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國家大學的前身-印度支那大學(Đại học Đông Dương)】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越南國家大學的前身是哪一所,其實現在就位於河內的Lê Thánh Tông路上的印度支那大學,雖然這間大學已經是過去的歷史了,但是過去的建築目前屬河內大學旗下的自然科學大學正在使用,牆面都已經重新鋪上油漆,雖然跟原本的風貌有一定比例的差異,但是大廳內的一些裝飾還是包含的非常的完整,這間越南最早學府的印度支那大學,辦校時間從1907年到1945年的八月革命後,就也被當時的越共政府接手,這個短短的38年的時光裡面,印度支那大學從無到有的幫助當時的越南建立高等教育體系以及擴展到不同的領域,今天我們就來簡單介紹一下。
一、1906年印度支那大學辦學初期
在越南的1906年,當時的總督P.Beau簽屬一道1514a的法令,擴大一些教育機構,設立高等教育的中心,他希望能夠將越南的教育體系建設更加完整,能夠跟東亞(尤其是日本)的國家進行學術競爭,總督P.Beau希望能夠減少越南的儒家學生隨潘佩珠(Phan Bội Châu)到日本留學進行東渡活動(Phong trào Đông Du),因此印度支那大學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成立,辦學的第一年設在1907年,印度支那總共成立5個學院,包含法律行政學院、理學院、醫學院、公共工程學院與文學院,但是進來的學生必須要是Chasseloup-Laubat的學生或是法文流利並擁有學士學位的學生,以及一些經印度支那大學理事會批准進來的學生才可以,因此在1907年開學的時候,指有約94個學生,且僅有36位學生能夠符合以上的條件,其實可以歸咎在當時法國殖民的時候其整體的高等教育體系還尚未完整,因此能夠符合條件的學生甚少,到最後,因為學生數不如預期,印度支那大學不得不先關閉。
二、1917年印度支那大學重新開張
在1917年印度支那總督薩羅特頒布了第二次的教改(這次的教改在法殖時非常有幫助),建立法國-越南的學術課程,開始對於教育體系分三層,這次的教改讓印度支那重新開始招收學生,並且開設更多的課程包含藥學、農林學、商學、金融學等。但是其實在這一個階段,法殖的教育體系正在做一個很大的革新,所以很多的系統或是升學方式都還在模擬,因此為了能夠收到學ㄥ師,在1917-1927年這段期間,有一些學士學位( tú tài)的人或是初學的學生(tiểu học)都就可以進入印度支那大學念書,有人就說明印度支那大學不能算是一個學術知識殿堂,反而比較像培訓技術人員的地方,另外,印度支那大學的學生能力也受到一些質疑,包含東法日報就批評,印度支那大學就只是一個教授農業、機械與商業的技術學校,沒辦法跟我們的索邦大學(目前為巴黎大學)或是蒙佩利爾大學相比。
三、1930到1940印度支那大學恢復聲望以及最後的分離
在1929的美國金融海嘯,造成全球缺工的影響,其當時的越南也受到很大的影響,所以法殖政府希望讓高等畢業後的青年能夠馬上進入就業市場,因此印度支那大學也採取相對應的措施,減少一些技術部門包含教育、農林、公共工程等學院停招,但是保留醫學、法學與美術學院,雖然限制一些學院的發展,但是此時的印度支那大學威望大增,從1936年開始,印度支那大學的體系更加的完整,除了建立大學紀律委員會外,在1941年也建立了理學院,到了1945年八月革命之後,越共成立,最後將印度支那大學改為越南國立大學,印度支那大學的名稱就走進的尾聲。
其實這間大學的意義在於,他有很多的學院分支到現在都還有存在而且被認定為是印度支那大學的前身,包含河內國家大學、越南美術大學、河內醫護大學,其中也包含胡志明的西貢大學,這些都跟印度支那大學都有大小的相關,在過去的法殖政府奠定越南的教育基礎,雖然前期有點黯淡無光,但是後期的榮耀回歸也帶起非常多厲害與優秀的學生。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3萬的網紅Hey It's Den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Hey, 你很棒!給自己多一點耐心與信心,你會沒事的! 大家有沒有對自己的表現很失望的時候,在社群媒體發達的時代,不小心開始跟看似過著完美生活的其他人比較,覺得自己不夠好。 去年七月的時候,我經歷了一次無限自我懷疑的低潮,做什麼事都提不起勁,也沒有自信自己可以達到心目中想要成為的樣子.........
「張耀文學歷」的推薦目錄:
- 關於張耀文學歷 在 阮饅頭 Mantounguye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張耀文學歷 在 中央社新聞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張耀文學歷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張耀文學歷 在 Hey It's Dena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張耀文學歷 在 超粒方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張耀文學歷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張耀文學歷 在 [新聞] 79個博碩士班招生掛零12校註冊率低於6成- 看板graduate 的評價
- 關於張耀文學歷 在 附中的故事,由你來說。 | 附中怪咖張耀文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張耀文學歷 在 台大電機資訊學院院長張耀文的孩子去年考大學,他說,站在... 的評價
- 關於張耀文學歷 在 怎麼吃最養生? 張耀文醫師教你抗老從吃的「巧」開始!| Dr ... 的評價
- 關於張耀文學歷 在 [新聞] 張耀文爆:高中生申請大學資料隨便做得 的評價
張耀文學歷 在 中央社新聞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空中小客廳S1E04】醫師作家陳耀昌:我被雷公打到才寫出《傀儡花》
‧主題:你斯卡羅了沒?
