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AI面試的假神準
.
我們實驗室透過產學合作與鳯凰互動以及震旦雲合力開發的AI面試系統,最近在工商/經濟/數位時代/天下雜誌Cheers/經理人/能力雜誌等媒體陸續報導,當然就開始引起許多質疑的聲音,這幾乎是所有產品創新與實驗都會面臨的挑戰。其中有一點,就是我們的AI面試模型,是否有"過度擬合"的問題,而造成"假神準"。我的答案是,”不排除這個可能性”。
.
所謂過度擬合 (Overfitting),簡單說就是在機器學習或統計相關的過程中,把原本不相關的兩件事在大量數據中,建立出假性相關的結果,當我們把這個訓練好的預測模型用到下一批不同數據中,就會失準。例如,我們想預測什麼樣的學生適合當HR,找了一批當HR的履歷來分析並訓練AI模型,結果這批HR大多都來自北部,就會得到住在北部的學生比較適合當HR的假相關。
.
要降低過度擬合的可能,在技術上有一些方式,例如進行更多不同樣本的交叉驗證、去掉不相關的特徵值(例如: 來自北中南東)、在模型訓練過程中進行批歸一化 (Batch Normalization)與正則化(Dropout)。但以上都是只是表面的技術層次,更重要的是模型背後有沒有理論基礎,也就是變項與變項之間的關係詮釋。
.
表情除了反應情緒,可否反應一個人在特定情境下的行為傾向或社交印象,背後有透鏡模型(Lens Model)、 信號理論(Signaling Theory)的支持,結合電腦視覺與深度學習,形成另一支性格運算(Personality Computing)的跨域理論。筆者之前也發文分享,現代社會心理學家,已發現表情其實不盡然反應情緒,而是行為傾向或社交技巧,這背後的理論叫行為生態論 (Behavioral ecology view of facial displays, BECV)。缺乏理論的數據分析或機器學習的結果,有可能會誤導真實性。但缺乏實證數據的理論,終究只是個假設。理論與實證數據缺一不可,我們才能有較高的信心來”參考”這些數據結果與理論。
.
過去研究人類表情的大宗師是心理學教授Paul Ekman,他結合電腦視覺技術,捕捉人類肉眼難以察覺的微表情 - 學術界定義是五分之一秒以下,突然呈現的面部肌肉變化。早期是用臉部68個移動點(不含額頭),現在有些學者會抓到86點到120個點以上不定(含額頭),而這些微表情大都是由人類下意識情緒所觸動,最常被用來測謊,因為微表情反應當事人”可能”在說謊的情緒,且不易被當事人控制或破解。但這終究是間接的關係,就跟心跳測謊儀一樣,它測出來的是緊張,而緊張不一定等於說謊。即便如此,運用電腦視覺的AI,推估一個人是否在說謊的正確”機率”,雖然不是絕對答案,但仍比人類肉眼判斷還高。這解釋縱然Paul Ekman的基本情緒論一直備受挑戰,在學界也仍無共識,但這類技術仍被廣泛應用的原因。
.
屆至今日,我們都相信眼見為憑,也相信面試除了透過結構式面談問出應徵者過去的行為外,也能在過程中,讓面試官根據回答之外的非口語信息”判斷”一個人的性格或溝通技巧,起碼可以篩選掉一些”看起來”或”感覺”怪怪的人。但你問面試官,他們也說不出個所以然。重點是,許多相關研究發現,這類面談答案以外的弦外之音,常常被人類面試官誤判。倘若有一個工具,它的性格/溝通技巧是經過當事人自己、主管、同事、下屬、甚至客戶,以科學檢驗過的量表或工具在適當的實驗環境下進行測評,運用AI發現與當事人在真實面試中的微表情出現某種相關性,且這個模型再去測試另一批不同的應徵者也能得到不錯的預測結果,或者同一個人經過一段時間再進行一次測試,也能得到相似的結果。我們也只能說,這只是一種一致性與且正確機率較高的測評參考工具,在深度學習黑盒子下,也沒有辦法解釋什麼樣的微表情會有什麼的性格或行為傾向,這個技術仍在發展中,不代表真實答案。
.
