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電影會讓觀眾有如劍刺心臟的悸動!
著名的影評人,前台北電影節總監胡幼鳳,在奧斯卡頒獎典禮後寫了一篇專文,標題是「奧斯卡老戲骨劍刺觀眾心,有舞台就有綵聲,這篇文章寫得很好。今年得到最多獎項的「游牧人生」,由63歲的Frances Mcdormand演活了漂泊打工過一生的女子,趙婷拿著最佳導演,成了華人社會的大事。還有83歲的Anthony Hopkins,在「父親」演活了一個失智的老人,成為史上最老的影帝。南韓73歲的尹汝貞在「夢想之地」演活了一個因文化隔閡,被移民美國的孫子嫌棄與作弄的外婆。今年躍上奧斯卡舞台的,都是歷練演技一生的老人,而且,這次得獎的作品都是描述人生的小品,這種深刻人心的小品電影,其實最適合台灣的電影走向。
我仔細把台灣歷年來最賣座的國片看一下,除了魏德聖拍的賽德克巴萊,分上下集的太陽旗,彩虹橋是大資本投資外,幾乎全是小品電影,像海角七號,創下的5.3億票房,迄今仍未被超越。其中如大尾鱸鰻、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我的少女時代、Kano、陣頭、總舖師、返校,到艋舺,都是結合時代,刻劃生活與人生的小品居多。
前不久,王道銀行的駱錦明董事長邀請我去欣賞「聽見歌 再唱」,已經很久沒有看國片了,這回真的有胡幼鳯「劍刺心臟」的感覺。單是電影的名稱,沒進去電影院之後,我老是記不起來,因為,我不知道內容情節,看完電影,我知道你是布農部落的8部合音,聽到別人的歌聲,再唱出相對應的聲音。電影中有兩個場景,一個是女主角Ella與部落族人一起喝小米酒,大家一起唱生日快樂歌,一首簡單生日快樂歌,居然可以合唱出優美的旋律組合。還有布農部落族人,長老和小孩一起在廣場上合唱部落的歌,看完電影,我完全可以感受到楊智麟導演創作的底藴。
這部電影,有馬彼得校長的影子,敍述一個因少子化即將面臨廢校命運的學校,由一個不懂音樂的體育老師及一個流浪的代課老師,他們帶領部落小朋友在音樂比賽中勝出的故事。這個電影以布農部落為題材,馬志翔及陳嘉樺(Ella)演技可圈可點,我在歌聲中享受著電影的節奏,看著小朋友自然盡情的表演,我在眼眶裏含著淚,看完電影,這是這麼多年來難得見到的好電影,故事很簡單,但卻具有穿透力,這是劍刺心臟的難得好電影,這幾天假期,值得大家到電影院看看,我給楊智麟導演很高評價!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0的網紅偽學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認真聽】純愛不純|#台灣青春愛情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 李長潔 . 自2008年台灣電影再次興起以來,通俗的青春愛情故事,不但成為話題與票房的解方,也時常在各影展獲獎。以《#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為例,金馬獎就入圍5項,也榮獲「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盤點台灣青春愛情電影的興起,除了7...
「我的少女時代 情節」的推薦目錄:
- 關於我的少女時代 情節 在 謝金河 投資理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我的少女時代 情節 在 謝金河-數字台灣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我的少女時代 情節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我的少女時代 情節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我的少女時代 情節 在 KKBOX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我的少女時代 情節 在 老外看中國、老外看台灣 | A Laowai's View of China & Taiwan | 郝毅博 Ben Hedges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我的少女時代 情節 在 [普雷] 不懂在好評甚麼的《我的少女時代》 - 看板movie 的評價
- 關於我的少女時代 情節 在 我的少女時代Our Times - 電影 的評價
- 關於我的少女時代 情節 在 【我的少女時代】電影刪剪片段- 005狼狽為奸-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我的少女時代 情節 在 那些年Youtube. 我的少女時代線上看- 浪漫愛情- 電影- MyVideo ... 的評價
我的少女時代 情節 在 謝金河-數字台灣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好電影會讓觀眾有如劍刺心臟的悸動!
