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由啟動正向念頭與負向念頭?」
-
為何,壞事總是比好事,更容易記得?
為何,好常沒辦法自由控制正向念頭與負向念頭的出現?
-
你曾經遇過
孩子執意要自己穿鞋,不給幫、不給碰
就算軟硬兼施的表明急著出門了
孩子還是專注在自己的穿鞋世界裡嗎?
你曾經遇過
孩子堅持要完成手邊的作品或遊戲
就算喊了千萬遍
孩子仍無動於衷的繼續手邊動作嗎?
你曾經遇過
伴侶太專注在完成某件事
忘了洗澡、直接睡覺
隔天簡單換個內衣褲就直接出門嗎?
你曾經遇過
家中長輩堅信著某種觀念
即便你化身流言終結者
傳了各種參考資訊過去
長輩仍然堅持自己的方式過生活嗎?
-
這些時刻來臨的瞬間
第一個跑進大腦的,是哪一種念頭呢?
是油然而生的憤怒、煩躁、指責
是會心一笑的欣賞、觀察與好奇
還是兩種聲音穿插呢?
-
有趣的是
負向念頭,似乎是最快產生的
-
也許是社會制約
也許是身邊家人們也是這樣長大、這樣教育
也可能是因為大腦的保護機制
為了幫助我們在最短時間內
判讀可能對我們生存造成危害的情況
比起正向情緒與記憶
‼️負向經驗會更容易烙印在心裡
並在事件出現時,立即連結上相關的負向經驗
幫助我們閃避可能的風險
-
280萬年以來,人類天生就有預設的軟體—「生存軟體」
古老的模式對於存活或被殺掉,是帶有責任且非常重要的
然而今天,由於它不斷督促大腦去尋找可能出錯的事
或可能對生存構成威脅的事物,導致實用性大不如前
它總是不斷尋找可能傷害你的東西,這樣你可以選擇戰鬥或逃跑
結果導致
‼️大腦演化成可以很快從「壞經驗」中學習
⁉️從「好經驗」中學習卻很慢
舉例來說😡😡😄😄
研究顯示,我們辨識生氣表情的速度比快樂表情快很多
就算我們只是瞥到😡生氣的臉孔😡(只要1/10秒),還未能有意識的讀出那些表情,但大腦中處理情緒和形成新記憶的部分,就已經活化了
心理學家一再發現
大腦會自動觸發負面的情緒,因為相較於程度相當的好事,大腦對壞事的反應較快速、持久,而且更強烈
《摘自:6分鐘日記的魔法:最簡單的書寫,改變你的一生》
-
|
.
我們的大腦有負面的傾向,使得它就像壞事的魔鬼氈和好事的不沾鍋塗料
—Rick Hanson,美國心理學家
˙
|
因此,人類在看見一件失去掌控、不如預期的事
尤其是可以針對特定對象時
很常瞬間反應:「為什麼你不…?」、「他應該…啊!」
-
但,為什麼他要? 為什麼他應該呢?
-
我們所處的世界裡,充滿了二元對立的例子
黑與白、好與壞、美與醜、光與暗
然而,這樣的世界裡
卻不是每件事、每項元素
其對立面的數量都是對等的1:1
一個正向念頭的對面,通常不會只有一個負向念頭
而且似乎,負向念頭的數量,很常是正向念頭的好幾倍
以孩子固執穿鞋為例
❤️正向念頭可能是:
「瞧他堅持的樣子,他真的很想學會這件事,好可愛!」
🖤負向念頭可能是:
「他到底在堅持什麼,又不給人幫,我直接幫他不是快多了嗎?浪費時間」
「他看不出來我在趕時間嗎?等等遲到很麻煩欸」
「怎麼連穿個鞋都還不會,都幾歲了天哪!」… 等等
-
為什麼呢?
這些負向念頭的根源,來自哪裡?
