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每一個學生都能自學】科技教育在花蓮:不管多偏遠,都不能漏掉
因應新課綱的 #科技領域,不少縣市教育局處為了師資傷腦筋,#花蓮 卻能做到全縣126所國中小學近2萬名學生,#兒童程式 普及實施達到 #百分之百,創客教育也有7成多。這個驚人的成果,是花蓮從100年開始的逐步累積。
在「創客」、「科技教育」這些名詞還沒有出現的時候,花蓮的幾個老師們,看見 #程式 是未來的趨勢,所以開始自組社群,由自己任教的學校開始推動「兒童程式」。西林國小 #李政蒲 老師就是當時的元老之一。他說,當時大家只想著玩程式,因為誰都不是專業,就買現成的軟體一起研究,但自從花蓮縣 稻香國小 教師 #邱文盛 加入之後,玩程式瞬間升級到「動手做」的層級。
非師範教育體系出身的邱文盛,人稱「#創客鬼才」,有著工程師背景、豐富的業界經驗,最擅長「#從體制外思考」,不僅在校內帶領學生玩創客,還致力於教育推廣。
習慣了買教科書、買教材的老師群組,在邱文盛加入後,彷彿將房子的小窗戶開了一扇落地窗,大家的視野瞬間開闊了起來,也就此走上使用自由且免費的軟體、自組零件的道路⋯⋯
教育新亮點 👉 https://bit.ly/2R62YY7
同時也有2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1萬的網紅堅離地球 · 沈旭暉,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國安法生效後,香港互聯網成為重災區。一般人都怕留下網絡足跡被秋後算賬,紛紛刪除專頁、不再發言、自我噤聲,同時也不再分享、不再留言、不再比like。我們有一個統計,那些Facebook大戶在國安法後的消失、滅聲與停止更新,比例極高。而且演算法下,此消彼長,這種聲音大幅度消失,有關的言論也很難再突破同溫...
從體制外思考 在 堅離地球 · 沈旭暉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國安法生效後,香港互聯網成為重災區。一般人都怕留下網絡足跡被秋後算賬,紛紛刪除專頁、不再發言、自我噤聲,同時也不再分享、不再留言、不再比like。我們有一個統計,那些Facebook大戶在國安法後的消失、滅聲與停止更新,比例極高。而且演算法下,此消彼長,這種聲音大幅度消失,有關的言論也很難再突破同溫層,甚至連同溫層也維繫不了。五毛大軍這時候再主動出擊,對手卻忽然有30%已經被清剿,自然「事半功倍」、「氣勢如虹」。
到了最後,互聯網的規則只能改變,讓世界變成「中國內聯網」和「世界互聯網」兩部份:中國不讓網民走出去、卻縱容五毛大軍「出征」;西方走不進中國內聯網、更要嘗試將中國五毛排除在自家體制外。假如因為純商業或哲學原因遲遲不行動,到了自動翻譯系統成熟得毫無瑕疵,又或中國五毛掌握了外語能力,後悔就太遲了。
⏺從資訊戰角度,思考中國毀滅真香港的戰略目標
https://www.patreon.com/posts/52180542
⏺六四網軍之外:警惕中國正在偽造全球歷史
https://www.patreon.com/posts/52145810
#資訊戰 #五毛 #互聯網
Simon 沈旭暉 堅離地 Social Media ▶
⏺Patreon: www.patreon.com/simonshen
?Facebook: www.facebook.com/shensimon
ℹ️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simon.diplomacy
➡️Twitter: twitter.com/simonshen_glos
⏹Blog: simonshen.blog/
其他合作及查詢可以電郵至simonshen@glos.world。
從體制外思考 在 Marc TV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陛下在左將軍在右#陛下在左将军在右#金子璇#金佳遇#王軒
甜寵穿越劇《陛下在左將軍在右》由金子璇、金佳遇、王軒領銜主演。
在人物設定上,有敗家千金,有痴情皇帝,也有摳門將軍。講述了天生自帶剋星體質的銀行實習生宋青青(金子璇 飾),因一次意外穿越到了同樣有剋夫體質的寧國首富千金宋青寧的體內。
讓原本只能靠微薄薪水拮据度日的宋青青,瞬間過上了每日睜開眼只需思考如何花錢的好日子,這樣宋青青的心裡樂開了花。
然而好景不長,因寧國新登基的皇上龍雲謙(王軒 飾)對鎮北將軍江景淮(金佳遇 飾)心生不滿,但又找不到一個藉口降罪。
於是將出了名有著剋夫體制的宋青寧指婚給了江景淮,以求達到將江景淮剋死的目的。
因聖意難違,宋青寧雖有不願也只能從命,卻發現江景淮正是自己當時在街上許諾誰被自己的金條砸中,誰就是自己的人,兩個歡喜冤家在鬥智鬥勇的過程中,逐漸愛上了彼此。那麼宋青寧的剋夫體質有沒有應驗呢?