著名的影評人,前台北電影節總監胡幼鳳,在奧斯卡頒獎典禮後寫了一篇專文,標題是「奧斯卡老戲骨劍刺觀眾心,有舞台就有綵聲,這篇文章寫得很好。今年得到最多獎項的「游牧人生」,由63歲的Frances Mcdormand演活了漂泊打工過一生的女子,趙婷拿著最佳導演,成了華人社會的大事。還有83歲的Anthony Hopkins,在「父親」演活了一個失智的老人,成為史上最老的影帝。南韓73歲的尹汝貞在「夢想之地」演活了一個因文化隔閡,被移民美國的孫子嫌棄與作弄的外婆。今年躍上奧斯卡舞台的,都是歷練演技一生的老人,而且,這次得獎的作品都是描述人生的小品,這種深刻人心的小品電影,其實最適合台灣的電影走向。
我仔細把台灣歷年來最賣座的國片看一下,除了魏德聖拍的賽德克巴萊,分上下集的太陽旗,彩虹橋是大資本投資外,幾乎全是小品電影,像海角七號,創下的5.3億票房,迄今仍未被超越。其中如大尾鱸鰻,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我的少女時代,Kano,陣頭,總舖師,返校,到艋舺,都是結合時代,刻劃生活與人生的小品居多。
前不久,王道銀行的駱錦明董事長邀請我去欣賞「聽見歌 再唱」,已經很久沒有看國片了,這回真的有胡幼鳯「劍刺心臟」的感覺。單是電影的名稱,沒進去電影院之後,我老是記不起來,因為,我不知道內容情節,看完電影,我知道你是布農部落的8部合音,聽到別人的歌聲,再唱出相對應的聲音。電影中有兩個場景,一個是女主角Ella與部落族人一起喝小米酒,大家一起唱生日快樂歌,一首簡單生日快樂歌,居然可以合唱出優美的旋律組合。還有布農部落族人,長老和小孩一起在廣場上合唱部落的歌,看完電影,我完全可以感受到楊智麟導演創作的底藴。
這部電影,有馬彼得校長的影子,敍述一個因少子化即將面臨廢校命運的學校,由一個不懂音樂的體育老師及一個流浪的代課老師,他們帶領部落小朋友在音樂比賽中勝出的故事。這個電影以布農部落為題材,馬志翔及陳嘉樺(Ella)演技可圈可點,我在歌聲中享受著電影的節奏,看著小朋友自然盡情的表演,我在眼眶裏含著淚,看完電影,這是這麼多年來難得見到的好電影,故事很簡單,但卻具有穿透力,這是劍刺心臟的難得好電影,這幾天假期,值得大家到電影院看看,我給楊智麟導演很高評價!
我的少女時代 情節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認真聽】純愛不純|#台灣青春愛情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 李長潔
.
自2008年台灣電影再次興起以來,通俗的青春愛情故事,不但成為話題與票房的解方,也時常在各影展獲獎。以《#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為例,金馬獎就入圍5項,也榮獲「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盤點台灣青春愛情電影的興起,除了70年代瓊瑤式愛情的健康寫實延續,90年代台灣新電影借用愛情重建台灣性。但進入2000年後,一切開始慢慢不一樣了。
.
2000年開始,《藍色大門》(2002)、《盛夏光年》(2006)、《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2011)、《女朋友男朋友》(2012)、《等一個人咖啡》(2014)、《我的少女時代》(2015)、《六弄咖啡館》(2016)、《刻在你心底的名字》(2020),大量的青春愛情電影成為了台灣純愛想像的視野,他們以「青春」、「少男」、「少女」為名,表現出台灣人的情感文化模式。
.
我們今天的「偽學術 | 認真聽」,就來談談這20年來的粉紅泡泡。這廣大的戀愛流行文化是甚麼模樣?它們反映了怎樣的愛情轉向?從不同作品中又可以解讀出哪些文本隱藏的敘事?還有那些膾炙人口的電影主題曲。
.
📌 #今天的內容有
.
▶ 甚麼是愛情電影
▶ 我的《藍色大門》與青春
▶ 「青春」的形構
▶ 「少男」、「少女」的理念型
▶ 純愛不純—台灣青春的反叛結構
▶ 情感先於政治
▶ 愛情電影主題曲
.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k39z6z0zvfx0807v0lu7165?ref=android
.
📣 #kkbox 聽這裡: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4pHpNRfyLL7Tosl61J
.
📣 #spot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3sbEXh0CwFSEICRNTdR09S?si=dyHHN9_qR-OzUF8q3P95JA
.
