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攝影146] 細說分鏡 Vol.23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329
🖍我做的是
🖍努力再努力,嚐試紮實的傳達每一個想法
🖍分享給你的,並不只是「攝影的基礎」
🖍更期待你也能體會,我心中攝影的世界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我覺得最難的部分,大概就是「解惑」吧,如果「下課」對於老師是指…,時間到了,把該教的東西教完了,學生學會了,那工作就結束了,那我想這樣子的「下課」是簡單的,但身為「老師」,以及身為「創作者」角色,我的心情並沒有隨著鐘聲而下課,因為我本身仍是不斷的「創作」,並且將「創作」的東西,帶回到課堂上,與學生分享
🟥備課漢
我還記得一開始在教攝影時,每周都在「備課、備課」,這個班上完了第二堂,也許二天後換下個班上同一堂課,二天的時間檢討一下講義內容,修修補補改改,以修改後的講義,拿下一個班嚐試看看有沒有更好,然後不斷的重複下去。
開始教攝影頭一年,不時都在「備課」是真的,因為不夠熟練教學內容、技巧,要把腦中會的東西「攤在學生眼前成為講義」非常苦惱,一份講義改上非常多回,每改一次,多少會影響上課表現,有時改的不錯,前文搭後文串得不錯,節奏流暢,覺得這樣子改就對了。
但到了下一堂課,也許隔沒兩天,同一份講義在不同班級,又覺得不對勁了,前一堂課給自己表現也許有 90 分,這一堂課又倒退為 70 分,又在檢討哪裡不對勁? 明明都一樣的東西,學生也都是初學者,怎麼會落差這麼大呢?
然後再修改、再嚐試,直到一份講義適應了每一堂課的學生,表現也都差不多,那麼這份講義就算是「安全了」,未來要再變動的機會不大,最多是把裡頭的例子稍微換點新拍的例子,雖然是訴說相同概念,學生也不知道眼前頭影片是「新的例子」,但對老師來說,這很重要,同一張照片講上數十次、近百次,其實也會很膩,換換新照片,讓自己上課的心情好一點也是不錯。
每天面對著「上課、檢討、修改、再上課、再檢討、再修改」,每天都在反複做這些事情,「備課漢」那段時光,我仍現在仍深深體會。
🟥舉手提問
學生觀念沒學懂,老師責任最大,但這個「不懂」是哪裡不懂,需要在課堂上搭配一些教學技巧,打好上課氣氛,才能讓台下學生別畏懼「舉手」發問,說到這,真的不得不說,我們台灣人上課風氣與文化真的需要改改,不懂也不敢問,怕問了蠢問題被他人視為傻子,但通常舉手發問的學生,往往自己學習效果最好,正是因為「不懂」加上自己「主動」,才能在課程中學到該學到的部分。
🔹但身為老師,其實我是「非常感謝舉手發問的同學」,理由有三點。🔹
其一是讓整場 2 小時的課程,不會讓老師像是在唱「獨腳戲」一樣,一個人在台上自顧自的說完整個課程,再數著還有幾頁投影片要講,那…其實有一點痛苦,說真的,舉手發問的學生能改變上課氣氛,同一門課在二個班,只要一個班有那麼 1-2 個學生真能發問的話,整個 12 堂課都會非常和樂融融,反之亦然。
第二點,若是學生提問,更能帶動整個課程的「深度討論」,如果問題適合該堂課,反而會為了解決學生的問題,讓我延伸更多深入的觀念,或是引用更活潑的例子,學生獲得的更多,我很喜歡這樣子「有問有答」的上課方式,或許未來課程設計,就設計一堂「你問、我答」,或許這是一個不錯的課程設計。
🔹第三點,對身為「老師」是最重要的 – 透過學生提問,才知道自己哪裡講的不好、不夠清楚,還是太快? 還是自以為學生懂? 最後這點才是最糟糕的,這是「授課」不是「個人表演」,重點是學生吸收,而不是台上老師個人表演 show,如果沒有學生提問,反而老師會沉浸一種「自 High」的心情,覺得自己真的好棒棒,內容超紮實,學生都沒問題,都聽得懂,如果真的身為老師真心這麼認為,我想…,這老師要小心了。🔹
其實還有第四點,至少對我來說…這點比前三點還重要要,透過學生的發問,我才知道原來「這個你不懂」,雖然講義也寫明,透過問答也解決當下問題,但我反而會特別將學生的提問,成為我攝影網站教學的文章題材,一但文章上線後,我再帶回來修改講義,有好有壞,好的是讓講義內容更加充實,壞的是頁數一直增加,從 2 小時 100 頁,一路加到 110 頁、120 頁,這樣子一直增加下去也沒完沒了,又得要回頭適當的刪減…,這對講義來說是很大的變動,不但影響課程設計主旨,同時也會影響上課節奏。
🟥為何你不懂?
