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新冠病毒」的潘朵拉盒子】
2019年11月17日,中國湖北省武漢市一張胸部電腦斷層掃描(CT)影像出現毛玻璃狀結節(nodule),疑似新型肺炎病例,病因成謎。隨著年關將近,人們在12月開始頻繁奔波各地,武漢市位居中國交通樞紐,陸續發現數起新型肺炎的病例。疫情似乎悄悄蔓延。
同年12月30日武漢中心醫院醫師李文亮透過網路社群通知同事,華南海鮮市場出現類似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的病患,應小心防護。不幸的是,李文亮醫師因這種新型肺炎於今年2月7日病逝於武漢金銀潭醫院。
英國醫學期刊《刺絡針》(Lancet)特別於2月18日發文悼念李文亮,引述了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彭博公衛學院主任英格勒斯比(Tom Inglesby)的一句話:「世界上最重要的預警系統是,醫護人員意識到某種新疾病正在出現,然後發出警報。」
醫學界現在清楚知道這種新疾病是由人傳人的新冠病毒(SARS-CoV-2)所引起,命名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但人們太晚意識到「吹哨人」發出的警報,低估新冠病毒的傳染力,疫情迅速從中國傳到新加坡、韓國、日本等亞洲區域,蔓延到歐洲地區(特別是義大利以及西班牙),再擴散至美洲地區(美國紐約成為重災區),死亡和感染病例以指數型曲線與日俱增,人類正面臨21世紀的瘟疫[1]。
■什麼是病毒
病毒是一種寄生在於細胞內的微小生物體,感染的對象涵蓋細菌、古菌和所有的真核生物。病毒的構造極為簡單,主要包括四層結構,由內而外依序為:位於核心的遺傳物質、蛋白質構成的衣殼、源自於宿主細胞膜的脂質外套膜、以及具有宿主專一性的特殊蛋白質。
某些病毒的構造甚至更為精簡,不具有外套膜。由於缺乏複製遺傳物質與合成蛋白質所需的材料和環境元素,病毒的生存繁殖需要完全仰賴宿主細胞;而脫離細胞體的病毒,其活性可以維持數分到數小時不等。
目前已知的病毒種類共有489種病毒,因病毒具有高突變率,衍生出的亞種通常具有不同程度的感染力和致病性。除此之外,病毒毒性的差異亦見於不同的宿主物種間。隨著自然環境變遷的壓力與日俱增,似乎也加速了病毒演化的時程:擴大感染的物種範圍以及產生新種病毒。
以近數十年來侵襲人類的新變異株或新種病毒為例,有些已經成功地潛伏在人類的群落裡(如:愛滋病毒);而毒性強的新變異株(如:伊波拉病毒、 SARS病毒),則以低致病性的形態潛藏於原始的宿主物種當中。這些現象投映出病毒演變的縮影,也展現了病毒病絕佳的可變性和適應力。
病毒的起源現今仍未有定論,若從部份病毒基因的相似性橫跨了原藻以至於脊椎動物的角度來看,病毒可能是演化上最原始的生命形態;然而,另一種說法是:細胞的基因組意外地分割出可以獨立複製的基因片段,形成病毒顆粒的前身。無論如何,可以確定的是,精巧詭變的生存策略足以讓病毒成為演化長河中最淵遠流長的物種[2]。
■病毒與人
傳染病的流行,常常會影響人類的所有活動。歷史上的社會榮枯、文化起落、宗教興滅、政體變革、產業轉型、科技發展,都和傳染病的流行有密切的關係。戰爭的勝敗也可決定於傳染病的蔓延。在中世紀的圍城戰爭中,曾經將黑死病患者的屍體當作武器,以強力彈弓拋擲到城堡裡,讓守城敵軍得病死亡,進而不戰而勝。
■影響人類至巨的流行病毒
當新種病毒出現時,所有人類對它都沒有抵抗力,一旦傳染開來,流行就大為爆發,使得民眾陷入一無所知的高度恐慌當中。像二十世紀的多次流行性感冒、愛滋病和狂牛症等,在擴散蔓延的初期,帶給人們極度懸疑的不確定性和不安全感。