‧主持人:張若瑤
‧與談人:陳耀昌/《斯卡羅》原著小說《傀儡花》作者、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
為了探查「牡丹社事件」,陳耀昌醫師61歲第一次做田野,但自稱方向感不好、常迷路也沒駕照的他,翻開眼前的手寫病歷,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找了半天,最後他卻跳過「牡丹社事件」,「孫大川都說,我是被雷公打到才寫出《傀儡花》。」
沒有桌機也沒有筆電,陳耀昌是如何儲存巨量的歷史資料,完成5部歷史小說?而61歲後才開啟旅遊這扇門,陳耀昌竟還沒去過……?以往,好友李敖生日時,陳耀昌每年都會送他一本書,「李敖有一個很大的功勞,台灣人要記得。」李敖的改變,讓陳耀昌體悟了什麼?
「這次金曲獎女歌手得主田馥甄,我現在才知道她是Hebe。」笑稱腦袋可以隨時切換、一邊看大聯盟一邊寫歷史的陳耀昌,現在卻感嘆自己落伍了,「人要時常update。」而他人生的最大遺憾,竟是還沒當過影評人。
▶️沒寫在三朵花中的故事,讓陳耀昌說給你聽。
|本集重點|
(00:03:38)還沒打招呼就被耽誤的「來賓介紹」?
(00:05:25)非文學科班出身 第一次做田野就……
(00:08:28)啊!講到開車漏氣……我沒駕照啦!
(00:10:10)寫小說尤其是歷史小說 最強範本是……
(00:13:02)李敖是好朋友 每年他生日我都送……
(00:17:45)我落伍了:看金曲獎才知道她竟是……
(00:20:42)「弘兼憲史」漫粉 蒐藏《課長島耕作》
(00:22:23)當他的病人:拿安眠藥?沒門!
(00:25:07)沒筆電沒桌機 5本小說怎麼寫?
(00:32:04)靠一張台大醫學院名片找到「忠英祠」
(00:36:35)就是那道光 祖靈給陳耀昌的訊息是……
(00:41:01)「秩序與文明」我書裡不是這樣寫的
(00:42:56)不喜歡在部落過夜的原因竟然是……
(00:50:41)彩蛋時間:Podcast有╳╳才專業
▶️相關新聞:https://reurl.cc/WXdq0k
▶️【Firstory】https://reurl.cc/2o0D5O
▶️【SoundOn】https://reurl.cc/n5zObX
▶️【Apple Podcasts】https://reurl.cc/1oxZMV
‧後製團隊:中央社影音中心陳薇雯、張若瑤
#空中小客廳 #陳耀昌 #傀儡花 #斯卡羅 #牡丹社事件 #張若瑤 #中央社好POD
▶️喜歡這個節目,請訂閱「中央社好POD」留下五星評價。
▶️有話想對主持人或來賓說,請用力留言分享您的意見。
▶️「空中小客廳」圈粉:instagram.com/yauyau531/
▶️意見信箱:cnaonpodcast@gmail.com
張耀文學歷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安平追想曲 ◎陳達儒
身穿花紅長洋裝
風吹金髮思情郎
想郎船何往
音信全無通
伊是行船遇風浪
放阮情難忘
心情無地講
想思寄著海邊風
海風無情笑阮憨
啊~不知初戀心茫茫
想思情郎想自己
不知爹親二十年
思念想欲見
只有金十字
給阮母親做遺記
放阮私生兒
聽母初講起
愈想不幸愈哀悲
到底現在生也死
啊~伊是荷蘭的船醫
想起母子的運命
心肝想爹也怨爹
別人有爹痛
阮是母親晟
今日青春孤單影
全望多情兄
望兄的船隻
早日回歸安平城
安平純情金小姐
啊~等你入港銅鑼聲
*****
歌詞正字版本提供
https://kuasu.tgb.org.tw/song/422/?fbclid=IwAR1G_9tiseP0-rR0IBW1lwhQQ9a4nkVcgPEreZ8-5dRO-nJPA-r8rfGJTUE
*****
│身穿花紅長洋裝
sin tshīng hue-âng tn̂g iûnn-tsong
│風吹金髮思情郎
hong-tshue kim-huat su tsîng-lông
│想郎船何往 音信全無通
siūnn lông tsûn hô óng, im-sìn tsuân bô thong
│伊是行船仔逐風浪
i sī kiânn-tsûn-á tú hong-lōng
│放阮情難忘 心情無塊講
pàng gún tsîng lân bōng, sim-tsîng bô-tè kóng
│相思寄著海邊風
siunn-si kià tio̍h hái-pinn hong
│海風無情笑阮憨
hái-hong bô-tsîng tshiò gún gōng
│啊 不知初戀心茫茫
ah~ m̄-tsai tshoo-luân sim bông-bông
│
.
│相思情郎想自己
siūnn-si tsîng-lông siūnn tsū-kí
│不知爹親二十年
m̄-tsai tia-tshin jī-tsa̍p nî
│思念想要見 只有金十字
su-liām siūnn-beh kīnn, tsí-ū kim si̍p-jī
│給阮母親仔做為記
hōo gún bú-tshin--á tsuè uî-kì
│放阮私生兒 聽母初講起
pàng gún su-sing-jî, thiann bú tshoo kóng-khí
│越想不幸越哀悲
jú siūnn put-hīng jú ai-pi
│到底現在生也死
tàu-té hiān-tsāi sinn ia̍h sí
│啊 伊是荷蘭的船醫
ah~ i sī Hô-lân ê tsûn-i
│
.
