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曬柿餅|袋鼠肉|嚮往新鮮空氣的人類」
——
在日本,有個曬柿餅的傳統
柿子呢,據網路上資料,最早是從中國長江流域傳來的
古時候的水果,大部分都沒有現代的那麼好吃,因為現代水果基本上都經過改良與配種
培育出好栽種、果實結的大、又甜皮又薄、生長期短,反正水果也好比工業時代一般,經過了相當革命性的轉變,才有現在你我日常在吃的水果
而柿子,最初是相當澀的,不是苦,是吃起來舌頭上會沙沙的,除非要等到整顆柿子熟成後,質地成果凍狀時,才適合食用
可是這時的柿子嚐鮮期相當短暫,由於已經熟到質地軟化了,下一步就是濫掉了
所以也不適合運輸與販售,就是自家人吃一吃罷了
不知何時哪個日本人發現把不熟的柿子在太陽下曬一曬之後,柿子的水分大量揮發,成了柿子乾
(八成就是忘記了之後才發現,歷史上有太多被忘記的食物結果變得超好吃,起士就是一個案例lol)
一吃發現,哇,居然不澀不苦,吃起來相當甜,這件事在古時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
畢竟,古時候鹽巴與糖,這種現代很便宜的調味料,是相當稀少且昂貴的,通常都是有錢人家或達官顯貴才有能力吃的
所以原本難以入口,苦澀無比的柿子,經過大自然零成本的陽光洗禮,居然成了高檔的甜味果乾
當這神奇的加工法被發現以及廣泛運用時,柿子搖身一變,成了日本當時家喻戶曉的水果
而且日曬後不單單是有了甜味,因為水分濃縮了,也方便儲藏與攜帶,根本是神之發現
這個,是現代柿餅的由來,而這曬過的柿餅,用的是苦澀的柿子,而非你我常吃到的改良甜柿,這一點要特別說明
——
之前忘記是看哪本奇怪的書,日本的翻譯書,裡頭是一則則的小故事,關於日本一些很民間的傳奇,不一定是鬼故事,大部分帶有濃厚的傳奇或地方色彩的那種
其中一則故事的標題就叫「曬柿餅」
故事主要說,主角有一天到日本一個鄉下小鎮出差,當時正值秋天,在逛名產店的時候,他看到了當地特產的柿餅,買了不少
之後便詢問老闆娘說哪裡有在曬柿餅,他想去參觀看看
老闆娘聽到之後滿臉笑容地問他說,你想看哪種的曬柿餅呢?
主角一聽覺得奇怪,柿餅就柿餅,還有分別?
之後想詢問下去,老闆娘聽了笑而不答的指向街道的另一邊說
「這邊直直走下去,有一種當地特殊的曬柿餅,很值得去看看。」
主角一聽也不疑有他,便往街道的另一邊走了過去
過去之後街道的景色從商店街,變成了住宅區的樣貌
一整排的建築都是一致性的二層樓建築,而每一間房子的頂樓,都有一根直立的竹竿子
隔三差五的,房子的竹竿子上,會掛著看起來不小的不規則物體,表面霧白霧白的,看起來像人類小孩的形狀
主角看到不禁停下了腳步,正好,離他最近那棟房子的頂樓走出了個老奶奶,熟練且緩慢地把竹竿子上霧白色物體降下來,並拿出刷子開始刷著那白色物體,看似是在清潔表面灰塵似的
由於畫面實在太過詭異,主角就這麼站著,大氣都不敢喘地,看著老太太很仔細地刷完整個白色物體,接著把那白色物體在升上去
當一切結束時,老奶奶轉身時剛好跟主角對到眼,並瞇著眼露出笑容地跟主角點頭致意
俗話說的好,好奇心害死貓,但顯然害不死好奇的人類
於是主角便問老奶奶說
「老奶奶,你剛剛是在整理什麼啊?!」
老奶奶回答說
『這個啊?這個是我們當地最有名的曬柿餅啊!』
主角忍不住想問
「但我沒看過這麼大的柿餅呢,請問是什麼品種的柿子呢?」
老奶奶聽到好似懂了什麼地笑說
『抱歉抱歉,沒講清楚,這不是柿子,是人類的小孩,從都市送來的,送來的時候都有各自的問題與脾氣,曬一曬之後不好的個性與脾氣都會被蒸發,曬完之後,剩下的就會是個乖小孩喔!』
(故事情節我瞎拼湊的,應該有一些細節會不一樣,但我也忘記書名叫啥了,所以如果你也看過這本書發現細節不一樣,歡迎留言修正 <3)
主角一聽冒了個冷汗,但這時只能保持鎮定,繼續與老奶奶聊下去
「哦,原來是這樣啊,那這樣通常要曬多久?」
老奶奶走近了一些,依然在二樓,說
『這得看天氣,也得看小孩子本身的個性,情況不糟糕的小朋友,曬一曬很容易就出「柿霜」,有些小朋友本性比較差的,就得曬久一些才會出霜喔!』
男主角相當訝異,回答說
「原來那是霜啊,我還以為是黴菌呢!」
老奶奶耐心的回答說
『就好比曬柿子一樣,「柿霜」其實是柿子果肉裡的葡萄糖與果糖經過日曬,水分蒸發後,跑到柿子表皮,而這些糖分吸附空氣中的水分後而轉化凝結而成的糖分!