一直等到醫學界闡明了感染途徑及擴散風險、重症與致死比例、易感受宿主特徵、病原體真面目、有效防治措施之後,人們才逐漸消滅心中的不安[3]。
■會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
會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包括:引起輕微症狀的人類冠狀病毒OC43、HKU1、NL63、229E,以及引起嚴重症狀的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MERS-CoV)、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狀病毒(SARS-CoV)、新冠病毒。
從基因組分析可發現,新冠病毒與SARS病毒基因相同度約有80%,複製酶的胺基酸序列相同度達到94%,表明這兩種病毒屬於同一類;而新冠病毒與中國雲南當地的中華菊頭蝠(Rhinolophus affinis)冠狀病毒RaTG13整體基因相同度更達到96%,代表演化關係更接近。
但如果比較與感染細胞直接相關的棘蛋白(spike protein)基因組,新冠病毒與中華菊頭蝠(Rhinolophus affinis)冠狀病毒RaTG13的相同度高達93%,與SARS病毒的相同度卻只有75%左右,因此科學家已排除新冠病毒與SARS病毒的同源關係[1]。
■病毒是比人類更高級的存在!
科學家們尊稱為「冠狀病毒之父」的中研院院士、病毒學家賴明詔在 30 年前開始投入冠狀病毒研究,那時冠狀病毒被認為只是「感冒病毒」,研究的人少,非常冷門,連申請研究經費時,他都要再三強調「冠狀病毒未來會很重要」,才能順利過關。
直到 2003 年,亞洲地區爆發 SARS 疫情,才讓冠狀病毒成為病毒學研究的大熱門,更發現這或許是對人類最有威脅性的一種病毒。賴明詔院士直言「人類不可能比得過病毒,冠狀病毒比冠狀病毒學家還要聰明,病毒一定有很多奇妙的方法,可以把不可能的事情變成可能。」
■賴明詔院士:「永遠會有新興病毒出現」
病毒可以分成 DNA 病毒、RNA 病毒 2 種,DNA 病毒在複製的時候,需要複製雙股的基因,還要經過轉譯的作用;所以速度比較慢、也比較不容易突變、進化,相對來說是比較好控制的病毒。
但 RNA 病毒只有單股,複製速度快、又容易突變,相對來說比較難控制,像是愛滋病病毒就是 RNA 病毒,它也是世界上最難治療的疾病之一。
賴明詔院士說,而冠狀病毒又是 RNA 病毒中,最特別的病毒。「它有世界最長的 RNA 基因,有 3 萬個鹼基(承載基因的單位),理論上這樣的基因不應該存在,因為 RNA 複製時常常會出錯,所以超過 1 萬個鹼基之後,很多基因就會失去功能。但冠狀病毒可以遠遠超過這個數目,必然有個改變,可以去彌補出錯的問題。」賴明詔院士說。
而這次的新冠病毒又比以往的 SARS 傳播力更強,賴明詔院士說,「新型冠狀病毒跟 SARS 的病毒是很相近,但病毒受體的附著力將近高了 20 倍,可能是因為這樣所以傳播力很高,這是非常、非常奇怪的,我們以為新的病毒突變以後不會附著在受體,但附著力反而增加這麼多。」
在這樣的狀況下,賴明詔院士說,不管是動物跟動物接觸、還是動物跟人接觸,都可能產生出新的病毒,「只要接觸越來越多,我相信這個新的病毒會不斷的、繼續產生,而且會持續演化。」
■蝙蝠是冠狀病毒最重要的動物關鍵
跟冠狀病毒最緊密連結的動物,其實是「蝙蝠」。雖然很多動物身上都會帶有冠狀病毒,但目前觀察到的動物,只有蝙蝠可以跟冠狀病毒完全和平相處。
台灣病毒學權威、研究病毒數十年的徐明達教授說:「因為蝙蝠本身有很多可以抑制病毒發展的因素,一個是牠會製造很多干擾素,抑制病毒的發展,但是製造太多干擾素會影響細胞的活性,讓感染更厲害;但冠狀病毒在人身上,不會引起干擾素的製造,而蝙蝠有另外一些因素,很多干擾素也不會影響細胞。」徐明達教授說。
