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有時必須反直覺,注意到依直覺來的觀點不見得正確,可能出於心理偏誤的緣故。哲學思辨會讓我們學習更多,同時令我們發現平常如何思考以及反應,還有自己的慣性,並目擊之前自己不會看到的東西。」
https://news.readmoo.com/2021/09/17/210917-cloud-kris/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豐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主持人:陳鳳馨 來賓:PG財經筆記版主 蔡至誠〈阿爾發投顧財務顧問部經理〉 主題:今周刊出版《投資心理戰:行為金融專家教你看透群眾心理偏誤,掌握獲利勝機》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五 07:00-09:00am 本集播出日期:2021.04.30 #News98 #陳鳳馨 #行爲金融學...
心理偏誤 在 JC 財經觀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早上工作完
剛臨時在IG邊吃午餐邊跟大家聊天
從一般小事到投資思維
也分享我這幾天看的《減法的力量》
最後還唱了首歌😂😂😂
跟我之前也深受啟發的怦然心動人生整理術比較
近藤麻里惠-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術
保留可以怦然心動的物品,專注在自身的感受
讓過程充滿樂趣,展現一種"自我效能"機制
意思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可以創造動機、行為和環境
而《減法的力量》這本書更偏向一些理論的討論
除了從心出發 更加入理性的元素
兩本我都非常喜歡
為什麼我們在處理許多事情的時候
會更習慣(或偏好)採用加法思維
而不是減法思維?
是天性使然,還是在生長環境中後天養成
抑或是人類心理偏誤中
普遍存在的展望理論、損失偏誤
包括都市設計、科技創新或政治事件
在書中都有提出相當豐富的例子來討論
讀完後我自己套用到投資上的思考
則是在優化投資流程上
加法思維與減法思維的選擇
當你遇到任何投資上的問題時
你第一個想到的
是想多買幾本書來看 找到更有用的投資方法?
還是多訂幾個專欄 看有沒有更多公司分析?
這就是投資上的加法思維
你認為當前所擁有的資訊不夠
不足以讓你獲得更好的績效
但是如果是減法思維呢?
檢視自己的投資系統與分析流程
有沒有什麼時可避免 可分離出來的
例如眾多獲取資訊的管道中
更多投資人面臨的是資訊過量的問題
從這些管道中篩選可提供即時、客觀與正確的訊息
捨棄過多的雜訊是一種減法思維
讓你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專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減法思維不需要付出額外的成本
卻有可能享受到更好的效果
很多投資人把投資這件事情
當作是非題來操作
只有對錯,關注於結果而非過程
當你得不到你想要的東西時
就會得到經驗
但是只看結果的人
無法在經驗中學習
也無法在錯誤中成長
反觀把投資當作選擇題
在眾多選項中理解、評估與做出決定
中間的過程耗時雖長
卻時常可以得到意料之外的收穫
把經驗轉化在腦中建構思考框架
在未來面對類似場景時
可以更高效的做出選擇
書中提到
減法的報酬隨著系統複雜度而增加
先全盤了解才有辦法優化
建立心智模型來進行高效決策
透過扭轉、擴張、提煉、堅持來培養減法思維
改變代表的是把現況改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試試用減法思維讓人生與工作都變得更美好
心理偏誤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不要賣弄自己的專業,不要講一些別人聽不懂的專業名詞,然後自我感覺良好。
如果我們無法用簡單、淺顯的表達幫助別人的話,那我們到底是為了什麼而講呢?為了虛榮?利益?還是操弄?
當別人看不懂我們所寫、所說的內容,如果我們沒有自我反省檢討,反過來嘲諷別人、看不起別人的話,表面上好像自己很厲害,但其實很搞笑也令人厭惡。
更糟糕的是,如果我們是有意透過專有名詞的排列、堆疊來誘導普通人,讓他們陷入盲從權威的心理偏誤,藉此謀求暴利,那就更加悲哀了。
我們讀了那麼多的書,懂了那麼多的事情,對於我們自己的人生意義是什麼?
我們的存在本身對於別人的生命意義又是什麼?
如果我們所學的一切,只是單純用來換錢的話,不能說是錯,但只是有些可惜。
一個人真正的學問,其實不是知識、不是專業、不是技能,而是我們做人處事的修養,是我們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當我們願意心存善念、願意用一身的本事去利益他人時,我們才是一個真正有學問的人,我們的才能擁有正向的影響力量。
我們會願意、努力學習淺語的藝術,讓每一個有緣與我們相遇的人們,都能從我們的一字一句中,獲得幫助與利益。
最後我們會明白,原來,接地氣,是一種謙卑啊。
我們應該認真省悟,在一次次實踐過程中,我們是不斷加深自私自利的習性呢?還是一點一滴培養善良利他的心性呢?