這柿霜可是好東西,還可以入藥,具有潤肺化痰止咳的功效。』
「原來如此啊!真是神奇呢!」男主角回答
老奶奶接著說
『別看這一整排房子,住的人已經不多了,兒時玩耍的朋友有些走的早,孩子也都搬去大城市了,還有在接這「曬柿餅」工作的,除了我之外,也就只剩三四個家庭還有人知道怎麼曬了!』
老奶奶越說越落寞,但還是不忘熱情地跟主角說,要是有小孩子想曬的可以找她,不少問題小孩曬一曬回去之後,當醫生當老師從政的都不少呢!
——
澳洲是個地緣獨特的地方,也孕育出了不少只有澳洲才有的物種
袋鼠,就是其中一種,很多人只要想到澳洲,都會想到袋鼠
自然而然地,袋鼠也成為了國家保育的動物,畢竟他代表了國家
正常來說需要「保育」的物種,都是瀕危的,需要人為管控其數量,且幫助其繁衍
但在澳洲,袋鼠除了人類之外,是沒有其他天敵的,加上其繁殖能力極強,所以袋鼠在澳洲可說是逛大街的物種
去過澳洲打工度假的人肯定能明白,光是我自己在澳洲開車撞到的袋鼠就有三隻了,更別說停在國家公園還是沙灘上看到的那些袋鼠
一般來說,袋鼠是可愛的,尤其當你參加過動物園觀光的行程,八成都會跟無尾熊或是袋鼠拍上照片
但在野外,袋鼠是危險的,雄性的袋鼠體型巨大,直立時高度可達1.6-2公尺高,重量在65-100公斤左右
袋鼠本為食草動物,雄性袋鼠很少攻擊人類,大部分時間是在發情期時會有攻擊性,但也是跟其他雄性袋鼠打架,爭奪交配權
而近代頻發的袋鼠攻擊人類事件,多半跟觀光客的逐年增長有著絕大的關係
袋鼠本身是種草食性動物,意思是他主要是吃草的,跟馬差不多,但袋鼠偶爾還是會吃些真菌類或者是灌木叢裡的果實
之前我在澳洲打工換宿集二簽時有在馬場工作過,每天早晨的工作就是推著推車,載滿乾草,接著推去餵馬,一頭成年的馬一天能吃掉的草量相當驚人
不過也不難想像,草麻⋯是能有多少熱量與營養,但這些動物強大的地方就在於,現代肌肉發達的人類得喝高蛋白搖搖飲長肉,但袋鼠與馬只要吃吃草就能屌打肌肉發達的人類
那時我無聊,拿了顆甜橘子,剝了皮之後拿去餵了其中一隻馬
不唬爛,那隻馬邊吃居然眼睛瞇起來開始笑,邊笑鼻子邊噴氣的那種,還一直ㄏㄧㄏㄧㄏㄧ的叫
這跟觀光客餵食袋鼠是一樣的道理,對於大部分的小孩,甚至是極大部分的成年人來說,紅蘿蔔是討人厭的,不好吃還有奇怪的菜味
但對於主要食物來源是草的袋鼠來說,紅蘿蔔之於袋鼠,就好比小孩看到可樂與雪碧一般
紅蘿蔔所含的糖分,經過研究指出,還會對袋鼠帶來偶發性的牙齦問題,因為殘留在牙齒上的糖分經過發酵之後(很明顯袋鼠不知道也不會睡前刷牙),若袋鼠在啃食這些相對較硬的紅蘿蔔時傷到牙齦,這麼殘留在牙齦上的發酵糖分將會給袋鼠帶來口腔病變
只要是拿「餵食袋鼠」當噱頭,吸引觀光客的觀光農場或是動物園
對他們說,紅蘿蔔絕對是取得最容易,而且也是最便宜的食材選項
這輩子都在吃草的袋鼠,一吃到相對高糖分的紅蘿蔔,基本上沒有不瘋掉的道理,肯定狂嗑猛嗑
道理不難想像,就好比不要讓小朋友吃太多糖,不然晚上睡不著煩死的肯定是爸媽
更別說觀光客偷餵食的其他食物,好比餅乾、薯條、漢堡與雞塊、更高糖分的香蕉與蘋果
這些沒有出現在袋鼠菜單上的食材,高糖分、調味過、甚至是動物性蛋白質的食物,都會影響著袋鼠單純的賀爾蒙
而改變了賀爾蒙的袋鼠,就算不是在發情季節,也漸漸開始出現攻擊性,甚至會出現搶奪餵食而意外傷人的事件
除此之外,沒有天敵的袋鼠,對於農業來說,袋鼠也是相當具有破壞性的
不少當地的農場主人都會配槍,驅趕袋鼠,以免他們辛勤種植的農作物被袋鼠偷吃甚至是踩踏破壞的農地
對於這一點,澳洲政府決定,制定「特定獵殺區域」,每一年開放一定的數量,給領有「合法獵殺袋鼠執照」的獵人以人道的方式獵殺袋鼠,並將獵物登記之後送往合法的處理廠,處理成各式各樣的袋鼠肉產品
袋鼠漢堡排、袋鼠香腸、袋鼠排、袋鼠絞肉⋯等等的袋鼠產品
我吃過不少,不好吃,但是低脂且高營養,澳洲露天的BBQ台上,肯定少不了幾塊袋鼠排或是漢堡排
而我個人也在深夜的野外遇過兩頭成年袋鼠,應該是雄性,因為目測那兩頭袋鼠站立起來時起碼有190cm+,體型之巨大
那時我跟朋友站著連動都不敢動,就這麼跟兩頭成年袋鼠看著,還好,我們身上沒有隨身帶紅蘿蔔或是麥當勞的習慣,所以只是看了看他們就跳走了
但不唬爛,他們跳一步最少快兩公尺,沒幾下就消失在我們眼前,真要打打不過,跑也跑不贏,馬的到底是吃什麼草能長成這樣⋯
——
OK
以上兩個漏漏長的故事只是為了以下這小故事做鋪陳