-
🌟也許,來自覺得「自身權益受損」的恐懼
覺得自己的生活被影響了,失去控制感的焦慮與恐懼
覺得自己得冒著需要面對麻煩事的風險,對需面對的未知處境而恐懼
又或者,因覺得自我價值受損,而產生無助與恐懼
─我孩子的表現,代表著我是否是個有價值的成人
─他好,表示我很好
─他表現的不如我預期,我則對自己感到失望
|
.
愛是滿。
是不斷注入、煥發的過程
恐懼與憤怒是缺。
是不斷缺少、啃食的過程
˙
|
下次當大腦又太想保護自己
迅速送上負向念頭時
讓我們試著理解大腦的用意,感謝大腦的保護與努力
同時也試著感受,除了憤怒或恐懼,我們還有沒有別種思維可能
─這時候,如果是愛,會怎麼選擇?
#質感教育 #質感內在
#改變大腦習慣新挑戰
#獲得嶄新的視野
#在關係中獲得內在自由
#愛一直都在心裡
#等待你允許他與大腦合作
#小羊老師TML
戰鬥或逃跑反應例子 在 孭起背包·遊歷不預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職場微特質 - 耐操抗壓】
「#壓力管理」(Stress Management)一詞對一眾職人來說大概不會陌生。在這個以職能作為員工評核的世代,學懂耐操抗壓,彷彿是要在職場爬升的必修一課。
然而,「壓力管理」本質就是一個悖論(Paradox)。壓力的存在是為了要讓我們在面對眼前難關時,能夠聚焦,並產生出動力作出穿越,亦即是所謂的 Fight or Flight (戰鬥或逃跑)反應。因此,當我們要管理壓力,代表我們已經在不知不覺間製造了一個新的難關給自己處理。換句話說,「壓力管理」自身已經是一股壓力。
這就像我常說的,若你告訴自己「放下」,你就至少還有「放下」這個想法還未放下;若你想著活在「當下」,你已經活在上一秒,因為你已經不在「當下」了。
除了「壓力管理」,當然還有「情緒管理」和「時間管理」等等眾多的職場補強項目。說穿了,潛台詞就是說「你還不夠好」。
在傳統職場觀念中,我們天生就像一張沒有太大用途的草稿紙,上面滿佈著眾多缺點。而我們必須透過在後天職涯中不斷補強,把這些缺點一一劃去,同時把一個又一個的職能學飽學滿。
當我初進職場的時候,當然也覺得不以為然,不斷鞭策自己把這些職能項目好好補強,卻發現當你越爬升,別人對你的要求就變得越高,你根本永遠無法滿足他人對你的期望。職涯就像是一個向著那完美境界攀爬的無盡旅程,你只能永無休止的一直爬、一直爬。爬著爬著,其實我們大概已經忘記了當初為甚麼要攀爬。
到了後來,在Nielsen尼爾森工作時,我就一再跟我的團隊強調,我們並沒有缺點(需要補強的地方),只有亮點和盲點。把弱點補強頂多只能夠讓你成為老闆心目中合格的員工,但把亮點發揮至極點,卻能夠讓你成為職場上獨一無二、炙手可熱的非凡人才。
顧名思義,亮點就是我們天生能夠發揮的天賦才華。既然天生就會,就應該好好盡情發揮至極點,這就是行銷概念中的 Simplify、Amplify & Repeat(把銷售點簡化、強化、深化)。
但同時,我們也需要注意到自己的盲點。盲點並不等同於缺點或弱點。後者需要被解決、被處理,而前著則只需要小心注意就好。這就像行車盲點,我們只需要在轉線的時候多加小心,回頭一瞄,卻無需過份聚焦於這盲點,為此而大費周章改裝車輛。
「壓力管理」就是如此的一個課題。壓力根本不須,也無法被管理。我們只需要認知和接受,然後學懂與它共處。
Human Design 人類圖對壓力這部份就有很具啟發性的見解。
簡單來說,世上有兩種人,一種擁有穩定的處理壓力模式,而另一種則沒有。這並不代表後者無法處理壓力,更非代表抗逆能力的好壞,而是單純不同的人擁有不同的運作模式。因應着他們面對壓力的不同反應,他們也因此各自有需要學習如何面對壓力的課題,就此而已。
