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才後知後覺看到最近有小孩得到急性心肌炎,不幸病情發展迅速惡化😓急性心肌炎應該是所有兒科醫師跟急重症醫師的惡夢!今天來簡介一下心肌炎~
👉🏻定義:急性心肌炎就是心臟的肌肉層發炎,導致心肌細胞損壞甚至纖維化,造成心肌收縮不良、甚而侵犯心臟的傳導系統造成心律不整而使心輸出量減少,鬱血性心臟衰竭、休克甚至猝死。
👉🏻致病原因:
✔️ #絕大多數由病毒引起,如:
🔹#腸病毒(克沙奇B病毒、伊科病毒)
🔹#流感病毒、
🔹#腺病毒、
🔹微小病毒B19型(Parvovirus B19)
🔹EB病毒
🔹C肝病毒
🔹麻疹病毒
🔹水痘病毒
🔹皰疹病毒等
✔️細菌、黴菌或寄生蟲感染、
✔️發炎性疾病(川崎症、發炎性大腸性疾病、類肉瘤病、糖尿病)、
✔️自體免疫性疾病(紅斑性狼瘡)
✔️毒物、藥物等。
👉🏻年紀:因應不同年紀會有不同的症狀及嚴重度
🔸新生兒或嬰兒👶🏻:多見猛爆性心肌炎。
🔸兒童👧🏻:多為急性心肌心包膜炎合併心臟衰竭。
🔸青少年👦🏻:常以急性或慢性心臟衰竭合併胸痛表現。
👉🏻症狀:#兒童急性心肌炎最難診斷的原因就是其症狀無明顯特異性,不像大人可以明確說出心悸、胸悶、胸痛、呼吸喘、全身無力等心肌炎症狀,#常常一開始看似輕微的感冒或噁心嘔吐腹痛如腸胃炎,#也有可能無症狀因此容易讓人輕忽,但病情可能迅速惡化成失去意識、休克、猝死等重症,常讓人措手不及!常常在疾病初期造成診斷的困難度!
兒童心肌炎最常見的為病毒性心肌炎,就是一開始先有一個病毒感染,因此症狀分為三個階段:
1️⃣#第一階段為感冒期,病童有上呼吸道感染,發燒、咳嗽、流鼻水、喉嚨痛等感冒症狀或腸胃道症狀如拉肚子,噁心,嘔吐等一般感冒症狀。
2️⃣#第二階段為心肌炎期,會有胸痛、呼吸喘、心跳過快、倦怠、無力、頭暈、咳血等症狀,#這時候一定要儘速就醫!
3️⃣#第三階段為心衰竭或休克期,症狀如臉色蒼白,盜汗、缺氧、發紺、昏厥、低血壓、四肢冰泠、呼吸困難等,#若這時候才就醫通常預後不佳😓
👉🏻診斷:
✔️心電圖(ST-T段變化、QRS波變小、心律不整)、
✔️胸部X光(心臟擴大、肺水腫)、
✔️實驗室檢查(血液心肌酵素上升)、
✔️病毒抗體或PCR(判斷病源體可以給予抗病毒藥)
✔️心臟超音波(心臟擴大、左心室收縮不良)、
✔️心臟核磁共振(心肌水腫、壞死)、
✔️心導管檢查(心臟切片)等。
👉🏻治療:#目前尚無特效療法只有支持性療法‼️
藥物:利尿劑、強心劑或抗心律不整等藥物。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或類固醇,臨床效果可能有幫助,但實證醫學尚未定論。
較嚴重的心肌炎可能導致休克,需要體外循環支持治療(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葉克膜)或心室輔助器(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 VAD)以穩定病人的生命徵象,甚至成為等待心臟移植的過渡時期。
⚠️ #但葉克膜並不是萬靈丹‼️葉克膜只是暫時代替心臟運作,讓心臟休息,#心臟能不能恢復原本的狀態要看原本疾病的進程,基本上沒有特效藥可以讓心臟恢復如初!如果因疾病狀況不佳,葉克膜時間拉長,隨之而來的併發症如:顱內出血、消化道出血、末端肢體缺血、甚至可能需要截肢、感染、腎臟衰竭、肝功能異常等併發症都可能發生!