從體制外思考 在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科展60高中生紀錄影像創作培育計畫】
12組同學作品: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imoCS8liTKnXB1eC1FhiNPN9m55w8FPf
科展60周年,重新思索科展的意義與精神,並嘗試以紀錄片的方式記錄當屆參展學生們遇到問題、思索解決之道,相互傾聽、表達、分享與合作的學習歷程,並期望以高中生紀錄高中生的方式,由不同學習背景的青年視角去詮釋科展研究的過程,以及參加科展對他們的意義;同時期望透過這個計畫,讓除了科學領域專長的學生也能有機會親近、接觸科展,並以他們的專長參與一年 一度的科學盛會。
影像與科學的碰撞
紀錄片與科展的媒合,能夠幫助不同領域的青少年相互認識理解,並能夠由內部觀點,讓觀眾們更加了解這個世代的孩子們對於科學與世界的探索。
青少年階段正是由內在轉向外在探索的時期,透過紀錄片的學習,幫助孩子們更有系統與方法的去理解這個世界,也促進孩子們關心身邊的事物。
攝影機可以成為他們的雙眼,透過影像來接觸並觀察世界。讓孩子們學會以影像作為表達工具,不只表達內心的想法,更能透過影像去傳遞思想,並發現自己的無限可能。
人永遠比紀錄片重要
這是我們堅持的信念。攝影機是觀察世界的角度,紀錄片是表達想法的工具,但因爲拍攝與觀看的對象都是人,我們希望學員在學習拍攝紀錄片之前,要先學會愛人。擁有愛的能力,才能創作出好的作品。
雖然紀錄片傳遞的是作者的思考,但要對拍攝的主題有深刻而全面的理解,才可能接近事件的核心,我們希望培養學員對世界的熱情與謙卑,教導學員田野調查的觀念與技巧,讓孩子們更知道該怎麼走向人群與世界。
在多年的紀錄片培訓經驗中,我們深深體會,年輕創作者們需要的不只是教導,而更是陪伴,在遭遇挫折時有人鼓勵,心中有困惑時有人能夠相互辯證,陪伴是我們對所有學員的承諾,這不只是形式上隨時接電話或隨時協助這種客服式的陪伴,而是與學員們建立以信任為基礎的夥伴關係。
本屆學員所追蹤拍攝的科展紀錄片主題範圍多元,十二組作品中,有正在準備報名明年全國科展的團隊、也有落選國際科展的團隊;而記錄到入圍本屆國際科展的作品有五組,其中有四組在國際科展中晉級獲獎,有一組入選國際參賽之資格。同時也有作品記錄了2019年青少年科學獎得主在本屆回來協助評選;也有不少組別紀錄了校園中一直致力於指導科展的老師;此外,更有作品追蹤記錄了從體制外如何以自學的方式學習科學並升學的過程。
從體制外思考 在 Lead for Taiwan | 孝彥陳| TEDxWegoHighSchool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外、教室外、 體制外思考 與探究的能力,扎根台灣並放眼國際。 高中 ... 從未想過放棄;在壓力爆表的時刻,也絕不猶疑,才使得Lead For Taiwan ... ... <看更多>
從體制外思考 在 【從體制外走回體制內】 ◎仁達... - 天母專業家教Tianmu ... 的推薦與評價
我認為當前的台灣教育,國小享受體制外的自由與彈性,培養健全人格與思考能力是很好的,國中或許勉強還能夠體制外學習,但高中的課程要靠純粹體制外學習而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