在Human Design 人類圖的術語中,我們通常稱後者為「根部中心沒有定義」。壓力一時能夠讓他們表現超乎異常,一時卻又讓他們焦頭爛額,因此他們很容易成為舞台上的神經刀。曾在一場NBA球賽中砍下81分的球星Kobe Bryant,和以freestyle rap battle(即興饒舌大戰)知名的MC JIN歐陽靖就是很好的例子。
然而,擁有這樣設計的人,較不適宜長期處於高壓環境下生活或工作。也正因如此,如何正確地面對壓力是他們人生中最大的課題。
為了逃避壓力,盡快把壓力源處理好,或把事情拖到最後,到了忍無可忍的時候才處理,都不是他們最好的應對方法。他們要做的,是把控制權交回身體。如果在設計中有5-15通道的話,只要好好按照自己習慣與節奏,他們就能夠以一個舒服的韻律去完成事情,而不需受到壓力的摧殘。如果意志力中心有定義的話,那衝一回休息一會,不用一次過完成事情,可能是他更有效的工作方式。
只要相信身體,他就能夠為你指引出正確的處理方案。
另一邊廂,擁有穩定處理壓力模式的人,在Human Design 人類圖的術語中,被稱作「有定義根部中心」。他們的確可以比較在有壓力的情況下保持表現,甚至穩定地超水平演出。換句話說,壓力很多時候反而成為他們的表現催化劑。但這並非說他們沒有在壓力上要學習的人生課題。
每個人的設計中的每個特質,皆是一把雙面刄,懂得運用就能夠讓你發光發亮,誤用的話卻隨時成為你的盲點。
我自己就是這個類別的人。小時候我就經常把事情拖到最後一刻,一直不處理,重點是因為覺得反正死線還沒到,硬要提前做,事情總是拖拖拉拉,最終時間運用CP值很低,單純浪費時間,卻沒能帶來太大的進度。
然而人生經歷讓我學懂了一個道理。當事情真的如我所安排,發生的剛剛好,那股衝死線的壓力推動力,的確可以讓我更有效率完成事情。但是生命往往不似預期。即使時間計算得剛剛好,但往往總有那麼一件不預期的事情發生,亂了我的陣腳。本來剛剛好的壓力推動力,竟突然變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讓我壓力瞬間崩潰。再者,在短短一個晚上通宵衝完一份報告書,容易把自己的眼光過份收窄在某單一視野上,無法看見一個完整的宏觀。即使做好了,質素也未必理想。
後來在我活出自己的道路上,我的身體自然地引領我找到一個更好的平衡。我開始發現到,原來之前一直對事情拖拖拉拉,不願開始,純粹是因為那些事情根本不是我真心想做的。換句話說,就是沒有薦骨回應,沒有身體的喜悅,單純是頭腦覺得必須做的事情。
現在,當我遇到身體很有回應的事情,我已經學習到一個可以好好駕馭壓力作為動力,而不被它吞噬掉的方法。既然壓力中心的動能,需要一個目標性的推動指引,那我給它安排一個不就好了嗎?
無論是之前在Nielsen尼爾森製作客戶簡報,還是今天準備職場引導個案,甚至是日常寫FB文章,我都會為自己安排一個比真正死線更早的另一條死線。在第一條死線,我並不會追求完美的成品,只要求自己把構想盡量表達出來。然後把這我會這半製成品擱在一旁,等到最後死線前,我才會拿出來重新審視,一方面可以補充自己想法上的改變,另一方面用一個較批判性的眼光作出修改。
但這個做法,有一個重點需要緊記,就是你必須讓你的身體真實相信這條死線的必要性。以我自己為例子,我的壓力源是在28-38和3-60通道。換句話說,我必須為這死線賦予真實的意義,同時我真的看見這做法能夠讓我的出品更有質素。相反,如果我只是胡亂給一個隨便可以推倒的死線,我的身體根本不會動起來,而我的行為當然也不會有任何改變。
你又屬於哪一類型呢?有興趣的話,不妨在生活和工作中好好察覺一下,自己如何與你的壓力共處。
-----
在職場上遇上任何疑難,或想探索自己在職場上的可能性,歡迎到以下連結,了解【 職場引導服務 】詳情。👇👇
https://www.KevinCareerCoaching.com/service
.
