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進AI智慧科技更進一步提升保質期管理—日本冷藏全國76個DC
文章來源:文/編輯部
高品質與無壓力的作業模式,這看似天方夜譚,日冷物流集團卻實現了。這家在日本最早開展大型冷藏倉庫的企業,提出倉儲作業全面數位化升級,並引進利用平板電腦進行檢測作業的AI解決方案,實現輕鬆的工作運營。
引進圖像辨識的平板電腦
全面智慧化管理
伴隨人力短缺日益嚴重,為追求任何人都可以無需依靠經驗和悟性開展工作,推進作業標準化,日冷物流集團(英文名:NICHIREI;下文簡稱:日冷集團)制定了倉庫作業全面數位化的目標。具體來說,在日冷集團全國由DC型和TC型兩種模式組成的112個配送中心,其中76個DC型中心正在全面推進倉儲業務的智慧數位化。此前日冷集團引進AI智慧化管理,推廣使用可圖像辨識的平板電腦進行倉庫作業,便是其中一環。
從傳統紙質的表單作業開始到無線手持終端機,再到使用智慧化的平板電腦作業,經歷了將近80年。現在,文書工作基本已實現了數位化,改採智慧化管理的平板電腦,使入庫檢查工作減少30%,與檢查項目有關的文書工作減少50%。使用平板電腦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制訂數位時間戳記與圖像辨識。日冷集團總公司事業革新推進部部長北川倫太郎先生,介紹了日冷集團倉庫作業平板電腦化的背景,「2017年6月,我們從入庫檢驗工作入手,開始逐步使用平板電腦進行入庫位置的確定、發貨時的揀選、發貨檢驗等工作,當時預計在2019年度內完成全部工作的數位化。」2019年4月,日冷集團為拓展平板電腦功能,推出在利用平板檢驗貨品時,通過人工智慧從攝影圖像中自動讀取包裝上標明的保質期(如圖①)。經過試運行後,同年8月,日冷集團開始在各個正在推廣使用平板電腦的中心橫向部署。該保質期自動讀取方案,搭載了Automagi公司開發的AI解決方案「AMY」。
升級倉庫作業流程
免除手工作業
此前,利用平板電腦檢驗入庫貨品的流程,從掃描托盤上的條碼開始,掃描JAN編碼(如圖②)並確認商品無誤後,平板電腦上就會顯示一個填表介面,相當於傳統的紙質保存申請表,上面有貨號、品名、規格、品牌等資訊(如圖③)。在這裡確認產品名稱無誤並點擊名稱,再用肉眼確認貨箱內容物的資訊,接下來再手動輸入保質期和數量(如圖④)。通過這一系列工作逐一確認收到的貨物無誤後,用可擕式印表機列印入庫標籤(如圖⑤),並將標籤貼在紙箱上(如圖⑥)。最後,工作人員用平板電腦對展示在箱體側面的保質期拍照,並記錄下來(如圖⑦),並同時把圖像資料傳給辦公室,如有必要,那邊的工作人員隨時可以對圖像進行核實。
相比之下,這次引進Automagi的AI解決方案能自動讀取保質期,通過基於OCR(光學字元辨識/讀取)和AI圖像識別的圖像預處理技術,能夠從圖像中識別出保質期的文字,將讀取的保質期資訊在雲端進行比對,實現精度更高的自動讀取功能。該解決方案的引進是一項開創性的舉措,在上述流程的基礎上省去了輸入保質期的工序,北川先生自信地說:在入庫檢驗方面,我們用人工智慧從照片上自動讀取保質期的技術,取代了在螢幕上點擊並輸入保質期的工序,不僅減少了輸入錯誤,而且還具有可保留照片資料存檔的優勢。換句話說,檢驗作業的完成品質進一步提高了。如圖⑧所示,包裝盒側面標明了保質期為2021年11月2日,將保質期框入平板電腦螢幕的指定框內,再進行拍攝,利用OCR進行讀取。將圖像資料上傳之後,會顯示被「AMY」識別後的候選日期,如果該日期與產品的保質期相符,只需點擊確定即可完成操作。換句話說,輸入資料的工序被省去了,只需要視覺確認。北川先生笑道:無論是AI還是OCR都不是100%準確,所以最後還是要靠人類自己的眼睛來判斷。
從幾近完美
到誰都可以做
