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育嬰(兒)制度要更超前
至民國109年底女性非勞動力(未參與勞動)的主要原因,為:料理家務,佔50.41。第二位為高齡、身心障礙,佔24.74%。
可見,排除身心因素,女性在人生高峰期,多要在家庭與工作間做選擇。這樣的現狀,無利於提升生育率,並有意識的逼迫女性在工作與育嬰間做出抉擇。
因此,育嬰(兒)制度與津貼有必要做更大幅度的檢討。
盤點現行育嬰留職停薪的制度搭配就業保險津貼有三大限制,以致整個制度不利於在女性同時間兼顧工作與育嬰。
第一、時間:申請時間以一個月以上為原則,也就是說,育嬰假要嘛一次請一個月以上,要嘛不要請,否則等同放棄津貼。好的制度應該是以小時為單位,允許女性每天請幾個小時,上午得以把孩子送到保母、托嬰中心或其他照顧者處。下午提早下班把孩子接回來,如此若該家庭無論是由女性、或男性擔任照顧者,都得以兼顧工作與育嬰。
第二、時期:現行規定育嬰留職停薪的權利限於孩子滿三歲之前,也就是說在孩子自保母、托嬰中心轉換至幼兒園前,這也是不足的。要將之往前後延伸至滿八歲,亦即孩子國小二年級之前,才能夠滿足育嬰、兼具育兒的需求。換言之,在國小二年級之前,讓父母有足夠的、正當的理由隨時脫離職場幾個小時,或一、兩天,處理孩子在外所發生的突發狀況,接下來隨著孩子年紀增長,狀況穩定而逐漸脫離這樣的需求。
第三、資格:津貼以一個孩子為單位,限制父、或母只能有一個人去請領,不能同時請領。禁止父母共享津貼,亦即逼迫父母擇一人未孩子放棄工作,另一人負擔全部的生計壓力。
因此,民間團體與本院委員同事們共同倡議針對該三的部分作法律修正。
今天要審議的法律案僅就第三點「資格」的問題做改革,而尚未涉及到第一、二點時間、時期的問題。
在少子化問題日益嚴重的當下,讓整個制度更自由改革,迫不容緩。
同時也有4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艾倫的理財研究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你有沒有一種感覺… 『勞保算半天,也就只領一兩萬』 但是現在就算單純日常的食衣住行 可能就要花上兩三萬了 這樣算下來,退休只能勉強過日子 明明知道要另外準備退休金, 但是根本不知道怎麼開始... 前陣子可能覺得股票真的不錯 所以就用薪水剩下的零錢 跟微薄的積蓄進場試了一下水溫 運氣好一點可能沒賺...
「放棄做保險」的推薦目錄:
- 關於放棄做保險 在 吳玉琴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放棄做保險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放棄做保險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放棄做保險 在 艾倫的理財研究室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放棄做保險 在 解世博開講 哥跟你談銷售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放棄做保險 在 新聞挖挖哇!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放棄做保險 在 [心得] 從事保險業務員的心得- 看板Salar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放棄做保險 在 保險業離職後我該做什麼? - 工作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放棄做保險 在 「保險能做,X都能吃!」連父母都討厭的職業,但他還是努力 ... 的評價
- 關於放棄做保險 在 ErudTech 博學多財- [想轉行做保險業? 你諗清楚未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放棄做保險 在 點解要放棄穩定,轉行做保險?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放棄做保險 在 [心得]保險業真的不好做阿! - insurance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放棄做保險 在 想完成夢想所以選擇做"保險"~ - Mobile01 的評價
