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G OMG OMG 🥰🥰🥰
#進港浪製作 #垃圾時間 獲得 #第20屆台新藝術獎 第二季提名啦🎉
謝謝提名觀察人、謝謝 台新藝術基金會、謝謝和我們共度七天的參展者、謝謝每一位觀展的觀眾!
同時也有1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空姐報報Emil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處女座 #生日 #完美主義 #Emily報報 #podcast Emily新書《比淚水更美的是:重新開始的勇氣與自信》9/9 上市 購買連結:https://lihi1.com/MdtLw 8/27是我的生日 ,所以這一集節目來做一些跟以往不同的內容吧! 剛好知道Podcast節目《女力...
提名觀察人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新藝術獎提名觀察人 #王柏偉與高俊宏訪談
#台新藝術獎 即將邁入20週年,對台灣視覺藝術與表演藝術已建立相當代表性。在第19屆台新藝術獎得主出爐前夕,本刊特別採訪擔任此次 #提名觀察人 的 #王柏偉 與 #高俊宏,分享他們提名台新藝術獎的作品與討論台新藝術獎入圍者的「內幕」資訊。從台新藝術獎藉由不斷調整來回應社會與藝術上的需求,王柏偉認為,與其談台新藝術獎有什麼樣的不足,其實更應該討論的,是台灣缺少更多的機制去回應藝術界的不同需求,致使藝術家與評論者將其自身的欲望與企圖都投射到台新藝術獎上。評選機制雖不免框架出一個較為固定的標準,無法周全照顧到每個層面,有顧此失彼之感。除卻表演藝術與視覺藝術愈發模糊的邊界外,網路藝術不斷發展,影響面日益擴大,面對這樣的情況,台新藝術獎內部是如何應對?
台新藝術基金會
提名觀察人 在 Lightbox攝影圖書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影像文件與(不)可加速的生命:從行為展演的兩種身體機器談起🎉
講者|王聖閎
時間|2021/4/16(五)19:30
地點|Lightbox 攝影圖書室(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19號 )
入場|19:00 開始自由入場
這場講座源於Lightbox邀請我分享博士論文的部分研究內容。因為它牽涉「影像」、「身體」、「科層機器」、「加速 ∕ 減速」等幾個可連結當前現況的主題,以及一位關鍵藝術家:謝德慶。
2020上半年正是疫情最為嚴峻的時刻。所有人都被迫拖入一個無限延長的「在事件之中」的等待經驗:靜待疫情趨緩、疫苗開發、各國解封。彼時,許多藝文活動被迫暫停或取消,彷彿「謝德慶式的一年」即將降臨,人們也開始對生活的速度與人際連結有所省思。
據此,我的某位藝術圈友人曾在社群媒體上感嘆,其大意是:「此刻,我們都在重新經驗謝德慶。」此話不假。但值得進一步追問的是:重新經驗謝德慶的什麼呢?假使我們仍困囿於以往過度英雄化、巨碑化、崇高化的舊有身體性論述,那麼關於謝德慶的討論根本無法從80年代更新至2021年,更不會對「加速度政治」無所不在的今天帶來新的思想刺激。
由於防疫得當,2020下半年許多藝文場館多已恢復營運,且因為計畫執行與核銷的問題,許多展演活動期程變得更為壓縮,彷彿亟欲恢復「既有產能」一般。以至於,在經歷全面減速(之幻象)的同時,許多人也都感受到另一股加速生產的癲狂,正在步步進逼。我們甚至能預期,一旦疫情結束之後,屬於藝術創作的「大企劃書時代」年代恐怕不會有太大改變,而「謝德慶式的一年」也不會發生。
是什麼迎來了加速度文化,並驅逐了「不事生產」的可能性?這是本場講座的思考起點。對此,我們或許仍有必要重返謝德慶所打造的身體機器。因為其作品不只蘊含去做 ∕ 不做什麼的例外生產狀態,更牽涉一種關於「速差政治」的基進想像。
由此出發,本講座一方面會觸及時延表演(durational performance)在當代環境所面臨的挑戰。另一方面,也希望藉此思考:是什麼誘使我們選擇擁抱加速度(及其所帶來的強度聚合與感覺重塑)?與之相對的,什麼又是藝術實踐裡的「不可加速之物」?
---
講者介紹|
王聖閎
藝評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博士
1980年生於臺灣臺北。曾任台新藝術獎提名觀察人(2017-18)。自2004年起參與臺灣當代藝術評論的寫作與討論,曾獲得第九屆數位藝術評論獎首獎、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藝評台「台灣藝文評論徵選專案」特別獎。文章散見於《典藏‧今藝術》、《藝術家》、《藝術觀點ACT》、《現代美術》等專業藝術雜誌及美術館出版刊物。
主要研究興趣包括當代錄像、行為表演及身體性創作;關注當代加速度政治下的生命政治課題,聚焦於科層機器對身體行動和耗費模式之影響,並且在此基礎之上,持續反思在地藝術理論的生產與擴延。相信藝評人在當代不變的角色,是作為藝術家的長期陪伴者與對話者,以及作為一位梳理在地藝術論述的掘土者。同時也深信,臺灣當代藝術可以從自己的展演成果裡,發展出具有獨到觀點、可與各國藝術世界分享的藝術理論,而藝評寫作可以為此事作出貢獻。
---
*免費參加,歡迎自由樂捐(捐款200元以上可得到啤酒一瓶)
*因疫情因素,本場講座人數上限為70人,歡迎準時到場!