另外,引進該方案得到的好處有三點:加強了品質控制;通過存檔保質期照片和簡便化的操作,使任何人都能輕鬆完成此項工作;實現輕鬆的工作運營。
首先為加強品質控制,日冷集團決定引進該人工智慧解決方案,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了從品質控制的角度出發,進一步杜絕保質期資料的錯誤輸入,提高準確性。
資料來源:https://www.logisticnet.com.tw/publicationArticle.asp?id=1070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又跳電了,驚喜不驚喜,開心不開心? 當初核四興建就是為了提供北部用電的,就是為了台灣未來的高科技產業發展,結果你這些文組覺青蝦搞抹黑把核四給封了,還怪甚麼南電北送? 你都不用電,那台積電是靠甚麼東西給你一座護國神山,股市是靠甚麼漲?GDP是你在那邊用愛發電就可以變出來嗎? 核四廠前廠長告訴你,...
接下來 的流程 英文 在 宅媽花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花花前陣子完成的書,經出版社評估後認為可能只有我的讀者會買單,在沒有修改的情況下直接出版的話,大概會賣得很差,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
我接受了出版社的建議,重新修改我的內容,不過對於出版社給予的意見「書的內容部落格都有了,讀者看網路上的就好幹麼要花錢買?」不得不說,我是有些不悅的。
.
我過去是一名健身教練,收了不少因為看網路影片亂練結果一身傷而且絲毫沒進步的學生;我自己在研究的個體心理學網路上資訊也很多,但我為什麼自己就是教練還要花錢去進修訓練課程;又為什麼網路資訊我我仍舊還是會花錢買實體書回來,自己研讀自己做重點筆記。
.
有些價值,不能夠用金錢來衡量的。
.
所以我決定今日開始,每週六晚上八點都會發一到三篇本書的內容,而且是按照順序不是隨機挑選,不論將來本書是否出版,我都會一直發到結束,不想花錢買書也可以網路上看就好。
.
因為有些價值,不能夠用金錢來衡量的。(以下開始)
.
#0_1個體心理學
.
個體心理學這名稱可能知道的人比較少,多數人熟悉的是它的另一個名字「阿德勒心理學」。
.
西元1870年2月7日,生於奧地利維也納的阿爾弗雷德·阿德勒,除了是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同時也是一名醫師與心理治療師。
.
猶太籍的阿德勒,家庭環境算是富裕,但是他的童年卻有著相當多的不幸。阿德勒有其他六個兄弟姊妹,他是排行在老三;罹患佝僂病的阿德勒,因為自小體弱多病以及行動不便,他無法在童年時期跟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同時也為自己的能力不如兄長與鄰居而感到自卑。
.
除了自身的疾病之外,阿德勒也親眼目睹了年幼的弟弟在自己面前過世,從小就籠罩在死亡的恐懼中,讓阿德勒立志要成為一名醫師。早期阿德勒的成機並不突出,但在父親的鼓勵與支持下逐漸進步;後來畢業於維也納大學醫學院,曾經當過眼科以及內科醫師。
.
一戰時期的阿德勒擔任軍醫,當時每天要面許多的傷兵,評估這些軍人的心理狀況是否能夠重回戰場,這些經驗讓阿德勒體會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戰後便將重心轉移到神經學以及精神病學。
.
阿德勒發表了許多關於器官缺陷與自卑感的論文,在西元1899年,受到了精神病理學權威的佛洛伊德邀請,阿德勒加入了維也納精神分析學會,並於1910年擔任該學會主席一職。
.
隨著與佛洛伊德的觀點衝突越來越多,阿德勒在西元1911年離開維也納精神分析學會,並且正式成立了「個體心理學學會」。
.