放棄做保險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梅克爾的事蹟及語錄.德國大選的這一天》
*梅克爾不只是德國第一位女性總理,歷史上從未有過德國總理主動宣布提前結束自己的職務。她也是第一個選擇在最關鍵時刻,自願放棄總理的政治人物。
她前幾任的德國總理,或是許多大國元首,往往喜歡勾勒遠大願景,結果卻沒有足夠的把握,未給自己的願景足夠的計劃和時間,於是一夕之間,計劃即落空了。梅克爾建立了完全不同的風格,她習慣以另一種方式面對挑戰:等待、安靜、觀察、直到關鍵一刻,才出手她的改革。
等待時候的她,不是猶豫不決,而是提高警覺,暗中守候,並且竭力聽取專家意見。
她是一名極佳的聆聽者,也是一名卓越的思考者。當她感覺自己掌握多數的狀況後,這時她才會出手。
*梅克爾不愛突顯自我。這樣的特質在想當領導人的身上,簡直太特別了。她反而更愛居間協調,適度而不過度地使用權力。她認為這是內閣制的制度精彩之處,也才是解決問題之道。
*在事情發生之前,你要先預想到事件的後果。—-梅克爾
*她與第二任丈夫饒爾Joachim Sauer 的居家令人難以置信的「平常」。他們住的地方不是豪宅區,室內沒有刻意的裝潢,一間中等大小的公寓五樓,面對佩加蒙博物館。這對梅克爾一點也不需要做假,演形象。自小她早已習慣了靜悄悄的生活。
*當梅克爾於2000年出任CDU黨主席時,基民黨共有九位女性獲選進入黨的行政部門。其中包括現在出任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記者問她,基民黨是否準向女權體制時,梅克爾回答:「不,我們只是從廿世紀向廿一世紀轉變。」
*梅克爾當然也犯過錯誤。2003年,美國出兵伊拉克,德國總理施洛德反對,他認為戰爭必須要有明確的證據:而美國指控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證據,嚴重不足。梅克爾居然以反對黨主席投書美國華盛頓郵報,和自己的國家總理在海外公然唱反調。這件事,在德國引起軒然大波。首先外交事務,國家必須團結:其次梅克爾藉由那次人們對她的抨擊,認識了真正的德國。
這是一個充滿和平主義的國度:在兩度侵略戰爭毀掉自己之後,再也沒有比德國更厭戰的國家。「要和平,不要武器…要犁頭,不要刀劍」,存放於多數德國的人心中。
於是當法國在2015年9月派遣轟炸機前往敘利亞時,德國國防軍只派出一艘護衞艦保護法國航空母艦,絕不實際參與戰爭。
在梅克爾執政下,國防軍是一支帶著特殊機具的救難部隊。他們拯救難民,為世界貧窮國家建造水井,修建校舍。他們在西非保衞醫治伊波拉的醫院。
梅克爾和凡人一樣,都會犯錯:但與凡人不同,她會承認錯誤,而且從中深刻地理解他者的想法。
*梅克爾是一位科學家出身的政治人物,她講究數據、細節,但也強調「想像力。」她經常告訴幕僚:「這裡,沒有思想禁忌。」她討厭只懂得聽話的屬下。
*梅克爾對黨派之爭,極度厭煩。她不堅持自己的黨至高無上,在這次德國大選前,她只幫基民盟的候選人拉舍特站台一次,選前制式再催票一次。
從政期間,她常問的是:黨的存在,有什麼意義?
黨既不是政治信仰的團體,也不是安全無虞的保險公司。對於梅克爾,所謂政黨是一個以理性態度上台執政的中介組織,如是而已。不需要神聖化一個黨,那恰好是一個國家充斥仇恨、分裂、及走向反民主的理由。
*就算情勢再艱險也要保持冷靜。這個原則,成為梅克爾面對所有危機時的不二法門。在政治爭論中保持冷靜和掌握全局,比取悅觀眾,重要得多。
*卸責,已經是當代包括梅克爾早期擔任總理時,所有政治人物保護自己權力的不二法門。
但2020年三月底,德國面臨新冠病毒的重擊。成千上萬的老人重病或死亡,兒童、青少年、學生無法正常學習。
德國聯邦政府已經失去了控制疫情的能力了。
復活節假期即將來臨,梅克爾以幾乎淚下心急的口吻,站在第一線。擔任總理的她,毫無保留的站在國會,承認自己犯下了重大錯誤:「這個錯誤完全是我的,因為我對一切政策都負有最終成敗的責任。為此,我請求所有人民的寛恕。」「我懇求請年輕人們忍住,不要回家,不要度假,不要把危險帶給你們想探望的祖父母。」
當感染人數不斷爆發,有些邦還不肯採取嚴厲封鎖措施時,梅克爾如所有人的媽媽,不斷地懇切説明,甚至近乎乞求的姿態。這和平日冷靜沈穩的她,大不相同。
她不像許多其他有權力的人,以為情況會自動變好,她早已預知了悲劇的結局。
在人命關天的議題上,梅克爾承擔、梅克爾認錯、梅克爾激動、梅克爾懇求、梅克爾站在第一線。
她有強烈的權力野心,但對她而言,走入總理府,是為了改變世界:而不是在關乎人命的悲傷中,選擇冷漠。
—-圖片:梅克爾與敍利亞難民
放棄做保險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65歲退休是場夢😱?!