│想起母子的運命
siūnn-khí bú-kiánn ê ūn-miā
│心肝想爹也怨爹
sim-kuann siūnn tia iā uàn tia
│別人有爹疼 阮是母親晟
pa̍t-lâng ū tia thiànn, gún sī bú-tshin--á tshiânn
│今日青春孤單影
kim-ji̍t tshing-tshun koo-tuann iánn
│全望多情兄 望兄的船隻
tsuân bāng to-tsîng hiann, bāng hiann ê tsûn-tsiah
│早日回歸安平城
tsá-ji̍t huê-kui An-pîng-siânn
│安平純情金小姐
An-pîng sûn-tsîng Kim sió-tsiá
│啊 等你入港銅鑼聲
ah~ tán lí ji̍p káng tâng-lô siann
◎歌曲背景:<安平追想曲>在1951年,由許石作曲、陳達儒作詞,該歌曲經由許石以舉辦作品公開發表會發表,因題材新穎,歌詞曲調婉轉動人,頗受歡迎。<安平追想曲>隨後由許石創辦的中國唱片公司(後改名為大王唱片公司)收錄出版,首度演唱者為鍾瑛,但根據收藏家曲盤上資訊,係由中國錄音製片公司(亦即臺灣女王Queen唱片)所出版,原唱者為美美)
資料來源1:陳達儒 - 台灣流行音樂維基館 (tpmw.org.tw)
資料來源2:陳達儒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wikipedia.org)
資料來源3:【經典懷舊歌曲】 耀眼詞家 撐起半邊天——陳達儒 | 台灣大紀元 (epochtimes.com.tw)
資料來源4:專欄:<粵語流行曲的流行文學>略談林夕 錢瑋東 @ 踏歌──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刊 :: 隨意窩 Xuite日誌
◎作者簡介
陳達儒(1917年2月10日-1992年10月24日),字發生,是一位出生於臺北艋舺的流行歌謠作詞家。他一生創作約300篇歌詞,其代表作為<白牡丹>、<青春嶺>、<心酸酸>、<安平追想曲>、<青春悲喜曲>、<港邊惜別>、<南都夜曲>等。此外,他曾在1989年獲頒第一屆金曲獎特別獎。
◎小編張寶云賞析
一九五一年,台灣戰後初期,已是勝利唱片公司歌詞創作台柱的陳達儒,受許石的邀請,為這首具有小步舞曲風格的曲調寫詞。創作的靈感據說是陳達儒夫婦返回台南夫人的娘家時,聽聞當地商人買辦的女兒與荷蘭的船醫戀愛後,生下一位混血的金髮女兒,而這個女兒又一如母親被棄的命運,愛上一位漂浪的行船人,在安平古都的氣氛暈染之下,故事的背景似可置放在十七世紀的荷治時期,又可拓延至整個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台灣被輪番遺棄的殖民情境,幾乎可視為一則國族的隱喻。
全曲在結構上區分成三個小節,第一個小節先鋪陳出故事的概略輪廓,由鮮明的金髮女子形象帶出思念情郎的主軸,再以行船人漂浪的命運婉轉訴說港邊的懷想及戀心,風中悲泣的聲音不斷傳來,思之側然;第二小節則將敘事重心轉往女孩的身世,原來自己也是被遺棄的父親所生下的孤兒,「金十字」、「荷蘭的船醫」這些意象,具體的保留愛情信物的隱喻及遙遠父親的瀟灑風姿,但是遠方不知生死的父親卻與如今漂浪的行船人一樣若斷若續,加深了金髮女子命運的雙重悲劇性。
第三小節將母子二人共同的命運交疊在一起敘說,而自己的遭遇比起母親卻更加沉重,「青春孤單影」成為自身揮之不去的印記,當歷史重複疊幻出少女的命運也幾乎等同於國族的命運,「全望多情兄…早日回歸安平城」成為一種軟弱的召喚,「安平純情金小姐」擁有混血的血統卻依然在意識上保有純情的心願,故事最後究竟是否是happy ending?在詞曲最後沒有明確的指示,她似乎永遠在等待、永遠保有她的純情,也永難翻轉她悲哀的命運,入港的銅鑼聲最後成為此詞的餘韻,在港邊徘徊著。
如同《詩經.衛風.氓》一詩,也以一名女子的口吻,在幾個章節安排架構出一則波盪起伏的婚戀故事,創作者也運用現實主義的創作方式,抒發自身慘痛的遭遇,並以民歌的形式廣泛流傳。
<安平追想曲>同樣在簡短的篇幅中安置必要的故事細節,以構成詞曲感性傳遞的元素,這無疑是創作者言說的功力純熟所致,再配合當時引進的現代性曲風,留存台灣近代的民間風華。
--
美術設計和攝影來源:李昱賢,IG:https://www.instagram.com/ahhsien_/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9/blog-post.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當代詞選 #陳達儒 #安平追想曲
張耀文學歷 在 Hey It's Dena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Hey, 你很棒!給自己多一點耐心與信心,你會沒事的!
大家有沒有對自己的表現很失望的時候,在社群媒體發達的時代,不小心開始跟看似過著完美生活的其他人比較,覺得自己不夠好。
去年七月的時候,我經歷了一次無限自我懷疑的低潮,做什麼事都提不起勁,也沒有自信自己可以達到心目中想要成為的樣子......
《JULY》在那時誕生了。
ㄧ首是我想要跟曾經的我一樣,正經歷著這樣的感覺的人說
「每個人都不完美,但我們每個人都走在自己不完美卻又獨一無二的道路發光發熱。所以,給自己一點信心,因為對我來說,你一直都如那七月熾熱的陽光般耀眼。」
一首鼓勵了我自己,也希望可以感染給我最可愛的你們!
