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有名的相思麵,一到中午用餐時間,人滿到一位難求 !!
找位置坐,找到一度想作罷,要不是友人小菜早已點好....
招牌相思麵,味道還蠻獨特的,有種不同以往的香氣
不是專業的業配真得好難形容出來
(請原諒我書念的太少😆)
姊妹一直說好好吃~好好吃!
如果再來小琉球,一定要再來吃一次!
其實這裡最大的特色就是他的肉燥
是以漂流木及山上叢林裡枯枝,大火柴燒熬煮出來的
無添加任何的生鹽、生味精
一路走來,始終如一
而相思麵的由來則是以當地地名「相思埔」命名而來的
這裡除了主食、小菜以外,也有另外賣辣椒醬和飲品
不過我們都沒買,有人有買過、吃過的嗎?
話說~因為人多,所以我們分成兩桌坐
所以同桌也有其他客人
然後我們點的小菜先到
姊妹除了趕快吃之外,還不忘分享給同桌不認識的客人
然後要她們一起吃
她們還真得吃了耶~笑死🤣🤣🤣
換成是我~就算想應該也會忍住吧?
看來她們應該真得餓到不行了吧😆
提醒大家~店家只開到下午2點而已哦
如有要前往用餐的話,記得要抓好時間唷😊
--------------------------
IG🔎viki_chen888
🍜相思麵🍜
🏠地址:929屏東縣琉球鄉上杉路31巷7號(詳細地圖)
☎️電話:0931 766 862
⏰營業時間:08:00–14:00
#小琉球 #小琉球美食 #平價美食 #相思麵 #相思埔 #肉燥 #炸小琉球肉丸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出火位於台灣屏東縣恆春鎮,是墾丁國家公園旅遊景點之一。出火屬恆春半島著名的地質景觀,儲藏於泥岩層中的天然氣從裂隙竄出至地表,經點燃後而形成的天然景象,故名「出火」。位置在恆春東門外約100公尺處,經由縣道200線可達,距離該條公路甚近,常有旅客於此駐留觀賞。目前,出火已被規劃為特別景觀區,隸屬墾丁國...
屏東縣地名由來 在 活水來冊房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龍的痕跡〉 上篇
https://www.facebook.com/…/rpp.43516017323…/1852438034843715
〈龍的痕跡〉 下篇
我決定照著二百四十年事情的路線走。我騎單車到在蒜頭東邊的中庄仔,朴子溪位於中庄仔東邊,河道南北縱貫,河水往南邊流。
當地有一句俗語:「嫁中庄仔爬溪崎,嫁蒜頭看會社。」以往嫁到中庄仔的女子清早就要到溪邊挑水,現在雖然不必如此,但中庄仔仍然是緊靠著朴子溪,這個地理形勢倒是沒變。所以故事說黃希哲本是中庄仔人,從中庄仔順溪而下找地,這是可以採信的。
我循著外環道路騎到新厝內,新厝內在中庄仔西南方,已經離朴子溪有一段距離。難道二百四十年前,朴子溪真曾流經這裡?我該相信口耳相傳、毫無證據的傳說嗎?
在祠堂拜過公媽後,我沿著外環道路再往南騎,遇到新開闢的腳踏車自行車道,我改道走上自行車道。一路往南邊走,行過死溪仔、榕樹王,才遇到了在此從南北向轉為東西向的朴子溪。
我站在橋頭,隔著朴子溪對面就是蒜頭糖廠。公元一八九五年日人來台,開始著手建糖廠,所以可以確定從一百年前,朴子溪就是在現在的位置了。但是它的舊河道究竟在哪,什麼時候改道,仍然是一個謎。
望著無聲流過的溪水,我突然覺得很無力。從清朝開始,打唐山坐船進朴子溪的人,發現朴子溪繞著蒜頭庄盤旋,似乎怎麼繞也繞不出去。所以傳出「對唯早仔踅到下昏,踅袂出蒜頭庄」的說法。它自古就如此令人迷惑。
這條神秘的龍,只是默默的流動,不會主動告訴你任何事情。
我循著原路北行,回到榕樹王庄,相傳嘉慶君遊台灣時曾到此庄榕樹下乘涼。榕樹王庄有一石碑,刻著「重興義渡碑誌」,是當時為了南北往來渡朴子溪的行客而設置義渡。
我撫著義渡碑的刻字:「榕村之北有溪焉,發源於牛溪……」
-\-\-\-\榕村之北?
