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週,Jivan和Mira都有很大的進步!來德國一年了,這才有「駛入正軌」的感覺。
Mira每天呈現「催促」我快帶她去托嬰中心的狀態,大聲說早安,自己跑跳進去,總是說上學很開心,老師是她的好朋友。Jivan呢,週五我去接他,還沒到大門,只是經過室外遊戲區,我隔著圍欄看到他,喊著:「寶貝,回家嘍!」他竟然哭喪著臉說:「妳怎麼這麼早來,我還不想回家。」於是我隔了一個小時才去接他,他表示:「我想要最後一個走。」我問:「不會太想我嗎?」「不會!」⋯⋯
所以很明顯,#居家防疫幼稚園 很難營運下去XD 什麼原因?孩子需要玩伴、需要刺激、需要盡情跑跳的場域。特別是換到了大學附幼後,孩子的世界一下全打開了,Jivan回家說著黑人同學會跟他說英文,說著有講捲舌中文的弟弟一直跟著他,說著坐著輪椅的那個女生發生什麼事了,整個氛圍變得很活潑與包容。一切盡可能「正常」運作後,很感恩兩個孩子都能順利融入德國教育體系。
總要出去闖的,選好學校後,相信孩子,做他們堅強的後盾。
_
一直在想怎麼回答有個媽媽問我的問題:#支不支持提早教孩子?聽起來很弔詭,我每週的生活紀錄,都配上手作給孩子的教材和在家的玩中學系列,但我個人是偏向「不需要」提早教的。這個課題我和接受華德福教育六年、荷蘭菁英中學六年的Ra聊過無數次,我們一致的看法都贊成「不刻意早教」。
不過,界定教什麼「內容」,其實才是談論最主要的癥結。所有孩子入學後會碰觸到的「學科」教育,我認為就交給專業的教育者,課程的設計絕對是經過評估和反覆操作,適合該年紀的孩子能理解的範圍才納入教科書的。
當前,我除了確認Jivan能持續發展中文的聽說讀能力,就是培養孩子樂於發問、發現、發掘,摸索孩子未來能發光的位置。
其實,也沒那麼偉大啦,就是Jivan想知道的,我用我還算擅長的方式,變出「玩」的教育模式;他今天問怎麼會下雨,我們就認識水循環,他今天問火山怎麼會爆發,我們就來動手找書和做模型,他老是亂拿衣服穿,我們就來討論天氣。#孩子是我的教案指引,我腦袋常會少根筋,是孩子的這些「為什麼」,讓我每天都有想不完的教學活動設計。因為我不想回答「不知道」,也不想直接「餵」答案,#我們怎麼回應提問_會影響孩子建立日後解決問題的能力。
但,媽媽來教,就怕期待太高,適得其反,「我是為你好耶」卻變成孩子覺得家裡沒溫暖,父母沒說出口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可能會成為壓倒或推遠孩子的阻力。學習本來就不是輕鬆的事,#與其逼著孩子坐下學,#不如先養成孩子樂於學。我們現在放學後每天都會玩的,就是 #感官發展遊戲了!它的好處是多面向的,同時也不會消耗親子關係。這些日子下來,Jivan很讓我和Ra誇目相看,因為他投入在感官遊戲時,一小時反覆操作著同一種素材和動作,那樣的心無旁騖會讓我們看見孩子的無限可能。
有研究指出,孩子的腦袋過早地學,但連握筆都沒辦法正確使力,反而造成更多的挫折,現今教育提早出發,但人類發展的成熟進程仍然與一百年前一樣,就衍伸出更多的現代壓力。五歲時提早認字的孩子,與七歲才開始認字(研究顯示最適合開始認讀的年紀是七歲)的孩子,他們之後在學習上的表現並沒有差距。
所以結論是:Earlier isn’t necessarily better, more isn’t better if it’s too much. (提早學不一定比較好;如果太多了,那多就不代表越好。有點像「少即是多」的概念,譬如孩子課本內容全都會,學習成效會比做了一堆自修和習題但課本內容只掌握八成的孩子好)。研究見書“The Self-Driven Child: The Science and Sense of Giving Your Child More Control Over Their Lives”.