#而且女人更該思考這問題因為女人命比男人長
跟全球相比,台灣有個趨勢追得很快,就是高齡人口比率快速增加,預估到了2050年高齡人口比率只會略低於第一名的南韓。而今年底台灣就會邁入高齡化社會,八月時台北市65歲以上人口為50多萬人,比例高達19.62%。
我比較喜歡多元思考:當談到高齡化社會,大家想到的可能會是關於自己年邁雙親的照護問題,當不健康時付出的時間心力與成本非常大,因此讓爸媽們健康很重要,所以要推廣的運動,用運動來預防腦退化、預防跌倒、維持獨立能力、減緩慢性疾病。
但粉絲們想過自己嗎?
#譬如現在我40歲_壯年已經在思索老年人生
今年年底台灣就成為高齡社會了,2050年倘若根據估值台灣成為比日本還老齡化的社會,我們不正是經歷這一切的世代嗎?到了那一天,到了我們60歲、70歲時,生活會是什麼樣子?
有一點比較確認的是,大家可能要放棄「65歲退休」這樣的想法!因為到時候勞動人口是不足的,我們根本很難退休。
再來,每一年台灣人的平均年齡都在增加,平均年齡抓84歲,19年的生活費沒有存夠還真是退不了休(假使不想過的太慘,有點尊嚴,一個月抓2萬元食衣住行健康維持的錢,一年就需要24萬元,19年的餘命需要456萬元來維持一個人有尊嚴的生活,這中間還不能有太多娛樂和意外)!
再者內政部公布2020年國人不健康餘命達到8.47年,意思是這八年多的人生不只是身體病痛,長跑醫院,還會很燒錢,很考驗兒女伴侶的愛有多深啊!
大概可以做出幾個歸納,從現在就要開始注意與規劃,才能一輩子活的有尊嚴:
#必須要運動因為要維持健康與行動自由讓身體慢慢老
#因為很難65歲退休所以要努力開源節流
#保險規劃要做好因為餘命變長
#沒有投資計畫用複利滾錢根本就存不到養老金
更白話點的說法是:
#現在就開始給我運動
#現在就規劃好保單
#現在就要開始投資理財
#趁年輕有體能時真的要努力賺錢
長輩們、曾長輩們可以在60幾歲退休,那是因為他們不生活在老化人口的世代;6年級、7年級生以後,我們活在一個「老化得非常快」的社會,是個「勞動人口不足」的世代~~南韓與日本65歲以上工作者高達30%(而台灣只有6%),尤其世道持續低利率物價逐漸通膨,能真正不工作的時間點只是一直往後推移而已。
老化人口的社會,房價真的會掉嗎?真的不一定,因為大家都活得更長命了,而且勞動人口不足,大家退不了休,所以社會上變成很多勞動老人,勞動老人還是需要住房子的~~大概要等在幾個世代後,才會遇到人口不足房屋過剩的問題(此為個人看法請勿筆戰我~我討厭吵架哈哈~),所以可能房價崩跌我們有生之年是很難等到的。
於是我默默下定決心,要給自己一個年限內還完房屋貸款,當有一個不需要付貸款、付租金的房子時,同時又有複利滾來的錢維持人生,同時健步如飛,那才可以優雅的享受老後啊!
尤其是女人命比男人長壽,這漫長人生當中還可能遇到各種飛天意外導致女人得獨立起來自己闖,或者說不看人臉色過生活其實比較愜意所以不能當伸手牌~~~種種因素女人都更該好好思考自己的健康財富計畫。
今天去參加「高齡健康促進城市交流論壇」,因為我在研究所的研究主題就跟樂齡族相關,也在台北高齡健康前瞻中心教銀髮族運動;高峰會上聽到很多數據與政策,這是我議程上腦內的小劇場。
#粉絲認真想過幾歲可以退休嗎
放棄做保險 在 艾倫的理財研究室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你有沒有一種感覺…
『勞保算半天,也就只領一兩萬』
但是現在就算單純日常的食衣住行
可能就要花上兩三萬了
這樣算下來,退休只能勉強過日子
明明知道要另外準備退休金,
但是根本不知道怎麼開始...