阿德勒曾經希望透過政治來改變整個環境,然而政治並沒有他預期那麼單純,在心力交瘁下,阿德勒認為如果要達成理想中的世界,得要從兒童的教育開始著手。
.
他發表了許多關於兒童教育以及兒童行為的論文,並在維也納與德國其他地方創立了三十多處兒童諮詢中心,諮詢對象多為教師與父母,將個體心理學活用在教育機構與家庭當中,希望透過兒童的教養來改變整個環境。
.
這段期間的阿德勒聲名遠播,經常受邀到各處發表演說,並且受聘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客座教授;西元1932年成為紐約長島醫學系主任,於1934年定居美國。附帶一提,在許多介紹阿德勒的書籍中都會特別提到,阿德勒一直到55歲才開始學習英文。
.
我在某些書上所看到的說明是,阿德勒認為有些口譯翻得不夠到位,他希望能夠讓聽眾更加理解他所說的內容,而在當時大部分的演講都是在美國,因此阿德勒才重新開始學習英文。這邊也能夠用來解釋本書後面會提到的「目的論」,不論當時的年齡或是各種條件如何,當一個人決心要做某件事情的時候,他一定能夠找出方式來克服。
.
距今一百多年前,阿德勒底下門生眾多,且名聲更是與佛洛伊德不相上下。然而身為猶太籍的阿德勒,在二戰期間受到納粹的迫害,許多猶太人遭到屠殺,其中包含了大量阿德勒的弟子。阿德勒所發表的論文與臨床講義在當時也遭到禁止,因此現今才會鮮少聽過他的名字。
.
許多倖存的阿德勒門生努力地將他的學說給保留下來,在美國也有不少深受個體心理學派所影響的專業人士,在2020年的現今,人權與自由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所重視,因此我們才有機會能夠再一次認識這位,一百多年前就已經洞見未來的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
#0_2人生型態取決與個體所使用的「素材」
.
客觀的世界上活著每一個人,但是每一個人都是活在主觀的世界上。這聽起來有點饒舌,這兩句話的意思,客觀上我們所生存的環境都是一樣的,但是同一個客觀的世界,卻會因為個體的差異而有不同主觀上的認定。
.
例如有些人在遭遇到挫折時,會將挫折當做是進步的動力,藉著修正錯誤讓自己能夠克服難題;而也有些人在同樣遭到挫折時,會將失敗當成是一種羞恥的烙印,並且相信自己克服不了這些問題,從此遇到同樣的問題都會選擇逃避。這樣不同的心態,我們稱之為「人生型態」。
.
我們會透過不同的人生型態選擇相對應的「素材」,所謂的素材指的是我們一生當中,所經歷過的一切,包括在我們的記憶尚未成形之前,也就是出生至三到四歲左右的嬰幼兒時期。個體心理學非常重視兒童教育,並且明確地指出,不當的教養模式會如何摧毀一個孩子。
.
在《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一書當中,也有提出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omplex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下稱CPTSD)的造成,多是在童年時期曾經遭到父母或主要照顧者的不當對待,包含性侵、肢體的虐待、言語的虐待、無視孩子的需求、否定孩子的感受、嘲笑或者欺騙孩子等等。
.
這些傷害都會烙印在孩子的身體記憶當中,當時的孩子可能才幾個月大,即便將來長大後這些記憶已經無法想起,但是當時的感受會永遠被身體給記下來。在往後的人生一但觸發了相關的條件,那些記憶帶來的負面感受就會重新湧現出來,並且使個體做出在童年時期習得的應對反應。
.
舉例來說,童年時期經常被照顧者嘲笑的孩子,在長大後容易變成沒有主見、附和他人的應聲蟲。以CPTSD來看,是因為個體認為講出自己的想法會得到負面的結果,為了避免發生遭到嘲笑與否定的情緒重現,必須將自己真實的想法給隱藏起來。
.