寫了這些,只是提供一些方向與見解,我會直接說:**母親的位置,是在幫助孩子「建構」良好的學習習慣,並關心生活周遭的知識。**
那,孩子先會了,日後上學老師在教時會不會無聊?我無法保證,看人吧!孩子提前想知道,陪他找答案也無妨,重點是過程。如果是我,會因為自己稍微會一點而多些自信,如果是Ra,他曾經就痛哭過在學校學不到新知識;我問了Jivan,他的回答是:只要是跟他喜歡的好朋友一起學,再一次也沒關係。
至於我有沒有這個孩子先學未來會無聊的疑慮,老實說:不太有。因為經驗告訴我,四歲的他很快就會忘記⋯⋯(聽起來有點悲傷哈哈哈哈)而且如果用中文以外的語言再學一次,根本是新的東西啊!然後,我很避免制式化、很固定的操作,一定都有「遊戲」做為包裝。同齡的孩子會百位數加減法,我可以等到Jivan八歲再會就好,#強灌溉的稻苗只會淹枯,很多都只是「比較的心態」在作祟,我要著力的不是孩子「不會什麼」,而是孩子「擅長什麼」,哪個方面能帶給他信心。
在家,還是先營造愛的環境是首要嘍!不管要不要帶孩子一起學習,愛,才真正是成長的養分。
#開始調整成每天放學後一起操作感官發展活動
#Jivan_4Y8M
#Mira_1Y10M
同時也有1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兒科好醫師最新營養功能醫學:預防、治療、照護:兒童異位性皮膚炎、過動、自閉、尿床、身材矮小、體重過輕、糖尿病、白血病」介紹 訪問作者:胡文龍 醫師 內容簡介: 孩子長不高、瘦巴巴、尿床、自閉或過動, 難治的異位性皮膚炎、兒童糖尿病及白血病, 正規現代醫療+營養功能醫學! 孩子...
支不支持提早教孩子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兒科好醫師最新營養功能醫學:預防、治療、照護:兒童異位性皮膚炎、過動、自閉、尿床、身材矮小、體重過輕、糖尿病、白血病」介紹
訪問作者:胡文龍 醫師
內容簡介:
孩子長不高、瘦巴巴、尿床、自閉或過動,
難治的異位性皮膚炎、兒童糖尿病及白血病,
正規現代醫療+營養功能醫學!
孩子長不高、乾巴巴,只好花大錢買轉骨或開脾胃配方、……;孩子過動、自閉而難教養,網路爬文後卻相信錯誤資訊,耽擱最佳治療黃金期……;心疼孩子奇癢無比抓到體無完膚,父母自責遺傳到自己的過敏體質……;生氣孩子尿床多年,原來是生病了……;甚至,還有少數孩子必須終身施打胰島素、面對死亡威脅如癌症等重大疾病……,在現代社會變得越來越多了。
治好孩子的關鍵,父母的影響力遠遠超越醫師。這是寫給父母親的兒童營養功能醫學實用書,種種案例與見證都是胡文龍醫師的小病人與病魔奮戰的真實故事,相信能夠讓有健康意識的父母,以及有相同境遇的大小朋友,從作者提供的這些兒童常見疾病的病情分析、診斷方式、整體療法建議等掌握到核心健康知識,最棒的是書中還整理分享了醫學實證過的不用藥對症營養素,幫助為人父母在生活和飲食上懂得聰明地趨吉避凶……。
▌撼動兒科醫生的父母提問,20年後終於可以回答了!