📲 #FB論述版:https://www.facebook.com/208541192666847/posts/1674782469376038/
.
//// 完整論述 ////
.
▓ #甚麼是愛情電影
.
想要談「愛情電影」,那勢必是要做個「#類型電影」操作型定義,儘管近年台灣電影的類型化飽受批評,但其的確是招喚大眾的一個方便途徑。或許我們可以幫愛情電影分類為:羅曼史(romance film)、通俗劇(melodrama)與文藝片。目前2000年後的青春愛情電影來看,則較多傾向文藝片。
.
也是因為電影類型化的緣故,其可以更清楚地連帶成一套系統、原則與期待。當「#愛情電影」正式成為一種培養台灣人觀賞電影的習慣,除了公式化的內部敘事外,向外延伸後,便足以展開各種文化工業的制度性生成,例如偶像明星的打造、週邊商品販售、主題曲的流傳等(Illouz, 1997)。
.
最終,透過類型電影的集體觀看,可以反映出一個社會的意識形態,或是文化模式。好比《#為甚麼愛讓人受傷》中,Eva Illouz(2012)藉由《傲慢與偏見》來理解西方個體主義的浪漫生態,或許我們也可以在這20年來的青春愛情電影裡看見自己。
.
▓ #我的藍色大門
.
在《#藍色大門》張士豪的那個年紀,夏天的午后是連續補習戰鬥的人生,週一、三、五是何明數學,週二與週四是徐薇英文,當然以我不學無術的青春,大部份都是呈現偷懶蹺課的狀態。那時候究竟能夠有甚麼煩惱?
.
2002年的《藍色大門》第一次開啟了我對愛情與性別的思考。導演易智言當年拒絕了參加金馬獎,不然,這部相當具有時代意義的作品,肯定有不錯的成績。片中孟克柔(桂綸鎂)、張士豪(陳柏霖)、林月珍(梁又琳)三人的關係,呈現了00年代台灣青少年的社會行動與市民生活精神。
.
▓ #青春的形構
.
我們以後會成為甚麼樣的大人,變成00年代後市民社會中年輕男女的煩惱。在後傳統資本主義社會的生活中,這些都市裡的小事件,個人選擇的養成遊戲,成為我們最需要煩惱的自由,一種集體規則與個人自由的協調抉擇。
.
「青春」,是一個重視自我探索的過程(過渡),無論是《藍色大門》或是《盛夏光年》,都試圖描繪這種秩序建構中的過渡,五月天同名歌曲的日文名稱就叫「#青春の彼方」-- 放棄規則,放縱去愛,放肆自己,放空未來。也是因為這樣的「#失序」,青春才讓人懷念。最終,沈佳宜說「人生中的很多事情,原本就是徒勞無功的」,的確,我們正在腐敗,但我寧可選擇相信《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結局的協調與釋懷是有可能發生的。
.
「青春」,也帶著台灣觀眾走出90年代的悲情。早期的青春愛情電影帶著濃厚的陰鬱,一直到《藍色大門》開始,我們開始談論同志情感、性別認同、家庭關係、三角戀愛等情感議題,青春變得多元而明亮。
.
青春愛情電影裡,反映著情感的真實體制(regime of emotional authenticity)(Illouz, 2012),非常強烈地要求內在性感作為行動與選擇的基礎。青春中的人們,因為初次面臨社會化規範,人們會認真審視自己與對方的情感(愛情、親情、友情),以判斷這段關係的重要性與強烈程度。這大量的自我情感檢視,一見鍾情的強烈情感暗示,時常就是「青春」的情感面貌。這也是青春迷人之處。
.
▓ #少男與少女的理念型
.
媒體中的少男與少女,帶給觀眾對性別角色的論述形構,一方面文本建立起一種戲劇性、典範式的形象,隨著故事的開展,加深觀影者的情感投射,另方面一起作用的是,少男少女的面貌外表的特質,也形成觀眾的欲望對象,產生明星化的作用,成為性別操演的模仿理念型。
.
青春愛情電影中的少男比少女更加倍重視,除了《藍色大門》與《我的少女時代》外,其它全部的愛情電影幾乎都圍繞著少男,少女通常則作為是推動劇情的力量。少男的姣好面貌,成為電影世界裡的耽美重心,隨便舉例就一堆,陳柏霖、張孝全、柯鎮東、陳昊森、曾敬驊,「#大男孩」的對純樸、憨直、大笨蛋的要求,他們表現忠誠、可受控制,並且,他們不會對(男性)觀眾產生威脅感。
.