而從個體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是因為孩子選擇了「表達自我會被嘲笑」這樣的經驗,當成是他人生型態的素材,因此在遇到任何需要做出選擇的情況時,他們會傾向於選擇主流的、他人建議的、他人認同的那些「安全牌」。
.
阿德勒說一個人的人生型態大概會在五歲左右就已經成形,雖然後來也有說法是,大約在孩童八歲左右時才成形。但不論是哪一個階段,都不能夠否認孩子的童年時期,給予素材的重要性,這也是個體心理學一直不斷強調兒童教育的重要性原因。
.
一但人生型態成形後,後面要在改變就會變得十分困難,許多個體甚至終其一生都無法改變自己的人生型態。但個體心理學以及《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一書當中,都有提到,人生型態是後天習得的生存模式,因此也能夠透過後天的學習去改變原本的人生型態。
.
接下來我會開始藉由我的人生故事,慢慢跟大家說明「素材」對於兒童有著多大的影響。
.
#1_家庭暴力
.
民國七十九年三月二十三日,我出生了。
.
沒有新手父母應該有的,那種迎接新生兒的喜悅;也沒有現在提倡的二十四小時內,母嬰的肌膚接觸。確切的情形是如何我也無從考證,我只能夠憑想像與推測,在那狹窄陰暗的產房中,有個年輕產婦,將她的女兒給生了下來。
.
當然,她也有可能是請產婆到府接生;但我更傾向於認為,我的親生母親會選擇在一個,她認為安全且隱密的場所將我娩出。
.
養父母在透過合法的流程後,正式收養我成為家中的一份子。
.
我成長在一個非常重男輕女的家庭;母親嫁給我父親不久之後,檢查出罹患了子宮肌瘤。70年代的當時,醫療還沒有現在這麼發達;即便再如何地不願意,為保全性命母親也只能夠選擇,將她身為女人的標記「子宮」整個摘除。
.
從此之後,母親永久喪失了生育能力,也將原本就不和睦的婆媳關係,推至冰點。
.
我父親是家中長子,被祖父母寄予厚望。祖父母希望父親能夠傳宗接代,並且接手家裡的鳳梨園,繼承祖先留下的家業;結果父親卻娶了個無法生育的女人,可以想見,當年祖父母他們有多崩潰了。
.
祖父母不斷洗腦父親離婚再娶,但我的父親是個老實人,不願意辜負母親;即便祖母後來讓步表示,納二房也沒關係,只要黃氏有後就好了。但我的父親仍舊表示,既然已經娶了我母親為妻,身為丈夫的他,就會對妻子的一生負責到底。
.
背負著長輩盼不到的期望,原本生活單純的父親,學會酗酒也開始夜歸;我的童年時期經常會看見,母親獨自一人,坐在房間角落啜泣。
.
「恁老爸佇咧外口一定有查某。」
.
母親幽幽地,對著才幼稚園大的我這麼說著;其實年幼的我,並不懂這是什麼意思,是爸爸的朋友裡面,有個女人這樣嗎?我小小的腦袋無法明白,我只知道母親每當說著這些話的同時,眼淚也在往下掉,但她的臉上卻看不出任何表情。
.
某天,我父親下了班又去喝酒了,當他醉醺醺地回到家後,硬是把已經在睡夢中的我,以及哥哥給叫醒。他要我們兄妹倆面對著牆壁跪下,然後抽出了腰間的皮帶,瘋狂抽打我與哥哥;沒有任何理由地,只因為父親想打人,於是我跟哥哥就應該被打。
.
我的母親嚇壞了,她死命地抓住父親的手,要他別再打了;我還那麼小,再打下去真的會把我打死的。
.
「擱毋停手我就死在恁的面頭前!」
.
父親被她這樣一吼給嚇到停下動作,下一秒就走向浴室洗澡、睡覺,就好像上一秒什麼事也沒發生過一般。從那一天起,這樣的戲碼一個月總要上演個一到兩次。若是那個月,父親的生活較為不順,例如任職的製材工廠停工、鳳梨價格大跌、整個作期血本無歸時,可能會有一陣子天天上演。
.
