被採用為生產疫苗之種毒。
5. 流行感冒疫苗:是一種不活化疫苗,目前使用的疫苗是一種裂解型的病毒成分疫苗,僅含有抗原成分而沒有病毒殘餘。每年需要更新病毒株,如果病毒株的預測對了,保護效力可以打70到90%,尤其是老年人可減少50到60%以上罹患嚴重流行性感冒及併發症。由於流感病毒的變異性極大,幾乎每年都發生變異,原施打的疫苗對不同型的病毒不具免疫力,因此疫苗成分每年均會變更,建議每年都要接種一次。
6. 日本腦炎疫苗:此疫苗有不活化疫苗以及減毒疫苗的兩種型別。除了中國以外的國家均使用鼠腦之不活化疫苗,因其將病毒(北京株或中山株)培養於鼠腦再經純化精製,再以福馬林不活化處理,使用此疫苗應避免與含有佐劑之疫苗同時注射,以防止因鼠腦殘餘蛋白引發之過敏反應。中國所使用的日本腦炎疫苗均以動物細胞為基質,生產病毒,但未經純化精製,有一種不活化之疫苗,其免疫抗原性比較差,需要施打四次,另一種減毒活疫苗病毒株SA14-14-2,為凍結乾燥劑,需二到三次的皮下注射效果才會好。
7. 水痘疫苗:此疫苗可以預防水痘病毒引發的水痘以及帶狀皰疹症。是一種活病毒疫苗,目前疫苗所使用的病毒株Oka株是日本大阪微生物研究所高橋博士,由水痘患者分離水痘病毒經不同細胞傳代馴化而成,疫苗副作用小保護效果達90%以上。此疫苗為凍結乾燥保存,但效價降低速度比麻疹疫苗快,僅保存於冷凍庫中,因疫苗價格很貴目前是自費。
8. B型肝炎疫苗:第一代的B型肝炎疫苗是由B肝帶原者的血漿中分離,經福馬林不活化製成,另一種是利用遺傳工程方法以酵母菌或其他細胞培養,而大量生產B肝表面抗原(HBsAg),效果好而且更安全,冷藏保存。台灣使用B型肝炎疫苗自1979年實施新生兒接種至今,已使國小一年級學童之帶原者由10.5%降到1.7%。
9. A型肝炎疫苗:製造方法類似於沙克疫苗,將病毒株培養於動物細胞,再精製純化後以福馬林不活化,是一種不活化且經呂膠吸附之製劑。
10. 狂犬病疫苗:可以在感染之前預防也可於被狂犬病動物咬傷感染後再注射,以預防感染引起的腦炎。是一種不活化之病毒疫苗,是將狂犬病毒株接種於動物細胞,收穫再精製純化經福馬林不活化而得。
#疫苗之檢定
包含特性、無菌、防腐劑含有量、真空、純度、含濕度、病毒迷入、毒力試驗、發痘試驗、抗原阻止試驗、安全及效力等項之檢驗。
因應大規模疫情,許多國家均在考慮提供緊急授權讓 武漢肺炎疫苗能盡快應用,原本疫苗臨床有一、二、三期,在目前緊急狀況下有可能會幾期合併,疫苗上市一定得經過很多嚴格的審核,並不會因為緊急使用就放鬆過關,民眾多關注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報告的資訊即可~~
小一 卡介苗 在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結核菌素測驗及卡介苗接種技術教學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103 年【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結核菌素測驗及 卡介苗 接種技術教學 卡介苗 是用於預防結核病的疫苗,使用活的無毒牛型結核桿菌製成,接種人體後, ... ... <看更多>
小一 卡介苗 在 1)、原本規定國小一年級滿6歲至7歲要施打的3種...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沒打過新冠、流感、肺炎等疫苗,也從來沒有因為這些疾病住院過,但是我小時候曾經住院和開刀,是因為打卡介苗造成的副作用,所以打針不見得就會比較健康唷~』(她說老師聽完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