若有興趣將靈性修行實踐在生活中,歡迎追蹤靈魂事務所專頁,獲得最新的課程和服務資訊。
圖片來源:memefactory
戰鬥或逃跑反應例子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要想有效幫助這些孩子,父母需要採用全新的方案,比如有效溝通的三句話。
第一句,接納並幫對方用語言明確說出自己的感受,比如:「寶貝,你真的非常生氣(或憤怒),是不是?」
當得到孩子的認同時,我們可以說第二句話:「寶貝,你有什麼樣的感受?」
在語言的表達下,孩子的情緒會迅速轉變。當孩子停止觀察、描述時,我們可以問第三句話:「寶貝,願意跟爸爸媽媽說說發生了什麼嗎?」
隨著孩子的傾訴,困擾他的情緒可能會越來越弱,也許孩子會自己停止表達。這時,父母可以再問一個升級問題:「嗯,寶貝,我知道了。還有沒有其他想跟爸爸媽媽說的?」
取自《擺脫內耗人生》
……………………………………………………………..
各位朋友,晚安:
今天跟老師們談非暴力溝通,最後結束的時候,有兩位老師分享了很寶貴的伴侶相處經驗,在歡笑聲中結束了兩天的工作坊,我實在感覺好滿足。我一向喜歡跟人討論心理議題,老師們相當真誠且開放,再加上老師們本來的表達能力就很好,所以我們很快就進入狀況,非常順利,讓我很有成就感。
這本書教的溝通方式,相當接近非暴力溝通。裡面舉的例子,又很接地氣,參考價值很高。
這篇摘文的重點,比較是在對話一開始,試著建立信任關係,並且讓當事人或孩子暢所欲言。最後再跟當事人或孩子確認,是否全然地表達了自己,這會讓對方感覺到被關懷與尊重。
今天早上的文章,似乎同理到了一些朋友,我感覺我的分享很有價值。非常感謝不同朋友的回饋,即使我沒有回應留言。今天晚上會先休息,明天再直播,我們明天聊。
祝願您,用好奇心帶起溝通雙方的自我覺察,並且開啟善意的對話!
.
在這篇文章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此文章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文章下方留言。
……………………………………………………………..
【文/ 于德志】
處理對方的防禦∕攻擊狀態
有效的表達與傾聽,是溝通的核心。但在困境中,我們很容易遭遇溝通失效。
這種失效,在很大程度上源於我們的生理特點。在進化的影響下,我們的身體呈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反應模式:「戰鬥∕逃跑模式」和「消化∕放鬆模式」。
在溝通中,一旦我們身體緊張,或者感受到外部威脅,身體會自動進入「戰鬥∕逃跑模式」。於是,我們開始防禦式傾聽—尋找並放大任何可能的威脅,開始攻擊性表達—勇敢戰鬥以捍衛自我。
對人際關係而言,這是災難性的選擇。約翰.戈特曼教授的研究發現,防禦式傾聽和攻擊式表達會嚴重傷害親密關係。
有一次,我和兒子一起玩牌,兩個人本來開開心心的。忽然,我記起自己有件事忘了做,就趕緊起身。兒子熱切地挽留我:「爸爸,別走,接著玩。」我沒理他,他想拉我,我一把甩開他的手:「行了,別鬧,我有事!」看著發愣、委屈的兒子,我瞬間覺察到:天哪,我進入了戰鬥模式!
從放鬆到戰鬥模式的切換,甚至用不了一秒鐘!