備註|
1. 本場活動將進行直播
2. 防疫期間,參加講座請 #配戴口罩、#填寫基本資料 再入場
3. 場地位處巷弄,循門牌而來可能會迷路。歡迎參考網路地圖,或官網的「位置」頁面:www.lightboxlib.org/location
提名觀察人 在 空姐報報Emily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處女座 #生日 #完美主義 #Emily報報 #podcast
Emily新書《比淚水更美的是:重新開始的勇氣與自信》9/9 上市
購買連結:https://lihi1.com/MdtLw
8/27是我的生日 ,所以這一集節目來做一些跟以往不同的內容吧!
剛好知道Podcast節目《女力心聲》Anne 和 《 喬西咖啡沙龍》Chelsea,也跟一樣是處女座的Podcaster,所以我們就來進行個處女座特輯!
三個人一起進行快問快答和選擇的遊戲,暢聊處女座的我們是如何看待工作、生活、感情,究竟是「完美主義」還是「計較挑剔」
特輯中完全卸下心防和包袱,原汁原味的呈現三位主持人的真面目,節目熱鬧非常,請小心服用本集!
還有也要祝所有處女座的壽星們:「生日快樂!!」
本集精華:
📍 快問快答
* 符合程度打分數(0-10分)
* 完美主義
* 挑剔、計較
* 認真、責任心強
* 神經質、焦慮
* Chelsea提名一個來打分數
* Emily提名一個來打分數
📍擇一
* 挑對象憑感覺 or 列清單?
* 你是生理潔癖、心理潔癖、精神潔癖哪一個?
* 哪一種男生比較吸引你:才華洋溢、幽默風趣、博學多聞?
📍工作上讓你最受不了的事情?
📍身為處女座最引以為傲的特質?
👱🏻♀️高端服務力 - Emily報報的飛行觀察 :https://lihi1.com/yiGsk
你如果喜歡這一集的節目,也歡迎大家在itune store給我五顆星的評價:https://lihi1.com/TQDRa ,也可以留言鼓勵我喔
有什麼意見或是想法
記得留下你的意見告訴我喔!
♥影片關鍵字♥
台灣空姐/Emily/crew/cx/cathaypacific/國泰/國泰空姐/空姐報報
♥聯絡空姐報報Emily♥
我的連絡信箱:emilyposthk@gmail.com
♥Emily♥
追起來Instagram,有許多有趣的飛行小故事和彩蛋分享:https://www.instagram.com/emily_cpy/
讚起來Facebook,會有我的精彩寫作和直播內容:https://www.facebook.com/emilyposthk/
訂起來Youtube,有關於我的空服員工作大解密,以及考空姐教學: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b5tjEJ7ecUniOwxKPYqlVA
聽起來Podcast,有關於自我成長、工作甘苦、世界文化與旅遊時事等相關內容:https://lihi1.com/CIGQ9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7CH8sE2PSY/hqdefault.jpg)
提名觀察人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5月11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tV1s2UdW378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香港修改選舉制度,條例草案預料月底恢復二讀,廉政專員表示,署方稍後將加強防賄防舞弊宣傳。選委會新增不少界別,亦有不少機構,諸如大學、註冊學校等首獲選舉權,一些持份者未必熟悉選舉遊戲規則,亦未必了解如何應付一些帶有拉票意味的酬酢,當局多向相關團體及人士講解,有助避免誤墮法網。「愛國者治港」,必須選賢任能,內地法律學者認為,選委會的新構成和雙重提名機制,加強了公共利益代表性,有助阻止無德無能者入閘;在香港,不少人則擔心權力集中小撮人手中易生腐敗,當中折射兩種截然不同的政治觀。
蘋果頭條
政府計劃在暑假正式推出5,000元消費券欲振興本地經濟,惟至今只公佈4間協助發放的支付工具營辦商,其餘條款細則仍未落實,但表明會為消費券設限,包括限制套現及只可用於本地消費,卻無阻市民討論如何物盡其用。《蘋果》綜合現有資訊,發現以零售退貨和經扣賬卡或預付卡網購兩個方法,最有機會突破消費限制。而現時4個支付工具均可免費登記,有公司更提供近百元迎新禮券。
東方正論
回歸接近24年,特區諸事不順,多個範疇大幅倒退,毋須細心觀察,只需肉眼可以看得到,鼻子一嗅便知,最明顯例子便是污染問題,本報今日披露屯門河垃圾成災,部門屢收投訴卻不改善,居民長期受難。屯門有48萬多人口,屯門河貫穿整個屯門新市鎮,是該區地標之一,政府多次提出活化屯門河,惟該河尚未見有美化,即變「垃圾河」,河上長期有大量垃圾漂浮,包括發泡膠、廚餘及建築材料等,臭味襲人欲嘔,衞生惡劣,居民一呼一吸都有害。
星島社論
變種病毒個案未有在社區蔓延,「疫苗氣泡」啟動後,食肆及處所相繼放寬防疫措施,剛過去母親節假期,暫未見確診個案回升。本港新冠肺炎疫情漸趨穩定,昨新增四宗確診個案,全部為輸入個案,已連續三日沒有本地個案。不過有專家認為危機未解除,港大微生物學系臨牀助理教授薛達昨表示,由於變種病毒潛伏期長達十四日甚至二十一日,認為未來數天要密切監察情況。
經濟社評
一二手樓價最近屢創新高,皆因市場氣氛熱烘,不少人擔心愈遲買愈貴,紛紛追價入市。樓市熾熱氣氛重現,歸根究柢是土地不足,而港府沒有整體土地供應規劃,亦未見決心落實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報告的建議,資金輕易推動樓價向上。當局必須有所作為,積極拓地,否則住屋這個深層次矛盾難以解決。黃竹坑站鐵路上蓋新盤開價進取,平均呎價逾3萬元,兩輪銷售迅即沽清,加價加推。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V1s2UdW378/hqdefault.jpg)
提名觀察人 在 黃暐瀚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暐瀚直播 #黃暐瀚 #2024
2024 國民黨87%不會贏?