今天在騎車往新莊的路途中,經過了鶯歌的腳踏車步道與河濱旁的公園
沿路上沒有100也有60-70個成群結隊騎著腳踏車的人,騎著就算了,不少就在路邊休息,卸下了口罩,野餐起來的也有
更別說河濱旁的公園我還看到一家人在打羽毛球與排球
是怎樣,我意外有騎進時空裂縫嗎?我來到了一年前的台灣嗎?
騎著騎著我腦袋裡的惡魔小漢克不禁開始想著
要是這樣的地方可以修法變成「合法捕捉不聽話人類(澀柿子)」的區域
我們就可以招開「合法捕捉想透氣人類」的訓練營,訓練獵人
我們人道一點,獵人會用沾滿橄欖油的網子罩著這些人,然後分別掛在滿是大樹的公園裡
再從日本請來幾個曬柿餅的專家,讓他們好好在上頭曬出柿霜來,這樣下來之後相信他們就會成為乖乖待在家的好人類
而不是「哦哦哦我需要出門透透氣啦」或是「我們都待在戶外內」的奇怪人類
曬完之後相信台灣疫情會更好的(笑
——
#以上純屬幹話
#感謝你花了好一段時間看我講幹話
#廚師漢克
——
資料來源|https://www.tsunagujapan.com/zh-hant/seven-things-about-persimmons-a-popular-autumn-fruit-in-japan/
「排球修正球意思」的推薦目錄:
- 關於排球修正球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排球修正球意思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排球修正球意思 在 梅賢治 Stanley Mei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排球修正球意思 在 [心得] 排球術語小集合- 看板Volleyball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排球修正球意思 在 【牛排】EP.30 修正球教學How to Set Passes off the Net 的評價
- 關於排球修正球意思 在 Volley Plays 排球戰術分享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排球修正球意思 在 [閒聊] 全明星運動會黃隊排球輸的原因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排球修正球意思 在 排球扣修正球- 運動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排球修正球意思 在 Re: 【問題】後排舉球吊球- Volleyball板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排球修正球意思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譚新強:大選前夕 對美國過時體制的觀察
文章日期:2020年10月30日
【明報專訊】近日很多傳媒問我對美國大選的看法。大部分民調顯示拜登領先,按道理今年準確性應有改善(原因在之前文章已解釋過),但經過2016年一役,很多人仍然不相信。我也無意猜測結果,但我有99%信心,即使特朗普成功連任,仍必將輸掉普選票。再大膽一點預測,我有75%信心他輸的普選票將比上次的300萬票更多,可能超過500萬票。
如違反普選票的大選結果再次出現,將造成對已是千瘡百孔的《美國憲法》和選舉制度的更大打擊!多數服從少數何來是民主,連民粹也不是,民粹的定義大概是以一些可能錯誤但嘩眾取巧的政策和口號,來蒙騙大多數民眾的支持。美國選舉幾已淪為一個反民主制度!
有人指出美國選舉制度有如網球計分法,分為「局」和「盤」,所以勝出者的總得分是可以少於敗方的。沒錯,不止網球,這種情况在排球、乒乓球和羽毛球都可能出現,但有何關係?這些都只是運動和遊戲規則,並非號稱民主的選舉制度。
美國這個仍然年輕的國家,但憲法已是全球最古老和完全過時的,與E.O. Wilson提出的人類社會制度停留在中世紀的說法頗脗合。可惜的是即使人類已擁有神級科技,但仍極難update不合理,反科學的政治、經濟、社會制度和政策。你的手機和電腦,會否仍在使用iOS 1.0和Windows 1.0?