“I promise that you’ll feel better when you
take your time to recognize what I see in you”
—JULY by Dena
__
✧ Listen to “July” 來聽歌
Spotify: https://tinyurl.com/u83d2ckk
KKBOX: https://tinyurl.com/3sr2bd76
iTunes: https://tinyurl.com/zjuvsc7d
Apple Music: https://tinyurl.com/zjuvsc7d
__
✧ Lyrics 歌詞
Written by 詞曲: Dena 張粹方
it’s like the summer’s gone but it’s still July
仍是盛夏七月,卻彷彿夏日已逝
the light is bouncing off your skin
光線在肌膚上反彈
like a ray of black and white
忽明忽暗
sometimes you feel like there’s nothing else you can do to make things right
有時你會覺得,怎麼做都不對
no matter how hard you try
就算竭盡所能
you still feel like you’re not enough and you don’t know why
依舊覺得自己不夠好,卻不知為何
just breathe a little
那就先喘口氣吧
you don’t have to live under the weight of the whole world on your shoulders
你無需將全世界都扛在肩上
i promise that you’ll feel better when you
我保證 你會好多的 只要你
take your time and sing along to your very own tempo
慢慢來,隨著自己的節奏歌唱
you’ll realize that you will be just fine
你就會發現,你會沒事的
sometimes you can’t help but compare yourself
有時你會不禁將自己
with whoever showed up on your feed
和身邊的其他人比較
they all seem to be doing so much better
他們似乎都過得比較好
sometimes you feel like there’s nothing else you can do to make things right
有時你會覺得,怎麼做都不對
no matter what how hard you try
就算竭盡所能
you still feel like you’re not enough
依舊覺得自己不夠好
you’re running out of time
彷彿永遠趕不上
just breathe a little
那就跟著我一起深呼吸吧
you don’t have to live under the weight of the whole world on your shoulders
你無需將全世界都扛在肩上
i promise that you’ll feel better when you
我保證 你會好多的 只要你
take your time and sing along to your very own tempo
慢慢來,隨著自己的節奏歌唱
you’ll realize that you will be just fine
你會發現,一切都會好轉
now who says you’re not good enough
誰說你不夠好
cus to me you’re
對我而言
perfect just the way you are
你就是那恰到好處
so don’t you let those hurtful words
所以別讓那些閒言閒語
bring you down oh i know this feeling
輕易將你擊敗,我深知那是什麼感覺
way to well
我真的懂
you don’t have to live under the weight of the whole world on your shoulders
你無需將全世界都扛在肩上
i promise that you’ll feel better when you
我保證 你會好多的 只要你
take your time to recognize what i see in you
慢下來,看進我眼中的你
you’re perfectly imperfect
雖然你不完美
and i love you
但我依然愛你
oh i do
你有我
love you
愛著你
__
✧ Credits
詞曲 Written by: Dena
吉他 Guitars: Chris Condon
貝斯 Bass: Caleb Mundy
鍵盤鼓組 Keyboards & Drums: Dr. Ford
和聲 Background Vocals: Dena
和聲編寫 Background Vocals Arrangements: Dena
製作 Produced / Mixed / Mastered: Dr. Ford
影像出品 Video Production Company: TRU-BLU Visual
導演 Director: 高真 TRU_D
封面拍攝/設計 Graphic Design:高真 TRU_D
Special thanks to $$uperCandy 唐紹崴, my colleagues from Full Music Production 好撐音樂 and Vivi Jiang.
__
✧ Social Medias 社群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ena_chang/ @dena_chang
FACEBOOK 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denachmusic
__
✧ Business Inquiries 工作洽談
[email protected]
__
✧ About Dena 有關Dena
Dena 張粹方是一位新世代的新媒體實力派創作歌手。近期發行了創作《你愛他》、《Daydreaming》,在 YouTube 創造了破百萬收聽的佳績外,今年獨立發行自己全創作英文單曲《July》,更是在各平台造成迴響,首週突破KKBOX西洋榜前50名。同時作曲與演唱實力也深受業界肯定,創作與聲音收錄在多名家喻戶曉歌手的專輯中,其中包含『林俊傑』、『弦子』、台灣知名歌手『楊丞琳』與『陳零九』等。Dena同時也是一位生活紀錄 YouTuber,經常分享英文學習、音樂評論、生活紀錄等題材,深受年輕粉絲喜愛。
#Dena #July #Pop #英文歌曲 #全新創作英文單曲 #張粹方
張耀文學歷 在 超粒方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團購企業家486先生當年以寫部落格起家,透過實際的使用、評測及分享,累積了大量的粉絲。從早期的開團銷售模式,成功轉型為電子商務平台。如今,486團購為台灣家電類網購平台領導品牌。
點進下面連結,陪我拜訪大哥吧!
「486先生」臉書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KK486/
「486好物與開箱」臉書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MR486Communit
FB(有各種影視迷因): https://www.facebook.com/tessereq/
加入會員: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0Q-fBheHysYWz9ObSEzMdA/join
如果你剛來,請看這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Zj5phF46N8&list=PLNsYSXaDLA89TvBjuV3h7l0wVRSPLk7FJ&index=1
諾蘭電影全解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v3pZ8GCNnI&list=PLNsYSXaDLA896bdu-7_WbeX4sDLI5JIjS
=====================================
剪輯: Bruce Lu
監製/編輯: 黃豪瑞 (Jasper)
歡迎來到超粒方,一個主要探討影視作品的頻道,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各種電影和影集的觀點解析,從熱門大片道經典老片到必看的冷門電影! 有時也會探究時事。還有迷因,非常,非常多的謎因
All videos on my channel are only used for commentary.
Copyright Disclaimer Under Section 107 of the Copyright Act 1976, allowance is made for "fair use" for purposes such as criticism, comment, news reporting, teaching, scholarship, and research. Fair use is a use permitted by copyright statute that might otherwise be infringing. Non-profit, educational or personal use tips the balance in favor of fair use.