至於女主角則以「#熱情開朗大方」為形象,如《女朋友男朋友》中的林美寶(桂綸鎂),就如同前述,她起了連結兩位男主角陳忠良(張孝全)與王心仁(鳳小岳)的作用,確實地帶動敘事的進展。
.
▓ #台灣青春的反叛結構
.
2000年後的台灣青春愛情,某個程度上融合了日本和美國的純愛視野,前者展現了「#物哀」的精神,後者則更多在表現西方個體主義的追求。當然,不同的作品也有各自主題脈絡的側重,像是性別認同、性別麻煩(Butler, 1990)、青春成長、描繪時代精神、國家與社會變遷的隱喻、情感抉擇等等。
.
總體而言,台灣的作品更擅長挪用青春的反叛結構,去對應、甚至逆返「#國家體制的規訓」,這個台灣電影本土化的大主題。2000年後的新導演,以90年代前後為基礎,自然而然流露出了導演本身的「懷舊」情感,想是一個包含了情慾、戀愛、政治、社會、經濟裝況的「情感的共同體」。
.
▓ #情感先於政治
.
以《女朋友.男朋友》為例,其為一部愛情電影,也是一部歷史電影。該片採用序列式的線性時空,將台灣的多重現代性再現。許多文化學者會討論國族與愛情的辯證關係,大時代下兒女情長,微小的愛情被鑲嵌在巨觀的社會脈絡中。但實際進入電影文本,才會發現,楊雅喆並不是要說明這種台灣性的社會—歷史時空,反而,他進行一種「#逆反」,讓情感能量來主導政治的場景。根本沒人真正在鳥民主自由,這才是真正的自由,非常後現代的後現代的後現代。
.
楊雅喆幾乎總結了後殖民與後現代電影裏頭所有的多元主體:女性、情慾、學生、社會運動、娘娘腔、同志、小三、本土、鄉下人、都市人等等,運用了諸多遊戲般的情節將這些概念構成一個皺摺,裏頭緊密扎實情慾流動,展開又可以觀看台灣自由的進程。
.
▓ #那些年我們一起唱的主題曲
.
青春愛情電影還是成為一種類型了,也不是壞事,也許是必然,這形成了一個穩定的大眾流行文化市場,引導著戀情與自由的話題,反映著純粹親密關係的渴望。在電影裡,人們才可以淡化成人愛情經驗的功利性、功能性。如果能夠再有一首好聽的情歌那就更好了!
.
要能在腦中烙印電影裡的青春記憶,就一定要有一首讓人感動的歌曲,當旋律響起時,瞬間喚起洶湧的刻骨銘心,像是《藍色大門》的「#小步舞曲」、《我的少女時代》的「#小幸運」等。盧廣仲的《刻在我心底的名字》就是一個不錯的例子。這首獲獎歌曲,編曲十分令我動心,第一聲,每次聽到小號與歌手聲線對唱,與法國號的穿梭交疊,都會全身起雞皮疙瘩。
.
這首歌起了關鍵的宣傳作用,五月天、魏如萱、周興哲、蔡依林、田馥甄、梁靜茹、李千娜、韋禮安、曾沛慈、徐佳瑩等歌手的cover版傳唱參與,更加豐富了電影文本與影迷/歌迷的連結。
.
結論是,該約唱歌了(?
|
#參考文獻
.
1. Illouz, E. (1997). Consuming the romantic utopia: Love and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2. Illouz, E. (2012). Why love hurts: A sociological explanation. Polity.
3. Butler, J. (1990). 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routledge.
我的少女時代 情節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認真聽】純愛不純|#台灣青春愛情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 李長潔
.
自2008年台灣電影再次興起以來,通俗的青春愛情故事,不但成為話題與票房的解方,也時常在各影展獲獎。以《#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為例,金馬獎就入圍5項,也榮獲「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盤點台灣青春愛情電影的興起,除了70年代瓊瑤式愛情的健康寫實延續,90年代台灣新電影借用愛情重建台灣性。但進入2000年後,一切開始慢慢不一樣了。
.