一位被同學孤立的高中生給我看了一段她和媽媽的聊天紀錄,對話前面是她向媽媽講述自己的無助。從中,我們能清晰地看到雙方情緒狀態的變化。
女兒:「沒人跟我做朋友,她們都排斥我。」
媽媽:「你性格這麼軟弱,怎麼辦?」(指責性回覆,女兒沒有得到想要的情感共鳴。)
女兒:「我怎麼啦?我去死行吧?」(防禦,自我攻擊,女兒迅速對母親的態度做出了回應。)
媽媽:「我以為生活裡最難的是賺錢,原來不是,是教小孩。我看到幾歲的孩子連飯都沒得吃,覺得可憐。你卻覺得自己更可憐。唉!」(媽媽從傾聽孩子的苦惱,轉而抒發自我感受,這會被孩子理解為對自己的新一輪攻擊。)
女兒:「我沒覺得自己可憐,是你覺得。」(女兒繼續防禦。)
這種充滿攻擊、防禦的對話,一定是無效的。要想解決這一問題,我們需要掌握兩種必要的技巧:非攻擊式表達—避免引發對方的防禦狀態,導致理智下線;開放式的傾聽—成功化解對方的攻擊姿態,重新啟動理智腦。
非攻擊式表達,要求我們將表達聚焦於三個基本要素:我、事件與感受、需要與期望。比如,當我們認為自己遭遇了不公時,習慣的表達通常是「你這樣分配利益的設計方案完全是針對我」。在這一表達中,「你」是聚焦對象,「針對我」是個人判斷。這種表達,會迅速讓對方進入「戰鬥∕逃跑模式」,溝通的大門也將關閉。
如果我們採用非攻擊式的表達,就需要從「我」的角度,重新呈現事件以及「我」的感受,或者還可以加入個人需要。比如這樣說:「分配利益的方案這樣設計,我覺得非常沮喪,我希望方案能考慮到我的利益。」在這裡,對話的重點放在 「我的感受和需要」上,沒有了指責,溝通更容易有效進行。
在有效傳遞信息之外,我們還需要有能力化解來自對方的攻擊。否則,溝通同樣會失效。
在一次重建心理靈活性的培訓活動中,有一位學員曾大聲告訴我:「你說的這些東西我都嘗試過,可是完全沒有作用。所以你就別再繼續胡扯了,沒用。」
我一愣,我能覺察到自己一瞬間就臉紅了。很多人都曾有過這種體驗,當遭遇攻擊時,我們會迅速調動力量開始反擊。但幸運的是,我不僅能覺察到自己的反應,也能處理自己的羞愧—我用好奇感迅速取代了羞愧感,開始傾聽他的感受。所以,我們的對話變成了這個樣子:
我:「你很憤怒,因為這些方法對你毫無作用是嗎?」
質疑者:「是的,三年了,我陷在痛苦裡已經三年了,我換了幾個諮商師,他們給了我那麼多的安慰、建議,可什麼用都沒有。」
我:「努力了三年卻一無所獲,這讓你非常失望。」
質疑者:「是,我的生活全被打亂了……」
在我的傾聽中,質疑者內心的壓抑逐漸得到了釋放。十分鐘後,我們的培訓得以繼續進行,他成了練習特別認真、對我真誠信賴的學員之一。
所以,如果我們想掌控溝通進程,就必須有效處理來自對方的攻擊和防禦行為!前面我們所講過的擺脫感受困境的鑰匙—「好奇心」,會是有力的工具之一。
…………
三句話處理對方的防禦
當對方進入「攻擊∕防禦模式」時,我們會本能地進入同樣的狀態,但這只會激發矛盾,讓彼此陷入更激烈的衝突。在求助本能之外,其實我們也可以使用三句話幫對方擺脫防禦姿態,從而讓溝通重回正軌。
這裡,我以諮商中父母的苦惱為例來呈現這三句話。
在諮商的過程中,有的家長問:「我女兒四歲,非常暴躁,與小朋友玩耍產生矛盾時,常會說些極端語言,比如,我要打死你,我想殺了你。這該如何解決?」
也有家長問:「我八歲的孩子非常易怒,並且攻擊性非常強。上次他在車庫發脾氣時竟然用錘子去砸車!我們曾試過很多管教方法,比如,制定嚴格的規矩,嚴厲懲罰,學習並使用正面管教法,甚至帶孩子去醫院檢查、長年吃藥等等,但幾年來不知為什麼毫無效果。我們到底還能做些什麼?」
