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族之光 人間國寶再添兩人📣📣】
文化部日前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賽德克族Gaya tminun傳統織布」與「噶瑪蘭族ni tenunan tu benina香蕉絲織布」2項原住民族 #重要傳統工藝✅,並認定兩位保存者,為賽德克族與噶瑪蘭族的首次登錄,肯定與重視原住民族珍貴的文化資產👏。
🔸「賽德克族Gaya tminun傳統織布」 保存者:張鳳英
賽德克族織藝最上乘的禮服織作技術為puniri「經挑技法」,是賽德克族特有的技法,特徵為菱形紋(大小)、豆紋等紋路,其技藝、色彩與紋飾,體現織布技藝的發展軌跡,蘊含千百年來賽德克族婦女的智慧結晶。藝師張鳳英傳承祖母與母親的技藝,作品富含族群的文化脈絡,為族人公認技藝最精湛、技法最高明的織女,多年來致力於織布的傳承,讓傳統puniri的文化知識和技藝廣為流傳在部落。
🔸「噶瑪蘭族ni tenunan tu benina香蕉絲織布」 保存者:嚴玉英
噶瑪蘭族的代表性工藝香蕉絲織布主要以平織技法為主,無織紋與圖案,呈現食用北蕉的材質美與自然色澤,傳統上割莖採纖與織蕉布時需進行Sbau儀式,祈求祖靈保佑織布順利,對於凝聚社群與族群認同感有重要意義與代表性。第二代藝師嚴玉英完整參與工藝復振的歷程,熟知工具和技術的族語名稱,並能以酒行paspaw(敬獻禮)儀式,將瀕臨失傳香蕉絲編織的知識與技術,於當代生活傳承下去。
本次新增的重要傳統工藝保存者,也將啟動 #師徒制傳習計畫 及各項保存紀錄、教育推廣工作,謝謝這兩位「人間國寶」👏,向您們獻上最高的敬意,您們的努力與付出,不僅為臺灣的文化增添色彩,更讓原住民族的傳統文化持續流傳🤲。
照片來源: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將文化資產保留在美麗的東海岸》 ~高金素梅2020.07.20 噶瑪蘭香蕉絲工坊 保障人間國寶噶瑪蘭香蕉絲工藝耆老! 保存重要文物新社岩棺! 7月12日下午,我與花蓮縣議員簡智隆、賴國祥,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主秘吳華宗、古物遺址組副組長劉明興、傳藝民俗組科長黃巧惠、花蓮縣文化局長江躍辰及豐濱鄉長江...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統 編 在 DIGITIMES智慧應用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保留傳統之美,透過創意發想,就能蛻變成嶄新的設計~(FEIFEI編)
#大肚山產創報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統 編 在 台灣服飾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雜談──承載著祖靈的意志,邵族人的「公媽籃」(祖靈籃,ulalaluan)|
「#邵族」,是分布在日月潭一帶的原住民族群,音譯為「邵」的「#Thao」,族語中指的是「人」的意思。
傳說中,邵族的祖先原本居住在阿里山一帶,某次打獵時,追逐著一隻白鹿到達了日月潭(水沙連)附近,發現日月潭一帶物產豐美,於是從此舉族在日月潭定居下來。但那隻神秘的白鹿,就消失在了日月潭中的「#lalu島」上,島中則長出一棵白茄苳樹,成為邵族中最具權威的神祇:「#pathalar」。
而邵族人也認為人死後都會成為 #祖靈(qali),家族的祖靈們則會居住在「#ulalaluan」裡。
「ulalaluan」,漢名又稱「#公媽籃」或「#祖靈籃」,是一個四方型的藤編籃子,裡面放著家戶傳承的服裝與飾品,越古老放在越上層。
「ulalaluan」平常都會掛在家屋左或右側的牆上,但受到漢人宗教的影響,有時候也會放在神明桌的祖先位置或旁邊。「ulalaluan」是祖靈的居所,平常不可隨意移動或翻動,而家中要購置大型家電或汽車等,也必須以指沾酒灑天,敬告祖靈。
只有當部落有大型祭儀,家族女性長輩才會整理「ulalaluan」,並放上糯米飯,拿到祭場給「#先生媽」進行儀式。
「先生媽」(#shinshi),是部落的女祭司,每當族人選定一位新的「先生媽」,先生媽們會帶著新成員到「lalu島」,祈求祖靈的認可,假如湖面水中冒出大小的氣泡,就表示祖靈同意這個新的先生媽。
而先生媽是族人與祖靈之間的重要媒介,負責服侍最高祖靈和氏族祖靈,主導各項傳統歲時祭典,還有主持「#mulalu」等。
需要把「ulalaluan」拿出祭祀的活動,都可以稱作「mulalu」。每當進行「mulalu」時,每家每戶的「ulalaluan」會排在祭場內,由先生媽們唱誦禱詞,指著對應的「ulalaluan」,一邊念著該家戶的名字,一邊祈福、祝禱,一個指過一個,直到所有的「ulalaluan」都被點念完。最後以指沾酒灑向天,分灑給祖靈,並告知祖靈此次儀式的目的。
而儀式中間一定會有一個中場的休息,為了讓年老或不便的祖靈也能到達祭場。
透過「ulalaluan」的聯繫,逝去的親人、祖靈們與族人同在,而「mulalu」唱名的行為,也代表了先人與祖靈的庇佑,擺放傳承服飾的「ulalaluan」,更成為了邵族人們意志的傳承,如同lalu島上的白茄苳樹,守護著所有追逐白鹿到來的人們。
※文章篇幅有限,各方文章與資料都略有不同,如有未盡或有誤之處,煩請體諒也歡迎補充指正。(´・ω・`)
圖片來源(如有侵權立即撤下):
南投觀光旅遊網──邵族的公媽籃(https://reurl.cc/A8zaXd);南投縣政府文化局(https://reurl.cc/Oqeg6g)
參考資料: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臺灣民俗采風,第三輯》;李昭鈺《邵族服裝之形制溯源研究》;原住民族委員會(https://reurl.cc/6leMzr);臺灣大百科全書「邵族ulalaluan祖靈籃傳說」(https://reurl.cc/Xk9g0e);臺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邵族」(https://reurl.cc/e8ZgNQ);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統 編 在 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將文化資產保留在美麗的東海岸》
~高金素梅2020.07.20 噶瑪蘭香蕉絲工坊
保障人間國寶噶瑪蘭香蕉絲工藝耆老!