2000年開始,《藍色大門》(2002)、《盛夏光年》(2006)、《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2011)、《女朋友男朋友》(2012)、《等一個人咖啡》(2014)、《我的少女時代》(2015)、《六弄咖啡館》(2016)、《刻在你心底的名字》(2020),大量的青春愛情電影成為了台灣純愛想像的視野,他們以「青春」、「少男」、「少女」為名,表現出台灣人的情感文化模式。
.
我們今天的「偽學術 | 認真聽」,就來談談這20年來的粉紅泡泡。這廣大的戀愛流行文化是甚麼模樣?它們反映了怎樣的愛情轉向?從不同作品中又可以解讀出哪些文本隱藏的敘事?還有那些膾炙人口的電影主題曲。
.
📌 #今天的內容有
.
▶ 甚麼是愛情電影
▶ 我的《藍色大門》與青春
▶ 「青春」的形構
▶ 「少男」、「少女」的理念型
▶ 純愛不純—台灣青春的反叛結構
▶ 情感先於政治
▶ 愛情電影主題曲
.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k39z6z0zvfx0807v0lu7165?ref=android
.
📣 #kkbox 聽這裡: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4pHpNRfyLL7Tosl61J
.
📣 #spot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3sbEXh0CwFSEICRNTdR09S?si=dyHHN9_qR-OzUF8q3P95JA
.
📲 #FB論述版:https://www.facebook.com/208541192666847/posts/1674782469376038/
.
//// 完整論述 ////
.
▓ #甚麼是愛情電影
.
想要談「愛情電影」,那勢必是要做個「#類型電影」操作型定義,儘管近年台灣電影的類型化飽受批評,但其的確是招喚大眾的一個方便途徑。或許我們可以幫愛情電影分類為:羅曼史(romance film)、通俗劇(melodrama)與文藝片。目前2000年後的青春愛情電影來看,則較多傾向文藝片。
.
也是因為電影類型化的緣故,其可以更清楚地連帶成一套系統、原則與期待。當「#愛情電影」正式成為一種培養台灣人觀賞電影的習慣,除了公式化的內部敘事外,向外延伸後,便足以展開各種文化工業的制度性生成,例如偶像明星的打造、週邊商品販售、主題曲的流傳等(Illouz, 1997)。
.
最終,透過類型電影的集體觀看,可以反映出一個社會的意識形態,或是文化模式。好比《#為甚麼愛讓人受傷》中,Eva Illouz(2012)藉由《傲慢與偏見》來理解西方個體主義的浪漫生態,或許我們也可以在這20年來的青春愛情電影裡看見自己。
.
▓ #我的藍色大門
.
在《#藍色大門》張士豪的那個年紀,夏天的午后是連續補習戰鬥的人生,週一、三、五是何明數學,週二與週四是徐薇英文,當然以我不學無術的青春,大部份都是呈現偷懶蹺課的狀態。那時候究竟能夠有甚麼煩惱?
.
2002年的《藍色大門》第一次開啟了我對愛情與性別的思考。導演易智言當年拒絕了參加金馬獎,不然,這部相當具有時代意義的作品,肯定有不錯的成績。片中孟克柔(桂綸鎂)、張士豪(陳柏霖)、林月珍(梁又琳)三人的關係,呈現了00年代台灣青少年的社會行動與市民生活精神。
.
▓ #青春的形構
.
我們以後會成為甚麼樣的大人,變成00年代後市民社會中年輕男女的煩惱。在後傳統資本主義社會的生活中,這些都市裡的小事件,個人選擇的養成遊戲,成為我們最需要煩惱的自由,一種集體規則與個人自由的協調抉擇。
.
「青春」,是一個重視自我探索的過程(過渡),無論是《藍色大門》或是《盛夏光年》,都試圖描繪這種秩序建構中的過渡,五月天同名歌曲的日文名稱就叫「#青春の彼方」-- 放棄規則,放縱去愛,放肆自己,放空未來。也是因為這樣的「#失序」,青春才讓人懷念。最終,沈佳宜說「人生中的很多事情,原本就是徒勞無功的」,的確,我們正在腐敗,但我寧可選擇相信《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結局的協調與釋懷是有可能發生的。
.
「青春」,也帶著台灣觀眾走出90年代的悲情。早期的青春愛情電影帶著濃厚的陰鬱,一直到《藍色大門》開始,我們開始談論同志情感、性別認同、家庭關係、三角戀愛等情感議題,青春變得多元而明亮。
.