為了不在睡夢中突然被嚇醒;我學會了只要一點點的風吹草動,都能立刻醒來的極淺眠技能。父親的KAWASAKI一進到家中,在二樓睡覺的我就會馬上醒來,然後視死如歸一般,等著迎接他的下一步。
.
(待續)
.
#每週六更新
接下來 的流程 英文 在 小金魚的人生實驗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常被同事影響心情嗎 #徹底改變我辦公室人際關事件
辦公室的人際關係是「100個最困擾你的職涯問題」的常客,佔據了15%-20%,身邊的朋友也有這樣的困擾。
我呢?我會不會被辦公室的同事影響?
我在27歲的時候,是一個被整天都在政治鬥爭的人裡面,何止被辦公室同事影響,簡直就是浸泡。
27歲是我第一次當經理的年紀,下面有20個下屬,分別在台灣與美國,利用時差,因此可以有24小時不間斷的客服服務,這其中包含了客服、技術、行政都是提供24小時的服務。
我是整個品牌裡面,年紀最小的經理,同階級的經理都比我資深。
加上年少輕狂不懂什麼是待人處事,我很常仗著自己聽得懂外國老闆的英文,而且我又是一個意見很多的人,因此,能見度高,大家可想而知,我一定被討厭。
不是被所有的人,但一定有人很討論我。
有的,那個人是我的平行部門的經理,大我20歲。我印象很深刻,有一個跨部門的合作出了問題,他走到我的位置,用一個整個開放空間都聽得到的聲音罵我。我脾氣很硬,我沒有說太多話,我只是很冷。
有這樣傳說中「不給面子的行為」,平常類似的互動不會少。
他也曾在我休假的時候,把我的下屬叫進去小房間當著他自己的下屬大罵,然後下屬打電話給我的時候,我從電話中,可以感覺到他們幾乎要哭了。
這樣的事件層出不窮,認真想我在幹嘛?我其實也不是很清楚。
有一天台灣的半夜,我在公司加班(是的,我幾乎一天在公司18小時),美國的秘書打給,跟我說,集團政策改變,今天是美國員工最後一天上班,也就是說我回家睡一覺起來,這群美國人就會被資遣了。
我晴天霹靂,我來回在辦公室踱步,辦公室只有我一個人,我思考著:我怎麼在一覺醒來解決我隔天瞬間沒有半夜人力的問題。
隔天一早,我打給同個集團的姐妹品牌的另外一個24小時團隊的經理,我求他(對,我幾乎是要哭了),我跟他說,他能不能借我7天半夜班的人力,我7天後絕對會補到人(天殺的,我最好是知道我如何在7天內找到人)。
他很為難,因為半夜人力不足向來是我們這種24小時團隊的第一大問題,我也覺得很抱歉,我知道他這兩天請病假在家,我沒辦法,我只能拜託他,最後,他答應了。
我那天一路從半夜待到早上,我等早班的同事來,然後跟他們宣布美國團隊被裁員以及我找到了援兵的消息,之後,我就離開了。
我去了哪裡?
那天,我早上的高鐵,我回家奔喪,因為那是我爺爺的出殯。
我沒什麼感覺,我覺得好累,我在高鐵上昏睡。
然後我直接到了殯儀館。
我看到了好多的親戚,可是我的心還在台北,我覺得心好累,我不知道我到底在幹嘛,但我好需要解決人力問題。
我隨著大家叫我幹嘛就幹嘛,放空的時候,我爸從後面大叫我的名字。
他把我拉進去一個房間。
中間是棺材。
我不是長孫,禮俗上我無法親眼送爺爺最後一程。
可是,我爸記得我在去殯儀館的路上說:
「若說有什麼遺憾,就是我沒見到爺爺最後一面。」
我爸說:「沒事,爺爺對誰都公平,因為沒有人見到他最後一面。」
爺爺是在一大早被療養院的護士發現過世的。
我爸記得我與爺爺的感情,我們從小住在一起,他接送我與弟弟上下課整整9年,三年幼稚園+六年國小。
我的遺憾,爸爸幫我補足。
原來,這就是蓋棺論定的流程啊,原來成語是真的啊!我站在棺材的最前面產生的第一個想法。
蓋棺之後,真的什麼都無法改變呢。
然後,我突然大哭。
我知道,聽說如果家屬哭,爺爺會捨不得走,可是,可是,可是,今天過後,我就是一個沒有爺爺愛的人了。
他們都知道嗎?
