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蛋黃酥 #初次挑戰 #處女秀 #請多多指教
安安^^ 這週挑戰的是人生第一次的蛋黃酥,把處女秀直接搬出來,獻給大家了😆
不過烘焙從來不是可以靠直覺成功的,絕對翻車給你看,所以事先在網路上做了很多功課,收集前人的智慧,因此今天這集我覺得比較像是*烘焙菜鳥的心得*,新手可以參考我整理出來的經驗和用量,少跑一些冤枉路
至於老手們不嫌棄的話,請多給我們一些指教,因為看似簡單的蛋黃酥,裡面隱藏的眉角還真不少😁
先給大家這次食譜的用量,可以做出10~11顆左右,酥皮通常在28-30g,紅豆餡是25-30g,鹹蛋黃則是從10-15g不等,去買材料前一定要先心算一下,才不會有*漏勾*的狀況發生😉,回推一下數字,就知道餡料最少可以做出幾顆
建議不要太大,會比較沒有精緻感,盒裝的容器也會塞不下。 是的,做好以後,你一定會想要送人,這是蛋黃酥的魔力,真的長的好可愛啊~~,想做都不見得是想要吃~哈哈哈🥰
食材用量:
油皮&油酥
中筋 50g
低筋 150g
糖粉 8g
鹽2g
無水奶油 80g
水40g
豆沙餡
600g 烏豆沙/棗泥都可以
鹹蛋黃
剝好或自己現剝都可以,處理方式有點小不同
芝麻
黑/白裝適用
製作方式
低溫130度烤熟鹹蛋黃(過程噴酒三次)放冷
分切豆沙餡25g,包入鹹蛋黃後進冷藏
接著攪拌所有油皮的材料,選擇不出筋或8成出筋, 鬆弛15分鐘以上
把油酥材料混拌均勻,分割14g,油皮同樣14g
把油酥包入油皮內,桿捲兩次,每次都要鬆弛10分鐘以上,最後包入內餡
刷上過篩的蛋黃液,進烤箱180度 25~30分鐘
出爐後檢查底部,確認熟透後,放涼才能包裝
用文字說的簡單點呢,就是上述這樣而已,細節就請看照片步驟吧,會有滿滿的心得😊
----分隔線----
至於烘焙行老闆說的高級做法呢,其實就是油皮沒有打出筋,混拌好鬆弛後就直上了
問題出在哪呢,沒出筋性延展度不夠,包油皮油酥的時候容易破,桿捲的時候也容易破,包餡料的時候更是容易破,甚至連烤都可能出現沒層次。所以新手食譜的油皮,通常只使用中筋麵粉,方便打出薄膜,所有上述的動作就變的簡易許多,外面的店家通常也都是這麼做,增加良率不要破酥
那不打出筋的好處在哪呢? 依照烘焙行老闆的說法,是留酥的時間會大幅度的增加,最少是7-10天都還是非常酥,這是他們烘焙教室測試實驗後的心得
而我因為經驗不足,當出現*鳳梨酥*質感般的蛋黃酥時,實在太困惑,所以才會回頭去詢問老闆意見😆,沒想到竟然意外的挑戰到高級班,雖然有沒有真的成功也不知道
不過成品的酥皮是完全沒有延展性,入口的當下還真的有些不習慣,所以好不好吃,我想也就見仁見智了
至於酥度*真的*能保持多久,我也不知道~~下週在跟你們講嘿,只希望掌櫃不要全吃光了,因為她爆炸愛蛋黃酥的😁😘
#中秋節甜點爆醣不怕
#月圓人也要圓😆
#被遺忘的烏魚子🤣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挑戰 不 可能 心算 在 升鴻投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6/27諮商教練紀錄
看到張一鳴的一段話:
成功者工作時間都很長:通用電氣的 CEO 每周 工作一百小時,堅持了至少十年。巴菲特為了最早看到次日的華爾街日報,經常在凌晨四點去取報紙。勤奮不是一種形式,而是一種心理狀態:享受挑戰極限的過程,保持熱情和好奇心,堅持不懈。
剛好剛才和教練聊到類似的主題,紀錄一下。
我以前一直認為勤奮就夠了,甚至重要性佔9成,但後來看到愈來愈多聰明努力的案例,讓我體會到我可能較缺乏的是這個。