再加上蝙蝠的壽命很長,有的甚至可以存活四十年,種類又多、因此會帶有變種的病毒,同時數量也很多,病毒產生也多,所以影響的範圍也特別的大。
徐明達教授說「所以蝙蝠可以帶著病毒到處飛,到處去接觸(感染別人)」,但人類直接接觸到蝙蝠的機會很少,即使接觸也不容易直接引起突變,雖然(新冠病毒)跟蝙蝠定序有 96% 相似度,其中最重要的細胞受體的蛋白質不一樣,所以一定是有經過別的動物,經過變化,才變成新冠病毒。」
「這就是中間宿主。」林口長庚副院長、也是感染科醫師的邱政洵說,「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是果子狸跟蝙蝠,病毒接觸到中間宿主可能會停留一下,再傳染給人,但因為人不是自然宿主,病毒不會跟我們共存傳很久,所以之前像是 SARS、MERS 才會被控制住。」
所以邱政洵醫師很樂觀的認為,只要人類控制好跟動物的界線、不要輕易接觸野生動物、不要侵犯動物的領域,保持防疫觀念,新冠病毒還是有機會可以完全消失[4]。
2003年,SARS來襲。相隔17年後,新冠病毒帶著超強的感染力襲捲而來,現代文明社會遭受前所未見的打擊,幾乎全面停擺。面對不斷演變的新冠病毒,科學家在基因組定序、結構生物學、公衛及流行病防治等領域有了長足的進步,在短短數個月內,我們已能一窺新冠病毒的面貌及作用機制,同時擬定治療策略。
即使潘朵拉的盒子已經打開,這些無價的科學研究讓我們面對疫情時不會一籌莫展。在黎明來臨之際,世界必須團結一致,共同對付這個危險的敵人,相信不久之後,我們能戰勝這場嚴峻的瘟疫[1]。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 《科學人》粉絲團「打開新冠病毒的潘朵拉盒子」:https://bit.ly/3BM5a9e、(Yahoo新聞)https://bit.ly/2YkoITx
[2](臺灣醫學會)「什麼是病毒」:http://www.fma.org.tw/2009/bio-1.html
[3](國研院國網中心 )「病毒與人-從SARS的流行談起 (▸演講人/陳建仁) (科學發展 2003年6月,366期)」:http://science.nchc.org.tw/science/science2005/Papers/c4academician/9206-08.pdf
[4](Heho健康)「病毒是比人類更高級的存在!台灣 4 大病毒學家:新病毒會不斷產生,只求和平共存」:https://heho.com.tw/archives/93282
➤➤照片
[1]科學家揭露新冠病毒基因組和棘蛋白胺基酸序列,探索其感染機制。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疾病管制署 #新冠病毒 #SARS-CoV-2 #賴明詔 #徐明達
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 衛生福利部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陳月卿 養生達人,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過敏 #起床儀式 #擊大椎 ⚠再次聲明:本人陳月卿沒有代言什麼桑椹乾、鍋具、無花果、苦茶油⚠ ▶輕鬆看【明目補氣養肝湯】↘https://lihi1.com/6WsgB ▶輕鬆看【公開居家防疫14天必備存糧】↘https://lihi1.com/p6ATK ▶輕鬆看【抗病毒懶人包】↘http...