傳道、授業並不難,只要針對學生問題「加以解答」就好,如果能真的讓學生滿意,那這一問答過程,是對學生、老師完成一項任務,學生既能學到東西,老師也能知道學生哪裡不懂,教學相長。
難的是「解惑」,如果用在攝影教學上,我是這麼樣的解釋:
🔹身為老師,難的不是備課的辛苦,也不是回覆學生的問題,難的是去了解「為何大家都了解,偏偏你不懂」,如果大家都是初學者,同處一個班級,聽到的東西看到的講義也都相同,有什麼原因讓你「不懂」,這個不但困惑著學生,更困惑著老師。🔹
但這也不意外,坐在台下的學生,雖然每個都是「攝影初學者」,但終究素質不一,有些人稍微接觸過一些,有些人則完全沒概念,在講述一個抽象觀念,透過實體例子來講解,不見得台下每個同學都能接受,這跟每個人生活經驗多少都有關係,但解決的辦法,就是用更多不同的例子,來解釋相同的一句話,多少能解決這個困境。
🔹當一個學生提問,對我的挑戰不是如何回答表面的問題,而是「你為何不懂」,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你感到「困惑」,如果課堂上有機會我會多問二句,而若是一對一的教學,更讓我有機會透過學生「表面所提問的問題」,去挖堀問題背後的問題,這一挖堀反而讓我感覺到「問題表面終究是冰山一角,問題底下永遠藏著另外的問題」問到再深,往往會離了題,有時反而變成去「了解這個學生 “生活、生命” 的經驗」,才比較能了解為何相同的課程,有些學生有問題,有些則完全不被困擾過。🔹
🟥老師,沒熱忱了怎辦
在一次外拍,一位同學靠近我問說「老師,我拍照也拍了二、三年,很多主題也都拍過了,雖然稱不上多好,但好像也都體驗過了,好像有點失去熱忱了」,這問題真是個大問題,一時間也無法好好的回答,不過我也稍微跟他聊聊「熱忱」這件事。
🔹相信你也接觸很多不同的攝影主題,找到哪些喜歡、不喜歡,喜歡的主題追求下去,不喜歡的主題就避開,沒有人什麼主題都喜歡拍,更沒有人什麼主題都拍得精彩,我是你的話,我會在自己喜歡的主題,找到拍得比我更利害的攝影師,破解他的技巧,並且嚐試拍出讓人一眼就認得出「這就是你的風格」,不彷試看看朝著這樣子努力看看。🔹
不知道他能聽懂多少,也許…,我這番話他也曾在別的老師口中聽到,我也不確定他有沒有嚐試過,但是若要談談「熱忱」這件事,我可是能夠花上數萬字來說說我拍照至今近 20 年下來,心裡那「熱忱如何起伏、心裡峰迴路轉折的心路歷程,甚至一度還真想放棄攝影,把相機、鏡頭通通賣掉的衝動…」,我很想分享,但不是今天。
🔹我已經有一個…,我這輩子對於「攝影熱忱」有了定義,以及設定了目標,這目標永遠達不成,只能在有生之年,看是能做到哪裡,就到哪裡,直到我相機拿不動、雙腿走不遠、眼睛看不清、腰也打不直那天為止吧,今天我並不害怕是否會失去「攝影的熱忱」,但我該如何也讓他人跟我一樣,找到自己的「攝影熱忱」並且設定目標持往下走呢?🔹
🔹我想做為「攝影老師」,應該做的不只是教導課堂上的知識外,更應該開拓學生的「視野」,讓學生除了學到該學的知識、技巧外,更能讓「攝影」,成為他們生命中,如何讓自己的生命、生活過的更開心、更美好的一項美好的事情,這點是我認為,身為他人攝影老師,所應該肩負的責任。🔹
當我開始嚐試走出國外,且還是用「自助旅行」的方式開始第一步,由於自助旅行自由度非常高,你能自由地安排任何你想去的地方、待多久隨便你選擇,讓我對陌生的國家的「好奇心」,在此自由下得到大大的滿足,開拓了我不少視野,讓我知道原來世界如此的大,更期待還有什麼不曾踏過的國度,能有什麼驚豔的景觀,讓心靈空虛的我能得到一點點的救贖。
當我不斷的走,特別是這幾年跑的更勤,就像著了魔一樣停不下來,除了心裡的「好奇心」之外,同時我也在追尋一個「認識自己」的過程,到底為何那麼熱愛攝影,不只是興趣,也不只是工作,更是一份對他人、對世界的「責任」,我有這個責任,將世界上所有美好的角落帶回給所有人欣賞,這也是我對「攝影熱忱」的目標之一。
🔹但我的體會告訴我「照片離現場十萬八千里遠」,不是拍照技巧問題,是更多的「感觸」是要你親臨現場才能感受到我所感受的,於是我考上外語領隊,開始帶團,帶著我的學生、讀者造訪我看到的「世界、視野」,我相信這是另一種更積極的做法。🔹
我自認我還算幸運,能有機會與能力去這麼追尋,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子的機會,於是我盡可能的,從課堂的設計,到講義的安排,至觀念的例子,盡可能將我所感受到的種種感觸,傳達給課堂的學生,以及我的讀者朋友,希望上過我課程的學生,不但能學到攝影基礎,更能感受我對攝影的熱忱,當課程結束後,進而開始尋找屬於自己的攝影熱忱與目標。
