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不景,央行正常應「放水」,卻因為全球供應鏈斷裂令物價上漲,使央行反其道「收水」遏止通脹,這就是我一年多前已講「後疫情時代」下將面臨的「滯脹風險」。對央行而言,這是個「向左走向右走」的難題。特別是對於已有28萬億美元國債的美國,滯脹就是「美元遊戲」的死門。
大家有時間可重溫我這兩年疫情前後所寫的文章,值得大家重溫。局勢正按照劇本一步步的進行,大家要及早部署,然後繫好安全帶,準備坐上大時代的過山車。
———————————————
向左走 向右走的大時代
全球各國央行為應對新冠肺炎的疫情,均紛紛減息,重啟大規模量化寬鬆(QE)救市。部份經濟學家以傳統的貨幣經濟理論分析,均認為「無上限量寬」即將會帶來全球史無前例的惡性通脹(hyperinflation)。然而,全球經濟不景氣,加上新冠肺炎等不明朗因素將導致全球需求大幅萎縮,按此推斷理應會出現通縮。那麼,全球物價的走向應該會是向左走(通脹/滯脹)還是向右走(通縮)?這是一個複雜而有趣的議題。
要解題,首先要將複雜的事情簡單化。所有經濟理論都不外乎「供求理論」(即DSE同學仔都會的demand & supply),關鍵是將「供求理論」放在哪一個市場進行分析,而得出綜合的結論。今時今日,我們面對變化最大的主要有兩個市場,一是貨物市場,二是貨幣市場。
大家印象中應該還記得,08年金融海嘯後,美國新增了數以萬億計的貨幣供應,不少經濟學家都認為會引發全球通惡性通脹。然而,惡性通脹最後並沒有到來。原因之一是全球化導致的產能過剩。全球化供應鏈使生產鏈由先進國轉移集中佈局在中國、越南、柬埔寨和印度等新興市場國家,大幅增加全球產能的同時,其低廉的生產成本及關稅的下調大幅降低了物價成本。在全球化供應鏈下,一個國家的物價水平已並非由單一國家的國內的供求所決定,而是以全球產能反映的總供應與全球性需求的角力。
另一方面,量寬新增的貨幣供應沒能有效地流入實體經濟,反而增加了投資/投機性需求,資金追逐高息及風險資產,最後只推升資產價格,要知道資產價格並不會計入消費物價指數(CPI)去衡量通脹水平。這是為何海嘯後的十年,儘管大規模QE,全球的通脹率仍然維持低水平,箇中的原因是全球產能過盛和資金流向資產市場的兩大主因。
以上是08年金融海嘯後十年的情況。然而,今次情況將會比當年有所不同,而且將會更複雜。首先,今次黑天鵝的主角是新冠肺炎,而新冠肺炎的傳播性使人人都不敢外出消費,一切都好像回歸基本,人人都只會搶購日用品,對於非必要的奢侈品需求一下子完全消失,消費意欲預期都會維持低沉相當一段時間。更重要的是,各國的封城封關使經濟完全停頓,全球供應鏈斷裂。正所謂飛得越高,跌得越痛。近年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得越來越成熟,當發展中國家集中生產,已發展國家加強科技的發展和消費,生產要素成本大幅下降,關稅下調,國際貿易效率一日比一日提高。萬萬想不到的是,一個看似完美的「全球供應鏈模式」,竟然被一隻黑天鵝切斷了,還要是完美地解體,一個完美的去全球化(de-globalization)正在發生,各國即時走向供應鏈本地化(localization)。從此,產能不再過剩。
另一方面,正如前文《「對症下藥」還是「落錯藥」?》所講,量化寬鬆手段能夠即時解決的並非實體經濟的問題,要量寬能夠解決經濟問題,其關鍵在於資金流向是否能夠有效流入實體經濟,但事實證明,大部份資金最終只會流向投資/投機,資金追逐資產,最終使資產價格不停上升,情況如08年金融海嘯後十年一樣。因此,要真正救經濟,一定要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雙管齊下。問題的關鍵就在這裡,錢從何來?同一個題,2016年特朗普上場時我也問過,當時我寫了一篇名為《特朗普上場 (二) - 錢從何來與加息的邏輯》的文章。大家有時間可以參考一下。