擊大椎 在 Sonia小萱。工程師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工程師團購筆記//
#十月份專屬團購來囉
#CP值超高下殺3折多工體重機來了
自從疫情開始,就是肥胖跟膽固存天堂
不能出遊,居家在家的樂趣也只剩吃了啊!!!
雖然戴著口罩看不出下巴多幾層
但每每站上體重機的時刻
都想找顆橘子自己咬著報名神豬比賽🐷
真的很怕隨時被拖出去宰了🥲
所以連假過後馬上詢問廠商還有沒有體重機能開團
督促大家一起自我克制一下😤
而我的首選當然是去年開過的
✅「iNO CD850 15合1健康管理藍牙智慧體重計」
這台真的有夠好用,目前在我家服役中,也使用快兩年了
馬上快速介紹一下特點:
✅藍芽連動手機紀錄好方便
每天幫你記錄體重的變化一目瞭然
✅15項身體健康指標
根本買蔥送魚又送大閘蟹
👉🏻除了基本的體重外,還有BMI,蛋白質,體內年齡,筋肉量,體水份率等等...
✅一台可以同時記錄八個人的資料
爹娘爺奶兄弟姐妹隔壁老王一台搞定
✨根本是全家人隨身的健康管家啊!✨
💡更重要的是!
這台原價$1980
現在廠商直接給我們最低折扣
‼️一台只要$690
買兩台以上,系統會直接以$640優惠價計算
‼️‼️平均一台只要三折‼️‼️
‼️‼️‼️三折‼️‼️‼️
我還特地去找之前團購資料
首團是賣$790啊
現在足足又下殺$150元!!
廠商幾乎拿成本價給大家
一台多功能體重機不需要一張小朋友,我真的不知道有什麼理由不帶回家🥲
大家趕快跟上車!
愛護好身體健康是最重要的💪🏻
另外同團還加開iNO的明星商品
也是之前首團賣翻的
💡「iNO-model 5 小捶頂級按摩槍」
重點回顧一下:
✅市售最輕、體積最小
✅五段變速符合所有需求
👉🏻800rpm 幫助喚醒肌肉
👉🏻二檔 1200rpm 用於肌肉放鬆
👉🏻三檔 1800rpm 適合幫助乳酸分解
👉🏻3200rpm幫助放鬆深層肌肉
#不但滿足了輕巧的女性需求👍🏻
#五段變速也滿足男性所需的深層按摩
✅提供五種按摩頭針對不同部位
👉🏻錐形頭: 適用於衝擊深層組織
👉🏻空氣頭:輕柔力道,帶有彈性舒緩放鬆
👉🏻平行頭:適用於手臂、腿部等大肌肉群深度放鬆
👉🏻Y型頭:適用於肩膀、脊椎兩側的深度放鬆
👉🏻球型頭:適用於按摩肩膀、腰部、臀部等大肌肉群
完全是一機在手萬事包辦
✅自動暫停措施
👉🏻運行15分鐘就會自動關機
#提醒你按摩的時間已經足夠了
✅耐久電力
充電一次可使用約8天 (每次10分鐘,每天使用2次)
這次團購商一樣是號稱比PChome還快的合作夥伴
不論出貨速度跟品質我都很放心😌
老規矩一樣限時七天
售完或超過時限姐就關團不再開囉!
來跟著里長伯一起搶便宜吧!!!!💪🏻
⬇️⬇️團購資訊在這邊⬇️⬇️
✅iNO CD850 15合1健康管理藍牙智慧體重計
✔️團購價$690(市價$1980)
✔️兩台以上優惠價$640
✅iNO 小捶按摩槍
✔️專屬團購價:$3780 (市價$5990)
✔️團購時間:2021/09/30~2021/10/07
老規矩限時七天哦!