我想,讓你看到、感受到我所看到的一切,現在在設計課程,都抱著這想法在設計每一堂課、每一個觀念、例子、每一張投影片,這也是讓我的「課程」更加充實,也不至於內容一成不變。
這,就是我現在努力的方向,不只是為了學生,更是為了自己而努力。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同時也有59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數學老師張旭,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嗨大家好,我是丈哥 在認識了一些群之後 這一回要介紹另一個類型的有限群了 這系列課程我參照 John B. Fraleigh 的第 7 版《A First course in Abstract Algebra》 拍攝我自己的講解版本 重排群就像是撲克牌洗牌 它的相關理論可以用來解釋對稱性 在這個影...
「我的課程」的推薦目錄:
- 關於我的課程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我的課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我的課程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我的課程 在 數學老師張旭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我的課程 在 數學老師張旭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我的課程 在 數學老師張旭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我的課程 在 我的課堂改版了!!趕快來體驗我的課程2.0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我的課程 在 我的課程需要實體操作,線上課程不適用!【知識變現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我的課程 在 我無法完成課程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我的課程 在 YesOnline評價推薦大集合-搜尋英文課程Dcard,了解卡稱的 ... 的評價
我的課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讀碩士無法升遷加薪,就是浪費時間與金錢?】
經常有上班族來問我考研究所一事,問的多半是要不要念、念了對職涯有沒有幫助、未來能不能夠加薪或升遷……總之就是值不值得念?如果用這個務實的角度一邊上班一邊讀研究所,最後可能會發現一點都不務實,有兩個原因:
💚1.現在越來越少企業因為學歷來加薪或升遷:
一般來說,加薪看的是個人的工作表現,以及未來的發展價值;升遷則看的是有無帶團隊的能力。就算你的學歷不漂亮,但是符合條件,仍有機會加薪與升遷;相反地,學歷再好,若沒法反映到工作表現上,做出成果,也是枉然。
💚2.畢業三五年之後,企業用人跟學歷無關:
學歷是社會新鮮人的入場券,至於有幾年工作經歷的人,企業看的是職能的相關性,以及過去的工作表現,學歷便不再那麼重要。至於碩士,對於高科技業或外商,已經成了基本學歷,並不是特別值得加分的亮點。
除非在一些老企業會有差別待遇,薪資與職等不同,至於其他企業,兩者越來越脫勾,如果還用老觀念去讀碩士,難免要傷心,慨嘆白讀了。所以如果想讀碩士,除非一些專業領域,至於一般文法商,我會建議不要去想在工作上有沒有好處,可能會讀得開心些。這時候不妨以興趣為主要考量,反而更務實。
可是很多人在職場遇到難關時,都以為讀研究所可以救他們。這麼糊里糊塗,說真的,神仙都難救,更別說讀碩士了。
像是有個中年女性來問我讀休閒觀光研究所,因為公司正在裁員,下一個很可能是她,她想改行做領隊或導遊。我直接告訴她,這兩個工作都不需要考碩士,直接去考執照就行。接著她說也許可以去私立高職教書,現在少子化,又這個年紀,於是勸她別想這條路了吧!
