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人多屬於西拉雅族的大武壠群,過去又稱大滿群。小林國小的孩子也跟著大滿舞團,學習傳統古調與舞步,跟著舞團全台巡迴演出,北中南各地的歌劇院都有他們的身影。陶笛吹奏技巧出色的軍諒,更擔任舞團的開場獨奏,帶給他難得的體驗。
小林樹苗長大了!四月,小林村李文彥大哥捎來好消息,文彥的孫子李軍諒小朋友,今年以市長獎自小林國小畢業,同時也考上了台南三所國中的資優班。鬱悶疫情中得知此消息,格外令人歡喜。祝福軍諒!
風災十二年後,小林再度蔚然成村,村人細心照拂下,樹苗逐漸茁壯,長成令人驕傲的小樹。軍諒小朋友的故事由綠逗理事徐珮儀訪談整理,全文請見:beanstalk893.com.tw/?p=2532
“綠色逗陣在八八風災後積極協助小林村倖存戶重建,2009年的「樹苗計畫」,認養倖存的8戶17名未成年子女,每個月給予補助。2011年,因小林倖存村民散居各地,於是改變補助實施辦法,在復校後的小林國小成立教育基金,幫助經濟困頓家庭,使學生能安心向學;聘請英語師資長期進駐小林國小,縮短城鄉學生英語學習環境差距;辦理平埔文化各項研習及育樂營活動,以傳承延續平埔文化。
2021年小學畢業的軍諒,形容小林國小是個「快樂小學」,老師們帶著孩子參加許多校內外活動。透過這些活動,達成德智體群美的五育目標。”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水墨展 #簡志剛專訪 這集除了專訪藝術家簡志剛外,還邀請到 #金車文藝中心藝術督導楊雅涵,來介紹簡志剛。 ▲以最薄的宣紙揮灑出最厚實的生命議題,隱身於靜默之中的沉潛時刻 ▲新水墨藝術創作者簡志剛,融合東西方繪畫精神,以動物及人物作為主角,創造視覺新視野,探索對於生命的...
文化國小資優班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日安,因為爸爸媽媽希望你日日都平安。」還記得小時候哭著不想上學的時候,媽媽捧著我的臉,對我說。
這段記憶隨著歲月流逝,我幾乎不曾再想起,也謝謝喚起我這段記憶的人,讓這段日子陷入谷底的我,能夠再站起來面對,不再躲到沒有網路的世界,逃避一切。
還記得就讀幼稚園小班時,我的左眼總是貼了一塊貼布,只剩下右眼看著這個模糊又灰暗的世界,並且戴著一副厚重的眼鏡,度數大約1000度,鏡片厚重到眼鏡常常滑下來,必須在眼鏡的後方掛著一條銀鍊子,防止眼鏡掉落,很像一位老奶奶戴著老花眼鏡。
那時候不太清楚為什麼爸爸每天早上要在我搭上幼稚園娃娃車之前,拿一塊貼布把我的左眼貼起來,甚至當時不能諒解爸爸為什麼要捉弄我,害我去學校被嘲笑,導致好幾個早晨因為不想自己的左眼再被貼上貼布,而抗拒去上幼稚園。
後來才知道,在我嬰兒時期學習走路的時候,同年齡的小朋友都已經會走路了,但我總是走幾步就摔倒,爸爸媽媽便帶著我四處求醫,擔心是不是雙腳有什麼異常導致無法行走,就這樣看遍了全台灣各大醫院,始終找不到我無法行走的原因,直到爸爸媽媽與我說話時,漸漸發現我的眼睛好像無法對焦,才轉往眼科求診。
「這是先天視神經發育不全,恐怕這輩子都無法治癒。」醫生對父親說。