《返校》(英語:Detention),是一部於2020年播出的臺灣校園懸疑歷史驚悚影集,總計8集,改編自赤燭遊戲的同名電腦遊戲,由2020年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所發行,此劇集由蘇奕瑄、莊翔安、劉易三人執導,製作人林仕肯、林怡伶,於公視主頻首播,Netflix全球同步上線,公視+每週日上線[
此次劇集的背景設定是以原作遊戲中的輪迴結局作為衍伸,並更進一步擴展遊戲的世界觀,與2019年上映的同名電影《返校》並無任何關聯或是續作之意。
除了將原先發生讀書會事件過後的事發背景「翠華中學」拉到原始劇情的30年後——1999年[註 1]作為擴展,
更以雙主角的模式開啟全新的故事篇章。此外,於原作登場的臺灣民間文化與等元素信仰,在本作則是另一更加具象的形式作為呈現。
1969年,正值臺灣白色恐怖時期禁錮的戒嚴時期,位於分業縣金鸞鄉[註 2]的『翠華中學』傳出有師生因組織讀書會而遭到拘捕。
隨之,因檢舉匪諜有功獲頒榮譽狀的女學生「方芮欣」不知何故墜樓身亡,
因而令發生在校內的靈異事件傳聞不斷,校方只好請託城隍廟舉辦法會、鎮魂驅邪。
直到三十年過去,翠華中學威權的校風依舊。某日,從台北轉來翠華中學的轉學生「劉芸香」
因誤闖校園禁地『涵翠樓』[註 3]在意外中遇見方芮欣的鬼魂過後,逐步揭開校園過去塵封的悲劇真相……
李玲葦 劉芸香 翠華中學學生
1999年,和母親從台北搬至分業縣金鸞鄉,並於翠華中學二年忠班就讀的轉學生。
由於過去不健康的家庭關係及背負母親的沉重壓力,導致其養成內心自卑的壓抑性格。
在一連串的意外中闖入禁地並遇見方芮欣的鬼魂過後,雙方漸漸對其產生依賴。
韓寧 方芮欣 翠華中學學生(30年前)
就讀三年忠班,容貌清秀、成績優異的資優生。生前曾被肯定具有相當非凡的文學才華。
在三十年前(1969年)的讀書會事件帶來的愧疚感而選擇輕生[註 4]後,
在往後因靈魂徘徊於校園內不得超生,在封印的痛苦中記憶漸漸扭曲,自身的怨靈則徘徊於涵翠樓尋找新的附身對象。並試圖對當時的事件所復仇。
劉芸香周邊人物
演員 角色 介紹
黃冠智 程文亮 翠華中學學生
就讀二年忠班,劉芸香的同班同學,出身自道士世家,將繼承背負家族傳承使命的城隍廟第五代傳人。
嚮往著能夠離開金鸞鄉,前往外縣市的都市展開新的生活,實際個性相當真誠善良,在事件的過程也默默關心著芸香的安危,也因在校內成績表現不佳,因而成為校規制度中「鬼牌」[註 5]的配戴者。
姚淳耀 沈華 翠華中學教師
二年忠班的代班導,沈敬校長的獨子,懷抱著理想與熱忱的青年。
心底卻因成長於父親威嚴之下,有著脆弱的一面。
自從海外歸國返鄉後來到翠華中學擔任詩社指導老師,深受學生們的愛戴,一心想改革校中守舊封閉的制度。
趙正平 白國峰 翠華中學教官(年長時期)
陸軍中校轉調至翠華中學擔任30多年的教官,
視學校為反共基地,堅信終有一日重返戰場。
平時於校內皆以軍隊般的威權教條管束翠華師生。
羅光旭 沈敬 翠華中學校長
沈華的父親,三十年前在翠華中學擔任主任,因覬覦權力利用讀書會事件讓自己順利上位,
如今已成為翠華中學的董事長兼校長。
蔡瑞雪 蘇婕妤 翠華中學學生
劉芸香和程文亮的同班同學,二年忠班的班長,是位品學兼優的乖學生。
自從劉芸香轉學至翠華中學後,就默默經常關心她,直到發現芸香的情況有異時才漸漸疏遠。
鄭家榆 鄧馨予
(劉母) 劉芸香的母親
觀念保守的傳統女性,依賴著搖搖欲墜的家庭空殼。是劉芸香最大的精神壓力來源。
張翰 劉俊賢
(劉父) 劉芸香的父親
長年於中國大陸出差的台商,長期忽略劉芸香母子,也是劉芸香的精神壓力來源。
吳昆達 魏仲廷 翠華中學學生(中年時期)
因讀書會事件後的15年牢獄生涯而受盡折磨、未老先衰。
因解嚴而赦免出獄,卻因周遭都已家破人亡後而產生了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導致精神狀況異常,
因此而自囚在沒落的魏醫院中,時時害怕再次遭到政府的監控迫害。
方芮欣周邊人物
演員 角色 介紹
夏騰宏 張明暉 翠華中學教師(30年前)
曾於翠華中學任職的教師,因著對文學的喜好而與方芮欣兩人相知相惜。並意外產生了師生戀並親手做了一條白鹿項鍊贈與方芮欣。
最後在讀書會事件中遭到處決,是對方芮欣產生巨大影響的關鍵角色。
林志謙 魏仲廷 翠華中學學生(學生時期)
30年前(1969年)的魏仲廷,就讀二年仁班,讀書會成員。
房思瑜 殷翠涵 翠華中學教師(30年前)
曾於翠華中學任職的教師,外冷內熱,儀態萬千,結合智慧與美貌在一身。和張明輝一同創辦讀書會,對學生有種柔中帶剛的氣態。也因和張明輝接觸頗深關係,讓方芮欣誤會倆人有戀情,進而使讀書會被舉報。
楊閔 張佩樺 方芮欣的母親。
唐治平 方道勤 方芮欣的父親。
其他演員
演員 角色 介紹
莊益增 程父 金鸞鄉城隍廟傳人
程文亮的父親,城隍廟的的廟祝,承襲家族志業,但完全沒有天分,期待受城隍爺欽點的程文亮能夠留在金鸞繼承家業。
是魏仲庭的舊識,當年曾旁觀讀書會事件的發生,但始終保持沈默噤聲。
王世緯 趙導師 二年忠班老師
因其以不當方式管教班級的作為,使得方芮欣在「聽見」芸香的怨念後,於深夜吸引剛下班的她踏入涵翠樓,並對其展開了「復仇」。
最後則因涵翠樓經歷的一連串的事件而嚇到失魂,隔日校方發現後則被送進醫院。
王渝萱 李子琪 翠華中學學生
就讀三年忠班, 曾是因家人的期望壓力而過度壓抑的「資優生」。
在前往校園禁地涵翠樓許願後,雖然成績立刻突飛猛進,但人卻因此變得詭異。
實際上則是在芸香來到金鸞前方芮欣的附身對象,因承受不住方芮欣的束縛,最終則在芸香及文亮面前走上自殺的道路。
張允曦 李麗芬 立法委員千金
李裕富立委的女兒,也是沈華的相親對象。
譚慶普 殷傳良 翠華中學校長
曾於翠華中學任職的校長,殷翠涵的父親。
張耀文學歷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旅行的旅行] 行動傳播技術空間中的旅行:#當我們用GoogleMap找路時 / 李長潔 🚎
.