前陣子可能覺得股票真的不錯
所以就用薪水剩下的零錢
跟微薄的積蓄進場試了一下水溫
運氣好一點可能沒賺沒賠
但是每天心臟承受壓力真痛苦
運氣差的話就是
買在山頂上,賣在山谷間,韭菜大放送
不然就是拼命省吃儉用
把錢好好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結果這兩年美國大量印鈔
搞得存錢追不上通膨,好像傻瓜
最後乾脆放棄啦!
反正人肉鹹鹹,窮就窮,不怕死的最大
結果過幾年,年紀越來越大,想法慢慢改變
這個時候,不好意思!
你已經失去競爭力,找不到工作了
然後就真的變成勉強過日子的窮老人
今天我會跟你分享
『打造額外退休金的三個關鍵重點』
如果覺得勞保退休金對於物慾極低的你已夠用
而且你保證未來餘生的每個月絕對不會有額外開銷的人
今天的影片就別看了,會浪費時間
但如果你不想只領一兩萬塊退休金
也不想讓自己的辛苦錢打水漂
想紮實的做好退休金規劃的話
請把今天的重點做筆記,好好消化
預約專業諮詢
https://www.surveycake.com/s/KBywY
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allenpage666
加入我的LINE
https://lin.ee/PkykJIL
想讓事業拓展,吸引網路流量嗎?
你可以參加這個Youtube營銷課程:
https://reurl.cc/8yzgGX
還是想透過經營Youtube增加廣告收入?
那我推薦你參加這個Youtube課程:
https://bit.ly/3cTngfU
合作/演講/諮詢聯絡信箱:
allen750528@gmail.com
#額外打造月退 #退休領更多 #高齡化的潛藏風險

放棄做保險 在 解世博開講 哥跟你談銷售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疫情銷售 #跟老闆致敬 #跟老闆學習
#老闆的煩惱 #花錢 #花資源 #員工學習成長
#不放棄 #有企圖 #目標導向
#責任感強 #心臟大顆 #有擔當
#每一個都是自己的老闆 #對得起自己
#解世博老師 #超業攻略
抗疫即戰力| EP.10 _從疫情學習老闆別於常人的地方 |【銷售維他命特輯】
解老師一開始就想跟老闆們致敬,之所以要跟老闆們學習,是因為老師聽到老多業務夥伴們訴說疫情這段時間好悶、好苦、都沒收入在發愁喔!但其實比我們頭痛、比我們發愁的是各位老闆!
為什麼?因為我們只是一個業務員或員工,薪水還不是照發,該給的也不會少啊!只是衝業績的獎金變少了而已,對嗎?
你知道那些老闆們多厲害,他們雖然身處疫情籠罩,但他們卻捨不得資遣一個員工,他一樣是給每一個員工很十足的關心跟照顧。
我們在煩惱的只是沒業績;而老闆在煩惱的是如何讓員工不知所措跟更有明確的方向,怎麼樣能夠在疫情期間,讓員工一樣有學習、有成長,老闆們在這段期間,花了更多的錢或資源,提供給夥伴們學習或做。
所謂一苦還有一苦苦,比我們更苦、更偉大的就是這些老闆們。
像是老師認識的許多營業處經理/所長,他們可是一天24小時隨時都在備戰,就算我們能在家防疫,這些主管們是不是一樣要冒著風險去上班並張羅這些事情,去關心每一個夥伴健康或工作節奏是不是OK。
再來,除了跟老闆致敬,也要跟老闆們學習。
解老師分享一個朋友的故事,他在今年2月份才剛創業,
哪知道,5月份遇到這一波嚴重的疫情,
當他正拼得起勁,好像有些眉目時遇到了疫情,怎麼辦?
老師便打電話過去關心這位朋友,看要不要快斷尾求生,即時止血。
沒想到這位朋友竟然說:都已經努力了3個月了,當然要放棄是最容易的,但如果他放棄的話,之前的努力不就白費了,反正他是新創事業,只要把疫情當作另一個開始就好了!