▌正規醫療之外,兒童營養功能醫學可以助一臂之力
「我應該給小孩特別吃什麼,才會對他的病情有幫助呢?」20年前那一晚病童母親揪心的提問,一時之間把兒科醫師胡文龍給難倒了,只能含糊其詞地回答:「正常吃就好……。」現在,胡文龍醫師終於可以自信滿滿地告訴那位母親答案了。
2千5百年前,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曾說過:疾病不是天譴或超自然力量所導致,居住環境、生活習慣及飲食營養才是造成疾病的主因,但現代醫學卻慢慢忘了初衷……。所幸1993年的美籍傑佛瑞‧布蘭德(Jeffery Bland)博士觀察到當前現代醫學的偏剖,於是首創功能醫學的觀念,指出疾病源頭是現代人種種不當行為造成……。
這本書是醫者父母心對於病童深厚關愛之作,作者胡文龍醫師將兒科專業與營養功能醫學兩者優點結合,並將看診時苦口婆心分享日常生活等衛教注意事項化為文字,教會家長幫助孩子做自己健康的主人,他知道唯有化解父母種種情緒上的衝擊、給予心理上的支持、教導生活上的典範轉移,才可以幫助孩子大病不復發、難病順利治癒、小病輕鬆化無……。
▌長不高或養不胖、尿床、自閉或過動…,問題可大可小
▌難治的異位性皮膚炎、兒童糖尿病及兒癌…,永不再復發
氣餒孩子體重瘦小總養不胖、苦惱孩子為什麼長不高?……如果不慎吃到含性激素的轉骨成分,容易因性早熟跡象造成骨齡提早成熟,導致生長板提前關閉,將使得長高停滯。
注射生長激素並非孩子長高的唯一選擇,書中許多案例都從生活和飲食型態改善做起,長高變壯的成果斐然。例如當改善偏食毛病,多運動且留意飲食內容……;補充孩子缺乏的營養素也很重要,補足鎂離子讓晚上睡得好,有助於身體自產生長激素每晚出現四、五次,當然容易長得高;又例如醫學證實,補充鋅可使瘦小兒童增加身高和體重等等……。
孩子皮膚乾粗紅癢的異位性皮膚炎,很容易會因為特定食物、吸入過敏原、溫濕度改變、感染,甚至心理壓力,造成急性發病……,父母看得難受又心疼,真不該如何是好?
異位性皮膚炎已確定是由於患者被環境或食物的過敏原激活導致。因此,治療目標在於減緩發癢不適、防止急性發作及減少藥物治療風險,尤其皮膚止癢、保濕、穿著親膚衣物等照護更重要。長期宜並行減少過敏原與加強必要營養素,補充益生菌、魚油、維生素D、維生素C、β-胡蘿蔔素等都有助於改善,達到逐漸減少用藥頻率,甚至不復發。
孩子的過動、恍神、迷糊,父母常被氣到飽……,千萬不能置之不理。作者在十年前診斷一位過動兒,但他錯失最佳治療期,事後得知長大後偷錢、說謊、翹家……,甚至吸毒。
其實,過動症就是一種慢性疾病,積極治療與否對往後的人生影響很大。初始症狀越嚴重的孩子,早期介入並給予有效的治療,將使症狀持續到成年期的可能性降低。建議要採取共病治療,例如同時治療鼻過敏,並且要增加運動量、嚴格控管3C使用時間,還要排除體內毒素(雙酚A等塑化劑),補充鐵、鎂、維生素D及鋅等體內偏低的營養素。
▌孩子健康與否不是天註定,逆轉疾病自己做主!
▌不生病的生活實踐術,就藏在點點滴滴細節中
疾病不是天註定,但健康也不會平白無故得來!這本寫給孩子的不生病生活實踐術,細數居住環境、生活習慣、飲食營養等不生病實踐術,一一點出看似老生常談之外的健康醫學新知,新進許多醫學研究已經證實吃對住對用對,能對病患產生不亞於現代醫學的治療效果。這樣的最新醫治走向,是許多疾病在正規治療之外,強而有力的輔助治療工具!
