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水畫裏開派對】
這幅由南宋畫家馬遠所畫的《踏歌圖》,既是山水畫,同時亦是一幅風俗圖,上半部描繪如仙境的山水,下半部卻是雨後京城郊外的景色,幾個農夫踏着歡快的腳步行經田埂,載歌載舞,融合雅俗,表現出中國南方鄉間「踏歌」的傳統習俗,慶祝豐收,和樂歡欣。
上半部的尖聳石山,與松林掩影中的京城建築互相輝映,畫家以筆鋒平掃出巨型山石,畫出來的山景像以巨斧劈出一般,因此這種技法又被稱為「斧劈皴」。至於畫的下半部,畫了6位人物,分別是4名農夫和兩名孩童,農夫似是因高興而喝多了酒,步履浮浮,興高釆烈,令左下角的兩名孩童遠遠望着他們面露訝異──平時恃重和威嚴的長輩竟都有開懷耍樂的一面,不禁令女孩摀住嘴巴偷笑。老少互相映襯下呈現出一幅意趣盎然的農家景象。
此外,作品上方題了宋寧宗抄錄王安石的詩句:「宿雨清畿甸,朝陽麗帝城,豐年人樂業,壟上踏歌行。」讀者看完圖後讀詩,再回頭欣賞畫作,便有更深的感受了。
如各位有興趣,可到以下「故宮名畫記」網頁,細心欣賞這幅經典作品:
https://minghuaji.dpm.org.cn/paint/appreciate?id=9tcxtlx2sk5z0qketjbh1zz01in6n4xp
作品資料:
南宋 馬遠
《踏歌圖》軸
縱192.5cm,橫111cm
絹本 設色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圖片來源: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在山水裏看花鳥 #用筆記 #着墨彩 #放位置 #畫 #藝術品 #藝術 #文化 #繪畫 #歷史 #夏天 #農夫 #農家 # #history #apaintingaday #agriculture #farmer #artlover #painter #hkinsta #instagood #hkig #artist #museum #paintings #china #summer
山石皴法 在 財團法人鴻梅文化藝術基金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鴻梅推藝文 ► 台北【樸方藝境-鄧卜君的水墨藝想】
台北「采尼藝術」現正展出來自花蓮的水墨畫家鄧卜君個展《樸方藝境-鄧卜君的水墨藝想》。鄧卜君的超現實精妙造景水墨奠基於他那「搓點皴」的山╱石肌理刻畫與其融合自然╱家居空間的拼貼營造,按策展人蕭瓊瑞的說法即「內在世界與宇宙洪荒的深沉對話與融合……。」於是,藉著虛構交織內(家居)外(自然)山水進而體現東方園林的概念與台灣地貌的張狂,特別是畫中的洞穴、水池、岩石與雲煙等中介。這洞可以是海岸的岩洞和內裡的黑暗;這水可以是聚積的水灘和慾望的源泉;這岩可以是巍峨的山壁和工業的水泥;這雲可以是天上的浮雲和香爐的杳杳輕煙。透過這些中介,我們觀者往來於藝術家所造的第三空間,內在居處↹山石異境和地獄惡地↹極樂仙境,感受畫作內含自然環境的鼓譟與現代生活的不安,值得進出其中一探感受。
✍推薦者
楊浤淵|第八屆鴻梅新人獎藝評組得獎者、2021鴻梅年度特約藝評人
【樸方藝境-鄧卜君的水墨藝想】
展覽日期|2021/01/23 (六)-2021/03/21 (日)
展覽地點|采尼藝術
展覽地址|台北市中山區敬業一路128巷48號1樓
展覽時間|週二 - 週日 10:30 – 19:00
展覽網址|https://www.chinigallery.com/
山石皴法 在 鄭宗弦的美食與故事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那一雙神祕的眼睛
〈谿山行旅圖〉長約二公尺,寬約一公尺,畫中央矗立著一座巍峨雄偉的大山,山下有一隊小商旅,兩人四驢栩栩如生,是北宋大畫家范寬的傳世名作。觀賞者一靠近它,馬上就會感受到有如臺北一○一大樓壓頂的磅礡氣勢,為之震撼與驚歎。當它展出的期間,朝聖者絡繹不絕,受歡迎的程度一點也不輸給義大利天才畫家達文西的名畫〈蒙娜麗莎的微笑〉,因此贏得了「東方的蒙娜麗莎」美譽。