曾多次登上《歐普拉脫口秀》、《早安美國》等熱門節目的哈佛醫學院精神病學系臨床副教授羅斯.格林(Ross W. Greene),很早就開始關注脾氣暴躁的兒童,在三十多年的實踐研究中,他發現:很多時候,將兒童診斷為躁鬱症、對立違抗行為、陣發性暴躁、注意和多動缺陷障礙等,對這些孩子改善行為毫無幫助。在我的職業經歷中,我們也發現,要想有效幫助這些孩子,父母需要採用全新的方案,比如有效溝通的三句話。
第一句,接納並幫對方用語言明確說出自己的感受,比如:「寶貝,你真的非常生氣(或憤怒),是不是?」
為什麼要說這句話?這是情緒管理的第一個訣竅:有效表達。當內心的感受被準確識別並明確表達出來時,我們會感受到理解與接納,這會讓情緒的破壞力迅速減弱!所以,要想幫孩子擺脫強烈情緒,第一步就是識別並用語言表達出這種感受。
當得到孩子的認同時,我們可以說第二句話:「寶貝,你有什麼樣的感受?」
對孩子來說,一開始聽到這句話,會感覺有些茫然,不知如何描述。所以,採用這套方法初期,家長可以先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感受,給孩子做出示範,比如:「寶貝,當我生氣的時候,有時我感覺就像體內有氣一樣,會不斷地堆呀、堆呀、堆呀,然後讓我只想大聲吼。能跟我說說你現在的感受是什麼樣子的嗎?」
這種示範,會幫助孩子學習如何描述。為什麼要幫助孩子描述內心的感受?當孩子帶著好奇的思維去觀察、描述自己的憤怒時,憤怒會更容易消失。做為家長,很多人擔心,讓孩子關注憤怒會導致更加憤怒,這是一個思維錯誤。事實上,真正有效的情緒處理,從來不是迴避、淡化、漠視,而是更深入地去體驗、去描述。
這就是防禦∕攻擊姿態處理的第二步:喚醒好奇心。好奇帶來的自我覺察,會迅速減弱不愉快感受的強度。
在語言的表達下,孩子的情緒會迅速轉變。當孩子停止觀察、描述時,我們可以問第三句話:「寶貝,願意跟爸爸媽媽說說發生了什麼嗎?」
孩子的苦惱,一是感受需求不被理解,二是心裡有話無法表達。只要他能開始用語言描述事件、表達感受,哺乳動物腦的影響力就會越來越小,而理智腦也將重新獲得掌控權,其破壞性行為就會越來越少。
所以,要想幫孩子擺脫強烈情緒,第三步是幫助孩子用語言描述事件,表達需求。在這個過程中,父母需要注意的是自己的不當干預—比如忍不住駁斥孩子、評判孩子、提供安慰或建議等,這些行為不僅會阻礙孩子的表達,更有可能將孩子重新推入強烈情緒中。
隨著孩子的傾訴,困擾他的情緒可能會越來越弱,也許孩子會自己停止表達。這時,父母可以再問一個升級問題:「嗯,寶貝,我知道了。還有沒有其他想跟爸爸媽媽說的?」當然,如果前三句話能發揮作用,孩子可能會告訴你:「我說完了,我好了。」當出現這樣的信號時,做為父母,你已經成功幫孩子擺脫了強烈情緒。現在,你有充分的條件進行下一步:與孩子一起尋找解決方案,提升孩子不同情境下的壓力應對能力。
這三句話不僅適用於困境中的孩子,同樣適用於每個成人。當我們對感受、需要的描述讓對方願意回覆「是或對」時,有效的傾聽和溝通過程就開始了。
.
以上文字取自
擺脫內耗人生:走出焦慮、自責、憤怒、悔恨⋯⋯透過有效練習轉化情緒,讓你停止內在糾結、化解自我衝突,重新拿回生命主控權!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8293
麥田出版
.
7/25高雄公益免費_善牧第五屆爸比媽咪節-親子有話好好說(高雄場)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50194072308694/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