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8/14~15(半夜)
關於愛情
之前在一篇文章裡面看到有人寫
不應該奢望去找到興趣和價值觀接近的人
而是應該要去學習怎麼瞭解對方為什麼喜歡、為什麼是這樣認為的?
我當下看完的時候大大的翻了360度的白眼
不是因為不認同他說的
而是他只寫對了一半
去瞭解對方和體諒對方本來就是每個人都應該要學習的
但你還是得去找一個聊的來、有某些共通嗜好的人相處才是比較妥當的
為什麼要去找一個天差地遠的人來練習和挑戰自己的耐心?(對方也是)
這並不叫做愛
也不是這樣就是什麼很成熟的學會相處和體諒喔~~
看過很多案例
前面因為喜歡對方的某一些點
所以願意接受和忍受很多事情
也因為對方而嘗試改變
只要在一起久了之後就會爆炸
然後說出『現在我只想要做我自己』這類的話語
兩個人的相處從來都不應該建立在欺騙上
(隱瞞自己的感受也是欺騙)
我喜歡吃飯
你喜歡吃麵
我會陪你吃麵
也會跟你說我還是比較喜歡吃飯(這點很重要)
但你想吃麵的時候我會陪你去吃麵
這是健康的相處模式
我喜歡吃飯
知道你喜歡吃麵
於是我開始不吃飯只吃麵
無時無刻都吃麵只為了討你歡心
想吃飯的時候都躲起來自己吃
然後告訴你我有多愛吃麵
直到有一天不愛你了才跟你說
這麼多年來我都不是我自己
為了你我只吃麵
現在開始我要做我自己
我討厭麵
超級討厭麵~~~~~
這就是不健康的相處
也是很糟糕的欺騙
你們以為這是小事嗎?
才不,這些就是累積成爆炸大事的養分
有多少年紀大的夫妻常常會說
他就是這樣~~~
算了啦~~~隨便啦~~~
不說了啦~~~說了沒用~~~~
如果這些事情是建立在大部分時候都是融洽的
那無傷大雅
人與人之間本來就會有這些空間需要給
但如果是建立在最上面說的
你剛好找到的是興趣、價值觀完全相反的人
又加上在一起很久的忍耐與欺騙
那撕破臉只是遲早的事情
不然就容易變成永遠不知道對方心理真正的想法
漸行漸遠
再寬心的人
也會因為長年無法有共識而灰心的
不然為什麼這年頭的人們動不動就離婚?
很多事情其實很早就知道了
從最一開始就有線索
再會隱藏的還是有辦法看懂
除非你的神經太大條
要去找一個能跟你聊天的人
也要去找一個懂得體諒的人
當然你自己也一樣
不能永遠只是對方遷就自己
不可以太自私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都是互相的
你得讓別人心甘情願的對你好
不能只是情緒勒索
該說的還是要說
有時候累積久了就更沒機會說了
再美麗的人都會老去
擁有再多總有一天也都會消失
但靈魂不會變
美感不會消失
從來都沒有什麼叫做浪費
套用一句以前的廣告詞
生命,就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情人節不用快樂
你每一天都應該要快樂才是
心甘情願相反詞 在 心靈僻靜花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虧欠感,通常夾帶著憤怒。
虧欠,就好像是你為了我做了什麼事,而我欠你。不論我是否主動請求,但只要你是為了我而做的一件事,並且帶有犧牲的成分,我就會虧欠你。
我常覺得虧欠這件事有個矛盾點,如果你是主動(沒有尋問過我的意願)犧牲自己來為我做某件事,卻又認為我該為此行為感到虧欠,那麼那個給予似乎並不是出於自然分享,而是出於勉強,於是這樣的付出就被計較著。因為計較,所以接收者並不認為自己是值得被給予,於是接受就成了一種虧欠,一份被施捨。而我們的文化及教育都教導我們,對於被給予要懂得感恩,於是那股虧欠感會推動我們去承擔對方的情緒及相關聯的責任包袱,但心底卻隱抑著一股說不出來為什麼的憤怒。
那是一種被推上斷頭台,還要優雅地宣誓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的驕飾。
反向來思考,如果一個人自然地分享及付出,那麼接收著應該也會自然地感受到愛及關懷,因為愛的流動而感到心靈豐盛及富足,並且願意敞開心去給予及回饋,感恩必定自然浮現。在這樣愛的流動裡,並不會有虧欠感。那麼,是在什麼樣的給予及付出之下,會讓對方感到虧欠呢?