我們如何看待、運用自身的能力,決定我們一輩子最後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這一切無關貧富貴賤、高矮胖瘦,只是一種選擇,只是一種善良,這才是真正的人生大學問。
而心所朝的方向,其實就是我們自己的命運。
PS:本文首次發表於2021年7月1日。
*************
閱讀一本好書,幫助自己,是一件好事;
送一本好書給有緣分的人,當作祝福、幫助別人,也是一件好事。
生命的改變,始終源於心念。
2021年最新作品《積善》
圓神書活網 http://bit.ly/03900172
博客來Top3 http://bit.ly/03900172-B
許峰源系列作品親筆簽名書團購
圓神書活網:合計滿10本&75折&免運費
https://bit.ly/fayu-eorder
心理偏誤 在 豐富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主持人:陳鳳馨
來賓:PG財經筆記版主 蔡至誠〈阿爾發投顧財務顧問部經理〉
主題:今周刊出版《投資心理戰:行為金融專家教你看透群眾心理偏誤,掌握獲利勝機》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五 07:00-09:00am
本集播出日期:2021.04.30
#News98 #陳鳳馨 #行爲金融學
#收藏好書:今周刊出版《投資心理戰:行為金融專家教你看透群眾心理偏誤,掌握獲利勝機》https://bit.ly/2Phb5R6
行為金融起源於一個簡單的信念──在現實生活中,投資人並不理性。
心理學家已經證明,人類決策過程中包含多個導致思考偏誤的特徵。
《投資心理戰》教你精準判讀人性與金融市場,避開賠錢股,提高交易勝率!
傳統金融理論假定市場參與者們完全理性,然而很多投資人在面對市場訊息時,不是反應過度,就是反應不足。
在投資中,比其他人更懂得如何避免犯錯,與如何取得成功同樣重要,甚至更重要。
心理偏誤確實會影響人們對股價的判斷,因此投資大眾應善用行為金融理論,擬定更優質的財務計畫。
◤投資人不僅會犯錯,還會以某種可預測的方式犯錯◢
現實金融世界中有許多事件,根本無法透過「效率市場」觀點解釋。
股票並非以其實際價值交易,而是以投資人認為的價值。
《投資心理戰》引用廣泛的心理學領域研究,指出投資人經常會出現的各種非理性行為:
#過度自信與樂觀──人們呈現「過度自信」傾向時,往往會交易得更頻繁。當換手率上升時,投資淨利也會下降。
#直觀偏誤──人們傾向使用另一件非常相似的事物來評估當下狀況,卻忽視機率的存在。投資人常會陷入將一間好公司,視為一檔好股票的錯誤思維。
#可得性偏誤──常見事件,比罕見事件更容易浮現腦海。實際上你對股票的選擇,更有可能是受到媒體,或甚至是某些看似可靠的消息來源所影響。
#模糊趨避──人們特別害怕涉入曖昧不明的情況。這導致投資人偏好自己熟悉的選項。
#框架依賴──事實上,所有人都受環境影響。如果只留意公司盈餘而不看現金流,將會有很高機率買到賠錢股。
#損失趨避──比起獲利,人們更厭惡損失。投資人往往會繼續持有賠錢股,並樂於賣出賺錢股票。
#賭資效應──人們對風險的感知,會因先前的回報而有所改變。當市場表現良好,人們會傾向願意冒更大風險。
很多投資書都在講應該做什麼,但本書卻要告訴我們──「不能」做什麼。基於多年業界經驗,國際上備受敬重的行為金融專家詹姆斯.蒙蒂爾,提出數種協助投資人不受行為偏誤與心理缺陷而左右交易決策的關鍵方法,以及妥善應用行為金融學說,幫助投資人:釐清投資風格輪動的重要性、如何評估一支股票、如何建構投資組合、如何做好資產配置,以及公司理財與投資之間的關係等重要議題。
在影響市場方面,心理因素就跟企業的財務報表一樣重要。
想從市場中賺錢,就必須理解大眾。
這不僅能讓身為投資人的你避免虧損,更可幫助你有效利用市場的不理性穩穩獲利。
📣 更多 #財經起床號 專題影音:https://bit.ly/2QvBR55
🔍 馨天地
Apple Podcast:https://apple.co/3uVbXdQ
KKBOX:https://bit.ly/3bezcYP
Spotify:https://spoti.fi/3beL7pj
-----
▍九八新聞台@大台北地區 FM98.1
▍官網:http://www.news98.com.tw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News98
▍線上收聽:https://pse.is/R5W29
▍APP下載
• Apple App Store:https://news98.page.link/apps
• Google Play:https://news98.page.link/play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News98radio
▍Podcast
• Himalaya:https://www.himalaya.com/news98channel
• Apple Podcast:https://goo.gl/Y8dd5F
• SoundCloud:https://soundcloud.com/news98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RjYWRBh1mw/hqdefault.jpg)
心理偏誤 在 李郁琳臨床心理師- #書籍《直覺陷阱:擺脫認知偏誤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書籍《直覺陷阱:擺脫認知偏誤,擁有理性又感性的30個超強心理素質》 #推薦序#彩蛋活動0322截止 #留言區有彩蛋 我很歡喜地看到高登第教授(Professor Danny T. ... <看更多>
心理偏誤 在 心理偏誤|以清晰視野做最有益的決定|擺脫內耗人生|看清自己 的推薦與評價
Hi 大家好我是阿Tin,今天分享的書是「為什麼吃半塊蛋糕更容易胖」,修復讓關係、工作與生活脫序的25種 心理偏誤 。我們總認為自己常常理性思考的做決定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