那什麼是真實答案? 或許連當事人自己都不一定知道。 但運用在人力甄選中,雇主可能更在意的是當事人在職場環境中展現出的行為以及利害關係人對當事人的評價,至於當事人內心世界在想什麼? 或真實的他/她是什麼樣的人?使用者大多不是太在意!
.
https://www.ithome.com.tw/news/143000
.
AI面試是一個仍在發展中的技術,除了微表情,接下來我們會結合聲律、音質、上半身肢體動作,研究與測試這個測評工具對於性格、印象管理(包括自我包裝/欺騙/隱瞞)的信效度,以及應徵者在不同AI面試介面下的不同行為反應。關於我們的相關研究,除了專利技術外,都公開發表在SCI的期刊中,歡迎大家指教,讓這個工具可以更客觀更準確地被大眾使用:
.
https://doi.org/10.1007/s11554-021-01071-5
https://doi.org/10.1186/s13673-020-0208-3
https://doi.org/10.1109/ACCESS.2019.2902863
「數位時代 雜誌 評價」的推薦目錄:
- 關於數位時代 雜誌 評價 在 孫弘岳-人力資源管理的世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數位時代 雜誌 評價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數位時代 雜誌 評價 在 元照出版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數位時代 雜誌 評價 在 [分享] 數位時代(Bnext)實習心得- 看板Media-wor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數位時代 雜誌 評價 在 最新趨勢觀測站- 數位時代雜誌評價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數位時代 雜誌 評價 在 最新趨勢觀測站- 數位時代雜誌評價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數位時代 雜誌 評價 在 數位時代電子雜誌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評價
- 關於數位時代 雜誌 評價 在 數位時代電子雜誌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評價
- 關於數位時代 雜誌 評價 在 [問卦] 數位時代雜誌對於Ptt的報導- Gossiping板- Disp BBS 的評價
- 關於數位時代 雜誌 評價 在 數位時代 - Facebook 的評價
數位時代 雜誌 評價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認真聽】#我厭世所以我存在 | 自我療癒的一集 | 李長潔 😖
.
你覺得每天都打不起精神工作嗎?是不是在社群媒體上看到積極正向、邁向成功的貼文就想要摔手機?是不是才剛放假就在想週一已經要來了!很好,那你存在。最近,偽小編因為開學太過厭世,每天哀哀叫,叫到好友特地傳訊給我說:「你也厭世太久了吧~有完沒完?」讓我開始認真思考,「厭世」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情緒?為何我的生活會感到如此的無力與匱乏?甚至感受到憂鬱。如果說,厭世與憂鬱無可迴避地作為當代普遍的集體感情與情緒,我們應該如何去理解這個貫穿個人與社會的問題,並且承認厭世視為一種存在的姿態。
.
📌 #今天的內容有:
.
▶ 天啊我超級厭世der
▶ 當代厭世文化的誕生
▶ 厭世與憂鬱的思想
▶ 憂鬱的政治
▶ 精神痛苦跟馬克思主義有甚麼關係
▶ 厭世作為一種存在方式
.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ff0t2lh12x608360yw9xojg
.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66wAF4BvDon7VWFyeUKfKI
.
📲 #FB 完整版: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576226469231639&id=208541192666847
----------
//// 完整論述 ////
.
▓ #所謂厭世的文化
.
「厭世文化」是1990年至2000年後一代人所流行的次文化,其核心是顛覆過往推崇的正向思考與積極價值,並以戲謔嘲諷的方式在網絡空間發放負能量,調侃現實生活的缺憾。各種以「厭世」為主軸的內容、梗圖、金句充斥在生活之中,像是「每天睡醒張開眼睛,就是想著我要離職」、「人生三階段:出生、不知道活著幹嘛、生命結束」、「我就爛」、「大家一起爛」。其他像是《厭世動物園》、《厭世哲學家》等。
.