解老師一聽覺得這位朋友很有企圖心,很目標導向耶!
身為銷售人的我們,就是該跟這個老闆學習。
其實,每一個能當老闆的人,他絕對不是因為他錢多,絕對不是因為他官大,或是他名片叫做老闆。是因為這些當老闆的人,他們的責任感比我們強,他們心臟比我們大顆,他們比我們還有擔當,難怪人家夠格當老闆,對嗎?
在銷售界的各位朋友,別忘了每個人都是自己的老闆,所以我們一定要對得起自己,因為我們把銷售當事業不是嗎?
加油,跟老闆致敬、跟老闆學習!
00:00 - 開場
00:10 - 向老闆致敬
02:22 - 向老闆學習(案例分享)
04:19 - 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的老闆,不能對不起自己
04:57 - 結論提醒
✔ 訂閱解老師Youtube頻道【解世博開講 哥跟你談銷售】:
https://reurl.cc/7y0G6y
✔ 按讚解老師粉專【行銷表達技術專家 解世博】:
https://www.facebook.com/callvalue
✔ 華人第一套系統化數位銷售攻略【業問100】:
https://www.815tutor.com/Herbert/Dealer/OPAJCYT/index.html
✔ 博客來 銷售類 年度暢銷第一名【超業攻略:比銷售技巧更值得學的事】:
https://reurl.cc/NXQkX9
✔ 訂閱解老師主持的Podcast【銷幫-藉著銷售幫助每個人】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Z75lbV
【Google Podcast】 https://reurl.cc/pyjKL4
【SoundOn】 https://reurl.cc/9XYb4v
【Spotify】 https://reurl.cc/GrRGKd
【KKBOX】 https://reurl.cc/5qybO7

放棄做保險 在 新聞挖挖哇!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婦科名醫王樂明醫師語出驚人!為何疫情期間夫家宅在家行房都避孕的真相!
#避孕 #生育率#性生活#夫妻#新聞挖挖哇#鄭弘儀
⭐天才學霸談離婚!人生勝利組婚姻全破碎?
► ►https://youtu.be/e6Wt3X0LkpM
⭐仁醫接生染疫孕婦!世紀挑戰感動台灣世人!
► ►https://youtu.be/wVMfQ79tljY
⭐校正回歸挺醫護!抗疫名醫不捨學弟病逝落下男兒淚!
► ►https://youtu.be/CJuPG6h5zTk
⭐心理師淚灑攝影棚!要女兒放棄繼承?功成名就錯了嗎?
► ►https://youtu.be/wEoSrZMPPhU
⭐天命難為女總統!2021蔡英文最大危機
► ►https://youtu.be/ZzCx8THDmQ8
⭐台灣疫情壓不住!本土感染擴散危機四伏!
► ►https://youtu.be/FrGZFjeTNA8
每周二到周六凌晨12點半準時上傳最新節目!
支持正版,尊重版權請訂閱【新聞挖挖哇】
官方 Youtube 頻道喲!
臉書請搜尋【新聞挖挖哇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newswawawa...