倘選舉人現爭拗 將更反民主選出總統
公平一點說,我相信其他國家的憲法和選舉制度亦充滿漏洞,也可被人利用。但who cares?她們都不是永遠宗教式相信自己永遠是最強、最大、最正義和最民主的世界一哥美國。美國的憲法漏洞,早已成為荷李活劇本的豐富資源,《紙牌屋》(House of Cards)和《副人之仁》(Veep)等劇已多次鑽研所有極端情况,包括如每州的選舉人出現爭拗,將以每州一票的更反民主方法選出總統。但誰料到這荷李活幻想出來的情節,按特朗普說法,竟有可能在這次選舉中出現,而他更意圖藉此勝出!
更加不幸的是,美國的憲制漏洞經荷李活「宣傳」後,已「教精」了共和黨(和俄羅斯,更危險),不斷利用這些漏洞把選舉、議會和司法制度推至危險的極端邊緣。大家可能以為特朗普輸300萬票已很多,但其實參議院更離譜。每州不分大小擁兩席,共和黨現時控制53席、民主黨45席、獨立人士2席。看似共和黨得到較大民意支持,但其實53名共和黨參議員的總得票,比民主黨和獨立議員少1500萬票!這差距夠誇張嗎?
參議院權力很大,所有內閣和其他重要官員都必須得到參議院通過。參議院亦掌控彈劾總統的最後生殺權,連重要國際條約,即使總統簽了,如未能通過參議院,也是作廢。最著名例子包括一戰後雖然當時美國總統威爾遜(Woodrow Wilson)倡議成立國際聯盟(League of Nations),但就因為不能獲參議院通過,反而美國並未加入,是20年後歐洲戰火重燃的一條伏線。美國亦因此而未參加《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Comprehensive Nuclear Test Ban Treaty),和負責審判戰爭和人道罪行的國際刑事法院(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 ICC)。早前ICC開始調查美國在伊拉克的被懷疑戰爭罪行,而導致美國報復,竟宣布制裁一批ICC官員,包括總檢察官本蘇達(Fatou Bensouda),簡直是一齣鬧劇!
最高法院大法官提名,也當然必須參議院通過。最近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以極速配合白宮,不用1個月就完成聽證會,投票通過巴雷特(Amy Coney Barrett)的任命,把最高法院傾斜至危險的保守派對自由派的6比3。巴雷特已經是特朗普挑選的第三名大法官,將對未來整個美國司法制度以至文化,包括墮胎、種族關係、社會福利和醫療制度等有深遠的影響。當然如今次選舉出現法律訴訟,最高法院或將如2000年般,再次扮演kingmaker的角色。我的耶魯法學院憲法專家朋友指出,原來全球只有美國和伊朗兩個國家,才有最高法院法官終身制!
巴雷特是名虔誠的天主教徒,對墮胎和LGBTQ(女同性戀者、男同性戀者、雙性戀者與跨性別者)等問題上的立場,已不言而喻。她更是一名所謂憲法「原教旨主義者」(Originalist),即主張盡力揣測200多年前,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和麥迪遜(James Madison)等開國元勳(founding fathers),在立憲時的原有想法和精神!偉大如傑佛遜,也無法預料到200年後的情况,更無法預知科學推動的知識和科技革命!宗教過於信奉原教旨主義已非常危險,連解釋法律都堅持做Originalist,簡直是瘋狂!
在COVID疫情完全失控之際,特朗普竟仍病態式堅持要推翻「平價醫療法案」(Obamacare),短期內將由最高法院審判,如推翻,2000萬人將失去醫保,夠殘忍嗎?美國開國之初肯定沒有醫保,若按Originalist解讀,後果堪虞。
中國控疫成功 反映美歐各國不濟
白宮幕僚長梅多斯(Mark Meadows)在CNN訪問中,也承認不會再企圖控制疫情,解釋是COVID具傳染性如流感!既然如此,就希望美國停止指摘中國未能完全防止把病毒傳出。其實完全阻止是真的不可能,但中國後來控制疫情的成功,亦證明美國以至歐洲各國的不濟,制度、文化、科學認知、政策、科技運同和政策執行等層面,都有嚴重問題。
特朗普仍不斷無端恐嚇將出現巨型選舉騙案,但其實真正企圖操控選舉的人是他自己。他已發命令給「驕傲男孩」(Proud Boys)等極右武裝分子,「Stand Back and Stand By」,意思是暫時觀察,但如有需要,隨時準備行動。一批極右恐怖分子,更曾企圖綁架特朗普最增恨的密歇根州民主黨女州長惠特默(Gretchen Whitmer),幸而被警方及時阻止。特朗普更呼籲5萬人當投票站監察員,據說其中包括不少退伍特種部隊員,將手持自動步槍巡邏票站,目的無非阻嚇拜登和民主黨支持者投票。真唏噓,以為這種情况只會在非洲和拉美等第三世界國家出現,從前更只有美國派投票監察員到這些落後國家維持選舉秩序。
如今超保守的Originalist控制最高法院,更休想削弱憲法第二修正案(2nd Amendment),美國槍械問題仍是個死結。如選舉出現爭議(contested),譬如雙方都自稱勝出,除法律訴訟外,小心街頭暴力亦將升温,甚至形同內戰。美國傳媒已開始揣測軍方立場,軍方亦已宣稱必保持中立,但亦堅持將接受「合法」的命令,即是立場仍糢糊。唉!真悲哀,看新聞時還以為是在報道泰國局勢!