最一開始,父親先帶我在彰化的眼科診所和醫院求診,每位醫生在做完檢查,都告訴父親,我右眼沒有視力,建議到大醫院做更詳細的檢查,父親不願意接受我右眼看不到的事實,決定帶著我去台北求醫。
還記得是個細雨綿綿的下午,我和父親走出醫院,年幼的我什麼都不懂,只知道做完檢查後,醫生跟爸爸說完話,爸爸的面容漸漸憂愁,牽著我漫無目的地行走,沒有馬上去台北車站搭車回彰化。
爸爸是名小兒麻痺患者,左腳失去行走的能力,需要拄著枴杖才能行走。
那天爸爸左手拄枴杖,右手牽著我的小手,我隨著他一跛一跛的腳步行走,有時也會因為我走路摔倒,爸爸需要用他不方便的身軀扶我起身,我們走著走著,不知不覺走進了菜市場,那是我這輩子第一次去菜市場,內心難掩興奮,便開始東張西望,想看看菜市場都賣些什麼。
這時,我看到一雙深紫色的短絨毛包鞋,停下腳步,父親也隨之駐足。
記憶有些模糊,只記得那天我開心的提著一個塑膠袋,袋子裡裝著的是爸爸買給我的新鞋子,我很喜歡,也迫不及待回到彰化要穿給姊姊看,因為身為家中排行老二的我,全身上下穿的用的幾乎都是姊姊小時候穿過的。
但我始終不知道,為什麼那時候的爸爸,不斷拿下眼鏡,擦拭淚水,爸爸沒有說,我也沒有問。
直到長大了才知道,我的右眼因為先天視神經發育不全,近乎全盲,右眼望出去的視野,就像關了燈一樣,並不是完全看不到,還是能在黑暗的世界裡看到些許的輪廓,但因為兩眼視力差大,長期使用左眼,右眼成為惰眼,也漸漸失去功能,在出社會後,有次因頭痛自行就醫,在找尋頭痛原因時,意外發現原本發育不全的右眼視神經,漸漸萎縮了,隨著年齡漸長,如今我的右眼視力也漸漸退化了。
這也是為什麼幼稚園上學前,爸爸要將我的左眼貼上貼布,因為有一派的眼科醫師認為,將視力正常的左眼遮住,強迫視力不好的右眼多多使用,有機會刺激視神經的發育,雖然不知道這個理論是否正確,或是是否見效,但在年幼的我老是被同學嘲笑「獨眼龍」、「醜八怪」時,抗拒去幼稚園上學,這個訓練也就此暫停了。
但因為幼稚園小班已經被同學看過我「獨眼龍」的模樣,那三年的幼稚園生活仍然無法擺脫被霸凌的命運。
還記得有一次,媽媽買了一件裙子給我,我開心的穿上它上學,以為同學會覺得我不是醜八怪了,可能會跟我玩,或是多看我一眼,很可惜的,沒有。
那天午休時間,一如往常的睡在教室裡的木質地板,睡醒之後,我發現我身上的裙子不見了,我用棉被遮著我的內褲,憋手憋腳的去找老師,後來老師在幼稚園的遊樂區找到了我的裙子,髒兮兮的,老師讓我待在幼稚園的廚房等待,我在一旁看著老師幫我洗裙子,再用吹風機吹乾,幫我穿上裙子的時候,老師對我說:
「回家不要跟爸爸媽媽說,不然爸爸媽媽會傷心,妮晏是很懂事的小朋友,不會讓爸爸媽媽擔心,對不對?」
我點點頭回應,至今,這是我不曾對我父母親訴說的童年往事,無論過了十幾、二十年,我穿著裙子的底下,永遠會再穿一件短褲。
痛苦的幼稚園三年,我不曾笑過,原本愛哭的我,也不再哭泣了!我總是面無表情的面對這個世界,使得每一張小時候的照片都沒有笑容,看起來心情不好,就像下方附上的那張照片一樣,鬥雞眼配上苦瓜臉,就是我的童年。