青春愛情電影裡,反映著情感的真實體制(regime of emotional authenticity)(Illouz, 2012),非常強烈地要求內在性感作為行動與選擇的基礎。青春中的人們,因為初次面臨社會化規範,人們會認真審視自己與對方的情感(愛情、親情、友情),以判斷這段關係的重要性與強烈程度。這大量的自我情感檢視,一見鍾情的強烈情感暗示,時常就是「青春」的情感面貌。這也是青春迷人之處。
.
▓ #少男與少女的理念型
.
媒體中的少男與少女,帶給觀眾對性別角色的論述形構,一方面文本建立起一種戲劇性、典範式的形象,隨著故事的開展,加深觀影者的情感投射,另方面一起作用的是,少男少女的面貌外表的特質,也形成觀眾的欲望對象,產生明星化的作用,成為性別操演的模仿理念型。
.
青春愛情電影中的少男比少女更加倍重視,除了《藍色大門》與《我的少女時代》外,其它全部的愛情電影幾乎都圍繞著少男,少女通常則作為是推動劇情的力量。少男的姣好面貌,成為電影世界裡的耽美重心,隨便舉例就一堆,陳柏霖、張孝全、柯鎮東、陳昊森、曾敬驊,「#大男孩」的對純樸、憨直、大笨蛋的要求,他們表現忠誠、可受控制,並且,他們不會對(男性)觀眾產生威脅感。
.
至於女主角則以「#熱情開朗大方」為形象,如《女朋友男朋友》中的林美寶(桂綸鎂),就如同前述,她起了連結兩位男主角陳忠良(張孝全)與王心仁(鳳小岳)的作用,確實地帶動敘事的進展。
.
▓ #台灣青春的反叛結構
.
2000年後的台灣青春愛情,某個程度上融合了日本和美國的純愛視野,前者展現了「#物哀」的精神,後者則更多在表現西方個體主義的追求。當然,不同的作品也有各自主題脈絡的側重,像是性別認同、性別麻煩(Butler, 1990)、青春成長、描繪時代精神、國家與社會變遷的隱喻、情感抉擇等等。
.
總體而言,台灣的作品更擅長挪用青春的反叛結構,去對應、甚至逆返「#國家體制的規訓」,這個台灣電影本土化的大主題。2000年後的新導演,以90年代前後為基礎,自然而然流露出了導演本身的「懷舊」情感,想是一個包含了情慾、戀愛、政治、社會、經濟裝況的「情感的共同體」。
.
▓ #情感先於政治
.
以《女朋友.男朋友》為例,其為一部愛情電影,也是一部歷史電影。該片採用序列式的線性時空,將台灣的多重現代性再現。許多文化學者會討論國族與愛情的辯證關係,大時代下兒女情長,微小的愛情被鑲嵌在巨觀的社會脈絡中。但實際進入電影文本,才會發現,楊雅喆並不是要說明這種台灣性的社會—歷史時空,反而,他進行一種「#逆反」,讓情感能量來主導政治的場景。根本沒人真正在鳥民主自由,這才是真正的自由,非常後現代的後現代的後現代。
.
楊雅喆幾乎總結了後殖民與後現代電影裏頭所有的多元主體:女性、情慾、學生、社會運動、娘娘腔、同志、小三、本土、鄉下人、都市人等等,運用了諸多遊戲般的情節將這些概念構成一個皺摺,裏頭緊密扎實情慾流動,展開又可以觀看台灣自由的進程。
.
▓ #那些年我們一起唱的主題曲
.
青春愛情電影還是成為一種類型了,也不是壞事,也許是必然,這形成了一個穩定的大眾流行文化市場,引導著戀情與自由的話題,反映著純粹親密關係的渴望。在電影裡,人們才可以淡化成人愛情經驗的功利性、功能性。如果能夠再有一首好聽的情歌那就更好了!
.
要能在腦中烙印電影裡的青春記憶,就一定要有一首讓人感動的歌曲,當旋律響起時,瞬間喚起洶湧的刻骨銘心,像是《藍色大門》的「#小步舞曲」、《我的少女時代》的「#小幸運」等。盧廣仲的《刻在我心底的名字》就是一個不錯的例子。這首獲獎歌曲,編曲十分令我動心,第一聲,每次聽到小號與歌手聲線對唱,與法國號的穿梭交疊,都會全身起雞皮疙瘩。
.