有關「錢從何來」的問題,一般的財政政策項下的政府支出(Government Expenditure)是從政府的財政儲備而來。正如我們香港政府昨天剛公佈的1375億港元大規模抗疫救市措施,號稱是史無前例,但要知道香港政府目前的財政儲備有1.1萬億,而「全副身家」(即計及外匯基金的總資產高達4萬億港元),是次的大規模救市的支出對比副「身家」依然是九牛一毛,可以說全民退休好幾年也沒有問題。這是為何我經常說香港的金融系統和基礎是非常穩健,即管是當年金融海嘯,香港的金融系統依然穩健。
另一方面,根據美國財政部2月12日公布的數據,美國預算赤字達到1.06萬億美元,而國家債務總額達到了23.3萬億美元,這是天文數字。當數字去到一定水平後,其實已經再沒意思,天文數字的債務不是債務,因為根本償還不了,再增個一兩萬億美元,影響不大,美元依然是「美元遊戲」棋盤下的唯一「代幣」,各個遊戲參與者只能相信美元,不信者大可離場。至於如何離場,我目前還未想得到。或者說,如果連我都想得出來,我想大部份國家應該一早已經離場。
巨額財政赤字下,美國如何支付即將推出的「2萬億美元救市計劃」?答案只有一個,就是直接向聯儲局借貸,那聯儲局的錢從何而來?那當然又是「憑空印出來」,原理跟QE一樣。說白了,就是美國財政部借聯儲局的手印鈔,因為美國政府很難還清這筆錢,或者亦沒有打算還錢。因此,對美國來說,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雙管齊下」實際上是「雙QE」。
如今,美國政府的債務負擔已經超過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00%,以美國財政年年赤字的作風,這筆負債只會越來越多。因此,美國政府的負債相當於美元的永久性超發。在世界上存在的美元只會越來越多,全球的財富在美國「印鈔」的過程中被稀釋,世界各國再一次被美國政府「收割」。當然,在全球都面臨嚴重經濟危機的時候,美元超發的危害並不明顯,反而能提高市場流動性。但是,經濟危機過後,金融槓桿會迅速放大美元超發的危害,形成通貨膨脹和資產泡沫。
事實上新冠肺炎疫情只是引發美國金融危機的導火線,美股及債券價格之所以會迅速下跌,是因為長期貨幣超發導致金融體系中積累了大量泡沫。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國、歐洲、日本等發達經濟體長期採取量化寬鬆政策刺激經濟,導致債務槓桿高企、資產價格高估。疫情對本身疲弱的實體經濟的衝擊刺破了債券、股票等金融底層資產的泡沫,導致相關的衍生金融產品定價體系瞬間崩塌。而為了解決金融市場的問題,聯儲局選擇了QE,繼續向金融體系中注水,繼續「培育」資產泡沫,同時拉闊貧富懸殊,然後當下一個黑天鵝來臨時又再推QE。這個情況,在未來會繼續重演,形成一個惡性循環。世界各國的財富將不停被收割。
可是,這次與之前不同的是,在今次的「雙QE」中,除了無限量QE的貨幣政策外,美國財政部借聯儲局的手印鈔推出的擴張性財政政策會直接將資金注入經濟實體。另一方面,世界各國開始發現孤注一擲全球化的風險,如以單一國家如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風險,同時亦揭示了全球各國對全球化的隱憂,即使疫情過後,全球化再次啟動時各國之間的互信也大不如前。最後各國只會「各家自掃門前雪」,在表面上呼喊著「全球化口號」的同時,開始建立自己本地的供應鏈,當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全球化也就只成為一個「口號」。未來世界很大可能會走回頭路,「去全球化」(de-globalization)會令生產要素成本提升,慢慢回復至全球化之前的水平,過去全球化所導至的產能過盛不再。當兩大壓抑通脹的因素不再存在,當經濟回復正常時,全球或產生流動性過剩,而最終導致通脹的來臨,到時美聯儲不得不加息控制通脹,但在疲弱的經濟下加息會剌破經濟/資產泡沫,形成「向左走向右走」的兩難局面,而滯脹(Stagflation)就是「美元遊戲」的死門。這一天可能是「美元遊戲」的終結,同時也可能是世界經濟的嚴重崩潰。
我曾說過,最好解決泡沫的方法不是去延長泡沫爆破的時間,而是讓泡沫直接爆破。
Starman
2020.4.10
原文:
http://starnman84.blogspot.com/2020/04/blog-post_10.html?m=1
