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f-exiled Hong Kong activists have sung the now-banned protest anthem "Glory to Hong Kong" in an online ensemble to ring in the new year. (Video: https://bit.ly/352F9EO)
Read more: https://bit.ly/3rOniuM
英國保守黨人權委員會委員裴倫德,於元旦日透過Twitter發佈由前本土民主前線發言人黃台仰、前香港眾志創黨主席羅冠聰、前民主黨立法會議員許智峯、前英國駐港領事館職員鄭文傑、前鍵盤戰線發言人鄺頌晴、香港效益主義黨主席劉康、「攬炒巴」劉祖廸等,合唱《願榮光歸香港》的短片。
________
📱Download the app:
http://onelink.to/appledailyapp
📰 Latest news:
http://appledaily.com/engnews/
🐤 Follow us on Twitter:
https://twitter.com/appledaily_hk
💪🏻 Subscribe and show your support:
https://bit.ly/2ZYKpHP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廣告與 「【芒狗狗】素養教育學習箱」合作播出 【芒狗狗】素養教育學習箱,是專們為台灣孩子打造的在地原創素養教材,內容針對台灣情境設計。 #芒狗狗素養教育學習箱 #讓孩子的潛力發光 👉🏻 現在參與募資 https://bit.ly/3y06Rid 本集節目內容由志祺七七頻道製作,不代表 【芒...
效益主義 在 盧斯達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移民潮如果帶來全球厭港風險? | 盧斯達 on Patreon】
有消息說,英方事前應預計不到那麼多人續 BNO 。97年之後最大的移民潮已靜悄悄展開。當最後會有幾十萬人離開香港,會發生的其中一個結果,就是香港與外國關係在長期來說會惡化。 就像「黃店」本身存在操作的弔詭,你想要店主作為民族資本家、聘請受害者、支持政治運動,他們有額外的成本要負,包括資金政治風險;在街頭能打的人不一定是一個有生產力的員工;這樣下來,要做到價廉物美就更加困關。提升服務質素是黃店突圍的長久方法,但就因為是黃店,就像公平貿易咖啡豆和有機優質素食,都做不到價廉物美。
資本、員工和服務質素三者,一般只能做到兼顧兩樣;但如果是走高檔消費路線,那就不是廣大群眾可以負擔,政治群聚的效應也會減低。 那麼,香港移民到世界各地也是一樣。政治難民是逃命的,沒甚麼好說,求生最重要;但有些人則抱著移民外國打國際線、在外國建立香港根據地的心態,當中的操作也很弔詭。做好一個新國家的移民,首先當然是融入,做到同心同德,當地人才可能承認你是自己人,不是像黎明 (女) 那樣大喊我也是手足就行,承認感是不可能由情緒勒索得來,多大愛的人也會反感。如果這波移民潮的結果,是世界上多了幾條香港村、香港人高調進行政治活動,也許亦是國際線,但與移民國的利益就可能出現分歧。這些人要求的事情,也許是當地政府不支持的。也可能帶來相近人口的就業競爭感、下層人民對這班有錢人高級中產的反感。就樓價被炒高已經可以得罪一大班當地人。
要外國人喜歡你、聽你說話,大家都在不同的國家就容易,因為平時沒有實際交往,但相見好同住難。外國人因為自由主義浸慣了,所以外面也許不會說甚麼,但內心的不滿還是會滋長的。香港移民越能打國際線、越有政治團結力,就會越受忌憚,就是影響力會打折扣。而且移民不同難民,老實說甚麼人可以移民?就是家景殷實、有外國聯繫、在香港有正當舒服職業的人,這些人是有年紀的,年紀越大越自我中心。年紀越大就越難習慣新的一套,他們會傾向將自己的那一套在外國重建一個山寨板。像要求台灣弄一個特區,行使另一套法律都有人說;也有一些人會「據理力爭」、要求別人遷就自己的習慣;衝突久了,就會有人說自己被歧視,身份政治也會開展。這些事五年十年二十年,很快就會出現。所以最壞的情況,是香港人在世界範圍的聲譽急劇下滑,人見人憎,成為最新一波的蝗蟲。