從關鍵字搜尋來看,「厭世」開始大量出現於2016-2018年,一開始為真的「厭世」(想死),後來在「厭世動物園」、「厭世哲學家」出現後,「厭世」與社會處境與流行文化關聯在一起,相關詞彙如「風格」、「表情」、「臉」,主題例如「年輕人低薪厭世」、「厭世少年」、「厭世臉」樂團等。憂鬱當然是一直都有的詞彙,並且與「症狀」、「藥物」、「醫生」、「患者」,主要被表達為一種疾病,常見主題如「情緒容易失調,出現憂鬱的反應臨床上」。因此,我們大概可以稍做定義,憂鬱是一種情緒(emotion),而厭世是一種處世狀態(situation)。
.
未來學研究所的鄧建邦教授,在《台灣年輕世代對未來2030年的意象》的調查中發現,如果以戰後世代與現在年輕世代在工作態度與實踐上相互對比,有完全不一樣的條件。新型態社會對勞動者要求更多的「彈性」(flexible) ,其可能是在時間、空間、能力與報酬上不確定性與反脆弱性之間的拉扯。我們晚期資本主義社會,一方面鼓勵個人積極邁向解放、彈性移動,但另一方面卻更加重了多重結構性的經濟與地位的競爭。於是,厭世、憂鬱成為一種無能為力下的逃避手段。
.
既然努力失效,那就不要太努力,總之你認真就輸了。如果說憂鬱是一種情緒的內容,那厭世應該就是它的表現形式。厭世的表現形式,反映了歸因於個人、受制於制度結構、沒有出路的未來,也是一種對「正向思考」、「成功價值」的嘲諷與反擊。而厭世的表現,或是憂鬱的充盈,有著複雜的社會與文化脈絡。
.
▓ #厭世的思想脈絡
.
從《瘋狂簡史》(Porter, 2002)的討論來看,可以見到人類精神痛苦的歷史可以分成三大階段:希臘時代的體液論、中古世紀的靈魂論、啟蒙時期以降的主體論。也就是說,康德(Immanuel Kant)在啟蒙時代建立「理性主體」之後,人之所以為人,是以「理性」作為標準,而這個標準測量的背後則是「工作倫理」的運作,也就是說,如果你無法好好負責地把手上的工作完成,你可能就是一個「失常」的「人類」。
.
更遑論19世紀精神醫學的機制建構與技術介入後,精神正常與失常的人類,成為現代人主體無時無刻審視自己本體安全的一種存在手段(Foucault, 1961)。「厭世」態度或許成為對峙個體失常與社會失序的一種策略。
.
這裡不得不提到二次世界大戰前後,對前述理性的人類社會之衝擊與質疑,現代社會的陰影產生了悲觀主義思想,尤其像是存在主義。法國哲學家沙特(Jean-Paul Sartre)結合了海德格對於人獨特存在模式的看法,以及馬克思對於階級的批判,思考了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
在作品《嘔吐》(La Nausée)中,主角感受到每日的無聊無奈(ennuyer),便陣陣作嘔,這個噁心的感覺,使他察覺自身的存在。所以今天的我們,每天都焦慮到胃痛,是因為我們存在(?)而存在的本身,就是地獄,在(新)自由主義的情境中,就是永無止盡的與他人共處與競爭。
.
其他的厭世作品,像是波特萊爾(Ch. Baudelaire)《巴黎的憂鬱》(Le Spleen de Paris)對現代性乍現的感受紀錄,或是,莎岡(Françoise Sagan)《日安憂鬱》(Bonjour tristesse)。都在在指出現代性出現後,人在情感與情緒上的複雜情愫,以及表現在憂鬱上的政治性。
.
▓ #厭世代的憂鬱政治
.