#舊文重溫系列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8月20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P5555q0nybk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政府財政赤字可貸資金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譚新強:中國正式墮入修昔底德陷阱
文章日期:2021年7月30日
【明報專訊】中國已墮進修昔底德陷阱。此發展非常危險和可惜,因為中國過去40多年的和平崛起,是歷史上罕見的,不止幫助全中國人民脫貧,更對全球經濟發展有極大貢獻,都是值得表揚的。不過,不幸地近日所見到的一系列重要政策突變,不止引發出一場嚴重的所謂監管風波,其實有更深層次的意義,似乎代表頗根本性的經濟發展模式和甚至外交策略改變。
對此發展表示擔心的不止我一個,連長期中國大好友、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羅奇(Stephen Roach)近日也發表文章,直言憂心中美已進入冷戰初期,同時中國大力打擊創業家的「動物本能」(animal spirit),且危險地攻擊大量科技行業,包括各種電商、金融科技、社交平台、線上線下教育等等的商業模式,似乎正全面重估市場經濟的定位。羅奇甚至擔心此改變將影響到中國不能達到整體長期發展目標。
應鼓勵企業走出國際 爭取傳媒話語權
我相信近日針對個別行業的監管行動都有一定原因和道理,但絕不應變成嚴重內鬥(我明白內卷和內鬥的所謂區別,但我不忌諱,所以直稱為內鬥)的藉口,不可因一棵樹而放棄整個森林!近月我已多番發聲提醒中國慎防形成圍城受困心態,應把眼光放得遠一點,鼓勵企業走出國際,爭取中國傳媒的話語權,與提升中國在國際金融市場地位。
先分析一下墮進陷阱的原因,主要有4個:
(1) 從2008年的金融海嘯開始,中國已看到美國經濟過度金融化的害處。更必然對以量化寬鬆(Quantitative easing,QE)印鈔解決問題非常反感,因為此舉無疑等如把問題輸出國外,由中國和其他持有大量美國國債的人來買單。
我明白但不完全同意此觀點。美國和西方固然虛偽和採用雙重標準,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期間,就責備亞洲各國貪腐和揮霍無度,所以解決方法就是即使在金融危機中,仍需勒緊褲頭,大減財政開支,結果弄至多年衰退,且通縮殺傷力遠超通脹,導致無數亞洲企業和人民破產,不少人自殺,在印尼甚至出現過恐怖的屠殺華人事件。
QE的後遺症的確包括嚴重拉闊貧富懸殊,確是近年全球很多地方出現不同規模社會動亂的主要背景原因之一,但這後果應仍遠比在2008年時採取相反收緊政策為佳。經此一役,中國學懂了防範經濟過度金融化,且決定把資本帳收得更緊,或最少大大拖慢了開放的步伐。但問題是此憂慮來得太早了,中國資本市場仍未成功發展起來,體積是增大了不少,但只約等同GDP,且從來不健康,熊市時間遠比牛市長,債市更是仍然混亂,信貸評級搞笑居多。
加速開放資本帳 提升人民幣地位
更重要的是中國在2008年後,雖成功把人民幣推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一籃子貨幣,A股亦終能加入MSCI指數,即是我從前形容的「金融WTO」,但一如我所料,成功比「工業WTO」更難。最主要竟非外國的阻擋,而是中國仍缺乏打開資本帳的勇氣。結果就是名義GDP落後PPP GDP超過50%,從外國觀點,亦即人民幣滙率被壓低超過50%,所以導致相對中國的嚴重貿易赤字,可說中西方關係日趨緊張的重要導火線之一。
我認為中國非常需要加速開放資本帳,提升人民幣地位,最重要手法正是收窄貿易平衡,大量輸出人民幣,加深相互投資和貿易關係,使到西方更難與中國脫鈎,有助確保世界和平。