上周有些人企圖炒作拜登之子亨特(Hunter Biden)的所謂電郵門醜聞,除金錢貪腐外,更提出永遠更吸睛的性醜聞,說有視頻證明亨特曾強姦和虐待兒童!在上次辯論中,特朗普有提到亨特的貪腐問題,但絕口不提性醜聞,因為實在太過一千五百步笑五十步了!如被反問跟伊凡卡(Ivanka Trump)關係如何,總不可能真情剖白,再次承認對女兒極感興趣吧!
留意到對亨特醜聞最有興趣的,認為此事遠比疫情失控更重要,渴望特朗普能藉此贏出的,竟是部分香港人和台灣人。可能因為他們幻想特朗普是他們的「救世主」,但我替他們擔心,最後特朗普未必「打救」他們!
今屆大選投票率或1908年以來最高
其實美國大選已進行得如火如荼,投票人數已超過7000萬(大部分郵寄),超過2016年的一半,今屆投票率可能將是1908年以來最高的,或高達65%。傳統上,投票率高對民主黨有利,甚至「Blue Sweep」都有可能。最關鍵州份為賓夕法尼亞州(Pennsylvania)和佛羅里達州(Florida),照計算,拜登只需兩者取其一即可勝出,但特朗普則需要兩州都贏。最麻煩仍是點郵寄票需時較多,可能要等數天,甚至超過一周。希望兩邊都能表現耐性和克制,不要煽動暴亂。
最後到底是特朗普還是拜登勝出,對美國內政和外交方向當然會有影響。拜登必將盡力改善美國種族關係,甚至推動兩黨在醫療、環保和基建上合作。當然如果是Blue Sweep,政策落實較容易。外交上,拜登必嘗試修復盟友關係,對華政策短期內未必有太大改變,但最少將較穩定和客氣,減低擦槍走火機會。
特朗普倘連任 戰爭風險恐升
如特朗普成功連任,則恐怕加速摧毁各樣令到美國偉大的支柱,包括對移民和人才的吸引力,以及科研的獨立性;司法、聯儲局以至軍方都必受到更大干預。外交政策更差,西方聯盟可能面臨瓦解,世界貿易組織(WTO)幾已名存實亡,再走下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銀行(World Bank),甚至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和聯合國或都會受到威脅。跟中國鬥爭必更激烈,戰爭的風險都將上升。
但無論誰當總統,最首要面對的問題仍是COVID疫情,如解決不了,社會不能「正常」運作,根本毋須討論跟中國競爭的問題。如今到了每日近8萬宗,死亡人數1000的恐怖地步,更有exponential growth(指數增長)的危險,即使拜登上台,控制疫情談何容易!
只谷股市不顧人命 結果經濟也不保
常言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現實中是否如此,看執法情形。更肯定的是在疫情面前,每個國家都是平等的,病毒對所謂個人自由和政治體制毫無興趣。有人仍以為COVID只是一個wake-up call,人類仍有充足時間和機會「改過自新」,但明顯COVID已是所有國家和管治制度面對的大考,如不及格,整個社會將同時蒙受巨大性命和經濟損失,兩者絕非如特朗普天真以為的二選一題目。只有如中國般,先力壓疫情,保護人民生命和健康,然後才可逐漸恢復經濟,如成功,資本市場也必自然有好表現。美國倒行逆施,只印鈔狂谷股市,反置人民生命健康不顧,實體經濟也當然不能恢復,結果兩者皆失。
我希望美國人有足夠的集體智慧,放棄對自己體制的宗教式、反邏輯的盲目自大和狂妄。任何體制只是工具並非目的。尤其在人類面對COVID和相關的氣候和環境變化挑戰,美中和其他國家都必須放棄狹窄國家和種族主義,以科學和人性為本,充誠合作,才有機會成功!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https://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32098&node=1603999545860&issue=20201030
排球修正球意思 在 梅賢治 Stanley Mei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人生不會永遠都照著自己的意思走,有時候也會有失誤的時候,就像我很喜歡看排球場上,雖然第一顆接噴了,接著第二顆隊友們大喊「修正!」把球舉回前排,然後第三顆再次攻擊,那樣得分往往更讓我感到熱血沸騰。
我也在不斷修正自己的道路,準備攻擊。
「修正!!!」
.