為何要將憂鬱政治化?因為這個憂鬱、厭世的個人情緒主題,反映個人主義的趨勢,在現代社會的晚近發展中,深深地被鑲嵌在個人抉擇、身體健康、社會制度、醫療知識、工作倫理之間。令我們感到痛苦的地方,正是我們要突然發現要面對自己之處。
.
這種憂鬱的政治,可以分成四大類型:一般心理學解釋、強的社會建構論、佛洛伊德馬克思主義、弱的社會建構論。我們傾向最後一種憂鬱中個人與社會關係的理解。即個人心理有深層無意識結構,隱含著個人生命史的偶然因素,但同時也包含了有意識的生物、社會、心理、身體納入到現代性反思中。
.
甯應斌和何春蕤(2012)在《民困愁城:憂鬱症、情緒管理、現代性的黑暗面》中提出賴希(Wilhelm Reich)的「民困愁城」觀點(people in trouble)。這個說法不只是說people客觀上處於一個有trouble的具體困境中,同時還描述了people的心理情緒,也就是為這些trouble而憂愁困擾的情緒。民困愁城因此不只是佛洛伊德的「愁」,還有馬克思的「困 」,它同時關注了社會現實條件以及心理情緒狀態。people in trouble不但有著弗洛伊德馬克思理論的豐富蘊涵,並且洞悉了一個時代的症候,似乎更為普遍與貼切地描述了人類現況。
.
我們的情感與情緒的痛苦狀態,跟著資本主義社會環境在勞動著,兩者產生互動的關係。例如我很討厭一句話「在壓力中成長」、「離開你的舒適圈」等等,看重表現效能、生產性與積極性,人們生活在忙碌、焦躁、過動的氛圍下,「焦躁」、「過動」的情緒某程度上,被視為可增加生產力與效能。
.
但情緒上揚後則無可避免地反跌到谷底,這個「抑鬱」的「不能動」就會被視為產能的缺乏、不負責任等。然而,此兩種各走極端的情緒,在當代卻成為普遍現象。
.
▓ #馬克思主義與精神痛苦
.
而個人的身心(個體),就成為自我與結構交鋒之處,各種「自我表達」、「自我品牌」、「正向思考」等等的觀點,都顯示出,我們要求一個人需要展現出完整、良好的個體化,其是世俗的、現實的、自由的、解放的,但同時卻也是一種被囚禁、被要求,充滿正負情感交雜。既然人是因為資源的獲得而能存活著,那最直接的關聯,就是勞動(labor)的實施,它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移動途徑、追求解放的形式與生命評價方式。
.
於是你可以看到,無論許多感到憂鬱的人,其憂鬱程度被衡量的方式,常常會首先關連到「還可不可以工作」,工作倫理成為承受精神痛苦的理由。因為,人們害怕失業,擔心工作能力被削弱,恐懼社會地位下降,害怕失去自由與自主的權力。
.
▓ #精神分裂的我們 在社群媒體裡幸福與厭世
.
啟蒙時代以來的社會情感就是憂鬱,我們在個體解放又囚禁的愛恨交織中生長成現在的模樣,我們一路認得自由主義、批判主義、社會主義,面臨巨大現代資本主義體制與權力關係,自己要痛苦地做出決定。而進一步到當代社會的後現代情境中,他衍伸出來一種矛盾弔詭的、認真又不認真的生命態度。其試圖讓「意義」懸空擱置,流動飄盪(葉啟政,2005)。「精神健康」的要求變成一種嘲諷,「精神分裂」的表現則成為一種遊戲。
.
上述的個體特徵在人我關係加倍密集的數位時代變得更加劇烈,我們渴望招喚公共,卻又想保持個體自由。在某個作用下,正向積極的形象治理,就成為一種表現出個體化的重要顯現。諷刺的是,英國公共衛生皇家協會於2017年根據1500位青年(18–24歲)的調查數據發現,社群媒體的使用,對心理健康有負面作用。
.