#新聞挖挖哇#鄭弘儀#新聞挖挖哇2021

放棄做保險 在 保險業離職後我該做什麼? - 工作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保險 業離職後我該做什麼? ... 曾經想說保險是我的唯一最近一直頻頻生計出現問題自己的市場還沒掌握又加上退伍後一直業績掛蛋不是辦法壓力是每次都要面對 ... ... <看更多>
放棄做保險 在 「保險能做,X都能吃!」連父母都討厭的職業,但他還是努力 ... 的推薦與評價

「 保險 能做,X都能吃!」連父母都討厭的職業,但他還是努力賺更多的錢,只為了完成想要的家【加班不孤單Ep6 】| Dcard.Video. ... <看更多>
放棄做保險 在 [心得] 從事保險業務員的心得- 看板Salar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大約從今年5月多開始踏入這個行業,
我去的是一般保險公司不是保經公司。
所以我以下的心得是針對在保險公司的所見所聞
來說說我從業的這幾個月的心得與看到的人事物。
保險業的精華就是 增員、行銷 這兩大部分。
一般人進入這一行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只需要考兩張證照你就可以開始你的業務生涯,
而這張證照是沒有什麼難度的 大部分題目都是從題庫裡出的
我的科系跟保險完全沒有相關,但那時很有心想要開始賣
所以一個月的時間就考到了。
也因為這樣的低門檻,其實誰都可以來做這行。
假如你是想要以保險業當主業發展的新鮮人 我會希望你多想想
業務百百種,如果是想要練習業務技巧的人 應該還是有別種行業才是
畢竟能年薪百萬 且 每年都維持百萬的人 絕對不會是剛入門的你
我聽過一個笑話
保險能做起來的有三種人
1.父母就是保險做起來的 (保二代)
2.有錢人 (抽傭應該會很可觀)
3.人脈廣闊 (親朋好友多)
笑話畢竟是笑話,依靠陌生開發做起來的大有人在
但是陌生開發通常初期在做而已,畢竟陌生蠻辛苦的
所以有穩定客源的業務員 到最後還是會主要依靠轉介紹。
剩下能做起來的業務員就是上述所說的那則笑話裡的三種人
有人會說 : 反正我趁年輕進來闖闖看,一年後如果不行再離職就好了
這句話 其實就是保險業黑暗精華的所在。
想想看,這一年你能成交幾張保單 ?
假設一個月2件 每件保單能賺10000好了
以客戶年繳的情況下
在第1月時你收了2件 等於 20000 元
壞消息是下個月沒有 要等明年同月才能再領
然後是客戶月繳的情況下
在第2個月你也收了2件 不過兩件都是月繳
月繳就是把年繳拆成12份給業務員
雖然領的都差不多 可是先拿後拿對剛起步的人來講差很多
也就是說 第2個月 只賺到 1667元 左右
但好消息是你下個月不用做事一樣有1667元入賬。
不過這還是 找的到客戶和你買 跟 每件傭金都能到10000元的前提下
傭金需要注意的地方是
1.傭金會逐年遞減
2.大部分險種都只能領個3-5年 過了就沒了
3.最後才是定期險可能可以每年都能續領,所以能累積的起來也會很可觀
好,回歸正題。
恭喜你撐完這艱苦的一年。
但面對現實每個月賺不到20000元的情況下 你還能堅持多久
通常這種時候你應該會面臨到兩種選擇
1.離職,你這一年辛辛苦苦打拼下來的傭金全部歸給你的主管,
主管收著你的傭金繼續在保險業打滾,繼續找夥伴打拼。
2.不離職,但是前幾年可能會過著薪水扣掉花費剩沒多少的窘境。
這時你可能也會開始考慮增員了。。。。。。
這就是保險業 增員的輪迴
能從這個輪迴中得到利益的人才能在保險業存活
增員(下線)越多 腳步就能站的越穩
所以你剛進保險業時,主管都會教你能帶朋友來就來
多拉一個是一個 陣亡人數越多 你主管收入就越多
能活下來的人才是所謂的 " 組織發展 "
也因為這樣迫於現實生計的情況,
多數從業人員一心只想成交保單。
學的都是如何賣出去的話術,
只要能賣出去就好,幹嘛做其他麻煩事
只有很少數會拿保單條款出來跟客戶講解
大部分的業務員是完全沒有專業度可言的
1. 不知道自己在賣什麼 (沒看過條款,不知道怎麼賠、賠多少、賠什麼)
2. 亂推商品 (客戶需要醫療規劃,但卻亂推儲蓄)
3. 沒有幫客戶考慮周全 (只會說你很需要、不管對客戶來說划不划算)
4. 亂講保險觀念 (導因為果、是非不分、言過其實、似是而非、答非所問)
5.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話術好,細問後一問三不知、外表稱頭,沒有專業)
6. 隨便承諾 (服務一輩子、不誠實)
如果是一個剛進入的業務員
只注重行銷其實是合情合理的
畢竟要學習這些保單知識花的時間太久
可能還來不及找到客戶就陣亡了
但這種剛進來的業務你敢跟他買嗎?
從客戶角度來講 這就是一個不專業的業務
業務(尤其是菜鳥時)只會跟你說
我還在學習、我會努力、這個問題我先請教主管
謝謝給我這個機會跟你談保險、如果有機會讓我再服務你、
雖然大哥沒有跟我買 但是我從這次寶貴的經驗學習到了很多的東西
等等之類的 開始所謂的 "人情攻勢 "
幾次之後 說不定你就會跟他買所謂的 "人情保單 " 了
但做起來的業務員也不一定會去看那些條款就是了
不看都做得起來了還看幹嘛?