他們都知道我有多需要爺爺的愛嗎?
他們都知道我是被爺爺的愛灌溉長大的孩子嗎?
他們都知道爺爺是那個會在桌子底下把我找出來的人嗎?
他們都不知道吧。
因為,爺爺最愛我,我很肯定,我是爺爺最愛的孫女。
我想起,當他在療養院記憶逐漸倒退混亂時,當他忘記所有人的時候,他記得我是高中生,他會要我好好唸書,因為高中是我壓力最大的時候,他記得要給我鼓勵。
我一瞬間,我真的不知道我要怎麼面對接下來的日子。
我看著他,他看起來好安寧,這讓我又好放心。
去四海遊玩吧!爺爺。
蓋棺前,我一邊大哭一邊在內心這麼說。
回到靈堂,我很訝異,整個家族的人都回來了。
所謂的整個家族就是:被寫在族譜上的每一個人都回來了。
靈堂滿滿的人。
為什麼?
爺爺不是一個特別的人,可是,全部的人從全台灣回來了,為什麼?
他為什麼可以做到這樣?
我站在靈堂的最後面,我看著這一切,我突然覺得:
這輩子教了我那麼多道理的爺爺,這是他想要教我的最後一堂課。
如果人這輩子真的會蓋棺論定,那麼,我到底想要什麼?
我在台北的政治鬥爭有意義嗎?
我在台北加班到半夜有意義嗎?
然後,我就決定我要離職了。
我沒有馬上走,離職的日期是半年後。
因為我知道,我不是真的討厭這裡要走,我是因為真的知道這些政治鬥爭都無所謂了。
因為無所謂,所以我的心情起伏變小,我唯一想要的事情是:讓我手上的24小時庶務可以順利交接。
畢竟,三年的時間,從10個人到100個人,一切不容易。
交接,很需要時間。
從此,每當我被同事影響心情,我就想到這個故事。
直到現在,我越來越少被影響心情了。
我總會想著,蓋棺論定前,我真的想要什麼。
我覺得人生中,有很多事情急不得,例如:放寬心看待人際關係。
轉換心境聽起來是這裡的最大轉變。但是,如果想要轉換的不是一時的心境,而是一世的心境,那麼,在我看來,其實是需要機緣巧合的。
27歲的時候領悟了這件事情,不算晚。
只是,方法很讓人難過。
到現在,每當我想到,我曾經獲得了那麼豐沛的愛時,我都會覺得幸福與滿足。
我衷心謝謝爺爺,謝謝他給我愛,謝謝他教會我人生很多的道理,謝謝他出現在我的生命裡。
接下來 的流程 英文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又跳電了,驚喜不驚喜,開心不開心?
當初核四興建就是為了提供北部用電的,就是為了台灣未來的高科技產業發展,結果你這些文組覺青蝦搞抹黑把核四給封了,還怪甚麼南電北送?
你都不用電,那台積電是靠甚麼東西給你一座護國神山,股市是靠甚麼漲?GDP是你在那邊用愛發電就可以變出來嗎?
核四廠前廠長告訴你,核四能不能重啟,能,燃料棒再買就有了。專業人力找回來就有了,製造公司請它重組顧問團就好了,不要聽蔡英文這種文組說法甚麼絕對不可能重啟,理工科哪有修不好打不開的機器,你以為核四廠是漢摩拉比法典不能改喔?