是否常聽到這樣的話:「我為了你做了那麼多,犧牲自己的夢想,放棄自己的工作,消磨了自己的人生,你就是這樣回報我的?」或是「要不是因為你,我早就跟你爸離婚了,根本不需要受氣到現在。」,我們會發現這類語句中的付出是一種不甘願,是一種責任的推委,潛台詞像是說:「如果我可以做選擇,我根本不想要選這個。」,因此話中顯露出說話者並沒有為自己所作的決定負起責任,反倒是把這個責任推給對方,要對方為自己的不快樂負責。因此這個接收者就容易產生愧疚(虧欠)及自責感,認為說話者的不幸是自己造成的,而且有必要為此而負責。
我們可以來探究一下「犧牲」底下的心理動力為何。究其根本,犧牲底下所隱藏的是一股深層的無力感與匱乏,更是一份想要證明自己存在價值的意義。也就是說「犧牲」的背後,潛藏著巨大的自我「需求」。犧牲,是透過受苦的形式和歷程,來自我滿足內心的空虛和無意義感。犧牲者期待的是別人能看到他在犧牲、能憐惜、用情感的方式回報,就像是一道無聲的符咒:「我對你無怨無悔的付出成這樣,你是不可以丟下我的。」,甚至在犧牲者所提出的要求之下,別人沒有拒絕的餘地。這種強迫他人注意的控制力,是可以引起周圍人愧疚感的最有力的吸引方式。
然而犧牲者所換來的回報,成功的話就是接收者因為虧欠感而買單的順從,卻又有股無奈及憤怒感,若是相反則是接收者因為內在的愧疚而更加變向索討,來逃避內在的不平衡,因而更強化犧牲者的受害意識。
這讓我想到「婚詞離曲」這部影集裡的一對夫妻,老婆是完美聖人妻子,做牛做馬心甘情願地下嫁窮小子,自己累得半死存錢買車給先生開,然後把自己犧牲到體無完膚的境界,最後老公外遇。兒子及女兒為了母親偉大的犧牲及付出,覺得父親根本渣男,不僅不懂得感恩母親的偉大,還背叛為了他吃盡苦頭的妻子。這麼樣的完美聖人妻子,犧牲到一個無可再奉獻的地步,為何老公還會外遇呢?這就是犧牲背後的一股窒息感所引發的。那一道無聲的符咒,緊緊地扣出丈夫的頭:「我是這麼的好,你怎麼還這麼糟。」,「我為了你給出了我的人生,你不能抛棄我。」越是感到虧欠,越是有股憤怒,則越是想逃離。
#至於我們能怎麼做呢
#歡迎加入靈魂之旅D班行列
#週三班晚上8-9點
心甘情願相反詞 在 半瓶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盧貝松之聖女貞德】重新上映
不知道以前已看過的各位,現在再看一次之後感覺有沒有不一樣?
我完全可以預料如果我是當年就去看這部,一定無法理解這在拍什麼XDDD"
解析【盧貝松之聖女貞德】:貞德到底何罪之有?
「你竟敢告訴我上帝要叫我做什麼!」
—【盧貝松之聖女貞德】(The Messenger: The Story of Joan of Arc,1999)
電影的一開始,貞德這個可愛的鄉村女孩,天真地信仰著上帝,覺得上帝總是陪伴著她,甚至會時不時地「顯現神蹟」,貞德覺得只要每天都能來跟上帝說話,便心滿意足。直到親眼目睹自己的村子被英國人入侵、蹂躪後,貞德開始感受到上帝的憤怒,於是決定晉見法國王室,宣稱她收到了上帝之旨意,要率領軍隊去趕跑可惡的英國人......