這張是彰化文化中心的借書證,是小時候爸爸帶我去辦理的,大頭照是爸爸帶我去他的朋友開的照相館拍攝,而左邊那三個字「吳妮晏」,是爸爸親筆寫的,雖然這張借書證時代久遠,已經不能用了,但這些年來我始終帶在身上,因為這是我與父親共同的回憶,每當我在外遭遇挫折,我總會拿出這張借書證,彷彿父親就在我身邊為我加油打氣。
太多傷心的故事就不再提了,只記得上小學的那個暑假,我跟爸爸說,我再也不要戴眼鏡了,因為戴了也看不見,我只希望上小學後,一切可以重新開始,不再因為眼睛的事情被嘲笑和霸凌。
那個暑假,我開始偷偷拿姊姊(國小三年級)的書來閱讀,因為我希望我一開學就能成為全班成績最好的人,並且開始練習把眼睛瞇成一條線,這樣大家就看不出來我的眼睛怪怪的,或許能就此擺脫被霸凌的命運。
但前提是,上小學後的每一個週日,我必須到彰化秀傳醫院附設的視力訓練中心進行視力訓練,往後的那些年,無論颳風下雨,每一個週日早晨我都會乖乖去做視力訓練,即使內心很想待在家裡跟兄弟姊妹玩玩具、玩芭比娃娃,我還是得去,因為這是我答應父親的。
很幸運的,在國小第一次段考,我拿了全班第一名,也成為了老師身邊的小助手,協助老師收聯絡簿、訂羊奶、改作業等,也在接下來的日子成為班長、品學兼優模範生,在二年級下學期,不會跳舞的我,發現學校把很多資源留給舞蹈資優班,便拜託父母讓我去學芭蕾舞,在學習三個月後參加舞蹈班學科與術科考試,很順利的,我考上了舞蹈資優班,漸漸的,我成為了校園風雲人物,每週的週會幾乎都能看到我上台領獎,或是表演舞蹈,也擔任每天朝會升旗的旗手,以及每週三的全校運動操活動,也會看到我在台上帶領全校同學跳運動操的身影,國小的六年生活,是我人生最開心的、最滿意的,我不斷告訴自己,只要我很努力讀書,很認真練舞,任何事情都用盡全力好好表現,大家可能就會忽略我的眼睛怪怪的。
距離小學畢業,大約十幾年過去了,如今的我也練就了不被發現眼睛有問題的這項技能,例如錄製花藝教學影片時,正面那台機器拍攝時,我的眼神不能看向鏡頭,而是要看鏡頭右邊大約20公分的位置,因此,除非是跟我長時間近距離相處的人,否則很少人會發現我的眼睛有問題。
回到這煎熬、身心俱疲的一週,自從6月14日星期一凌晨2點針對事件發出聲明之後,引發的後續效應,是我始料未及的,因此當天晚上七點我發出第二則聲明後,也表示不再針對事件進行任何的回應,即便連日來仍遭受不間斷的嘲諷與人身攻擊,我也盡可能不看、不聽、不問,始終不再做任何回應。
由於整起事件都交由律師團處理了,稍早律師請我確認一下雲端連結的檔案時,意外看到了對方昨天早上的發文截圖檔案,對方精心製作了一張早安問候圖,圖片寫了「日安」二字,背景選用了小雛菊花卉的圖像,搭配一些不知所云的字句,以及「吃飽再戰」四字,我瞬間茅塞頓開,一切的糾結都煙消雲散了。
「日安,因為爸爸媽媽希望你日日都平安。」這段話,是小時候哭著不想上學的時候,媽媽捧著我的臉,對我說的。
吳妮晏這個名字,是母親為我取的,「妮」象徵溫柔文靜的女孩,「晏」的字型拆解為日、安,象徵日日平安,媽媽希望我能成為一個溫柔文靜的女生,一生都能平平安安。
如果說,這起事件我對不起了誰,我最對不起的就是我的父母,讓愛我的父母親為我擔心,真的太不孝了!於是,稍早我在臉書和IG發了限時動態:「我回來了!」,我帶著家人滿滿的愛,以及這幾天每一位給予我鼓勵的朋友與網友的能量,回來了!