👉🏻預後:#越小的嬰兒得到猛爆性心肌炎的預後越差,甚至死亡率可以達到75%。一般孩童跟少年的預後會比較好,#但容易獲得後遺症如擴張性心肌病變(慢性心臟衰竭)、心律不整等,甚至在未來還需要作心臟移植。心肌炎常常來得又快又急、病情惡化迅速也無特效藥,何況疾病初期診斷困難,是所有兒科醫師跟家長的夢靨啊!
👩🏻⚕️小孩子有時會無法分辨胸痛或腹痛,不管是肚子脹、悶痛、絞痛、想大便、小孩都會覺得是肚子痛,就像這次這個小妹妹,也是用腹痛、嘔吐來表現,心肌炎真的是兒科醫師最頭痛的疾病沒有之一!曾經我在實習的時候,有個有糖尿病的50歲婦人說她胃痛,吃胃藥無效,結果最後竟然是下壁心肌梗塞緊急做心導管!因此這個鑑別診斷一直深深烙印在我的腦海裡~大人都會搞錯何況是小孩呢?
🚩一定要注意的紅旗警訊‼️
🔔#退燒時精神食慾異常差‼️(小孩精神食慾永遠是最重要的評估指標,小孩如果異常嗜睡一定要問題!須盡快就醫評估!)
🔔#呼吸急促或很喘‼️
🔔#四肢冰冷或發紺‼️
🔔#哭鬧不安無法安撫‼️
爸媽如果注意到以上幾個徵兆建議儘速就醫!
🙋🏻♂️小朋友都在家裡沒有出門為何會染病?
👩🏻⚕️前面有提過造成心肌炎的病毒很多是常見的病毒,有可能大人以前得過因此產生抗體,可能只會以小感冒甚至無症狀來表現,但沒得過此病毒、抵抗力較弱的小孩如果感染,可能不幸以心肌炎來表現。(也有可能常見的病毒卻以腦炎來表現,腦炎也是一個不常見但預後很差的疾病,下次再細說)
👩🏻⚕️所以雖然疫情嚴重,我建議爸媽還是防護做好帶小孩來親自就診取代視訊看診較為妥當,畢竟兒科醫師已經習慣當一個偵探🕵️♀️邊問診邊觀察小孩的精神反應,#而且身體理學檢查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像我們診所有超音波有時也可以做輔助檢查~畢竟爸媽不是專業的醫護人員,大多是單純敘述症狀,以這樣的案例如果視訊看診,爸媽可能會敘述小孩腹痛加上嘔吐,相信九成九的醫師都會開止吐藥跟腸胃藥給小孩😓這樣反而會造成病情的誤判!就像線上問診一樣不適合!
之前我有放過一個線上問診的舉例,我的朋友大多是醫護人員,下面不乏很多醫護人員的回答,大家因為本身的資歷科別及訓練過程不同,可能心裡的鑑別診斷都會不同~所以不同的醫生都有不同的答案,但如果親自理學檢查後通常會接近一致!
➡️ https://ppt.cc/fd10Mx
#佳鴻診所
🔽此圖截自健康網頁Heho
心跳變慢胸悶 在 女神聊療心空間《心靈導師Leona》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要成為情緒的主人而不是情緒的奴隸
你總是容易生氣嗎?
你知道「易怒會帶來許多不良的影響」嗎?
你的身邊有沒有一種朋友,他們屬於易怒特質?
常常一不小心就會踩到他們的地雷,然後一瞬間就看見他們發出了熊熊的怒火?
或者,你自己就是屬於易怒特質的人呢?
暴怒生氣的結果,不只會造成人際關係上的隔閡,也會讓自己的健康受到影響!
但是,為何有些人很容易生氣?
心理學家說:“怒氣”其實是個假的「表面情緒」。
在怒氣裡頭,可能是藏著自卑、被誤會、不被接納、恐懼、害怕、脆弱等多種複雜情緒。
當一個人被這些情緒充滿,但又因為不被允許表達出來,或是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就會用「生氣」來表現了!
