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最新上線
🗒教學案例
1.資料受信者在開放銀行下的監理座標/郭大維
2.公平待客原則與評核機制之最新發展趨勢/周振鋒
3.會計師不可不知的公司治理/吳光明
4.實質課稅原則在遺產及贈與稅法上之理論與法律依據/封昌宏
5.公平待客原則與評核機制之最新趨勢/蔡鐘慶
📑精選文獻
1.被告被訴事實之訊問與準備程序處理之事項/吳燦
2.公益信託修正草案仍欠完美/楊崇森
3.探討營業秘密之保護/林洲富
4.論行政組織之構造/姚其聖
📚期刊
1.中正財經法學23期(2021.07)
2.專利師46期(2021.07)
3.人醫心傳-慈濟醫療人文月刊211期(2021.07)
4.國家與社會22期(2021.06)
5.通識教育學刊27期(2021.06)
📕論著
1.晚明王學由心轉性的本體詮釋/侯潔之
2.民國史事與檔案/吳景平、呂芳上、呂紹理等
🌐月旦知識庫 www.lawdata.com.tw
🔥最新購點優惠
http://qr.angle.tw/dzl
🔥另加入 #月旦講座 會員,限時活動享知識庫3,000點及其他好禮。 詳情👉
http://qr.angle.tw/m7v1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0萬的網紅Taiwan Ba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影片後面的花絮都要這麼ㄎㄧㄤ嗎XDDD 許多捧油沒聽過新丁粄~但可能吃過長得很像的紅龜粿🔴?而捧油知道新丁粄除了可以吃以外,林辰Buchi竟然還開發出神奇用途?!😆 嘿嘿~這是啤俠客行俠仗義的第二關,人家說,眾志成城其利斷金,所以黑啤牙齒顧好啊~…啊~不是啦!是黑啤趕快找到夥伴喔💪!快來看影...
教育學刊 在 科技大觀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罩蠟燭使水面上升的實驗 以前學錯了嘛?】
大家以前上課是否做過/聽過這個實驗:在加了淺水的水盆中放直立的蠟燭,點燃後蓋上透明玻璃燒杯,被封在玻璃燒杯中的蠟燭逐漸熄滅,然後可以發現倒蓋的水杯內,水位上升,彷彿燒杯中佔五分之一的氧氣被消耗殆盡似的。
但實際上造成水位上升的兇手竟然是......熱漲冷縮?! 底下的原文有詳解,也貼上實驗影片在下面留言處喔。
#竇娥冤 #兇手就在我們之中 #冤枉人家這麼久
【翻轉迷思──關於蠟燭燃燒】
作者│ 盧政良
台大物理博士,現任高雄中學物理教師、高師大兼任助理教授、物理教育學刊副主編。
--
多年前教科書裡有個經典實驗「蠟燭燃燒、水面上升」,在淺盆中固定一根蠟燭,使之正立,並將水緩緩加入。在點燃蠟燭並蓋上玻璃容器後,瓶中水位開始變化,燭火熄滅後水面明顯上升,上升比例可達瓶中原來空氣部分的15 至20%,非常接近氧氣在空氣中的比例。以往教材將這個實驗作為「證明」空氣含氧量約為21%的一大方法,相信很多人也和筆者一樣,對此深信不疑。
數年前筆者陪著學生準備國際青年物理學家錦標賽的辯論賽,對於其中一道探討蠟燭燃燒實驗的題目(1)*感到困惑──這不就是確認空氣中的氧氣比例,難道外國人不知道這個實驗?隨著著手進行,卻發現越做越不合理,
才驚覺這個實驗並不單純,甚至有很多大家誤解的地方。我們花了一番功夫,將深入探討後的成果,發表於《IYPT-Magazine》(2)*。
.長期被誤解的實驗
問題一,氧氣是否完全被消耗殆盡?可用一個簡單的方法表示蠟燭只消耗瓶裡部分氧氣,也就是同時用兩根蠟燭(一隻短、一隻高)進行實驗,會發現高的蠟燭先熄滅,而短蠟燭在高蠟燭熄滅後繼續燃燒;由此可知高蠟燭熄滅並非因為氧氣耗盡。
問題二,即使蠟燭燃燒消耗了所有氧氣,仍會生成相當比例的二氧化碳或其他氣體,由此可見玻璃容器內的氣體體積變化並非只由氧氣減少所造成;顯見原有實驗解釋並不恰當。
問題三,查理定律告訴我們,空氣體積在加熱時會膨脹,冷卻時會收縮。蠟燭燃燒時加熱周圍空氣,因此蓋上容器時,燭火周圍空氣的溫度上升, 密度也較小,瓶內的空氣甚至會排出。隨著燭火熄滅,空氣冷卻而體積收縮,使得水面上升。
.眾說紛紜
近年針對研究或應用的科展作品以及教學設計,更衍生出其他問題。例如有些人認為氧氣燃燒後產生二氧化碳,後者只是略溶於水,液面高度理應不會改變太多,並提出實驗數據證明。還有人研究嘗試進行化學計量,假設H2O都凝結成水,且氧氣占1/5,可計算出氣體的變化量約占總體積的7%(3)*。
還有學生使用凸透鏡聚焦太陽光以點燃燭火, 避免蠟燭燃燒後蓋上玻璃瓶造成的熱空氣, 結果卻發現水面幾乎沒有升降(4)*。有趣的是, 以上論點似乎都不相容。近年更有學者研究這樣的教學過程,發現科學教師可能會過於自信地使用不正確的知識來教導學生而導致誤解(5)*。
--
(1)請見網頁中第10 題:iypt.org/Tournaments/Taipei
(2)goo.gl/J6RjzS
(3)水位真的上升五分之一嗎?goo.gl/wAC95t
(4)悶熄蠟燭燃燒實驗的重新設計:goo.gl/3rC8i9
(5)以蠟燭燃燒實驗探討科學教師的教學策略:goo.gl/uMWfeC
--
文│摘自《BBC知識》國際中文版第88期,更多資訊請見本期雜誌。
--
.歡迎訂閱:
.《BBC知識》一年12期/二年24期訂閱方案,詳情請見雜誌內頁;或至全台各大網路書店、實體通路;城邦讀者服務網(goo.gl/ZAiWYm)訂閱。
教育學刊 在 英該多看書 繪本與書籍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是一堂有別於傳統數學的挑戰課程!培訓出優秀的數學科展的種子選手!