如果移民去到外國,安靜下來,作一個沉默的大多數,就沒那麼多衝突,但亦沒有政治影響力,「為香港族群存留火種」,是需要政治議程和神話維繫。猶太人就用了巴比倫之囚、羅馬帝國和後續歐陸國家的迫害作為神話。他們能夠保持身份認同的代價,就是持續受到居住國國民的忌妒和迫害。要行猶太人模式才能保持香港的離散身份認同,但行猶太人模式則要付出另一個代價。或者我們也可以想通,完全的效益主義和以我劃線,用中國人那一套作為香港族群的生存壯大之化,利用外國的自由憲法和社會正義議程,能拿就拿,能挖就挖,像蛇蟲鼠蟻一樣靜悄悄侵蝕別人的國家。
如果是這樣,香港人就是數十萬隻微型的五月花號,在新世界不是需要模範公民而是殖民官;然而香港人沒有中國大使館的資源,在本家的政治實踐經驗也相當少,難聽點說他們也不是 2010 年以來的積極組織過甚麼,大多數只是旁觀著的內心支持。最多捐錢。錢是無法換來組織力,因為香港人本身就有錢,但錢是沒有效率的,最後都是要用去中心化的天然小組織方式且走且戰。同鄉會模式香港人也許不是最擅長。 不管是融入模式、猶太人模式、中國人模式,都對「香港人」在國際政治的遊戲各有成本和限制。難民是被形勢迫成的外交家,路線相當簡單;移民則幫不上已經是最好的狀態,因為移民的生存落地需要消耗實際資源,融合也會有成本,那個成本可能會由傾向包容移民的政府提供,也可能是移民歸化散功自付。有成本就會有現實衝突。
最終,外國移民有兩邊要處理。一心避難的不用煩,就安心生活;但如果胸懷大志,就有兩邊主家要顧。一方面是新國家,另一方面是家鄉。或許在當地格外謹言慎行、在香港事務就用個人身份低調行事,可能是兼顧雙方的較好狀態。最終你也知道,不能靠一班在外國聽待在外國的香港KOL去了解虛擬的香港。國際線也不是吹出來,而是先在香港爆發了反送中和理大之戰。所以你最終還是要支持留在香港的人,移民政治只是聊備一格。
海外移民的最大資產是人脈網絡和資產、人員的避險好處,錢放在外國,連資源都去中心化、網絡化,他們能分散保護「香港人」的經費資產。至於受害,心理和現實的壓彈,還是要由本地人來承擔。所以很怕聽到好人好姐的移民大談如何愛香港、說香港一定有未來。「移民而不放棄香港」,就像黃色經濟圈,是很困難的玩法,你確定自己有這個意志?還是說出來只為安撫自己的內疚呢? 但如果內疚,就好好利用它。不管是融入模式、猶太人模式、就算是中國人模式,只要確認了就前進,都會有成果,最差的結果是,這波移民潮反而造成全球厭港、然後各地多了一班不肯融入的港蝗,而最後他們又沒有佔領到甚麼政經利益可以輸送給香港人這個族群。
訂閱我的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效益主義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移民潮如果帶來全球厭港風險? | 盧斯達 on Patreon】
有消息說,英方事前應預計不到那麼多人續 BNO 。97年之後最大的移民潮已靜悄悄展開。當最後會有幾十萬人離開香港,會發生的其中一個結果,就是香港與外國關係在長期來說會惡化。 就像「黃店」本身存在操作的弔詭,你想要店主作為民族資本家、聘請受害者、支持政治運動,他們有額外的成本要負,包括資金政治風險;在街頭能打的人不一定是一個有生產力的員工;這樣下來,要做到價廉物美就更加困關。提升服務質素是黃店突圍的長久方法,但就因為是黃店,就像公平貿易咖啡豆和有機優質素食,都做不到價廉物美。
資本、員工和服務質素三者,一般只能做到兼顧兩樣;但如果是走高檔消費路線,那就不是廣大群眾可以負擔,政治群聚的效應也會減低。 那麼,香港移民到世界各地也是一樣。政治難民是逃命的,沒甚麼好說,求生最重要;但有些人則抱著移民外國打國際線、在外國建立香港根據地的心態,當中的操作也很弔詭。做好一個新國家的移民,首先當然是融入,做到同心同德,當地人才可能承認你是自己人,不是像黎明 (女) 那樣大喊我也是手足就行,承認感是不可能由情緒勒索得來,多大愛的人也會反感。如果這波移民潮的結果,是世界上多了幾條香港村、香港人高調進行政治活動,也許亦是國際線,但與移民國的利益就可能出現分歧。這些人要求的事情,也許是當地政府不支持的。也可能帶來相近人口的就業競爭感、下層人民對這班有錢人高級中產的反感。就樓價被炒高已經可以得罪一大班當地人。