可朴子溪明明在榕樹王庄的南邊啊!
我趕緊看石碑的日期,是嘉慶十一年五月立的,落款處有「笨港庄」字樣,難道這證明了嘉慶年間,朴子溪不像今天是在榕樹王庄南邊,而是從榕樹王庄北邊橫過?
若兩百多年前,朴子溪果真在榕樹王庄北邊經過,今天會不會留下什麼痕跡?我跳上單車,賣力往北騎。
這地方有個奇特的地名:死溪仔-\-\-\-\我確實看到了一池小小的水塘,我記得小時候,這裡小水塘更有三四個之多。
我緊急煞車,停在路中四處觀望-\-\-\-\死溪仔?難道是朴子溪舊河道的遺跡嗎?
若然,那麼我現在站立之處:
-\-\-\-\是那個唐山師父,坐船來到蒜頭,大嘆「對唯早仔踅到下昏,踅袂出蒜頭庄」的河道嗎?
-\-\-\-\是二百四十年前,被屠殺的官兵、土匪屍首沉屍之處嗎?
-\-\-\-\是二百四十年前,帶著鉅款和族人的黃希哲,摸到溪水溫暖決定上岸定居之處嗎?
-\-\-\-\是二百四十年前,黃元交傾倒米糠之處嗎?
-\-\-\-\是嘉慶十一年,笨港庄人籌資設義渡的擺渡之處嗎?
-\-\-\-\這條沉默的龍啊,滋潤了多少田園?緘默了多少秘密?吞食了多少屍骸?承載了多少故事?
□ □ □
《嘉義縣志》記載:「嘉慶十五年六月嘉義新港大雨,洪水氾濫,田園流失無算.......」
這,或許是最有可能的改道的日期。新港古名笨港,也就是榕樹王義渡碑上寫的「笨港庄」。可憐石碑才立了四年,「榕村之北有溪焉」這句話就走進歷史了。
這隻「聾龍」二百年前走過的行跡,終於在民間傳說、舊地名、文物和史料中拼湊出來了。
□ □ □
我重新站上橋頭,望著依舊默然的溪水,這條龍被兩岸堤防緊緊困住,似乎經過二百年的禁錮,早已馴化。
我出生時帶來的血跡、先民開墾的足跡,原來與這條龍游過的痕跡,密密相疊。
龍啊!我終於能在我生長的大地上,劃出你的行跡了。
當晚,南台灣發生五十年來最嚴重的的水災,朴子溪一夜暴漲,滾滾洪流沖毀了數處堤防,彷彿萬古以來沉睡的巨龍重新甦醒。
我一夜不能闔眼。
(完)
臺文網誌版:
http://ngtsinlam.blogspot.com/2010/03/blog-post.html
-\-\
以下廣告
「活水來冊房」首部書話作品
──《藏書之家:我與我爸,有時還有我媽》
【精裝典藏版】
8月24日(五)各大網路書店全面開放預購
✦全宇宙限量800套,售完不補
✦特藏限定版封面設計
【精裝典藏版】限定贈品
✦「活水來冊房」私人藏書章印,作者親蓋,獨一無二
✦版畫家洪福田獨家設計水印木刻藏書票,手工套印,質感非凡
#三款限定色任君挑選
限量藍─讀冊、三民、誠品、金石堂及部分實體通路
限量黃─臺南聚珍台灣(已售完)
限量紅─博客來(已售完)
👉購書連結
讀 冊 https://lihi.cc/r4Ie3
三 民 https://lihi.cc/n0bbW
誠 品 https://lihi.cc/BPzKT
金石堂 https://lihi.cc/h9JcG
【平裝普及版】
✦9月1日上市
✦活潑好讀版書封設計
✦千金譜弟弟睽違76年再登封面人物
#發表會也會出現喔
👉全臺巡迴新書發表會,三地開講
✦臺北9.1|https://lihi.cc/U2gjM
✦臺南9.15|https://lihi.cc/DB949
✦臺中10.20|https://lihi.cc/axipR
-\-\
講題:文化由來要啟蒙
內容:1921年10月17日在今日大稻埕靜修女中成立的臺灣文化協會,如何扮演文化思想啟蒙的火車頭,帶領臺灣社會體驗各種現代思潮的洗禮,導致各式各樣思想文化的交流和衝突,並影響了「臺灣人」的認同。
時間:9/8(六)13:30-15:00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主持人:陳建守(說書 Speaking of Books 創辦人)
發表人:吳叡人(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與談人:黃震南(臺灣文史作家、藏書家、臉書專頁「活水來冊房」 經營者)
活動介紹: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32638394110998/
報名方式:
https://goo.gl/forms/V794RyWqx0CI9bnC3
講題:我的文獻哪有這麼臺!——談吾家收藏的臺灣文獻
時間:10/6(六)11:00-12:00
地點:孫立人將軍行館(屏東縣屏東市中山路61號)
活動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780441905409196/
屏東縣地名由來 在 漂浪島嶼--munch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知本濕地設立太陽能光電場,台東縣政府在訪問中,明確表達會「尊重部落決議」。
現今部落「拒絕設立光電場」的決議已出爐,台東縣政府也該遵守信諾,不要食言!