或許是幼時苦練心算,我有像牛一般的毅力,為了拿全國冠軍,6歲就可以一天八小時整天算,但心算的技巧相對較單調,所以苦練就容易有好結果,但長大後很多事,沒抓好方向就狂衝,常常事倍功半。
後來看到Tim Ferriss的書"一周工作四小時,晉身新富族",對我震撼挺大的,他會把一個好的idea用最聰明省力的方法,自動化後將一個小生意變成印鈔機,自己就花大把時間做更多有趣的事,例如渡假、冥想、到處體驗新事物。
他的另一本書"身體調校聖經"也是如此,教如何一周只練一次健身就很有效,或一天只睡兩小時的"超人睡眠法"(一天6次,每次20分鐘),感覺他就是一個享受聰明做事的人。
後來觀察到一些在Google或其他頂尖科技公司的同學,他們似乎都有一些類似的特質,他們會常常揶揄自己懶,所以能自動化的事就盡量寫程式,不要笨笨的自己手動日復一日做,但我覺得他們不是懶,他們只是享受事半功倍的感覺,自己就能有更多時間繼續下一件有趣的事。
這事我在投資上也有很大的感觸,例如一些神人朋友,我發現他們很精明的知道哪些是爆賺的關鍵,其他不重要的動作就刪除,其他時間就能愉快地玩耍。而我雖然願意付出大把時間拚,但10個動作中,其實讓我賺錢的只有其中3個動作,有7個不僅是干擾,甚至是拖累,而我並沒有把這些扣分的"努力"釐清出來,把它們一一刪除,所以看起來我就是個阿呆,比別人累又賺不如別人。
所以教練問我能怎麼改善,我想了想,大概要做兩件事:
1.每天要有固定時間檢討,自己過去的努力有沒有去找"關鍵"和"訣竅",我目前先訂每天的早上6點,中午12點,晚上6點,三省吾身,每次5分鐘,頻率之後可以再調整。
2.持續結交聰明做事的朋友,觀察並學習,"喔~原來可以這樣搞啊,太聰明了!"
一些什麼領域都能略懂略懂的天才朋友們,運動、工作、人際關係、健康各方面的狀態都維持的非常好,似乎都有這樣的特質,事半功倍,2小時抵別人8小時,一年抵別人10年,這樣時間就能同時開多條戰線,就形成了別人看似"為何他什麼都會"的樣子。
目前為止的體會,還沒有理解很深,繼續努力。
挑戰 不 可能 心算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聚焦全世界 #快思慢想 #以色列
☝🏻很多人不喜歡數學,但學了之後,讓我們買東西時可以很快心算出價格..😬
☝🏻很多人可能不喜歡以色列,但這個國家有很多方式,或許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尤其是當我們正面臨空前的挑戰,而他們似乎已經走出挑戰的時刻…
去過以色列兩次,我對於他們有非常多的感受,第一次是驚訝於他們的建國執著與教育,重視思考與創新,所以建國六十多年,諾貝爾獎12座🏆*12👏🏻
第二次去,也就是以巴衝突時期,是驚訝於他們國防武器的精準先進,當時國防部發言人跟我說,他們早就已經研發出一個就像電影<關鍵報告>裡的眼球👁偵查機器蜘蛛🕷️,但因為擔心情報外洩,所以無法讓我們拍攝🥲
我當時只有一個想法就是:哇 以色列人挖掘腦力的本領,簡直比阿拉伯人挖掘石油還強…(中東沒有石油的國家就是以色列和約旦)。
#因為周邊都是敵人因此以色列全民皆兵
#因為不產石油又不要靠阿拉伯國家因此以色列早就開發電動車🚙
#因為知道教育能改變未來因此以色列教育經費僅次於國防
關於以色列的創新和建國歷史,可以參考👉🏻
#聖地傳說 #聚焦以色列🇮🇱
不過,我愛和平,不喜歡打打殺殺,所以看到他們最近與巴勒斯坦交火,實在不開心😣但我同時也在想,全球人類都還在對抗疫情之際,以色列怎麼有餘力來對付別人呀?