所以其實也別太奢望主管能教你甚麼就是了
頂多給你話術、帶你跑客戶、教你寫保單而已
很多都是講到你乍聽之下沒什麼問題
但自己回去研究後發現問題一堆 然後你又不好意思全部問
如果你研究後沒問題的話,你不是天才大概就是騙子了
當然也是有 專業、負責、誠懇的業務員
但同時具備這三個優點的就少之又少了
很多都是良心過不去離職的。
這也是人情保單買不得但還是很多人買的道理
雖然這家保險商品不是最好,但跟你買我放心
如果你的業務員有這些優點 你會不會跟他買?
最後 想在提醒一下各位
每個人一生或多或少也許都會買到保險
那麼身為客戶的 我們 該怎麼去選擇呢
記住以下原則基本不會吃大虧
1. 身為客戶 你就是要以"最低價格" 得到 "需要"的保障。
2. 貨比三家以上 找業務員也是 多找幾個問 絕對有好處
3. 面對不肖業務員 "不接觸" "不談判" "不妥協"
4. 掌握基本保險知識 "資訊不對等" 會讓你成為冤大頭
5. 衡量自己的 "收入"
6. 對於保險你的"需求"是甚麼?
7. 試著問自己 買了這張保單 在你發生意外時能夠給你什麼保障
"講不出來" 或是 "不確定" 那麼你就是不知道自己買了甚麼
請再問問 你的保險業務 。 如果也不知道......你應該是遇到了不肖業務員
8. 保險事關重大 一保可能就是好幾年 不要讓業務白白賺你的錢
承保前有問題就問,你花的錢絕對值得你多問問。承保後也一樣。
9. 不要一言堂。不要你的業務員說甚麼就信什麼,抱持著懷疑的態度是必要的。
業務是人,人一定會失誤。也許哪天跟你說錯甚麼而你全然不知的就信以為真。
10.如果找到"好的"保險業務員,請一定不要凹他們退傭。
這會讓他們從業生涯大幅縮減,你只會更快變成 "孤兒保單"。
總而言之,我已經離開了這份工作。
正在打拼的希望你們能能鴻圖大展
還在觀望的希望你們多加斟酌
以上是我三個月的心得分享,謝謝大家耐著性子看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173.146.8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alary/M.1534772835.A.204.html
可能朋友也沒什麼惡意,
畢竟也是剛進去
對這行了解並不透徹
主管也不可能跟他說這麼多
只是叫他帶朋友來參加活動等等之類 08/20 22:10
如果是要出國的話
我待的的地方最低職階
少說也要做到100p的業績
也就是幫公司收到100萬的錢
抽傭的話就要看商品了 大概能賺30幾萬吧
而且可能會要你再賣個幾件特定商品
那特定商品是不是客戶所需的 就難說了
被公司請出國的費用 也是從客戶身上賺到的錢
"差這一件我就升階了"
"公司在競賽,大哥大姊幫幫我"
應該或多或少都會聽到的話術。
08/21 06:25
我也是認同醫療那類險種的
保單條款不會錯,會錯的都是業務員不了解
所以要買的時候 真的多比較一下
如何用最省的錢得到需要的保障才是上策。
08/21 12:13
08/21 19:39
雖然我也想賺錢。但某種程度上違背了我良心
很多業務員都會覺得自己是種傳道者
認為自己是把好的東西推廣給親朋好友
但是好不好應該由消費者多方比較後
覺得好才是好,不是業務員說好就好
"覺得沒推薦給你 是自己良心過意不去"
"以後朋友發生意外,你會不會後悔沒積極推銷給你朋友?"