原以為這段低潮可能需要花上好幾週、甚至是好幾個月才能渡過,說感謝可能太過矯情,但我仍相信所有的相遇或遭遇都有它存在的道理,謝謝老天讓我看到對方的圖片與文字,從今天起,我不僅回來了,對於所有的不公不義我仍然會站出來,原則上,這起事件已全權交由律師團處理,我仍保持一貫的立場,不會再做任何的回應與聲明,但如果再繼續出現任何抹黑或是誤解,我仍然會再發聲明還原真相、捍衛自己的權益。
這個社會還有更多需要關注的事情,很抱歉這起事件佔用大家的時間與精力,我仍希望整起事件能夠早日平息,也希望對方長期霸凌其他花藝師、花店、花藝教室、花藝工作者的行為可以就此收手,花藝應是療癒人心的美好存在,在花藝的世界裡,如果無法互相幫忙、互相支持、互相學習、團結一心,至少不要再互相傷害了。
小雛菊花藝學校 吳妮晏 敬上
文化國小資優班 在 陳安儀的窩心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來來來!北中南所有家長看過來~
感謝大家支持,七月60個班全滿,目前8月的中高年級、國中還有名額喔!
「安儀多元作文」上線了!「線上閱讀、寫作素養班」由安儀團隊精英老師共同上線指導,以互動式討論、生活化、趣味性十足的教學模式,讓孩子在家也能加強閱讀、增進寫作能力,線上教學無遠弗屆,全世界華人都可以參加喔!
❤課程內容規劃
🔶️星期一
科普素養(從新鮮有趣的科普文中,引導思路,寫出想法。
)
🔶️星期二 時事素養
(時事讀報討論,訓練組織能力。)
🔶️星期三
國學素養(以文言為主,國學基本常識為輔,輕鬆讀法讓文言變得更有趣味。)
🔶️星期四
文學素養(集合古今中西文學精華,快速累積寫作技巧。)
🔶️星期五
生活應用素養(五種感官練習、基礎寫作技巧、搭配相關文章,架構基本描述能力。)
❤時間:週一至五9:00、14:00、19:00一梯次五天,每週內容不重複。家長可自由選擇梯次和班別,請假可補課,彈性安排學習行程。
❤上課費用
4~9年級每堂三小時/500(實體課800)
2~4年級每堂兩小時/400(實體課500)
(含閱讀、遊戲引導、寫作、批改)
每小時中間休息10分鐘
❤️梯次日期
7/5~9(早上皆滿)
7/12~16
7/19~23
7/26~30
8/2~6
8/9~13
8/16~20
8/23~27
1️⃣中高4-6年級
🔶️上午9:00-12:00
A佳螢B藍月、小琳
🔶️下午14:00-17:00
A包穎B楚晴C羅葳
D儀庭(一三五)安儀(二四)
E子軒(加開)
2️⃣中低2-4年級
🔶️上午10:00~12:00
A妍妍B靜子C金玉
🔶️下午14:00-16:00
A妍妍B呂槐C藍月
D安儀(一三五)儀庭 (二四)
🔶️晚間19:00-21:00
E安儀
3️⃣國中
🔶️上午9:00-12:00《加開》
A瑩玲B包穎
🔶️下午14:00-17:00
A瑩玲
B又瑄(週一13:00-16:00、週二~週五14:00-17:00)
❤️每週六另外加開一週一次:
🔶️國學班(國學常識、不寫作)5~9年級
0900-1200
包穎《增開》
14:00-17:00
包穎
❤️週六學期延續班(即日起一週一次)
🔶️國中
A上午8:30-10:30
安儀
B下午2:00-5:00
佳螢《增開》
🔶️中高年級
A上午:9:00-11:00
佳螢
B上午:9:30-11:30
楚晴
C上午10:50-12:50
安儀
D下午:14:00-16:00
呂槐
E下午17:00-19:00
羅葳
🔶️中年級