☀️團購下單連結:
https://p3.groupbuyforms.tw/izzmg
(IG無法導購請FB搜尋🔍「Sonia小萱。工程師筆記」或查看限動哦)
擊大椎 在 物理治療師 佳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嗨我的朋友,分享給你改善
肩膀活動起來不順暢的方法
_
如果你有問題一直無法改善,可以在底下留言
你的問題,並且hashtag #佳緯救救我
我會從中選出一位幸運的朋友,來
「免費」幫助你改善問題🌟
_
當你習慣使用一邊來完成生活中的任務或是訓練時,都可能會過度使用一側闊背肌,也因為肌肉的範圍很大,連帶影響到部位也比較多,
除了肩膀以外,也會影響到脊椎的
活動度、肋骨的擴張等等🤳
跟著影片在放鬆闊背肌的時候,竟量的把手往上延伸來延展肌肉,在按著肌肉的同時也專心的去感受呼吸,把氣吸往手的位置,
停留20到30秒🫁
這個動作適合在工作告一個段落後做,可以調整整個人的狀態,或是睡前坐在床上做也是可
以的,用這個動作來聆聽自己的身體🛏
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在
貼文下方留言👇🏻
_
如果這部影片對你有幫助的話,可以用實際的
行動來支持我,可以複製下方的連結,
或是到主頁面點擊🔗
https://linktr.ee/cwrehab
最後也祝福你有個美好的一天🧧
_
⚠️免責聲明:此專頁僅作知識分享,
不能夠取代醫療建議,如果有
疼痛問題、功能受限,仍需
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
_
#伸展 #伸展運動 #按摩 #按摩舒壓 #按摩槍 #運動按摩 #孕婦按摩 #泰式按摩 #瑜珈 #空中瑜珈 #瑜珈老師 #動作 #動作分析 #改善 #姿勢改善 #睡眠改善 #腰痛改善 #血流改善 #便秘改善 #生活改善 #頭痛改善 #猫背改善 #生理痛改善 #筋膜放鬆 #健身 #健身女孩 #訓練 #重量訓練 #背肌
擊大椎 在 陳月卿 養生達人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過敏 #起床儀式 #擊大椎
⚠再次聲明:本人陳月卿沒有代言什麼桑椹乾、鍋具、無花果、苦茶油⚠
▶輕鬆看【明目補氣養肝湯】↘https://lihi1.com/6WsgB
▶輕鬆看【公開居家防疫14天必備存糧】↘https://lihi1.com/p6ATK
▶輕鬆看【抗病毒懶人包】↘https://lihi1.com/7lBNN
===日常保養鮮凍包===
🥦豆穀漿+綠拿鐵 鮮凍包↘https://lihi1.cc/qUGBB
🥦【綠拿鐵入門Q&A】↘http://bit.ly/2LKvlqS
🥦【一人份的綠拿鐵】 ↘ http://bit.ly/2IiEmTW
||陳月卿||
FaceBook:www.facebook.com/chenyueching
痞客邦 Blog:vitagrace.pixnet.net/blog
===訂閱YouTube+開啟小鈴鐺===
㊙首先【訂閱】YouTube「陳月卿養生達人」
㊙點按已訂閱旁的【小鈴鐺🔔】,即可接收所有新影片通知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TWf1Ofqlfo/hqdefault.jpg)
擊大椎 在 徐博士分享任督二脈教你成為絕世養生高手! - 鄭丹瑞《健康旦 ...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中醫師徐澤昌博士同大家分享任督二脈穴位,我哋一齊聽吓徐博士嘅分享!04:49 大椎 穴主治:熱症、咳嗽、氣喘、感冒05:54 百會穴主治:頭痛、眩暈、 ... ... <看更多>
擊大椎 在 預防感冒找大椎- Explore 的推薦與評價
穴位名稱來源:大,多也。椎,錘擊之器也,此指穴內的氣血物質為實而非虛也。大椎名意指手足三陽的陽熱之氣由此匯入本穴並與督脈的陽氣上行頭頸。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