某社群媒體在兩年前推出了限時動態功能。限時動態的出現,雖然降低了發文壓力,但也因為發布變得輕鬆且具時效性,用戶們分享生活的頻率會更頻繁、更瑣碎,刷新內容的次數也更多。難怪大家都想要用限時動態,適當的貼文與刪文手段,這似乎有助於人們躲避在線上和線下不必要的關注,一方面可以建立自我形象,另方面又能夠開闢一條逃脫壓力的路線(周妏蔆,2019)。
.
▓ #那就我厭世所以我存在
.
社群媒體裡的情感與情緒流體,快速湍急,變化莫測。在數位社群媒體中,時時刻刻「忽悲忽喜」。數位環境所提供給人們的「理想的自我」,像是一種揮別傳統社會的自由解放,但在自我籌畫、情緒管理、與面對惡的世界的失敗可能下,卻更加導致一種厭世與憂鬱的狀態。
.
在這樣的正負情愫交融下,我想,「厭世」搞不好是一種最安全的存在方式。想到葉啟政老師在《愛情的正常性混亂》的導言提到,進出個體與集體之間的愛恨交織,無入而不自得,那是一種處世的修養(范綱華,2014)。一方面放下自我,感人身受,一方面貞定地與世間的悲喜保持距離。
.
厭世無敵。
|
#參考文獻
.
1. Foucault, M. (1961). History of madness. Routledge.
2. Porter, R. (2002). Madness: A brief history.
4. 何春蕤、甯應斌著(2012)《民困愁城》。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5. 周妏蔆(2019)。我寫故我在—年輕女性社群媒體之憂鬱貼文實踐。
6. 范綱華(2014)。本土理論再想像 : 葉啟政思想的共感與對話。群學。
7. 游家權(2019)。不只是貧窮:淺談厭世的幾種成因。ROUTER文化研究。
8. 葉啟政(2005)。現代人的天命 : 科技、消費與文化的搓揉摩盪。群學。
數位時代 雜誌 評價 在 元照出版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月旦法學雜誌第304期
📍訂雜誌,#實體講座免費參加,#好禮二擇一👉http://qr.angle.tw/eoo
🎯現代產業之發展與經營之茁壯,多半與智慧財產權之佈局、管理與保障息息相關。有鑑於此,本期本刊特別邀請到宋皇志教授、李素華教授與張哲倫律師,分別針對新的公司治理與智慧財產管理法制、專利權範圍與均等侵權之理論以及申請歷史檔案中的禁反言原則,提出嶄新的剖析與論述。
🎯在新興法學議題上,於刑事法部分,林鈺雄教授就沒收競合與共同沒收之議題、吳天雲教授就正當防衛終了後之追擊行為評價,均進行了嶄新的闡述與省思。此外,處在數位時代的我們,相關人工智慧之決策輔助、電子商務平台之盛行,甚至於司法體系中人工智慧之參與等等,都是當代法制需與時俱進而不可或缺者。本期則有江朝聖教授就機器人理財之相關適合性履行、胡心蘭教授就電商平台於商標侵權責任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江溯教授就大數據在刑事司法程序中之應用與相關爭議等等,都提出了第一手之專業分析與建議。
🎯就相關實務最新發展,張麗卿教授就最高法院刑事大法庭關於裁判上一罪自首之效力、王偉霖教授針對智財法院就侵害營業秘密損害賠償之實務操作,也都進行了相對應之理論省思。而在比較法制上,德國慕尼黑大學Frank Saliger教授則從個人、經濟與法律之角度,討論了刑法上財產法益與其侵害之保護,謹此也感謝薛智仁教授之精彩翻譯。
🎯本期也刊登了方嘉麟教授等重要公司法學者針對公司經營權爭奪與公司治理之各項問題之精彩討論實錄,尤其針對法規之適用與實務上各種可能變異,眾學者進行了全面性的分析與檢討,值得各方參考。
【#本期精彩內容】
【#本月企劃】智財管理與專利法制
🔹公司治理的新樂章:智慧財產管理/宋皇志 教授
🔹專利權範圍與均等侵權之理論基礎──以德國法為比較初探/李素華 教授
🔹申請歷史檔案禁反言之現代類型及其政策功能──絕對禁反言與彈性禁反言之辯證/張哲倫 律師
【#法學論述】