(2)COVID疫情絕對是世界歷史的一個分水嶺。毫無疑問,對比全世界,中國治疫是非常成功的,雖然仍有近5000人死亡,但相對西方,肯定等如救了最少近300萬條寶貴生命;加上中國慷慨,領先對國際伸出援手,輸出大量勇敢醫護人員、防疫用品和疫苗,其實非常值得表揚,但由於中國媒體力量太弱,反而經常被抹黑,實在令人氣惱。
但我也曾指出,從某角度看,中國治疫可能有點太成功了,令國人形成牢固的零容忍心理,政府因此不能或不敢改變接近完全封關的政策。一眨眼,措施已維持了一年半有多,連香港本地個案清零已超過50天,仍毫無與中國內地和澳門通關迹象。我明白「Delta變種病毒」仍然全球肆虐,但多種疫苗,包括輝瑞-BioNTech的疫苗「復必泰」,似乎對防範重症和死亡仍非常有效,中國毋須介懷,應加快審批和推廣,和馬上研究混合接種不同疫苗的安全和有效性。
中國封關程度超明朝 如自我孤立
據觀察,中國可能繼續封關至明年中,甚至明年底,事態其實非常嚴重;老實講,封關的嚴緊度已超過明朝程度!我已多次指出,封關的害處遠超過經濟損失那麼簡單,最大壞處有兩方面,首先是斷絕了正常人民的商業、學術、文化和外交住來,等如中國自我孤立,與外國的誤會和矛盾只會日益加深。第二,更可怕的是停止與外面的實體接觸,互聯網亦是部分封閉的,所以逐漸形成圍城自困心態,更容易產生偏執症(paranoia),經常杯弓蛇影,以為裏裏外外,到處都是敵人。這亦是內鬥加劇的成因之一吧。
(3)兩年前香港的動亂,肯定也是改變中國政策思維的一個機重要催化劑。雖然在香港一事上,毫無疑問,全國絕大多數人民是支持中央和香港政府的止暴制亂政策,亦因此事令到中國人民更團結。
香港問題固然有其獨特歷史、文化和政經原因,但為何過去兩年,全球超過100個地方,包括美國本土,都有形式極度相似(包括衣着、雨傘作保護、武器等等)的暴亂?除QE是一個共通導火線,明顯社交平台和整個全球互聯網文化,亦是一個超重要傳播各種真真假假的消息、新聞、科學、迷信和各種意識形態的「危險」渠道。即使在疫情上,連美國政府也知道facebook(美:FB)和Twitter(美:TWTR)等,負上極大責任,簡直可說滿手鮮血。
中國一向維穩至上,當然必須未雨綢繆,即使小規模動亂的機會亦不容許出現,所以加強監管整個互聯網是必然的後果。當然反壟斷和網路國家安全等考慮也是真實的,美國也有類似擔憂,但美國確以資本為主,人命為次,可說非常錯誤,令到監管太慢,結果養虎為患,但他們同時也考慮到facebook和Google等新媒體,對展現美國霸權的重要性。中國應如何做法,我沒有完美答案,只可說監管是一個平衡遊戲,更是一門藝術。
中國倘自主半導體技術 未必利全球安全
(4)最後,美國過去4年,率先墮進修昔底德陷阱,危險的零和遊戲思維,發動全方位貿易、金融、媒體、意識形態和科技戰,嚴重刺激中國反思和檢討自己所有政策,既是必須的,亦是無可避免的。結論跟我多年前的觀察一樣,相信我是全球有數最早指出的,中國核心科技最弱一環正是半導體,必須急起直追,重點不在設計,而在製造。而且瓶頸不止在芯片,更缺乏的是半導體生產設備。
我當然完全同意,亦十分支持,但我當年亦同時提醒中國,不可讓半導體成為一種沉迷,反成為加速墮進陷阱的誘因。不幸的是近日中國政策以至投資者,都似乎對半導體有點沉迷。
問題有三方面,第一,欲速則不達,清華紫光的下場就是個好例子。盲目投入大量資金,企圖收買人才和技術,但管理層缺乏知識和經驗,加上美國多方面故意留難、禁運和制裁,結果發展速度遠遜預期,公司卻債台高築,陷入財困。過去5年,除NAND技術稍為追近國際水平,DRAM、邏輯芯片、代工、EDA和生產設備等發展,仍未盡理想,進口芯片比例,只從90%略降至約85%。
第二,如中國真能達到自主所有半導體設計和生產技術,其實對全球貿易和安全都未必是好事。本來高科技就是最需要全球一體化底下的國際合作,家家有求才能促進貿易和技術發展,亦有助維繫國際安全。
第三,中國既是泱泱大國,理應胸襟廣闊,能同時有效和平衡地監管各行各業,為何突然判斷只有硬件技術如半導體、電池和電動車等才算高科技,才配在A股上市。剎那間,互聯網從雲端跌落凡間(爛gag),甚或更低些少。物流(Logistics)從來都是「線性最優化」(linear programming optimization)的高級數學難題,現今被貶為不值一文的低端送白菜商業模式!