那天在雅虎鄉民大會,「堅哥」突然問我:「2024柯文哲會不會贏?」
這題不是當天的討論主題,也不在腳本裡面,但堅哥既然問了,暐瀚不能虛答,我說:「不會,2024總統大選,87%還是民進黨贏」!
這個意外的話題,引起網路一些討論,連阿揮師都開直播談了一小時。好吧~暐瀚自己來說,說個清楚,到底為什麼,2024年總統大選,87%還是民進黨贏?
一、2021年國民黨主席選舉,藍營要去一層皮。
八月要推反萊豬公投,七月卻要換一個新的黨主席。目前現任主席江啟臣、前政院副院長朱立倫、虎哥周錫瑋等三人,都是必選名單,外界討論韓國瑜是否有意角逐,有待觀察(我個人覺得機會不大),當然還有審慎考慮中的連勝文。
主席選舉之後,不管上述哪位奪魁?都將是場龍爭虎鬥,藍營要去一層皮。
二、2022選情未必樂觀
很多人以為,台灣有近七成民眾不吃萊豬,萊豬議題配合公投,可以一路打到2022。
怎麼可能?
不要說2022,現在離2020才剛過16天,去年12月的新聞都在報什麼?萊豬;現在新聞都在報什麼?開除染疫醫師、加入聯合國。議題變得有多快,想靠萊豬議題打到2022,那是天方夜譚,選縣市長的時候,萊豬早被忘記了。
更何況,七成民眾不吃萊豬,並不等於有七成民眾討厭蔡總統。蔡總統的支持,依舊超過五成,民進黨的支持度,也還遠遠超過國民黨,眼前台灣明顯「綠大藍小」,國民黨2022,毫無樂觀的理由。
三、2024誰選總統?
比較常被點名的,是朱立倫、韓國瑜跟侯友宜三人。
站在朱立倫的角度想,如果要選2024,怎麼可能不選2021?沒有2021,就無法提名2022,打不贏2022,就不可能代表2024。三個關卡橫陳在前,不是簡單的任務。
至於韓國瑜,那更是交雜了2020總統大選與高雄市長罷免的愛恨情仇。
韓國瑜確實充滿群眾魅力,但吸引仇恨值的能力,也是黨內第一。簡單的說,韓國瑜的優點,恰恰也是他的缺點,韓黑仇韓,在仇恨面前,政策無視,不管這幾年民進黨是否倒行逆施,民心盡失,只要把韓國瑜打成「更討厭」的人,民進黨勝選就有如探囊取物。
最後,其實是最近最多朋友私下問我的,侯友宜。
我這樣說好了。
侯友宜的「中間選民」開拓能力,應該是三人之中最強的。他並沒有明顯藍營政黨形象,也不容易引過度的仇恨值,但因為之前與陳前總統的淵源,國民黨內,有許多人「不相信」侯友宜。
而且2022侯友宜理當爭取新北市長連任,如果順利連任,卻又跑去選2024的總統,那就是「韓國瑜高雄模式」重演,民進黨只要把「落跑掌法」拿出來照打一次,侯友宜難免全身傷。
那如果不連任市長,直攻2024呢?最近常有人這樣問。
如果不連任新北市長,那麼侯友宜將從2022年六月左右開始(新北市長人選浮現),失去政治舞台。一個失去政治舞台整整20個月的人,你還期盼他能選贏總統大選嗎?
更細部的內容與角度分析,我的暐瀚直播都有詳述。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點開yt影片,瞧一瞧~
暐瀚 2021-1-16 de 淡水
贊助暐瀚直播
Paypal https://reurl.cc/4R6VAv
歐付寶 https://reurl.cc/YlNXpo
暐瀚Discord
https://discord.gg/Dpa6UYu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_b9qtbR-PJ8/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