🔹沒收競合與共同沒收──以相續型之事實上處分權為中心/林鈺雄 教授
🔹機器人懂你?──論理財機器人能否履行適合性義務/江朝聖 教授
🔹我們與善良的距離──簡析電商交易平台於商標侵權責任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胡心蘭 教授
🔹正當防衛終了後的追擊行為之評價方法/吳天雲 教授
🔹大數據在刑事司法體系中的應用及其問題/江溯 教授
【#專題講座】
🔹裁判上一罪自首之效力──最高法院刑事大法庭108年度台上大字第3563號裁定評釋/張麗卿 教授
✒從大立光案觀察侵害營業秘密損害賠償之實務操作──評智慧財產法院102年度民營訴字第6號判決/王偉霖 教授
【#寰宇法訊】
🔹財產與損害的判斷指標:個人、經濟與法律/Frank Saliger 著、薛智仁教授 譯
【#焦點對話】
🔹經營權爭奪下崩毀的公司治理:臺灣特有現象/方嘉麟、曾宛如、陳彥良、郭大維、洪秀芬、周振鋒、黃銘傑、朱德芳、莊永丞、方元沂等教授
📍訂雜誌,#實體講座免費參加,#好禮二擇一👉http://qr.angle.tw/eoo
好禮一:#新書兩本,書單➡http://qr.angle.tw/0fa
好禮二:#元照讀書館影音2場➡http://qr.angle.tw/vir
👨🏫#月旦講座 線上自我進修學習,#隨選上課,#跨領域增進職能實力👉http://www.angle.com.tw/event/media/
【#8月新書推薦】👉http://qr.angle.tw/9v4
【#7月新書推薦】👉http://qr.angle.tw/bbl
數位時代 雜誌 評價 在 數位時代電子雜誌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推薦與評價
數位時代 電子雜誌-臉書推薦/討論/評價在PTT、Dcard、IG整理一次看. #10月新書#天下雜誌出版#打造韌性三菱電機、BMW、3M、西門子等,這些企業有什麼共通點? ... <看更多>
數位時代 雜誌 評價 在 數位時代電子雜誌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推薦與評價
數位時代 電子雜誌-臉書推薦/討論/評價在PTT、Dcard、IG整理一次看. #10月新書#天下雜誌出版#打造韌性三菱電機、BMW、3M、西門子等,這些企業有什麼共通點? ... <看更多>
數位時代 雜誌 評價 在 [分享] 數位時代(Bnext)實習心得- 看板Media-wor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去年暑假的時候,運氣很好的進入科技財金媒體「數位時代」實習,在這裡與各位
分享擔任文字工作者的小小心得~
不過我老闆說這比較像編輯大秘辛XD
裡面有些地方我有做連結,歡迎直接到我的網誌逛逛 :)
https://ppt.cc/jiRO
=========正文開始=============
Bnext 數位時代 編輯部 實習心得
起源
當初會進入數位時代,其實只是參加了一個競賽,在一次的說明會當中與創辦人有了一段
滿充實的對話,之後就來到了這裡參與了一個半月左右的網路編輯工作。在這段時間裡,
自己沒有感覺到太多的自我成長,不過旁人似乎有感覺到,這種感覺是還滿奇妙的。
為了避免有人搞不清楚數位時代是做些什麼的公司,在這裡先做個簡單介紹。數位時代是
台灣第一的科技財經雜誌,每月發行量達八萬份,為巨思文化集團下面的一本雜誌;其下
另有「經理人」與「Shopping Design」。
在準備比賽的時候,寫下了本部落格第一篇文章,這也是小狗開始練習獨立思考的開始,
在此附上連結與各位分享,順便檢視檢視自我的成長: )
編輯部的必備技能
小狗實習的單位是網路新聞部,工作內容包含了:
一 國際重要科技、網路新聞的即時編譯
二 國內重要科技新聞的整理
三 國內外重要報告的重點摘要
四 協助採訪
五 隨時需要你做的大小事
在這裡,所需要的背景與相關技能要求有些什麼呢?