我真的有點後悔從前提出的4個高科技不等號:
1. 硬件>軟件
2. 製造>設計
3. GPU>CPU
4. 記憶體>邏輯
現在幾乎全都應驗了,彷彿成為中國的發展藍圖!可能我應該把它改為等號!
(中環資產持有facebook及Google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https://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32098&node=1627586934382&issue=20210730
政府財政赤字可貸資金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
#含主持人陳文茜解說
#Youtube「訂閱」文茜的世界周報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wt1aanVMoPYUt_CQYCPQg
右邊 👉 「訂閱」
#拜登人事任命案的重中之重葉倫人物介紹
<單則精選>
拜登內閣雛形陸續浮現,除了國務卿之外,過去一個禮拜最受矚目的提名人選,就是前聯準會主席,葉倫,即將出任新政府財長的消息了。美國的財務部長,主管的項目不僅止於國庫、印鈔票,還有收稅,事實上白宮內閣裡的財長,幾乎是一切與錢有關的事務都屬於他的管轄範疇,尤其是在金融海嘯,以及新冠疫情肆虐之後,財政部不只必須要監管金融業,防止金融危機爆發,而且還被賦予了極為關鍵的,刺激經濟復甦的任務,也因此,葉倫的提名也就顯得更為重要,因為她的經濟路線,還有她對貨幣政策與財政預算的立場,都將影響到接下來的景氣運行,還有疫後經濟復甦的速度,而如果單從股市這個指標看來,這位未來財長顯然非常受到市場的歡迎,美國股市在她的提名傳出的第一時間,就報以掌聲,這主要是因為葉倫在過去主掌聯準會時期,就是傾向資金寬鬆的立場,但另一方面,不管是華府兩黨還是美國輿論,對於葉倫出線也同樣是給予了高度肯定,多數人認為葉倫不只具備專業素養,也有折衝溝通的能力,未來可望協助化解白宮與國會,以及兩黨之間的政策歧見。
{內文}
從人稱「巫師」,市場頂禮膜拜的葛林斯潘,到拯救美國經濟,於金融海嘯中的柏南克,再到柏南克的繼任者葉倫,美國聯準會主席其職掌和地位,就相當其他國家中央銀行的行長,是在美國經濟駕駛艙裡手握方向盤,腳踩速度閥的絕對關鍵指標性人物,但在這些人中,唯一的女性葉倫,不只因為她的性別,在傳統上被男性霸占的經濟決策圈裡尤顯突出,更重要的是,當歷屆主席都在卸任後韜光養晦回到業界或重返研究領域時,兩年前離開聯準會的葉倫,卻有這樣的勇氣,走下學術高台,放棄清高的理論,一頭栽進華府政治圈,這個紛擾的人間道。
(CNBC主播)
最新消息,根據道瓊新聞引述消息來源,拜登總統將提名葉倫,出任各方揣測不斷的財政部長人選...
(FOX主播)
...是葉倫,最新收到的消息,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葉倫將是拜登的財長提名人選...
(CNBC主播)
...股市立刻跳漲,包括週期性類股,畫面上可看到大約10分鐘前,消息傳出時,大盤明顯上揚...
(雅虎財經主播vs.記者)
投資人似乎掌聲鼓勵?沒錯,大盤上揚,殖利率也上升,針對昨天傳出華爾街日報搶先報導的這項消息,前聯準會主席珍妮特葉倫獲得拜登提名將出任財長,值得注意的是,股市大漲的原因有可能是因為看好葉倫上台之後,會加速推動振興方案通過...
(金融分析師/愛德華米爾斯)
...你很難找到比葉倫更好的人選,從政治角度來看,更重要的是,從市場面和經濟面來說,她也是最佳人選...
(金融分析師/愛德華米爾斯)
她真的了解市場,市場也對她很熟悉,國會在疫情後通過的CARES法案,賦予財政部還有聯準會極大的權限,所以未來等於是有兩位聯準會主席一起聯手推動振興方案,簡直是超夢幻組合...
(哈佛大學教授/傑森富爾曼)
珍妮特葉倫是個思路清晰,言語直白,而且內心真誠的人,她的溝通方式是以道理服人,而不是去和那些民代喝酒應酬
(哈佛大學教授/傑森富爾曼)
未來她可以在遊說振興法案時,如果本屆國會無法通過,她可以從經濟角度來說服國會,同時又能化解財政負擔的疑慮,她知道我們現在處於低利率時代,必須改變過去對於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既有觀念,來因應低利率環境,直到現在仍有很多官員和民代,無法理解這個變化,而葉倫將是說服他們接受這個觀念的關鍵人物
(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2013.11.9)
她是老練的領導者,作風強悍...不僅僅因為她來自布魯克林...