為什麽卡大地布部落不同意「知本建康段太陽光電示範專區開發案」記者會新聞稿
※請問知本建康段太陽光電開發基地,是那個部落的傳統領域,誰是這塊土地的主人?
104及105年本部落申請文化部的村落文化補助作業要點,辦理「挽救流逝中的部落文史:大知本傳統文化地名行動計畫」,經過田野調查、耆老訪談、文獻蒐集及實地踏查,出版了《心知地名:卡大地布部落文史紀錄》,共記載了知本溪流域的114個傳統文化地名。在這本書的第一章談到知本建康段太陽光電開發案基地-Muveneng〈姆芙嫩/知本濕地〉地區10個傳統地名,裡頭記載著這塊土地的歷史過往、人文內涵與地理環境。
在17世紀,約1640年左右,荷蘭人據台期間為了尋找黃金,在知本濕地的溪口登陸,沿著知本溪北岸往山區前進,在長滿甜根子草叢的河岸射殺了水鹿及梅花鹿。住在知本濕地旁Kanaluvang〈卡那魯汎/沼澤地帶〉的卡大地布Pakaruku〈巴卡魯固〉家族人因此第一次遇見西洋人,也見識到火繩槍的威力,因而將荷人射殺鹿隻的地方稱之為Kinkuwangan〈今古哇岸/槍響的地方〉。荷蘭兵士休息時吞雲吐霧的抽著手捲菸,族人才知道那是tamaku〈打麻固/香菸〉,於是菸草引進了台東。荷人希望部落族人能帶他們到知本山區尋找黃金,因而以明朝出產的龍紋酒醰做為酬勞,這喝完的酒醰也留在部落傳了下來,目前由天主教會花蓮教區輔理主教曾建次先生保管。
從以上所述的傳統地名歷史由來,以及荷人留下的酒醰證物,可知知本建康段太陽光電開發基地是我們卡大地布部落傳統領域,我們是這塊土地的主人。
※請問知本建康段太陽光電開發案,有尊重過土地的主人卡大地布部落嗎?
台東縣政府利用知本濕地及知本溪北岸共226公頃土地,做為太陽光電示範專區土地,該案已於107年1月10日公告招標,預訂於3月13日開標。然而,近一年的規劃時間,縣府僅於去年6月舉辦一場期中座談會,今年1月5日召開一場說明會,在部落族人還不知道什麼是太陽光電,以及未辦理公聽會前,就火速在說明會五天後片面公告招標,完全不尊重我們卡大地布部落。先期規劃報告內容,直到標租公告才公布,沒有我們族人的意見及想法、沒有與部落開會的紀錄與徵詢、更沒有這開發基地的人文歷史與生態環境的調查,僅想利用土地獲取標租及發電的回饋利益,缺乏對土地的關愛及生態的守護,根本是不及格的規劃報告書。
為了讓族人認識太陽光電與國內案例,部落與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合作自籌經費,於107年2月3至4日辦理「2018卡大地布傳統領域知情同意權工作坊」課程,邀請前屏東縣長曹啟鴻老師及其工作團隊,講解屏東縣政府推動民間養水種電的緣由與負擔責任,認識太陽光電的類型、利弊及對周遭環境的影響,以及與農牧漁業結合的成果和得失。這樣的學習場域,臺東縣政府不曾提供過,還要部落自己想辦法,欠缺了為地方解決問題的服務態度。
※請問知本建康段太陽光電開發案,有落實原基法第21條的立法精神嗎?