#在路上了
排球修正球意思 在 【牛排】EP.30 修正球教學How to Set Passes off the Net 的推薦與評價
舉球# 修正球 #setting #牛排幾分熟# 排球 #企排#臺北鯨華#北市大#小牛#鄧衍敏#廖苡任#CoachDemy #volleyball #set #setter #tutorial如何把一顆不好的球 ... ... <看更多>
排球修正球意思 在 Volley Plays 排球戰術分享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排球 戰術分享 修正球得分技巧 - 今天推薦一個修正球打法給各位攻擊手,不論是修正在四號位或二號位都能使用。首先,這顆修正球的出現是建立在隊友修正在一個不好攻擊 ... ... <看更多>
排球修正球意思 在 [心得] 排球術語小集合- 看板Volleyball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排球術語百百種(其實好像也沒那麼多),
場上用到的術語到底有哪些?又有哪些是台語/日語呢?
這裏稍微整理了排球術語的中文與英文說法,
順便外加場上很熟悉的台語術語。
小小集合了從位置到比賽中狀況的常見術語,
可能沒有列到所有項目,沒列到的就靠版友多多提供意見補充了!
位置篇
這裏好像不用太多解釋(?)
用該位置的世界級球員影片充數一下XDD
主攻手/大砲 | Outside hitter/ Wing spiker…
Murilo Endres(巴西)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C6cceLKTb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RbPH25z1eM
攔中手 | Middle blocker
Marcus Böhme(德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RekJToRMMI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BWG9H9_H5c
舉球對角/舉對 | Opposite/ Right side hitter
György Grozer(德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YJ38t8ey4k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a3Uhh95kLo
二傳手/舉球員 | Setter
Luciano De Cecco(阿根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0-Wjsg0Hj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0BxIHob0Do
自由球員/自由 | Libero
Sérgio Santos(巴西)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5L66by181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SBgnOFz8I4
比賽中
熱身
大ㄑㄧㄩˋ(táh-tshiú) | Pepper
熱身時找隊友一組互傳互扣。
也可以是訓練方式,一般pepper順序為
拋-傳-舉-扣-傳-舉-扣-傳-舉-扣-迴圈
自由攻擊 | Hitting line
這就不用多提了,砰砰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Pr39uoc1X0
隊形
「啊要怎麼站?」
「青菜ㄎㄧㄚ(tshìn-tshái-khiā)啊」| 6-0
打野場時會出現的隊形,
通常是三號位球員舉球,有時也會是二號位球員舉。
剛起步的系隊也常打這種隊形。
單舉 | 5-1
5名攻擊手,1名二傳手,「單舉」隊形。
雙舉 | 6-2
6名攻擊手,2名二傳手,「雙舉」隊形。
位於後排的二傳插上來舉,前排二傳當攻擊手。
所以人人(6名)都是攻擊手,而舉球員有2名。
雙舉 | 4-2
另外一種雙舉隊形,前排二傳舉球,
系隊程度的雙舉通常是這種隊形。
發球
發球/薩捕 | Serve
直接把日語「サーブ」拿來用,原文為外來語,英文詞Serve。
衍生出有薩捕穩哦(穩穩發),薩捕催落(發強點)等詞。
飄球/ㄆㄧㄡㄟ(phiò-ê) | Floater
跳發 | Jump serve
Ace
發球得分,運動報導常見譯為「愛司」,
但現實生活中還沒聽過人喊「愛司」......
順道一提,對手接噴你的發球也計一顆發球Ace。
日文單用此字意指陣中王牌,
發球得分會用「サービスエース」(Service Ace)。
地板功夫
一傳/接球(tsiap-kiû) | Receive
接發球是為「一傳」。
噴(phùn)了 | Shank
將來球接了個90度場外/隊友臉部/陰部傳球。
ㄎㄚˋ把 | Cover
即日語的cover念法「カーバー」。
意為補位/接攔回球。
防守 | Dig
意指攻擊球(扣球/吊球)的防守。
德州安打 | Campfire
德州安打是從棒球來的詞,就是大家眼睜睜看其落地的嗆司球。
英文詞也很好理解,就大家圍著營火不知道是在看啥嘛!
嗆司(tshiáng-sù) | Free ball
有人以為嗆司是chance ball來著,
但這是和製英文,英文其實是free ball free ball free ball!
不過台灣都會沿用日本術語,於是嗆司就一路被用到現在了。
除了提醒隊友這球好接,也可以用來嗆對手球不強。
如:「嗆司啦,免摳免摳。」
但對手若硬是把難處理的球催過來,你又接噴,會被反嗆「嗆司?」
颯包/顏射 | Facial
直接被扣球/來球射在......啊是打在臉上。
https://goo.gl/rIcTbk
司令塔的號令
補充:
英文說法也和台灣一樣,會因各隊說法不同而有差異,
所以戰術方面僅供參考,仍依不同隊伍/訓練營而定。
感謝dls版友提供日本球友說法!