時常有人問我,你每次去日本的那些超級冷門的風景、傳說地點、氛圍氣喫茶老店,到底怎麼找到的,聽都沒聽過這些地方。剛開始,我會查詢中文與外文的旅行資訊,像是旅遊手冊、觀光網站,都是基本工作,可以給旅客一點基本的地理想像,如方位、氣候、規模、人文特色等。接著,我會做一件事—大量地運用google map細查地方資料。
.
地圖,是一種人對空間權力的掌握,當旅人們從地圖繪製者的手中,搶回擁有地圖的權力,這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旅行生活?然而,我們真正因為google map而搶回了對空間的掌握嗎?我們先從紙本地圖的使用開始。
.
▓ #紙本地圖的時代
.
不只是到了旅遊的當下才使用google地圖來找路,而是平常沒事時,就打開地圖滑呀滑,細察預計拜訪的地點,了解地理資訊。不過,在2005年以前,旅行時掌握地理環境的技術大都依賴紙本地圖,旅客與觀光客在出發前,會購買旅遊手冊、旅行文學,透過特定旅行專家與旅遊資訊編輯的視野,來觀看地方(林子廉,2009)。在那時之前,各種「旅遊天書」隨著出國人數的增加,而銷售量大增。
.
出國旅行度假,不單僅是選好地方、買張機票、然後去就可以說「#這是我的旅行」,旅行的體驗是由生活中的不同媒介內容(電視、廣告、電影、書籍、旅遊手冊,現在還有社群網站)與你的真實旅程所交織而成(Urry, 2002)。當然也包含地圖。
.
地圖是一種地理狀態的再現。我們覺得地圖模擬了真實的環境樣貌,但事實上,地圖是一種「#簡化」、「#挑選」、「#裁切」,尤其是紙本地圖,在有限的平面版面上,地圖的終極目標並不是一比一的還原,而是透過地圖繪製與資料整理,表現製圖者對大地的擁有權、解釋權。
.
在從前的旅行中,我會在行前買一份巴黎的城市地圖,在台灣時就把旅行手冊上看到的景點標示在地圖中;並在旅程中逐一刪除,有時候還會用紅筆將散步走過的路徑畫上,以展示我對巴黎的熟稔程度。基本上,整張巴黎地圖我都畫滿了。
.
▓ #google地圖的出現
.
2005年,Google Map正式上線,一開始只是電腦版,同一年裡很快地推出手機版本,並且加入Google Earth的服務,直至今日,google的地圖是Google公司流量第二大的營運項目。Google Map運用了地理資訊系統(GIS),整合地表空間幾何特性以及地理屬性等兩種資訊之資料庫, GIS 中記錄的資料藉由適當的軟體解譯後可重現地表相關地形與地貌,使用者可以免費且自由地在地圖檔上標記並添加註記。這個地圖很快地成為旅行者的最佳找路工具,可以用微觀與巨觀的視野,審視空間樣態(廖酉鎮、陳均伊,2013)。
.
相對於傳統紙本繪製,#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廣泛應用,省卻了實物儲存的難處,也使我們可以在同一空間的地圖上看到不同的主題的重叠和互動,我們更能按照我們的想法,在給定的地圖框架上任意標籤,製作對我們有意義的地圖(Lo, 2012)。
.
Google不斷推出越來越豪華的地圖服務,像是「#交通資訊」、「#街景服務」、「#旅行規劃」,最近更加入虛擬實境的概念,將導航升級成「#AR導航」,透過 GPS 獲取用戶的位置,並使用街景資料產生「視覺定位系統」(Visual Positioning System,VPS),快速辨識周遭地標建築定位用戶位置,並在手機相機中以巨大的動畫箭頭結合街景,藉以更清楚地告知方向。這些方便的工具是積累在行動通訊技術、運算技術與人群使用習慣的大量應用與快速進步上,嶄新的地圖技術深刻地改變了旅行、旅人與城市的互動關係。
.
▓ #人與機器結合下的旅行:地理媒介
.
人與機器在移動技術空間中,被結合成一種人機複合體,或是Bruno Latour行動網絡理論中的「人—物」,這讓人的體驗更加複雜。你有沒有一種經驗,就是打開Google Map後,隨著指標轉動身體,試圖協調數位與真實的空間方向。或是,跟著導航行走,耳畔響起「向左轉」,就毫不猶豫地走向左方的街道。又或是,最一般的情況下,使用者會打開軟體,了解地理定位下自己與週邊資訊(店家、車站等)的關係。
.
進入到隨身行動傳播科技時代,人與物結合下的移動與定位本身就是一種資訊,這些資訊詮釋了流動空間、網絡連結、移動過程的具體樣態。一方面,機器深刻地鑲嵌入人類的生活世界中,反過來說,人們亦透過機器產生全新、方便、延伸的特殊經驗。這種人機合一、日常鑲嵌的 #地理媒介(geomedia)(McQuire、潘霽,2019),在旅行實踐中更顯鮮明。
.