壹、寫作能力
編輯部的工作就是不停的寫作文,將很多很多的資料濃縮,並轉化為大眾喜歡、習慣看的
言語來表達;這樣的一個必要條件是小狗最大的障礙之一。小時候,我最痛恨的功課除了
英文外就是作文了,因為每次都不知道要寫些什麼,再加上很不會亂喇賽衝字數,要不然
就是寫一寫發現很多字都寫不出來...對於作文的先天障礙,常常限制著自我的表達清晰
與明確度。
這從哪裡看的出來呢?聽聽看我小時候的故事吧。在小學的時候,很多爸爸媽媽都會要求
小孩要寫日記來記錄每天所發生的點點滴滴,不過通常只有乖小孩才會好好寫。小學的時
候,有一次媽媽帶我出去玩,玩了一整天回家之後,媽要我把今天所發生的事寫在日記上
面,說完人就出門了,而小狗呢,聽完媽媽的話之後,就開始想,今天我在玩些什麼呀?
過了半小時後,媽媽回來,結果我一個字都還沒寫XD;因為我實在想不出今天有啥特殊的
哈哈哈;寫作能力就從此困擾我到現在。
現在想想,當初真的是好勇敢才敢接這份一點都不適合我的實習呀。
由於創辦人的經歷是雜誌社主編出生,因此相當的注重寫作技巧,這使得我一開始壓力超
大。在開始的前幾周,有幾次創辦人找我去辦公室,問我說:「小狗,你有寫作的熱情嗎
?」、「你的文筆真的很差,差到我都不知道要怎麼改。」、「你必須要再多更多寫作的
練習。」或是「你去模仿六先生部落格上面的創業家文章,照著格式寫,寫完再給我看。
」結果看完後還是說我完全不行哈哈哈。
小狗認為到現在為止,要如何好好地寫一篇文筆順暢、表達通順的「報導式」文章,對我
來說還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因為我覺得創辦人跟我講的我都懂,但是她都覺得我聽不懂
(噗噗),我想這就是新聞媒體專業長期訓練下來的差異吧。其實,從數位時代在徵求實
習生的科系中也不難推測其「媒體」的腳色定位,與小狗同期的的實習生當中,一位來自
於政治大學新聞系,另一位來自於交通大學傳播所,這兩位的文筆通順,寫作速度之快真
的不是我比得上的。
補充閱讀:新聞媒體寫作之技巧與結構
貳、英文寫作能力
英文能力不但在工作上重要,在寫作上也很重要,因為重要的科技新聞大多來自於國外。
在數位時代首頁上面的科技新聞其資料來源大多來自於TechCrunch、Venture Capital、
Fast Company、Tech News World、AllthingD、Bloomberg、Business Insider、GigaOM
等重要科技新聞網站,或是一些新聞彙整網站,如Mashable、Techmeme。這些資料都是英
文,也導致翻譯的精準度與速度接非常重要,同時間,這也是小狗最不擅長的兩大項之一
...(因應英文的需求,小狗從此愛上Google翻譯...)。
但是,接下來的問頭就來了,在這麼多國外網站的新聞中,數位時代編輯群們是怎麼尋找
最重要的新聞題材?是怎麼決定要編一哪一篇文章呢?