【不生病健康術的健康基本功】
要多到恰到好處:睡得飽、曬太陽、常運動、多喝水、多蔬果、多吃優質蛋白……。
要能減少要避免:少糖少油、拒冰品及咖啡因、遠離三毒素(過敏原、環境荷爾蒙、長時間使用3C)……,甚至減少孩子的心理壓力。
作者簡介:胡文龍
現任:
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小兒神經科主任
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
科博特診所主治醫師
經歷 :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
台北榮總住院總醫師
臨床研究醫師
小兒專科醫師
小兒神經專科醫師
台北榮總兒童腦瘤及癌症治療小組成員
小兒科醫學會會員
小兒神經科醫學會會員
小兒過敏氣喘學會會員
神經科醫學會會員
台灣基因營養功能醫學會會員
嬰兒與母親雜誌多次票選為全國小兒科好醫師
專長 :
癌症疾病:癌症營養輔助療程、靜脈營養注射
營養醫學整合:基因檢測、疾病預防策略、精準醫療
排毒功能異常:肝臟排毒、重金屬及塑化劑檢測與排毒、
免疫異常:自體免疫、過敏、氣喘、異位性皮膚炎、濕疹、免疫力失調、急慢性過敏原檢測
睡眠障礙:睡眠呼吸中止症診斷及治療
神經精神科學:頭痛、失眠、自閉症
兒童營養功能醫學:注意力不集中及過動症、妥瑞氏症、體重過輕過重、癲癇、身高不足
作者粉絲頁: 胡文龍醫師之基因營養功能醫學專頁
出版社粉絲頁:新自然主義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支不支持提早教孩子 在 一件襯衫:你揮灑的城市日常風景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山料聊聊】由「一件襯衫」出品,黃山料主持之對談式節目,於2020年04月30日首播,第一季於12月31日前播畢25集。
【山料聊聊】試播集 - 柯佳嬿
https://youtu.be/f-_Q3a6sffE
【山料聊聊】第1集 - 韋禮安
https://youtu.be/3vgMbzkj4us
【山料聊聊】第2集-小燈泡媽媽王婉諭
https://youtu.be/9APzWkmbfXM
【山料聊聊】第3集 - 白癡公主
https://youtu.be/RloIMZ5HcZ0
【山料聊聊】第4集 - 周興哲
https://youtu.be/XPChp11064U
【山料聊聊】第5集 - 楊丞琳
https://youtu.be/thrX5KBRmcY
【山料聊聊】第6集 - 山料媽媽
https://youtu.be/gQdCGA0pMcI
【山料聊聊】第7集 - 吳姍儒Sandy Wu
https://youtu.be/fYk1EqEd3VY
【山料聊聊】第8集 - 阿翰PO影片
https://youtu.be/KMFTFHkOpVs
【山料聊聊】第9集 - Peter Su
https://youtu.be/EC8TbwxZTTU
【山料聊聊】第10集 - 薔薔
https://youtu.be/9LzG0ejHpq0
-
出品方:一件襯衫
https://www.facebook.com/the.shirt.me...
主持人:黃山料
https://www.facebook.com/shanliaohuang/
錄影場地:SELF Oasis 綠洲
https://www.facebook.com/selfoasis?locale=tw_TW
【 採訪後記 】
撰文者: 王怡文、黃山料
徐若瑄結婚以後,她成為孩子們「夢寐以求的母親」,當未成年女兒談戀愛,她不反對,只找了一個深夜,和女兒炫耀自己青春歲月裡與男人的愛情故事。
她告訴女兒,媽媽現在結婚了,成了辛苦的模樣,妳千萬別這麼辛苦。但若真的踏上一條辛苦的路,媽媽也永遠在,只要妳回家,家是妳溫暖的港。
她不反對孩子哭鬧,支持孩子「有情緒」,生氣是很正常的,理解自己為什麼產生情緒,是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功課。不願只是媽媽,她願當孩子的算命師、當孩子的指南針、擔任嚮導、成為燈塔。