要外國人喜歡你、聽你說話,大家都在不同的國家就容易,因為平時沒有實際交往,但相見好同住難。外國人因為自由主義浸慣了,所以外面也許不會說甚麼,但內心的不滿還是會滋長的。香港移民越能打國際線、越有政治團結力,就會越受忌憚,就是影響力會打折扣。而且移民不同難民,老實說甚麼人可以移民?就是家景殷實、有外國聯繫、在香港有正當舒服職業的人,這些人是有年紀的,年紀越大越自我中心。年紀越大就越難習慣新的一套,他們會傾向將自己的那一套在外國重建一個山寨板。像要求台灣弄一個特區,行使另一套法律都有人說;也有一些人會「據理力爭」、要求別人遷就自己的習慣;衝突久了,就會有人說自己被歧視,身份政治也會開展。這些事五年十年二十年,很快就會出現。所以最壞的情況,是香港人在世界範圍的聲譽急劇下滑,人見人憎,成為最新一波的蝗蟲。
如果移民去到外國,安靜下來,作一個沉默的大多數,就沒那麼多衝突,但亦沒有政治影響力,「為香港族群存留火種」,是需要政治議程和神話維繫。猶太人就用了巴比倫之囚、羅馬帝國和後續歐陸國家的迫害作為神話。他們能夠保持身份認同的代價,就是持續受到居住國國民的忌妒和迫害。要行猶太人模式才能保持香港的離散身份認同,但行猶太人模式則要付出另一個代價。或者我們也可以想通,完全的效益主義和以我劃線,用中國人那一套作為香港族群的生存壯大之化,利用外國的自由憲法和社會正義議程,能拿就拿,能挖就挖,像蛇蟲鼠蟻一樣靜悄悄侵蝕別人的國家。
如果是這樣,香港人就是數十萬隻微型的五月花號,在新世界不是需要模範公民而是殖民官;然而香港人沒有中國大使館的資源,在本家的政治實踐經驗也相當少,難聽點說他們也不是 2010 年以來的積極組織過甚麼,大多數只是旁觀著的內心支持。最多捐錢。錢是無法換來組織力,因為香港人本身就有錢,但錢是沒有效率的,最後都是要用去中心化的天然小組織方式且走且戰。同鄉會模式香港人也許不是最擅長。 不管是融入模式、猶太人模式、中國人模式,都對「香港人」在國際政治的遊戲各有成本和限制。難民是被形勢迫成的外交家,路線相當簡單;移民則幫不上已經是最好的狀態,因為移民的生存落地需要消耗實際資源,融合也會有成本,那個成本可能會由傾向包容移民的政府提供,也可能是移民歸化散功自付。有成本就會有現實衝突。
最終,外國移民有兩邊要處理。一心避難的不用煩,就安心生活;但如果胸懷大志,就有兩邊主家要顧。一方面是新國家,另一方面是家鄉。或許在當地格外謹言慎行、在香港事務就用個人身份低調行事,可能是兼顧雙方的較好狀態。最終你也知道,不能靠一班在外國聽待在外國的香港KOL去了解虛擬的香港。國際線也不是吹出來,而是先在香港爆發了反送中和理大之戰。所以你最終還是要支持留在香港的人,移民政治只是聊備一格。
海外移民的最大資產是人脈網絡和資產、人員的避險好處,錢放在外國,連資源都去中心化、網絡化,他們能分散保護「香港人」的經費資產。至於受害,心理和現實的壓彈,還是要由本地人來承擔。所以很怕聽到好人好姐的移民大談如何愛香港、說香港一定有未來。「移民而不放棄香港」,就像黃色經濟圈,是很困難的玩法,你確定自己有這個意志?還是說出來只為安撫自己的內疚呢? 但如果內疚,就好好利用它。不管是融入模式、猶太人模式、就算是中國人模式,只要確認了就前進,都會有成果,最差的結果是,這波移民潮反而造成全球厭港、然後各地多了一班不肯融入的港蝗,而最後他們又沒有佔領到甚麼政經利益可以輸送給香港人這個族群。
訂閱我的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效益主義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廣告與 「【芒狗狗】素養教育學習箱」合作播出
【芒狗狗】素養教育學習箱,是專們為台灣孩子打造的在地原創素養教材,內容針對台灣情境設計。
#芒狗狗素養教育學習箱
#讓孩子的潛力發光
👉🏻 現在參與募資 https://bit.ly/3y06Rid
本集節目內容由志祺七七頻道製作,不代表 【芒狗狗】素養教育學習箱 立場。
----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體驗志祺七七文章版:https://blog.simpleinfo.cc/shasha77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吳宗憲 #快篩
各節重點:
00:00 前導
01:08「芒狗狗素養教育學習箱」廣告段落」廣告段落
02:01 爭議一:申請快篩的條件
03:23 爭議二:快篩試劑爭議
04:15 因為人品有疑慮,所以不可信?