另外,也有人認為讀碩士能夠挽回他的人生。昨天有位公職人員說想讀碩士在職專班,而這個科系跟他的工作無關,周圍每個人都有意見,說念這個碩士沒法升遷,浪費時間也浪費金錢。聽著聽著,他猶豫了,來問我該讀嗎?我問他讀碩士的動機是什麼?他列舉出四個:
1. 想補學歷
2. 學習新知
3. 想交朋友,認識不一樣的人
4. 想認識不一樣的自己
這四個動機,除了補學歷與學習新知外,另外兩個透露出一個主要訊息:他不滿足現狀!後來他跟我說,現在環境舒適安逸、一成不變,想要透過讀碩士來看看不同的世界,認識不同的人,也想藉此探索自己,找出其他可能性。
老實說,除了補學歷外,其他三個都不必靠讀碩士來達成。就算是補學歷,他的工作根本不需要學歷。所以別人一說,他就動搖。
個人的看法是,反正他閒著也閒著,再去讀個碩士不是壞事,何況台灣的學費相對國外是非常便宜,而且每個人這一生最值得投資的是自己,為什麼會說浪費時間與金錢?我是想不通這種成本觀念!
難不成去吃掉花掉就不浪費金錢,或是每天滑手機、看電視就不浪費時間,怎麼讀書這件事就讓人特別感到浪費金錢與時間?大家對讀書的觀念過度功利,總認為一定要換到好工作或升遷加薪才划得來,這是限縮了自己的成長。
像我讀EMBA,既沒升遷也沒加薪,倒是認識不少很厲害的同學,我常常在電視上看到他們受訪。我讀文科,他們多數是理工科或法商科,並在高科技業或大企業任職高階主管,讓我的視野開闊不少,也見識到頂尖精英做人做事的篤實與謙虛,這些都是無形的受益,但我相信絕對在我身上產生一定影響。
不過如果想要學習技能,我倒不認為要去讀碩士,還不如在補習班或線上學習,或是找個教練一對一教導,學得既快又好,還能立即派上用場。至於研究所的目的,並不是在傳授這些工作技能,這也是我勸大家讀研究所不必與工作掛勾的另一個原因。
即使如此,這幾年我倒是看到讀研究所有一個明顯的好處,就是洗學歷。特別是社會新鮮人熱愛用這一招,國立大學後段班,想辦法考上前段班研究所,履歷只秀出碩士的學校,有沒有幫助?當然有!而中年人洗學歷,則是面上有光,走路有風,在一些場合就能選上什麼長之類的,做顧問或當講師也能增加份量。
所以我出個題目來問大家:
💚假設你的家人或朋友想念碩士,念完並不會升遷加薪,你覺得他該去念嗎?