而暴怒,對身體的影響很大,例如:
‼️容易使心臟病發作‼️
研究發現,生氣後的2個小時,心臟的收縮力會增強。所以造成心跳加速,以及血流量比平時增加 2 倍,導致心臟的工作量增加。
所以,生氣會讓人容易出現心肌缺血、胸悶、心慌,甚至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塞的情形。
‼️容易引起胃痛‼️
又可稱為「情緒性胃腸疾病」。
因為,生氣會使交感神經興奮,讓胃腸血流量降低。
腸蠕動減慢,就容易引起腹痛、腹脹、胃抽筋等情形。
嚴重時,甚至會引起胃酸分泌過多,誘發胃炎、胃潰瘍、胃酸逆流的情形。
‼️會影響免疫系統‼️
生氣會使體內壓力荷爾蒙升高,就會影響免疫系統運作。
可能造成免疫系統去攻擊身體的正常細胞,造成身體的免疫力下降。
所以,易怒的人會比較容易生病!
‼️增加腦中風機率‼️
頻繁的生氣會破壞大腦中樞興奮和抑制的機制,使腦細胞變得衰弱,造成腦功能的老化。
並且,因情緒的波動造成大量血液湧入腦部,所以會增加腦血管壓力。
生氣時,發生腦中風的機率是平時的 3.62 倍。
‼️傷肝又傷肺‼️
怒氣會讓體內C反應蛋白濃度升高,易導致肝臟發炎和肝損傷。
人在生氣時,會出現呼吸急促,和過度換氣的情形,所以造成肺泡持續擴張,無法正常收縮。
這就是生氣時,會覺得胸悶到無法呼吸的原因。
‼️皮膚修復能力變慢‼️
生氣會讓人體皮質醇增加,造成自我修復能力變差。
所以,傷口癒合速度也會變慢。
❌負面情緒不能被隱藏壓抑,它需要被看見。
情緒若只能用生氣發洩的方式來表達……長期累積下來,自然就成為易怒暴怒者。
⭕要學習用正確的方式,來控制轉化自己的負面情緒。
不傷己身,不傷害他人,真的很重要!
#生氣是慢性自殺
#易怒是傷害他人
(Leona)
#聊療心釋放負面情緒 #線上聊療心 #線上課程
#心靈導師Leona
#塔羅牌深層意識解讀聊癒
#人生方向指引
#前世今生靈魂旅程探索
#讀心聊心
#負面情緒釋放負面思想調整
#探索內在真實自我
#兒童寶寶心靈探索
#心靈創傷聊癒
#身心靈成長課程
#光的課程 #藝術治聊 #心靈講座
#一對一 #團體 #講座
心跳變慢胸悶 在 寶總監的寶之國與他的狗王子 Empire of Director Bao & Niku & Baku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晚上要休息不畫圖
上週搬家在忙所以沒回醫院看自律神經
結果這幾天爆開心跳變很快胸口很悶
我已經三四天沒睡好覺了
(都要到凌晨四點多才睡得著)
今天掛了其他醫生結果說什麼
這些藥不吃一個星期很可怕
老人還會出現幻覺幻聽等等
給我換了藥減藥叫我下週回去看
這些精神科的醫生每個開藥都不一樣
不知道到底要聽誰的
然後以前看的中醫現在又掛不到
如果有小粉絲推薦
台北看自律神經的醫生
歡迎在下面留言跟我說
我想換個醫院換個醫生了
今晚先休息不畫圖
非常歹勢請大家見諒
自律神經失調的意思:
簡單來說就是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的紊亂而導致身體的不適
交感神經像車子的油門,而副交感神經像剎車。當交感神經亢奮時,人的心跳會加快、呼吸急促、血壓上升、腸胃蠕動變慢。
傳遞的激素為正腎上腺素,它會讓人肌肉緊繃,隨時保持警覺、提高注意力。
副交感神經的作用則是抑制,當副交感神經在人體踩剎車時,心跳就會減緩、血壓降低、呼吸變慢、腸蠕動增快,讓人鬆弛休息,得以增進消化並保存體力。
一天當中,白天是交感神經較旺盛的時間,讓人體機能可以面對白天忙碌的生活;夜間則是副交感神經活動的時間,減緩心跳、血壓、體溫等節律,為睡眠做準備。
因此若自律神經失調,在白天該有體力工作時卻全身無力、疲倦,到了晚上卻神經亢奮,失眠無法入睡,就會引起各種症狀。
而這些症狀則可能出現在全身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