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業安居,無論在哪一個年代都是大眾關心的命題。即使刻下未能做到「置業」或「安居」,我們今天能有個安定的「瓦遮頭」,都是過去七十年漫長房屋規劃的成果。
從五十年代至今,香港的住屋問題依然逼切。在2018年冬季號號,我們回顧了香港60多年來各種居住空間形態的變遷,從寮屋至公屋,私人屋苑至劏房,從而對本地房屋議題帶出各種提問。近日香港賽馬會芝加哥大學文物庭院及展示中心策劃的《香江憶舊:1950至1972年的徙置歷程》,則讓我們穿梭時空,回顧五十年代徙置區的人民生活情狀。其時戰後人口急升,避禍港人回流加上內地難民湧入,香港人口由60萬人急速躍升至210萬,形成嚴峻的住屋需求。1953年的石硤尾寮屋區大火,促使了港府落實房屋政策,首座「徙置大廈」因而落成以安置災民,是為公屋雛形。
最早期興建的H型徙置大廈,樓高只有5至7層,若不計打樁工程,最快可於兩星期完工。在早期的徙置大廈,生活空間甚為狹窄,每人平均居住面積只有22.3平方呎,單位只是一個窄長斗室,因房間狹窄,加上沒有煙囪,居民若要住食公共走廊煮食。在展覽圖片中,我們便可看到分隔兩戶的內牆設置了通氣孔,以改善空氣流通,其時,港府對於適切居所甚無概念,居民私穩更不在考慮之列。
徙置區作為清拆寮屋及將居民安置到公屋之間的中途措施,人口可達五萬、十萬的規模,有如一個社區。沿著展覽,除了可以窺探徙置大廈的內觀,還可以看到昔日有趣的社區生活片段,尤其徙置區舉辦的各種區內活動,如黃大仙徙置區街坊福利會曾舉辦清潔運動;慈雲山新區(徙置區的稱謂已不使用)舉行的香港節嘉年華會; 其他徙置區亦曾舉行兒童節嘉年華會,以及拔河比賽等。這些活動不單記載了昔日徙置區以至香港的人口結構及衞生狀況,也是政府在六七暴動後為穩定社會而設的娛樂盛會。
而在1960年代,徙置區亦是香港「特色景點」之一,不少外國遊客因而慕名到訪石硤尾,當中更有來自美國國會的訪問團到訪徙置區的天台學校。雖然這些大廈的設施非常貧乏,但因為很多居民的背景及生活經驗相近,稠密的居住環境卻意外造就了城市中少有的鄉鎮式社區,讓徙置區盛載了過去一時的生活面貌。
在今日劏房林立,人與人之間也築起難以逾越的樊籬,回看這段70年前的徙置歷史時,社會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獅子山下仍然有沒有奇跡,相信每個人心目中都會有自己的答案。
香港賽馬會芝加哥大學文物庭院及展示中心
《香江憶舊:1950至1972年的徙置歷程》網上展覽
https://heritage.uchicago.hk/news-and-events/resettlement?locale=zh_hk
#徙置區 #石硤尾大火 #公共房屋 #劏房 #2018就係香港冬季號
就係香港2018冬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走進看不見的香港。
有人說廢墟攝影正好填補歷史空白。穿越陰森窄路,揭開灰塵的薄紗,是逝去時代的生活痕跡。但廢墟攝影就如一場與時間的競賽,這些被遺忘的國度,等待著的除了是鏡頭的垂青,還有發展商無可預料的覬覦。《就係香港》2018年冬季號,我們曾走訪分布港九地區的各式教堂和墓地,並及時攝下皇后山軍營印度廟的獨特外觀內貌。
打從十九世紀中期,不同種族人士便開始在香港聚居,形成本地多元文化及宗教的特色,並體現於各種宗教建築之上。教堂、廟宇或墳場,建築風格及美學各異,呈現出不同族裔的風俗及宗教的精神。除了多家清真寺、灣仔錫克廟,以及匯聚天主教、基督教、回教、拜火教等的跑馬地墳場,位於粉嶺皇后山軍營內的印度廟,可能是最神秘的一間。
1960年代,不少尼泊爾啹喀軍人曾駐守粉嶺皇后山軍營,營內建有一座外形獨特的印度廟。昔日供啹喀士兵祈禱、拜神。但啹喀兵團於香港回歸前解散,廟宇後來荒廢。如今,軍營一帶土地正被規劃發展,雖然廟宇屬三級歷史建築得以保存,但周遭一帶已經無路走近。
歡迎訂購
shop.beinghongkong.com
#掛住香港 #RememberHK #看不見的香港系列 #Wallart #皇后山軍營 #廢墟攝影 #就係香港
就係香港2018冬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天災人禍,更見不同族群互相效力。
政府無為,民間的全球搜罩行動反見成果,當中不乏少數族裔在其社群默默耕耘。以Mosaic Art Studio為基地的一眾土耳其港人,近日在策劃口罩募捐行動,當中成員既有校長,也有商人和大專導師。而商人馬蘇德(Mesus Temel)從馬来西亞尋覓至俄羅斯,成功將一批又一批的口罩帶回港,免費贈送予社福機構。經歷124土耳其東部大地震,馬蘇德看到人性光輝。他相信無論文化國籍,在危急關頭,總有人伸出援手,亦因如此,他和Mosaic Art Studio的成員決心為香港出一分力。
馬蘇德同時身為非牟利組織Anatolia Cultural Center Hong Kong的董事成員,旗下營運的Mosaic Art Studio以藝術連結社群。他們藉教授馬賽克燈手工班、浮水畫繪畫班等,向大眾推廣土耳其文化;平時組織長者探訪,履行互助共融、打破文化隔閡的精神。在港僅有500多人的土耳其族群,也努力在社區發揮影響力。
土耳其政局有如暴風雨,離開家鄉的土耳其人早已落戶香港。當港人漸覺荒誕已成日常,經歷國家變遷動盪的他們,依然相信「Hong Kong is safe」。
未見盡頭的難關,他們預備好一齊渡過。
Mosaic Art Studio HK - Anatolia Cultural Centre
更多少數族裔故事收錄在 #就係香港 #2018冬季號
#落戶香港 #土耳其 #全民抗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