在Web2.0時代,藉由地理媒介所構連起來的網絡式公共空間,展示了人類時空感知的嶄新轉變。透過行動傳播與數位化的技術,遊歷的地點本身不只是被媒介再現,而是,這些地點本身就是媒介,在程式運算的框架下,人與人、人與城市有了全新的關係:Google Map的使用與資料的積累,很大的程度上,人們利用社會實踐、消費行為與協商互動來定義旅行的地方。
.
例如這次我們旅行到關東地區,特地前往宇都宮吃餃子。在行前我們藉由Google Map的即時資訊決定乘車的方式,查詢車站附近所有的餃子店以及他的評價、照片、菜單,用街景服務來定位自己如何到達要去的「餃天堂」。然後在這家算是有特色的餃子店鋪,我們竟然在餃子裡吃到了一根鋼刷鐵絲,店家也沒有很認真地看待。就默默地打開Google Map說明了當下的狀況,並給予較低的星級。
.
▓ #自願式的地理資訊(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
上述的情境是一種建構主義的場境,使用者們可能自知的情況下,#自願參與地理資訊的建構,這稱做自願式的地理資訊(VGI,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Sieber and Haklay, 2015),Google Map的VGI使得人們更有機會參與城市意義的詮釋,在公共參與的意義上,Google Map也是一種社群媒體,它建築在遊客、居民、店家等大量用戶的傳播意向性上。在McQuire與潘霽(2019)的「地理媒介」評斷便提到中,媒介傳播技術、隨身行動和城市地理元素的深度融合,共同造就了「#成為公共」(becoming public)的體驗,打開城市生活的審美維度,同時推動了「成為公共」的過程。城市中的社會關係和權力關係,不再僅僅依據根植於城市空間結構的生活形態,而是更直接地被轉化為主動的「傳播」過程。
.
從知識論的角度來看,Google Map有著三種資訊類型:自然的資訊、技術的資訊與文化的資訊。自然的資訊,如同人們所可以感受到的地形等;技術的資訊則如道路、水系的測量描述;而文化的資訊則指涉各種人類的行為,如駕駛、消費等。透過運算平台,當然也包含IG、FB上的「#社會標註」,像是打卡、分享美照、「#」,使用者、物、與城市風景大量交織成數位形式與真實形式共存的存在,並且在公共性的概念下交往互動。
.
可是,我們還是可以想像與批判,一個反烏托邦正在進行。有時候我們不知道自己正是地理媒介的延伸,甚至不得不參與地理資訊的建立。當你想要運用導航系統時,其使用者本身正參與著車流量預測的演算過程。當我們行動時,我們也正經歷一種數據式的物化,個人與機器結合後,個人在時空中的所有作為都有可能面臨資本主義的收編,例如在Google Map上顯示個人化的位置性商業廣告。
.
▓ #流動的社群與信任革命
.
旅行者們對Google Map的使用,構成了一種流動與移動的社群,這個社群強調的並非穩定的社會記憶,他們更欣賞獲得片刻的超凡體驗,與享受如遊戲般的過程,在虛實間讓自己更能夠掌握旅行的地方。從Google Map的旅遊嚮導設計就可以發現,Google Map將每一位參與地理資料建構的人們都當作「專家」,這個構想在另一個旅行APP「#TripAdvisor」裡也非常鮮明。你可以在「TripAdvisor」裡分享更多評價、文章與圖片,分享你在移動時的超凡體驗,以獲得「#頂尖攝影師」、「#飯店達人」等等標章,以提高個人體驗的可信度。
.
不過,有批評家認為,我們太容易把Google Map、Google Earth上的作為,理解為一種全景全知的圖像、透明的秩序,甚至是前面討論的參與和賦權的工具(Kingsbury & Jones, 2009)。閃耀著令人暈眩光茫的球體,反映了人類的戴奧尼索斯的妄想,我們狂亂地航行,歡天喜地地喧囂,我們全心全意、不加思索地信任它,卻低估了虛擬世界對真實世界的集體監控。
.
▓ #回歸地方化?
.
不過,站在創用的立場,我還是傾向對科技保持信任。信任研究者Bostman(2017)在《#信任革命》中談到,只有「信任」,人類才能在進程上有超越性的變革。當然,對Google Map的信任早在2010年以後就幾乎被廣大的使用者們接受了,雖然偶而還是會看到我父親打開地圖導航後,然後罵導航太笨,繼續走自己的路。但無疑得,Google Map扮演了旅行實踐的重要推動角色,它把商品、交通、約會與各種推薦搓合起來,讓旅行同時是個人的行動,也是集體的社群參與。也因為這些更加錯綜複雜的信任,旅人們才能獲得更多足以創新生活的服務。
.
回到McQuire的地理媒介概念中,如果傳統大眾媒體帶給旅行者與地方的是一種想像的、再現的、去地方化的全球化幻覺。那麼這些隨身、隨地的地理媒介,像是Google Map,則在旅行者與地方之間形成更回歸地方化的關係,同時還包含了跨文化溝通的實現,透過這樣的地理媒介技術,更能提高人們對差異性與流動性的接受程度,還可以確保城市網絡中與他者共存的技能。
_
_
#參考文獻:
.
1. 林子廉(2009)。旅遊手冊如何影響遺產觀光客對於原住民石柱真實性知覺、旅遊動機及體驗。文化大學觀光系碩士論文。
2. Urry, J. (2002). The tourist gaze. Sage.
3. 廖酉鎮, & 陳均伊. (2013). 讓地圖活過來一 Google Earth 運用於地球科學教學設計之應用. 科學教育月刊.
4. LO, K. H. (2012). 論班雅明式史觀和空間觀: 並以領匯霸權地圖為例. Cultural Studies@ Lingnan 文化研究@ 嶺南, 32(1), 1.
5. Sieber, R. E., & Haklay, M. (2015). The epistemology (s) of 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 critique. Geo: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 2(2), 122-136.