原住民族基本法第21條第一項規定「政府或私人於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及其周邊一定範圍內之公有土地從事土地開發、資源利用、生態保育及學術研究,應諮商並取得原住民族或部落同意或參與,原住民得分享相關利益」。該法條首要之立法精神在於「諮商」,依其該法條的釋義:「諮商或諮詢指提供充分且能夠有效傳遞之資訊,並徵求原住民族意見之行為」,簡單的說就是「諮商或諮詢的目的是要讓原住民族或部落自由且充分知情」,在這前題下部落才能行使同意權及參與權,以及訂立契約分享利益。請問此案從先期規劃,約一年的時間,臺東縣政府有提供充分且能夠有效傳遞資訊給部落嗎?並廣大的徵求或調查族人意見嗎?在部落尚未自由且充分知情前,就驟然公告招標,完全違反了原住民族基本法第21條立法精神。
再者,雖然招標須知寫到「本標租區域係屬原住民傳統領域範圍,本案之開發得標廠商應負責依原住民族基本法第21條及諮商取得原住民族部落同意參與辦法取得部落同意。」卻已限定廠商「最低完工設備設置容量要達100MPw」,且要求得標廠商於租賃契約生效日起21日內,就提送投資營運計畫書,經台東縣政府審議通過後,才來進行部落諮商同意權。該流程已變成由縣府和廠商片面決定計畫內容,非但未尊重部落規劃權,又把諮商責任丟給廠商去承擔,何況後續的規劃設計及施工規劃是依照這不及格的規劃計畫書作為藍本,既然這諮商程序欠缺正義且推諉卸責,部落當然不會同意。
※請問知本建康段太陽光電開發案,具備著好的友善的綠色能源價值嗎?
卡大地布部落的傳統領域共分為10個區塊,知本建康段這個區域我們稱之為Muveneng〈姆芙嫩/知本濕地〉,這裡有著藍色海洋、美麗沙灘、海岸植物、草澤濕地、珍稀野鳥與候鳥、還有廣濶的樹叢、灌叢及容易瀕臨消失危險植物。自古我們祖先利用這邊的資源,耕作、放牧、捕魚,在更早以前在這邊獵鹿,大家快樂的生活著,但殖民政權來了以後占有它把它劃為己有。今台東縣政府把這地區開發為知本建康段太陽光電基地,為增加發電量獲取利益,光電板密集的排列在地面上,其面積約161公頃,嚴重破壞該地區生態環境及景觀。
「2018卡大地布傳統領域知情同意權工作坊」的課程,經過專家學者與族人、學員的充分討論,認為一個好的友善的綠色能源要具備下列幾種價值:1、是為解決地方問題而不是製造新問題。2、善待開發基地環境,不破壞環境。3、不排擠土地資源原有重要功能。4、可以跟地方協商,並可彈性規劃讓各方需求共存共融。5、可以分享利益。6、能夠達到多贏目標。以知本建康段太陽光電開發案來說,這六大面向僅第5點因原基法第21條的規定或許可達成,其他的條件很難具備,所以知本建康段太陽光電開發案呈現之價值,與部落想要的綠色能源觀點落差太大,當然我們不可能接受。
★★卡大地布部落的聲明與要求:
一、綜合上述,我們卡大地布部落不同意「知本建康段太陽光電教育及示範專區開發計畫」,請政府或私人尊重國家法令承認原住民族的權利。
二、本部落將循國土計畫法提出傳統領域土地之「原住民族特定區域計畫」,建立傳統領域具體規劃藍圖,確立土地現況使用需求,訂立部落未來發展願景,提供政府或私人利用該領域土地之參據或協商。
三、請臺東縣政府打破官民之界限,與部落締結「夥伴關係」,建立傳統領域土地共管平台,以平等互惠分享之原則,發展傳統領域土地優質之經濟效益。
四、請政府或私人落實原住民族第21條之立法精神,善盡諮商或諮詢的責任,提供部落參與規劃、設計、審查、訂約、經營與管理的機會與場域,讓部落在自由且充分知情的前題下行使諮商同意權。
五、部落並不反對綠能,本次台東縣政府107年1月10日公告之「知本建康段太陽光電教育及示範專區開發計畫」必須撤銷,其基地範圍應包含整個「知本綜合遊樂區開發計畫」約285公頃的面積,因該區域土地之特性與功能是不可分割的,重新規劃之計畫內容含括光電活化、主權保障、生態守護、人文運用、教育推廣、遊憩休閒、種電農場及經濟發展等多面向機能,其計畫名稱暫定為「卡大地布人文生態光電教育及休憩園區開發計畫」。