誰是葉倫?如果對於這個名字不太熟悉,別擔心,因為你很快就會在新聞 網路 國際財經 中美貿易 全球經濟,甚至是氣候變遷的討論當中,不斷聽到這個名字。在此之前,一般人對葉倫的印象是2014年,從柏南克手中接下央行棒子的第一位女性美國聯準會主席,當時葉倫在銀行業和華府政壇的名聲,主要來自她對2008年金融海嘯,預先示警的 真知灼見。
(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2013.11.9)
...珍妮特的睿智眾所皆知,她在次貸風暴之前就發出警告,指出金融體系內資金浮濫,可能導致衰退風險,她沒有水晶球,但她深悉市場和經濟背後的運作原理
(前聯準會主席/葉倫/2018.2.28)
從我走進舊金山儲備銀行的第一天,和金融監管人員談過之後,他們就表示非常擔心商辦房地借貸的情況...
(前聯準會主席/葉倫/2018.2.28)
他們提到有很多無擔保 低擔保貸款,還有所謂的「忍者房貸」,也就是無收入 無工作 也無資產的貸款...
2014到2018年間,葉倫肩負把美國金融業和經濟體質,從「災難救助」階段,過渡到「正常調控」的轉型工作,面對當時外界要求升息的壓力,葉倫不疾不徐 審慎因應,穩定而平緩的調升步調,一方面平息了通膨疑慮,另一方面則是啟迪了全新葉氏調控哲學,為美國的經濟復甦,提供持續不斷的火力支援。
(節目主持人)
她有何成就?我們來看:聯準會的兩大任務,是促進全面就業還有抑制通膨,從這兩個層面來看,葉倫的成績非常亮眼,她主事期間,官方通膨目標是2%,而如今(2018)通膨率幾乎正好在2%,雖然過程中一度下探,但基本上在她任職期間,通膨一直都在可控制範圍內,另一方面雖然美國就業仍有非常嚴重的長期結構性問題,但失業率在過去四年,都呈穩定下降趨勢
(時任美國總統候選人/川普/2016)
聯準會的葉倫,為了政治目的,故意把利率壓低
2017年川普上台之後,雖然私底下,據說對於葉倫的表現相當滿意,但為了引入自家人馬,依然打破過去聯準會主席通常都可以連任的傳統,在2018年提名共和黨籍的鮑威爾,取代只做了一屆的葉倫
(時任聯準會主席/葉倫/2018)
謝謝大家!
(葉倫vs.記者/2018)
這是聯準會的畫像室,你在牆上看到的,都是歷屆的聯準會主席,...碰巧也都是男性?這麼嘛,你可以這麼說,不過我是希望等我離開後,牆上也會掛出我的畫像...知道自己是史上第一位女主席會不會給你帶來很大壓力?這麼嘛,我都是盡力把工作做好,應該說,我這一生最大目標,就是努力做好該做的功課,考個好成績
紮實學養 學者性格,同時又兼具柔軟身段與同理心,願意溝通與傾聽,葉倫跨出學術界小圈圈,接下拜登內閣財長一職,走上近身肉搏政治擂台,在曾與她共事的同僚,和採訪過她的媒體眼中,這個消息既令人驚喜又不真的意外,因為這位體型嬌小 滿頭白髮,笑起來滿滿親和力的女主席,給旁人最大的印象就是她很有「人味」,就彷彿她是打心底相信,所謂的「經濟」,不是一門學問也不是一項政策,而是遍布在社會各階層,隨時上演在每個角落裡的生民疾苦。
(美國財長被提名人/葉倫)
當時我們眼見金融風暴,對美國老百姓造成多大衝擊,聯準會成員都放下家庭和個人,在危機期間,幾乎是隨時待命,盡一切的可能幫民間紓困,促成早日復甦
而隨著葉倫的任命案底定,迎接這位未來的財政大總管,紐約時報分析,在後疫情時代,由於經濟振興法案賦予財政部和聯準會,極大的紓困與財政權限,另外,美國財長性質,原本就相當於是總統身邊,首席國內經濟和對外貿易顧問,再加上拜登為了兌現競選諾言,勢必把施政主軸擺在「企業加稅」和「富人加稅」等稅改政策上,這些工作無一不須要葉倫的深度參與,這位新內閣頭號要角,該如何在兩黨拉鋸的國會,如履薄冰的美中貿易和赤字與就業的兩難之間,「喬」出一個妥協與平衡之道,將是習於低調,卻屢屢自我挑戰的葉倫,即將遭遇的高難度任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5NRXxUsWOk