在工作中,她扮演徐若瑄;
在婚姻中,她扮演好李太太;
在家庭中,她扮演好媽媽的角色。
媽媽最痛的,是她最愛的孩子,終究都將離家而去。摯愛的兒子,有天終究會離開母親,奔向另一個女人。徐若瑄捨不得,但即使捨不得,也要逞強,告訴孩子:「你快走吧!」
唯有做好「被遺棄的心理準備」,感情才能走得長遠。
「一件襯衫」透過徐若瑄與黃山料的訪談,整理出她在「母親」路途上,發現媽媽們千萬要謹記的8件事:
一、孩子有情緒是好事
失控吼叫也可以,只要學會「不傷害自己」
小朋友表達情緒的能力有限,孩子不開心,會鬧脾氣,體罰或許能暫時制止,但那只基於害怕,無法根除問題。有智慧的家長,是不能走捷徑的。她建議讓孩子發洩,並發洩在不會傷害到自己的地方,當情緒過了,父母才出面理性溝通。
二、教會孩子體驗情緒,孩子也有生氣的權利
大人會生氣,小孩為何不能有情緒?徐若瑄教兒子「多種生氣的方法」:對枕頭出拳、在戶外大叫,教兒子釋放情緒,同時也與兒子共同尋找生氣的原因。未來,當媽媽不在你身邊,當你情緒來臨,將懂得照顧自己。
三、孩子哭鬧很討厭,其實他只是需要一份「理解」
2歲的小孩生氣就愛亂丟玩具;5歲的小孩經常故意調皮搗蛋。人生每個年齡階段,都有屬於它的心理過程,而良好的溝通應建立在「懂得承接對方的想法」,首先聆聽他的話語,理解哭鬧的理由,再來溝通。
四、請不要強迫孩子,你只要成為「孩子的算命師」
生命沒有正確答案,不要替孩子做決定,只需要分享經驗,最終決定權是在孩子手上。若強迫孩子照著家長決定前進,結果卻不是孩子期望的,你將成為「罪魁禍首」。
五、妳愛孩子10分,但只要表現出5分就夠了
隨著孩子的成長,採取不同作法。大人越說不要,小孩越想要做;妳想要他親親妳,可以先發制人,警告孩子別親妳!適時「口是心非」,妳的「詭計」可能就可以得逞了。
六、兒子不是妳的,是他老婆的
小孩從來就不「屬於」父母,他是獨立的個體,甚至有一天,他會有他的另一半、有他自己的生活。但他依然是妳的孩子,希望他會常常想起媽媽,至少逢年過節回來看看我,這樣簡單的奢望,應該還是容許的。
七、要做好被遺棄的心理準備,同時也要成為他的避風港。
孩子照顧年邁的父母,並不全是理所當然,所以提早做好覺悟。但,也要讓孩子明白,我會成為你最堅強的後盾,只要你想家,我永遠都在。
八、從愛上孩子的那一刻,就得開始學習放手
從你成為父母的那一刻起,你一定隨時在學習如何真正去愛,但同時,也要學著不去緊握,待孩子羽翼豐滿時,鼓勵他勇敢的往外飛、用力闖、不害怕,因為,媽媽永遠都會在你身後。
支不支持提早教孩子 在 SBD Taiwan 邱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SBD怪獸講堂 #何立安 #重訓長不高
重訓長不高?迷思破解!兒童訓練注意事項【SBD怪獸講堂 S2 ep.3】
聽說重量訓練會長不高?別再相信沒有根據的說法了!🔥
倖存者偏誤,讓人們覺得打籃球才會長高,力量型競賽也因矮小身材優勢讓人誤會訓練長不高,這都是已經被破解很久的迷思,雖然已經說了很多次,何老師要來回覆網友的疑惑,大家能投入訓練,也多鼓勵孩子運動,不要沈迷手遊或網路太深,提早接觸運動的所有美好,更要趁著小孩的快速學習力,及早往強壯身體方向健康發展❤️
.
🚩本集怪獸講堂重點筆記:
🇹🇼 ➤ 運動項目的倖存者偏誤,導致誤解的迷思。
🇹🇼 ➤ 小朋友骨頭生長板的受傷,通常來自錯誤的跑跳受傷😱
🇹🇼 ➤ 能夠控制重量的力量訓練,反而可以監控而降低風險。
🇹🇼 ➤ 孩童能及早接觸各種運動,少少投入大量收穫。😎
🇹🇼 ➤ 建議嘗試各項運動,無倫水上陸上,多元發展,避免過早專項化。
🇹🇼 ➤ 重量訓練的年齡限制,以認知溝通降低風險為主,通常約7~8歲左右🔥
🇹🇼 ➤ 兒童訓練應避免過度訓練,特別是快速長高期。😎
#兒童訓練 #重訓長不高 #迷思破解 #肌督教 #請分享
【抗老化,你需要大重量訓練】全台通路正式上架!🔥🔥🔥🔥🔥🔥🔥
👉博客來│https://reurl.cc/ZO80aM
👉金石堂│https://reurl.cc/kd8OxK
👉誠 品│https://reurl.cc/oLKRnQ
👉讀 冊│https://reurl.cc/d0qn6z
👉遠 流│https://reurl.cc/NjNQkn
.