二傳/舉球 | 亞ㄍㄧㄩˊ(giah-kiû) | Set
將隊友一傳墊過來的球傳給攻擊手的動作。
二次/二傳吊球 | Setter dump
舉球員不傳球,直接將球吊/扣過網。
二號 | Two | Semi(@日本)
最基本的攻擊,球到舉球員手上後起跑的那種球。
四號/長攻 | Four | Open(@日本)
推到四號位給主攻手的長~長~的球。
平球/ㄅㄟˊㄟ(pênn-ê) | Shoot/ Outside shoot
往四號位送的平球。
與四號不同的是,這種球送得很平,攻擊手要提早起跑。
為目前國際流行的長攻球風,大約是從Giba等矮小主攻
叱吒排壇時興起的球種,以速度換取進攻空間。
下方影片這球就是標準的Shoot,可以看到Giba接球以後馬上就往前衝了:
(用手機/平板看的朋友:這球在1:11處)
https://goo.gl/caKJ2T
嗯?Giba 192公分還算矮小?
列出幾位與他同期的各國主攻/舉對身高:
Clay Stanley (美)206公分
(哦對了當時美國的舉球員Lloyd Ball有203公分 XD)
Alessandro Fei (義)204公分
Sergey Tetyukhin(俄)197公分
Ivan Miljkovic (塞)206公分
山本隆弘 (日)201公分
巴西厲害的就是靠Giba(192)和Murilo(190)
兩位防守優異、技巧過人的矮小主攻打出黃金世代。
(還要外加Dante,只是他衰退得太快T_T)
當然也加上巴西的攔中手一直都很優秀,
Rodrigao、Sigao、Lucas等人,優秀攔中手從沒間斷;
還有傳奇舉球Ricardo和自由球員Sergio......
咦想想過去的巴西陣容,幾乎是當時地表最佳球員的集合,
難怪能一天到晚拿冠軍。
背長/八苦 | Five
與四號同樣是長球,不過目標是二號位。
八苦為日文バック(Back)。
日文バックアタック(Back attack)則為後排攻擊。
各種快攻,台語全為ㄍㄧㄣˋ餒(kín-ê)
A快 | One/ Quick/ A
B快/屁死 | Three/ B
C快 | Back one/ C
D快 | Back Three/ D
背飛| Slide
各種後排(拗白,āu-pâi)進攻 | Back row attack
老大 | A/ Red
老二 | Pipe
老三 | D/ Blue
還有一種後排進攻,英文為BIQ/bick,
送球較低,攻擊手起跳早、出手快,
位置介於Pipe和A中間,或與Pipe相同。
美國的Taylor Sander很常打這種biq球。
交叉進攻 | Cross/ X
就是A快攻掩護二號位選手往三號位方向插第二時間的戰術,
因為兩位攻擊手的跑法交叉如 X ,因而得名。
掩護進攻 | 1+1/ Tandem
A快攻掩護四號位選手往三號位方向插第二時間的戰術。
網上攻防
助跑 | Approach
攻擊 | Attack
即第三球,泛指扣球(Spike)到吊球(Tip)等將球送到對場的手段。
吞落(thun-loh)
攔網手攔到球時手離網太遠,
球沒往對場去,反而落在自己下面。
沙西米(さしみ) | Yummy
直接把日文拿來用了。
從何時出現的不詳,取其意「生肉片」,
代表對方球接到網口,你不需二傳就能直接釘下去的網上探頭球。
英文好像也滿不錯的,喝呷喝呷。
手尾/ㄑㄧㄩㄇㄨㄟˋ(tshiú-bué) | Above the block/ Over top
即打點很高/出手很快,
扣球直接從攔網手上方掠過,或擦過指尖打進。
吊猴 吊ㄍㄠˊ(tiàu-kâu) | Too early
上步太快,跳上去以後球還沒下來,
結果只能在空中等......的狀況。
吊球(tiáu-kiû) | Tip/ Roll shot/ pocky…
Tip是手指撐開用點的吊球,roll shot是搓球讓球加上旋轉的吊球。
Pocky則是沙灘排球中,用食指與中指關節碰球的手勢。
岔ㄑㄧㄩˋ(tshá-tshiú) | Mishit是Mis-hit不是Mi-Shit
攻擊的時候沒擊中球心,變成小便球或吊球,
結果莫名其妙得分的球。
有時候看起來實在太像真的要吊球,可以假裝自己是故意吊球。
通常會被識破(「聽你在放屁(pàng-phuì)!」)
壓球/ㄉㄟˋㄍㄧㄩˊ(teh-kiû) | joust
球直接傳到網口,雙方球員跳起來嘗試將球壓到對面。
通常輸的那方會被說「幹,輸了。」
攔網/摳幫(khoo-bāng) | Block
中洞/ㄉㄩㄥ康(tiong-khang) | Seam
兩位攔網手中間的洞。
英文詞Seam除了指攔網洞,也可以指接球時兩名隊友讓球的中洞。
大ㄉㄟˋ(táh-té) | Roof / Stuff
直接將對方的球攔個正著,重重落地得分。
洗臉ㄙㄟㄇㄧㄣˇ(sé-bīn) | Block in the face