✅BBC新聞4/24報導,歷經十個月疫情,以色列單日死亡數第一次掛零..
✅今天,6月1日,以色列重啟邊境,取消絕大多數防疫限制,全國逐步恢復正常生活,並容許旅行團到訪以色列…
以色列 ,怎麼敢⁉️
🅱️BC News :
Israel has the highest vaccination rate in the world. On Thursday, the country reached the milestone of five million Covid-19 vaccinations.
⏱時間回到2020,三月之後以色列疫情快速升溫,單日確診數從破百甚至數千,今年初還見到破萬,確診數高達83萬…而以色列人口僅有935萬人…🥺
國小.人又少,去年的以色列,幾乎經歷了世界最嚴重的疫情慘況,😣
當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當公布一項研究,將以色列列為 195 個國家中排名第 54 位,表示以色列對抗傳染病並不引人注目,可想而知,人民有多痛苦,也對政府能力極不信任…。
但在這樣慘烈的情況下,以色列卻率先世界做了一件事:砸重金談判搶疫苗💉
去年三月選舉之前,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Netanyahu,不但自己接種了第一針COVID-19 疫苗,更直接和輝瑞首席執行官談判,以雙倍價格購買,然後每週輝瑞向以色列運送數十萬劑疫苗,反過來,以色列將成為一個國家臨床試驗,提供疫苗對人口和遏制流行病的影響的匿名醫療資訊。
於是,在去年底,全球疫苗荒的緊張時刻,小國以色列卻取得了先機,穩定.充足的疫苗數量提供全國人民施打。
以色列衛生部長艾德斯坦Yuli Edelstein在接受《金融時報》訪問時坦承:「我們如果沒提這個條件,那些藥廠連看都不會看以色列一眼,只會想先找市場更大的地方、賣出疫苗。」#真是成功的談判採購個案👍🏻
於是,以色列的確診人數從去年的慘狀到今年最高峰單日新增確診1萬1934人,然後下降到5月31日的17例,現在生活回歸正常。
☝🏻但以色列的能耐當然不只如此。
以色列隸屬於總理辦公室的生物科學研究所(Israel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 Research, 簡稱IIBR)去年五月已經分離出新冠病毒單株抗體,著手研發新冠國產疫苗BriLife,以色列國防部說: 去年秋天已經徵集臨床受試者,順利通過一.二期試驗,即將邁向第三期的人體試驗,也在與耶路撒冷的 BiondVax 製藥公司(一家製作萬用流感疫苗.在那斯達克上市的公司)進行談判,預估最早2023年春季能上市。
🇮🇱以色列的傳奇,正如同一位以色列記者David Horovitz所說的,以色列既是“contagion chump傳染病笨蛋”,但又是“vaccine champ疫苗冠軍”。
#傷痕累累卻出類拔萃
以上資訊參考了很多國內外的報導文章,因為,美國也很多記者在研究以色列為何能夠注射疫苗搶世界第一,解封也幾乎是世界第一,而明明疫苗(輝瑞BNT)就是美國和德國合作製造的呀…😅
此刻,讓我又想起了當時以色列駐台的大使Simona Halperin女士說的:「從創世以來,處處都是挑戰…以色列很清楚,如果沒有持續創新的能力,在各個領域自給自足並且茁壯自己,以色列是沒有未來的。」
以色列Isreal,原意就是「和上帝角力的人」。
不管妳你喜不喜歡這個國家,但都值得我們深思研究。#聚焦全世界 #訂閱開啟小叮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