其實,這一切的一切都只依靠著每位編輯個人的判斷力ˇ,當編輯覺得有趣的時候,就翻
吧。所以,是否每一則新聞都是重要、有價值的呢?這就見仁見智了。因為最重要的科技
大事實在是有限,要是真的非常大,其實每一家報紙新聞都會寫...這樣的情形,會導致
一個很嚴重的情況 - 「撞稿」。
當你翻譯一篇文章到一半,或是根本寫完的時候,要準備PO上後台才發現,X的,有人先
PO了,這時候心裡實在會有說不出的苦呀。數位時代編輯群是怎麼解決這樣的情形呢?
解決方式很簡單,也很原始,就是你先將標題翻出來打到後台上,看到候你就不要寫就好
了。只是這種解決辦法,在面對人類的惰性的時候...哈哈哈就只能這樣笑了;不然就是
有前輩先寫了,你能怎麼辦哪。(其實也常常會忘記上去看,就自己寫自己的寫得很爽,
然後就...)
參、資料蒐集後的再寫作
前面的工作內容中有提到一點是整理國內的重要科技新聞,這些資料是怎麼來的呢?其實
就是報紙間的互相參考啦,在看到一篇覺得重要的文章之後,就再去找找有些什麼這家公
司的相關資料可以再補充進來,在重新加工之後就又是一篇全新的文章了。
當初在做這份工作的時候,會覺得這好像是在學校做報告的的後會做的事唷,抄抄改改、
改改抄抄的。但是做了一周之後,發現每家報社的文章內容幾乎都是差不多呀XD,都是改
來改去,小狗實在搞不太清楚哪邊是第一篇呢,我覺得都長好像。
為了因應文章內容都差不多的問題,小狗將腦筋動到了券商的研究報告上面,想說東超一
些西抄一些應該也不會有人發現吧,可是在這裡又遇到了另一個問題,「有些公司搞不太
清楚是在做些什麼的」,要重新研究了話一天上班時間又過去了,隨便亂寫又覺得很不好
。搞得我累死了唷,而且,要是一整天都耗在這裡,實在是很不應該阿;因為有這樣的惰
性,所以資料常常還是改編於各大報社...
幾個例子吧,當時的月經文之一就是元太的一句口號「7月點火,8月加溫,9月冒蒸汽,
10月達到沸騰」,直接Google還會有多達15,000筆的資料呢,時間更是從
2011/06~2012/03都有。這表示了一件事,其實業界就都在改來改去(誤)。
肆、忠於原作者的觀點
由於數位時代為新聞媒體集團的人跳出來創立,其定位、撰稿的方式也是「新聞報導」的
型態,也就是忠於事實,提供最客觀、公正的報導來讓大眾判斷其價值與重要性,然而,
何謂客觀的報導呢?
當一個人在撰寫文章之時,不就是先經過了其主觀判斷,決定要從哪個角度出發,再將之
文字化嗎?這樣子,其文章不就是內含了作者的觀點嗎?這樣的文章,真的是客觀、中立
嗎?這是件值得深思的事。
為什麼要先提出這樣的問題呢?因為在編譯外電的時候,其實這些意見、看法,都不是來
自於數位時代的編輯,而是美國的某位記者、某些知名科技部落客,這樣的文章真的是數
位時代媒體的觀點嗎?不是了話,為什麼可以出現在數位時代上面?這些問題,在進來前
其實未曾想過,也沒有發現到很多資訊其實來自於幾個主要的科技部落格,在過去就是被
動的接受、被動的思考,直到真的成為了數位編輯才開始想這些問題。這算必要、也可能
是個不必要的條件吧。
在思考這些問題之際,也開始觀察網路新聞、雜誌等自產資訊與轉載資訊的比例,像是網
路新聞方面,大多數為台灣重要科技新聞整理與外國資訊編譯,雜誌則是相反,不過會翻
譯一些編輯部認為的經典篇章。
還有下級唷 ;-)
--
在家當宅宅,在外假正經;
常常都在人格分裂的狀態阿
https://joepspsps2.blogspot.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0.249.211.12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