6. McQuire, S., 潘霽(2019)。From Media City to Geomedia: Cross-disciplinary Insights into Information Society from a Pioneering Australian Scholar。資訊社會學研究,36。
7. Botsman, R. (2017). Who Can You Trust?: How Technology Brought Us Together–and Why It Could Drive Us Apart. Penguin UK.
8. Kingsbury, P., & Jones III, J. P. (2009). Walter Benjamin’s dionysian adventures on Google Earth. Geoforum, 40(4), 502-513.
張耀文學歷 在 附中的故事,由你來說。 | 附中怪咖張耀文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張耀文 槓過清華大學,為了招聯會。他認為清大圖謀不軌,想要吃掉台大的好學生。當然,你可以看他當台大副教務長時候的新聞。張耀文接受媒體訪問,他會強調:「我是放牛 ... ... <看更多>
張耀文學歷 在 台大電機資訊學院院長張耀文的孩子去年考大學,他說,站在... 的推薦與評價
牙醫評價網,台大電機資訊學院院長張耀文的孩子去年考大學,他說,站在家長立場,既然申請名額大增,指考名額大減,沒理由再限制申請報名6校系,至少可增為10系, ... ... <看更多>
張耀文學歷 在 [新聞] 79個博碩士班招生掛零12校註冊率低於6成- 看板graduate 的推薦與評價
高教風暴!79個博碩士班招生掛零 12校註冊率低於6成
戴元利 尹德鈺,連裕閔
2021年1月5日 週二 下午11:10
教育部去年底公布了109學年註冊率,發現全台大專院校共有40個博士班、還有39個碩士
班招生掛零,其中除了一些就業機會較缺乏的冷門科系外,部分跟當紅科技產業相關的科
系竟然也無人就讀。學者分析,這是由於業界祭出高薪搶人才,不少人選擇碩士畢業後就
到企業卡位,無法在學術領域持續鑽研,因此為了提高碩博士班招生率,每家大學無不絞
盡腦汁。
各種符碼數字,快速組合生成,腦中的想法,透過程式語言輸出,最後變成IC設計輔助工
具,呂祐昇是台大電子所博士班學生,由於成績優異,碩士班唸了一年後,參加碩士逕行
修讀博士管道,不僅可直攻博士、縮短修業時間,經濟來源也不用愁。
台大電子所博士生呂祐昇:「唸博士過程中收入的多寡,其實非常看你唸的領域,甚至細
分到你的實驗室不同,都會差非常非常多,(資通訊)高學歷人才的需求會比較高,所以自
然的它的獎學金也好啊,那就業機會也好,在整個過程都會比較好一點。」
鼓勵系上人才繼續留在學校,台大除了祭出獎學金,提供企業實習機會,還外加執行研究
計畫、助教津貼,以及校外獎學金等等,希望提供多元收入,減輕博士生經濟壓力,從碩
士逕讀博士的林奕廷和楊仲萱,同樣選擇繼續深造,因為資通訊業對高階人才需求孔急,
學歷燙金,未來會更加搶手。
台大電子所博士生林奕廷:「做的研究性質會比較不一樣,就是可能有一些開發新的東西
,(企業)會優先找有博士學歷的人。」
台大電子所博士生楊仲萱:「看你對於你想要找的那個工作,然後你有沒有真的瞭解到它
在這個產業,它需要的能力是什麼,然後你再去認真培養那個需要的能力,而不是就是覺
得我上了一個科系,我就一定可以找到什麼樣的工作這樣。」
高階研發人才是產業競爭基礎,碩士畢業年薪或許上看150萬,但博士卻是240萬起跳,無
論投入學術、產品或科研,選擇又多更多,台大電資學院統計,自從98學年度開放逕讀博
士招生管道後,已逐漸提升博士班就讀意願,109學年度甚至來到55人,連續2年創歷史新
高。
台大電資學院院長張耀文:「我們也跟產業界的這個,我們所謂預聘的這個制度,就是說
他開始讀博士的時候呢,他就已經拿到這些頂尖企業的聘書,那另外我們非常感謝政府端
,比如說科技部它開始最近2年,有開始所謂的優秀的博士生獎學金,那教育部有這個逕
讀博士的,這樣的這個獎學金等等。」
資通訊產業正夯,碩博士班名額炙手可熱,反觀就業機會受限的科系,就沒這麼幸運了,
根據教育部最新公布的,109學年度大專新生註冊率顯示,全台共有40個博士班,以及39
個碩士班註冊率掛零,包括政大外交系、財政系、台灣文學研究所、清大經濟系、人類學
研究所、中央大學經濟系、產業經濟研究所,台師大的公民、歷史、數學碩士班都榜上有
名。
清大教務長焦傳金:「對於一個研究所的發展來講,能不能夠收到好的博士班學生,跟能
不能進行尖端的研究是有絕對的關係,所以這的確是跟產業趨勢有關係,但是也同時跟一
個研究所,跟一個大學的發展有非常重要的關係。」
與其說名校光環褪色,不如說現在唸碩博士班的學子,更著重就業導向,大學考量市場需
求的同時,如何防止研究人才斷層,也是重要課題。
清大教務長焦傳金:「在傳統比較需要技術的領域,比如說像理工這些領域呢,很可能在
未來,被AI所取代的機會其實是更高的,反而是人文社會相關的一些,人文的一些底蘊跟
精神,其實在未來的這個市場上面,可能是更需要的,所以我並不覺得這個冷門的領域,
都是永遠的冷門。」
碩博士研究能量,攸關國家競爭力,當整體就讀人數連年下滑,大學端無不嚴陣以待。
https://s.yam.com/Eg5U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2.113.20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raduate/M.1609868946.A.83B.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