六、生態環境景觀與原住民人文特色,才是台東縣發展之基石,不要迷信於經濟利益至上之狹隘觀點,光電、生態與人文是可以相容並存的,這樣才是友善土地的綠色能源建設與價值,並達到多贏的目標。
卡大地布部落(2018/02/13新聞稿)
#超豐富同時具有原住民族史觀兼主權與綠能思考之新聞稿
#環權扶助案件
屏東縣地名由來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出火位於台灣屏東縣恆春鎮,是墾丁國家公園旅遊景點之一。出火屬恆春半島著名的地質景觀,儲藏於泥岩層中的天然氣從裂隙竄出至地表,經點燃後而形成的天然景象,故名「出火」。位置在恆春東門外約100公尺處,經由縣道200線可達,距離該條公路甚近,常有旅客於此駐留觀賞。目前,出火已被規劃為特別景觀區,隸屬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所管轄,但常傳出旅客或小販利用出火烹煮食物,往往觸犯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公告禁止事項所規範之行為。「出火」之名原指這一帶散居著排灣族的聚落地名,不單是景點名稱。最早當地人的先祖移居至此,觀察其特殊的地理景觀後,加以命名並口耳相傳,最後才由漢人記錄下來。其後衍生出火山、出火溪等來命名當地的山水,如清代屠繼善《恆春縣志》中描述:出火山,在縣城東五裏,三臺山之左。《爾雅》:『大山宮,小山霍』,此實霍也。為縣城入射麻裏、赴內山之路。路岸穴孔如碗,火即出,無煙而焰;焰高尺餘,陰靉天可見。投以草木,則烈而燼。火移徙無定處,然相去不遠耳;冬、春有,夏、秋無。沙土石,皆青黯色。山下有溪名出火溪;源細而流長,行六、七裏,會龍鑾潭西北流入海。但是形成出火的位置並非固定,過去出火聚落及山火橋的位置均與目前之景點不同。現在的出火聚落位於出火橋附近,日治初期則可能位在橋南側出火溪河畔(下游又稱為山腳溪)。
船帆石位於台灣屏東墾丁國家公園東南方,離墾丁大街約3.5公里,路過之人一定都會注意到這顆高18米,矗立於海面上的珊瑚礁石。船帆石的名稱由來是因為它像一艘揚帆之船,航行於海面上,另一個別稱是「尼克遜頭像」。從船帆石的側面看過去,突出來的石頭就像外國人尖尖的鼻子一樣,而岩石上的植物就像頭髮,整顆船帆石就如剛浮出水面的頭像。船帆石這一個區塊,也有許多住的宿地點,停車的話則有公有停車地,雖然不是直接在墾丁大街裡,不過擁有較幽靜的環境與一望無際的海景,沙灘也在約600公尺的距離,吸引了不少人選在此住宿。
鵝鑾鼻燈塔高21.4公尺,內設大型四等旋轉透鏡電燈,光度達180萬燭光,每30秒旋轉一周,見距20海浬,是台灣地區光力最強的燈塔,有『東亞之光』的美譽。目前劃為墾丁國家公園的史蹟保存區。日據時期,經票選為「台灣八景」並豎立『台灣八景鵝鑾鼻碑』。貓鼻頭距白砂約3.5公里,因本區有一從海崖上滾落的珊瑚礁岩,其外形狀若蹲仆之貓,因而得名。貓鼻頭為臺灣海峽與巴士海峽的分界點,並與鵝鑾鼻形成臺灣最南之兩端。貓鼻頭為典型的珊瑚礁海岸侵蝕地形,鳥瞰似女孩子的百褶裙,故有裙礁海岸之稱。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m0xrwNsUHg/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CWNX44o07qOEL1YSMcWoq8scbp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