A上午11:00-13:00
佳螢
B下午14:00~16:00
妍妍
C下午14:00~16:00
又瑄
護眼課程設計:
❤️老師會在課前提供文字檔案讓家長先行下載列印,讓孩子不需要盯著電腦閱讀。
❤️課堂中老師全程線上陪伴同學完成作文,有問題隨時提問,完成作品可選擇拍照、掃描、打字上傳給老師批改,隔日發回。
❤著重互動式討論、老師說故事、設計動作遊戲,學生不需要長時間一直盯著螢幕,也不會一直坐著不動。只需要備有電腦pad或手機(任一種)耳機、麥克風,便能輕鬆參與課程。
❤使用視訊軟體
google meet、classroom 真人上線,非影片教學、盡量不使用動畫。
❤滿班人數
5位即可成班,每班上限20位
⭐一次報名20堂
贈送1堂+專用講義夾+稿紙寄送服務
⭐一次報名40堂
贈送2堂+專用講義夾+稿紙寄送服務+「讓孩子愛上閱讀」或「分數之外的選擇」乙冊
❤購買堂數沒有期限。可以轉讓他人使用。
❤師資說明:
🔶️陳安儀
學歷:
台灣大學中文系畢
經歷:
新聞記者、親子教育專欄作家、媽媽PLAY及陳安儀多元作文創辦人、著作:「讓孩子愛上閱讀」「窩心—父母最想知道的親子聊天術」等
🔶️蘇儀兒
學歷:
輔仁大學中文/台灣大學中文所畢
經歷:
國中國文科教材總編輯、雜誌社企劃編輯、出版社約聘作家、台北教育大學作文師資班
陳安儀多元作文團隊教師11年
🔶️李佳螢
學歷:
政治大學台灣文學所
經歷:
政治大學洪茂雄教授《羅馬尼亞史》、《波蘭史》編輯、晨星出版社編輯
陳安儀多元作文團隊教師10年
🔶️陳瑩鈴
學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畢
經歷:
台中縣立大里國中國文老師、獲台中縣優良教師、國中國文及國中小作文
陳安儀多元作文團隊教師6年
🔶️羅葳
學歷:
國立中興大學中文系畢
經歷:
聯合報系編輯 國語日報語文中心任教老師
陳安儀多元作文團隊教師8年
🔶️舒金玉
學歷:
東吳大學日文系畢
經歷:
出版社編輯、網路公司企劃編輯、廣告公司文案、補習班導師
陳安儀多元作文團隊教師6年
🔶️呂槐
學歷:
文化大學中文系畢業。
經歷:
曾任報社編輯及出版社歷史書籍修訂工作。
陳安儀多元作文團隊教師5年
🔶️包穎
學歷:
輔仁大學德文系、市北師中國語文所畢業
經歷:
國中、小作文老師 國中、小國語文老師 國中文理補習班 行政班導
陳安儀多元作文團隊教師5年
🔶️靜子
學歷:
世新大學新聞系、口語傳播學系雙學位
經歷:
報社主編20年、國小代課教師10年
陳安儀多元作文團隊教師8年
🔶️鄭芝妍(妍妍老師)
學歷:
輔仁大學中文系畢業
經歷:
各大補習班國作文老師十數年、丹鳳、北投國小課後社團作文老師
陳安儀多元作文團隊教師2年
🔶️彭楚晴
學歷:
師大附中語文資優班、政治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
經歷:
補習班班國文素養班老師及文科輔導老師。中英文俱佳。
陳安儀多元作文團隊教師2年
🔶️ 莊子軒 老師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碩士。2017年獲頒「桃園市關懷兒童教育協會」績優教師。國文補教業老師、曾獲「台積電青年文學獎」新詩首獎、「夢花文學獎」詩獎、「金車現代詩網路徵文獎」特優。2020年獲「林榮三文學獎」新詩三獎。作品散見聯合副刊、自由副刊。2015年出版第一本詩集《霜禽》。
陳安儀多元作文團隊資歷一年
🔶️又瑄老師