05:20 吳宗憲的自由 VS. 里長的自由
07:08 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08:47 到底什麼是「發災難財」?
09:48 我們的觀點
11:30 提問
11:52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關節
|腳本:關節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鎮宇
|剪輯助理:歆雅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抱歉!吳天王 里長不當免費打工仔:https://reurl.cc/Dgq1oR
→吳宗憲捐11萬劑快篩害他挨罵 里長怨:要拉人實名制註冊App才能領:https://bit.ly/2Uk8B6I
→吳宗憲12字反擊里長「空手套白狼」酸語 團隊「這個月第1次有工作」直播餬口:https://bit.ly/2Thv8Ru
→吳宗憲捐價值3千萬快篩遭質疑 怒開直播槓里長:https://bit.ly/3w4faHr
→吳宗憲捐11萬劑快篩「民眾不能自用」!食藥署:可捐給社區篩檢站:https://bit.ly/3h6NoG0
【 延伸閱讀 】
→《正義:一場思辨之旅》:https://bit.ly/364zi1D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引用本頻道影片與相關品牌識別素材,請遵循此規範:http://bit.ly/shasha77_authorization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效益主義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記得打開CC字幕 #花蓮王 #縣市長登基 #聖誕節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0:36 【花蓮王的縣政宣傳採購,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00:36 怕大家不熟,介紹一下花蓮王
01:04 花蓮王的奇怪採購案
01:53 【採購案的爭議有哪些】
02:38 【錄音內容揭露案情不單純】
03:15 【記者接這類的採購案,難道沒有違反新聞倫理嗎?】
04:33 【買記者其實只是花蓮王的眾多爭議之一】
05:14 【貪污、弊案頻傳,花蓮王照樣屹立不搖打造傅家王朝】
06:32 提問TIME
06:42 掰比~別忘了訂閱
【 製作團隊 】
|企劃:+🐟
|腳本:+🐟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絲繡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花蓮王聘記者】免刊登只要繳1片光碟 7個月爽領46萬:https://bit.ly/2T3SnZo
→ 【花蓮王聘記者】詭怪標案曝光 砸546萬要記者交施政文章:https://bit.ly/2BCr7tY
→ 質疑花蓮王「包養」記者 段宜康公布14媒體名單:https://bit.ly/2GFEEGH
→ 傅崐萁用公帑「聘」花蓮記者收集輿情,多名記者已請辭:https://bit.ly/2ENX1Ys
→ 五星縣長 VS 花蓮王,那個才是傅崐萁?:https://bit.ly/2V7Tvx2
→ 2016年花蓮市長補選:一場結局註定的選戰?:https://bit.ly/2LwImBg
→ 傅崐萁愛自我宣傳 連金紙也不放過:https://bit.ly/2Q0UbQI
【 延伸閱讀 】
→ 花蓮收錢的記者咋回事?:https://bit.ly/2EM11rF
→ 花蓮人的小確幸?:https://bit.ly/2BGupfy
→ 效益主義的定義及相關問題:https://bit.ly/2EIbeVY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效益主義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記得打開CC字幕 #假新聞也該被立法禁止嗎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0:14 希拉蕊的虐童謠言
00:52 假新聞應該被管控嗎?
01:23 約翰.彌爾怎麼說
02:07 彌爾的論點一
02:43 蘇格拉底的例子
03:17 彌爾的論點二
04:25 彌爾的論點三
05:13 總結
05:30 現今社會適用嗎?
05:57 提問
06:13 掰比
06:33 Murmur Time
【 製作團隊 】
|企劃:捍衛言論自由a鯉鼬
|腳本:幹話王a鯉鼬
|剪輯後製:覺得言論自由hen重要aPookie
|剪輯助理:阿囉哈初登場a憨吉
|演出:志祺拉底a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抹黑希拉蕊的假新聞困擾華盛頓披薩餅店:https://nyti.ms/2Pzfdd3
→ 言論自由和假新聞:謠言如何傷害民主體制?https://bit.ly/2F17OPN
→ 為何雅典人要蘇格拉底死?https://bit.ly/2ClYtPG
→ 邱怡嘉/彌爾、言論自由與阻止他人言論的自由:https://bit.ly/2CWcYtC
→ 《正義:一場思辨之旅》https://bit.ly/2AHzS6A
→ 《重讀彌爾的「自由論」》https://bit.ly/2Pzoi5H
→ 《求真》https://bit.ly/2CYnVLz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效益主義 在 [問題]效益主義- 精華區W-Philosoph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各位好
小弟剛才讀了一段效益主義的介紹
效益主義強調道德上的對錯 是藉由這項行為所促成"利多於弊"來判斷
(good over evil)
但是這樣的說法感覺和後果論一樣
若是有行為錯誤但是帶來的利多於弊的情形
不也是在道德上是錯的嗎?