【你的訂閱與分享是我們最大的支持❤️!每週更新!記得開啟小鈴鐺!】
【版權所有,搬運必究!🇹🇼別再下載影片搬去別的地方,要看來這裡看吧~~】
#影片版權所有請勿轉載 #盜版的人是奈米屌垃圾
★SBD菁英聯盟頭號人物★
#SBD菁英體能教練 #SBD菁英聯盟
#怪獸肌力及體能訓練中心 #大重量訓練先驅者
#肌力訓練 #Powerlifting #Strongman #大力士
#SBD怪獸講堂 #何博士 #SBDAPPAREL #SBD台灣
#SBDTaiwan #SBD台灣攝影團隊 #邱grr
.
【限量款 - Eclipse 日蝕黑】👇👇👇👇👇👇👇
🚩傳送門:https://shop.sbdapparel.com.tw/
Eclipse限量配色,由日蝕黑與太空白交疊環蝕而成,為訓練增添獨一無二的色彩。
在對抗地心引力的時刻,為你撐腰!😎
#Eclipse #日蝕黑
-----------
😎何立安,何博士:
📗學歷:
2011美國春田學院體育博士, PhD
2009美國春田學院肌力及體能訓練碩士, MEd
2004中國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科學碩士, MS
2000台大政治系畢業
📗經歷:
2012返台任教,歷任:
中國文化大學體育系專任助理教授及體能教練
中華民國運動教練學會肌力及體能教練證照授證教官
台灣肌力及體能訓練協會肌力及體能教練證照授證教官
亞洲教練科學會肌力及體能教練證照授證教官
2016因反對大學評鑑和教授升等制度,辭職離開文化大學
2016起擔任怪獸肌力及體能訓練中心總教練
2019 SBD菁英體能教練
台灣SBD菁英聯盟之首
📗運動資歷:
跆拳道五段
巴西柔術棕帶
國術世界錦標賽搏擊項目中華代表隊選手
亞洲盃健力錦標賽長青組國手
跆拳道、武術散打、自由搏擊、巴西柔術教練
📗選手經歷:
2018亞洲盃經典健力錦標賽M1長青組臥舉第二名,蹲舉第三名,硬舉第三名,總合第三名
2011國際巴西柔術總會波士頓國際公開賽紫帶組超重量級第二名
2011美國NAGA東岸盃紫帶組超重量級第一名
2011國際巴西柔術總會紐約國際公開賽紫帶組超重量級第二名
2010美國NAGA東岸錦標賽壯年藍帶組第一名
2010美國NAGA東岸錦標賽寢技壯年中級第一名
2009台灣巴西柔術錦標賽藍帶組超重量級第二名
2009台灣巴西柔術錦標賽藍帶組無限量級第二名
2008美國新英格蘭Team Link盃寢技角力賽中級組重量級第一名
2004TFF異種格鬥賽第一名
2004國術世界錦標賽搏擊項目第一名
2004全國中正盃武術散打第二名
2003台灣省主席盃武術散打第一名
2003全國中正盃武術散打第三名
2003全國運動會武術散打第三名
2002全國武術冬季聯賽武術散打第一名
2002正心盃格鬥賽第一名
2001全國中正盃武術散打第一名
2001全國總統盃武術散打第一名
2000台北市中正盃跆拳道第一名
2000台北市青年盃跆拳道第一名
2000台灣省主席盃武術散打第二名
1999全國運動會跆拳道第四名
1999全國中正盃武術散打第一名
1998台灣區運動會國術擂臺第四名
1997全國中正盃國術擂臺第一名
#影片版權所有請勿轉載 #盜版的人是奈米屌垃圾
支不支持提早教孩子 在 如何给3-5岁的孩子艺术启蒙 - 网易 的推薦與評價
给他们支一块大的画布,提供充分的空间,颜料,材料和工具,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自由表达。 他们作品中的“不似”就像是艺术家想要追求的“神似”,这种 ... ... <看更多>
支不支持提早教孩子 在 我是劉育豪,在國小三年級課堂上教授保險套的「那個老師 ... 的推薦與評價
幸運的是,學生家長的回覆都表示支持,不僅沒有異議,有的家長給我鼓勵,有的還感謝我 ... 也別說,小孩提早教是好的,20年前的數據統計去拿出來,提早性經驗、墮胎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