政府財政赤字可貸資金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8月20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P5555q0nybk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____________________
明報社評
昨日,新冠肺炎確診個案月來新低、最新失業率微跌,可算是「好消息」,不過,政府、市民勿因而欣喜,情况只是並未更壞而已。本港疫情和經濟現况,基礎都十分脆弱,若未能有效控制疫情,經濟復常就無從說起。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準備新一份施政報告,期望她就防疫抗疫和重啟經濟,提出一套可行策略,使本港實現有效控制疫情和經濟重回正常軌道,不致繼續沉落下去。此外,政府也有必要審視中長期財政情况,若出現結構性赤字,須及早制訂應對策略,避免整體經濟受到衝擊。新冠肺炎新增確診個案,昨日為26宗,此乃7月初第三波疫情爆發以來,每日較低確診宗數,但是不能說疫情已經受到控制。
蘋果頭條
美國繼續出招針對北京強推「港版國安法」,國務院周三表示,已通知香港華盛頓暫停或終止與港三項雙邊協議,包括引渡協議。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表示,中共選擇壓制港人的自由與自治,所以暫停或終止該三項協議。國務院的聲明指,美國已在周三通知香港有關決定,涉及的協議涵蓋移交逃犯、轉移被判刑者,以及國際船運所得收入的雙重課稅寬免。國務院發言人奧特加斯(Morgan Ortagus)在聲明指出,中國共產黨違反《中英聯合聲明》,大舉侵蝕香港的高度自治,總統特朗普已清楚指出美國會視香港為「一國一制」,並已對壓制港人自由的人採取行動,他簽署的「香港正常化」行政命令亦有多項回應北京的措施,包括中止或取消香港的特殊待遇。
東方正論
今年是庚子年,注定多災多難,不可能平靜。在中美角力的大氣候下,香港成為主戰場,局勢不穩加上種種制裁,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備受動搖;屋漏偏逢連夜雨,去年的反修例黑暴重創本港根基,今年又逢新冠肺炎來襲,百業蕭條,雪上加霜。此情此景下,賣樓套現成為業主的救命稻草,社會要求樓市撤辣之聲不絕於耳。金管局昨日宣布放寬「非住宅物業」按揭貸款的逆周期宏觀審慎監管措施,總算是遲來的減辣救市,惟何時輪到住宅減辣以至撤辣,仍是未知之數。本港經濟自去年開始下行,今年更趨惡化,財爺陳茂波甚至形容今年經濟是近六十年來最差。
星島社論
金管局自二〇〇九年推出逆周期宏觀審慎監管措施後,首次放寬非住宅物業按揭貸款成數上限,上調十個百分點,一般個案上限由四成升至五成,今日起生效。金管局總裁余偉文(見圖)表示,調整主要考慮非住宅物業價格走勢、交投量、經濟基調和外圍環境等因素。該局又指,並未對相關指標跌幅設「紅線」;至於住宅物業市場,現階段看不到調整空間。新調整的措施下,沒有按揭貸款的申請人,一般情況下的非住宅物業按揭成數上限,由四成上升至五成;主要收入非源自香港,或以「資產水平」為基礎申請按揭貸款,上限由三成升至四成;已有按揭貸款的申請人一般情況下的上限亦由三成升至四成;主要收入非源自香港或以「資產水平」為基礎申請按揭貸款的,則由兩成升至三成。
經濟社評
金管局昨突然放寬非住宅物業按揭成數,是2009年逆周期措施推出以來首次鬆綁,顯然是因應非住宅物業價格大跌而作出相應微調,給商家資金周轉機會,以解燃眉之急。要穩住經濟,最關鍵的還是盡快採取有效措施控疫,讓經濟早日復甦。金管局昨天以疫情重創本港經濟,尤其非住宅物業,包括寫字樓、分層工廈和零售業樓宇價格和成交量,都出現顯著調整,考慮到相關價格走勢、交投量、經濟基本面發展和營商環境,決定將非住宅物業的按揭成數上限,今起由4成放寬至5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