被攔回來的球直接中臉
示意圖
https://goo.gl/amC7pW
犯規
漚把(ó-pà) | 觸網/越網 | Touch the net / Reach over the net
最常看到人家搞錯語源的詞
ó-pà的pà不是網子,它也不唸作漚幫。
這詞已經算是台語了,從日文的「オーバー」衍生,
有趣的是,來源語日文的觸網是タッチネット(和製英文touch net),
越網擊球是オーバーネット(和製英文over net)。
台語吃下了「オーバー」一詞,演變到現在
ó-pà同時可以是觸網,也能代表越網擊球。
越界 | Penetration
連擊/搭跛 | Double contact
搭跛就是直接把英文double拿來變成台式說法了呢。
後排進攻或發球踩線/打ㄙㄨㄚˇn (tah-suànn) | Foot fault
混排比賽最常聽到這句了,
同時配合抱頭/藏鳥動作喊「欸欸欸欸tah-suànn啊啦!」
你一言我一語篇
催落(tshui-loh)/操落(tshau-loh)/採落(tshāi-loh)
攻擊時幫隊友打氣的用語,意為「大力給他打下去!」
造/擱造(tsáu/ koh-tsáu)
給人táh-té以後喊koh-tsáu!
「你是要去哪?」這種攔網超幹爆強的感覺。
不過正式比賽這樣嗆會被裁判警告,好孩子不要學。
No mind | Never mind
代表「沒關係」。
其實No mind一點也不符文法,直譯是「沒心肝」XD
有聽過人說這詞是從日語來的,不過日語是說
「ドンマイ」(和製英文”Don’t mind”,拼音Donmai)
No mind已根深蒂固成了台式用法呢,
不過個人覺得還是donmai符合邏輯......
踏取 | Touch
發音偏日文的「タッチ」,
泛指攻擊時打到對方的手,攔網時手觸球,
防守時身體任何部位擦棒......等。
拉 | Set/ Match point; last point
即日文「ラスト」(英文last)只留下「ラ」音,
也常將ラスト全部唸出,該局/場最後一分之意。
灰(hue) | Argue a call
台語,表示遇到爭議判決時湊近一裁表達抗議的詞。
打菜市場盃常常會看到比較資深的球員跟裁判「灰」,
或是裁判也會說「剛剛那場他們一直灰。」
成功率通常不高,但若裁判資淺/心臟不夠大顆,
便可能改判,這時候......
23 5/30 fxxxxxxxxxx □ [閒聊] 北教第一盃的裁判水準
54 6/03 mxxxxxxxx □ [討論] 大電盃交大對成大的裁判(副審)
1712/23 Cxxxxxxxx □ [問題] 遇到完全偏袒的裁判該如何是好?
● 512/25 nxxxxxxx □ [請益] 關於裁判誤判
14 7/15 rxxxxxxx □ [心得] 今年洄瀾盃的裁判都在誤判
...
場地雜項
漚打單 | Lineup sheet
日文「オーダー」(order)加上單子的「單」組合而成,
不過英文其實是lineup sheet哦。
網子/幫啊(bāng-á) | Net
白帶(peh-tuà) | Top white band
通常我們講的白帶是網子上方的白帶,
下方的白帶就是bottom white band啦。
如果有人一直擦網過,
就會被說「你是養白帶(tshī-peh-tuà)哦。」
標竿 | Antenna
大概整理如上,大家可參考參考,
如有遺漏或錯誤,歡迎指正,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9.68.156.24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Volleyball/M.1442238238.A.948.html
※ 編輯: s101881 (219.68.156.248), 09/14/2015 21:50:19
只是多多少少介紹術語給大家,希望有點幫助~
這次編輯又新增了一些詞,請參考 :)
推 dls: 快攻abcd就一樣 09/15 19:47
太感謝了!已補充於文中。
另外自我勘誤,
バックアタック非二號位背後進攻,而是後排攻擊。
推 Diaw01: 自己當初打球時 嗆司是說接得好的意思 打出好舉的球這樣 09/15 23:18
用語真的會隨時間改變呢...
謝謝提醒,讓我發現這個地方不是很清楚,重新補充囉~
不知道有沒有球友打遍各地,聽聞各處說法XD
但是您提醒以後,我去參考了國外論壇和戰術討論,
發現他們現都直接喊Five或Back-shoot等(因隊不同),
內文已將Back修掉,謝謝!
※ 編輯: s101881 (219.68.156.248), 09/16/2015 15:16:0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