雖然整體而言,盧貝松以意識流的方式,給了這部電影更迷幻、神秘的氛圍,動不動女主角就會進入彌留狀態、看見幻象,卻也因此讓電影的敘事節奏有點紊亂。不過看完之後,我才發現這部電影的重點不是在「貞德」這個歷史人物,甚至不是故事本身。創作者其實是透過【聖女貞德】這個故事,在「宗教信仰」與「道德」兩者之間,做了一場精采的辯證!
-上帝之死與現代主義-
在故事裡,女主角貞德總是怒火中燒、歇斯底里(跟蜜拉喬拉維琪在上一部【第五元素】的角色也有點像),發狂似地一直想出兵去攻打英軍、催促法軍振作起來,並鄙視那些膽小怕事,並為不願意相信她(上帝)的大人感到難過。連那些最前線的將士們都驚訝於貞德的憤恨以及決心,甚至感到困擾。
而對此,貞德的回答總是「這是上帝的意思」、「我讓上帝來幫我思考」或「我感受到了上帝的憤怒」.....等;不過也正因貞德那麼的堅定、勇往直前,反而鼓舞了人民與士兵,大家都信了她,跟著她一起向前衝,還因此幫法國人打贏了「奧爾良之圍」(Siege of Orléans)、「帕提戰役」(Battle of Patay)等幾場重要的戰役,一舉扭轉英法百年戰爭的戰情。
表面上,這似乎是個熱血女孩,在大人(父權)的結構中衝出突圍,靠著堅定的勇氣與堅貞的信仰,贏得了光榮與勝利,對吧?
可是,仔細想想,在戰場之上,貞德口口聲聲所喊的「上帝」,似乎已經成了一種號召群眾的說詞了。
本來她會看到幻象、在夢中有所感應,好像真的是傳達上帝意念的使者;可是等到她站在大軍面前,高喊「以上帝之名」,而所有士兵發了瘋似地衝進戰場,拋頭顱、灑熱血時,甚至還喊著「那些愛我的人,上吧~」的時候,這個舉動忽然看起來又像是單純在煽動人心了。
等到真的看見了血流成河、屍橫遍野時,旁人一問「這不就是妳想要的嗎?」,貞德又突然疑惑了。
甚至到了後來,貞德與神祕老人對談時,開始反省自己以前看到的那些「神蹟」、打的那些戰役:
原來,這些戰爭、殺戮,全都是貞德自己想對英國人報仇,其實全都是「以貞德之名」去進行的,「上帝」根本就只是貞德自己一廂情願地欺騙自己,並且拿來說服群眾的「藉口」罷了。
而大部分的時候,貞德自己甚至都沒意識到這個問題。
甚麼是「上帝已死」?
上帝真的存在嗎?也許吧!但無論如何,「任何人」都不可能瞭解上帝的旨意,更沒有權力「如上帝一般」地命令他人該怎麼想、該怎麼做。
人,並不像神那般全知全能,因此只要是人所說的話、做的判斷,就一定有偏差;只要是人所訂定的道德規範、制定的法律標準,就一定不全面,一定不是真理。
說到底,人口中的上帝,都不是真正的「上帝」;所有「假上帝之名」的人,都不過是在說服、強迫大家相信他、追隨他而已。
所以才會說「上帝已死」,因為上帝本來就不存在於,那些喊著「上帝」的人的口中;更沒有真正存在於世上那些盲目追隨者的心中!
-世俗的道德v.s.超人的意志-
人類既然無法真的觸及上帝,換句話說也就無法真正觸及「真理」。沒有辦法全知全能,因此所訂立的「法律」和「道德」......等這些「世俗的標準」,就絕對是不全面、不合理,甚至還自相矛盾的。
其實,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應該有一套自己堅信的理念與道德觀,來約束自己、定義自己。只是我們有沒有辦法不顧世俗的眼光、大眾的輿論,即便與全世界為敵,也要實踐自己的想法,堅持自己的理念?有著「雖千萬人吾往矣」的「超人意志」?