文組長時間靠操縱壓制理工科掌握權力,有利文法商,出事理工科,這次跳電又怪台電基層,沒有你們文組規畫錯誤的能源政策,有可能跳一個廠就全台灣限電嗎?還在那邊騙!
當年蓋核四是不是真的看到了台灣有一天
如果以台積電這種
高耗能高耗水的這個高科技工廠為主的話
我們的電一定會不夠
沒有錯當時呢就是想到說電會不夠
我們北部是用電量最高的
那北部現在有幾個電廠你知道嗎
台電有幾個電廠
大潭電廠、林口電廠、協和電廠
那核一 核一已經關掉了
核二 然後呢就是這幾個電廠
那這幾個電廠要供應北部夠不夠
絕對是不夠
那現在又非核家園把核二也將要關掉
核一也要關掉 那核四又不用
因為原來是要蓋核四取代核一二的
原來這個替代走的流程還蠻穩的
那只剩下大潭跟林口
大潭從地下的天然氣就一個36吋的管子
所以為什麼有815大停電
2017年815大停電
因為它地下那個管子切換的時候錯了
所以說天然氣就沒有進來了
關一個管子就全斷了
對那還有一個大潭最致命的地方在哪裡
它出去的OUTPUT只有一條線
所以喔其實我跟你講
要真正的控制台灣的電很簡單
你只要派一組工兵去挖幾個電塔
就通通再見啦
就斬首行動斬你的那個電塔就掰掰啦
我直接問那台電到底有沒有藏電
我覺得問各位我要藏在哪裡
電怎麼藏
那同樣的鄭麗君她也想要選台北市長
又是一個文科的傢伙
文科發現有一個魔術可以藏電遠領先於特斯拉的技術六年
你說這個技術台電如果拿去開發電動車我們就賺死了
所以沒有藏電就是政治人物口中的藏電
鄭麗君跑到核四去
然後她一直反核
然後他們就一直跟我說廠長跟她講清楚說明白好不好
但是這個人你沒辦法跟她講清楚說明白
她就一直反核
她就文科不聽啦 對啦
但又有一個都市傳說當時那一個寶特瓶的事情
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你自己的看法是怎麼樣
如果你的工安都做到那種程度
品質管制做到這種程度
連寶特瓶都不能帶進去
怎麼會有方儉聲稱的說在灌漿之後
裡面發現有寶特瓶有菸蒂
還有人在裡面尿尿這怎麼搞的
那我必須要跟各位很忠實的報告
我們當時把工廠做的這麼好的時候
是土木工程大部分都已經完成了
土木工程大部分都已經完成
那方儉講的可能是在土木工程的時候
那土木工程的時候呢我們有很多外勞
那各位都知道外勞
他是每天身上就帶了一個
就揹了一個寶特瓶
他抽菸都放在寶特瓶裡面
那當時土木那個階段或者是剛開始前半段的時候
我沒有說喔
那個階段是好像台灣的公共工程一樣
雖然你有管他但是呢housekeeping
就是各位知道housekeeping就是說內務整理
怎麼整理我跟你講搞得並不好
所以呢那個階段以後我才跟施工處講說
我們必須要痛定思痛
核四封存那麼久
我先講核四封存的那個時候是馬英九下令的
你內心會不會有怨
那核四封存的時候好像4月20幾號
那天我在...禮拜六那天我在電廠
因為為什麼 因為318學運的時候
那時候就風聞學運的學生說不定會跑到核四過來
所以呢在核四的300多個保警在那裡守著
突然間有一個禮拜六下午
我太太打電話給我說回來啦回來啦
我就說為什麼要回去
她說核四被封存了你知道嗎
我可以跟各位講一句話
你在那個時候你突然間聽到封存這兩個字的時候
你的心裡感受是怎麼樣 愣住了
對啊我過去的努力都被否決
我不知道什麼是封存
回來以後太太就打開電視給你看
江宜樺在那裡講
一號機安檢後封存二號機即日停工
我跟各位講一件秘辛
我們當時的政府非常沒有guts
我當廠長我要執行封存的任務
但是我總是要一張紙嘛
給我一個命令嘛
結果我就寫出去
結果你知道嗎 你猜沒有文
