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容易跑錯科的逆流是... #咽喉逆流 *
🔎常見的症狀有…
咽喉逆流病人的主訴常是喉嚨有異物感 (近5成)、
#喉嚨卡卡、喉嚨緊緊、持續有痰的感覺、
經常性想要清痰 (約4成)、聲音沙啞 (約7成)、
容易 #咳嗽 (約5成) 或每天到了下午就沒聲音。
🔎為什麼食道沒有感覺?
食道黏膜每天可承受40次逆流 (幾乎無感),
咽喉逆流一天1次就是極限 (感覺超強烈)。
有咽喉逆流卻沒 #胃食道逆流 症狀,常有2特徵:
[1] 食道肌力強,一逆流到食道,馬上擠回胃裡
[2] 食道不敏感,即使反覆逆流也只有咽喉症狀
🔎咽喉逆流也有假的?!
一個食道逆流的典型症狀都沒有,可能是…
[1] #鼻涕倒流 (伴隨有痰、鼻塞、多鼻涕等)
[2] #甲狀腺 疾病 (伴隨喉嚨痛、聲音沙啞等)
[3] 食道、下咽部 #腫瘤 (伴隨 #吞嚥困難 等)
[4] #喉球症 (有異物卡在喉嚨、像一顆球般)
🔎咽喉逆流治的好嗎?
想要緩解咽喉逆流的喉嚨不適症狀,
建議 醫療+非醫療 雙管齊下,效果最佳:
[1] #PPI 搭配促胃排空劑
[2] 以食用性小蘇打水漱口 (深喉)
[3] 避免菸、辣、油炸、咖啡因等刺激性食物
[4] 搭配 #血清素調節劑 使用
#吳文傑醫師
#吳文傑醫師的健康筆記
小蘇打腫瘤 在 國研院科政中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前瞻技術脈動:醫療與健康(201804)
🔬 #喬治亞州醫學院
喝小蘇打來對抗自身免疫性疾病
🔬 #美國貝勒大學
小分子如何擊敗哮喘
🔬 #MIT
利用微生物菌來幫助打敗霍亂
🔬 #牛津大學
機器人成功完成第一次人體試驗眼睛手術
🔬 #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可以用咖啡控制糖尿病的特殊細胞
🔬 #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
研究發現如何防止癌症擴散
🔬 #華盛頓福瑞德哈金森腫瘤研究中心
一週食用超過兩份紅肉會提高婦女患子宮內膜異位症機率
🔬 #西奈山伊坎醫學院
新大腦研究發現皰疹病毒跟阿茲海默症有關聯性
小蘇打腫瘤 在 李雪雯的健康財富百寶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攻毒、解毒名醫教你自保]
1392【特別企畫】攻毒、解毒名醫教你自保
天然A尚好,真的嗎?
天然食材藏著許多容易被忽略的細節,並不是天然食物就不會有食安問題,消費者買回家還是要注意洗滌和煮食的方法,以免身體不知不覺地受到傷害。
撰文:吳羿葶、林筱庭
攤開消費者平常經常攝取的食物,有天然食物也有加工食品。天然食物就不會有食安問題嗎?
其實不然,天然食材藏著許多容易被忽略的細節。新光醫院腎臟科醫師江守山就指出,蔬果最容易出現的是農藥殘留問題。
自來水沖不掉農藥
但是「自來水洗只能洗掉八%的農藥,鹽水也沒用。就我看過的資料裡面,蔬果清潔劑也沒有用。用一比五百跟一比一千比例調的小蘇打水泡十分鐘,其實可以去掉三八%至九二%的農藥。」他建議,菜要煮到全熟,因為溫度可以破壞農藥,會被煙蒸散或融到菜湯裡。
長庚醫院腎臟科暨毒物科副教授顏宗海則表示,蔬菜一定要用流動的清水在水龍頭下沖洗十至十五分鐘。外食族特別要小心了,因為商家不一定有這麼做的條件。
甚至水果茶、花草茶包,也可能殘留農藥,顏宗海建議,「若非自製茶包,第一泡茶最好別喝,果皮也別入茶,味道雖然變淡,但消費者為求自保,只能如此。」
另外,一般人很容易吃的海鮮也有選購上的注意事項;江守山建議,有四種大型魚類盡量不要吃:鯊魚、真鱈、旗魚及大型鮪魚,原因是重金屬含量容易超標。
他就指出,一般鮪魚罐頭多用小型鮪魚製成,比較沒問題,但如果是生魚片愛好者就要注意,「一片(約二十五公克)的汞含量就是人體五天能承受的汞總量」,還是別吃為妙。而若要購買養殖文蛤與牡蠣,要小心含銅量超標的問題。
關於這次風波主角的油品,台大食品科技研究所名譽教授孫璐西表示,在「不過量」的前提下,吃哪一種油對身體基本上是沒有影響的。所謂過量,就是一天所攝取的油熱量,超過「一天總熱量的三○%」,但台灣人已經超標,來到將近三五%,直逼美國。
另外,炸物如果是用不太飽和的油去炸,如黃豆油(即台灣市面上的所謂沙拉油),則容易氧化而產生自由基,造成身體的氧化壓力,「當身體裡氧化壓力高的時候,身體容易有發炎反應,像癌症、阿茲海默和糖尿病都有關係。」但若用飽和油去炸,又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因此不要吃炸物才是最好的辦法。
咖啡粉價格太低就要小心了
還有另一項上班族特喜歡也常常攝取的咖啡,也是選購上要很小心的食品。江守山建議,自己買咖啡豆來磨是最好的選擇,盡量不要買咖啡粉,因為廠商有時會用霉豆或缺陷豆來做,消費者難以從粉的外觀分辨。
但他提醒有個購買時可供參考的小秘訣,「一包咖啡粉的咖啡豆價格只能維持在一塊半,但像樣一點的咖啡一包應該要二十幾塊,如果低於這個價格都不正常。」
長庚醫院腎臟科暨毒物科副教授顏宗海就指出,盡量買小瓶裝的咖啡,因為大包裝容易因保存不當而受潮,進而產生赭麴毒素,若攝取過量會造成腎功能惡化,經年累月吃更可能會造成泌尿道腫瘤,「咖啡族」實在不可不慎。
至於消費者難以避免的加工食品,選購上也是有一些小秘訣。
醬油盡量別買塑膠瓶裝
江守山就建議,例如選購醬油時,盡量不要挑塑膠瓶裝的,原理是「純釀造醬油釀造時會有細菌,所以要經過高熱消毒,才用玻璃瓶裝。但若是用鹽酸水解製法,細菌都死光了,沒有加熱消毒的必要,才用塑膠瓶裝。」
另外,一般人最容易買到的糕點麵包類,則容易有人工香精與人工色素的問題。
台北榮民總醫院臨床毒物科主治醫師楊振昌就表示,麵包常加入酯類人工香精,它具有含水果香、易揮發、脂溶性等特性,容易溶在口腔唾液中,才會「口齒留香」,「如果吃到麵包,其香在口中久久未散去,就有可能是添加了人工香精。」
儘管食安風暴繼續延燒,但消費者如果注意一些細節還是可以降低風險。而許多食品專家學者也都指出,其實「多吃食材,少吃食品」仍然是確保食安的最高指導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