像是為了快點到達而闖紅燈
窮人為了糊口而偷竊
或是說像是把罪過推給死人以平息大眾
這些都是會有利多於弊的可能
但是我們還是認為
闖紅燈 偷竊 嫁禍是錯的
這點疑惑希望有大大解答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3.225.118
> -------------------------------------------------------------------------- <
作者: yipeng (peng) 看板: W-Philosophy
標題: Re: [問題]效益主義
時間: Sat May 6 07:33:12 2006
你所說的效益主義是原始的,"追求最大利益"所產生的問題
針對這點,有哲學家提出辯解,
他說,效益主義是"追求全體的最大利益",所以為了全體秩序,
你所說的偷竊、闖紅燈不會存在。
當然這也是有問題的,
這就是效益主義最大的缺點之一,以規則來約束一切可能的發生。
另外,由此也衍伸出了act utilitarianism and rule utilitarianism,
前者可視情況闖紅燈,後者卻絕對不可以,但是後者也遭到,
rule utilitarianism類似義務論的批判......
容我才疏學淺,講得不清不楚,”倫理學”一書(不管哪個出版社),會有詳盡的解答。
※ 引述《azbl (蒼眸)》之銘言:
: 各位好
: 小弟剛才讀了一段效益主義的介紹
: 效益主義強調道德上的對錯 是藉由這項行為所促成"利多於弊"來判斷
: (good over evil)
: 但是這樣的說法感覺和後果論一樣
: 若是有行為錯誤但是帶來的利多於弊的情形
: 不也是在道德上是錯的嗎?
: 像是為了快點到達而闖紅燈
: 窮人為了糊口而偷竊
: 或是說像是把罪過推給死人以平息大眾
: 這些都是會有利多於弊的可能
: 但是我們還是認為
: 闖紅燈 偷竊 嫁禍是錯的
: 這點疑惑希望有大大解答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2.28.224
> -------------------------------------------------------------------------- <
作者: IsaacStein (三人行,必穿我鞋) 看板: W-Philosophy
標題: Re: [問題]效益主義
時間: Sat May 6 22:24:26 2006
效益原則以最簡單的形式來理解,
確實就是單純以某一件行為所產生的利與弊來相互考量,
一旦一件行為所產生的利多於弊,則此行為是對的;
反之,則該行為是錯的。
注意,這裡強調的是「利多於弊」,
而不是只要能夠產生利,就是對的。
於是,像你說的為了快速而闖紅燈,以及為了貧窮而偷竊,
並不會使得效益主義倫理學家必須承認這些行為是對的,
因為你只談到了這兩種行為所能產生的利,卻忽略了弊。
於是,效益主義者仍能夠透過宣稱,為了快速而闖紅燈的行為的弊,
包括增加車禍發生的機率,以及可能引起他人效尤而降低整體交通效益,
或者因貧窮而偷竊導致的治安下降於是工作意願降低導致整體生產力下降等等,
來論證,其實這兩種為了小利而成就大弊的行為其實是錯的。
效益主義最為人所垢病的一點應該是在於利與弊的判斷之難行,
例如,一件行為可能導致的後果可大可小。
一個人的死亡,當然應該算成是一個殺人行為的後果,
但是別人效法這個人殺人的行為,應該要算是這個殺人行為的後果嗎?
一個獵人在打獵時開了一槍沒有打中獵物,
獵物被嚇跑了當然是這個行為的後果,
但是三百公尺外的一個人被這顆子彈打傷了,也該算是這個行為的後果嗎?
還有,很多時候效益原則被拿來用在計算代間效益的情況中,
但是我們要能夠計算到多精確的影響力才能夠使我們放心地運用效益原則?
等等等等不勝枚舉。
但儘管效益原則是一個意義極為含混的原則,
可是不可否認的是,這仍然是一個對我們而言非常直覺且有用的原則,
要如何精緻地去使用它,才是我們應該對它擁有的態度,
而不是把它想得過份簡單,然後再棄之如蔽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0.182.16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