"如果今天不跟我買就別當朋友 因為哪天出意外我也沒錢借你"
"講師: 別讓客人覺得保險很便宜。你賣的貴 傭才抽得多
以上都是我親耳聽來的
很多業務員的確推廣出去了
但是因為不看條款 或是只問主管說有賠或沒賠
可能這樣導致"判斷錯誤"
讓客戶沒能拿到應有的理賠金。
就如同我上文說的
真的沒幾個會去翻條款查證的
畢竟對於業務員來說
幫客戶拿到理賠金 是不會有業績的
我的信念就是要幫助人
今天把東西行銷出去賺了很多錢 這只是幫助了自己、主管、保險公司
幫客戶注意條款內容,賣之前向客戶解釋清楚,幫客戶爭取理賠
我認為才是實質意義上的幫助人。
因為有些保經公司好像可以讓人離職也帶走傭金
只是不知道條件是甚麼。不考核當副業做會不錯
退可幫自己買(傭金自己賺),進可幫家人省一筆錢。
我來講一下進入保險前要建立的心態好了
1.最好要有做一輩子的決心 你離職後所有努力變成你上線的,
不論你主管有意無意,這都會是既定事實。
不然就是設個停損點 及早認賠殺出
否則到最後就無法走了(捨不得放棄成果、出去不知道該做甚麼)
不是人人都年薪百萬的,儘管百萬 花費也會挺高的。
2.想要默開起家 你要花很多時間培養新客源。
可能同事跟朋友泡杯茶就收到一件
你卻還在跟陌生人、店家搏感情的狀態 要懂得調適心態。
3.一般人,起步會面臨低薪甚至無薪的問題
有些人會選擇邊打工邊做保險,直到客源穩定。
4.有公司在新人階段是沒有勞健保的。
5.慎選公司,不要你朋友在哪你就在哪。
6.言過其實、虛有其表的人蠻多的。
08/21 22:10
的確,這篇文是針對壽險方面的
像保經和產險這部分就不太清楚
但要說我什麼都沒接觸到也太勉強
我知道有好有壞,所以不會隨意一竿子打翻一條船
只是針對現實面來給想要進入這行的人一些建議
不要抱著太多不切實際的幻想進來
也許t大是看到了好的一面
那何不發一篇文
激勵一下後生晚輩
給他們一劑強心針呢
※ 編輯: aass5576843 (118.171.8.233), 08/26/2018 13:09:22
t大息怒
文中從來沒提過要3個月升經理
不知道你為甚麼會拿著個做比喻
從文章開頭即表明
這是我進入以來的所見所聞
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職業的自由
故我不會妨礙任何未來想要進入的人
就像你說的不管哪個行業
勢必都要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要堅持努力 才能成功
我今天的立場很簡單
就是我不想在保險公司這樣的環境下發展
如此而已
今天我也不是有錢到任何風險都能自負
所以目前來說風險轉移對我也是重要的
那 我自己就可以買了
也不用透過其他業務員
難道這不就是一種最便宜的方式嗎
這些證照考起來真的沒有難度
花點時間省一輩子的錢不好嗎
差別只是在於說登錄在哪家公司下
那照我這種邏輯
當然是選不用考核的那種
除非今天任何保險
都能夠在網路通路可以買到
並且是 原價-(業務抽傭) 這樣的價錢
但事實上大部分還是得依靠業務員來推
不然會主動想買保險的人能有多少
我就是把自己當成是客戶角度在思考
不然也不用想那麼多了 你說是吧
不過專不專業的話
應該由客戶來定奪
我們在這爭的面紅耳赤也不會有結果
如果覺得哪裡寫的不對
或是跟您看到的不一樣
非常歡迎指教
※ 編輯: aass5576843 (118.171.8.233), 08/26/2018 22:29:14
我說的由客戶定奪是指 專不專業這件事
不是商品
先算全台22家壽險公司(蘇黎世已解散台灣分公司)
如何判斷商品優劣 最簡單的方法
不就是看保費價格和理賠項目嗎
商品優劣 自己心裡都有一把尺才是
怎麼會因為你所謂的奧客 就否定自己的商品?
保險商品好不好 是比較出來的
覺得好就買 比較不好就找其他家買
不是很簡單的道理嘛
客戶今天懂得選擇適合自己的商品
並從中判斷商品優劣
而不是一昧的讓業務員引導
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所以我才說千萬不要"資訊不對等"
好的是現在網路發達
官方網站就可以找到許多資訊了
我還在準備考照期間
也有拜讀過你在保險版的文章
※ 編輯: aass5576843 (118.171.8.233), 08/27/2018 02:43:4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