這首歌起了關鍵的宣傳作用,五月天、魏如萱、周興哲、蔡依林、田馥甄、梁靜茹、李千娜、韋禮安、曾沛慈、徐佳瑩等歌手的cover版傳唱參與,更加豐富了電影文本與影迷/歌迷的連結。
.
結論是,該約唱歌了(?
|
#參考文獻
.
1. Illouz, E. (1997). Consuming the romantic utopia: Love and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2. Illouz, E. (2012). Why love hurts: A sociological explanation. Polity.
3. Butler, J. (1990). 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routledge.
我的少女時代 情節 在 KKBOX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最真實的反應、最辛辣的評論、意想不到的情節,再搭配最激烈的對決!KKBOX 全新節目「 #速爆搶聽會 」本集邀請 #李玉璽 登場!
李玉璽帶著新歌《 #沒那麼脆弱 》深入校園,面對台大機械系女籃隊員你一言我一語的意他險些招架不住,親切的他也對粉絲要求來者不拒,又抱又演不說,最後還被整到露出驚慌神情,歡樂的現場趕緊看一波!
我的少女時代 情節 在 老外看中國、老外看台灣 | A Laowai's View of China & Taiwan | 郝毅博 Ben Hedges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中國影劇產量驚人,但也經常出現令人啼笑皆非的誇張情節。在今天的節目裡,老外郝毅博就要來跟大家分享一些經典的「中國雷劇」,內容有趣爆笑,趕快來看看!
老外看中國、老外看台灣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laowaintd
主持人郝毅博(Ben Hedges)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enhedgesntd
我的少女時代 情節 在 我的少女時代Our Times - 電影 的推薦與評價
我的少女時代 Our Times 。 35 萬個讚· 14 人正在談論這個。電影【我的少女時代】0813勿忘我上映. ... <看更多>
我的少女時代 情節 在 【我的少女時代】電影刪剪片段- 005狼狽為奸-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我的少女時代 」故事: 林真心,一個平凡至極的高中女生, ... 當她再一次遇見初戀的「那個他」,他們能否回到遺憾之前,那個美好純真的少女時代? ... <看更多>
我的少女時代 情節 在 [普雷] 不懂在好評甚麼的《我的少女時代》 - 看板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幾天前搭飛機時把這部給補了起來
看完當下就決定 我一定要在電影版PO個遲來的心得
警告:以下有大量吐槽 請本片腦粉慎入
-------------------------正文開始-------------------------
我的少女時代使用了主角獨白開場的方式
這種手法需要兩個非常重要的元素
1.台詞 2.聲音演技
而這部片可說是完全不及格
台詞內容空洞且過於淺白
宋芸樺生硬做作的聲音令我渾身不對勁
根本和國小國中生練習廣播劇的水準差不多
還有她電影前半段裝笨拙的演技也是刻意到不行
看到各種「其實是在看後面的漂亮女生不是看你啦ㄏㄏ」
這種老梗到不行的情節還敢拿出來用
我白眼已經快翻到後腦勺去了= =
接著畫面轉到女主角和徐太宇相遇
然後兩個人決定幫彼此追喜歡的人
看到這裡有腦的人大概就能猜到 他們最後一定會喜歡上對方
這時 編劇突然想到
「不對阿 如果男主角一直都是不良少年 女主角根本就不會喜歡他吧」
為了讓徐太宇洗白
並讓觀眾對他的好感度up up
決定加上為甚麼他會變成不良少年的設定
所以就很突兀地加上了一段黑歷史
然後再很突兀的讓女主角對他精神喊話
最後再很突兀的讓徐太宇和歐陽非凡和好 並決定成為用功的好青年
(因為真的很突兀所以要說三次)
於是女主角就和徐太宇走得越來越近 越來越近
同時兩人也在幫對方追喜歡的人
接著本部片我最不能接受的橋段之一就登場了
女主角剪個頭髮拔下眼鏡就變成大美女
這!!!到!!!底!!!是!!!三!!!小!!!
馬的這不是一二十年前的日本少女漫畫才會有的劇情嗎?
編劇的智商十年如一日我也真的是傻眼
然後最扯蛋的就是
女主角你剪完頭髮連個性也變啦?
電影前半段不是還整天一副很笨的樣子?
剪個頭髮後語氣和行為都瞬間提升成氣質美女等級
這麼屌的設計師哪裡找 也介紹給我吧?