(讀了本文有受益,也請留言+1)
***
歡迎大家加入我的fb社團:「洪雪珍寫作變現」,有三個好處:
1、你投稿,我點評
2、你會看到「從不會寫作到會寫作」的成功案例
3、我會教你寫作招術
至於想要詢問我的課程,包括求職、轉職、加薪、高薪,以及斜槓、寫作,⋯⋯都歡迎加入我的Line@ ID:@ca141719,助教協助你。
圖取自Pexels,攝影:Ekrulila
我的課程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走出舒適圈,才會更有力量,
做到自己原以為做不到的事。
每個階段,我都替自己設定不同的目標。
從學生時代開始
進入這行也約莫十年的時間了
因為對社群經營感興趣,
自己也一直在這個領域中。
所以畢業後,我到溫哥華專研廣告行銷學習相關知識。
回台後,我出版了自己的書《冒險吧!不NG人生》
在一場簽書會活動後,收到了來自學校的邀請信函
原來是簽書會,有教授聽完我的故事後,
她想邀請我去學校演講分享。
從那時候開始,
我的職業從模特兒、部落客、作家,
又多了一樣——講師。
因為演講除了學生,還要面對許多翹楚,
像是教授、企業、教育局等等族群。
這些年來,我花很多時間精細研磨,只要一有時間,
我就會研究相關的知識,甚至連旅行、搭車這種零碎的時間,也不放過。
我認為每ㄧ年,都要重塑自己
就好像軟體持續更新一樣。
因為未來會怎樣,沒有人知道,
但唯一確定的是,改變一定會持續發生。
前陣子疫情的關係,
同學想實體上課,也變得更加困難。
也總是有人和我請教社群經營、
或是文案撰寫還有圖片調色後製等問題。
因此我決定把我這十年來的所知所學,
毫無保留地製作成線上課程,
讓學習再也不用受到,地點和時間的限制。
人生當中,處處都是學習機會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我又沒有想當網紅,
也沒有品牌要經營,為什麼要學社群經營?
但是你現在沒有,你怎麼知道以後你不會有?
如果以後你要創業,
經營自媒體肯定是必要趨勢。
課程也涵蓋的行銷合作、客戶關係管理等等。
無論是社群行銷,或是專業養成,
就看你有沒有張開眼,認真把握每一個吸收的機會。
這個過程,就像賈伯斯所說的「Connecting the dots」,
你不能預先串起人生的點,
只有在事後時,才會明白這些點之間的關聯,
所以你必須相信這些片段,會在你的未來人生派上用場🌟
而這些日常小事,也是你獨特的亮點,
因為生命,就是是不斷的學習歷程。
我們會發現,
在工作領域上相對傑出的人,
通常在興趣或是其他領域也是表現優異的。
其中的原因不外乎是把斜槓的概念,
融合了到本身的工作或是專業中。
而面對事情的態度,會決定你的未來。
這次的課程,我花了四個月的時間才製作完成。
從提案、簡報動畫製作、到上字幕、錄課程,
全部都是自己一手包辦,可能短短幾分鐘的章節,
我要花上一整天的時間來重複錄製。
在加上自己在工作上,是完全處女座個性🤦🏼♀️
對自己的作品更是要求嚴格,
幾個月下來,真的很累、很辛苦。
但卻也很值得,
因為這段期間,我也解鎖了自己許多技能。
這次的課程,我會運用受眾分層理論
帶領你跳脫既有的社群行銷概念,
並透過大量的實際操作,來強化吸睛文案撰寫,
並教你如何使用Lightroom、Photoshop後製調色等技巧,
這次的課程,是不限時間地點,
並且可以永久重複觀看隨時隨地上課
還有課後社團互動、以及作業練習
當你完成課程後,PressPlay也會頒發完業證書🏆
多增加一樣技能,讓你在人群做出差異。
當你願意跨出這步舒適圈,
也許你就會比別人更不一樣
當你帶來更寬闊的視野後,
相信會產出更不一樣的火花😆💪🏻
《看一眼就想追蹤!IG社群圈粉策略》
點這上課👉🏻https://www.pressplay.cc/link/F6372DA1
優惠碼:PATTY100
就能看到我的課程嘍!☺️
#社群經營 #品牌行銷 #品牌形象
#網路行銷 #自媒體經營 #自媒體教學 #ig行銷 #數位行銷 #kol #圈粉 #ig社群經營圈粉策略 #線上課程
我的課程 在 數學老師張旭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嗨大家好,我是丈哥
在認識了一些群之後
這一回要介紹另一個類型的有限群了
這系列課程我參照 John B. Fraleigh 的第 7 版《A First course in Abstract Algebra》
拍攝我自己的講解版本
重排群就像是撲克牌洗牌