學歷: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創作組
經歷:雙北各區國小作文班經歷15年,曾任全國四技二專模擬考作文閱卷老師
陳安儀多元作文團隊教師1年
🔶️簡甄儀
學歷:
台中教育大學 語文教育系
台北教育大學 語文創作所
台灣師範大學 華語文教學所
經歷:
教育部合格教師證
教育部對外華語教學能力認證 證書陳安儀多元作文團隊教師2年
線上報名:
https://reurl.cc/Lb7vY3
電洽:
0919-667-605王主任連絡 ( 也可加LINE)
三日以內回覆,學生報名事務繁忙,請見諒。
文化國小資優班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 #水墨展 #簡志剛專訪
這集除了專訪藝術家簡志剛外,還邀請到 #金車文藝中心藝術督導楊雅涵,來介紹簡志剛。
▲以最薄的宣紙揮灑出最厚實的生命議題,隱身於靜默之中的沉潛時刻
▲新水墨藝術創作者簡志剛,融合東西方繪畫精神,以動物及人物作為主角,創造視覺新視野,探索對於生命的關懷與生存的意義,沉潛而待發,此以稱為靜默之生。
藝術家簡志剛的藝術創作始終圍繞在對生命的關懷與生存意義的探索,他欲藉由藝術作品,對觀者傳達出諸多的苦惱與真切的深層思緒,也藉由創作動作本身,尋獲面對這些紛擾苦痛的超脫之法,藝術對他來說,不只是感受、抒發,更是修行,一種強迫自己面對深層憂慮恐懼的,自己給予自己的嚴酷考驗,讓自己藉由藝術,獲得超脫。
▲生命中的第一個偶像,西遊記孫悟空
對於簡志剛而言,畫畫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這就好像已經是融入血液骨髓裡的血肉,雖然他也喜歡寫歌、表演、吃美食,但繪畫就像呼吸一樣的自然,從有記憶以來,總是在亂塗亂畫的他,小時候如果到親戚家玩,第一件事就是要紙和筆,幼稚園的時候,出現了生命中的第一個偶像,那就是中國經典文學西遊記裡的孫悟空,雖然還看不懂故事裡的文字,但生動活潑的人物造型、經典有趣的故事內容,以及誇張的繪畫表現手法,讓簡志剛瘋狂的喜歡孫悟空,因為這個眾所皆知的喜好,所以總有收不完的孫悟空周邊禮物,也讓他擁有一百多本不同版本的西遊記書籍、繪本抑或是漫畫。
▲繪畫的啟蒙老師,日本漫畫《七龍珠》
但要說到繪畫的啟蒙老師,就不得不提到日本漫畫《七龍珠》的作者鳥山明了,簡志剛回憶著小時候最常發生的事就是被哥哥逼著看漫畫,而當時最火紅的漫畫首推《七龍珠》,因為哥哥一句:「七龍珠的主角也叫孫悟空喔!」才讓簡志剛心甘情願地翻開閱讀,但此時他已經不再只是瘋迷孫悟空,而是想要模仿漫畫中的經典人物,不論是人體構造、臉部表情等,藉由漫畫《七龍珠》來學習基礎素描,不斷的模仿和練習讓簡志剛知道什麼是立體感和空間感,而受到啟蒙老師鳥山明的影響,讓簡志剛的作品中也時常帶有一點戲劇張力感。
▲結合東西方繪畫,以創新水墨傳達意念及想法
就學後,正式進入美術教育也是非常偶然的一次機會,因為陪同學一起去報考國小美術班,沒想到同學沒有考上,自己卻考上了,從此國中、高中、大學,一直到研究所及博士班都沒有離開過畫畫,一路走來藉由認識不同媒材去發掘內心的另一面,對人生有重大體悟的時候,像是工作改變抑或是感情方面,只要是深入到人生觀時,就會選擇以水墨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水墨,一直是藝術家簡志剛用以表達想法的創作媒材,有別於西方油畫的華麗奔放表