電影後段,由於法國國王想要和英國人議和,便將貞德出賣給敵人,貞德因此被捕、遭囚禁,然後開始接受英格蘭的宗教裁判所一連串的審判。而這些神職人員、法學專家,或「博學的學者」,要給貞德訂的罪名,竟是「接受法王的物資支援」、「為了上戰場而著男裝」或「在戰場上揮劍殺人」,甚至是「相信上帝,卻不服從教會」這種可笑到極點的理由!?
一方面展現了那些把持著體制規則與發言權的高官權貴,可笑又可憎的嘴臉;另一方面呢,也讓我們見證了人類的自大,秉著「上帝」、「真理」的名義,以「世俗道德」妄自去審判他人、定義他人,而無自覺這往往是自打嘴巴。
而對此,貞德,就是堅持自己的原則:我聽信於上帝,而不是聽信於你們王室和教會!
這是為何,就算面對再嚴厲的刑罰、再多的羞辱,貞德也是咬牙忍過,絕不屈服、妥協的原因;可是,這也是為何,到了後來,法庭開始拿「上帝」反過來問貞德時,貞德會被問倒、崩潰的原因,因為她終究不是完全相信「自己」呀!
-你們可以審判我的肉體,卻無法將我的靈魂定罪-
如上所述,人類的任何法律與道德都有瑕疵、其實都沒有資格去審判他人。因此,若我們堅信於自己的理念來看待自己的話,那麼能夠審判自己、將自己定罪的,其實就只有「自己」(與上帝)了。
換句話說,只有認為自己自認為有罪時,我才真的有罪呀!相反地,即便法律說我是罪人、道德批評我不對,甚至要被送上斷頭台執行死刑,可是只要我認為自己無罪就行,那麼他們囚禁我、殺了我,我都還是(意義上的)無罪的。因為我堅持了自己的想法,你們說我這麼做錯了,但我覺得自己是正確的,那麼我就是正確的。(而為此是要承擔代價的)
只有當人堅持自己的理念與行為,而不被世俗、命運給打敗,且依然心甘情願、心安理得時,那個還在對抗的當下,生命的價值才展現出來。
在宗教裁判所對貞德進行一連串的審判時,貞德依然堅持自己是在做對的事情、是在承上帝之旨意,而所有的行為也只對上帝負責,甚至還常常反過來嘲笑那些神父、教士。
而所有的神職,全都非常困擾,因為貞德既不肯認罪服輸,大家也找不到她說辭中的疑點,所以宗教裁判所完全無法將貞德定罪;許多人甚至還開始動搖了,懷疑貞德真的是上帝派來的使者,因而更不敢妄下定論。
然而,貞德卻還是沒能堅持到最後,在被處死的前一刻,貞德向宗教裁判所妥協了,簽下了一份(她根本就看不懂的)「認罪協議書」,正式向教會承認了自己的所有罪名。
這時,雖然在凡間被赦免了,可是也等於她承認自己之前的那些行為、言論、信仰和思想,真的是有錯的。因此,上帝才又出現,並指控貞德背棄於祂;也因此,最後貞德才會依然被燒死!
至於死前,貞德為何還要向上帝的告解,並請求原諒呢?我想,貞德唯一犯的罪,就是「真的認定自己是有罪的」吧......
#TheMessengerTheStoryOfJoanOfArc #JeannedArc #LucBesson #AndrewBirkin #MillaJovovich #ÉricSerra
延伸閱讀:
【盧貝松電影中的「悍妞」們】
https://www.facebook.com/…/a.16526010114…/2429813270385838/…
【霹靂煞】經典台詞
https://www.facebook.com/…/a.16774337022…/1789037754463396/…
心甘情願相反詞 在 相反詞 的推薦與評價
Provided to YouTube by Emperor Entertainment Group 相反詞· 蔡卓妍Twins Party (Sa 版) Released on: 2006-09-15 Auto-generated by YouTube. ... <看更多>
心甘情願相反詞 在 古来智优陪读教育- #孩子做功课拖拖拉拉#我有两个孩子 的推薦與評價
为孩子找出课本内的单字,与孩子玩相反词游戏,如大对小、上对下、长对短等。 #集中注意力当孩子在玩的时候,不要逼孩子做功课,不但令孩子反感,也不会使孩子心甘情愿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