上面文給我回什麼話你知道嗎
這是一個經典的話
請以公司最高利益來著想
但是沒有公文誰要負責
我跟你講現在我們很多經理都說
那張文都找不到 都找不到
請以公司最高利益來著想
好啦最高利益來著想的時候
我們就說那我們要怎麼辦
他說你寫個三年計畫
各位封存三年我常在家裡笑
我說封存三年哪是他講的
是我當時要他們叫我寫個三年計畫送到原子能委員會去
所以說大家都以為是封存三年
哪有封存三年現在封存幾年了
當時的話術是說先封存核四三年
由後代子孫決定存廢
當時封存三年這都沒講
各位去調出來看看 都沒講
那只是說喔
就江宜樺講的說我們留給後代做一個選擇權
來我們直接這樣講
現在要重啟人才夠不夠
因為人必須要國家隊把他叫回來
我確實有問過
大家都還願意回來
還願意喔 對
但是問題就是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那就給多錢啊
給多一點錢嘛
接下來就要問最關鍵的問題了
因為蔡英文總統已經講了
她說核四重啟不可能也做不到
郭正亮上次來我這邊
他講說當局應該會做一件事情
就是公投就算過了
他跟你講說整個譬如說這個GE的團隊解散了
HITACHI的團隊解散了
所以團隊解散我就不能重啟了
再加上我的燃料棒已經送到國外去了
我們分成兩個部分來回答這個問題
第一個燃料棒送到國外了是不是永遠就沒救了
燃料棒再重新買重新訂 就有了
可能有更新型效力更高的燃料棒
那只要是重啟兩年到三年之內
我可以放燃料棒的話
燃料棒的製造時間夠
然後第二件事情就是說
顧問公司都沒有了你怎麼樣去弄
我跟各位講
顧問公司奇異當然都大部分都解散了
還剩下一些service的人在那裡
但是呢全世界做核能的難道只有奇異嗎
我剛講所以基本上
在物理上真要重啟只要政府不刁難做得到
做得到 做得到對不對
燃料棒也沒有問題
人力也沒問題
技術也沒有問題 對
因為當時的第三代進步式廢水反應爐現在也不算落後
那所以也沒有問題可以做
最後我再問一個問題
核廢料怎麼解決你核廢料不能解決完全不行
核廢料...
當時在核四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到核廢料的問題
核廢料有兩種廢料
一種是低階就是蘭嶼那一些就叫做低階核廢料
一種廢料是叫做高階核廢料用過的燃料
用過的燃料棒嘛 對用過的燃料棒
那我先講用過的燃料棒
用過的燃料棒的時候
我們就要從爐心出來以後
要放在爐心旁邊一個用過燃料池
給它等15年冷卻
所謂的冷卻是說輻射冷卻
然後呢再放到一個叫做輔助燃料廠房
放在原子爐旁邊放15年
放在輔助燃料廠房放25年
所以15加25 40年都不要送到外面去
然後呢低階的
讓它緩緩的冷卻 對對對對
那低階的呢我們在山凹裡面
有一個可以放兩萬桶的倉庫
這是無人搬運車都做得好好的
這個的話那一年半產生多少桶 120桶
所以我說40年我們都不用跟外界交涉
5千桶
都不用跟外界交涉
40年都放在廠內
放在廠內這個廠發生的電量有多大
一部機喔20個燈泡就有一個從龍門出來的
假如兩部機都發電的話
12345678910就有一個是從龍門出來的
對台灣電力有這麼大(幫助)
而且對台灣環境沒有汙染的一個地方
所以如果今天呢
大家真的覺得有電很重要
聯電、台積電這種大耗電
兩奈米三奈米
兩奈米一個廠據說跟整個台南甚至應該這樣講
大概就吃掉一個核三
這樣子的東西很重要
你覺得非常棒股市有它才行的話
那核電就是一個必然的選擇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