現方式,水墨有種沉靜的力量,不揮灑張揚,而是一種安靜且細膩的堆疊方式,對比西方的厚實畫布,東方繪畫以最薄的宣紙呈現最厚的思想,受道家老莊思想影響,傳統水墨是以向內思考的方式在挖掘創作者的自我情感,而簡志剛也因為學習到西方繪畫精神以及雕塑的概念,所以可以將傳統水墨作品融入更多現代元素,以多媒材拼貼,加上壓克力顏料,以特殊質感的紙材塑造細節等,結合東西方繪畫精隨,讓水墨作品擁有立體感,去掉傳統線性筆法,保留墨韻美感,徹底展現藝術家本身所想要傳達的意念及想法。
▲不同的生命議題,啟發不同的創作階段
而這幾年創作的主題一直都圍繞在生命的議題,起初會有這樣的想法,其實是從家庭裡開始萌芽,善於觀察的他發現,父母親對於同樣一件事情,因為個性不同的關係,總會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在學校抑或是出了社會後,這樣的情況也不斷的在身邊發生,所以自此體會到其實世界上沒有甚麼事情是絕對的,沒有所謂的誰對誰錯,接著他開始以畫筆提出來一個現象或是一個問題,但是不會有任何正確答案,答案就交由觀眾自己思考。
他也常常會思考人存在的意義,以及其差異性,所以這樣深沉的議題就藉由水墨美感來傳達情緒,六年間歷經了幾個創作階段,兩年一限,皆從東方水墨美感對應創作主題,包括以線性筆法專注勾勒長者臉譜的時之面向系列,以乾擦皴法描繪流浪者們的浪者系列,用墨韻結合紙材裱貼形塑動物的壓解與消散系列,一直到現階段水墨佈白美感結合墨韻與立體雕塑的靜默系列,都不斷在東方文化底蘊下,探索異質媒材結合與運用的可能性。
▲最新作品-靜默之生系列
此次展覽的主要系列為動物潛伏水中,並探頭之瞬間,無論是在等待、狩獵或隱身,都是在一種絕對靜默的狀態,但也是這種狀態下,最能讓人屏息,也最具生命張力,雖然冷靜卻蓄勢爆發,對應自身,則如等待生命的轉機,環顧局勢,沉潛而待發,此以稱為靜默之生。
靜默之生系列對應了藝術家本身近年的心理狀態,同時也呼應了所在大環境的集體意志,人們總感到鬱鬱寡歡、有志難伸,努力與付出難以看到成果,成功似乎遙遙無期,周遭充斥著抱怨與謾罵,一個不注意可能就被負能量吞沒,但簡志剛決定收斂心神、靜默、沉潛,拿起畫筆沉靜創作,就如同動物、人隱身在山間、霧裡、水中,化身為環境的一部份,與大山和石頭做了結合,將憤怒和喜樂的情緒轉換,潛浮於水面,等待下一次爆發,究竟是養神休憩還是聚精狩獵?是正向下沉潛或是往上提升?是清閒隱沒抑或是蓄勢待發?都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文:金車文藝中心)
簡志剛簡歷:
1984年8月10日生
學歷:
大學:臺灣藝術大學-古蹟修護學系
研究所: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創作水墨組
博士班: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創作理論組水墨組
現職:
臺北市立明倫高級中學美術資優班教師
展覽經歷:
2012畜.生 壓解與消散 簡志剛創作首個展
2013 MARVEL系列簡志剛文化部公仔雕塑個展
2014當 與我交會 數位原作插畫個展
2015 時之面相2015簡志剛創作個展
2015就算依然等著簡志剛插畫創作個展
2015生訴簡志剛當代水墨創作展 ADSC全球藝術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