據說〈蒙娜麗莎的微笑〉吸引人的地方,除了一抹微笑之外,還有那雙神祕的眼睛。很多人舉證歷歷說蒙娜麗莎的眼睛是活的,因為不管你觀畫時站在哪一個位置,她的眼睛總是充滿魅力的望著你,讓人為之著迷,不忍離去。
我雖然未曾到過法國羅浮宮欣賞〈蒙娜麗莎的微笑〉,但是三十年前,我卻在〈谿山行旅圖〉中發現了另一雙神祕的眼睛。那雙眼睛虎視眈眈的注視著我,眨也不眨,緊盯著我不放,讓我十分驚訝,並且疑惑不已。
讀到這兒,你一定非常困惑。別急,這事說來話長,請聽我細說從頭。
我雖是少年兒童文學作家,然而小時候卻立志要當畫家,因為我從小就熱愛畫畫。
還記得三歲時,阿嬤教我剪紙蝴蝶、畫小白兔,小小年紀的我,覺得從手中的一枝筆可以變化出各種東西,真是既神奇又不可思議的事。上小學後,我參加學校的繪畫比賽,常常拿第一名。爸爸看到獎狀時,總是備感榮耀的帶我去買水彩顏料當獎品,更增強了我對畫畫的興趣。
念小五時,我終於正式去學習國畫,享受到無比的樂趣。哇!原來沾了白顏料和紅顏料的毛筆,可以畫出美麗的牡丹;單色的墨,竟然可以繪出層次分明的樹石,也能暈染出漸層的雲水。我的國畫老師施富美老師,儼然成了我的超級偶像。
我立志要當一位國畫家,我想臨摹古畫,可是買不起名畫選集,只好從哥哥收藏的古畫郵票中去揣摩。因此我畫了明朝仇英〈漢宮春曉圖〉裡,一位手執輕羅小扇撲著粉蝶的宮女,也畫了唐朝周昉的〈簪花仕女圖〉。然而那些圖案被極度縮小在幾平方公分之中,人物的五官、衣服的皺褶、手指的輪廓等,幾乎全憑想像,委實讓人感到迷惘與辛苦。
就讀國一時,我發現一本唐詩的書中有彩色的青綠山水〈明皇幸蜀圖〉,人物清晰可辨,便開心的著手臨摹。當我挺起彎了一整天、痠疼不已的腰,看著完成的全開畫作時,心裡充滿了成就感。
但我最嚮往的畫作其實是〈谿山行旅圖〉,而我所能找到尺寸最大的畫面,就收錄在故宮博物院出版的《故宮藏畫精選》裡,雖然它的面積不到原畫的二十分之一。由於這本精選集是精裝書,價格不菲,為了買它,我學打中國結來賣給同學,花了一段時間才籌到書款。
我迫不及待用全開的熟宣紙來臨摹這幅名畫。描出了山石的輪廓之後,我不停的用筆墨揮點范寬發明的「雨點皴」,宛如連綿數日的梅雨落下,千點萬點積聚出「明暗」與「前後」的立體感,讓磅礡的山勢慢慢凸浮出來前後歷時十多天才全部完成。
經由臨摹大師的作品,我從筆觸中體會到:構思要有大格局,布局要流轉律動,宛如訴說有趣的故事。而最重要的是下筆前得先充沛信心,以「大師」自我要求,才能畫出「大師」的氣度。
就在第二次臨摹這幅畫時,我發現了那一雙神祕的眼睛。經過仔細的搜索、分析,我慢慢看出它們屬於一組龐大山石的一部分,同時感到駭然,因為那看起來不只是一組山石,而是一頭巨獸。
我把這祕密藏進心中,沒有告訴任何人。
過了七、八年,接觸了少兒文學後,驚喜於文學祕境的深邃優美,我便義無反顧投入文學創作之路,開始出版文字作品,漸漸疏離了畫畫。
我發現寫作需要沉穩、專注,尤其創作長篇小說或數十萬字的系列作品,更需要堅強的耐心和毅力。「圖像式思考」更是串起抽象的文字,組織成具體的人物、情節,來表達主題、彰顯主旨的最佳利器。而這些功夫,回頭想想,竟都是我從畫畫那兒學來的。
臨摹故宮名畫,使我涉獵了其他類別的故宮國寶。它們不但滋養了我的生活,也成為主題,被我寫進書中,豐富了我的文學作品。「穿越故宮大冒險」系列在寫過玉器、珍玩、銅器、瓷器之後,終於能一吐為快,把「那一雙神祕的眼睛」融入以「繪畫」為主題的這本新書中,我感到非常興奮,因為這背後還隱藏了好幾段曲折感人的故事。
現在,就請你先深呼吸,然後跟著「我們」一起走進畫裡,揭開所有的祕密。
第五集79折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68223?sloc=main
一到五集合購72折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68207?sloc=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