它的相關理論可以用來解釋對稱性
在這個影片裡
我們會談到 S₃ , D₄, 以及 Cayley 定理
如果你覺得我的課程對你有幫助
也歡迎分享給對數學有興趣或是要學抽象代數的朋友
【上一部】循環群 (下) 👉 https://youtu.be/FnaTokOC2XE
【下一部】軌道與奇偶性 👉 (製作中)
丈哥代數
👉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KJhYfqCgNXiVWCMqRtQRPRrrWSOqtxAQ
丈哥的 YT 頻道
👉 https://reurl.cc/83EKm4
丈哥的 FB 粉專
👉 https://reurl.cc/rgym7Z
丈哥的 IG
👉 https://reurl.cc/O0ZlO7
我的課程 在 數學老師張旭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嗨大家好,我是丈哥
這一回繼續處理重排群的後半段
要找齊 Zn 的所有子群是比較費功夫的
我們即將透過定理來講明
Zn 裡面不同元素生成的子群的特性
裡面需要最大公因數的概念
還有 ax+by=c 的解法
由於這些內容已經從高中數學刪除了
所以我花了一些篇幅處理
我將參照 John B. Fraleigh 的第 7 版《A First course in Abstract Algebra》
拍攝我自己的講解版本
如果你覺得我的課程對你有幫助
也歡迎分享給對數學有興趣或是要學抽象代數的朋友
【上一部】循環群 (上) 👉 https://youtu.be/4-_LLMQ7FeQ
【下一部】重排群 👉 https://youtu.be/tJ9bH3B_yA4
丈哥的 YT 頻道
👉 https://reurl.cc/83EKm4
丈哥的 FB 粉專
👉 https://reurl.cc/rgym7Z
丈哥的 IG
👉 https://reurl.cc/O0ZlO7
我的課程 在 數學老師張旭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嗨大家好,我是丈哥
這一回來談循環群的主題
主要的目標有三個
(1) 證明循環群只有兩大類
(2) 弄清楚 Z 的所有子群
(3) 弄清楚 Zn 的所有子群
其中的技術部份
由於涉及到基礎數論
以及良置性 (Well-definedness) 的問題
所以會花費比較多口舌在解釋它們
我將參照 John B. Fraleigh 的第 7 版《A First course in Abstract Algebra》
拍攝我自己的講解版本
這一集比較長
內容比較困難
所以分成 (上)、(下) 二集
如果你覺得我的課程對你有幫助
也歡迎分享給對數學有興趣或是要學抽象代數的朋友
【上一部】子群 👉 https://youtu.be/SMbufrt-K08
【下一部】循環群 (下) 👉 https://youtu.be/FnaTokOC2XE
丈哥的 YT 頻道
👉 https://reurl.cc/83EKm4
丈哥的 FB 粉專
👉 https://reurl.cc/rgym7Z
丈哥的 IG
👉 https://reurl.cc/O0ZlO7
我的課程 在 我的課程需要實體操作,線上課程不適用!【知識變現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有人說他是教紋眉的,所以不適合做線上 課程 有人說他是教美睫和美甲的,所以不適合做線上 課程 有人說他是教直排輪的,所以不適合做線上 課程 … ... <看更多>
我的課程 在 我無法完成課程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若Facebook Blueprint 網路學習課程沒有將您的課程標示為「完成」,可能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瞭解詳情。 ... <看更多>
我的課程 在 我的課堂改版了!!趕快來體驗我的課程2.0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我的課程 2.0優化了版面功能,讓老師彈性選擇要連結的外部資源,也可輕鬆管理想放的功能。另外,老師也可自行編排課程的節次,好讓學生的課程清楚依照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