數學專題(科展)班
時間:9/2起,每週六下午3:30-5:30
費用:1600/堂,共20堂32000
對象:國小三-五年級學童
上課內容:
精選中小學科展得獎作品,根據難度,2~3周帶一主題。
例如:
第一周:介紹問題,從何觸發研究動機,實際解題、操作,點出問題方向,引導如何思考解決方法,解決初步問題。
第二周:上周有初步認識後,會丟出延伸問題,請孩子回家研究並書寫下成果,於本週發表,並由老師給與予評論,綜合大家的觀察,由孩子匯總出結論
數學科展是不易入門的,首要在於好題目難找,而所有的動機孩子將會在一次次的科展介紹中,明白未知的數學其實藏在生活、遊戲、甚至自然景觀中,當他們懂得放大檢視周遭的一切,題目處處可見!再者,有了題目後,難以上手,因為自由研究考驗歸納、觀察和數學能力,沒有好的導師帶領,往往如無頭蒼蠅一般沒有方向,花了數倍時間,往往沒有任何收穫,而培養了這樣的能力,將能讓孩子有大膽、靈活且縝密的邏輯思維能力!
師資經歷:
臺灣國際科展第一名(獲選國手,赴美參賽)
美國Intel國際科展大會第四名
美國Intel國際科展數學學會第三名
環球城市數學競賽一等獎
專題研究刊登於科學教育學刊、中研院數學季刊「數學傳播」…等期刊。
教育學刊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影片後面的花絮都要這麼ㄎㄧㄤ嗎XDDD
許多捧油沒聽過新丁粄~但可能吃過長得很像的紅龜粿🔴?而捧油知道新丁粄除了可以吃以外,林辰Buchi竟然還開發出神奇用途?!😆
嘿嘿~這是啤俠客行俠仗義的第二關,人家說,眾志成城其利斷金,所以黑啤牙齒顧好啊~…啊~不是啦!是黑啤趕快找到夥伴喔💪!快來看影片~
✨客家電視 HakkaTV x 臺灣吧 全新鉅作✨
(((客客客棧 之 啤 俠 客 傳傳傳傳 傳)))
我們會延續金鐘入圍節目之高品質,讓黑啤化身「啤俠客」穿梭武林,帶大家體會生活中的客家魅力!
#接下來每星期二8點都要準時收看唷
#原來開頭黃紹在揉那團紅紅的就是新丁粄啊
#紅瑰的翻白眼絕招又出現啦
#這裡有東勢的碰油嗎舉手!✊
這集特別感謝台北市消防局防災科學教育館🚒,與Irene的森林家族🏡協助拍攝!
本集關鍵字:客家文化、東勢新丁粄、苗栗打新丁、屏東拜新丁、新丁會、新丁粄節、賽丁粄、補屁股
-
黑啤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beer.the.bear/
黑啤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taiwan_bar
臺灣吧官方網站👉 https://taiwanbar.cc/
-
參考文獻:
許世融、林蕙安,〈變與不變之間──近十年東勢新丁粄節的傳統與創新〉,頁23-38,《臺中教育大學學報:人文藝術類》,2015。
陳素貞,〈新節慶文化的符碼建構、傳播與疑義思考——以臺中市東勢區新丁粄、千金粄、桃粄名實為例〉,《藝見學刊》第 13 期, 2017。
教育學刊 在 通識教育學刊 的推薦與評價
《通識教育學刊》第28期 出刊囉 研究論文Research Articles 9-36 作為通識教育的人文教育:是什麼?為什麼?應如何? On the Humanities Education as General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