保存重要文物新社岩棺!
7月12日下午,我與花蓮縣議員簡智隆、賴國祥,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主秘吳華宗、古物遺址組副組長劉明興、傳藝民俗組科長黃巧惠、花蓮縣文化局長江躍辰及豐濱鄉長江莉婷,前往噶瑪蘭香蕉絲工坊和新社岩棺出土原址進行探訪和會議,除做成了傳統香蕉絲編織工藝保存者,立即申請國家級保存者認証,以保障這些年事已高的耆老們的終生貢獻,以及重要文物新社岩棺,遷移回其原出土地,並舉辦重要追思祭儀活動的可行性。
會議中,由花蓮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理事長潘朝成教授,向參訪來賓進行簡報,分別從百年前噶瑪蘭族遷居新社的歷史、香蕉絲編織工藝振復的過程、工藝保存者耆老的凋零、流落海外的噶瑪蘭族女子禮服,和新社岩棺重回部落的故事等方面介紹,娓娓道來噶瑪蘭族文化資產傳承之不易,提出三個面向的保存方案,希望文化局及中央文資局能大力協助。
潘朝成提到,104年縣府登錄潘烏吉等六位保存者,隨著歲月流逝,至今僅剩朱阿菊、嚴玉英和許來富三位耆老還在世,朱阿菊和許來富年事已高,身體健康堪虞,目前惟嚴玉英尚能傳習這項編織工藝,這三位耆老在香蕉絲工藝瀕臨失傳之時,帶領族人傳承振復,因此希望能向中央申請這三位耆老「國定重要傳統工藝」保存者的身分,以表彰他們的重大貢獻。
再者,部落近年接受文化部文資局和文化局補助,由耆老教授,辦理傳習課程,現已培育十一位族人能按古法編織香蕉絲,也希望他們也能向文化局申請成為「縣定傳統工藝」保存者,俾利這項珍貴的無形文化資產承先啟後,文化局長江躍辰當面允諾將儘快協助幫忙。
另經胡家瑜教授轉知在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中,有收藏一件馬偕博士帶回國,約十九世紀宜蘭打馬煙社頭目偕阿篤(A-tok)的女兒偕阿雲曾穿著的「噶瑪蘭新娘禮服」,其完全使用香蕉絲織造、服飾上有瑪瑙綴珠、垂掛銅鈴,充分表現噶瑪蘭族超群的工藝技術,潘朝成教授希望能請政府幫忙,邀集專家學者和部落族人,前往加拿大勘查並記錄該文物的工藝與圖紋,以便將來能複製一套正統的「噶瑪蘭新娘禮服」帶回部落保存。
潘朝成教授也帶大家到位於梯田上的「Lulan」,表示當地民眾都期盼新社岩棺能重回原址。 聆聽潘朝成理事長的訴求後,我當場與江躍辰局長及文資局吳華宗主秘等和在地族人面對面討論,對於噶瑪蘭香蕉絲編織工藝的保存者朱阿菊、嚴玉英和許來富等三位耆老,一致贊同盡速提報為「國家級重要傳統工藝」保存者,後續培育的十一位族人,也請部落依程序向文化局提報。
新社岩棺回到原出土地的方式,請部落向地主商議無償提供使用,並且由文化局進行遺址試掘評估,後續由岩棺所有權人豐濱鄉公所向文資局提案噶瑪蘭族傳統建築放置岩棺,讓族人和學童參訪。而前往加拿大考察「噶瑪蘭族新娘禮服」的訴求,我將安排專案會議,邀集原民會、外交部與文資局一起協商合作,希望能促成這樁美事,將重要的文化資產保留在美麗的東海岸。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統 編 在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 台中市。 38785 個讚· 225 人正在談論這個· 10272 個打卡次。 ○臉書使用注意事項○ 塗鴉牆回應和討論區內容若出現以下情形之一者,得逕將予以刪除 ... ... <看更多>