畫面直接跳到新主任上任
主任的名字我已經懶得吐槽了
校慶的頒獎典禮大概是整部片最莫名的橋段
目的大概是展現一下主角光環
並讓大家愛上女主吧
可是我看愛上他的應該只有歐陽和徐太宇
因為本人我看宋芸樺的破爛演技已經看到快吐血了......
然後陶敏敏和歐陽非凡就分別漸漸喜歡上了男女主角
幾個朋友還一起揪出去騎車
這麼剛好抽鑰匙也能抽中想要的couple組合
用排列組合稍微算了一下:
歐陽 太宇 雜魚(男)
| | |
真心 敏敏 雜魚(女)
抽一次就剛好是這樣的組合 機率應該只有1/6
What a coincidence!
接著是轉捩點了
林真心聽說徐太宇好幾天沒來學校 模擬考也缺考
然後才發現他在校外打架並被主任訓斥
並生(傲)氣(嬌)的說:「人家再也不想理你惹!」
等等阿幹!!!!!!
他不是你在學校中最好的異性朋友嗎?
好幾天沒來學校也沒考試 還要「聽說」才會知道?
我看你們的感情也不過如此嘛
畫面轉到徐太宇陶敏敏林真心三人的屋頂修羅場
順帶一提這裡又再用了「其實是在看後面的漂亮女生不是看你啦ㄏㄏ」
女主角自作多情技能直接突破天際
離開屋頂的時候還硬要跌倒一下
馬的妳剪完頭髮不是變成氣質美少女了嗎?
為了劇情需要只好讓林真心暫時恢復笨拙本性
在重要的時刻跌倒才能博取觀眾的同情心喔^_^
最後考完聯考歐陽才和女主角娓娓道來
可說是整部電影的最高潮
我其實還滿喜歡這裡
把徐太宇和歐陽非凡的對話和動作串在一起
整體剪接的相當流暢
雖然是出國念書這種老梗但我還是被感動到了
直到...
歐陽:「我才知道他失蹤那麼久其實是去開刀」
「去開刀」
「去開刀」
「去開刀」
幹你的勒!!!!!
一個爛梗不夠你有沒有試過放第二個爛梗
出國讀書我見過 得絕症開刀我也看過
兩個一起來我他媽還是第一次見識到阿!!!!!
人家反正都要出國離開女主角了
編劇還硬要加上開刀這個設定是有甚麼毛病?
看到這裡我整個在螢幕前大崩潰
趕緊按個暫停去廁所洗個臉冷靜一下
避免出去玩的心情受到這糞片影響
好 讓我們繼續
畫面再跳到林真心聽著徐太宇的錄音帶
這段其實還不錯
台詞簡單感人 氣氛也有到位
最後回到現代
遇到劉德華那段我就直接跳過了
畫面直接轉到女主角打電話聽到有人叫自己名字
轉頭過去一看
...................
靠北你是言承旭吧!!!!!!!!!!!!
少在那邊假裝是徐太宇了阿幹!!!!!!!!!!!
扮的不像徐太宇那也就算了
一開口講話讓我直接出戲
根本是在演自己吧 這人的演技也是十年來完全沒進步
難怪近年來都沒什麼代表作
在台灣混不下去只好跑去中國發展ㄏㄏ
終於兩個人很開心的相認
然後一起走向演唱會現場
於是整部片就這樣結束 剛好我也吐不出血來了
-------------------------正文結束-------------------------
我認為《我的少女時代》雖然很多情節莫名其妙且沒有意義
但最後在處理感情戲時表現得還算ok
所以雖然槽點多到溢出來
我並不認為這是部難看的電影
但絕對不值得當初上映時的一片好評
希望觀眾的眼睛能更雪亮些
不要讓片商每年端出差不多的東西(那些年、等一個人、我的少女時代、六弄...)
卻都能騙到一堆票房
這樣台灣的電影產業只會退步 不會進步
國內還有很多比這優秀的電影值得被關注
以上 謝謝大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78.141.44.14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67759732.A.D6E.html
※ 編輯: cow7585519 (78.141.44.149), 07/06/2016 07:03:27
,我只說不值得一片大好評,還有你一直想把電影的好壞和票房畫上等號,試問變形金鋼
4好不好看?明明就爛片還不是賣的嚇嚇叫,我希望台灣能出點好看也賣的好的電影,僅
此而已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